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梅花魂同步解析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语文第四课《梅花魂》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四课《梅花魂》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第四课《梅花魂》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陈慧瑛,女,1946年生于新加坡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

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

著作有《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一花一世界》等18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共600余万字,获国际、国家部级以上文学奖项3项。

二、多音字分fēn (分开)fèn(分外)抹mǒ(涂抹)mā(抹布)三、词语解释冷艳: 耐寒而美丽。

颇负盛名:形容人或物名气很大。

欺凌:欺负;凌辱。

折节:屈服与别人。

秉性:性格。

眷恋:深深的留恋。

四、教材解读: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他教“我”读诗词,潸然泪下;“我”弄脏墨梅图,他严厉训斥;他无法回国,痛哭流涕;他送墨梅图,讲珍爱原因;他送梅花手绢,泪眼朦胧。

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2.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外祖父为什么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为了让“我”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借教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3.外祖父为什么读这样的诗句会落泪?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因而潸然泪下。

他此时多么思念祖国啊!4.离别的前一天早上……“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说的这段话包含了哪几层意思?(1)外祖父赞美梅花的品格。

(2)赞美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3)强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有梅花的秉性。

人教版小学语文《梅花魂》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梅花魂》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赏析
《梅花魂》课文原文:
我家里有一幅画,画的是几枝清瘦的梅花。

那是我外祖父的珍爱之物,他常常指着它对我说:“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赏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中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外祖父对梅花的热爱和赞美,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首先,课文通过对外祖父珍爱的梅花画的描述,引出梅花的形象。

梅花在寒冷的冬季盛开,越是风欺雪压,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这种特质象征了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

其次,课文通过外祖父的话,将梅花的品质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联系。

外祖父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出现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无论经历多少困难和欺凌,都能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像梅花一样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这种比喻深化了梅花的象征意义,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最后,课文通过外祖父对“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的强调,倡导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这也是对梅花精神的进一步弘扬。

总的来说,《梅花魂》这篇课文以梅花为载体,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人格塑造。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梅花魂》课文知识点梳理及解析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梅花魂》课文知识点梳理及解析

《梅花魂》一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华侨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中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无数中华儿女,包括无数海外游子无比崇尚的精神。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映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本课的重点是借外祖父的几件事的描述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爱梅花就是热爱中华民族,爱梅花就是热爱祖国。

作者介绍:陈慧瑛,女,1946年生于新加坡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

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厦门人》《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等。

多音字:抹:mā抹布mǒ涂抹mò抹墙折:zhé折扣zhē折腾shé折本近义词:偶尔——偶然爱惜——珍惜训斥——斥责清白——洁白慈祥——和蔼郑重——庄重欺凌——欺负眷恋——留恋反义词:漂泊——定居偶尔——经常训斥——表扬清白——污浊慈祥——严厉郑重——轻率理解词语:【冷艳】耐寒而美丽(多形容花)。

【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

【漂泊】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

【文坛】指文学界。

【颇负盛名】形容名气很大。

盛名:很大的名望。

【古玩】古代留传下来的可供玩赏的器物。

【玷污】弄脏;使有污点。

多用于比喻。

【郑重】严肃认真。

【欺凌】欺负;凌辱。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折节】屈服于别人。

【境遇】境况和遭遇。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严冬。

【凉飕飕】形容有些凉。

【蒙胧】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要点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要点解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要点解析1《窃读记》1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理解句子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比喻句: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比作饿狼进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窃:在本文中指“只读不买。

”快乐:“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

惧怕: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这种书中天下的吸引与陷溺,书外天下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交叉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恰是窃读的滋味。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对比: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来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施展阐发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仿佛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举措,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以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窃读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⑤这时,我总会想起XXX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⑥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同步练习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梅花魂》节选“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___________,不肯___________。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文中横线上填入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她”指的是_________,“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我们从课外书或影视作品中认识了很多这样的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

3.外祖父把墨梅图送给“我”,是希望我做一个“有梅花的秉性的人”,“梅花的秉性”就是___________4.梅花与____、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我能写出一句和梅花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练习。

松晨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侯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跨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___国的著名博物学家_____,他的闻名于世的作品是《____________》。

2.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3.根据“地点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口的特点”,用“‖”将文段分为3层。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梅花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梅花魂》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解说: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

梅花年年开,“我”的记忆之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而这梅花引发的回忆都跟外祖父有关。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教读诗词泪珠落、弄脏墨梅发脾气、不能回国呜呜哭、赠我梅图谈寓意、随我登船送梅绢。

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2.教材所在位置解说人文主题:月是故乡明,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单元训练重点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借助某些景物或事情,理解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必定会对学生的习作有所启发。

