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学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1.上肢外展90º (肘伸 展,前臂旋前) 2.上肢前平举及上举过 Ⅴ期 头(肘伸展) 分离运动期 3.肘伸展位,肩前屈 30º~90º前臂能旋前、 旋后
Ⅵ期 协调运动 期
Ⅴ期动作的运动速度达 健侧2/3以上
Brunnstrom 六级评价法简便易行,在一 般临床检查中应用最多,但分级较粗,欠 敏感,在科研中较少使用。
屈肌模式/ 屈肌优势 伸肌痉挛/ 伸肌优势
偏 瘫 患 者 的 康 复 评 定
言语功能 评定
认知、心 理功能评 定
ADL评定
感觉功能 评定
疼痛评定
运动功能 评定
偏瘫 患者
环境评定
运 动 功 能 评 定
上田 敏
肌张 力 肌力
Fuglmeyer
运动功 能评定
平衡 功能
Brunn strom
ROM 协调 能力
步态
周围性瘫痪
0 1
中枢性瘫痪
Ⅰ软瘫 Ⅱ联合反应 共同运动Ⅲ
2
3
4
5 出现分离运动Ⅳ Ⅴ
Ⅵ
内容
一、偏瘫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1.姿势反射 2.中枢性瘫痪的本质 3.联合反应和联合运动* 二、偏瘫运动的评定
1.Brunnstrom偏瘫六阶段分级法* 2.上田敏评定法 3.Fugl-Meyer评定法* 4.Rivermead运动指数 5.偏瘫手的功能评定 6.肩关节半脱位的评定*
上运动神经元性( 周围性)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性( 周围性)瘫痪 神经肌接头性瘫痪
肌源性瘫痪
周 围 性 、 中 枢 性 瘫 痪 的 区 别
周围性瘫痪/
中枢性瘫痪/
迟缓性瘫痪/软瘫
肌张力 ↓
痉挛性瘫痪/硬瘫
肌张力 ↑
康复评定量表
2—正常的降落伞反应
⑶患侧的降落伞反应
同上,推患侧
同上
⑷支撑站立
0—根本不能站立;
1—需要在他人大力帮助下才能站立;
2—在他人少量帮助或象征性帮助下可以站立至少1分钟
⑸无支撑站立
0—在没有支撑下不能站立;
1—能站立但不到1分钟或超过1分钟但有点摇摇晃晃;
2—立位平衡良好,能保持平衡1分钟以上且无安全顾虑
2—用手帮助且试几次才能站起
1—起立或站稳时需要很小的帮助
0—起立时需要很多帮助
⑵独立站位
站立
请站立2分钟,不要扶持任何物体
4—能安全站立2分钟
3—能站2分钟,但需要监督
2—能独立站立30秒
1—需要试几次才能独立站30秒
0—不能独立站立30秒
⑶独立坐位
无支撑坐位,双足放在地面上
双上肢交叉,保持坐位2分钟
4—能安全转体360°,每方向转圈时间在4秒以内
3—单方向转圈在4秒以内
2—能转体360°,速度较慢
1—需要监督或语言提示
0—转体时需帮助
⑿踏台阶
站立在台阶前
请将一脚放在台阶上后放回地面,再换另一侧,双足交替中间不能停顿,每侧4次
4—能安全的站立并在20秒内完成8次踏台
3—能独立安全的完成8次,但时间超过20秒
髂腰肌
仰卧,试图屈髋时于腹股沟上缘可触及肌活动
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屈髋
侧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阻力加于骨远端前面
股四头肌
俯卧,试图伸膝时可触及髌韧带活动
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可主动伸膝
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
腘绳肌
康复评定——偏瘫
病因
• 偏瘫病因多样复杂,总的来说都与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等疾病有不可 分割的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 1.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最主要的原因,70%的中风患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 症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2.高血压是中风最主要最常见的病因,脑出血患者93%有高血压病史。 • 3.脑血管先天性异常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的常见原因。 • 4.心脏病,如:心内膜炎,有可能产生附壁血栓;心动过缓则可能引起脑供
因。颅脑外伤、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肿瘤、脑内感染、脑变性病及脱 髓鞘病均可出现偏瘫。
流行性病学调查
• 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 • 年发病率:200/100万 • 新发病例150万 • 每年死于脑卒中者80~100万 • 存活者中约75%致残 • 5年内复发率高达41%。
治疗
• 1.物理治疗 • 包括功能性点刺激、电子生物反馈、关节活动度训
• 2.感觉功能评定 • (1)浅感觉 • ①轻触觉②痛觉③温度觉 • (2)深感觉 • ①位置觉②运动觉③震动觉 • (3)复合感觉 • ①两点辨别觉②图形觉③实体觉④定位觉
⑤重量识别觉⑥质地识别觉
3.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
• Brunnstrom认为中枢性损伤引起的瘫痪是一 种失去了运动控制的质变过程,常将此过 程分为驰缓、痉挛、共同运动、部分分离 运动、分离运动和正常六个阶段。
1. 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 本身,而不是组合)。
2. 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PPT放映 设置 PPT放映场合不同,放映的要求也不同,下面将例举几种常用的放映设置方式。
偏瘫康复评定内容
偏瘫康复评定内容:
1、运动功能评定:评估患者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协调性等方面的功能。
这是通过临床观察和特定测量工具(如布氏量表)进行的。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能会建议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如巴比妥类药物等)等,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感觉功能评定:包括触觉、温度感觉、疼痛感觉等。
