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的提取
维生素C的提取
维生素C的提取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如果缺乏维生素C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acid)。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发现它还有增强机体对月中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是不饱和多羟基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抗坏血酸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尤其是柠檬果实和一些绿色植物(如青辣椒、菠菜等)中含量特别丰富。
抗坏血酸在机体同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已知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代谢反应都需要抗坏血酸的参与。
它是脯氨酸羟基化酶的辅酶,故有增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
机体中许多含疏基的酶,需要依赖于作为还原剂的抗坏血酸的保护,使酶分子的疏基处于还原状态,从而维持其催化活性。
由于抗坏血酸的氧化还原作用,它可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同时还能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化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简称GSH,而GSH可与重金属结合而排出体外,因此维生素C常用于重金属的解毒。
止匕外,抗坏血酸尚有许多其他生理功能,但其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
抗坏血酸是一种不饱和的多羟基内酯化合物,稍有酸味的糖类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故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在溶液中其分子内C2和C3之间的烯醇式羟基上的氢极易解离并释放出H+,而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氧化后仍具有维生素C的生理活性,但它易分解为二酮古洛糖酸,此化合物不再具有维生素C的生理活性。
维生素C有很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并有氧化剂存在时,易被氧化而破坏。
还原型和氧化型抗坏血酸可以互相转变,在生物组织中自成一氧化还原系统。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本身则氧化为脱氢型。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前,则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一旦溶液中的维生素C已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例如抗氧化、促进免疫系统、合成胶原蛋白等。
由于人体无法自己合成维生素C,因此需要通过饮食或补充剂获取。
维生素C的生产主要通过工业化方法进行,以下是维生素C的典型生产工艺。
1. 选择原料:维生素C的主要原料是葡萄糖,葡萄糖可从淀粉中提取或通过转化工艺从蔗糖中得到。
葡萄糖是维生素C的基础,用于后续的发酵和精制过程。
2. 发酵:葡萄糖被用作维生素C生产中的发酵底物。
首先,将葡萄糖与特定的微生物,如蜡样假丝酵母或废物葡萄糖放线菌进行培养。
这些微生物通过发酵将葡萄糖转化为L-环状的抗坏血酸。
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合适的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以提高产量和维生素C纯度。
3. 提纯:发酵液包含了生产出的维生素C、微生物残留物和其他杂质。
为了提高维生素C的纯度,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离和提纯步骤。
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离心、过滤、萃取和结晶。
离心可以快速分离出微生物残留物,过滤则可以去除悬浮的固体颗粒。
萃取是使用溶剂将维生素C从废液中提取出来。
最后,通过结晶技术,进一步净化和浓缩维生素C,达到所需纯度。
4. 干燥:得到的维生素C溶液或膏状物是含有大量水分的,需要通过干燥步骤将其转化为固体形式。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喷雾干燥和真空干燥。
喷雾干燥是将维生素C溶液通过喷雾器喷成细小颗粒,然后在高温下与热空气接触,将水分蒸发出去。
真空干燥则是将溶液置于低压环境下,通过蒸发将水分去除。
5. 包装和存储:维生素C的最终产品在进行清洁检测后,通常以片剂、颗粒剂或粉剂的形式包装。
包装后的维生素C产品需要进行密封和贮存,以保持其稳定性和营养价值。
适当的贮存条件包括避光、防潮和防潮湿环境。
综上所述,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选择、发酵、提纯、干燥和包装等步骤。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维生素C的生产效率和纯度得到不断提高,有助于满足人们对于维生素C的需求。
维生素C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荧光法
总结词:灵敏度高
详细描述:荧光法是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维生素C在特定波长光的激发下能够发出荧光,荧光强度 与维生素C含量成正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需要使用到荧光分光光度计和特定波长的光源。
分光光度法
总结词:操作简便
详细描述: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物质含量的方法。维生素C在特定 波长光的吸收有特征性,通过测量吸光度可以确定维生素C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 等优点,但需要使用到分光光度计和特定波长的光源。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词
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具有高提取率和纯度。
详细描述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从果蔬中提取维生素C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高提取率 和纯度,且溶剂可以循环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03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
碘量法
总结词:经典方法
详细描述:碘量法是一种常用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基于维生素C的还原性, 能够还原碘酸钾为碘,通过滴定法测量碘的含量,从而确定维生素C的含量。该 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等优点,但需要使用到滴定仪器和化学试剂。
感谢您的观看
实验仪器
榨汁机、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容量瓶、滴定管等。
实验试剂
乙醇、碳酸钙、草酸、硫酸等。
实验操作步骤
样品处理
将新鲜蔬菜和水果清洗干净,切碎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收集果汁。
