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优质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将相和》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471f45168884868762d69e.png)
整体感知 读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10):写 __完__璧__归__赵__的故事。 第二部分(11-12):写__渑__池__之__会__的故事 。 第三部分(13-15 ):写 负__荆__请__罪__的故事。
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生字、词。 3.尝试复述“完璧归赵”“渑 池之会”“负荆请罪”的故事。
说话练习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是 _秦__王__依__仗__强__势__,__要__骗__取__和__氏__璧__。__ 结果是_和__氏__璧__完__好__无__损__地__被__送__回___ 到__赵__国__。
精读课文
起因 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
着急。
经过 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
xiàng
宰相
qiǎng
强 强迫
jiàng
倔强
读写学习 我会读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攻无不克 渑池会见 理直气壮
为难 推荐 抵御 胆怯 廉颇
侮辱 鼓瑟 击缶 上卿 蔺相如
词义辨析
无价之宝: 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 也买不到。
绝口不提: 因回避而不说。
攻无不克: 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 的。
整体感知
“将”指__廉__颇___, “相”指_蔺__相__如__。
“和”的意思是 同__心_协__力_,__保_卫__赵__国_。
从“和”字可以推想 出什么?
概括段意
课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 到“不和”再“和好”的故事。这个故 事发生在战国时候,主要讲了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6.将相和【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6.将相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1a70ae0e53a580217fcfe19.png)
《将相和》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第10册教材第五组课文。
《将相和》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一篇历史故事课文。
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
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
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
选编本篇课文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大多喜欢学习语文。
一般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读课文已经不十分困难。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如果只要求一般的读。
故事情节并不难,但要真正读懂蔺相如,读懂廉颇,读懂秦王、赵王,还需要下番工夫。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进行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及本身具有的深度,结合本课教材特点和在全册本组所处的位置,以及本组的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继续运用抓住人物言行深入体会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感受人物的品质,并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转变过程,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
学习重难点根据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对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和本组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在阅读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和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特点,理解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把握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体会蔺相如、廉颇的高尚品质,以此作为重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18a38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8.png)
【导语】《梅花魂》写的是⼀位⽼华侨⼗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绢郑重地交给外孙⼥,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
整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样有⽓节的中国⼈,寄托了⽼⼈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
原⽂ 故乡的梅花⼜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异国的外祖⽗。
我出⽣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和外祖⽗⽣活在⼀起。
外祖⽗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能书善画,在星岛⽂坛颇负盛名。
我很⼩的时候,外祖⽗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交椅上,⼀遍⼜⼀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在飞花轻似梦,⽆边丝⾬细如愁”之类的句⼦,常会有⼀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背。
这时候,我会拍着⼿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总是摇摇头,长叹⼀⼝⽓,说:“莺⼉,你还⼩呢,不懂!” 外祖⽗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那⼀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碰也碰不得。
我五岁那年,有⼀回到书房玩耍,不⼩⼼在上⾯留了个脏⼿印,外祖⽗顿时拉下脸来。
有⽣以来,我第⼀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要管教好,这清⽩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保险⼑⽚轻轻刮去污迹,⼜⽤细绸⼦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祖⽗⼤发脾⽓,我⼼⾥⼜害怕⼜奇怪:⼀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我们要回中国去!” “⼲吗要回去呢?” “那⼉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只⾦鸡的地⽅吗?就是那有长江、黄河、万⾥长城的国⼟吗?我欢呼起来,⼩⼩的⼼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我亲爱的外祖⽗。
我问妈妈:“外公⾛吗?” “外公年纪太⼤了……” 我跑进外祖⽗的书房,⽼⼈正躺在藤沙发上。
我说:“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竟像⼩孩⼦⼀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天早上,外祖⽗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郑重地递给我⼀卷⽩杭绸包着的东西。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课笔记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8679b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7.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第六课笔记第六课的标题是《生活在动物世界里》。