感觉功能的缺损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治疗。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感觉重训、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镇痛药等),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认知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执行功能等方面的认知能力。
缺损可能需要通过认知训练、药物治疗(如美克派尔等)进行改善,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通过巴索尔量表等评估患者在饮食、穿衣、个人卫生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医生会根据情况指导康复训练和家庭护理等。
5、语言沟通能力评定:针对可能存在的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包括听说读写能力。
医生可能会推荐语言治疗师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偏瘫患者康复评定的重要性
2.偏瘫的定义和影响
3.康复评定的内容和方法
4.康复评定的实际应用
5.结论:总结偏瘫患者康复评定的作用和意义
正文
【引言】
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等原因导致的一侧上下肢瘫痪。
对于偏瘫患者来说,康复评定是其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偏瘫的定义和影响、康复评定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康复评定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偏瘫的定义和影响】
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等原因导致的一侧上下肢瘫痪。
它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的身心障碍。
因此,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评定,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至关重要。
【康复评定的内容和方法】
康复评定的内容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
其中,运动功能是康复评定的重点,主要包括肌力、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协调性、平衡性等。
康复评定的方法主要有 Brunnstrom 方法、Bobath 方法、上田敏方法等。
【康复评定的实际应用】
康复评定不仅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功能状况,还可以为制订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根据康复评定的结果,康复医生可以制定出适合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案,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结论】
总之,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对于其康复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第1页共1页。
目前临床较为实用的康复评定量表简介
目前临床较为实用的康复评定量表简介:一、偏瘫的运动功能评定:一类是未量化的等级评定方法,如Brunnstrom法,Bobath法一类是量化的评定方法,如Fugl—Meyer量表(最常用的)1、Brunnstrom评定法:瑞典物理治疗师Brunnstrom于20世纪中叶对大量的偏瘫患者进行了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偏瘫的恢复过程几乎是定型的连续过程,对大多数中风患者可以反映出运动功能恢复的基本规律,提出了著名的恢复6阶段理论,该理论的出现对如上田敏法及Fugl—Meyer评定法等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据此理论设计了偏瘫功能恢复的评价标准:I期:无肌肉收缩,患侧肌肉呈迟缓状态,肌张力消失。
II期:出现肌张力,痉挛和联合反应,患者试图主动活动时出现不伴有关节活动的微弱肌收缩III期:患者可随意引起不同程度的共同运动或其组成成分,痉挛逐渐加重,达到病程中的极值IV期:共同运动模式开始被打破,出现脱离共同运动模式的分离运动,痉挛逐渐减轻,V期:分离运动进一步改善,可以完成较难的功能活动,痉挛减轻更为明显。
VI期:接近正常或基本正常。
该理论不仅是评价患者运动功能的依据,也是临床治疗方案制定的基础。
Brunnstrom评定法的优点:内容精简,省时,易为患者接受,也易为同行所重复。
比较适合于神经内科,外科查房及对门诊患者的评价。
但该评定法又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其为等级评价,所以敏感性差,常出现患者功能恢复,而功能级别却无变化的现象,但可用于此法对中风病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进行评定。
修订的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2、Fugl—Meyer评定法:瑞典学者Fugl—Meyer主要根据Brunnstrom的观点,设计了定量化的Fugl—Meyer评定法,专门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评测。
大量的应用研究显示,Fugl—Meyer评定法敏感,可靠,目前已成为应用最多的评价方法。
但评测费时。
