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1

合集下载

城市设计概论第讲要点

城市设计概论第讲要点
城市设计可以保护和传承城市 的历史文化,展现城市的特色
和魅力。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城市设计关注人的需求,创造 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提升市民
的生活品质。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人性化原则
城市设计应关注人的需求,创 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满足市 民的生活、工作和休闲需求。
整体性原则
城市设计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 城市规划、建筑、景观、交通等多 个领域,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生活氛围
指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活动, 如街头巷尾的交流、公共空间的使用 等,反映城市的活力。
城市景观设计原则
整体性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应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自 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因素,实 现景观与城市的和谐统一。
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
06
城市设计与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化保护的意义
保持城市历史风貌
提高城市品质
保护历史文化有助于维护城市历史风 貌,保留城市发展的记忆和痕迹,为 城市居民提供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保护历史文化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品质 和形象,使城市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历史文化丰富的城市往往能吸引大量 游客,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为城市 经济带来收益。
布局较为均衡。
组团式空间结构
城市被划分为若干个组 团,每个组团具有一定
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网络式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呈网络状分布, 各部分相互连接,形成较
为开放的空间体系。
城市形态分类
团块状城市
城市建成区整体呈团块状形态,一般规模较 大,空间布局紧凑。
带状城市
城市呈带状分布,一般沿交通线或河流延伸。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重点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考点)注: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画图题第一篇1.“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2.埃及公元前252023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是奴隶制的典型城市。

城为长方形,用墙分为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挤满250多个小屋;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到11个大院,墙东路南为中档阶层的居住区。

3.P 007 卡洪城平面图(绘)4.城乡化的含义:城乡化这一概念最简朴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过程,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长。

②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的多雨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③土地及地区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低密度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城市拥有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涉及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城乡化也成为城市化,由于城市与镇均是城市型的居民点,均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其区别仅是文字使用的习惯或其规模的不同。

城乡化水平指城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城乡化发展的S型曲线(绘)P 013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乡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干达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加速阶段——当城乡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高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长,城乡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成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大学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大学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1、城市设计基本评价标准。

定性标准:包括特色(可识别性)、格局清晰、尺度宜人、美学原则、生态原则、社区原则、活动方便、丰富多样、可达性、环境特色、场所内涵、结合自然要素等则显然可归属对一个好的城市设计的定性评价标准。

定量标准:包括项目范围内的建筑容积率、覆盖率和日照、通风等微气候的要求,以及考虑一些由空间度量关系而引起的视觉艺术和功能组织单元的要求属于城市设计评价的定量标准。

2、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及阶段对照。

作用和地位: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缓冲期,它起到了联系城市规划于建筑设计桥梁的作用,是减震器。

阶段对照:总体城市设计——对应城市总体规划:着重研究在城市规划前提下的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形体结构、开放空间和景观体系、公共性人文活动空间的组织、地标性建筑布局等。

片区城市设计——对应城市详细规划:主要针对功能相对独立并具有相对环境整体性的城市街区,分析该地区对于城市整体的价值,保护、挖掘或强化该地区已有的环境特色和开发潜能。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对应城市详细规划:主要指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如街景、广场、交通枢纽、大型建筑物及其周边外部环境的设计等。

3、城市设计与哪些要素有关?政治要素:绝大多数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建设活动都曾收到过不同程度的政治因素的影响。

中国古代最初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就和政治统治与便于设防的建设目的紧密联系。

——保护、防御、布局、等级秩序。

有三方的关联:第一,政治作为一种有效的建设参与因素,通常贯穿了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第二,政治理想常常是城市建设的主导动力,也常常是城市设计需优先保证的要求。

