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地适树的途径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https://img.taocdn.com/s3/m/02e32762a98271fe910ef9f1.png)
一
02 00 . 、 .  ̄方米。兴安落 叶松为速生树种 ,按一般速生的标准,每亩每 9 6
年材积生长量为0 立方米 ( . 7 即每公 顷约 1立方米 )计算 ,在前两种立地 0 条件上 营造兴安落叶松是 “ 适地适树 ”的 ,在后一种立地条件上则不够 “ 适地适树” , 应考虑更换树种 。
3 标 准
怎样 鉴定 营造 的人工林是否达到了 “ 适地适树 ”呢? 目前大体上有
两个方法可供试用。
3 1对人工林进行调查和观察 。判 断其在 该立地条件下的适宜性 . 具体条件有如下 四点 : 1 顺 利成活 :就是造林树种在该立地 条件下 ,造林技术得 当,苗 ) 木可以顺利成 活,无冻害或高温危害 , 或幼树虽有冻害 , 随着林龄的 但 增大 ,可以好转。 2 )生长正常 :在一定年龄 阶段 , 树高 、胸径 的生长量能够达到一 般标准 , 尤其是容易被人看到的生长指标 ( 如树高 ) 速生期不缩短 。 3 稳定 性强 :对不 良环境条件 ,特别是 突变的条件 ,不出现很大 ) 异常 , 生长量不会锐减 ,林木不会死亡。 4) 不早 衰 :早 衰是树 木过早 地结 束其 正常 的生长发育 ,寿命 缩 短 ,趋于衰老的象征 。早衰的树木有生长缓慢 ,枝条节问变短,色泽变 暗 ,顶梢枯死 , 大量结实等特征。林木显现早衰大多是没有做到 “ 适地 适树”。从林木成活及生长发育特征 等外观进行分析 ,可以了解树种和 造林地 的相互关 系,作为落实 “ 适地适树”的重要依据 。
害蟊 袁
自然 科 学
9
造林树 种选择 如何做到 适地 适树
张淑慧 ,张彦 波 ( 沾河林业 局 ,黑龙江黑 河 1 4 3 ) 6 13
摘
要 在造 林绿化 中我们把 “ 地” 与 “ 树”的有 机结合称 为适地适树 。本文结合 实际从途 径 、方 法 ,标准 阐述适地适 树。
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与方案确定
![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与方案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2577c8db3186bceb19e8bbba.png)
经 营 单 位 内统 筹 安 排 造林 树 种 的 比例 , 可 以 运 用线 性 规 划
的数 学方 法 . 但 该 方 法 在树 种 选 择方 面 的运 用 尚属 探 索 阶 段。 毕 竟 是一种 富 有生命 力 的科 学方 法 峋 。
3 参 考 文 献
【 1 】 范巧红 , 罗鹏 . 适 地 适 树 原 则在 林 木 种 植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 J ] . 现 代 农 业 科技 , 2 0 1 2 ( 4 ) : 2 4 3 , 2 4 6 . 【 2 】 胡 清坡 , 王向军 , 杨 永涛 , 等. 论适地适树 [ J 】 . 农业科技通讯 , 2 0 1 2 ( 3 ) :
一
性 和 栽植 地 的环 境 条件 相 适 应 , 达 到在 当 前树 木 栽 植 与 养 护技 术 、 经济 条件 下 生长 发 育 的较 高水 平 , 以充 分发 挥 所 选 树种 在 相应 立 地 上 的最 大 生长 潜 力 、 生 态效 益 与 经济 效 益 。 适地 适 树 是 选 择 造林 树 种 的 一项 基本 原 则 。 现 将 适地 适树 的 实现途 径 与方 案确 定 阐述如 下 。
1 9 8 — 2 0 0.