这一课主要通过观察、描绘和描述动物,以及写一篇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描写力和写作能力。
第一部分:课文导入课文导入部分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动物画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你们喜欢这幅画吗?画中有几只动物?学生们踊跃回答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接下来,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听音乐,欣赏动物的声音以及乐器模仿动物的声音。
这样,学生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动物的生动形象和音乐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兴趣。
第二部分:热身活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知识,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热身活动。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印有各种动物图片的卡片进行游戏。
学生们需要根据老师描述的动物特征找到对应的卡片。
这样的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此外,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展开角色扮演活动。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动物,然后通过模仿动物的行为和声音,展示出自己对动物的了解。
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动物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的表演和合作能力。
第三部分:课文学习在进行课文学习之前,老师可以启发学生们对动物的认识和印象。
例如,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在你的家乡有哪些动物?你见过哪些稀有的动物?通过讨论这些问题,学生们可以再次回忆动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然后,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动物的特征。
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外貌、习性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补充一些有趣的知识,如动物的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动物世界。
接下来,老师开始朗读课文,并让学生们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停下来解释一些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如“人类和动物都有生命”等。
这样,学生们在听读中不仅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第四部分:写作训练在完成课文学习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2(第六课时ALet’sspellBLet’swrapitupCStorytime)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2(第六课时ALet’sspellBLet’swrapitupCStorytime)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66ccd0960590c69ec376bd.png)
第六课时一、课时内容教科书第16, 20, 21页:A.Let’s spell B.Let’s wrap it up C.Story time二、课时分析本课时是义务教育灵通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六课时,围绕“My week”这个话题展开内容。
包括A部分的Let’s spell, B部分的Let’s wrap it up 和C部分的Story time三个板块。
第16页的A部分的Let’s spell是围绕含有字母ee / ea组合的单词汇集的版块,共分为四个小版块。
第一个小版块是Read, listen and chant,呈现了六幅图片和六个对应的单词。
这五个单词都是含有字母ee / ea组合的单词,其共同特点是ee / ea均读作/i: /。
第二个板块是Listen,repeat and circle,呈现了九个单词,其特点都是含有字母组合ee 或ea的单词,读作/i /。
第三个板块是Listen,write and say,呈现的是三幅图片和三个要求补充单词的句子,而且这些需要补充填写的单词也都是含有ee或ea的单词。
第四个小版块是Choose one sentence from above and write.是请学生抄写上文的一句话。
总之,整页内容都是围绕着含有字母组合ee或ea的单词展开的,目的是让学生们真实感受英语单词中的读音规则,帮助学生在理解掌握字母读音规则的基础上,能够正确拼读类似结构的陌生单词,逐步提高学生们的朗读能力。
第20页的Let’s wrap it up是对复合词的构词方法的归纳总结板块,共分两个小板块。
第一个小版块呈现的是Monday和bedroom的构词模式;第二个小版块是complete the words,呈现了以day为单词后缀的构词表格,表格中给出单词的前半部分,让学生们自己添加上后缀day组成一个新的单词,通过这项练习,引导学生明白部分英语单词有相同的词缀,可以帮助学生们巧记单词,不容易忘记,是积累并记忆单词的好方法。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二单元-6课《将相和》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二单元-6课《将相和》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109ac1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7.png)
改成转述句:蔺相如说,秦王离他只有五步远。秦王不答应,他就跟秦王拼了。
板书
设计
完璧归赵 智勇双全 以国为重
6将相和 渑池会面 维护尊严 品德高尚
负荆请罪 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
1.时阅读第一个故事,写出小标题
2.理出故事情节
3.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根据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特点。
4.小结
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故事的结果怎么样?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么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
学科
语文
课题
《将相和》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学习
目标
1.学会能尽量连词成句的读课文提高阅读速度
2.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
学习 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将”“相”之间从“和”到“不和”再到“和”的发展过程和内在原因。
学习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小故事各自的原因,结果及内在的相互因果联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环节及时间分配
活动内容
活动规则
一、复习字词引入
二、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三、学习第二个故事“渑池会面”
四、学习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
五、学习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1.出示学习目标
2.出示词语,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1.限时阅读第一个故事,写出小标题
2.理出故事情节