提取
将果汁倒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乙醇和石英砂,充分搅拌后离心分 离,收集上清液。
测定
将上清液倒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碳酸钙和草酸,摇匀后用滴定管 加入硫酸,再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维生素C的提取
维生素C的提取维生素C,也被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于人类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维生素C,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食物或者其他补充手段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
由于其重要性,人们一直在寻找高效的维生素C提取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一、传统提取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的维生素C提取方法主要是通过天然橙子或其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进行提取。
这些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并且相对容易提取。
一般来说,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机械压榨和冷冻浸泡。
机械压榨是通过将水果榨汁,然后将果汁在低温下处理,以保证维生素C的保持。
然后,通过蒸发、结晶等步骤将维生素C从果汁中分离出来。
二、新型提取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寻找更高效、更环保的维生素C提取方法。
其中,最有潜力的方法之一是采用生物技术。
通过利用微生物、酵母等生物体的代谢能力,可以大规模生产维生素C。
这种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节约资源,减少了对自然水果的依赖。
另外,一些研究人员也在探索使用纳米技术来提取维生素C。
纳米技术利用纳米级材料的特殊性质,能够更高效地提取和分离维生素C。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维生素C的纯度,并减少对其他成分的干扰。
三、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不断增加,对维生素C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高效的维生素C提取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维生素C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和食品工业等领域。
比如,在医药领域,维生素C可以用于治疗缺乏维生素C的疾病,比如坏血病。
在保健品领域,维生素C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剂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
在食品工业领域,维生素C可以作为一种营养添加剂,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
总结:维生素C的提取方法正在不断发展,并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提取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新型的提取方法,如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有着更高的效率和环保性。
这些方法将使维生素C的提取更加可持续,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药品维生素c的工艺
药品维生素c的工艺
维生素C的工艺一般分为合成法和发酵法两种。
1. 合成法:
合成法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备维生素C。
主要步骤包括:
- 底物准备:将底物葡萄糖转化为脱氢抗坏血酸酸(DHA),通常采用糖脱氢酶催化反应。
- 脱氢化:将DHA脱氢为维生素C,脱氢反应一般使用金属或半导体催化剂。
- 精制:对脱氢反应产物进行纯化、结晶、过滤、干燥等工艺,以获得高纯度的维生素C。
2. 发酵法:
发酵法是通过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维生素C。
这种工艺属于生物法,主要步骤包括:
- 微生物选育:选用适宜产维生素C的微生物,常用的包括双歧杆菌、废纸霉等。
- 发酵培养:将选用的微生物培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提供充足的营养条件和适当的温度、pH等条件,使微生物产生维生素C。
- 分离提取:将发酵液进行分离提取,通常采用离心、膜过滤、吸附等技术,获得维生素C的粗品。
- 精制:对粗品进行纯化、结晶、干燥等工艺,以获得高纯度的维生素C。
维生素C的工艺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方法,还可以通过植物提取法或动物提取
法获得。
不同的制备方法会影响维生素C的产率、纯度以及成本等因素。
实验四 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工艺条件探究
实验四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工艺条件探究一、实验目的1.学习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工艺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维生素C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3.学习以正交实验法优化工艺条件的试验方法4.学习超声波法在提取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简称V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化学式为C6H8O6,维生素C 纯品为白色无臭结晶,熔点在190—192℃,易溶于水,微溶于丙酮,在乙醇中溶解度更低,不溶于油剂。
结晶抗坏血酸在空气中稳定,但它在水溶液中易被空气和其他氧化剂氧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见光加速分解;在弱酸条件中较稳定。
维生素C 不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能防止坏血病、关节肿,促进外伤愈合,使机体增强抵抗能力。
而且在食品工业上常用作抗氧化剂、酸味剂及强化剂。
超声提取是超声波对液体中固体物质作用时,产生空化效应,造成生物细胞壁及整个生物体的破裂,加速溶剂进入细胞。
同时,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强化了胞内物质的释放、扩散和溶解,使化学成分快速进入溶剂中,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
三、仪器和试剂1. 仪器烧杯(100mL、500mL、50mL) 、量筒(10mL)、锥形瓶(150mL)、0.45μm微孔滤膜、50mL 比色管UV110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榨汁机、真空抽滤机、高速离心机、2. 试剂Vc抗坏血酸(A.R)、HCl(A.R)、1.0mol/LNaOH(A.R)、磷酸(A.R)、2.0% ( W/ V )偏磷酸(A.R)、蒸馏水、冰、西红柿四、实验步骤1、样品的处理将西红柿洗净、擦干,称取具有代表性样品的可食部分,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将西红柿汁盛装在烧杯中,放置阴凉处备用。
