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教材的法规 性质。
把学生现有的生活经 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承载这一过程的方式,就
是案例。
“基于问题”的选择
编写教材的 主要任务是把有关 结论加以规范清楚、 表达准确。
编写教材时要 关注问题、引发问 题、围绕问题展开 叙述,针对问题进 行辨析。
“基于情境”的选择
学科概念的 表述和呈现,始 终是编写教材的
中心环节。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仿真情境的设 计和引入,应成 为编写教材至关 重要的环节。
比较1
关注点:
Ø 是否有明确、
权威的定义。
+
Ø 定义是否全面、
严谨,合乎学科规
范。
关注点:
Ø 是否提供了思 维路径和空间。
Ø 是否促使学生 自己得出并表达 结论。
比较2
学科知识(概念、术语、原理)+ 论证(观点、结 论)+ 例证(数据、事例)+ 活动设计 = 课文
三个层面
Ø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为 依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感染力。 Ø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为依据,突出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 Ø 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体现本课 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第四个问题:作为研读课程标准的前提,我们怎样确认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功能?
基于“教本 ” 的模式。 基于接受性学 习的模式。
基于“学本 ” 的模式。 基于研究性学 习的模式。
基本思路
不同于由学科逻辑牵引的思路,这是由学习过 程牵引的思路。
生
基于案例
活
主
基于问题
题
基于情境
内
思想道德:共同
容 目
理想、价值观念
标
和道德规范
的
意 义
学科知识:基本
概念、原理、观
点和方法
知识来自教师, 来自教材。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政治生活
核心概念:求真务实
文化生活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核心概念:民主政治
核心概念:先进文化
选修课:“选择性”的意 义
在整体规划德育课程体系的框架中
初中:
Ø 强调成长历程 是课程建构的基 础。
Ø 倡导综合方式, 即道德、心理健 康、法律和国情 的整合。
高中: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
课程标准及教材 研修提纲
第一个问题: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总结了什么经验的基础上起步的?
我们的经验
第二个问题:着眼于现阶段的特点,怎样认识当前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课题?
“三个视点”与“五个如何”
Ø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Ø 面对新的时代课题。
第三个问题:在课程改革的视野下,我们研制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课程模块相对独立、平行开设,为课程设置和教学安 排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和设计空间。
这是它不同于传统的课程管理之处。 Ø 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学科背景,但不是固有的知识 体系,而是课程意义上的整合。
这是它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形态之处。
必修课:基本框架的特点
经济生活 (物质文明) 核心概念:市场经济
生活与哲学
理念之五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 Ø 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的途径。 Ø 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方法。 Ø 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 Ø 探讨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
第六个问题:以课程模块的建构为基础,如何理解新课程的基本框架?
设计思路
• 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这是它不同于传统的课程体系之处。
校政治理论课程的递进层次。 Ø 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Ø 体现高中课程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既强调综合素质的培 养,又提供基于自主选择的拓展性、应用性课程。
理念之四
Ø 加强实践环节,拓展教学空间。
Ø 面向现实生活,既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又引领 “动脑”思考的过程。 Ø 不断充实、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 Ø 倡导师生之间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之间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呈现方式的规范
内容目标的陈述
组织体系的特点
陈述方式的特点: 行为化 目标化
呈现方式的优点
第九个问题:“凸显观点、关注过程”:如何把握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以生活关切为主题,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学科知识 为支撑,整合教学内容。
生活关切 应用性
思想政治观点
力求平衡
理论性
学科知识
第十个问题:亮点与难点:如何评估新教材试用以来课程改革的成果和问题?
理念之二
Ø “引导”,是出发点,就是要鲜明地提供正确的价 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Ø “特点”,是着眼点,就是要着眼于学生学习和认 知规律,把握好高中阶段的成长特点。
Ø “结合”,是着力点,就是要着力于贯彻“三贴近” 的原则,切实回答“五个如何”等时代课题。
理念之三
Ø 既要保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衔接关系,又要区分与高
∧
(学科知识:概念、术语、原理+论证:观点、结论 +例证:数据、事例)× 活动设计 = 课文
比较3
意义与价值
Ø 核心价值: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
点教育的课程。
Ø 重要任务: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理解和参 与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
Ø 培养目标: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 课程。
功能定位
第五个问题: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把握课程理念的意义?
理念之一
Ø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Ø 贯彻“少而精,讲管用的”原则。 Ø 立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采用新思 想、新观点、新论断。 Ø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课程目标
能力
Ø 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 的发展。
Ø 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 的主导。
知 识
Ø 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 Ø 服从并服务于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
Ø 学科概念决定知识点 观点决定知识点。
组织方式:
Ø 只遵循理论逻辑 更合乎生活逻辑。
思想政治 不违背理论逻辑,
第八个问题:“行为目标”:如何读懂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
Ø 经济、政治、 文化这三大社会 生活领域是课程 建构的基础。 Ø 生活逻辑是主 线,学科知识是 支撑。
高校:
Ø 学科体系是课 程建构的基础。 Ø 理论知识是课 程内容的主体。
主要特点
第七个问题:“三维目标”:如何理解课程目标的表达方式?