对于设计者而言,只能理解、磋商、协同作用,而无法摆脱。

第三,政治干预方式的合适与否,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

文化要素:文化要素在城市发展历史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各个时代的城市建设活动实质上也是建筑文化的创造过程。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
10、简述行政、文化中心的景观和环境设计原则。
答:(1)以宏伟严整与开放的布局,形成空间组织特色;(2)以地方特色与文化精神,形成风格和风貌特色;(3)以整体性和个性相统一,形成城市的象征和标志;(4)以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渗透,形成亲切感与舒适性的氛围。
7、简述滨水区城市设计的主要原则。
答:(1)滨水空间共享;(2)建立亲水带;(3)注意可达性、特色和堤岸安全;(4)注重历史文脉和生态景观。
8、简要介绍城市公共活动中心选址的基本原则。
答:(1)符合城市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注意利用原有基础;(3)位置适中,交通方便;(4)考虑环境影响;(5)适应城市发展需要;(6)考虑工程建设的场地条件。
5、城市滨水区域:城市中路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由水域、岸线、路域三大部分组成。
6、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将城市各个子系统整合为城市空间大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各种功能活动对于不同区位的市场竞租曲线表示城市系统的构成机制。
7、城市形态:指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分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
4、简述行政、文化中心的景观和环境设计原则。
答:(1)以宏伟严整与开放的布局,形成空间组织特色;(2)以地方特色与文化精神,形成风格和风貌特色;(3)以整体性和个体性相统一,形成城市的象征和标志;(4)以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渗透,形成亲切感与舒适性的氛围。
5、简述广场空间的水环境的表现手法。
答:(1)作为广场主题,水体占广场的相当部分,其他的一切设施均围绕水体展开;(2)局部主题,水景只成为广场局部空间领域内的主体,成为该局部空间的主题;(3)辅助、点缀作用,通过水体来引导或传达某种信息。
4、现代城市设计中的山水意象设计的具体手法有对比,因借,诱导,主从。

城市设计+考试+复习+要点

城市设计+考试+复习+要点

1.凯文-林奇有关城市设计概念的基本阐述。

基本概念:凯文从城市社会文化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形态环境结合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进而从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之共存。

他从城市居民的集体意象着手概括出城市形体环境的五点构成要素:路径,边缘,区域,节点,标志。

2如何理解文脉的概念?看法文。

概念:文学中“上下文”,就是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

广义上,引申为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他事物的关系。

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文脉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

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是城市的灵魂,有往日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有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

3史前人类聚居地的形成主要因素有哪些?(1)以从自然环境条件法则(2)原始宗教主导文化4西方正交街道系统是什么城市的规划,意义?(1)米利都城重建规划(2)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5罗马城市布局从哪学来的?基本要素?(1)古希腊的米利都城(2)选址,分区规划布局,街道与建筑的方位定位,神学思想6简述中古伊斯兰国家城镇的基本形态及形成。

(1)早期伊斯兰文化几乎没有城市平面规划准则,唯一可以辨别的空间规则与秩序是群集形式的社区中心——清真寺及周围的教民住区。

城市建筑多采取封闭形式。

(2)早期城镇有军事营塞发展而成7根据皮尔萨察城镇总平面,简述欧洲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类型。

(1)基本形征:城市作为主教与王国的活动中心“渐进主义”的城市自发形式(2)三种类型:要塞型(罗马军事要塞居民点),城堡型,商业交通型8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欧洲城市的基本特点和形态特征。

(1)注重科学性,规范化意识(2)地理学,数学等科学的重要影响(3)正方形,八边形,多变型,圆形(4)网络式街道系统(5)同心圆式的城市形态9西方近代城市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变革特点工业革命后,城墙失去防御功能城市功能的变革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城市形体环境时空尺度的巨变城市社会更大的开放度10从城市设计发展史,评价历史城市与近代城市差异性。

设计概论(重点资料)已打印

设计概论(重点资料)已打印

第一章走近设计世界上的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大自然生成的,一类是人类创造的;山顶洞人用螺壳、石头和兽骨制成的项链;案例分析:论述题,陶器和青铜器体现人类造物的哪些思想?讲到早期人类的造物,陶器和青铜器是很典型的范例。

陶器是人类从洞穴走向平原时创造的存储物品使用的器皿,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改变了,对于生活器具的需求自然就高了起来。

陶器还需要分出石器和水器,又分出日用器、随葬器和礼器来。

陶器的造型和纹饰体现着很多原始文化。

那些看起来粗糙的陶器不自觉地包含着人类早期的审美意识,也体现了工艺过程的明显的设计行为,设计行为包括、选材、打制、研磨、穿孔、染色、装饰等等。

“虎食人卣”外观造型“虎食人卣”是我国商贷的青铜器,卣是一种酒器。

上有盖,有提梁,器型的设计就是根据商代传说的饕餮来设计的。

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体现在哪?英格兰南部的“司通亨治”是原始的宗教场所,有着人类最早的环境设计意识。

不仅仅在视觉的气场上,而且在空间的结构上,都有许多神秘的色彩。

越走进它,那种神秘感就越深,研究它,你不会知道哪些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原始设计意念。

这是一个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或者说是控制人们思想的地方,在开口的马蹄形结构中,设计人有着非凡的天文,数学地质、结构上的科学的东西,也有原始的、巫术上的东西。

在夏至的早上,人们向东眺望,会发现那里正好是面对太阳升起的地方,于是司通亨治中的那块踵石就很重要,是夏至的时间到来的标志。

这个标志一定和当时人们的信仰有着关联性,有先知先觉的人就利用了人们信仰活动的需要,创造了巨石的结构和空间的形态。

人们不会去玩无聊的石头游戏,只有把这种场合和器具的创造当做比他们生命还重要的时候,才具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将这些设计视为至高无上的目标。