3.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事例,根据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特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45c07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8.png)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事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块3、物体受阳光照耀角度与吸热的关系,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过程与方法1、做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事有关系的实验2、做探究物体吸热与阳光直射、斜射关系的实验3、将物体的颜色与升温情况的实验数据绘制成折线图感情、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能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实验2、认识到自然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的3、认同科技的开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地观点二、教学打算教师演示:人类利用太阳能的课件及图片分组实验:白色纸、粉色纸、黑色纸、黑色蜡光纸、铝箔纸对折做成的纸带,温度计;三个同样的黑色纸带分别插上温度计三、教学重、难点比照实验: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人类只利用了太阳能量的很少一局部,还有大局部的光和热没有充分利用。
除了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会聚阳光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能得到太阳更多的光和热?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1)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有关吗?请学生自学书上的要求2〕师生商量这个比照实验的考前须知除了纸的颜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其他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方法、时间等尽量保持一致3〕学生实验、记录3、物体吸热与受阳光直射、斜射的关系1)学生阅读书上的实验方案2)学生分析比照实验的考前须知3)学生实验记录4、将观察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1〕教师讲解绘制的方法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刻度值是多少点和线的颜色要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来画2〕分析为什么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升温慢?铝箔纸的吸热本事比拟小5、总结归纳回忆第5、6两课,总结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得到更多太阳的光和热六、作业设计查找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的设计、构造及工作原理七、板书设计2.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比照实验一: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比照实验二:物体受阳光照耀角度与吸热的关系折线图。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二单元第6课将相和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师用书教参电子书-第二单元第6课将相和](https://img.taocdn.com/s3/m/990fdaa2f18583d0496459ee.png)
6、将相和教材解析:《将相和》是根据《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
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三个故事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叙写,每个小故事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联系紧密。
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屡次立功,职位超过了老将廉颇,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才有了第三个故事。
将、相由“不和”到“和”,表现了他们二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
课文借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写蔺相如与秦王的斗争时,“完璧归赵”中的“撞柱”和“渑池会面”中的“同归于尽”是最能体现蔺相如凛然气势的两个场景。
在欲“撞柱”前,蔺相如怒发冲冠,揭穿了秦王的险恶用心,并表明自己义无反顾的立场,使得秦王理屈词穷又不敢动怒。
在欲与秦王“同归于尽”时,蔺相如也是先礼后兵,一再请求均遭到拒绝后,才使出“同归于尽”的有效威胁——“距离只有五步远!”蔺相如在关键时刻的语言,句句掷地有声,透出令人生畏的巨大威力,也表现出他面对强秦不畏生死的勇气。
与直接面对秦王挑衅相比,在与廉颇的冲突中,蔺相如选择了退让——“不上朝”“把车往回赶”,与前两个故事中的勇敢判若两人;与手下人的对话,直接表明态度,也正是这种国家利益为重的做法感动了廉颇。
课文对廉颇的刻画较蔺相如而言着墨较少,但廉颇作为一员武将的形象也显得十分鲜明: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惧他几分,知道他屯兵边境则不敢妄动;他耿直畅快,当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时,他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的怨气;他勇于改过,一员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其精神令人敬佩。
本课主要学习用“连词成句地读”的方法来提高阅读速度。
学习提示点明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课后第二题是对这种方法的具体运用。
两位学习伙伴分别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情况,一位同学一眼看到一个词语,另一位一眼看到了一句话,通过对比,说明“连词成句”地阅读就是能扩大视域,能一眼看到多个词语甚至一句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将相和》上课教学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将相和》上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509fbb2b160b4e777fcf00.png)
二、近义词我会找。 商议—( 商量 ) 诚意—( 诚心 ) 抵御—( 抵抗 ) 记录—( 记载 )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第二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填一填。
课文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 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初读课文,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将相 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再读课文,精读每个小故 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的内容,抓住人物的动作、 语言、神态描写来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对人物 作出评价。学习作者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 作方法。
一个“撞”字突出了蔺相如的勇敢 无畏,可见他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 度外,也可看出他的才智过人。
讨论交流: 蔺相Βιβλιοθήκη 真的要把“脑袋和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
蔺相如是在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 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 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的话,他也是会真 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白白落到秦王手里。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 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 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 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 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同归于尽”可以看出蔺相如态度非常强硬,如果秦王再不答应, 他就要跟秦王拼命。可见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蔺相如把自己的生死完 全置之度外了。