通常使用简化评测表。
Fugl—Meyer量化评定法的全称为躯体功能评定,是目前较公认的,使用最为广泛的评价方法。
偏瘫病人的评定
步态分析
基本概念 步行周期(gait cycle):正常行走时,从一腿迈向 前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腿足跟重新着地,为一个 步行周期。 站立相(stance phase):步行时,一腿的足跟着 地到该腿的脚尖离地的时期,为站立相,又称支撑 相。 摆动相(swing phase):步行时,一腿的脚尖离地 到该腿的足跟着地的时期,为摆动相。
分级 I级(静态平衡)
在没有外界的干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自己的能力维持平衡,但此时的自己的躯体 活动将破坏平衡。
平衡评定4
II级(自动动态平衡) 在没有外界的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完成相当 的躯体活动,并维持平衡。
III级 (他动动态平衡) 在外界一定的干扰(不一定与正常人一样) 下可以维持躯体平衡。
手 I级 弛缓,无随意运动 II级 稍出现手指屈曲 III级 能全指屈曲,但不能伸展 IV级 能侧捏,拇指带动松开,手指能小范围伸展 V级 能杯状抓握,但不熟练,手指能大范围伸展 VI级 能进行各种抓握,手指能全范围伸展,
可进行单个手指活动,但比健侧稍差。
耐力 肌耐力 体耐力 失语评定 心理评定
偏瘫病人的评定
林海丹
康复评定1
定义:应用康复医学方法对残疾者或功能障 碍者的残存功能或恢复潜力进行评定,作出 康复诊断,制定康复计划,对治疗结果及随 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
康复评定2
Assessment Evaluation Assessment vs Evaluation
康复评定3-作用
检查主要内容:浅感觉和深感觉 原则:左右对比;上下对比;内外对比;先
感觉正常区域,后感觉障碍区域;少重复
感觉3
28皮节浅感觉关键点
偏瘫平衡评定的三级评定标准
偏瘫平衡评定通常采用三级评定标准,具体如下:
1. 一级评定:完全丧失平衡能力。
患者无法自主站立、行走或保持身体的平衡,需要完全依赖他人提供支持和协助。
在进行平衡测试时,患者无法完成任何要求平衡的动作。
2. 二级评定:部分丧失平衡能力。
患者在站立、行走或保持身体平衡时存在明显困难,但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程度的支持和协助实现平衡。
在进行平衡测试时,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步行器)或者依靠他人的帮助才能完成一些要求平衡的动作。
3. 三级评定:基本保持平衡能力。
患者在站立、行走或保持身体平衡时有一定的困难,但可以独立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中需要平衡的动作。
在进行平衡测试时,患者能够完成绝大多数要求平衡的动作,并且不需要倚靠辅助工具或他人的帮助。
这些评定标准用于对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进行定量评估,有助于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和设计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1。
偏瘫患者的评定
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 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4、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5、疼痛的评估
(1)视觉模拟量表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采用10cm长的直线,按毫米划格,两端分别表示 “无痛”(0)和“极痛”(100) ✓提醒患者尽量准确标记,避免患者随便标记 ✓评定者在测量直线长度时尽量避免误差 ×
4、病因
• 各种诱发因素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 而造成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
• 危险因素: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与脑卒 中史、吸烟和酗酒、高脂血症、其他:饮食不当, 体力活动减少,体重超重等。
5、临床特征
• 运动障碍:肌张力改变、肌力降低、运动控制能 力下减退、动作不协调、平衡障碍
• 感觉障碍:触觉、本体感觉、痛觉、温度觉、视 觉下降
• 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 • 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缓慢、记忆力下
降、冲动、攻击行为
• 心理障碍: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 • ADL障碍:穿衣、修饰、洗澡、进食、如厕、
转移、步行、上下楼梯、学习、工作、交流 • 并发症:肌肉萎缩、肌腱挛缩、关节畸形、
①注意力障碍评定 ②记忆力障碍评定 ③知觉障碍评定 ④执行功母测验 3、听认字母测试 4、背诵数字
二、记忆力障碍
• 韦氏记忆量表(WMS)
三、知觉障碍
(一)失认症评定 1、触觉失认 2.视觉失认 3.听觉失认 4,单侧忽略
(二)失用症评定
• 结构性失用 • 穿衣性失用 • 运动性失用 • 意念性失用
【刺激】令患者闭目,检查者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里 被动活动患者的肢体,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 如检查者用示指或拇指轻持病人的手指或足趾两侧 做轻微的被动伸或屈的动作(约5。左右)。如感觉不 清楚可加大活动幅度或再试较大的关节。 【反应】患者回答肢体活动的方向(“向上”或“向 下”),或用对侧肢体进行模仿。
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
答: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包含以下方面:
