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3排序》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doc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课初识算法与程序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算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算法概念的理解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以趣味性问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通过 Flash 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学会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课时)(一)我们来共同寻找下面一些生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天下真的有“不要钱的午餐”吗?某一餐馆门口海报上写着“不要钱的午餐”,规则如下:在三个月内,来宾必须凑够五个人,五人每次来就餐必须按照不同的顺序坐,直到把所有可的顺序都坐一遍,以后来吃饭就可永远免费” 。

于是有人想,这太容易了,每人每次坐不同的位置,吃五次不就行了?于是他就叫上自己的朋友参加这项活动,可是,吃了十次之后,还没有吃上免费午餐,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感觉非常有意思,很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得出了破解问题的步骤:①第一个座位5个人都有坐的机会②第二个座位只有4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一个人不能同时坐两个座位)③第三个座位只有3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④第四个座位只有2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⑤第五个座位只有1个人有坐的机会⑥计算:5×4×3×2×1=120⑦得出结论:需要吃120次才有可能吃上免费午餐。

【问题二】有三个和尚和三个妖怪过河,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妖怪的人数大于和尚的人数,那么和尚就会有被吃掉的危险。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教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的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算法的基本概念与分类a.算法的定义和特点;b.算法的分类和评价标准;c.常见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等。

2.程序设计基础a.程序设计语言和编译器的介绍;b.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c.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语句和控制结构,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等。

3.算法设计与问题解决a.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b.算法设计的常见问题,如查找问题、排序问题等;c.使用编程语言实现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4.程序设计的进阶技巧a.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分类;b.常见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等;c.运用递归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对算法和程序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实践:通过编写小型程序,让学生动手实践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3.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算法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导入: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为例,引出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2.讲解:算法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算法的分类和评价标准;3.实践:通过示例演示并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习常见的排序算法;a.冒泡排序的实现和原理;b.选择排序的实现和原理;c.插入排序的实现和原理;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相关习题作业。

第二课时:程序设计基础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2.讲解:介绍程序设计语言和编译器的基本概念;3.实践:通过示例演示程序设计的基本语句和控制结构;a.顺序结构的实现和原理;b.条件结构的实现和原理;c.循环结构的实现和原理;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相关习题作业。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 2.3 排序——选择排序算法(第一课时) (20张)教案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 2.3 排序——选择排序算法(第一课时) (20张)教案

一、复习导入1.提问:若要将108、120、96、75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冒泡排序,则:①需进行几次冒泡排序,每次的排序结果分别是什么?②整个排序过程中进行了几次数据交换,是否能减少交换次数?③能否减少交换次数?1.回答问题;2.讨论思考第三个小问题,能否减少交换次数。

复习冒泡排序算法,并通过分析数据交换的次数,提问学生是否有办法让数据交换的次数变少,引发学生思考与发现,进而引出选择排序算法。

二、例题示范引出概念1.讲解:将108、120、96、75四个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简要阐述选择排序算法。

第一次,从四个数中找到最小数75,放到最上面第一个位置,75与108交换位置;第二次,从三个数中找到最小数96,放到最上面第二个位置,96与120交换位置;依次类推,直到成为有序序列,结果如下:2.引出概念:选择排序是在参与排序的所有数组元素中找出最小(或最大)数据的元素,使它与第一个元素中的数据相互交换,然后再在余下的元素中找出最小(或最大)数据的元素,与第二个元素中的数据相互交换位置,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成为一个有序的序列。

听教师讲解,解决疑惑。

通过对第三个小问题深层次的探讨,引出本节课学习的算法:选择排序算法及其概念。

三、小试牛刀随堂练习1:1.先在学案上回答两个练习题。

2.请学生讲解这两道目自己的选择与做题思路。

让学生先了解选择排序算法,通过两道简单题目的练手,对其有总体认识,树立信心。

四、选择排序算法表示(流程图1)1.回顾:表示算法的三种方法:自然语言——>流程图——>程序语言2.有的同学说,画流程图还不简单,一个开始,一个结束,中间加个“选择排序”不就行了。

回答没错,得到流程图一。

回顾算法的三种表示方法。

借学生口闻,无缝引导学生到画选择排序的流程图中。

五、选择排序算法表示(流程图2)1.流程图一问题:这个流程图没错,但实际问题没有解决,到底选择排序是怎么样进行的呢?2.观察:根据下图图例,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选择排序过程3.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流程。