将相之间是怎样由“不和”到“和” 的,三个小故事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 心理等描写,找出故事之间的关联。
蔺相如 想了一会儿,说:“如果秦国提出用城换 璧,我国却不答应,那理亏的是我们。如果我们把和 氏璧给了秦国,秦国却不给我们十五座城,那理亏的 就是他们。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 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 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完好无缺地送回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必备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416da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6.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6.将相和必备知识点《将相和》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的课文,以下是该课文的一些必备知识点:一、生字组词1. 臣:君臣、忠臣、臣服、臣子、大臣、使臣。
2. 议:议论、会议、建议、提议、无可非议。
3. 宫:宫殿、故宫、东宫、天宫、少年宫。
4. 献:献花、献礼、献血、贡献、借花献佛。
5. 诺:诺言、允诺、许诺、应诺、唯唯诺诺。
6. 典:典礼、盛典、经典、典籍、引经据典。
7. 抄:包抄、抄写、摘抄、抄袭、抄近道。
8. 怯:胆怯、羞怯、怯场、怯弱、怯懦、露怯。
9. 拒:拒绝、拒聘、抗拒、拒捕、拒之门外。
10. 荆:荆条、荆棘、负荆请罪、披荆斩棘。
11. 罪:犯罪、罪恶、判罪、受罪、罪有应得。
12. 璧:和氏璧(无价之宝)。
13. 瑟:古代弦乐器,鼓瑟即弹瑟。
14. 辞:告别(告辞)、言辞(辞色)。
15. 协:共同合作(协商)。
16.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17. 袍:战袍、衣袍。
18. 廉:廉洁、廉颇。
二、多音字将:jiàng(将帅)、jiāng(将来)。
强:qiǎng(强迫)、qiáng(强大)、jiàng(倔强)。
划:huà(策划)、huá(划船)。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1. 近义词:着急——焦急商议——商讨勇敢——英勇理由——借口称赞——称颂允诺——许诺举行——举办隆重——盛大胆怯——胆小抵御——抵抗2. 反义词:进攻——撤退胆怯——勇敢拒绝——接受热情——冷淡四、重点词语解释1. 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
2. 绝口不提:闭口不言及某人某事。
3.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4. 强逼:强迫。
5. 允诺:应许。
6.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7. 完璧归赵: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8.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多用于否定式)。
9. 攻无不克: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形容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灵山县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将相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
![灵山县XX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将相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https://img.taocdn.com/s3/m/8a20ddbead02de80d5d8405d.png)
课下书写本课生字。
五、板书设计
有个孩子叫咪咪乔
终于有一天
话回到现在
那天晚上
分类专项复习卷(一)
百字卷(一)·识记生字
一、看拼音写汉字.(36分)
yún()田sāng()麻biān()子爱zēng()
chǎn()子shuān()住guàng()街菜dié()
chā()入lǔ()莽mǔ()指拐zhàng()
将相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三、教学难点:
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作者的表现手法真高明啊!正当大家为难的时候,这种写法为谁的出场做了铺垫?(蔺相如)
3、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呢?自学课文4—10自然段,抓住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词句作批注.
4、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将相和》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将相和》课后作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aa099f910ef12d2af9e78f.png)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将相和》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填序号)①huá②huà1.我和好朋友计划.()周末去公园划.()船。
①jiàng ②qiǎng ③qiáng2.张明身体强.()壮,但是性格倔强.(),你不能强.()迫他接受你的意见。
①xiàng ②xiàng3.将相.()要和睦相.()处,如果将相不和,就会削弱国家的力量。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 典礼胆劫同心协力改为2. 抵御交付负荆请罪改为3. 诏集商议抄小路改为4. 许诺进献和氏璧改为三、将下面句子中画“”的部分替换成合适的四字词语。
1. 廉颇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到蔺相如家背着荆条请罪,我们要学习他这种知错就改的品质。
()2. 球场上的胜利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
()3. 《国家宝藏》节目展出的文物都是特别珍贵的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4. 上个月借你的《青铜葵花》终于看完了,我现在把它完好无损地还给你。
()四、课文回忆录。
《将相和》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根据(人名)写的《》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其中将是,相是。
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描写了将相之间由到的经过,展现了丰满的人物形象。
五、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
”我们可以用、、等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
2. 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用加点词语写句子)3.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碰见他,要让他下不了台!”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1)蔺相如请病假回避廉颇并不是因为怕他,而是为了,因为这体现出蔺相如的高尚品质。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将相和教学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318cdab7360b4c2f3f648c.png)
本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 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就 构成“将相和”这一个完整的故事.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秦王贪图和氏璧,假意以十五座 城换和氏璧,将和氏璧骗到秦国.蔺相 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终于完璧归赵,被 封为上大夫.
