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汇编
1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汇编1 上海市妇科临床质控中心 201105312 一、妇科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摘自“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第一章外阴白色病变及外阴瘙痒外阴白色病变是指一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的女性外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局部皮肤黏膜变白、变粗或萎缩伴不同程度的组织变性。
包括硬化性苔藓和鳞状上皮增生两者可同时存在称为硬化性苔藓伴鳞状上皮增生。
外阴白色病变的癌变发生率约为23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藓伴鳞状上皮增生可继发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硬化性苔藓很少继发VIN恶变者罕见。
外阴瘙痒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局部或全身因素引起。
第一节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概述】外阴鳞状上皮增生squamous hyperplasia 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疾病。
迄今为止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或代谢紊乱是导致此病的直接原因。
【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3060岁的妇女最主要的症状是外阴奇痒。
2病变范围不一常呈对称性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
病变部位皮肤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皱襞或鳞屑、湿疹样变。
表皮层过度角化较轻时皮肤颜色暗红或粉红过度角化显著时可出现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
一般无萎缩或粘连。
【诊断要点】 1外阴瘙痒为此病的主要症状患者多难以忍受。
2外阴色素减退起病时病变部位稍隆起呈暗红色或粉红色间有白色区。
进一步可发展为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
3妇科检查见外阴色素减退常对称性累及大、小阴唇、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及肛门周围。
鳞状上皮增生病损区皮肤增厚似皮革、湿疹样改变硬化性苔藓皮肤、黏膜变白、变薄失去弹性易破裂阴道口狭窄肛周皮肤变白。
4病理检查为主要的确诊依据。
为明确有无VIN或癌变活检应选择在皲裂、溃疡、隆起、结节及粗糙部位进行。
并应选择不同部位多点活检。
也可先用1甲苯胺蓝涂抹病变皮肤待自干后用1醋酸擦洗脱色于不脱色区活检。
妇产科诊疗规范指南规范.doc
宫颈炎症诊疗一、急性子宫颈炎【概述】宫颈炎症包括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炎症。
引起阴道炎症的病原体如滴虫、念珠菌等均可引起宫颈阴道部炎症此部分内容见相关阴道炎症。
临床多见的急性宫颈炎是宫颈管黏膜炎。
急性宫颈炎主要由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也可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所引起。
前者所致者也称为黏液脓性宫颈炎其临床特点是子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后者常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病史有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或阴道内异物残留史。
淋菌性宫颈炎常有不良性接触史。
(2)阴道分泌物增多可呈黏液脓性或血性分泌物也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3)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伴有腰酸及下腹坠痛。
(4)有下泌尿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
(5)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
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因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受累可见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多量脓性分泌物。
2辅助检查(1)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后用小棉拭子插入宫颈管内取出肉眼看到白色棉拭子上有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
(2)取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做革兰染色查找白细胞光镜下平均每个视野有10个以上多形核白细胞。
(3)有条件者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4)对疑有淋病或衣原体感染者应做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的相关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除宫颈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外还有分泌物培养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详见性传播疾病。
【治疗方案及原则】治疗原则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治疗。