1.1 料液比不同的维生素C含量提取分别量取3mL西红柿汁于编号1、2、3、4、5的5个50mL小烧杯中,在超声功率280 W、超声时间30 min、2.0%偏磷酸、冰水混合条件下,分别加入按1:1、1:2、1:3、1:4、1:5的料液比对原材料进行超声提取,过滤,高速离心分离10min,取上清液即为待测果蔬提取液。
维生素C的提取
维生素C得提取维生素C就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得维生素之一,如果缺乏维生素C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它对物质代谢得调节具有重要得作用。
近年来,发现它还有增强机体对肿瘤得抵抗力,并具有化学致癌物得阻断作用。
维生素C就是不饱与多羟基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抗坏血酸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与蔬菜中,尤其就是柠檬果实与一些绿色植物(如青辣椒、菠菜等)中含量特别丰富、抗坏血酸在机体同具有广泛得生理功能,已知体内许多重要物质得代谢反应都需要抗坏血酸得参与。
它就是脯氨酸羟基化酶得辅酶,故有增进胶原蛋白合成得作用。
机体中许多含疏基得酶,需要依赖于作为还原剂得抗坏血酸得保护,使酶分子得疏基处于还原状态,从而维持其催化活性。
由于抗坏血酸得氧化还原作用,它可促进免疫球蛋白得合成,增强机体得抵抗力。
同时还能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化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简称GSH),而GSH可与重金属结合而排出体外,因此维生素C常用于重金属得解毒、此外,抗坏血酸尚有许多其她生理功能,但其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抗坏血酸就是一种不饱与得多羟基内酯化合物,稍有酸味得糖类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故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在溶液中其分子内C2与C3之间得烯醇式羟基上得氢极易解离并释放出H+,而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氧化后仍具有维生素C得生理活性,但它易分解为二酮古洛糖酸,此化合物不再具有维生素C得生理活性。
维生素C有很强得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并有氧化剂存在时,易被氧化而破坏。
还原型与氧化型抗坏血酸可以互相转变,在生物组织中自成一氧化还原系统、维生素C具有很强得还原性。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本身则氧化为脱氢型。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维生素C得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前,则滴下得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一旦溶液中得维生素C已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得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青椒中维生素得提取方法:维生素C在中性、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因此,弱酸性溶液中可提取维生素 C 。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以葡萄糖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维生素C。优点是 环境友好、产物单一,但发酵周期较长,收率受多种因 素影响。
植物提取法
从富含维生素C的植物中提取得到。优点是天然、无污染 ,但提取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生产工艺优化建议
采用新型催化剂
通过优化化学合成过程中的催化剂,提高反应速 率和选择性,减少副产物生成。
维生素C的功能
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C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功能,提高机 体抵抗力。
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维生素C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持皮肤、 血管、骨骼等组织的健康。
参与铁吸收与转运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和转运,有助于 预防贫血。
02
维生素C的生产方法
提取溶剂选择
根据不同水果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提取溶 剂,如水、乙醇、丙酮等,以最大限度地
提取出水果中的维生素C。
酸处理
将水果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酸溶液中,以破 坏果肉中的细胞壁,释放出其中的维生素 C。
提取温度与时间
控制提取温度和时间,以提高维生素C的 提取效率。
产品纯化与精制
过滤与分离
将提取液进行过滤和分离,去除其中的杂 质和不必要的成分。
04
生物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
菌种选择与培育
菌种选择
选择适合生产维生素C的微生物菌种,如酵母菌、霉菌等。
菌种培育
通过优化培养基、环境条件等,对菌种进行培育和改良,提 高其生产能力。
发酵过程控制
发酵温度
保持适宜的发酵温度,有 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
发酵时间
控制发酵时间,避免过长 或过短,影响维生素C的 产量和质量。
干燥
对维生素C晶体进行干燥处理,以便更好地 储存和使用。
维生素C的提取
维生素C的提取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我们需要通过食物或者药物的方式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
本文将探讨一种提取维生素C的方法,以及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
一、传统方法过去,提取维生素C的常用方法是利用柑橘类水果的果皮。
柑橘类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提取维生素C的前提是获得柑橘类水果的果皮。
下面是传统方法的步骤:1. 收集柑橘类水果的果皮,最好选择未经化学处理的有机果皮,以确保纯度和安全性。
2. 将果皮切碎成小块,并使用果皮刨刀或者榨汁机将其榨汁。
3. 将榨汁的果皮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均匀。
4. 使用滤纸或滤网过滤果皮榨汁,除去固体残余物。
5. 将过滤后的液体放入低温环境,使得其中的维生素C结晶成为粉末状。
6. 将维生素C粉末收集起来,并进行干燥处理,最后得到纯净的维生素C产品。
传统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提取维生素C 的效率较低,产量有限。
其次,传统方法无法确保维生素C的纯度和稳定性,可能存在其他杂质和变质的问题。