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秦王被迫击缶
渑池之会上为什么要提到廉颇的情况?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
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便宜.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
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结果
赵王之所以能安全回国,廉颇也是功不可没的,因为他在 边境作好了准备,秦王不敢轻举妄动.这样写,一方面是照应 上文,同时也为下文写他对蔺相如不服气作铺垫.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维 护了国家的尊严,被封为上卿,职位比 廉颇要高.
廉颇不服气,想要蔺相如好看,蔺 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退避三舍,廉颇 知道实情后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将相和好的原因是什么?
①廉颇认错,负荆请罪. ②蔺相如胸襟广阔、宽厚以待. ③最主要的,源于他们共同的爱国情感,共同 的认知: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战国时,秦国很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为全文定下基调.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物品特别珍贵,用 多少钱也买不到.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
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
说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无价之宝和氏璧,是赵国和秦国 都想得到的宝物,引出故事的起因.
赵王为什么着急?
赵王接到信后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 束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https://img.taocdn.com/s3/m/fc81504376c66137ee0619bb.png)
第6课《将相和》知识点1.生字组词:召:召唤召集召见召开号召征召臣:君臣忠臣臣服臣子大臣使臣议:议论会议建议提议无可非议宫:宫殿故宫东宫天宫少年宫献:献花献礼献血贡献借花献佛诺:诺言允诺许诺应诺唯唯诺诺典:典礼盛典经典典籍引经据典抄:包抄抄写摘抄抄袭抄近道怯:胆怯羞怯怯场怯弱怯懦露怯拒:拒绝拒聘抗拒拒捕拒之门外荆:荊条荆棘负荆请罪披荆斩棘罪:犯罪罪恶判罪受罪罪有应得2.多音字:将:jiàng(将帅)jiāng(将来)强:qiǎng(强迫)qiáng(强大jiàng(倔强)划:huà(策划)huá(划船)3.形近字:臣(君臣)巨(巨大)议(会议)仪(仪表)典(典礼)曲(歌曲)4.词语解释:无价之宝:指极珍贵的东西。
绝口不提:闭口不言及某人某事。
造句:对于昨天的争吵,他们俩都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强逼:强迫。
允诺:应许。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完璧归赵: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胆怯:胆小;缺少勇气。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多用于否定式)。
瑟:古代弦乐器,像琴。
鼓瑟,就是弹瑟。
推辞: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
攻无不克: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形容英勇善战,所向无敌。
也比喻能力高强,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负荆请罪:主动向对方承认错误,请求责罚。
负,背着。
同心协力:统一认识,共同努力。
5.反义词:进攻——撤退胆怯——勇敢拒绝——接受热情——冷淡6.近义词:着急——焦急商议——商讨勇敢——英勇理由——借口称赞——称颂允诺——许诺举行——举办隆重——盛大胆怯——胆小抵御——抵抗侮辱——羞辱必然——必定7.课文主题思想本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反映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神,同时还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将相和相关资料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将相和相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de95d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3.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相关资料:《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人物品质廉颇:有些高傲和嫉妒心,但是勇于改过,知错就改。
后以国家利益为重。
蔺相如:勇敢机智,宽容大度,深明大义。
以国家利益为重。
赵王:知人善任,能听取意见的人。
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56岁终。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出身于史官世家,父亲司马淡是汉武帝时的史官——太史令。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生平: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卒年司马迁(3张) 不可考。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
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有名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蔺相如(公元前329年-公元前259年)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蔺相如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
事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
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
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赵惠文王(公元前308年─公元前266年),亦称文王,嬴姓,赵氏,名何,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次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梅花魂》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梅花魂》
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解说: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
梅花年年开,“我”的记忆之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而这梅花引发的回忆都跟外祖父有关。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教读诗词泪珠落、弄脏墨梅发脾气、不能回国呜呜哭、赠我梅图谈寓意、随我登船送梅绢。
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2.教材所在位置解说
人文主题:月是故乡明,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单元训练重点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借助某些景物或事情,理解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必定会对学生的习作有所启发。
通过反复读课文,品析重点词句、谈体会、想象等方法必定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并能在阅读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印象最深的细节去体会感悟。
在本课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芳、葬身异国、腮边、甚至、白杭绸、无所谓、
梳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c.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这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d.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b.通过自学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概括表达外祖父在国外思念祖国的几件事,理解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难点:一是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二是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两点是提示中心思想的重点之处。
三是课文的写作方法,首尾呼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配《梅花三弄》曲梅花画面)在乐曲中娓娓而述:
1、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
就连宋代诗人王安石都曾写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样的诗句来赞美梅花。
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曾写下词盛赞她。
(课件:卜算子·咏梅)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知道本文的写的主要是谁吗?(外祖父)
二、自读课文,看看本文写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1、学生自读课文,试着归纳五件事。
2、学生归纳。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归纳全面、简练)
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教读诗词泪珠落、弄脏墨梅发脾气、不能回国呜呜哭、赠我梅图谈寓意、随我登船送梅绢
三、深入理解第二、三件事。
1、梅花那么美,你喜欢吗?外祖父也和我们一样喜爱梅花,想想这五件事中从哪读出了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呢?