高中信息技术 第3章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选修1

高中信息技术 第3章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 选修1

高中信息技术第3章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选修11.本章的作用和地位本章作为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第三章,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VB面向对象语言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VB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利用VB进行可视化编程的方法,掌握程序调试、查错和运行,以及学会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和VB可视化编程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强调学生通过感悟和操作来体验可视化编程环境和可视化编程,侧重培养学生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进行可视化编程过程与方法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开发软件奠定基础。

另外,本章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本书的后续章节的学习和其他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做好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上的准备。

2.本章主要内容介绍在软件技术领域中,可视化编程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热门领域,也是软件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学好可视化编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是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从事高效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关键,切实学好VB可视化编程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设置了三节内容:“3.1 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

本节从一个爱动脑筋的同学刘浩的一个问题(如何方便快捷地设计出像Windows那样的、人机交互比较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呢?)切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出为解决问题要从VB的可视化编程开始,通过对VB可视化编程概念的感悟,从客观世界和程序世界的对象实例类比让学生认识可视化编程的几个重要概念(对象、属性、方法、事件、事件过程和事件驱动),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3.2 程序调试的方法”。

本节通过张军在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的过程中,遇到调试程序的麻烦开始,引出程序调试是一项既需要技巧,又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

通过任务的设置,让学生亲自上机编辑程序、调试程序、发现程序错误,通过探究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而归纳出在程序设计中容易出现的四种错误类型:编辑时出现错误、编译时出现错误、运行时出现错误和逻辑错误。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选修1第二章第3课《排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选修1第二章第3课《排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选修1第二章第3课《排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冒泡排序的原理;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编写冒泡排序的主要代码;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程序书写习惯;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灵石中学高二选考学生。

学生来自于各个班级走班,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水平差距比较大,目前已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内容,具备一定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能力,简单的单层循环能基本理解。

但对于比较复杂的双层循环认知度较低。

因此,对于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语言描述的算法,大多能理解,但是,最后落实到用程序设计语言来编写程序,则比较困难。

如何让学生实现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语言向程序设计语言转化,是比较大的挑战。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
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遍、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景案例:学号,排序
教师:请5位同学从前到后坐好并拿好老师给你们的数字卡片,然后从后面开始两个两个比较你们手中的数,如果后面的同学数小的话就和前面的同学换一下座位,直到拿到最小数的同学坐在第一个位子为止。

同时在黑板贴五张数字卡片,其他同学们进行排序;
(同学们排序很快,但是当卡片增多时会很麻烦,效率很低)。

最新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 选修一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word文档

最新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 选修一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word文档

第一课初识算法与程序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算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算法概念的理解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以趣味性问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通过Flash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学会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时)(一)我们来共同寻找下面一些生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天下真的有“不要钱的午餐”吗?某一餐馆门口海报上写着“不要钱的午餐”,规则如下:在三个月内,来宾必须凑够五个人,五人每次来就餐必须按照不同的顺序坐,直到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坐一遍,以后来吃饭就可永远免费”。

于是有人想,这太容易了,每人每次坐不同的位置,吃五次不就行了?于是他就叫上自己的朋友参加这项活动,可是,吃了十次之后,还没有吃上免费午餐,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感觉非常有意思,很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得出了破解问题的步骤:①第一个座位5个人都有坐的机会②第二个座位只有4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一个人不能同时坐两个座位)③第三个座位只有3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④第四个座位只有2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⑤第五个座位只有1个人有坐的机会⑥计算:5×4×3×2×1=120⑦得出结论:需要吃120次才有可能吃上免费午餐。

【问题二】有三个和尚和三个妖怪过河,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妖怪的人数大于和尚的人数,那么和尚就会有被吃掉的危险。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本文档提供了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的详细内容和章节细化,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并学习该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本文档的内容概述:第一章:算法基础1.1 算法的概念和特性1.2 算法的表示方法1.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1.4 常用的算法设计方法1.5 算法实例分析与练习第二章:数据结构2.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2.2 线性表及其实现2.3 栈和队列及其实现2.4 串的表示和操作2.5 树的表示和操作2.6 图的表示和操作2.7 数据结构实例分析与练习第三章:排序算法3.1 冒泡排序3.2 插入排序3.3 选择排序3.4 快速排序3.5 归并排序3.6 排序算法的比较和应用3.7 排序算法实例分析与练习第四章:搜索算法4.1 顺序搜索4.2 二分搜索4.3 哈希搜索4.4 图搜索4.5 搜索算法的比较和应用4.6 搜索算法实例分析与练习第五章:算法优化5.1 贪婪算法5.2 动态规划5.3 分治算法5.4 回溯算法5.5 优化算法的比较和应用5.6 算法优化实例分析与练习第六章:程序设计基础6.1 编程语言概述6.2 程序设计基本原理6.3 程序的输入与输出6.4 控制结构6.5 函数与过程6.6 数组与字符串6.7 文件操作6.8 异常处理与调试技巧6.9 程序设计实例分析与练习第七章:高级程序设计技术7.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7.2 泛型编程7.3 并发与并行7.4 网络编程7.5 数据库编程7.6 GUI设计与应用7.7 Web开发基础7.8 高级程序设计实例分析与练习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实例代码、演示文稿、课程PPT等,可在相应章节或中获取。