环境( 可 采取树种 混交 、 整地、 土壤 管理 、 施肥、 灌 溉 等 措
施) , 使之 适 合 于原 来 不大 适合 的树 种 生长 【 3 1 。 如通 过 与 马尾 松混交 , 使 杉 木 有可 能 向较 为干 热 的造 林地 区 发 展等 ; 通 过
一
[ 3 ] 谢 建明 , 钱 亚明 , 徐燕 , 等. 浅析 园林绿化如 何做到适地 适树[ J ] . 上海 农业科技 , 2 0 1 1 ( 3 ) : 7 8 — 7 9 . 1 4 1 曹 义 国, 李猛. 大 庆 市 不 同 立地 类 型 适 地 适 树 造 林 评 价 . 防护林科 技, 2 0 1 1 ( 3 ) : 3 4 - 3 6, 5 6 . [ 5 ] 石荣 , 孙丽 娟 . 浅谈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J ] . 价 值 工程 ,
浅谈适地适树
![浅谈适地适树](https://img.taocdn.com/s3/m/10154c2e59eef8c75fbfb3ac.png)
22/22
23/22
浅谈适地适树
森林培育学 赵明明
1/22
2/22
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已达1.75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18.21%,只有全球平 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 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 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 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1/7。
3/22
树和地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对立 面。二者之间,不一定也不可能永 远绝对的融洽和保持长久的平衡, 只要求基本部分相适应,就能达到 一定的园林功能效果。
14/2 台田、挖掘排水沟以提高台面,降 低地下水位。
15/22
4.改树适地
如通过育种工作, 增强树种的耐寒性、 耐旱性或抗盐性, 以适应在寒冷、干 旱或盐碱化造林地上生长。
16/22
四、关于“ 适地适树”的几个问题
不少地方出现了造林不成林或成林不 成材的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 没有贯彻适地适树的原则或者对适地 适树原则理解片面,总结以往的经验 教训,今后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9/22
是否成活 数量质量要求
生长稳定性 用成本和效益评估
10/22
三、适地适树的途径
11/22
1.选树适地
选择乡土树种 引进外来树种
12/22
在生态公益林造林中,提倡大 量栽植地带性乡土阔叶树种, 是一种保险度很高的行为,其 带来的造林效果也较好。
13/22
2.选地适树
南洋楹适宜发展区域多在北回归 线以南,且应选择山坡中下部土 层厚的地方。
7/22
通俗地说,就是把树木栽在适合的环 境条件下,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选用 树种的具体化。也就是使树木生态习 性和园林栽植地生境条件相适应,达 到树和地的统一,使其生长健壮,充 分发挥其园林功能。
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
![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2eacfcc2cc58bd63186bd88.png)
谈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摘要: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
依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这一生物界的基本法则提出。
造林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原则的贯彻。
关键词:适地适树造林原则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
依据生物与其生态环境的辩证统一这一生物界的基本法则提出。
造林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原则的贯彻。
一、适地适树的意义适地适树的概念与要求和林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有密切关系,现代的“适地适树”概念中的“树”,已经不是停留在树种的水平上,还应做到与同一树种中的类型、品种、无性系相适应。
“地”和“树”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
适地适树是相对的、变动的。
“地”“树”之间既不可能有绝对的融洽和适应,也不可能达到永久的平衡。
我们所说的地和的适应,是指它们之间的基本矛盾方面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是比较协调的,能够产生人期望的经济要求,可以达到培育目的。
在这一前提下,并不排除在森林培育的某个阶段某些方面会产生相互矛盾,这些矛盾需要通过人为的措施加以调整。
当然这些人为的措又受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二、适地适树的标准虽然适地适树是个相对的概念,但衡量是否达到适地适树应该有个客观的标准。
这衡量的标准是根据造林目的确定的。
对于用材林树种来说,起码要达到成活、成林、成材、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即对间歇性灾害有一定的抗御能力。
从成材的要求出发,还该有一个数量标准。
衡量适地适树的数量标准主要有3个:第一个是某个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第二个是平均材积生长量,第三个是立地期望值。
1、立地指数与树种选择立地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立地性能与树种生长之间的关系,如果能够通过调查计算,了解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尤其是把不同树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进行比较,就可以较客观地为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择树种提供依据。
用立地指数判断适地适树的指标也有缺陷,因为它还不能直接说明人工林的产量水平。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https://img.taocdn.com/s3/m/8d79c4c752d380eb62946ded.png)
