7.4温度和温标[优质ppt]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3-3选修三7.4《温度和温标》精品
• (3)温度:表征热平衡系统的“共同性质”的物理量.
•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如何理解温度的概 念?
• 答案:(1)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 (2)微观上,反映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 (1)温度计: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 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 油等液体的热膨胀原理制成的.
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 0℃, 水的沸点为100℃.热力学温标的单位 是 开尔文.
• 5.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公式:
• T=t+273.15K
.
• (1)系统: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 统.
• (2)状态参量: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 (3)平衡态
• ①定义:对于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无论其初始 状态如何,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必将达到一个宏观 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叫平衡 态.
• (2)温标:温度的数值表示法叫做温标.
• ①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沸水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份就是1℃,这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即为摄氏温标, 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
• ②热力学温标:规定摄氏温标的- 273.15℃为零值,这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即 为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 度(T),单位为开尔文(K).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如何理解温度的概 念?
• 答案:(1)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 (2)微观上,反映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 (1)温度计: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 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 油等液体的热膨胀原理制成的.
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 0℃, 水的沸点为100℃.热力学温标的单位 是 开尔文.
• 5.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公式:
• T=t+273.15K
.
• (1)系统: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 统.
• (2)状态参量: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 (3)平衡态
• ①定义:对于一个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无论其初始 状态如何,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必将达到一个宏观 性质不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叫平衡 态.
• (2)温标:温度的数值表示法叫做温标.
• ①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沸水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份就是1℃,这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即为摄氏温标, 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
• ②热力学温标:规定摄氏温标的- 273.15℃为零值,这种表示温度的方法即 为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 度(T),单位为开尔文(K).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7.4 温度与温标 课件
• 3.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 • t+__2_7_3_.1_5__K______.
2019/11/4
核心要点突破
一、平衡态与热平衡 1.平衡态的理解 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 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 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 (温度、体积、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力学中的 平衡态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的状态.
2019/11/4
• 达到温__度_____、_压__强_____不再随时间变化的状 态,这种状态叫平_衡__态_______,否则就是
•非_平__衡__态__._____ • 二、热平衡与温度 • 1.热平衡:两个相互接触的系统,它们之间
没有隔热材料,或通过导热性能好的材料接 触,经过一段时间,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 不 再 发 生 变 化 , 即 这 两 个热平系衡统状达态到. 了 ______________
而言的,热平衡是对两个接触的系统而言的; • (2)分别处于平衡态的两个系统在相互接触时,
它们的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直到温度相同 时,两系统便达到了热平衡.达到热平衡的 两个系统都处于平衡态.
2019/11/4
•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
2019/11/4
• 二、温度与温标 • 1.“温度”含义的两种说法 •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这样的定义带有
主观性,因为冷热是由人体的感觉器官比较 得到的,往往是不准确的.温度的严格定义 是建立在热平衡定律基础上的.热平衡定律 指出,两个物体相互处于热平衡时,存在一 个数值相等的态函数,这个态函数就是温度, 这样的定义更具有科学性.
2019/11/4
核心要点突破
一、平衡态与热平衡 1.平衡态的理解 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 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 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 (温度、体积、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力学中的 平衡态是指物体的运动状态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的状态.
2019/11/4
• 达到温__度_____、_压__强_____不再随时间变化的状 态,这种状态叫平_衡__态_______,否则就是
•非_平__衡__态__._____ • 二、热平衡与温度 • 1.热平衡:两个相互接触的系统,它们之间
没有隔热材料,或通过导热性能好的材料接 触,经过一段时间,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 不 再 发 生 变 化 , 即 这 两 个热平系衡统状达态到. 了 ______________
而言的,热平衡是对两个接触的系统而言的; • (2)分别处于平衡态的两个系统在相互接触时,
它们的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直到温度相同 时,两系统便达到了热平衡.达到热平衡的 两个系统都处于平衡态.