法律名词及注释:1.Copyleft:一种软件版权授权方式,保障用户自由使用、修改和再发布软件。

2.Creative Commons:一种非盈利组织,推广用户之间共享知识和创作作品的授权方式。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 5.3 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14张)教案

浙教版信息技术选修1 5.3 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14张)教案

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中《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的内容。

将教材第二章第3节的“冒泡排序”和第五章第3节的“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两节合并起来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加深学生对冒泡排序算法和程序设计关系的体会。

排序算法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算法,对它的学习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三种程序设计结构的综合运用,又能为后续对分查找的学习作好铺垫。

引领学生走进算法,揭排序算法程序实现的神秘面纱。

学习本节课,不仅会填补学生关于程序设计的认知,也会对整个排序算法建立起更丰富和例题的知识结构。

因此,本课学习对于学生意义非凡。

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以及4G技术的广泛普及,利用移动PC端(IPAD)进行随时学习,随身学习更为便捷,并且通过《信息的获取》这一章的学习,所有学生均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资料信息资源的获取。

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算法与程序设计将作为选修模块被大多数学生选择,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算法了有一定的了解,赞叹于算法解决问题的高效。

但是,他们大多数同学从未有过用进行程序设计的经历,更没用IPAD进行过程序设计。

对利用移动PC进行程序设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计算机科学有很大的兴趣。

高中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钻研、喜欢竞争。

同时,学生在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这些特点,为本节课采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方式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冒泡排序的优势,理解如何利用移动端较为规范地编写程序2.能由此及彼,归纳冒泡排序中的数字规律,探索更有效率的冒泡排序算法过程与方法:1.在自主探索冒泡排序算法的过程以任务分解、小组交流、互联网搜索的方式化解难点2.在以探究法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思考发现、归纳总结,逐步将冒泡排序方法用程序语言表达出来,最终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优质课件】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23第一章2.1《排列》优秀课件.ppt

【优质课件】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23第一章2.1《排列》优秀课件.ppt
就视为完成这件事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两个不同的 排列).
由排列的定义可知,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也就是 说与位置有关的问题才能归结为排列问题.当元素较 少时,可以根据排列的意义写出所有的排列.
Ann n(n 1)(n 2)3 2 1
就是说,n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排列数, 等于正整数1到n的连乘积, 正整数1到n的连乘积,叫做n的阶乘, 用n!表示, 所以n个不同元素的全排列数公式可以写成
Ann n!
另外,我们规定 0!=1
排列数公式(2):
Am n (n 1) (n 2)(n m 1) n n (n 1) (n m 1)(n m) 2 1 (n m) 2 1 n! (n m)!
(m n,m,n N)
规定:0! 1
例2. 计算:
(1)A136 161514 3360
(2)A66 =6!=6×5×4×3×2×1=720
(3) 8!7! 7 5!
42
(4)
m
! (m Am2
m2
1)
!
m2 2m 1
例3.解方程:
(1)
A4 2 n 1
2.从4种蔬菜品种中选出3种,分别种植在不同土质的
3块土地上进行试验,有 24 种不同的种植方法?
A43 4 3 2 24
3.从参加乒乓球团体比赛的5名运动员中选出3名进
行某场比赛,并排定他们的出场顺序,有 60 种不同
的方法?
A53 5 4 3 60
4.信号兵用3种不同颜色的旗子各一面,每次打出3面,
第2位 n-1
A2 n

n (n 1)
第3位 n-2
A n (n 1)(n 2) 3 n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常见算法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3.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算法与程序设计概述
1.1算法的基本概念
1.2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1.3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
2.算法设计与分析
2.1算法的基本设计方法
2.2算法的正确性分析
2.3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常见算法及其设计与实现
3.1排序算法
3.2查找算法
3.3图算法
3.4字符串匹配算法
3.5动态规划算法
4.程序设计语言与工具
4.1C语言基础与进阶
4.2编程环境与调试工具
4.3程序设计实践与项目开发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结合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设计并布置编程练习和实验,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4.通过讨论、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重点:
1.算法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2.常见算法的实现与应用。