二、现代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方法在维生素C的提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目前较常见的现代技术: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分离原理的分析技术,在维生素C 的提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该技术,可以准确测量维生素C的含量,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2. 生物发酵法生物发酵法是将特定的微生物应用于维生素C提取中的一种方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发酵产物中的维生素C提取出来。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大幅提高维生素C的产量和纯度。
3.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一种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维生素C的方法。
由于该方法存在高成本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应用于大规模维生素C的生产。
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维生素C的提取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提取产量和纯度也得以保证。
维生素C生产的两种方法
合成步骤
葡萄糖转化为2-酮-L-古 龙酸的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葡萄糖经过氧化、环化等反 应,得到2-酮-L-古龙酸。
2-酮-L-古龙酸转化为维 生素C的反应
在特定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下,2-酮-L-古 龙酸经过氧化、还原、重排等反应,最终得
食品添加剂领域
果汁饮料
维生素C作为食品添加剂,常用于果汁饮料 中,以提高饮料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乳制品
在乳制品中添加维生素C,可以增强产品的 抗氧化性能,延长保质期。
05
维生素C的未来发展前景
新的合成方法研究
要点一
寻找更环保的合成路径
目前维生素C的合成方法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法,这种方法会 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 科学家正在研究新的合成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辅助治疗感冒
维生素C可以辅助治疗感冒,因为它具有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有助于减轻感冒症状和缩短病 程。
保健品领域
提高免疫力
维生素C作为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提高人体的 免疫力。
延缓衰老
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抗自由基的作用,可以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保持皮肤健康。
生产效率比较
化学合成法
由于化学反应过程相对简单,合成速度快,因此生产效率较高。
生物发酵法
生物发酵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微生物培养和发酵等环节,因此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原料消耗比较
化学合成法
合成维生素C所需的原料主要是葡萄糖,但由于需要经过多步化学反应,因此 原料利用率较低,副产物较多。
维生素c的工艺流程
维生素c的工艺流程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物,也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
它能够帮助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减轻疲劳等。
维生素C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原料选择、提取、纯化、干燥和包装等多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选择,通常使用柑橘类水果中的果实作为维生素C 的原料,因为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
选择新鲜、成熟的柑橘类水果是保证维生素C含量的关键。
接下来是提取步骤。
首先,将柑橘类水果去皮、去籽,然后将果实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果汁。
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同时也含有其他杂质。
然后是纯化过程。
首先将果汁通过过滤器进行初步过滤,去除污染物和颗粒杂质。
接下来,通过负离子交换柱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负离子交换柱可以吸附杂质,使维生素C得到进一步提纯。
在纯化步骤后,维生素C被浓缩成稠密液体。
稠密液体随后被送入干燥设备,以去除多余水分。
干燥设备一般是采用喷雾干燥器,通过将液体喷雾成微小颗粒,在高温下迅速蒸发,并将维生素C颗粒从干燥气流中收集起来。
最后是包装环节。
维生素C通常以胶囊、片剂或粉剂等形式供应给消费者。
根据不同需求,将干燥后的维生素C进行包装。
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工艺步骤,如在提取过程中添加辅助剂以提高维生素C的纯度和稳定性、对维生素C进行微生物检测等。
在整个维生素C的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生产厂家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步骤中的操作,确保维生素C的含量和纯度符合标准。
此外,为了保证维生素C的质量和安全性,工厂还需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测。
综上所述,维生素C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选择、提取、纯化、干燥和包装等多个步骤。
这些步骤的操作和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维生素C的质量和纯度。
要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维生素C产品,需要科学、严谨地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章制度。
维生素c工艺流程
维生素c工艺流程维生素C工艺流程。
维生素C,也称作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C可以帮助增强免疫力,促进铁的吸收,对抗自由基,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等。
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需要通过食物摄入。
然而,有时候人体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C,这就需要通过工艺流程来生产维生素C。
维生素C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准备、发酵、提取、精制和包装。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首先是原料准备。
维生素C的原料主要是葡萄糖,而葡萄糖可以从多种植物中提取,比如玉米、甘蔗等。
因此,首先需要将这些植物原料进行提取,得到纯净的葡萄糖。
接下来是发酵。
将提取得到的葡萄糖溶液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比如调节pH值、加入微生物菌种等,然后放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