“蚂蚁椅”是丹麦的设计师雅可布森1952年设计的,是一把结构上很简单的椅子。

(与同类产品对比)对认识的认识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同类产品的比较来分析作品1957年“蚂蚁椅”在意大利米兰家具展上获金奖;为什么这把椅子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从椅子的侧面看,线条是有优美的,能够完全考虑到人体曲线的需要,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原理,所以就座非常舒适,其实是形式上简洁、明快、结构简单,用料精打细算,它的坐面与靠背为一次成型的模压弯曲多层板,钢管腿,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比伊姆斯的设计更为简单、省料:其三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家具中它是最容易生产的那种,而且它可以叠起来存放:其四是由于作者对家具材料的色彩有多种选择方案,材料的语言特性就更强了,能适应于各种环境。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第⼀章1.城市设计的概念、定义、研究内容,可以分为理论性概念和⼯程实践性概念两种。

2.城市设计的概论总结: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建设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的,运⽤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的研究和设计。

3.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

2.城市设计为城市规划创造空间和形象。

3.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继续和具体化。

4.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1.)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是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局部地段的物质要素进⾏设计,但城市设计⽐较偏重空间形态,⽽详细规划则⽐较偏重操作,关注定位和定线。

2.)从重点上讲,详细规划更偏重于⽤地性质,建筑道路等两边的平⾯安排,⽽城市设计更侧重于建筑群体的空间格局,开放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建筑⼩品的空间布置和设计等。

3.)从内容上讲,详细规划更多涉及⼯程技术问题,体现的是规划实施的步骤和建设项⽬的安排,考虑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筑与市政设施⼯程的配套,投资与建设量的配合,⽽城市设计更多涉及感性认识及其在⼈们⾏为,⼼理上的影响,表现为在法规控制下的具体空间环境设计。

4.)从⼯作深度上讲,详细规划常以表现⼆维内容为主,成果偏重于法律性的条款,政策,⽅案和图纸则居于次要地位。

⽽城市设计多图⽂并茂,图纸,⽂本,导则均在其中起重要作⽤,且具有⼀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和前瞻性,并附有充分的具体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成果较详细规划更细致。

5.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以多重委托⼈和公众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社会公正和环境共享的准则,超出了⼀般建筑功能,造价,美观等内容。

建筑设计基本上取决于设计者本⼈和项⽬业主的⽬标价值取向。

6. 1999年国际建协⼤会通过《北京宪章》。

以及具有中国特⾊的旧城。

“有机更新”论,“⼭⽔城市”论,绿⾊城市设计概念以及⼀批成功实施案例等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第⼆章城市的定义:形成固定的商品交换居民点。

设计概论 考试重点

设计概论 考试重点

1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

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

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

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2.景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景观设计)[1]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

其中自然景观要素主要是指自然风景,如大小山丘、古树名木、石头、河流、湖泊、海洋等。

人工景观要素主要有文物古迹、文化遗址、园林绿化、艺术小品、商贸集市、建构筑物、广场等。

这些景观要素为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但是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必须对各种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组织,并且结合风水使其形成完整和谐的景观体系,有序的空间形态。

景观设计主要服务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居住区景观设计、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3.环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对于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

环境艺术所涉及的学科很广泛,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

环境艺术设计通过一定的组织、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室内外墙柱面、地面、顶棚、门窗等)进行艺术处理(形态、色彩、质地等),运用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饰物的布置、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

4.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传播特定事物通过可视形式的主动行为。

大部分或者部分依赖视觉,并且以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色彩及电子设备等二度空间的影像表现。

自考设计原理(设计概论一书)重点(本人考过)

自考设计原理(设计概论一书)重点(本人考过)

1、视知觉的规律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2、达到统一的三个办法:重复、连续、整体支配部分。

3、服装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和条件:对象、时间、场合、目的、经济。

4、沙利文的观点:形式依随功能。

赖特的观点:功能与形式同为一体。

文丘里的观点:少即是乏味(后现代主义)。

德国的密斯凡德罗(西格拉姆大厦)的观点:少就是多。

5、二维平面幻想空间的营造方法有:重叠、大小、垂直定位、透视、错视空间。

6、人类文化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器物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是最抽象、最高级和精华的部分)。

7、线条的类型和特性:8、整体的统一性是任何设计构图的基本要求。

9、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设计思维可分为:程序性设计思维(应用于工业设计)、叙事性设计思维(空间设计)、典范性设计思维(主要用于视觉传达设计)。