1单纯急性淋菌性宫颈炎常用的药物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大观霉素目前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
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衣原体感染因此若为淋菌性宫颈炎治疗时除选用抗淋病奈瑟菌的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衣原体感染的药物。
2衣原体感染常用的药物有四环素类、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一.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
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则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26909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指南一。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症状,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则,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5、压迫症状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症状,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压迫膀胱则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症状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则增大,质硬,表面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若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表面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结构的不规则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则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则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症状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 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症状;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妇科疾病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包括女性生殖器官以及与生殖功能有关的其他疾病。
常见的妇科疾病有宫颈糜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炎等。
为了对妇科疾病进行规范化的诊疗,制定了妇科疾病诊疗指南,以下是对妇科疾病诊疗指南的介绍。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是由医学专家根据大量研究和临床经验制定的一套诊断和治疗该疾病的指南。
其目的是为医生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以确保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同时,指南也可以用于指导患者合理治疗和管理疾病。
在制定妇科疾病诊疗指南时,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流行病学和病因学:包括该疾病的发病率、高危人群、病因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了解疾病的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可以在临床中提前筛查和预防该疾病。
2.诊断标准和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的内容。
病史的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对于准确诊断至关重要,同时辅助检查如超声、生化、细胞学等也是确诊和评估病情的重要手段。
3.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治疗原则总结了该疾病的治疗思路,不同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也会在指南中进行详细介绍。
同时,指南还会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不同个体的特点推荐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
4.随访和预后评估:包括病程观察、病情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内容。
指南会对患者的随访周期和内容进行规范,同时通过评估指标对疾病的预后进行判断,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妇科疾病诊疗指南是对妇科疾病进行规范化诊疗的重要工具,通过制定统一的诊疗方案和操作流程,可以提高医生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同时,指南的制定也对促进科研发展、提高医疗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推广和使用妇科疾病诊疗指南对于提高妇科疾病的防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第二章病理产科第一节流产一、先兆流产[诊断] 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和腹痛,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与停经月份相符,妊娠试验阳性。
[治疗](一)一般在门诊对症处理,适当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如为习惯性流产、高龄初产妇可酌情住院治疗。