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微生物会利用葡萄糖进行代谢,产生维生素C。
发酵完成后,就需要进行提取。
将发酵液进行离心、过滤等处理,得到含有维生素C的液体。
然后通过蒸发、结晶等方法,将维生素C从液体中提取出来。
接下来是精制。
通过结晶、洗涤、干燥等工艺,将提取得到的维生素C进行精制,得到纯度较高的维生素C产品。
最后是包装。
将精制的维生素C产品进行包装,通常是以袋装或瓶装的形式,然后进行质检,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最后进行入库存储。
维生素C的工艺流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其中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反应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条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工艺流程的改进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以提高维生素C的产量和纯度,降低生产成本,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实验21%20食物中维生素C的提取与定量ppt
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食物中维生素C的特性和功能。
2、掌握食物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二氯 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原理
Vc有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类型。 还原型Vc易被氧化,提取液常为稀酸。 还原型Vc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6-二氯酚靛酚(DCIP)还原褪色, 通过滴定,可定量测定还原型Vc含量。
滴定:取三角瓶两个,各加滤液10毫升。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直至出现微红色,并且半 分钟内不褪色。记录滴定所用DCIP溶液的体积。
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mg/100g样品)=滴定所 用DCIP的体积(ml) ×T ×(100/10) ×(100/W) T: 0.089 mg/ml W: 样品的质量
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 讨论
实验步骤(含注意事项)
提取:称取桔子果肉,按2:1的比例加入2% 的草酸溶液,然后打浆。准确称取30克左右 的浆液,定量转移至100毫升容量瓶中,用1 %草酸定容。 脱色:上述溶液倒入干燥锥形瓶中,加入白 陶土3匙,充分振荡5分钟。然后过滤,将滤 液倒入干燥小烧杯中。
实验步骤(含注意事项)
实验八、维生素C的提取及定量测定
实验八、维生素C的提取及定量测定一、目的1.学习维生素C定量测定法的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原理Vc是人类营养中生要的维生素之一。
它分布广,绿色组织和水果含量更为丰富,V c有强的还原性,酸性条件加热并有氧化剂存在时Vc易被氧化破坏。
中性和酸性条件下,Vc能将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同时Vc被氧化成脱氢Vc,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测样品中的V c含量。
V c全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点染料,使溶液呈淡粉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它干扰,则消耗的染料与样品中Vc含量成正比。
测定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化学方法,一般是根据它的还原性。
本实验即利用维生素C的这一性质,使其与2,6- 二氯酚靛酚作用,其反应如下:2,6-二氯酚靛酚钠盐的水溶液呈蓝色,在酸性环境中为玫瑰色,当其被还原时,则脱色。
根据上述反应,利用2,6- 二氯酚靛酚在酸性环境中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样品溶液。
开始时,样品液中的维生素C立即将滴入的2,6- 二氯酚靛酚还原脱色,当样品液中维生素C全部被氧化时,再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就不再被还原脱色而呈玫瑰色。
故当样品液用2,6- 二氯酚靛酚标准液滴定时,溶液出现浅玫瑰色时表明样品液中的维生素C全部被氧化,达到了滴定终点。
此时,记录滴定所消耗的2,6-二氯酚靛酚标准液量,按下述公式计算出样品液中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
计算公式:为滴定样品提取液所用的式中:VA2,6-二氯酚靛酚的平均mL数;V为滴空白对照所用的2,6-二氯酚靛酚的平均mL数;BS为1mL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相当于维生素C的mg数;W为10 mL样品提取液中含样品的g数。
三、器材9.药物天平四、试剂和材料称取0.21g碳酸氢钠,0.26 g 2,6-二氯酚靛酚溶于250 mL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 mL。
过滤,装入棕色瓶内,置冰箱内保存,不得超过3天。
使用前用新配制的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1 实验流程
维生素C含量测定按以下流程进行:维生素C的提取→2,6-二氯酚靛酚的标定→维生素C的滴定→维生素C含量的计算
2 样品中维生素C的提取
称取样品50 g,加入2%草酸溶液50 mL,倒入组织捣碎机中打成匀浆,过滤得到滤液,滤渣可用少量的2%草酸溶液清洗3次,将所有滤液合并,用2%草酸溶液将滤液定容至200 mL。
3 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4.0 mL抗坏血酸标准溶液(含有0.4 mg的抗坏血酸)于100mL 锥形瓶中,加入1%草酸溶液16mL,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滴定终点的判断为淡红色在15s内不褪色,记录所用二氯酚靛酚溶液的体积(x mL)。
计算出1mL二氯酚靛酚溶液所能氧化的抗坏血酸的量M(即为M=0.4/x)。
4 样品液滴定
以1%草酸20 mL做空白对照。
样品滴定时准确吸取样品液两份各20 mL,分别放入两个100 mL的锥形瓶中,滴定的具体操作与1.4.3中一致,分别记录二氯酚靛酚溶液的用量,以V1、V2表示。
5 样品中维生素C含量计算
将两份样品滴定所消耗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平均值(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代入下列公式计算100 g样品中所含维生素C的质量:抗坏血酸含量(mg/100g)=100(V1-V2)VM/V3W,其中V1、V2和V3分别为滴定的数字,V 表示提取样品液的总体积,在本实验中为200 mL,V3为滴定时所取样品的总体积,在本实验中为20 mL,M为1mL二氯酚靛酚溶液所能氧化的抗坏血酸的量,W为所用样品的质量,在本实验中样品质量为50g,数字100代表100g样品。
维生素C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离心管放入转 头、拧紧转头
盖
关闭离心机盖
设定离心转头 速度、温度、 时间,开始离
心
离心结束后
取出离心样品 管
取出转头,擦 干、清洁转头
关闭离心机电 源开关
关闭离心机控 制电闸
五、思考题
01
为什么滤液为红色时应 重新取材提取多酚氧化 酶?