通过反复读课文,品析重点词句、谈体会、想象等方法必定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并能在阅读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印象最深的细节去体会感悟。

在本课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芳、葬身异国、腮边、甚至、白杭绸、无所谓、梳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c.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这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d.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课文简介、原文及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课文简介、原文及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课文简介、原文及教案因为“梅花”又名红梅,所以是中国的传统名花。

“魂”指精神。

“梅花魂”指的就是梅花的精神,即“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它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原文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

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干吗要回去呢?”“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

我问妈妈:“外公走吗?”“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

我说:“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6.《梅花魂》解析

6.《梅花魂》解析

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
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给 “我”,是为了让“我”也保持 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 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1“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 2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1、“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 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象征
中华民族: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
抗日英雄赵一曼
民毒 族刑 气拷 节打 显何 忠所 魂惧
杨靖宇
就在 不侵 配略 做者 中面 国前 人低 !头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 ( 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 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
品格
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
(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 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珍爱梅花,是为让自己保持梅花的 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 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 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 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风欺雪压:遭受风的摧残,雪的压迫。
形容遭受的困难多,处境坎坷
玷污:弄脏;污损。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2单元第6课 梅花魂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2单元第6课 梅花魂

1.认识并会写“撩、眷”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陈慧瑛:女,著名作家、诗人,1946年出生于新加坡,归侨,祖籍福建厦门。

主要作品:《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等。

玷污 秉性 凉飕飕 眷恋 衰老·····bǐng diàn sōu juàn shuāibǐngpōdiàn juàn 颇玷秉眷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通过写身居海外的外祖父生前对梅花的热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感情。

魂hún书写指导:左小右大,右部上紧下松,竖弯钩饱满有力。

结构:左右组词:魂魄 魂牵梦绕造句:家乡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音序:H 部首:云缕lǚ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部笔画紧凑,下部笔画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一缕 千丝万缕造句:一缕明媚的阳光照进我的房间。

音序:L 部首:纟幽yōu书写指导:“山”稍宽,竖在竖中线上,“幺”小而紧凑。

结构:半包围组词:幽静 幽会造句:这是一个幽静的小山村。

音序:Y 部首:山葬zànɡ书写指导:“艹”的横长盖住下部,“廾”的撇短,竖为悬针竖。

结构:上中下组词:安葬 埋葬造句:把奶奶安葬以后,爸爸大病了一场。

音序:Z 部首:艹愁chóu书写指导:“心”的卧钩平稳托住上部,三点呼应。

结构:上下组词:愁苦 乡愁 造句:游子的心中总会有意思乡愁。

音序:C 部首:心腮sāi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思”上窄下宽。

结构:左右组词:两腮 腮帮造句:他手托着两腮陷入了沉思。

音序: S 部首:月甚shèn书写指导:“其”要窄,第四横要长,竖折平稳。

结构:独体组词:甚至 欺人太甚造句:老师关心学生甚至胜过关心自己的子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得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摇浇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浇的阵阵桂花雨。

知识点1一、生字组词懂dǒng(懂行、懂得、似懂非懂)兰lán(玉兰、兰花、义结金兰)箩luó(箩筐、稻箩、兜箩)婆pó(外婆、公婆、老太婆)糕gāo(蛋糕、糕点、年糕)饼bǐng(糕饼、大饼、画饼充饥)浸jìn(沉浸、浸泡、浸透)缠chán(缠绵、缠身、胡搅蛮缠)茶chá(茶叶、茶水、茶余饭后)捡jiǎn(捡柴、捡起、捡破烂)二、多音字盛chéng(盛饭) shèng(盛开)担dān(担心)dàn(重担)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三、近义词故乡一家乡盛开一开放欣赏一观赏姿态一姿势担心一担忧四、反义词盛开一凋谢仔细一马虎担心一放心完整一残缺新鲜一陈旧五、理解词语指指点点: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分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分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分 析
花中“四君子” 梅兰竹菊。
梅花魂
青石桥小学 谈娇
听课文朗读,完成以下任务。
给文章标注段落,并想一想文章大概 讲了什么? 圈出文中的生字 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在文中找出这些生字并注音
hún lǚ yōu zàng chóu sāi 魂 缕幽 葬 愁 腮
shèn chóu wū wèi shū shuāi 甚 绸 呜谓 梳 衰
juàn qiáo 绢侨
初读课文,尝试理解文中的词语。
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 摆弄 不甚在意 玷污 大抵 秉性 隆冬 泪眼朦胧 华侨 眷念
再读课文, 想一想,文中讲了哪几件事情? 你有怎样的感受?
外祖父读诗流泪。