1. 运动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
2. 感觉功能评定:检查患者是否有感觉障碍,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
3. 认知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等。
4. 言语功能评定:检查患者的言语表达和理解能力,是否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等。
5. 吞咽功能评定:评估患者的吞咽能力和是否存在吞咽障碍,以避免误吸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6. 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心理需求和社交能力等,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7.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评估患者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的自理能力,如穿衣、进食、洗澡等。
8. 并发症评估: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肩关节半脱位、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偏瘫运动功能的基本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的基本评定
偏瘫运动功能的基本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偏瘫部位:左侧、右侧或两侧均受影响。
2. 运动力量:对关节和肌群的肌力进行检查,包括肌张力、肌肉协调和疼痛情况。
3. 运动范围:测量受影响的肢体及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以判断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
4. 手部功能:测试握力、捏力、手指的灵活程度、手的协调能力等。
5. 步态:测量步行速度、步态对称性、步数、步态周期等指标,可以判断行动能力。
6. 平衡:进行平衡评估,包括单腿支撑、双腿站立、斜面步行和起立和坐下等。
7.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量患者日常生活(如穿衣、刷牙等基本日常生活技能)能力的评估,判断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综合上述方面所测量的数据可以得出偏瘫运动功能测试评定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偏瘫康复进程及疗效预后。
偏瘫患者的康复评定(案例分析)
辅助检查:(2016-12-24曙光医院)头颅MRI示右侧额 叶、颞叶、顶叶、基底节区大面积急性脑梗塞,提示右 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塞。
19
三、评定
偏瘫患者康复评定 (案例分析)
概念
评定是把握患者所持症状和障碍,对情报进行 分析,设定治疗方针,对治疗结果进行确认, 对患者的将来进行预测的过程。
目的
把握患者的整体性 治疗计划的参考 帮助设定目标
3
评定过程
收集情报(搜集) 分析和整理 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
4
有关评定的要点
38
五、治疗目标
近期目标:
1.维持扩大ROM。 2.提高上肢肌肉力量,促进上肢分离运动。 3.提高患侧下肢负重及步行控制能力。
远期目标:
ü 1.提高步行效率,室内外稳定、协调行走 。 ü 2.回归家庭、社会 。
39
六、治疗计划
近期计划:
1.主被动ROM,关节松动术。 2.上肢诱发肌力训练,抗重力训练,肩肘控制能力训练。 3.下肢负重训练,重心转移训练,步态训练。 远期计划: 1.下肢控制力训练,步态训练,步行速度训练,平衡协
动态步态内容观察要点步行周期时相是否合理左右是否对称行进是否稳定和流畅步行节律节奏是否匀称速率是否合理疼痛是否干扰步行部位性质与程度与步行障碍的关系发作时间与步行障碍的关系肩臂塌陷或抬高前后退缩肩活动度降低躯干前屈或侧屈扭转摆动过度或不足骨盆前后倾斜左右抬高旋转或扭转膝关节摆动相是否可屈曲支撑相是否可伸直关节是否稳定踝关节是否可背屈和蹠屈是否下垂内翻外翻关节是否稳定足是否为足着地跟是否为足趾离地是否稳定足接触面足是否全部着地两足间距是否合理是否稳定35?视频?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坐站?正面步行?侧面步行?背面步行36正面及后面观
康复评定:偏瘫评定
90°前臂旋前和旋后;肘伸直前臂取中间位,上肢上举过头;
Ⅵ
痉挛基本消失,运动协调近于正常,动作的运动速度达健侧2/3;
Brunnstrom运动分期
分期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手 无任何运动; 仅出现极细微屈伸; 能全指屈曲,可作勾状抓握,但不能伸指,有时由反射引起伸展; 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活动;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 不等。 能进行各种抓握,全范围伸直,但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
踝(背屈、柘屈)
指(屈、伸)
趾(内、外翻)
前臂(旋前、后)
偏瘫手功能评定
实用手(functional hand):指虽然上肢和手有功能障碍,但患手单独或与另一只手配 合,保持着实用的功能。 辅助手(assistive hand):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患手的功能不充分,但保持 着辅助另一只手的能力。 废用手(nonfunctional hand):指因存在上肢和手的功能障碍,使患手丧失了单独或 辅助另一只手的功能。
0分表示完全不能执行
50~80 明显运动残损
1分表示部分不能执行
85~95 中度运动残损
2分完全执行
96~99 轻度运动残损
Fugl-Meyer 评定法
感觉:总分24;
平衡:总分14;