(二)镇静剂及维生素E。
(三)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四)必要时做B超检查,了解胎儿情况后决定下一步治疗。
(五)经卧床休息及对症治疗后,如阴道流血停止、腹痛消失,妊娠可继续进行;若阴道流血增多或腹痛加剧,则可能预后不良;连续测ß—HCG水平渐下降或随访复查B超无胚胎原始心管搏动或胎体活动或孕囊皱缩变形等,均预示胚胎停止发育可能。
二、难免流产[诊断]流产已不可避免,此时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或阴道流血持续2周以上,阵发性腹痛加重或阴道流水(胎膜已破),妇检宫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堵塞干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或略小。
[治疗](一)及早清除宫腔内容物,若有感染先控制感染。
(二)出血多或子宫较大时,手术前应使用催产素。
(三)出血多伴休克时,一面纠正全身情况抗休克治疗,一面清理宫腔。
(四)术后必要时给予缩宫素(催产素)。
(五)详细检查刮出物,必要时送病理检查。
三、不全流产[诊断]妊娠物已部分排出体外,尚存部分残留于宫腔内,使之影响子宫收缩,阴道流血不止,甚至发生休克。
妇检宫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胎盘组织堵塞于宫颈口或已排出于阴道内,而部分仍留在宫腔内,子宫小于停经月份。
[治疗](一)未合并感染者,立即清理官腔。
(二)有感染者,则按以下原则处理:1.如出血不多,应控制感染3~5天后再清理官腔。
对曾在未消毒情况下行堕胎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出血量多,应在抗感染的同时清理宫腔,吸出或钳夹出宫腔内容物,待控制感染后再次彻底清官。
(三)若合并休克,应先抗休克后按上述方法处理。
四、完全流产[诊断]妊娠物已全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消失,妇检宫颈口关闭,子宫接近正常大小。
2023年度版《中国妇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23年度版《中国妇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引言《中国妇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是为了规范中国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制定的权威指南。
本指南旨在提供给临床医生、妇科专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参考,帮助他们准确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
诊断标准根据妇科疾病的不同类型,本指南提供了详细的诊断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指导。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结合本指南提供的诊断标准,做出准确的诊断。
治疗原则本指南明确了不同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疗法和辅助治疗等。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临床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因、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等因素,并遵循本指南提供的治疗原则。
药物选择本指南列出了常用的药物治疗妇科疾病的方案和药物选择原则。
对于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严重程度,本指南提供了相应的药物选择建议。
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应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耐药情况和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并遵循本指南提供的药物选择原则。
随访与评估针对不同的妇科疾病,本指南提供了相应的随访与评估指导。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并根据本指南提供的评估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结论《中国妇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是一份权威的、具有指导性的文献,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和妇科专业人员准确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
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本指南提供的诊断和治疗指导,以提高妇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以上是《中国妇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参阅指南正文。
参考文献:- 作者1,文章1 - 作者2,文章2。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
妇科疾病临床诊疗规X和指南一.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
以宫体部肌瘤多见,少数为宫颈肌瘤。
临床表现1、多数患者无病症,仅于妇科检查或B超检查时偶被发现。
2、阴道流血多数病例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少数病例表现为不规那么阴道流血,主要取决于肌瘤生长的部位。
3、腹部包块下腹可扪及实性肿块、不规那么,特别是在膀胱充盈时腹部包块更为明显。
4、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可有白带增多,黏膜下肌瘤更为明显,当其感染坏死时可产生多量脓血性排液,伴有臭味。