三个维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Ø 思想政治观点是主体。
Ø 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 目标。
把学生现有的生活经 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承载这一过程的方式,就
是案例。
“基于问题”的选择
编写教材的 主要任务是把有关 结论加以规范清楚、 表达准确。
编写教材时要 关注问题、引发问 题、围绕问题展开 叙述,针对问题进 行辨析。
“基于情境”的选择
学科概念的 表述和呈现,始 终是编写教材的
中心环节。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仿真情境的设 计和引入,应成 为编写教材至关 重要的环节。
比较1
关注点:
Ø 是否有明确、
权威的定义。
+
Ø 定义是否全面、
严谨,合乎学科规
范。
关注点:
Ø 是否提供了思 维路径和空间。
Ø 是否促使学生 自己得出并表达 结论。
比较2
学科知识(概念、术语、原理)+ 论证(观点、结 论)+ 例证(数据、事例)+ 活动设计 = 课文
三个层面
Ø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为 依据,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感染力。 Ø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为依据,突出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点。 Ø 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依据,体现本课 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第四个问题:作为研读课程标准的前提,我们怎样确认这门课程的性质和功能?
基于“教本 ” 的模式。 基于接受性学 习的模式。
基于“学本 ” 的模式。 基于研究性学 习的模式。
基本思路
不同于由学科逻辑牵引的思路,这是由学习过 程牵引的思路。
生
基于案例
活
主
基于问题
题
基于情境
内
思想道德:共同
容 目
理想、价值观念
标
和道德规范
的
意 义
学科知识:基本
概念、原理、观
点和方法
知识来自教师, 来自教材。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政治生活
核心概念:求真务实
文化生活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核心概念:民主政治
核心概念:先进文化
选修课:“选择性”的意 义
在整体规划德育课程体系的框架中
初中:
Ø 强调成长历程 是课程建构的基 础。
Ø 倡导综合方式, 即道德、心理健 康、法律和国情 的整合。
高中: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
课程标准及教材 研修提纲
第一个问题: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总结了什么经验的基础上起步的?
我们的经验
第二个问题:着眼于现阶段的特点,怎样认识当前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和课题?
“三个视点”与“五个如何”
Ø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Ø 面对新的时代课题。
第三个问题:在课程改革的视野下,我们研制课程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 课程模块相对独立、平行开设,为课程设置和教学安 排提供更大的自由度和设计空间。
这是它不同于传统的课程管理之处。 Ø 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学科背景,但不是固有的知识 体系,而是课程意义上的整合。
这是它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形态之处。
必修课:基本框架的特点
经济生活 (物质文明) 核心概念:市场经济
生活与哲学
理念之五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 Ø 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的途径。 Ø 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方法。 Ø 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 Ø 探讨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
第六个问题:以课程模块的建构为基础,如何理解新课程的基本框架?
设计思路
• 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这是它不同于传统的课程体系之处。
校政治理论课程的递进层次。 Ø 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Ø 体现高中课程基础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既强调综合素质的培 养,又提供基于自主选择的拓展性、应用性课程。
理念之四
Ø 加强实践环节,拓展教学空间。
Ø 面向现实生活,既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又引领 “动脑”思考的过程。 Ø 不断充实、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 Ø 倡导师生之间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之间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呈现方式的规范
内容目标的陈述
组织体系的特点
陈述方式的特点: 行为化 目标化
呈现方式的优点
第九个问题:“凸显观点、关注过程”:如何把握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以生活关切为主题,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以学科知识 为支撑,整合教学内容。
生活关切 应用性
思想政治观点
力求平衡
理论性
学科知识
第十个问题:亮点与难点:如何评估新教材试用以来课程改革的成果和问题?
理念之二
Ø “引导”,是出发点,就是要鲜明地提供正确的价 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Ø “特点”,是着眼点,就是要着眼于学生学习和认 知规律,把握好高中阶段的成长特点。
Ø “结合”,是着力点,就是要着力于贯彻“三贴近” 的原则,切实回答“五个如何”等时代课题。
理念之三
Ø 既要保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衔接关系,又要区分与高
∧
(学科知识:概念、术语、原理+论证:观点、结论 +例证:数据、事例)× 活动设计 = 课文
比较3
意义与价值
Ø 核心价值: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
点教育的课程。
Ø 重要任务: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理解和参 与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
Ø 培养目标: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 课程。
功能定位
第五个问题:根据课程性质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把握课程理念的意义?
理念之一
Ø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Ø 贯彻“少而精,讲管用的”原则。 Ø 立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采用新思 想、新观点、新论断。 Ø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课程目标
能力
Ø 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 的发展。
Ø 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 的主导。
知 识
Ø 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 Ø 服从并服务于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
Ø 学科概念决定知识点 观点决定知识点。
组织方式:
Ø 只遵循理论逻辑 更合乎生活逻辑。
思想政治 不违背理论逻辑,
第八个问题:“行为目标”:如何读懂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
Ø 经济、政治、 文化这三大社会 生活领域是课程 建构的基础。 Ø 生活逻辑是主 线,学科知识是 支撑。
高校:
Ø 学科体系是课 程建构的基础。 Ø 理论知识是课 程内容的主体。
主要特点
第七个问题:“三维目标”:如何理解课程目标的表达方式?
三个维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Ø 思想政治观点是主体。
Ø 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