10、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功能论方法、艺术论方法、系统论方法。

设计实践中还有很多具体的设计方法: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切割法、整合法。

11、设计程序(设计三部曲):问题概念化、概念视觉化、设计商品化。

12、现代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了几个基本的设计元素,线条、空间、明度、色彩、肌理、材料是设计中几个主要的元素。

13、创造性思维可分为发散思维或辐射思维、收敛思维或辐合思维。

14、设计的一般原则:统一与多样、平衡与节奏、比例与尺度。

平衡可分为结构平衡(包括水平平衡、垂直平衡和放射平衡)和视觉平衡。

节奏可分为度量节奏、流动节奏、回旋节奏、高潮节奏。

15、设计的艺术手法:艺术创造、艺术抽象、艺术造型、艺术装饰(最常用、最传统的)、艺术解构。

16、形式美的规律: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协调、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

17、雷蒙德罗维设计了可口可乐外包装箱和一系列企业标志。

18、现代设计具有商品属性,因而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实用价值(使用价值)是设计的基本价值。

19、柏林的犹太博物馆的设计者是丹尼尔利波斯金。

20、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新包豪斯)的第一任院长是马克斯比尔,第二任院长是托马斯马尔多纳多,创始人是英格肖尔和奥托埃舍尔。

城市设计概论知识点汇总

城市设计概论知识点汇总

城市设计概论知识点汇总名词解释1.城市:“城,郭也”,防御性概念,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形态封闭,内向;市意味着市场,是贸易交易的概念,为生产活动、商品交换的目的而兴建边界模糊,形态开放,外向2.城市空间:是承托与容纳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

城市空间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内一切要素分布及其相互作用,并随时间动态发展的系统或集合,具有物质、社会、生态、感知和认知属性多种特性。

3.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结构):城市各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连接状态;也可以解释为城市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在城市生长过程中,在城市地域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和在营运过程中的状态。

4.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形态):城市在某一时间内,在自然环境、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因素影响下,发展所构成的空间形态特征。

狭义的城市形态指城市实体所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空间物质形态。

5.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人们为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承诺公示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6.田园城市:由英国人霍德华在1898年《Tomorrow,A Peace Way to Real Reform》(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提出的兼有城市和乡村有点的城市,其是为健康、生态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规模提供丰富城市分散主义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①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②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委托管理,其实质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并形成了一个“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7.带形城市:基于一条连续的交通运输线,沿着这条线组织高密度的居住、生产、商业和服务设施而形成“带”一些低密度的用途则安排在交通线后面,一旦离开这条线,就进入乡村开敞空间8.广亩城市:由赖特在《宽阔的田野》(broadcres)中正式提出,注理论将城市分散发展推向最为极端的状态,根据这一理论,城市成为地球表面均匀分布的人类聚居地。

它的中心思想,将人类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与就业相结合的新形势。

小龙整理-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小龙整理-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小龙)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5分)二、不定项选择(12个,24分)三、连线题(1个,6分)四、简答题(5个,40分)五、论述(1个,15分)1.1城市设计的概念P5. 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城市设计的概念总结为: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1.2城市设计的三个层次(P2)一是工程项目的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有确定的委托业主,有具体的设计任务及预定的完成日期,城市设计对这种形体相关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有效的控制。

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的形体,但它们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如公路网,照明系统等三是城市或区域设计,这包括了多重业主,设计任务有时并不明确,如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区更新改造保护等设计。

(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界定了城市设计的可能工作范围)1.3城市设计的任务《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被称为综合环境设计”。

1.4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1)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2)尊重自然、结合自然3)体现历史的连贯性4)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5)突出特色与个性6)实行环境、社会、经济三个效益的统一1.5城市规划的含义(了解内容)P7--81985年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为城市规划给出的定义: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合理目标,对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公园、公用设施以及城市物质环境的其他部分所作出的安排。

城市规划是为塑造或者改善城市环境而进行的一项政府职能、一种社会运动,或者是一门艺术,或者是三者的结合。

另: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相似之处都是将城市物质空间及其内容的安排座位主要的工作对象,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基本上内容差不多,都是社会、经济和空间(物质形态)发展并重,并赋予城市设计在形态设计、环境品质和景观艺术等方面的属性的预期。

城市设计考试重点

城市设计考试重点

城市设计目的:发展一种指导城市空间设计的政策框架。

定义:现代城市设计是一门关于城市建筑活动的综合性学科,它以城镇发展和建设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的对象所进行的研究而设计。