外祖父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训斥我。

我在画中走来走去, 只看到天边遥远的云霞。 远远地离开了故乡的时候, 故乡,是一幅挂起来的画。
一抬头,便能看见, 每当月下,透过一层薄薄的纱。
梅花魂Flash练习。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外祖父因为不能回国而哭泣。

外祖父送我墨梅图。
外祖父送我墨梅手绢。
对于这篇文章,你还有不理解的 地方吗?
请认真读课文。找出描写外祖父 喜爱梅花的句子。
老人为什么这么喜爱梅花呢,你 能从课文中找出理由吗?
梅花魂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 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 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 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 节气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 管收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 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 梅花的秉性才好!

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案分析[合集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案分析[合集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案分析[合集5篇]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案分析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案分析[教学目标]、初读文自学生字词2、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3、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4、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文的内容[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梅花挂图,[教学时间] 两时。

第一时一、激情引趣,导入新。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题。

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二、初读文,完成自学要求: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文。

三、再读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文分段。

2、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

第一层: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时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事?读诗时会落泪;弄脏墨梅图时发脾气;不能回国时呜呜哭泣;临走时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

、文中哪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2、指名读。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梅花魂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梅花魂
6、梅花魂
各种花语:
玫瑰———爱情 ,玫瑰是爱情的最佳代言人,粉 色玫瑰表示:动情在心、爱的宣言;白玫瑰则表 示:天真、纯洁、尊敬的含义。 康乃馨———温馨 ,大部分康乃馨都代表了爱、 魅力和尊敬之情。浅红色代表钦佩,深红色代表 深深的爱和关怀。粉红色康乃馨具有最重要的象 征和历史意义,因此粉红色康乃馨成为了不朽的 母爱的象征。 桂树可是香满天下,誉满天下的室树,是崇高美 好的,吉祥的象征,桂花香气宜人,花小秀丽, 绿树丛中一点黄,桂花已有两千多年栽培史,一 株高达十米,枝叶丰满,秋季开花。被誉为"国香"、 "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理文意: 文章讲述了几件事?分别有哪 些?
悟情感: 文章中句子体现了外祖父对祖 国的感情? 分别勾画出来。
明方中国传统名花,它不仅是清雅俊逸 的风度使古 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 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 喻为民族的 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在严寒中,梅开百 花之先,独天下而春,因此梅 又常被民 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知课题: 《6、梅花魂》这篇课文的题 目怎么理解?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梅花魂【第2课时】》附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梅花魂【第2课时】》附答案
绪,于是,他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抒发了外祖父对祖国 的热爱、眷恋之情。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拓展1: 你还知道哪些表达乡思、乡愁的古诗句。请你再写 出几个这样的古诗句。 示例:(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春风又 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对 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fèn)外爱惜,比
几只大雁横过蓝空,而圆圆的麦秸垛下,三五只母鸡却
悠闲地刨着生活的安浼……
素素淡淡的鲁西大平原啊,浓浓艳艳的鲁西大平原
啊,你把秋的甘甜,秋的色彩,秋的芬芳,像亮亮的雨
丝,洒在我干涸的心上了。 故乡的八月,你那烫金的封面,彩色的插图,你那 五彩斑斓、丰厚而充实的文字,曾经给我的童年带来多 少欢欣,多少稚趣,吸附了我多少时光!
推荐阅读
八月的故乡——你好 郭宝林
我怎能不怀念呢?那里有我的亲朋,有我祖先的遗骸
,有我童年海浪般的憧憬和云霞般的梦幻……还有我记 忆中多彩的八月。一搭上西去的汽车,我的心就像出笼 的鸟,扑扑棱棱飞去了,飞到黄河故道的臂弯里,飞到 杨柳叠翠的小河畔,飞到小小的四合院,衔去一束缱绻
的情愫,早早地给母亲了。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互动探究
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 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外祖父的思念祖国之情,让我们
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核心问题: 作者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梅花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6梅花魂

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6梅花魂

五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6梅花魂一、课本解读本课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文由故里梅花的绽放引出了对挚爱梅花的外祖父的回忆,然后具体叙述了反应外祖父喜爱梅花、思念祖国的几件事,最后又借梅花点明了外祖父的爱国心。

本课的重点是反应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写爱梅花,是因为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物质的象征,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便是祖国的代表,爱梅花和爱祖国事联合的。

因此,课文中写的五件事,有的直接写外祖父对祖国的怀念之情,如,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大哭起来;有的却是议决写爱梅花而间接反应外祖父的爱国心的,如,对一幅墨梅图的珍爱,在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在快要开船时把绣着梅花的手绢给了外孙女。