五、教学难点:
1.算法的正确性分析;
2.动态规划算法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资源:。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3排序》优质课教案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3排序》优质课教案

《冒泡排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冒泡法排序的算法原理。

2、掌握冒泡法排序的算法实现过程。

3、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能在VB源程序中完善程序。

4、能用冒泡排序法解决实际数据排序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2、培养学生小组协作、互帮互助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将自己的逻辑思维运用到计算机程序设计过程中。

2、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以及利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为《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四节“对数据进行排序”第一小节内容,学生掌握了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和数组的应用,同时,已经学会分析双重循环的的程序结构,前面也已经学了解析法和枚举法两种典型算法,为学习冒泡法排序的算法奠定了基础。

但是初次接触排序算法的思路和原理,新课程标准对排序算法的要求是“通过实例,使用排序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

冒泡法排序算法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算法,讲解需要尽可能详尽,分析尽可能清晰,运用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冒泡法排序算法的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冒泡排序算法的思路、原理和实现过程。

难点:1、冒泡排序算法过程中,对n个数据进行排序进行遍历的次数和每次遍历过程中比较的次数和交换的次数,即双重循环中各个循环变量的意义。

2、不同方式的几种冒泡排序的区别和共性,以及提高冒泡排序效益的思路。

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创新情景师:同学们,相信大家对于“大数据”这个词已经不再陌生。

面对大量的数据,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尤为重要。

回顾大家已经学过的excel电子表格处理,数据统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排序。

比如:考试后,排名需要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运动会跑步,名次需要按照耗时从少到多排序……,那么,数据到底是怎样进行排序的呢?在介绍排序之前,请同学们先玩一个老师制作的小动画!师:下发小动画。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课件-2.3 排序1-浙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课件-2.3 排序1-浙教版
循环结构流程图
入口
N
P
Y
A
出口
用流程图表示数据排序(升序)过程
开始
i1
i<=4
N
i i+1
Y
向上冒一个最小数
结束
n个数
用流程图表示数据排序(升序)过程
开始
i1
i<=n-1
N
i i+1
Y
流程图?
不向断上两冒两一比个较最并小交数换
结束
用流程图表示数据排序(升序)过程
比较并交换:
jn
N j>=i+1
VB程序设计
——冒泡排序
请欣赏
请欣赏
请欣赏
请欣赏
请欣赏
图片数据共同的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把杂乱无章的数据变为有序的数据的过程(升序或降序)
排序
回顾Excel排序操作
计算机是如何做到排序
请欣赏
动手做一做
体验排序
如何实现将较小数逐 次从下向上推移呢?
课堂任务表
课堂任务表
总结:
从最下面一个元素起,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 素中的数据,将较小 大的数据调换到上下面,小大元 素像下气沉泡。一样上浮。
Y
Y
a(j)<a(j-1)
N
互换a(j)与a(j-1)
j=j-1
用流程图表示数据排序(升序)过程
开始
i1
i i+1
N i<=n-1
Y jn
N j>=i+1
Y
Y
N a(j)<a(j-1)
互换a(j)与a(j-1)
输出已排序的数组d 结束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3排序》优质课教案设计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3排序》优质课教案设计

《冒泡排序算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浙教2005年7月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更深刻的体会冒泡排序算法和该算法程序实现间的关系,教材处理时将2.3《排序》和5.3《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进行整合,主要内容有排序的概念、冒泡排序算法及其程序实现和选择排序算法及其程序实现等。

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对本块内容的要求是初步掌握,建议安排6个课时开展教学,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各占3个课时,本节课为冒泡排序的第1课时、也是整个排序算法的第1课时。

本节课的内容,既可让学生复习已学知识(算法的流程图表示、数组等),又可为学生学习后续内容(冒泡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选择排序及其程序实现等)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把信息技术作为选考科目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好。

他们在《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已经学过了EXCEL的排序操作,对排序的概念已经有初步的了解;对于《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的内容,已经学习了除第二章(即算法)和第五章(即算法的程序实现)外的所有内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排序的概念;掌握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查询相应学生的消费观念总评分在班中的排名引出排序概念;通过运行VB程序、分享微视频、体验冒泡排序执行过程、自主探究、教师个别辅导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排序的概念、掌握冒泡排序的思想、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逐步落实数字化学习这一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内化其自学意识;引导学生要端正自己的消费意识,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及其流程图。