2019/11/4
• 即时应用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一定具有相
2019/11/4
• 二、温度与温标 • 1.“温度”含义的两种说法 •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这样的定义带有
主观性,因为冷热是由人体的感觉器官比较 得到的,往往是不准确的.温度的严格定义 是建立在热平衡定律基础上的.热平衡定律 指出,两个物体相互处于热平衡时,存在一 个数值相等的态函数,这个态函数就是温度, 这样的定义更具有科学性.
4 温度和温标
二、热平衡与温度
热平衡:两个系统相互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 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 不再变化 ,此时我
们说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平衡态指的是 一个系统
的状态。
热平衡指的是 两个系统
之间的关系。
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
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 处于热平衡 ,
第七章《分子动理论》
7.4《温度和温标》 7.5《内能》
一、平衡态与状态参量
热力学系统: 把 大量分子组成的研究对象
系统,简称系统。
称为热力学
状态参量 :
描述 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态参量.
叫做状
物理学中,需要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 几何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 等.为了描述系统的状态。需要用到一些物理量, 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性质,用压强描述力 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等等
1、在热学中,描述状态的参量
有 体积 、 压强 、 温度
。
2、平衡态:系统所有宏观性质(状态参量) 不随时间变化 的状态称之为平衡态.
一个物理学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 下,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各部分的 状态参量会达到稳定.
热学系统所处的平衡态往往是一种动态的 平衡,这种动态平衡性质充分说明热运动是物 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比乙气体内分子平均速率大,则( C )
A.甲气体温度,一定高于乙气体的温度 B.甲气体温度,一定低于乙气体的温度 C.甲气体的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 气体的温度
D.甲气体的每个分子运动都比乙气体每 个分子运动的快
复习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
重物和地球之间有引力,它们组成的系统存 在重力势能,势能的大小跟重物和地球的相 对位置有关。
温度和温标课件PPT
温度和温标
一、平衡态和状态参量
一、平衡态和状态参量
1.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一、平衡态和状态参量
1.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2.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做系统的状
态参量。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性质, 用压强描述力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
一、平衡态和状态参量
➢注意点:
1.一个物理学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 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各部分的状 态参量会达到稳定.
2.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 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 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 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注意点:
1.一个物理学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 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各部分的状 态参量会达到稳定.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二、热平衡与温度
2.热平衡 (1)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最后 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说明两个系统具有 了某个“共同性质”----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 化,则这两个系统原来就处于热平衡的.
①两种温度数值不同,但改变1 K和1℃的温度差相同。
②0 K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达到。
③与具体的测温物质无关的温标.
1.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 不发生热传递,其原因是( )
A.它们的内能相同 B.它们的比热相同 C.它们的分子总动能相同 D.它们的温度相同
1.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
2.温标 (1)温度的数值表示法叫做温标。 (2)用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
一、平衡态和状态参量
一、平衡态和状态参量
1.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一、平衡态和状态参量
1.在物理学中,通常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 2.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叫做系统的状
态参量。例如:用体积描述它的几何性质, 用压强描述力学性质.用温度描述热学性质
一、平衡态和状态参量
➢注意点:
1.一个物理学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 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各部分的状 态参量会达到稳定.
2.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 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 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 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注意点:
1.一个物理学系统,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 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内各部分的状 态参量会达到稳定.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二、热平衡与温度
2.热平衡 (1)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最后 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说明两个系统具有 了某个“共同性质”----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2)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 化,则这两个系统原来就处于热平衡的.
①两种温度数值不同,但改变1 K和1℃的温度差相同。
②0 K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达到。
③与具体的测温物质无关的温标.