造林树种选择如何做到适地适树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具有重大的意义,比如说可以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等。
植树造林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只有科学的进行植树造林,才能够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植树造林最为重要的两大因素:对于树种的选择;适地适树的原则。
本文主要对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适地适树进行探讨分析。
标签:造林树种;适地适树正确选择造林树种,是人工培育森林成功额关键问题之一。
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而且造林地的生产潜力十年甚至几十年也得不到发挥再加上树木的生长周期长,所以树种的选择就具有百年大计的意义。
一、树种的选择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1、对光的要求和反应树种不同对光的要求和反应都不同。
根据树种喜光的程度,分为阳性树种、阴性树种和中性树种。
一股情况下,树木在幼年时对光照的反应较为敏感,较为喜阴,而随着树龄的增加,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增加。
2、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树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每个树种都分布于一定的热量范圍,樟子松、油松、马尾松虽然都是松科松属中双维管束亚属中的树种,但自然分布区域大不相同,樟子松分布于大兴安岭;油松分布于东北。
根据树种对温度的要求和适应度不同,分为最耐寒树种、耐寒树种、中等喜温树种、喜温树种和喜温树种等五大类。
3、对水分的要求和适应水分是树木正常生长的重要生活因子,但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和适应也不一样,有些树种是耐寒的,称为旱生树种;有些树种是喜湿的,称为湿生树种;有些树种对水分的需要适应能力是介于旱生和湿生之间的,称为中生树种。
4、对土壤的要求树木对土壤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对土壤肥力的要求。
树木一般都喜欢肥沃的土壤,但不同树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也不一样(即耐贫瘠的程度不一样)。
有些树种只能生长在较肥沃的土壤上,如杉树、白毛杨;有些树种不仅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上,而且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生长,如马尾松等。
东北地区适地适树的具体途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东北地区适地适树的具体途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20c9c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b.png)
东北地区适地适树的具体途径-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拥有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恢复工程的展开,适地适树的理念逐渐被提出并得到广泛认可。
适地适树即将合适的树种种植在适宜的地方,充分利用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实现生态系统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而要实现东北地区的适地适树,首先需要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
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温变化大。
土壤类型以黑土和黄土为主,具有肥沃、保水性好的特点。
这些气候和土壤条件对于树木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这些条件是确定适合生长的树种的基础。
其次,研究适合生长的树种也是实现适地适树的关键。
东北地区的主要树种包括松树、樟子松、云杉、桦树等,它们在适应东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除了选择适宜的树种外,还需要考虑树木的生长周期、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等因素,以确保树木能够在东北地区良好地生长和发展。
最后,确定合适的种植方式也是适地适树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东北地区的地形和水资源状况,可以选择合理的种植模式,如山地修复、水土保持、园林绿化等。
合理的种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树木的生态效益,保护土地资源,提供社会和经济效益。
通过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与土壤条件,研究适合生长的树种,确定合适的种植方式,可以实现东北地区的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不仅有助于优化生态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因此,加强对东北地区适地适树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篇文章的主题和脉络。
以下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第一部分为引言,旨在引入本文的研究主题和背景。
森林培育试题与答案
![森林培育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c4667be53a580217fcfed1.png)
名词解释0 森林培育学; 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
1、立地条件立地条件是影响森林形成与生长发育的各种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等因子。
2、自然整枝幼林郁闭后,处于树冠基部的枝条因光照不足逐渐枯落的现象。
3、适地适树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相互适应,充分发挥生产潜力的原则。
4、造林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造林地上栽植点和播种穴的数量.以单位公顷若干株表示。