5、压迫病症肌瘤增大时常可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压迫病症,尤多见于子宫体下段及宫颈部肌瘤。
压迫膀胱那么产生尿频、尿急,甚至尿潴留;压迫直肠产生排便困难。
6、腰酸、下腹坠胀、腹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诉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
浆膜下肌瘤帝扭转时可出现急腹痛。
肌瘤红色变性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7、其他病症患者可伴不孕、继发贫血等8、妇科检查子宫不规那么增大,质硬,外表呈多个球形或结节状隆起。
假设为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见宫颈口或颈管内有球形实性包块突出,外表暗红色,有时有溃疡、坏死。
诊断要点1、病史及临床表现2、辅助检查(1)超声检查:B型超声显像显示子宫增大,失去正常形态,肌瘤区出现圆形低回声区或近似漩涡状构造的不规那么较强回声。
B超能较准确地显示肌瘤的数目、大小及部位。
(2)诊断性刮宫:探测宫腔大小、宫腔形态及不规那么突起。
并将刮取所得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查,以除外并存的子宫内膜病变。
(3)宫腔镜检查:直接窥视宫腔形态,可见突出在宫腔内的肌瘤,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及原那么子宫肌瘤的处理,根据患者年龄、病症、肌瘤大小、有无变性、生育要求及全身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如肌瘤小于妊娠10周子宫大小、无明显病症或近绝经期患者,可3-6 个月复查一次。
2、手术治疗(1)手术指征:1)肌瘤大于妊娠10周子宫;2)月经过多,继发贫血;3)有压迫病症;4)宫颈肌瘤;5)生长迅速,可疑恶性;(2)手术方式:1〕肌瘤切除术:年轻未婚或未生、希望保存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行肌瘤切除。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1. 概述
该文档旨在为中医妇科临床医生提供一份指南,以规范他们的
诊疗操作。
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在妇科疾病的管理中至关重要。
本指南将介绍中医妇科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则,帮助医生提高
诊疗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诊断
2.1 主要症状和体征
2.1.1 痛经
2.1.2 月经不调
2.1.3 白带异常
2.1.4 更年期综合症
2.2 诊断方法
2.2.1 望诊
2.2.2 闻诊
2.2.3 问诊
2.2.4 切诊
3. 治疗
3.1 中药治疗
3.1.1 补气活血方剂3.1.2 清热利湿方剂3.1.3 行气解郁方剂3.1.4 其他中药方剂
3.2 针灸治疗
3.2.1 经络穴位
3.2.2 针刺技术
3.2.3 针刺频率和疗程
3.3 其他治疗方法3.3.1 推拿按摩
3.3.2 饮食调理
3.3.3 心理疏导
4. 操作规范
4.1 就诊流程
4.2 诊疗记录
4.3 保护隐私
4.4 与患者沟通
4.5 多学科合作
5. 结束语
本文档提供了中医妇科临床诊疗的基本指南和操作规范。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
合理运用中医药和其他治疗方法,注重医患沟通和隐私保护,将有助于提高中医妇科诊疗效果。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妇科疾病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与诊断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瘙痒、异常出血、下腹疼痛等。
在进行妇科疾病的诊断时,医务人员应该通过细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妇科疾病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针对妇科疾病的不同病因和病理机制,综合运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手段。
3. 治疗周期控制:根据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治疗周期和疗程。
常见妇科疾病的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炎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分泌物检查,判断是否为炎。
- 分泌物检查可以采用湿片法、荧光染色法或培养法。
治疗:- 根据炎的病因,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避免不当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
子宫颈疾病诊断:- 根据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涂片)和宫颈组织活检等,判断是否存在子宫颈疾病。
- 宫颈细胞学检查可采用涂片法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治疗:- 根据子宫颈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冷冻疗法、放射治疗等。
- 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卵巢囊肿诊断:- 根据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和血液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卵巢囊肿。
- 超声检查可采用B超或经超声等。
治疗:- 对于无症状、良性的小囊肿,可选择观察治疗。
- 对于症状明显、囊肿较大或可疑恶性的情况,应进行手术治疗。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妇科疾病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需求与反馈。
妇科实用诊疗指南及操作规章