核心概念:为人创造场所。

归类:理论性概念和工程实践性概念两种。

城市设计优劣的评价主要有定量和定性两方面。

定性标准:特色(可识别性),格局清晰,尺度宜人,美学原则,生态原则、社区原则活动方便、丰富多样、可达性、环境特色。

场所内涵、结合自然要素等则显然可归属于对一个好的城市设计的定性评价标准。

定量标准:城市设计满足特定项范围内的建筑容积率、覆盖率和日照、通风等微气候的要求,以及考虑一些由空间度量关系而引起的视觉艺术和功能组织单元的要求属于城市设计评价的定量标准。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基本上内容差不多,都是社会、经济和空间(物质形态)发展并重,并赋予城市设计在形态设计、环境品质和景观艺术等方面的属性的预期。

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有三方面特征:一、享乐主义特征。

古罗马帝国时代,国家版图已扩大到欧亚非三洲,所辖城市数以千计。

随着物质财富的日益聚集,古希腊社会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追求逐步为享乐主义思想所取代,整个社会沉醉在巨大的物质享受氛围中,城市里寓意精神寄托的神庙建筑的地位日益下降。

二、实用主义特征。

古罗马人不像古希腊人那样,对于自然环境与人文意识有着抽象,纯真的精神追求,它们更加重视强大而现实的人工实践。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其城市设计倾向于实用主义与拿来主义,综合一切可能有利于其利益实现的手法、技术与思想。

三、炫耀主义特征。

国势的强盛、领土的扩张以及财富的积聚,使得古罗马人越来越热衷于炫耀其强大的国家实力。

因而古罗马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没有沿用古希腊人本主义的原则,而是通过大模数的选择迫使空间体系与人分离,并因此产生一种具有征服性的崇高感与震撼力。

中古时代伊斯兰国家的城市设计:在缺少城市传统的伊斯兰国家,宗教对于城市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1

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1

城市设计概论第一章含义、目的、范围与内容一、城市设计的含义(1)、形体环境论:从三维角度对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或对公共环境的设计。

(2)、建筑论:是对空间秩序的创造,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是大规模的建筑设计或是建筑学的扩展。

(3)、规划论: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分支,是城市规划的深化或具体化。

(4)、管理论: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是运用法律手段对城市的综合控制。

(5)、全过程论:应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是解决经济、社会和物质形式问题的手段。

城市设计各种概念:a、近代城市设计的倡导者E.沙里宁论述“城市设计是一个建筑问题,是广义建筑学问题。

城市三维空间是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一直是城市设计关注的焦点。

b、C.Sitte 《城市建设艺术》指出近代城市设计与传统建筑学和形态艺术之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c、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1975年提出“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空间更加丰富多样化时,对人类新的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城市设计赋予城市更加丰富空间概念,创造出新的、更加有人情的空间秩序”。

日本的土肥博至也认为“城市设计是指城市社会的空间设计”。

d、《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城市设计的定义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处理”。

“城市设计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型体,城市设计师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工作对象:A.工程项目设计;B.系统设计;C.城市或区域的设计e、E.DBocan在《城市设计》书中写到“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包括相关的要素如风景或地形所形成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布置和设计”。

“好的城市设计能在城市的自然形态方面产生一种逻辑和内聚力,一种赋予城市及其地区以性格的突出特征的尊重”。

f、英国皇家城市协会1998年主席F.Tibbalds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为了人民的工作、生活、游憩而随之受到大家关心和爱护的那些场所的三维空间设计”。

g、B.Goodey1987年指出“城市设计是在城市环境中创造三维的空间形式。

(完整word版)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完整word版)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1城市设计的三个层次:城市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

2城市设计:是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

3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生态优化为先原则人本原则场所塑造和时空连续原则美化性原则4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1)定性标准格局清新,尺度宜人,美学原则,生态原则;社区原则活动方便,丰富多样,可达性和环境特色,场所内涵,结合自然要素2)定量标准建筑的容积率覆盖率和日照通风等微气候的要求以及考虑一些有空间引起的视觉艺术和功能组织单元的要求。

5 城市规划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目标,对城市的建筑物街道,公园,公用设施以及城市物质环境的其他部分所做的安排。

城市规划是为了塑造或者改善城市环境而进行的一项政府职能,一种社会运动,或者一门专门技术,或是三者的结合。

5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的关系(1)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局部地段的物质要素进行设计,城市设计片中空间形态,详细设计注重操作,关注定位和定线。

(2)从重点上讲详规偏重于用地性质,建筑道路等两边的平面安排。

城市设计则重于建筑群体的空间格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的布置。

(3)内容上讲详规涉及到工程技术问题,体现规划实施的步骤和建设项目的安排,考虑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投资和建设量的配合;而城市设计更多设计感性认识及其人们的行为,心理的影响,表现为具体空间环境设计。