5、自然稀疏森林随着年龄的增加,部分生长落后的林木死亡,导致林木株数减少的现象.6、种植点配置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其排列方法。
7、森林培育指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按既定培育目标,遵照自然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8、森林主伐对成熟林分或部分成熟林木进行的采伐.而后采取适宜的更新方式,是采伐迹地的已更新,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利用,生态环境能够维持和改善的一整套技术措施。
9、矮林以无性更新方式形成的轮伐期较短的用材木。
10、混交比例指树种在混交林中所占的比例大小。
11、立地类型生态学上相近的丘地进行组合成的单位.12、树种组成构成林分的树种成分及其比例。
14、乔林用种子生长起来的森林。
15、林缘效应在两个森林群落的交叉地带,在交错区内,林木的数目及其密度有增大的趋势的现象。
16、林木分化在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同一树种邻近的相同年龄的植株在形态上和生活能力方面的差异,称为林木分化.17、中林在一块林地上,即以无性繁殖方法在下层培育小径材式薪炭树,又在上层培育大径乔木的经营方式。
18、平茬指苗木(包括乔木和灌木)在移植2—3年后,从根颈出全部裁剪截去上面的枝条,使之重新发出通直而粗壮的主干来。
19、森林更新森林主伐以后,为了保证木材的不断再生产和防护效能的继续发挥,在其迹地上借助于自然力或人力迅速地恢复森林的过程.20、合理密度在植物种群的不同时期单位面积上生产力最高的密度。
21、人工林指采伐迹地进行人工造林形成的森林,林冠下人工更新造林形成的森林以及低价值次生林人工改造形成的森林统称为人工林。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7999ee0ba0d4a7302763a88.png)
森林培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森林立地:是按影响森林形成和生长发育的环境的异同所区分的有林地和宜林地地段。
2、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
3、立地条件:在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的综合。
在一定程度上立地质量和立地条件可以通用。
4、立地类型:是指地域不一定相连、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自然综合体的集合。
5、森林立地类型:是地域上不相连,但立地条件基本相同、立地生产潜力水平基本一致的森林地段的组合。
6、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2]。
通俗讲就是把树栽植到最适宜其生长的地方。
所谓适地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形、天文、植被等立地条件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适树就是要正确认识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确定适宜的造林地[3]。
7、播种育苗: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育苗或实生苗。
8、抚育采伐:也称抚育间伐,是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的期间,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而重复的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一部分木材的一种森林培育技术措施。
9、择伐:是森林主伐方式之一,是在预定的森林面积上定期地、重复地、有选择性地采伐成熟林的树木和树群。
10、渐伐:是指为了在老林的(上方或侧方)庇护下而形成新林,在近乎单层的成熟林中进行的任何更新法。
具体是指成熟林伐区内2-4次逐渐地伐除全部林木。
11、皆伐:将伐区上的林木一次全部伐除或几乎全部伐除的主伐方式。
二、填空题1.用材林树种选择的要求集中反映在速生、丰产、优质、稳定和可持续等目标上。
2.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作用,其中对树高生长的作用不显著(不大),对直径生长的作用是很明显,密度越大胸径越小。
3.通常把林木个体发育分为四个时期。
(一)幼年期 (二)青年期 (三)壮年期,(四)老年期。
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https://img.taocdn.com/s3/m/6dd0ff48767f5acfa1c7cdc8.png)
适地适树摘要:阐述了适地适树的概念、途径,及近年来我国在适地适树的决策方法、判断标准方面的研究进展关键词:适地适树;立地类型近十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主体的林业建设,通过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全民义务植树、部门造林绿化,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1]。
但我国的林地利用率仅50%,而日本为96%,瑞典为8%;以上现象与传统林业中的粗放经营,特别是没有适地适树有直接关系。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人工林产量,我们应大力提倡适地适树。
1 适地适树的概念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2]。
通俗讲就是把树栽植到最适宜其生长的地方。
所谓适地就是要正确认识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形、天文、植被等立地条件,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适树就是要正确认识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确定适宜的造林地[3]。
适地适树是造林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造林树种的林学特征与造林地环境条件的相适应是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辨证统一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做不到这一点,则直接影响造林的质量。
造林过程中出现的小老头树、生长停滞林、成活不成材、成材不成林现象,就是没有贯彻适地适树原则,或者对适地适树原则理解片面而导致的。