妇科实用诊疗指南及操作规章前言本指南旨在为妇科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诊疗流程和操作规章,以便在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时能够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本指南涵盖了妇科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法、手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以期为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诊疗指南妇科检查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症状、病程、月经史、生育史等。
2. 体格检查:全面检查患者一般状况,重点关注外阴、阴道、宫颈、宫体、附件等部位。
3. 辅助检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超声、宫颈细胞学检查、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内分泌功能测定等。
常见疾病诊疗1. 宫颈疾病:根据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HPV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2. 子宫疾病: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 卵巢疾病:通过超声、血清CA125等检查,诊断卵巢囊肿、卵巢肿瘤等,并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
4. 盆腔炎症: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盆腔炎症性疾病,给予抗生素治疗。
操作规章手术操作规范1.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 做好患者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 准备手术器械、药品及急救设备。
2. 术中操作:- 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 根据手术类型,采取相应的手术步骤和技术。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3. 术后管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 做好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 制定出院指导,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临床路径1. 初步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做出初步诊断。
2.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诊断,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病情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出院随访:制定出院随访计划,关注患者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
结语本指南及操作规章旨在为妇科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诊疗流程和操作规范,以期提高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安全性。
妇产科临床诊疗指南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 如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以降低 患病的风险。
常见疾病预防指南
对于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如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 癌等,预防指南会给出具体的预防措施和建议,以帮助 患者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复发和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与分类
妊娠期糖尿病分为GDM和IFG ,通过OGTT进行诊断,根据
血糖水平进行分类。
治疗方法
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 等,以控制血糖水平。
预防与护理
定期监测血糖,做好饮食调整,避 免并发症发生。
产前诊断与筛查
诊断方法
产前诊断包括羊水穿刺、脐血 取样、胎儿细胞检测等,以确 定胎儿是否存在遗传缺陷。
指在卵巢内的子宫内膜异位病变,表现为卵巢囊肿、痛经等 。
03
产科疾病诊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分类与诊断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 、子痫等,根据血压、尿蛋白等指标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
治疗包括休息、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以控制 血压、预防并发症。
预防与护理
定期产检,关注孕妇体重、血压等指标,做好预 防工作。
及凝血功能障碍。
处理方法
03
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止血、补液、抗感染等治
疗措施,必要时需要进行输血治疗。
羊水栓塞
定义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 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 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 管内凝血、肾衰竭或猝死的分娩 晚期并发症。
原因
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 过强、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 盘早剥等。