1.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 不发生热传递,其原因是( )
A.它们的内能相同 B.它们的比热相同 C.它们的分子总动能相同 D.它们的温度相同
1.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彼此接触,它们若
2.温标 (1)温度的数值表示法叫做温标。 (2)用摄氏温标表示的温度叫做摄氏温度
温度和温标--优质获奖精品课件 (12)
2.热平衡定律的意义 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为温度的测量提供 了理论依据。因为互为热平衡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 所以比较各物体温度时,不需要将各个物体直接接触, 只需将作为标准物体的温度计分别与各物体接触,即 可比较温度的高低。
二、温度与温标 1.对温度的理解应注意 (1)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微观上,反映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3)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物体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4)若物体与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与B达到热平衡,则A的温 度便等于B的温度,这就是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2.温度计测量原理:一切互为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 度.温度计与待测物体接触,达到热平衡,其温度与待测物体 的温度相同。 3.温标 (1)常见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 (2)温标要素:第一选择某种具有测温属性的测温物质;第二了 解测温物质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第三确定温度零点和分度 的方法。
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 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 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
2、热平衡定律(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 (law of thermal equilibrum)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 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 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
关于温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客观反映 B.人如果感觉到某个物体很冷,就说明这个物体的 温度很低 C.热量会自发地从含热量多的物体传向含热量少的 物体 D.热量会自发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向温度较低的 物体
AD
关于热力学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3 ℃=240 K B.温度变化1 ℃,也就是温度变化1 K 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能取负值 D.温度由t ℃升至2t ℃,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升高了 273 K+t
最新7.4温度和温标PPT课件
7.4温度和温标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了解系统的状态参量以及平衡态的概念。2.掌握热平
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3.掌握温度与温标的定义以及 热力学温度的表示。 • (二)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习温度与温标,体会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感应热力学温度的应用。 • 教学重点:热平衡的定义及热平衡定律的内容。 • 教学难点:有关热力学温度的计算。 • 教学方法:讲练法、举例法、阅读法 •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
二、热平衡与温度
5、热平衡:相互接触的两个系统通过传热等相互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时,我 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对于传热来说达到了热平衡。
说明:热平衡是热学中的一类平衡,犹如力学中共点
力平衡是力学的一类一样,它是相对于传热而言的,两 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实质就是两系统不再进行热传递, 不传热的充分条件是温度相同,因此两系统达到热平衡 时两个系统不再变化的状态参量是温度参量。
例如:在比较两个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将各个物
体直接接触,依据该定律只需将作为标准物体的温度计 分别与各个物体接触,即可比较不同物体温度的高低。
测温原理:若温度计C跟物体A处于热平衡,它同
时也跟物体B处于热平衡,根据热平衡定律,A的温度 便与B的温度相等.
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标志就是温度相同,若温度
定义条件:系统不受外界影响(系统与外界无能量交 换) ;所以不能说稳定状态就是平衡态,关键要看系统 是否与外界无能量交换即没有外界影响下的稳定状态。
平衡态判断标志:描述系统状态的温度、压强等所有状 态参量及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确定平衡态的意义:因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内所有 性质不随时间变化,比较容易描述这些性质。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了解系统的状态参量以及平衡态的概念。2.掌握热平
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3.掌握温度与温标的定义以及 热力学温度的表示。 • (二)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习温度与温标,体会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感应热力学温度的应用。 • 教学重点:热平衡的定义及热平衡定律的内容。 • 教学难点:有关热力学温度的计算。 • 教学方法:讲练法、举例法、阅读法 •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
二、热平衡与温度
5、热平衡:相互接触的两个系统通过传热等相互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时,我 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对于传热来说达到了热平衡。
说明:热平衡是热学中的一类平衡,犹如力学中共点
力平衡是力学的一类一样,它是相对于传热而言的,两 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实质就是两系统不再进行热传递, 不传热的充分条件是温度相同,因此两系统达到热平衡 时两个系统不再变化的状态参量是温度参量。
例如:在比较两个物体的温度时,不需要将各个物
体直接接触,依据该定律只需将作为标准物体的温度计 分别与各个物体接触,即可比较不同物体温度的高低。
测温原理:若温度计C跟物体A处于热平衡,它同
时也跟物体B处于热平衡,根据热平衡定律,A的温度 便与B的温度相等.