2、学习“弄脏墨梅发脾气”这件事。
①自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呢?并把它画下来。
②重点指导:
a.“不甚在意、分外爱惜”作比较,通过古玩、墨梅图价值的比较,使学生明白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b.抓住“有生以来第一次训斥”理解对墨梅图的珍爱,并指导学生朗读好外祖父的话。
c.抓住“轻轻刮、慢慢抹”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
d.从外祖父训斥妈妈的句子体会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指导学生读出气愤地语气。
过渡:还从哪件事中读出了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3、学习“赠我梅图谈寓意”这件事。
①从哪里看出了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学生读外祖父赞美梅花的句子)外祖父在干什么啊?(赞美梅花)外祖父怎么赞美的?你能学着外祖父的语气赞美一下令人喜爱的梅花吗?(指导学生读好赞梅花的句子)
②梅花是那么美,外祖父喜爱的仅仅是梅花的外表吗?(不是,是梅花的精神)也就是梅花的魂。
梅花有什么精神?(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
③创设情境,引发想象。
是啊,每当寒冷的东北风呼呼吹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花都凋谢了,唯有那梅花迎着寒风独自开放,告诉人们春的讯息。
又一阵东北方吹来,懂得人们不禁缩紧了脖子,可是(学生想象);当大雪纷飞,大地一片雪白的时候,唯有(学生补充)这就是梅花,令外祖父喜爱的梅花。
再让我们为梅花的精神赞叹吧。
(学生再读梅花精神句子)。
④外祖父仅仅赞美了梅花吗?还赞美了什么?(中华民族中有气节的人)为什么赞美梅花还赞美他们?(因为他们像梅花一样)他们的什么像梅花?(精神)我们知道了梅花的精神,而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有什么精神呢?(引导学生找到中华民族的精神)
⑤你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中有哪些有气节的人?(学生举例:邱少云、5.12地震中的英雄、黄继光等)
⑥老师再给大家介绍几位。
(课件出示文天祥、江姐)教师介绍他们的事迹。
⑦看到此有什么感想?(学生谈感想)那就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赞美一下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吧。
(齐读中华民族精神的句子)
⑧其实这种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祖国才能日益强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理解爱梅花就是爱祖国。
现在知道外祖父为什么那么珍爱墨梅图了吧?(学生回答:外祖父把梅花看作是祖国的象征,外祖父爱梅花就是爱祖国。
)
五、粗略理解另外三件小事,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过渡:还从哪看出外祖父眷恋祖国?
1、教读诗词落泪珠。
每次读到思乡的诗句时都会落泪,小莺儿不明白,你明白外祖父为什么落泪吗?(外祖父读到思乡的诗句,就想起自己不能回家乡,他多么想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去啊)
为什么教读诗词,而不教别的呢?(引导学生理解外祖父教读诗词是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国独有的,想让外孙女从小受到祖国文化的熏陶。
这正是一个赤子的爱国心的体现)
2、不能回国呜呜哭。
外祖父在听到自己不能回国时,竟像个小孩子似的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他多么想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啊,但是不能了,再也不能了。
3、随我登船送梅绢。
外祖父把他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
临别时还送给“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同学们。
你们见过梅吗?她是什么颜色?(黄的、粉的、白的)这方手绢上的呢?(血色的)
多媒体播放《我的中国心》
血是生命的颜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外祖父这位与梅花相依相存的老人,他的爱梅情结其实是深藏着的一颗爱国心啊!
板书设计
6 梅花魂(精神)
(民族魂)
黯然分外失声
泪下爱惜痛苦
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