询问家族史
妇产科临床诊疗指南
妇产科临床诊疗指南
介绍
本文档旨在为妇产科医生提供一份简要的临床诊疗指南,以帮
助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和指导
原则。
预防措施
- 妇女在孕期应接种适当的疫苗,以保护胎儿的健康。
这包括
孕妇疫苗和孕前疫苗接种计划。
- 提倡合理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
-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早期发现异常情况以便进行及时干预和
治疗。
妊娠期护理
- 给予孕妇合理的营养指导,确保胎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血压监测、血液检查、B超等。
- 减少孕期的环境暴露,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 提供孕期健康教育,帮助孕妇了解孕期的变化和产程。
分娩与产后管理
- 为孕妇提供尽可能自然的分娩环境,尊重孕妇的意愿和需求。
- 提供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包括无药物缓解和药物缓解。
- 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发展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提供产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帮助产妇尽快康复。
常见妇科疾病诊疗
-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准确的诊断。
- 针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根据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制定治疗方案。
- 定期复查和随访,以评估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一份简要的妇产科临床诊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
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遵循预防措施、提供妊娠期护理、分娩与
产后管理以及常见妇科疾病诊疗等指导原则,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
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请注意:本文档仅提供参考,具体诊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和
临床指南制定。
门诊部医生的妇产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门诊部医生的妇产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妇产科常见病是指在妇产科门诊中频繁出现的一些疾病类型,包括妇科疾病和妊娠相关的问题。
作为门诊部医生,了解妇产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疾病的诊疗方案。
一、宫颈炎宫颈炎是指宫颈黏膜的慢性炎症,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异常带下、性交疼痛等。
诊断宫颈炎主要依据妇科检查和检测宫颈分泌物,确诊后的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并按照规定疗程使用。
2. 局部抗炎治疗:可以使用抗炎栓剂、洗液等局部治疗药物,如甲硝唑栓、金霉素洗液等。
3. 个体化治疗:对于复发性宫颈炎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评估病因,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并在月经周期内发生相同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规律、周期性腹痛等。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疗,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月经状况、疼痛特点、生殖史等,并进行必要的妇科检查。
2. 影像学检查:可选择超声、CT等检查手段,辅助诊断和评估病情。
3.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黄体酮制剂、避孕药等药物调节月经周期,缓解症状。
4.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择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进行病灶切除或子宫切除等手术。
三、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指宫颈上皮细胞的退变和萎缩,是妇科门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常见症状包括白带增多、性交出血等。
针对宫颈糜烂,常见的诊疗方案如下:1. 宫颈糜烂分类:根据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包括裂隙型、轻度、中度和重度等。
2. 局部处理:可以使用电烧、激光等方法对病灶进行局部处理,以促进上皮细胞再生。
3. 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给予抗炎药物或塞肉药物,帮助病灶愈合。
4. 注意卫生:指导患者保持生殖器清洁,并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或物理性刺激。
四、妊娠合并毛囊脓肿妊娠期毛囊脓肿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毛囊感染,并出现局限性脓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疾病诊疗指南汇编(1)上海市妇科临床质控中心2011,05,31一、妇科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摘自“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第一章外阴白色病变及外阴瘙痒外阴白色病变是指一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的女性外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局部皮肤黏膜变白、变粗或萎缩,伴不同程度的组织变性。