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标志就是温度相同,若温度
定义条件:系统不受外界影响(系统与外界无能量交 换) ;所以不能说稳定状态就是平衡态,关键要看系统 是否与外界无能量交换即没有外界影响下的稳定状态。
平衡态判断标志:描述系统状态的温度、压强等所有状 态参量及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确定平衡态的意义:因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内所有 性质不随时间变化,比较容易描述这些性质。
《温度和温标》物理优秀课件
达到热平衡
√D.冷热程度相同的两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
解析 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它们的温度相同,或者说它们的 冷热程度相同,A、C、D正确,B错误.
例3 (多选)有甲、乙、丙三个温度不同的物体,将甲和乙接触一段时 间后分开,再将乙和丙接触一段时间后分开(发生了热交换),假设只有 在它们相互接触时有热传递,不接触时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则
三、温度计与温标
导学探究
(1)如图1所示,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封闭的气体作为测量物
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越高时,细管内的水柱越高吗?
答案 不是.由热胀冷缩可知,当外界温度越高时,
气体膨胀越厉害,细管内的水柱越低. (2)如果气体的温度是1 ℃,也可以说气体的温度
是多少K?如果气体的温度升高了1 ℃,也可以说
二、热平衡与温度 导学探究 (1)用手心握住体温计玻璃泡,观察到体温计的示数逐渐上升.当上升到 36 ℃左右时,为什么不再上升? 答案 因为体温计与人体温度相同,即达到了热平衡. (2)当把它立即放入40 ℃的水中时,你又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案 体温计的示数继续上升,因为体温计玻璃泡的温度与水的温度 不相同,没有达到热平衡.
A.物体的温度由本身决定,数值与所选温标无关
√B.温度升高了1 ℃就是升高了1 K
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 D.-33 ℃与240.15 K表示不同的温度
解析 如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同一温度,在不同的温标下,数值 不同,故A错误; 根据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式T=273.15 K+t,可知:摄氏温 度变化1 ℃,热力学温度变化1 K,当t=-33 ℃时,T=240.15 K,故 B正确,D错误; 热力学温度不可以取负值,故C错误.
根据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D.冷热程度相同的两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
解析 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它们的温度相同,或者说它们的 冷热程度相同,A、C、D正确,B错误.
例3 (多选)有甲、乙、丙三个温度不同的物体,将甲和乙接触一段时 间后分开,再将乙和丙接触一段时间后分开(发生了热交换),假设只有 在它们相互接触时有热传递,不接触时与外界没有热传递,则
三、温度计与温标
导学探究
(1)如图1所示,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封闭的气体作为测量物
质制成的,当外界温度越高时,细管内的水柱越高吗?
答案 不是.由热胀冷缩可知,当外界温度越高时,
气体膨胀越厉害,细管内的水柱越低. (2)如果气体的温度是1 ℃,也可以说气体的温度
是多少K?如果气体的温度升高了1 ℃,也可以说
二、热平衡与温度 导学探究 (1)用手心握住体温计玻璃泡,观察到体温计的示数逐渐上升.当上升到 36 ℃左右时,为什么不再上升? 答案 因为体温计与人体温度相同,即达到了热平衡. (2)当把它立即放入40 ℃的水中时,你又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答案 体温计的示数继续上升,因为体温计玻璃泡的温度与水的温度 不相同,没有达到热平衡.
A.物体的温度由本身决定,数值与所选温标无关
√B.温度升高了1 ℃就是升高了1 K
C.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都可以取负值 D.-33 ℃与240.15 K表示不同的温度
解析 如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同一温度,在不同的温标下,数值 不同,故A错误; 根据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式T=273.15 K+t,可知:摄氏温 度变化1 ℃,热力学温度变化1 K,当t=-33 ℃时,T=240.15 K,故 B正确,D错误; 热力学温度不可以取负值,故C错误.