关节活动度/疼痛:总分88(运动44/疼痛44);
肩(屈、外展、外旋、内旋) 髋(同左)
肘(屈、伸)
膝(屈、伸)
腕(屈、伸)
偏瘫手功能评定
2.偏瘫患者实用手、辅助手和废用手的评定方法之二
患者按规定逐项完成以下5个动作: ①健手在患手的帮助下剪开信封; ②用患手在空中拿住钱包,健手从钱包中取出硬币,包括拉开、合上拉链; ③用患手把伞在空中垂直支撑10秒钟以上; ④患手用未经改造的大剪指甲刀(长约10厘米)剪健手指甲; ⑤用患手系健侧衬衫袖口的钮扣。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实用标准化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评定容与标准华西医院康复科一、身体结构与功能(一)填写部分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语言:正常 Broca失语 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听觉:正常减退耳聋患侧忽略:有无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二)表格部分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围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级别痉挛程度0 无肌力的增加I 肌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I+肌力轻度增加:在ROM<50%围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II 肌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围,肌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III 肌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2.感觉功能评定(1)浅感觉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
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的温水试管。
偏瘫康复评定(Brunnstrom)及肌力
齐市中医院康复科(南)偏瘫康复评定(Brunnstrom)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评定者阶段上肢手下肢I(迟缓期)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II(联合反应期)仅出现联合反应的模式仅有极细微的屈曲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III(共同运动初期)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可作钩状抓握,但不能伸指在坐和站位上,有屈髋、膝、踝的协同性屈曲IV(共同运动期)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1.肩0o,肘屈90o,前臂可旋前旋后2.在肘伸直的情况下肩可前屈90o3.手背可触及腰骶部能侧捏及伸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的伸展在坐位上,可屈膝90o以上,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
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能背屈踝V(分离运动初期)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1.肘伸直的肩可外展90o2.在肘伸直,肩前屈30o-90o的情况下,前臂可旋前旋后3.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过头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可集团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健腿站,患腿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直膝的情况下,可背屈踝,可将踵放在向前迈一小步的位置上VI(协调运动期)运动协调近于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5s)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在站立位可使髋外展到超出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在坐位上,在伸直膝的情况下可内外旋下肢,合并足的内外翻总结肌力的分级0级肌肉完全麻痹,触诊肌肉完全无收缩力Ⅰ级肌肉有主动收缩力,但不能带动关节活动【可见肌肉轻微收缩】Ⅱ级可以带动关节水平活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做主动关节活动,但不能对抗阻力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Ⅳ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Ⅴ级正常肌力【肌力正常,运动自如】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
1.肌张力
1)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
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
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着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2)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法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2.Brunnstrom技术