(二)教学难点:对冒泡排序算法流程图的理解。

五.教学策略生活即教育,本节课以学生的消费观念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排队微视频、学生身高值排序微视频等作为教学素材。

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3.4对数据进行排序

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3.4对数据进行排序

高中《对数据进行排序》教学案例案例名称:对数据进行排序适用范围:高中一年级教材: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3.4对数据进行排序课时:1课时作者:戈万红单位: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E-----Mail:****************适用年级】普通高中一年级*所用教材】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学生分析】学生学习了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掌握了数组的概念和应用,理解了解析法和穷举法两个典型算法,这些都为学习冒泡法排序的算法奠定了基础。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为第三章第四节“对数据进行排序”,《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排序算法的要求是“通过实例,使用排序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冒泡法排序算法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算法,又不容易理解,因此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冒泡法排序算法的理解。

*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能(1)理解冒泡法排序算法思想。

(2)学会用冒泡法对数据排序。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动画演示,思考相关问题,分析算法,画流程图,上机编程实践,掌握冒泡法排序算法的思想和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体会将自己的逻辑思维与计算机程序设计相结合的过程。

(2)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设计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冒泡法排序原理。

(2)运用冒泡法排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冒泡法排序中的趟、次等概念。

(2)算法的优化。

*主要教法】演示法、讲授法、启发*主要学法】模仿、实践、协作、自主探究。

*设计理念】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教学用具】微机房多媒体演示系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观看动画: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栏目中有一道题是观看录像,然后根据录像内容回答问题。

下面也请同学们观察动画演示过程,然后回答问题。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4查找》公开课教案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4查找》公开课教案

对分查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对分查找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分步解析获取对分查找的解题结构,初步掌握对分查找算法的程序实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查找数据下的多种情况,老师引导,小组合作,逐步归纳对分查找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确定解题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体验科学解题的重要性,增强效率意识和全局观念,感受对分查找算法的魅力,养成团队合作意识。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赋值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的基本用法和VB基本操作,并且上节课已经学习了顺序查找算法,这节课学生可能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归纳总结对分查找解决不同情况问题的一般规律,鉴于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采取分解动作、分类讨论等学习策略。

3.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对分查找的概念(2)难点:学会对分查找在实际问题的应用4.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给同学6个数,利用顺序查找方法查找其中的一个数,将问题不断扩大到实际应用,在1-100猜一个数;字典中查找一个汉字,通过顺序查找的复杂程度引出对分查找的概念生:在猜数字过程中发现顺序查找太麻烦,不方便,接受新知识点对分查找(2)教授学生对分查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待查找的数据需有序2.什么情况表示在数组中可以查找到该数,什么情况下无法查到3.对分查找中i,j,m怎么去变化生:通过给予的例题去根据之前学习的方法去巩固知识点,并解决问题(3)加长数组,10个数据,让学生去查找2次,第一次查得到,第二次查不到(4)对分查找的程序实现i=1:j=10Do while i<=jM = (i+j)\2If key = d(m) thenExit doElseif key<d(m) thenj= j-1Elsei=i+1End if(5)师生共同完成作业本上的关于对分查找的习题(6)课堂小结5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还是比较完整的,任务设计的也有梯度,与学生也有互动;但是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应该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收获;可适当增加选择题,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要落实每个学生的吸收情况,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1第二单元第5-3课《排序算法》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1第二单元第5-3课《排序算法》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教版选修1第二单元第5-3课《排序算法》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理解冒泡排序的流程图;编写冒泡排序的主要代码。

技能目标:学会使用冒泡排序思想设计解决简单排序问题的算法;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
本方法,体会程序设计在现实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程序书写习惯。

2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算法设计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利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解
决问题的算法,对排序中碰到的循环结构的流程图和循环语句以及数组变量的使用方法都已有基础。

但由于实践比较少,对以前知识的遗忘率比较高,画流程图还不太熟练,程序设计思想比较弱。

因此由浅入深,逐步引导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冒泡排序原理及它的流程图
难点:理解冒泡排序中的趟、次等概念(即对变量使用的理解)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
我们经常会碰到要排队的情况,比如排座位,做操、排大合唱队伍等。