根据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温度和温标》课件
热电偶温度计 使用两种不同金属的导线 较大测温范围 较高测量精度
热电阻温度计 使用金属或半导体的电阻 较小测温范围 较低测量精度
常用的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
经典且广泛使用的温度计之一, 使用水银的膨胀和收缩来测量温 度。
红外线温度计
使用红外线测量物体的热辐射, 适用于非接触式测温。
热电偶温度计
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导线产生的 热电势来测量温度。
温标之间的换算
摄氏度和华氏度之间的换算公式: 华氏度 = 摄氏度 × 9/5 + 32。
摄氏度和开氏度之间的换算公式: 开氏度 = 摄氏度 + 273.15。
《温度和温标》PPT课件
通过本PPT课件,我们将全面介绍温度和温标的相关知识。了解什么是温度, 不同种类的温度,温度的测量方法,以及常用的温度计和温标。
什么是温度?
温度是物体热状态的度量,表征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
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定义
温度是物体热状态的度量, 表征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 均动能。
温标的概念
温标是一种标准化的温度计量系统,用于测量和表示不同温度之间的差异。
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开氏温标的定 义
摄氏温标
将水的冰点设为0°C,沸点设为1 0 0 °C。
华氏温标
将水的冰点设为32 °F,沸点设为2 1 2 °F。
开氏温标
将绝对零度设为0K,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为K = °C + 273.15。
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 是摄氏度(°C)、华氏度(°F)和 开氏度(K)。
相关数值
0°C = 32°F = 27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即接近理论上的最低可能温度。
2
人教版高中物理《温度和温标》PPT(部编版)名师课件
最新版本说课稿人教版高中物理《温 度和温 标》PPT (部编 版)名 师ppt 课件( 优选)
最新版本说课稿人教版高中物理《温 度和温 标》PPT (部编 版)名 师ppt 课件( 优选)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2 | 热平衡与温度 1.热平衡 如果两个系统相互接触而⑧ 传热 ,这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将会互相影响而分 别改变。经过一段时间,各自的状态参量就不再⑨ 变化 了,这说明两个系统达 到了平衡。这种平衡叫作热平衡。 2.热平衡定律 实验表明: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⑩ 第三个 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
最新版本说课稿人教版高中物理《温 度和温 标》PPT (部编 版)名 运动的基本概念
(2)为了确定外界与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力的作用,要用到⑤ 压强p , 这是一个力学参量; (3)要确定系统的冷热程度,就要用到一个热学参量——⑥ 温度T 。 3.平衡态 (1)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系统内各部分的状态参量达到⑦ 稳定 的状态叫 作平衡态。 (2)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所有状态参量都不随时间变化。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人P教PT版-[高人中教物版理《]温高 度中和物温理 标史《 》温 PPT度(和部温编标版》)P名PT 师(部 ppt编课版件)(推优荐选()最 新版本 )推荐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1.当一定量的物质处于平衡态时,其温度、压强、体积等都不随时间变化。 ( √ ) 2.甲、乙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则甲、乙原来的温度是相等 的。 ( √ ) 3.一定量的水的温度为0 ℃,用热力学温度粗略地表示为273 K。 ( √ ) 4.系统的状态参量永远不会达到稳定。 ( ✕ ) 提示: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的温度、压强、体积等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系统的 状态参量达到稳定。 5.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内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一种动态平衡。 ( √ ) 提示: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处于平衡态的系统内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与温标》PPT课件
100℃
把通常情况下,纯水 的沸腾温度规定为 100℃
沸腾的水
正确使用温度计:
A.观察温度计的 测量范围和最小分度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靠放在玻璃杯的
侧壁和底部
C.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 D.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
计内的液面平齐.