2 适地适树的途径适地适树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归纳为两条:第一条是选择,包括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第二条是改造,包括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4]。
具体可表述为以下四种途径。
2.1 选树适地植树造林必须选择合适的种源、品种,并采用科学的造林营林措施。
否则因树种、品种或种源选择不当,盲目引进推广杨树树种,不仅会造成人财物和时间上的浪费,甚至有可能造成重大生态损失,带来严重隐患[5]。
在已确定造林地的前提下,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
首先选择乡土树种(在某一地区的天然分布中,其中有栽培经验、生长稳定的树种),其次引进外来树种。
适地适树及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和措施
![适地适树及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49142d027284b73f3425060.png)
的树种;而次要造林树种则是那些经济价值很高但要求条
件过于苛刻,或适应性很强但经济价值稍低的树种,或其
他能适应特殊立地条件的树种。
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与措施
▪ 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 ▪ ⑴选用适当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播种造
林、分殖造林3种方法——“两大一深”栽植 法) ▪ ⑵改良树种遗传品质——重要途径 ▪ ⑶控制林分结构 ▪ ⑷选择和调控立地
适宜当地的优良种源。
适地适树的标准和途径
▪ 适地适树的标准: ▪ 1、一般标准(客观标准) ▪ 用材林:成活、成林、成材、具有一定的稳
定性(即对间歇性灾害因子有一定的抗衡 力); ▪ 防护林:防护效益能充分发挥出来。 ▪ 2、数量化标准 ▪ 立地指数; ▪ 平均材积生长量。
适地适树的标准和途径
适地适树的途径: (1)选择 (单纯适应) ①选地适树―― 根据气候土壤条件确定主栽树
种或拟发展的造林树种后,选择适合的造林地。 ②选树适地――在确定了造林地以后,根据其立
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 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
适地适树的途径
(2)改造 (相对适应) ①改地适树 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
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应的树 种生长。
②改树适地 如通过选种、育种、引种驯化等措施改变树种的某 些特性,增强树种耐寒、耐旱、耐盐等特性。
使树木的生产潜力发挥出来。
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与措施
▪ 6项造林基本技术措施:适地适树、细致整地、 良种壮苗、合理结构、科学种植、抚育保护。 (我国提出)
▪ 从3方面着手提高人工林生产力: ▪ ⑴从树木个体的遗传特性开始,选育良种,培育
壮苗。 ▪ ⑵从调控林分群体结构着手,使之形成合理的群
造林绿化中适地适树的标准及实现途径
![造林绿化中适地适树的标准及实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cd2ce662a32d7375a4178064.png)
造林绿化中适地适树的标准及实现途径作者:高小云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0期摘要通过分析造林绿化地的地形、土壤、生物等立地因子的性能,对造林绿化中适地适树的标准和途径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指导和促进当前造林绿化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适地适树;标准;实现途径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164-01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生态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条件在当前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
通俗的说,就是把树栽植在适宜生长的地方。
造林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地适树原则的贯彻,要做到适地适树,使树种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的生长条件相适应,达到地和树的统一,使造林绿化成活、成林,使绿化树木生长健壮,充分发挥美化绿化的功能。
1 适地适树的概念及前提全面掌握造林绿化地的地形、土壤、生物等立地因子,充分认识立地性能,了解各立地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绿化地的立地条件,是贯彻适地适树的重要基础工作。
在具体的立地条件下,选择适生面最广、最高产、经济价值最大的树种列为主要造林树种[1]。
选树适地首先要考虑绿化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相适应。
海拔高度、坡向和坡度不同对于树种的影响最大。
海拔高度对气温、降雨等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绝对湿度随海拔增高而递减,相对湿度在夏季也随海拔增高而递减,降水量一般是随海拔增高而增加。
阳坡和阴坡环境条件相差悬殊,一般是阳坡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温度高、霜期迟、积雪薄、解冻早,阴坡正好相反。
在选择造林树种时,最好选择与本地区气候条件相适应的树种,尤其是重视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例如刺槐喜光,不耐蔽荫,喜干冷气候及湿润、肥沃土壤,不耐严寒及高温、高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钙质土,耐瘠薄及轻度盐碱,忌水湿;圆柏喜温凉、温暖气候及湿润土壤,在干旱、瘠薄处生长缓慢;适宜高山地区生长的云杉、冷杉在平原地区生长不良。
怎样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怎样提高造林的成活率](https://img.taocdn.com/s3/m/2c0068d389eb172ded63b73a.png)