包括硬化性苔藓和鳞状上皮增生,两者可同时存在,称为硬化性苔藓伴鳞状上皮增生。
外阴白色病变的癌变发生率约为2%~3%,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藓伴鳞状上皮增生可继发外阴上皮内瘤变(VIN)。
硬化性苔藓很少继发VIN,恶变者罕见。
外阴瘙痒是妇科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局部或全身因素引起。
第一节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概述】外阴鳞状上皮增生(squamous hyperplasia)是以外阴瘙痒为主要症状但病因不明的疾病。
迄今为止,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慢性损伤、过敏、局部营养失调或代谢紊乱是导致此病的直接原因。
【临床表现】1.多发生于30~60岁的妇女,最主要的症状是外阴奇痒。
2.病变范围不一,常呈对称性,主要累及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等处。
病变部位皮肤增厚似皮革,隆起有皱襞或鳞屑、湿疹样变。
表皮层过度角化较轻时,皮肤颜色暗红或粉红;过度角化显著时,可出现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
一般无萎缩或粘连。
【诊断要点】1.外阴瘙痒为此病的主要症状,患者多难以忍受。
2.外阴色素减退起病时病变部位稍隆起,呈暗红色或粉红色,间有白色区。
进一步可发展为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
3.妇科检查见外阴色素减退,常对称性累及大、小阴唇、阴蒂包皮、阴唇后联合及肛门周围。
鳞状上皮增生病损区皮肤增厚似皮革、湿疹样改变;硬化性苔藓皮肤、黏膜变白、变薄,失去弹性,易破裂,阴道口狭窄,肛周皮肤变白。
4.病理检查为主要的确诊依据。
为明确有无VIN或癌变,活检应选择在皲裂、溃疡、隆起、结节及粗糙部位进行。
并应选择不同部位多点活检。
也可先用1%甲苯胺蓝涂抹病变皮肤,待自干后用1%醋酸擦洗脱色,于不脱色区活检。
5.阴道分泌物检查外阴皮肤增厚、发红或发白,伴有瘙痒且阴道分泌物增多者,应行阴道分泌物检查以排除念珠菌、滴虫感染。
6.尿糖、血糖检查外阴皮肤对称发红、增厚,伴有严重瘙痒但无分泌物者,应考虑为糖尿病所致的外阴炎,检查尿糖、血糖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1.一般处置选用宽松透气的内衣,以棉织物为佳。
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品。
保持外阴清洁,局部忌用肥皂及搔抓,止痒可用冷水或冰水坐浴,每日3次,或按需施治。
2.全身用药精神紧张、瘙痒症状明显以致失眠者,可用镇静安眠和脱敏药。
3.局部用药用于控制局部瘙痒。
(1)皮质激素霜或软膏类局部外用,如1%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3次。
(2)0.052%维生素A软膏外用,每日3次。
(3)局部封闭:对于瘙痒极重者,可用醋酸氢化可的松5mg加1.0%利多卡因5~10ml,局部封闭,每周2次。
酌情用3~5次。
或以曲安奈德混悬液局部皮下注射。
(4) SOD复合酶外用。
(5)清热、解毒、燥湿类中药煎剂外阴浸洗,以蛇床子、防风、苦参、百部、野菊花、蒲公英为主,随证加减,煎后熏洗,每日1次。
4.激光治疗可止痒,并改善局部血运。
5.手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不是手术治疗(外阴切除或外阴局部切除)的适应证。
出现以下情况应行手术治疗:(1)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特别是出现局部溃疡、结节者;(2)病理检查诊断为VINⅡ级及VINⅢ级者,手术范围应包括所有白色病变区。
手术前病理检查取材应足够,排除外阴癌。
术后密切随访。
6.预后及随访(1)预后: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藓伴鳞状上皮增生,5%~10%出现VIN。
(2)随访:1)注意外阴卫生,避免任何外阴部的慢性刺激。
2) VIN治疗后必须定期随访,如有复发,则进一步处理。
第二节外阴硬化性苔藓【概述】外阴硬化性苔藓(lichen sclerosus)是一种以外阴及肛周皮肤萎缩变薄为主的皮肤病,以皮肤萎缩为特征。
【临床表现】1.发生于任何年龄,以绝经后妇女和青春期少女多见。
2.主要症状为病变部位瘙痒,程度轻重不一,可无瘙痒。
严重者因阴道口萎缩性狭窄造成性交困难。
3.病灶特点主要症状为病变部位瘙痒,但有些患者可无瘙痒症状。
病灶多位于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唇后联合及肛门周围等部位,且多呈对称性分布。
早期病灶多呈粉红色、白色小丘疹样,丘疹融合成片可呈紫癜状。
随病变进一步发展,局部皮肤、黏膜变白、变薄,失去弹性,干燥易皲裂。
严重者外阴萎缩、粘连、融合、疤痕形成。
【诊断要点】1.外阴瘙痒。
2.病损特点局部皮肤、黏膜变白、变薄,失去弹性,干燥易皲裂。
严重者外阴萎缩、粘连、融合、瘢痕形成。
3.病理检查典型病理特征为表皮层角化和毛囊角质栓塞,表皮棘层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素细胞减少,上皮脚变钝或消失,真皮浅层出现均质化,真皮中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治疗方案及原则】1.一般治疗与外阴鳞状细胞增生的治疗相同。
2.局部药物治疗(1)2%丙酸睾酮鱼肝油软膏局部涂擦,每日3~4次,3个月为一疗程。
待症状、体征改善后可减量继续应用,直至病变消失。
(2)0.5%黄体酮鱼肝油软膏代替丙酸睾酮制剂局部涂擦。
适用于丙酸睾酮治疗期间出现男性化副反应或疗效不佳时。
(3)0.05%氯倍他索软膏,最初1个月每日2次,继而每日1次共用2个月,以后每周2次共用3个月,总计治疗时间半年。
(4)凡瘙痒顽固、表面用药无效者,可用曲安奈德混悬液皮下注射。
(5)幼女硬化性苔藓用1%氢化可的松软膏或以lOOmg黄体酮油剂加入30g凡士林油膏或软膏中涂擦局部,多数可缓解,但仍应长期定时随访。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治疗相同,但此病恶变机会更少,故很少采用手术治疗。