02
怎样可以使切好的土豆 丝不变色?
03
怎样配制1000ml柠檬酸 缓冲液(0.05mol/L, pH4.8)
富含维生素C 量高的食物 (毫克/100克
食物)
酸 枣——8301170 猕猴桃——568 枣 ——549 辣 椒——185 山 楂——89 柿子椒——89 菜 花——88 金花菜——85 苦 瓜——84 雪里红——83
豌豆苗——53 油 菜——51 橙 ——49 柚 ——41 柠 檬——40 柑 橘——34 水萝卜——34 大白菜——19 西红柿——12 芥菜头——80 青 蒜——77
08
上清→多酚氧化酶粗制品
多酚氧化酶的 性质
01
多酚氧化酶的作用 :催化的反应
02
多酚氧化酶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03
底物专一性(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 )
04
底物浓度
05
酶浓度
06
氢离子浓度 (移液管)
四、操作要 点
公用试剂的使用、 玻璃器皿清洁、 定量、定时
离心机及其使 用
1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对混合液(含有固 形物)进行分离和沉淀的一种专用仪器。
学习多酚氧化酶 的提取和活力测 定方法
02
03
了解影响酶促反 应速度的各种因 素
二、实验原理
酶的分离纯化: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流程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流程
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
下面是维生素C生产工艺的大致
流程:
1. 原料准备:主要原料为葡萄糖,通常是从玉米或其他淀粉含量较高的植物中提取得到。
原料经过清洗和糖化处理,获得纯度较高的葡萄糖。
2. 发酵:在发酵槽中,将葡萄糖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同时加入合适的维生素、氮源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维生素C的
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接种经过筛选的维生素C产生菌株,
并控制适宜的温度、pH值、通气量等因素,促使这些细菌大
量繁殖和维生素C的生产。
发酵过程通常持续40小时左右。
3. 提取:在发酵结束后,通过脱色、沉淀、过滤等处理,使发酵液中的菌体和杂质分离。
然后,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进行浸提,将维生素C从发酵液中提取出来。
提取出的维生
素C溶液经过蒸馏、浓缩和冷冻干燥等处理,得到维生素C
的粉末形式。
4. 精制:为了提高维生素C的纯度和质量,还需要对粉末进
行精制。
精制过程主要包括溶解、净化、结晶、过滤、干燥等步骤,以消除残余的杂质和不纯物质。
5. 检测和包装:经过精制后的维生素C粉末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外
观、纯度、含量、溶解度、微生物限度等。
合格后,将维生素
C粉末进行包装,通常是采用铝箔袋或塑料容器来保护其稳定性。
综上所述,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发酵、
提取、精制、检测和包装等环节。
根据不同的工艺和设备条件,具体的生产流程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整体上以上述几个步骤为基础。
实验四 维生素C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2,滴定 ,
(1)标准液滴定 (1)标准液滴定 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Oml(含0.1mg抗坏血酸) 置lOOml锥形瓶中,加9m1 1% HCl ,微量滴定管以0.1% 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钟即为终点. 由所用染料的体积计算出l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抗坏血酸. 2)样液滴定 (2)样液滴定 准确吸取滤液两份,每份lO.Oml分别放入两个100ml锥 形瓶内,滴定方法同前.
维生素C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实验四 维生素 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 验目的
掌握2 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 掌握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 的原理和方法. 的原理和方法.
实 验 原 理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中性,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 酸性条件下稳定,因此,弱酸性溶液中可提取维生素C .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身则 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 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些染料,使滴定液呈 淡红色,即为终点.如无其他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 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
计 算
注意
1)生物组织提取液中 常有色素存在, 生物组织提取液中, (1)生物组织提取液中,常有色素存在,影响滴 虽可用白陶土将提取液脱色, 定,虽可用白陶土将提取液脱色,但最适用的白 陶土不易得到,往往不能将颜色脱尽. 陶土不易得到,往往不能将颜色脱尽. 滴定过程宜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 2min. (2)滴定过程宜迅速,一般不超过2min.滴定所 用的染料不应少于lml或多于4ml lml或多于4ml, 用的染料不应少于lml或多于4ml,如果样品含抗 坏血酸大高或大低时,可酌量增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C的提取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如果缺乏维生素C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发现它还有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是不饱和多羟基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抗坏血酸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尤其是柠檬果实和一些绿色植物(如青辣椒、菠菜等)中含量特别丰富。