怎样提高造林的成活率提高成活率、实现林分速生丰产必须要从如下3个途径;1 遗传控制:良种壮苗,精细栽植2 立地控制:适地适树,细致整地,幼林抚育3 结构控制:合理密度、混交第一讲适地适树一、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一立地概念立地: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所有自然因子的综合。
也叫立地条件二立地因子组成1 气候:温度(极端温度、平均温度)、降水、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风、雪、雷电等。
2 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结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腐殖质、土壤酸度、石砾含量、土壤侵蚀状况、土壤含盐量、成土母质和母岩等。
3 地形: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
凸形、平形、凹形4 生物:5 水文:地下水深度和季节变化、地下水的矿化度及盐分组成等。
三立地主导因子立地组成因子众多,其中一些因子对树木的生长起主要作用,这些因子即主导因子。
一般主导因子为一或两个。
一般限制因子常常是主导因子。
如盐碱地,土壤含盐量即为主导因子。
二、立地分类立地分类:是根据组成立地各自然因子以及立地生产力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立地进行归类的过程。
(立地类型划分)立地分类方法(1)用植被特征进行分类:(指示植物法)cajander(2)用无机环境因子分类:乌克兰学派,生态学派分类(3)综合多因子分类:中国用材林的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分类不同于其它事物分类,它具有环境差异的划分和地域区分的二重性。
低级单位是分类单位,而高级单位则是立地区划单位。
(分类单位可以重复出现,区划单位不能重复要区别立地分类与土壤分类和植被分类:立地分类是对立地综合体的分类,而其它因子分类是对组成立地的单一因子进行的分类。
森林立地分类根据地区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
森林立地分类由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各级单位使用的划分因子往往不同。
通常采用综合分析下的主导因子法划分我国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下边介绍我国《中国森林立地》一书提出的分类方法该分类系统共设五级单位:0级:立地区域1级:立地带2级:立地区(立地亚区)3级:立地类型区(立地类型亚区)(立地类型组)4级:立地类型(变形)0级:立地区域根据综合自然条件的重大差异(大气候、巨大地貌等)划分,由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三大自然区域构成,即:东部季风立地区域西北干旱立地区域青藏高寒立地区域1级:立地带由纬度决定的热量分异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温度带决定土壤地带性、顶极群落呈地带性分布。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
![森林营造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915751b0aaea998fcd220e18.png)
答:
合理密度指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下,个体得到充分发育,群体取得最高效益的林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首先可据林种(经营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经营条件、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和确定造林密度,在初植密度确定的前提下,根据林分生长的不同年龄阶段采用抚育措施科学调节各生长发育阶段的林分密度,使林分始终有一个合理密度,确保单株个体生长发育健壮,而群体数量最大。
12、以实训为例,说明划分森林立地类型及评价立地质量的方法步骤。
答:
⑴应做好划分森林立地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业务培训、人员组织、工具材料准备、资料收集、踏查调查地等);⑵进行外业调查工作:
调查小班的土壤、植被、地貌各项因子,其中应重点调查土壤各因子;⑶进行内业统计整理:
整理汇总各类外业资料、数据,并根据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标准划分小班立地类型;⑷据小班立地类型和立地质量等级表评价小班立地质量等级。
20、如何评定造林质量?
答:
评定造林质量应据造林检查验收所调查的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造林施工质量、未成林健康质量、混交林比例等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据人工造林评定指标评定造林合格面积和合格率,造林综合合格面积和造林综合合格率,并据评定结果提出造林整改措施,及时进行造林整改。
21、适地适树的方法步骤?
了解造林地特性;了解造林树种特性;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确定适地适树方案
答:
适地适树的途径可以归纳为三条:
(1)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
即根据某种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如在干旱地选择耐旱树种;或者是确定了某一个造林树种后选择适合的造林地,如给喜水肥的树种选水肥条件好的造林地。
(2)改树适地:
2 二讲 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2012年
![2 二讲 适地适树的途径与方法2012年](https://img.taocdn.com/s3/m/3c215bd35022aaea998f0fa5.png)
重叠
部分重叠 生态位
相切
分离
生态位关系类型
生态位关系与种群生长密切相关, 也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
植物绞杀;松罗附生在松树上;蕨类植物附生
林规划设计、园林种植施工,绿化养护管理等各个阶段的
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 狭义概念是根据不同 环境生态条件,选择适 宜生长的树种,使栽植 树种的生长和适应能 力和栽培环境生态条 件相适合,有利于该树 种良好地生长发育。
• The famous Giant Sequoia avenue at Benmore Botanic Garden,planted in 1863.These giants are all over 50 m tall.