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例如,人的正常体温(口腔温)是 “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 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零 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 实验时,两杯水的初始温度是 相同的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第一行和第三行
的数据及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四五列数 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多
t:温度差 t-to或 to-t (ºC) Q:热量
(焦)
二.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ºC 时吸收的热量,称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定义式;
Q C=
m△t
3.比热容的单位:焦 /(千克• ºC) 4.水的比热容是4.18X103焦 /(千克• ºC)
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 ºC,吸收 的热量为 4.18X103焦。
2水 1 0 02 0
3煤 油 1 5 01 0
3水 1 5 01 0
加热5分钟 实 验 液 体 液 体 升 高 加热10分钟
序 号 种 类 质 量 温 度
m / 克 △ t / ℃ 1水 1 0 04 0
2水 2 0 02 0
3水 3 0 01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条件:系统不受外界影响(系统与外界无能量交 换) ;所以不能说稳定状态就是平衡态,关键要看系统 是否与外界无能量交换即没有外界影响下的稳定状态。
平衡态判断标志:描述系统状态的温度、压强等所有状 态参量及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确定平衡态的意义:因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内所有 性质不随时间变化,比较容易描述这些性质。
常见的参量与描述性质: ①几何性质 描述系统的大小、形状、体积等。
②力学性质 描述系统的压强、应力、表面张力等。
③热学性质 描述系统温度。 ④电磁性质 描述系统在电、磁场作用下的性
质,如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
4、平衡态: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一个系 统内部各部分的所有宏观状态参量不再随时间 发生变化时的稳定状态称之为平衡态.
二、热平衡与温度
5、热平衡:相互接触的两个系统通过传热等相互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时,我 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对于传热来说达到了热平衡。
说明:热平衡是热学中的一类平衡,犹如力学中共点
力平衡是力学的一类一样,它是相对于传热而言的,两 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实质就是两系统不再进行热传递, 不传热的充分条件是温度相同,因此两系统达到热平衡 时两个系统不再变化的状态参量是温度参量。
7.4《温度和温标》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了解系统的状态参量以及平衡态的概念。2.掌握热平
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3.掌握温度与温标的定义以及 热力学温度的表示。 • (二)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习温度与温标,体会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感应热力学温度的应用。 • 教学重点:热平衡的定义及热平衡定律的内容。 • 教学难点:有关热力学温度的计算。 • 教学方法:讲练法、举例法、阅读法 •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
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
生过作用的系统(一般处于平衡态). A
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
不传热,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 热平衡的.
A
B B
平衡态和热平衡的区别
热平衡和与平衡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平衡态描述的是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所有宏 观状态参量及宏观性质都相同;而热平衡指的是两个系 统接触后传热 及温度关系。
例1.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气体的宏观状
态,需要确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BCD )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 B.压强
C.体积
D.温度
解析:描述系统的宏观状态,其参量是宏观
量,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是微观量,不是气 体的宏观状态参量.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分 别是从力学、几何、热学三个角度对气体的性质 进行的宏观描述,是确定气体宏观状态的三个状 态参量.显然B、C、D选项正确.
平衡态的特点:(1)热学系统所处的平衡态是一种动 态平衡,即微观动态宏观平衡的状态。组成系统的分子 仍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 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这 种动态平衡的特点充分说明热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 殊形式。 (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完全不受外界影响 是不可能的,系统平衡后由于涨落,仍可能发生偏离平 衡状态的微小变化。
一、平衡态与状态参量
1、系统:热学中把热学研究对象的整体,叫做一个热 力学系统,简称系统。是由大量无规则热运动分子组成。
明确:系统就是热学的研究对象,即就是由大量无规 则运动的分子组成的系统
2、外界:不属于系统内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 体称之为外界或环境。
注:系统与外界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作用.在物理学 研究中,对系统内部问题,往往采取“隔离”分析方 法,对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问题,往往采取“整体” 分析的方法.