【预后】此病很少恶变,幼女硬化性苔藓至青春期可自愈。
第三节硬化性苔藓伴鳞状上皮增生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同时出现上述两种改变。
除瘙痒之外,表现为在菲薄的外阴发白区邻近部位,或其范围内伴有局灶性皮肤增厚或隆起。
多是在原有硬化性苔藓基础上出现鳞状上皮增生。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妇女。
治疗主要选用氟轻松软膏局部涂擦,每天3~4次,连用6周,然后改用2%丙酸睾酮软膏,每天3~4次,连续6~8周,瘙痒症状消失后改为每周2~3次。
必要时长期使用。
第四节外阴瘙痒症【概述】外阴瘙痒是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可由局部或全身疾病引起。
全身原因可有忧郁、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以及更年期、糖尿病、内分泌因素等;局部原因可有外阴阴道真菌病、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白色病变、白带刺激、药物过敏、月经垫及化纤内裤过敏等。
【临床表现】外阴瘙痒,发作性或持续性,夜间尤甚。
瘙痒多位于阴蒂、小阴唇,也可波及大阴唇、会阴甚至肛门。
外阴除原发病的表现以外,搔抓可引起抓痕、血痂,长期搔抓可引起肥厚和苔藓样变。
原因不明的瘙痒一般仅发生于生育年龄或绝经后,多波及整个外阴,虽瘙痒十分严重,但局部皮肤、黏膜外观正常,或仅有抓痕和血痂。
【诊断要点】1.外阴瘙痒。
2.原发病症状和体征。
3.妇科检查外阴局部无原发性皮肤、黏膜损害。
因长期瘙痒,局部皮肤、黏膜可产生继发性肥厚、浸润及苔藓样变。
病变常累及大阴唇外侧,亦可累及小阴唇、阴蒂包皮、阴道口,甚至肛门周围。
4.辅助检查(1)常规做白带涂片,检查滴虫及真菌等。
必要时做真菌培养。
(2)症状反复发作或临床可疑糖尿病者应做尿糖检查,如阴性,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
【治疗方案及原则】1.一般处理选用宽松内裤,以棉织物为佳,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保持外阴清洁,忌用肥皂,局部忌搔抓。
2.病因治疗(1)真菌及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白色病变等的治疗见相关章节。
(2)围绝经期低雌激素引起的外阴瘙痒,局部用己烯雌酚2mg加鱼肝油30ml,外用,每日3次。
可行全身雌激素替代疗法。
(3)局部过敏,去除过敏源,如更换月经垫品种等。
(4)糖尿病、黄疸等全身性疾病的治疗。
3.局部治疗(1)5%苯佐卡因软膏,外用,每日3次。
(2)醋酸氢化可的松霜或醋酸曲安奈德软膏,外用,每日3次。
(3)严重瘙痒可做局部封闭治疗,药物为醋酸氢化可的松5mg加l%利多卡因5~lOml,每周2次,酌情3~5次。
4.内服药治疗症状严重者可口服镇静药,如氯苯那敏4mg、异丙嗪25mg或苯海拉明25mg,每日2次。
有忧郁、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者,应仔细询问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做相应的心理治疗。
选用抗忧郁抗焦虑药物。
(1)多塞平:25mg,每晚1次,或12.5产~25mg,每日3次。
(2)阿普唑仑:0.4~0.8mg,每晚1次,或0.4mg,每日3次。
第二章下生殖道炎症第一节外阴及阴道炎症一、非特异性外阴炎【概述】外阴与尿道、肛门邻近,经常受到经血、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的刺激,若不注意皮肤清洁易引起外阴炎。
其次,糖尿病患者糖尿的刺激、粪瘘患者粪便的刺激以及尿瘘患者尿液的长期浸渍等,此外,穿紧身化纤内裤导致局部通透性差、局部潮湿以及经期使用卫生巾的刺激,也可引起非特异性外阴炎。
若为特异性阴道炎伴发的外阴炎,则为特异性外阴炎,不在此范畴。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病史:糖尿病、尿瘘、粪瘘史。
(2)症状:外阴部瘙痒、疼痛及灼热感。
(3)妇科检查:外阴局部充血、肿胀、糜烂,常有抓痕,有时呈片状湿疹,严重时可见脓疱形成或浅小溃疡。
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藓样变。
2.辅助检查(1)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悬液检查滴虫、念珠菌,排除特异性外阴炎。
(2)必要时宫颈分泌物检查衣原体、淋菌,排除衣原体感染及淋病。
(3)外阴部溃疡必要时做活组织病理检查。
(4)糖尿病高危患者必要时检查尿糖及血糖。
【治疗方案及原则】治疗原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局部应用抗生素;消除病因。
1.局部清洁可用0.1 %碘伏液或1:5000高锰酸钾液或其他具有清洁作用的溶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
此外,可选用中药水煎熏洗外阴部,每日1~2次。
急性期还可选用微波或红外线局部物理治疗。
2.局部应用抗生素坐浴后涂抗生素软膏或紫草油等。
3.病因治疗积极寻找病因,若发现糖尿病应及时治疗糖尿病,若有尿瘘、粪瘘应及时行修补术。
二、前庭大腺炎、前庭大腺脓肿及前庭大腺囊肿【概述】前庭大腺炎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
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肠球菌。
目前,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也已成为常见的病原体。
急性炎症期因腺管口肿胀或渗出物凝聚而阻塞,脓液不能外流形成脓肿,称前庭大腺脓肿。
慢性期脓液逐渐吸收而成为清晰透明的黏液,称为前庭大腺囊肿。
部分前庭大腺囊肿也可因先天性腺管狭窄、前庭大腺管损伤或腺腔内黏液浓稠,分泌物排出不畅,导致囊肿形成,前庭大腺囊肿也可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反复发作。
(一)急性前庭大腺炎及前庭大腺脓肿【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症状:外阴单侧局部疼痛、肿胀,当脓肿形成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可有发热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