(4)从工作探究上讲详规常表现为二维内容,偏重于法律的性质条款政策,而城市设计的成果更为细致,具有充分的三位直观效果。

6 广义建筑学就其学科内涵说,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地景,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合为一体————吴良镛6希波丹姆——格网布局(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城市规划设计之父。

这种模式以方格路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民主和平等。

7古希腊城市设计的特点希波丹姆遵循古希腊哲理,探究几何和数的和谐,已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典型平面为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几个街坊,解放面积一般比较小。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复习大纲重点总结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复习大纲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城市: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3卫星城(卫星城镇):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4城市化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5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6城市性质定义: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7城市规模定义: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8城市对外交通主要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9城市道路系统:城市范围内由不同功能、等级、区位的道路,以及不同形式的交叉口和停车场。

10建筑红线:城市道路两侧控制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靠邻街面的界线。

11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12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13工业用地定义:城市中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堆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其专用的铁路、码头和道路等)的建设用地.第一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并于1990年4月1日实施2新石器时代:固定居民点形成。

金属时代:城市出现.3兴建“卫星城镇”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城市市区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旨在吸引大城市市区人口前往居住,并吸引从外地准备进入大城市市区的人口。

4古代城市发展特征:城市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城市结构简单,规模小;城市职能简单,更多的是政治军事职能;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成长主要采取有机生长方式,规划成长很少)5古埃及—“卡洪城” “卡洪城”是古埃及一种特殊的城市,它是为修建金字塔的工匠、奴隶提供生活居住设施的聚居地。

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提要第一讲:城市设计的基本观念1.试从不同角度阐述“城市"及“城市化”的不同含义;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密集性经济性,社会性粮食剩余,农业劳动力剩余形成了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是促使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农牧分离:产生了固定居民点,即聚落-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城市雏形形成-商业与手工业分离: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 人口学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

社会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

经济学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城市设计概论讲稿09考试重点

城市设计概论讲稿09考试重点

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述第一节城市的形成1.1对城市的理解最早的“城”是用来防御的。

其建成的目的是为军事上和政治上的需要。

特点:边界鲜明,有着严格管理下的城市人口;其总体形态是封闭的而且是内向的。

“市”的概念主要体现了贸易、交易的含义,是生产活动、经济生活所需要的。

特点:边界模糊,其形态是开放的、外向的。

1.2城市形成的两种形态一类是有规划的城市,即“自上而下”形成的城市;另一类是自由生长的城市,即“自下而上”形成的城市。

1.2.1自上而下——“人造城市”“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按人的主观作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级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也称之为“人造城市”。

形成背景主要是集权统治的社会制度。

1.2.2自下而上——“自然城市”“自下而上”的城市是指预先没有一个单一的目标和总体构思,主要是按自然或客观规律的作用,按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多年叠合积累形成的城市,也称为“自然城市”。

形成背景主要是与经验性文化传承机制有关。

第三节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内容3.1对城市设计的理解3.1.1理论性概念专家学者比较重视城市设计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建立理论模型,力求从本质上揭示城市设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它较多地反映研究者个人的价值理想和信仰,不依附于其他的看法和观念,也不受政治、经济等现实因素的制约。

3.1.2工程实践性概念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则更多地从自己的实际工作和案例研究来理解和认识城市设计的定义,更加关注内容的现实性、目标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在涉及内容上,更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理论性概念和工程实践性概念的共同点:两者都认为城市设计与人的认知体验和城镇建筑环境有关,可以说,它们是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来看城市设计的。

3.2城市设计的定义及评价标准3.2.1城市设计定义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为特征的规划设计工作。

建筑学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填空,简答,作图

建筑学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名词解释,填空,简答,作图

一、名词解释1.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过程。

2.田园城市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3.工业城市是由法国人戛涅于1917年提出的工业生产活动在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城市。

按照工业生产规律,讲各个工业部门聚集在河流的河口附近相互协作,下游用来进行水上运输,城市的其他地区与工业区相隔离,布置在一块日照良好的高低上。

4.带形城市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

城市各要素紧靠城市交通轴线聚集,必须遵循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

5.光明城市是由法国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这个城市有一个严格对称的网格状道路系统,两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形成城市纵横轴线,他们在城市几何中心地下相交。

6.广亩城市是由美国建筑师F.L.赖特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每家每户占地一英亩,相互独立,它既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结合乡村自然优雅的环境。