引入:通过对物理的学习我们知道,探究和解决一个
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要选取研究对象,其次学 习描述相关运动现象的物理量及探究运动所遵循的物理 规律,而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有为确定单个物体之间相 互作用及关系而只选一个物体的隔离法和以物理规律相 同的多个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整体法,已知的条件和 研究的问题不同,选取的研究对象不同。而且研究对象 一旦确定,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是内力还是外 力)也就唯一确定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以大量无规则运 动的分子为研究对象的热学的研究对象选取,描述热学 规律的状态参量及与力学类似的平衡状态及规律。
处于平衡态时所有状态参量都保持稳定,对热平衡 来说只指温度参量相同,故系统处于热平衡时不一定处 于平衡态。
注:我们常以是一个系统还是两个系统来区分平衡 态还是热平衡,但要特注系统的选取是任意的 由人来 决定,例如把两个物体选作两个系统达到温度相同时就 说这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若把这两个物体选作一个研 究系统,若体积、压强、温度都相同则就可以说这两个 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态。
带着下面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包括插图、扉页角批及课
后习题,思考后回答问题
1.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热学中的外界? 3.描述热学系统状态的宏观状态参量常见的有那几个? 各自的作用即分别描述状态的那一个特征? 4.一个系统处于什么状态是热学中的平衡态?判断一个 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标志是什么?定义热学中系统的 平衡态的有何意义? 5.热学中的一个系统的平衡态是不是就是指任意一种稳 定状态?与力学中的平衡态是否相同?它的特点是什么? 6.什么是热平衡?热平衡是不是就是热学中的平衡态? 判断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什么? 7.热平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8.什么是温标?建立温标常包含那几个要素?了解建立 温标包含的要素有什么作用?
3、状态参量 : 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叫做 状态参量.
物理学中,需要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等.
而在热学中为了描述和确定系统的状态,常用到状
态参量有:
一是:几何参量体积V,描述系统的几何性质,作用是 确定系统占据的空间范围。(注:凡题目给出的长度面 积等几何参量就是为求压强或等效代替压强) 二是:力学参量压强p,描述系统的力学性质,作用是 确定外界与系统之间或者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力的作 用。(因由压强可以求压力,求受力问题实质就是求压 强) 三是:热学参量温度T,描述系统的热学性质,作用是 确定系统的冷热程度。
平衡态判断标志:描述系统状态的温度、压强等所有状 态参量及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确定平衡态的意义:因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内所有 性质不随时间变化,比较容易描述这些性质。
常见的参量与描述性质: ①几何性质 描述系统的大小、形状、体积等。
②力学性质 描述系统的压强、应力、表面张力等。
③热学性质 描述系统温度。 ④电磁性质 描述系统在电、磁场作用下的性
质,如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
4、平衡态: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一个系 统内部各部分的所有宏观状态参量不再随时间 发生变化时的稳定状态称之为平衡态.
二、热平衡与温度
5、热平衡:相互接触的两个系统通过传热等相互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个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变化时,我 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对于传热来说达到了热平衡。
说明:热平衡是热学中的一类平衡,犹如力学中共点
力平衡是力学的一类一样,它是相对于传热而言的,两 个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实质就是两系统不再进行热传递, 不传热的充分条件是温度相同,因此两系统达到热平衡 时两个系统不再变化的状态参量是温度参量。
7.4《温度和温标》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了解系统的状态参量以及平衡态的概念。2.掌握热平
衡的概念及热平衡定律。3.掌握温度与温标的定义以及 热力学温度的表示。 • (二)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习温度与温标,体会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生活中的热平衡现象,感应热力学温度的应用。 • 教学重点:热平衡的定义及热平衡定律的内容。 • 教学难点:有关热力学温度的计算。 • 教学方法:讲练法、举例法、阅读法 • 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
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
生过作用的系统(一般处于平衡态). A
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
不传热,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 热平衡的.