今天我想请四位同学上来表演一下排队。

报四位学生的名字(按学号次序),让他们上来,并让他们按报到的次序排起来。

然后请台上的四位学生按身高从矮到高排起来,请其他同学思考怎么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排序算法及其程序实现
一、设计思想
算法的程序实现是程序学习的难点,选择排序算法又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几个算法中较难理解和掌握的。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听,都能听得懂,整个教学过程把选择排序算法进行手术刀式的解剖,分解为一个一个小知识点,然后各个突破,最终掌握整个算法。

一步一步,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前后呼应,前后关联,直到解决完整算法。

二、教材分析
1.《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初步掌握选择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对于选择排序,除了掌握排序算法本身外,更重要的是排序算法的原理,了解排序算法的特点。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排序是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一个重要算法,高中信息技术主要有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选择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冒泡排序的效率,相对而言,算法比较复杂,比冒泡排序难以理解。

学生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选择排序的算法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好使用VB程序语言来实现该算法。

所以,本节课在教学的内容上主要由选择排序的算法思想和该算法的程序实现两部分组成。

其中,学生对于选择排序的算法思想的理解是前提和基础,也是算法实现过程中难点的突破口。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必备的VB6.0操作和基础的VB程序设计语言,学生可以使用这些基本技能实现简单的算法。

而且,学生刚刚学过冒泡排序算法,对于排序算法有一定的认识。

2.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本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将遇到3个主要困难。

第一,理解选择排序算法,从而归纳出算法流程;第二,在程序实现过程中,查找给定范围内最小的数的位置;第三,两个位置的数据如何实现交换,以及何时需要交换。

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教学目标:掌握选择排序算法具体过程;初步掌握选择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

能力、方法教学目标:会根据选择排序算法分析画出流程图并写出程序代码;通过实例,掌握使用选择排序算法设计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体验算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解决算法的成功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五、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对于选择排序算法的理解、程序的实现。

2. 教学难点:选择排序算法的VB程序实现。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为主,适当让学生讨论与体验。

七、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邀请了4位同学模拟4个数据进行冒泡排序,在冒泡排序算法中,我们知道冒泡排序是依次把数组中相邻两个数据进行比较,通过交换数据,把较小(较大)的数据逐次向上移动的算法。

【学生复习】4个数据冒泡,进行了( 6 )次比较,( 5 )次交换。

【师】整个过程的实质是将一堆数据中的最小(最大)数移动到某个位置,由于数据的移动是逐次进行的,数据交换的次数多。

同学们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进行数据移动呢?首先我们通过一个游戏来启发大家的思维。

【游戏】学生上讲台完成拼图游戏
(二)选择排序算法推导
【师】结合拼图游戏思想,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可以更快捷地将4个数排序?【学生】直接把最小数与第一个位置的数交换,再把第二小的数与第二个位置的数交换,其它类推。

【师】这个思想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选择排序算法。

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电脑如何来找最小(最大)数?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如何来找最小(最大)数,并作交流发言。

【师】总结:我们可以借助一个自定义的integer变量Min,用它记录最小的一个数据的下标。

首先,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先假设数组中第1个元素为最小,
于是有Min=1,再把这个元素与从第2个元素开始的所有元素作比较,一旦有比d(Min)更小的元素存在,则修改Min变量值为新的较小元素下标。

这样,在d(Min)经过了从第2个元素到最后一个元素的一一比较后,所得到的Min应该就是第1到N个元素中的最小元素下标了。

然后用类似方法,把2到N个元素中最小数选出来,把3到N个元素中最小数选出来……最后把每次选出来的依次输出即可实现升序排列。

【学生实践】4个数选择排序过程模拟
3遍选择排序过程让3组学生来模拟完成,每组的一个学生画出流程图,另一个学生根据流程图写程序代码。

【师】4个数进行选择排序,程序中带颜色的数字与变量i,n有什么关系?
【学生】k的初值与i一致,j的初值是i+1
【师】对于规模为N的数组,需要遍历处理次数为N-1次,以上的流程就是N-1
次中需要重复做的事,因此,程序再
加一个外循环,来解决N-1遍排序。

【学生实践】根据外循环和内循环不同功能以及流程图,写出选择排序算法程序核心代码。

(三)课堂练习
利用已学的选择排序算法,对初始数据49,38,65,97,76,13,27,59升序排序。

(四)课堂总结
1.选择排序的算法思想和程序核心代码。

2.选择排序的比较次数与交换次数以及与冒泡排序的异同点。

(五)课堂拓展
下节课我们将上机实现选择排序算法实现,并输出比较次数和交换次数,请同学们课后设计好工程界面,并写出选择排序算法的核心代码,下节课进行实践检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