抗坏血酸在机体同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已知体内许多重要物质的代谢反应都需要抗坏血酸的参与。
它是脯氨酸羟基化酶的辅酶,故有增进胶原蛋白合成的作用。
机体中许多含疏基的酶,需要依赖于作为还原剂的抗坏血酸的保护,使酶分子的疏基处于还原状态,从而维持其催化活性.由于抗坏血酸的氧化还原作用,它可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同时还能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化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简称GSH),而GSH可与重金属结合而排出体外,因此维生素C常用于重金属的解毒。
此外,抗坏血酸尚有许多其他生理功能,但其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
抗坏血酸是一种不饱和的多羟基内酯化合物,稍有酸味的糖类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故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在溶液中其分子内C2和C3之间的烯醇式羟基上的氢极易解离并释放出 H+ ,而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氧化后仍具有维生素C的生理活性,但它易分解为二酮古洛糖酸,此化合物不再具有维生素C的生理活性。
维生素C有很强的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加热并有氧化剂存在时,易被氧化而破坏.还原型和氧化型抗坏血酸可以互相转变,在生物组织中自成一氧化还原系统。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本身则氧化为脱氢型。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前,则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一旦溶液中的维生素C已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
青椒中维生素的提取方法:维生素C在中性、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因此,弱酸性溶液中可提取维生素 C .用水将青椒洗净,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
称取10g,放入研钵中,加1%HCl溶液5ml一起研磨,放置片刻,将提取液转入锥形瓶中。
如此反复2~3次。
用适量白陶土脱色,过滤,最后,将提取液转入50ml容量瓶中,再用1%HCl溶液稀释到刻度并混匀,静置10min 。
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水洗干净待测的新鲜蔬菜或水果,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
然后称取20g,加入10~20mL 2%草酸,研磨成浆状,抽滤,合并滤液,滤液总体积定容至50mL。
或者研磨后以2%草酸洗涤离心(4000r/min,10min)2~3次,合并上清液于5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
草莓中维生素C的提取:将分选、洗净、沥干后的新鲜草莓按1:10(鲜果:提取剂)分别用不同溶剂于不同温度下经过不同时间提取,再经减压过滤或得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提取液.测定前经微孔膜(0.45μm)过滤.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极易氧化,故提取在常温下酸性溶剂中进行,本文探讨了用1%的盐酸、3%的草酸、2%~5%的HPO3进行提取.结果证明用5%的HPO3研磨草莓后,再用2%的进行浸提较为理想。
因为HPO3具有明显的沉淀蛋白质和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结晶提取维生素C:结晶是制药工业中一个很重要的单元操作,这是因为结晶过程能从杂质含量相当多的溶液中形成纯净的晶体(形成混晶的情况除外);据统计,85%以上的药品最终以晶体形态出现。
此外结晶产品的外观优美,无论包装、运输、储存或使用都很方便.因此,对于许多物质来说,结晶往往是大规模生产的最好又最经济的方法;另一方面,对更多的物质来说,结晶也是小规模制备纯品的最方便的方法。
从维生素C母液中提取维生素C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对维生素C母液中和,生成维生素C盐得盐溶液;将盐溶液搅拌、再经过浓缩结晶、分离,得维生素C。
该方法工艺科学,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既增加了经济收益,又可避免污染环境,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维生素C—Na盐(Vintamin C—Na) 又名L—抗坏血酸钠(L-A scorbic acidNa).在医药上用作Vc增补剂,以补充Vc摄入不足;在食品及一些饮料上用作抗氧化剂,可防止食品和饮料变色、变味。
维生素C-Na盐为白色或微黄色针状晶体,无臭,味略咸,在空气中较稳定,遇光色渐变暗,在水中易溶,在甲醇,己醇中微溶解。
在氯仿或已醚中不溶。
比旋度+103—+108,干燥失重小于或等于0。
25%,pH值介于7-8之间,含量大于或等于99%。
结晶的方法有五种:(1)冷却法,结晶过程基本上不除去溶剂,而是使溶液冷却降温,成为过饱和溶液.此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显著下降的物系;(2 )蒸发法,是除去一部分溶剂的结晶法,它使溶液在加压、常压或减压下加热蒸发而浓缩以达到过饱和.此法主要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化不大的物系或具有逆溶解度的物系;(3)真空冷却法,溶剂在真空下闪急蒸发并绝热冷却而使溶液过饱和,析出晶体,它实质上是以冷却及去除一部分溶剂的浓缩两种效应来产生过饱和度,此法适用于dC*/d值中等的物系;(4)盐析(溶析)法,即向物系中加入某物质,以降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所加入的物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这种物质往往叫做稀释或沉淀剂。