1)是由70年代的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 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
主要依据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提出了“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着,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
此疗法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
2) 技术包括:Brunnstrom技术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引导分离运动,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练习。
3)对它的理解:评定作用比它的技术更常用;既可以做评定标准,也可以是治疗方法。
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六级分期评定表
3.脊髓损伤的评定
1)损伤类型:
①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状态。
大体病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显微镜下仅有少许水肿,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未见破坏现象。
临床表现为受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立即出现迟缓性瘫痪,经过数小时至两天,脊髓功能即开始恢复,且日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②脊髓休克:脊髓遭受严重创伤和病理损害时即可发生功能的暂时性完全抑制,临床表现以迟缓性瘫痪为特征,各种脊髓反射包括病理反射消失及二便功能均丧失。
其全身性改变,主要可有低血压或心排出量降低,心动过缓,体温降低及呼吸功能障碍等。
脊髓休克在伤后立即发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
儿童一般持续3-4天,成人多为3-6周。
脊髓损伤部位越低,其持续时间越短。
如腰、骶段脊髓休克期一般小于24小时。
出现球海绵体反射或肛门反射或足底跖反射是脊髓休克结束的标志。
脊髓休克期结束后,如果损伤平面以下仍然无运动和感觉,说明是完全性脊髓损伤。
2)确定脊髓损伤水平
①感觉水平检查及评定:指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感觉功能(痛觉、触觉)的最低脊髓节段,左右可以不同。
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的关键点,在每个关键点上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0为缺失;1为障碍;2为正常。
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的感觉应评为0级)。
检查结果每个皮区感觉有四种状况,即:右侧针刺觉、右侧轻触觉、左侧针刺觉、左侧轻触觉。
把身体每侧的皮区评分相加,即产生两个总的感觉评分,即针刺觉评分和轻触觉评分,用感觉评分表示感觉功能的变化。
正常感觉功能总评分为224分。
②运动水平的检查评定:指脊髓损伤后保持正常运动功能(肌力3级以上)的最低脊髓节段,左右可以不同。
检查身体两侧各自10对肌节中的关键肌。
检查顺序为从上向下,各肌肉的肌力均使用0-5临床分级法。
这些肌肉与相应节段的神经支配相一致,并且便于临床做仰卧位检查(在脊髓损伤时其它体位常常禁忌)。
按检查结果将两侧肌节的评分集中,得出总的运动评分,用这一评分表示运动功能的变化。
正常运动功能总评分为100分。
③括约肌功能及反射检查:包括肛门指检、肛门反射、尿道球海绵体反射,测试肛门外括约肌。
该检查用于判定脊髓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损伤。
3)评定标准:
①损伤程度的评定:完全与不完全损伤的分级ASIA分级
A完全损伤:S4~S5无感觉与运动功能。
B不完全损伤:损伤水平以下保留感觉功能,包括S4~S5的感觉,但无运动功能。
C不完全损伤:损伤水平以下保留运动功能,但其平面以下至少一半以上关键肌的肌力<3级。
D不完全损伤:损伤水平以下保留运动功能,其平面以下至少一半以上关键肌的肌力>3级。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②针对不完全损伤的评定
运动功能:运动关健肌
C4 隔肌
C5 肘屈肌(肱二头肌各肱桡肌)
C6 腕伸肌(腕桡侧伸肌长及短头)
C7 肘伸肌(肱三头肌)
C8 中指末节指屈肌(指伸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
L2 髋屈肌(髂腰肌)
L3 膝伸肌(股四头肌)
L4 踝背屈肌(胫前肌)
L5 拇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腓肠肌)
感觉功能:28个皮区感觉关键点
C2 枕外隆突
C3 锁骨上窝
C4 肩锁关节顶部
C5 肘前窝的桡侧面
C6 拇指
C7 中指
C8 小指
T1 肘前窝的尺侧面
T2 腋窝顶部
T3 第3肋间隙
T4 第4肋间隙,或平乳头连线
T5 第5肋间隙(在T4、T6之间)
T6 剑突
T7 第7肋间隙(在T6、T8之间)
T8 第8肋间隙(在T6、T10之间)
T9 第9肋间隙(在T8、T10之间)
T10 脐水平
T11 第11肋间隙(在T10、T12之间)
L1 T12~L2距离的一半(L2在股前之中点上)L2 大腿前中
L3 股骨内上髁
L4 内踝
L5 足背第三跖趾关节
S1 足跟外侧
S2 膕窝中点
S3 坐骨结节
S4~5 肛周区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改良Barthel指数
标准:60分以上生活基本可自理
60--40分生活需要帮助
40--20分生活需要很大帮助
20分以下生活完全需要帮助
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的效益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