A
B B
平衡态和热平衡的区别
热平衡和与平衡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平衡态描述的是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所有宏 观状态参量及宏观性质都相同;而热平衡指的是两个系 统接触后传热 及温度关系。
例1.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气体的宏观状
态,需要确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BCD )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 B.压强
C.体积
D.温度
解析:描述系统的宏观状态,其参量是宏观
量,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是微观量,不是气 体的宏观状态参量.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分 别是从力学、几何、热学三个角度对气体的性质 进行的宏观描述,是确定气体宏观状态的三个状 态参量.显然B、C、D选项正确.
平衡态的特点:(1)热学系统所处的平衡态是一种动 态平衡,即微观动态宏观平衡的状态。组成系统的分子 仍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 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这 种动态平衡的特点充分说明热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 殊形式。 (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完全不受外界影响 是不可能的,系统平衡后由于涨落,仍可能发生偏离平 衡状态的微小变化。
一、平衡态与状态参量
1、系统:热学中把热学研究对象的整体,叫做一个热 力学系统,简称系统。是由大量无规则热运动分子组成。
明确:系统就是热学的研究对象,即就是由大量无规 则运动的分子组成的系统
2、外界:不属于系统内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 体称之为外界或环境。
注:系统与外界之间往往存在相互的作用.在物理学 研究中,对系统内部问题,往往采取“隔离”分析方 法,对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问题,往往采取“整体” 分析的方法.
引入:通过对物理的学习我们知道,探究和解决一个
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要选取研究对象,其次学 习描述相关运动现象的物理量及探究运动所遵循的物理 规律,而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有为确定单个物体之间相 互作用及关系而只选一个物体的隔离法和以物理规律相 同的多个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整体法,已知的条件和 研究的问题不同,选取的研究对象不同。而且研究对象 一旦确定,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是内力还是外 力)也就唯一确定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以大量无规则运 动的分子为研究对象的热学的研究对象选取,描述热学 规律的状态参量及与力学类似的平衡状态及规律。
处于平衡态时所有状态参量都保持稳定,对热平衡 来说只指温度参量相同,故系统处于热平衡时不一定处 于平衡态。
注:我们常以是一个系统还是两个系统来区分平衡 态还是热平衡,但要特注系统的选取是任意的 由人来 决定,例如把两个物体选作两个系统达到温度相同时就 说这两个物体达到热平衡,若把这两个物体选作一个研 究系统,若体积、压强、温度都相同则就可以说这两个 物体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态。
带着下面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包括插图、扉页角批及课
后习题,思考后回答问题
1.热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热学中的外界? 3.描述热学系统状态的宏观状态参量常见的有那几个? 各自的作用即分别描述状态的那一个特征? 4.一个系统处于什么状态是热学中的平衡态?判断一个 系统是否处于平衡态的标志是什么?定义热学中系统的 平衡态的有何意义? 5.热学中的一个系统的平衡态是不是就是指任意一种稳 定状态?与力学中的平衡态是否相同?它的特点是什么? 6.什么是热平衡?热平衡是不是就是热学中的平衡态? 判断两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什么? 7.热平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8.什么是温标?建立温标常包含那几个要素?了解建立 温标包含的要素有什么作用?
3、状态参量 : 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叫做 状态参量.
物理学中,需要研究系统的各种性质,包括几何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磁性质等等.
而在热学中为了描述和确定系统的状态,常用到状
态参量有:
一是:几何参量体积V,描述系统的几何性质,作用是 确定系统占据的空间范围。(注:凡题目给出的长度面 积等几何参量就是为求压强或等效代替压强) 二是:力学参量压强p,描述系统的力学性质,作用是 确定外界与系统之间或者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力的作 用。(因由压强可以求压力,求受力问题实质就是求压 强) 三是:热学参量温度T,描述系统的热学性质,作用是 确定系统的冷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