这种结晶法之所以ALI做盐析法,是因为NaCl是一个最常用的沉淀剂;(5)反应结晶法,即利用气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之间进行化学反应获得的反应产物晶体的方法。
超滤技术提取维生素C:原料药VC提取过程,大致有两种方法 : 经典的莱氏法,和中国大规模通用的两步发酵法。
莱氏法是维生素C生产的经典方法,系以葡萄糖作为起始原料,经催化加氢制成D.山梨醇,再经醋杆菌深层发酵氧化制得收率很高的L—山梨糖,L一山梨糖经丙酮和硫酸处理(生产上俗称丙酸化)生成双丙酮-L—山梨糖(简称双酮糖),再用苯或甲苯提取,提取液经水法除去单酮山梨糖后蒸去溶剂而后分离出来,用高锰酸钠氧化、水解、酯化、转化、中和便得VC。
中国国内企业通用的两步发酵法,即山梨醇发酵生成山梨糖后,山梨糖又经第二步细菌氧化,直接生成2一氧代古洛糖酸,而废除了丙酮化和化学氧化两个步骤。
反应过程为葡萄糖催化加氢制山梨醇,山梨醇经发酵生成L —山梨糖,再经第二步发酵到2-氧代古洛糖酸。
提取发酵液的提取工艺是维生素C实验生产行业中较为重要的问题。
经过二次发酵,发酵液中2—酮基-L-占龙酸含量仅为6~9%,且残留菌丝体、蛋白质和悬浮微粒等杂质,分离提纯比较困难.后处理的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很大,因此研究后处理技术,对降低维生素C实验的生产成本非常重要。
生产上应用的提取法主要有加热沉淀法、化学凝聚法和超滤提取3种。
超滤提取具有无相变、节能、操作简便、不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等优点,现已在生产中获得广泛应用。
有许多将超滤用于发酵液的提取、浓缩等的报道。
2—酮基-L-古龙酸钠盐发酵液预处理后通过超滤膜,使1—酮基—L-古龙酸钠盐溶液与菌丝、蛋白质及悬浮微粒等大分子杂质分离,大大简化了提取工艺.再经超滤树脂脱盐脱色后浓缩结晶,2—酮基—L-古龙酸超滤工艺收率约为98%,在超滤前后发酵液中2—酮基-L—古龙酸的钠盐含量几乎不变。
此工艺用膜分离代替传统工艺中的加热除蛋白质,1-酮基-L-古龙酸收率提高近4%.整个过程通过夹套冷却的方法保持在常温下操作,能耗低,成本降低。
在用膜除蛋白质过程中,无任何新化学物质加入,减少了树脂的污染和损耗,降低了酸碱用量,也减少了“三废”排放。
更值得指出的是,超滤法对已染菌的维生素C实验发酵液仍可保证最终成品质量,而其他工艺却难以实现.超滤技术的重点在于选择合适的膜和膜装置、生产流程和膜清洗方法.随着新型膜材料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如陶瓷膜、不锈钢膜等的应用,选择最适宜的膜设备、膜组件和膜分离件,可使产品的收率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选择抗堵塞的超滤膜组件,可消除发酵液的预处理步骤,降低成本。
膜装置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多采用连续式流程。
膜清洗程序和膜的寿命有很大关系,主要是洗涤剂加入量、pH值调节、加热温度和冲洗时间等。
此外,提取方法还有仍处于实验阶段的离子交换法和溶媒萃取法。
膜分离技术提取维生素C: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精密分离技术,它是材料科学与介质分离技术的交叉结合,具有高效分离、设备简单、节能、常温操作、无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维生素的提取。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使用半透膜的分离方法,在常温下以膜两侧压力差或电位差为动力,对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浓缩、纯化.膜分离技术主要是采用天然或人工合成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流质和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操作。
现已应用的有反渗透、纳滤、超过滤、微孔过滤、透析电渗析、气体分离、渗透蒸发、控制释放、液膜、膜蒸馏膜反应器等技术,其中在食品、药学工业中常用的有微滤、超滤和反渗透3 种。
我国维生素C、酶制剂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维生素C 发酵液中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10000—100000,可以选择一定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超滤膜除去蛋白质等大分子杂质。
李春艳等[3]选用超滤膜系统及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0 的膜处理维生素C的原始发酵液,滤液质量好,通量高,并且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收率.酶制剂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100000间,是高度催化活性的特殊蛋白质,正好落在超滤的切割范围内。
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5000和10000的超滤平面膜组件,直接从去除菌体的发酵液中浓缩回收,在浓缩率20倍以下,取得98.3%的高回收率,具有应用价值.分子蒸馏技术提取维生素C:分子蒸馏不同于一般的蒸馏技术.它是运用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而实现物质的分离,因而能够实现在远离沸点下操作。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液体混合物的分子受热后运动会加剧,当接受到足够能量时,就会从液面逸出而成为气相分子,随着液面上方气相分子的增加,有一部分气体就会返回液体,在外界条件保持恒定情况下,就会达到分子运动的动态平衡。
从宏观上看达到了平衡。
体混合物为达到分离的目的,首先进行加热,能量足够的分子逸出液面,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重分子平均自由程小,若在离液面小于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而大于重分子平均自由程处设置一冷凝面,使得轻分子不断被冷凝,从而破坏了轻分子的动平衡而使混合液中的轻分子不断逸出,而重分子因达不到冷凝面很快趋于动态平衡,不再从混合液中逸出,这样,液体混合物便达到了分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