7.自然城市是指在漫长岁月中或多或少地自然生长起来的城市。

8.人工城市是指由设计师和规划师精心创建的城市和一些城市中类似的部分。

9.树形结构:对于任两个属于同一组合的集合而言,当且仅当要么一个集合完全包含另一个,要么二者完全不相干时,这样的集合的组合就叫树形结构。

10.半网络结构:当且仅当两个相互交叠的集合属于一个组合,并且二者的公共元素的集合也属于此组合时,这种集合的组合形成半网络结构。

11.图底关系理论:在城市环境中,把成为对象的建筑称为“图”,把被模糊的事物称之为“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概论第一章含义、目的、范围与内容一、城市设计的含义(1)、形体环境论:从三维角度对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或对公共环境的设计。

(2)、建筑论:是对空间秩序的创造,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是大规模的建筑设计或是建筑学的扩展。

(3)、规划论: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分支,是城市规划的深化或具体化。

(4)、管理论: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是运用法律手段对城市的综合控制。

(5)、全过程论:应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是解决经济、社会和物质形式问题的手段。

城市设计各种概念:a、近代城市设计的倡导者E.沙里宁论述“城市设计是一个建筑问题,是广义建筑学问题。

城市三维空间是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对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一直是城市设计关注的焦点。

b、C.Sitte 《城市建设艺术》指出近代城市设计与传统建筑学和形态艺术之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c、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1975年提出“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空间更加丰富多样化时,对人类新的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城市设计赋予城市更加丰富空间概念,创造出新的、更加有人情的空间秩序”。

日本的土肥博至也认为“城市设计是指城市社会的空间设计”。

d、《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城市设计的定义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处理”。

“城市设计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型体,城市设计师通常有三种不同的工作对象:A.工程项目设计;B.系统设计;C.城市或区域的设计e、E.DBocan在《城市设计》书中写到“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包括相关的要素如风景或地形所形成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布置和设计”。

“好的城市设计能在城市的自然形态方面产生一种逻辑和内聚力,一种赋予城市及其地区以性格的突出特征的尊重”。

f、英国皇家城市协会1998年主席F.Tibbalds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为了人民的工作、生活、游憩而随之受到大家关心和爱护的那些场所的三维空间设计”。

g、B.Goodey1987年指出“城市设计是在城市环境中创造三维的空间形式。

城市设计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偏重三维的、立体的、景观上和城市结构形式上的设计,针对城市环境中丰富的人类生活系统”。

h、ng 在《城市设计:美国的经验》书中将时间维度加入城市设计,强调发展的理念,认为“城市设计关注人类聚居地及其四维的形态布局”。

i、C.Stein在1955年提到“城市设计是建立联系的艺术:联系建筑物与其他建筑物,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以此服务于现代生活”。

j、D.Gosling等在1984年认为城市设计是针对视觉环境满足任何城市社区居民的需求和愿望的尝试”。

k、哥伦比亚大学在自己的教程中指出“城市设计是一种积极行动的社会艺术,他远远不是简单地表达物质空间,而是承担着所有设计活动的各个方面”。

l、英国建筑与建成环境委员会声称“城市设计是为人们创造场所的艺术”。

m、王建国认为“城市设计从广义上看指对城市生活的空间环境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设计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

N、金广君认为城市设计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它不仅是一门社会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从另一层面上看,它是工学的,也是人文学和美学的,它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是融贯的综合研究。

O、第十小组1950年代到1960年代指出城市社会中存在不同层次的人类关系,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因此,城市设计应当以人为主体,注重文脉,强调空间的环境个性,体现人类的行为方式。

”城市设计绝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领域内空想的规划师和建筑师的自娱自乐,它也不只是冷漠地定位于物质环境的建设而对人以及人们的体验漠不关心。

城市设计必须首先处理人与环境之间的视觉联系和其他感知关系,重视人们对于时间和场所的感受,创造舒适与安宁的感觉。

P、陈占祥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指出“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

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

Q、郭恩章在《美国现代城市设计论述》中提出“城市设计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目的的综合性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手段,政策性较强,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体现为公共性的行政管理,如制定公共政策,进行建设管理等”。

R、孟建民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为最高目的,对城市的营造巨细皆兼的整体性创造活动”。

S、段汉明认为: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体型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生活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过程。

城市设计概念上的这几种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设计概念的实质。

城市设计指的是对城市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的空间环境设计。

因此,包括两个方面:①对城市中人的活动的组织、引导和安排②对城市空间环境的组织、布局和构图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人们活动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环境,而现有的空间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甚至创造新的高一层次的人的活动,或者至少可以说诱导人的活动。

总之,城市设计通过对城市空间环境的组织和布局来组织、引导和安排城市中人的活动。

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 美国的乔纳森·巴奈特二、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可能的、最大的便利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城市设计的范围城市设计的范围很广,大到整个城市,小到可以是一个广场、一条街、一个院落、一栋建筑、一个构筑物或一个城市小品的设计等。