对小学生来讲,本课的难点较多。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第二自然段中外祖父读的一些古诗词。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别独自在异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里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松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二是外祖父赞美梅花的一段话。

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是说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物质;第三层是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三是课题。

《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物质。

梅花魂,即梅花的物质。

梅花的物质便是那种“不管历尽几多磨难,受到怎样的陵暴,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物质,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物质。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中秋节前后,正是故土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土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忧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得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摇浇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土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浇的阵阵桂花雨。

知识点1一、生字组词懂dǒng〔懂行、懂得、似懂非懂〕兰lán〔玉兰、兰花、义结金兰〕箩luó〔箩筐、稻箩、兜箩〕婆pó〔外婆、公婆、老太婆〕糕gāo〔蛋糕、糕点、年糕〕饼bǐng〔糕饼、大饼、画饼充饥〕浸jìn〔沉浸、浸泡、浸透〕缠chán〔缠绵、缠身、胡搅蛮缠〕茶chá〔茶叶、茶水、茶余饭后〕捡jiǎn〔捡柴、捡起、捡破烂〕二、多音字盛chéng(盛饭) shèng(盛开)担dān〔担忧〕dàn〔重担〕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三、近义词故土一家乡盛开一开放欣赏一欣赏姿态一姿势担忧一担忧四、反义词盛开一凋谢仔细一马虎担忧一放心完整一残缺新鲜一陈旧五、理解词语指指点点: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梅花魂同步解析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梅花魂》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梅花魂》同步解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梅花魂》课文解析
梅花寒霜傲放,为人们赋予了坚强的品格,为人们所赞颂,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

梅花年年开,“我”的记忆之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而这梅花引发的回忆都跟外祖父有关。

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有的直接表达这种感情,如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读到思乡诗时会落泪,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

有的间接地表达这种感情,如,因为“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临走送我墨梅图,到船上送我带着梅花的手绢等。

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梅花魂》教材解析
⑴对句子的理解:
①梅花魂: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梅花魂。

这里的魂,指的是精神。

梅花魂,即
梅花的精神。

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②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

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情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

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

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③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大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

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
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秉性”是本性的意思。

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⑶对词语的理解: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形容花耐寒而艳丽。

幽芳,形容香味清淡而芬芳。

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颇:很。

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

不甚在意:不太在意。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大抵:大多;大都。

愈……愈……:表示程度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相当于“越……越……”。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折节:屈服。

隆冬:冬季最冷的时候;深冬。

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

眷恋:怀念,留恋。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梅花魂》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点点记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dān wù wéi dú mái zànɡ suǒ wèi
pí qì lónɡ dōnɡ xùn chì shǒu juàn
二、一锤定音(在黑体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漂泊(pō bó ) 抹布( mā mǒ )
梳理(shuō shū ) 管教( jiāo jiào )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眷( ) 衰( ) 鸣( ) 秉( )
誉( ) 哀( ) 呜( ) 乘( )
四、群星荟萃(照样子些词语)。

例:夋(英俊) (骏马) (醋酸) (竣工)
秀( )( )( )( )
乔( )( )( )( )
鬼( )( )( )( )
娄( )( )( )( )
五、志同道合(填近义词)。

慈祥( ) 大抵( ) 稀罕( ) 珍贵( )
欺凌( ) 爱惜( ) 郑重( ) 秉性( )
六、填字解意(补充词语,解释所填字义)。

不求( )解: _________ 能书( )画:_________
( )国他乡: _________ 颇( )盛名:_________
七、巧填量词。

一( )梅花一( )泪花一( )国画
一( )手绢一( )忠心一( )金鸡
八、句子化妆(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雪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上绣着梅花。

(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顿时衰老了许多。

(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择优录取(选词填空)。

收藏珍藏储藏
1、我一直( )着外祖父送我的墨梅图。

2、这个小屋是用来( )杂物的。

3、我爷爷喜欢( )竹雕艺术品。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尽管……还是…… 不是……而是……
4、( )热带无所谓隆冬,( )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5、( )船快开了,( )妈妈只好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6、( )体衰年迈,外祖父( )坚持要亲自把我们送上客轮。

7、这幅墨梅图上,我看到的( )简简单单的梅花,( )外祖父对祖国故土的一颗赤子之心。

十、要点扫描(课文回放)。

1、身在异国,思恋故土。

课文中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具体表现在五件小事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中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外祖父的这三次落泪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他那渴望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感情。

十一、你知道吗(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归侨,祖籍____________.她的作品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星岛,即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花和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岁寒三友”,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花中四君子”.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山中送别》都是唐代着名诗人_______________的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