四、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比较城市建设学科层次城市规划目的: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控制工作对象:以二维为主,社会、经济和形体环境相结合,具有计划性成果:战略性的政策、法规、规划方案,以文字为主,实现动态控制实施时间:体现为发展过程,时间跨度大委托人:政府机构参与者:规划师、政府官员、社会和经济学家城市设计目的:促进形体环境变化,提高环境质量工作对象:以三维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及整体形象的把握,具有设计性成果:战术性的政策、计划、方案、导则,实行动态控制+引导实施时间:体现为建设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委托人:政府机构、开发企业、多种委托人参与者:城市设计师、政府官员、开发商、建筑师等建筑设计目的:为修建活动服务工作对象:建筑物内外部空间/外环境设计成果:修建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指导具体施工实施时间:在确定的时间内委托人:开发企业、业主、建造主参与者:建筑师、使用者合理的城市设计地位关系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工程设计。

五、城市设计的层次从空间层次上讲,城市设计跨越了从城市总体规划到修建性详细规划,甚至街道家具设计的广泛领域。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大体上把这些领域划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地段城市设计两个层次。

(1)、整体城市设计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根据城市自然地理环境及布局特征,结合城市规划要求的用地布局,建构出城市空间的整体发展形态。

建构城市景观体系。

从美学角度确定出城市不同景观特征的景观区、景观线、景观点和景观轴,为城市建设控制提供依据。

布置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为城市生活提供物质空间条件,包括游憩、观赏、健身娱乐、庆典、休息、交往等,对这些空间的性质、内容、规模和环境位置进行布置,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系统。

设计城市竖向轮廓。

根据城市的自然地形条件和景观建筑特征,对城市空间的整体轮廓进行高度上的分区,确定高层建筑群的布局、城市空间走廊的分布、自然地势和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形成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轮廓。

(2)、局部地段城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建筑群体形态设计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设计指导城市照明设计广告招牌和环境设施设计个体建筑与环境设计六、城市设计的内容处理城市功能、城市空间骨架和城市环境质量。

从三维的角度将平面的土地使用转化为立体的建筑布局、交通方式和基础设施的安排,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从而可做为控制、指导城市建设,开发与保护的原则。

处理城市的景观元素。

包括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新旧建筑艺术形式、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使用活动设计、不同时间和季节的景观变化等。

制定和执行城市建设开发管理政策。

城市设计的成果完成,并经过公众参与和专家评审以后,将被作为地方法规指导城市建设。

因此,城市设计成果有一个向法律文件转化和立法的过程。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设计师不但参与立法,还应是执法群体中的一员。

参考书目:《城市设计导论》徐思淑、周文华建工《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君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城市设计》郭恩章《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王建国东南大学《城市设计运行机制》扈万泰东南大学出版社《城市意象》凯文·林奇建工《城市设计概论》段汉明科学出版社《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邹德慈建工出版社第二章元素与原则一、城市设计元素主要设计元素有:土地使用/建筑布置、形式和体量/开放空间/使用活动组织/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步行街(区)/标志与标牌(1)、土地使用:目的对用地定性,进行使用性质分区。

性质一般划分为:混合利用区:商业、办公、住宅、旅馆或混合建筑(底商住宅楼、公寓楼、交通建筑等)特殊功能区:对某些具有地理特征和历史意义的地区,规定其特殊的利用性质,只供某些特殊项目建设之用。

如作商业中心、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少数民族集居区等等。

有条件开发区:规定了特定的开发条件。

群集建设区:指在保证居住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允许将单栋住宅集中建设的某些居住用地。

可提高基础设施的集中利用率和增加公共绿地。

鼓励性建设区:在此区内采取一些鼓励性措施,如允许提高建筑物的高度、增加建筑面积,以获得地面的一块绿地、一条拱廊或一段通道等等。

趋势:现代城市土地使用的趋势是多样化,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促进城市空间24小时保持活力。

(2)、建筑布置、形式和体量:城市建筑的形状、色彩、材质及其组合等对城市空间环境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讲要满足控规中规定的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和有条件规划许可指标。

①、规定性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②指导性指标: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色彩、风格等/其他环境要求等③有条件规划许可指标:一般指容积率变更的奖励和补偿。

设计重点:保护城市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保护历史建筑的景观条件与周围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保证城市街道、广场等人流聚集和停留场所有合理的日照;保护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及空间比例;保护城市天际线的美观与特色(3)、开放空间:开放空间也称公共空间或开敞空间,指城市中向全体市民开放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河流、街道绿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