温带植物紫杉、白桦、云杉、冷杉日平均温 度在5℃时就开始生长。
• 但同时要注意:
• 不同种树木对温度适应幅 度有差异
• 同种树木发育阶段不同, 对温度要求和适应幅度也 有差异。
• 一般植物在生长温度范围内,随 温度上升生长加速,随温度降低 生长减缓。超过植物适应温度极 限时,部分器官受害或全株死亡。 如王棕等热带树种,生活周期中 最冷月均温要高于18℃,最低温 低于5℃,甚至10℃就受冻害,而 油松、白皮松、冷杉等暖温带树 种向南引种怕热,也要防病虫害。
4. 生 态 幅 :各种树木对生存条件及生态因子 变化强度有一的适应范围,超过该限度就会引 起生长不适或死亡。
5、生态习性: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适应能力。
6、生态类型:具有相同 或相似生态习性的一类 (群)植物。如水生植 物,阳性树木。
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
![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e72a5bafab069dc50220158.png)
利用部位
果实
淀粉及干果
果实
橡胶 生漆 栲胶
虫胶(紫胶)
药材 调料 软木 编条 其它
树液 树液 树皮、果壳 寄虫生分泌
物 皮、果、材
果实 栓皮、材
枝条 叶、树皮
主要树种
核桃、油茶、油桐、千年桐、油橄榄、文冠果、乌桕、油 棕、椰子
板栗、枣树、柿树、沙枣、阿月浑子、巴旦杏、香榧、 薄壳山桃桃、腰果、榛子 巴西橡胶 漆树 黑荆树(落叶松及橡栎类的副产品)
各林种树种选择的具体原则
用材林
✓速生性 ✓丰产性 ✓优质性
经济林
✓收获早 ✓高产性 ✓稳产性 ✓收获期长 ✓优质性
防护林
✓生长快 ✓郁闭早 ✓寿命长 ✓防护期长 ✓适应性强 ✓易繁殖
薪碳林
✓速生性 ✓产量高 ✓可劈性 ✓易燃烧 ✓火力强 ✓环保性 ✓耐平茬 ✓易繁殖 ✓萌力强
特用林
✓军用林 ✓实验林和母树林 ✓名胜古迹和革命圣地绿化 ✓疗养区绿化 ✓厂矿绿化 ✓城市l绿化 ✓森林公园
中径材 中、小径材
中径材 中、小径材
中径材 中径材 中径材 中、小径材 中径材 中、小径材 中径材 中、小径材
大径材
中径材 中径材
轮伐期 (年)
20~30 20~25
20~30 20~30
20~30 20~25
15~20 20~25
65 70
30 4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20
16 20
我国主要经济林树种分类
类别
Ⅰ
湿地松
Ⅱ
0.7 以上 0.6 5 以上
Ⅰ 水杉
Ⅱ
0.7 8 以上 0.70 以上
Ⅰ 红松
Ⅱ
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与方案确定
![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与方案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423a6ecf7f1922791688e832.png)
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与方案确定摘要对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作了介绍,并对适地适树方案确定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在指导和促进当前造林绿化工作健康发展上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适地适树;实现途径;方案确定适地适树是指在树木栽植与管理中使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的环境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树木栽植与养护技术、经济条件下生长发育的较高水平,以充分发挥所选树种在相应立地上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适地适树是选择造林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
现将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与方案确定阐述如下。
1 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适地适树的实现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等[1]。
所谓选树适地是在确定了造林地以后,根据其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
而选地适树,就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确定了主栽树种或拟发展的造林树种后,选择合适的造林地[2]。
所谓改地适树,就是通过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可采取树种混交、整地、土壤管理、施肥、灌溉等措施),使之适合于原来不大适合的树种生长[3]。
如通过与马尾松混交,使杉木有可能向较为干热的造林地区发展等;通过高台整地减少积水,或排除土壤中过多的水分,使一些不太耐水湿的树种可以在水湿地上顺利生长;通过种植刺槐等固氮改土树种增加土壤肥力,使一些不耐贫瘠的速生杨树品种能在贫瘠沙地上正常生长[4]。
所谓改树适地,就是在地和树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之能够相适(可采取引种驯化、育种、选种等手段)[5]。
一般情况下,影响立地条件的因子有多个,多变量的分析方法用于立地评价和生长预测,为适地适树提供依据,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数学的发展,配合大量样地的调查,为此种方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6]。
树种选择是建立在深刻认识“树”和“地”特性基础之上的[7]。
2 适地适树的方案确定在一个经营单位内,同一个树种可能适用于几种立地条件,同一种立地条件也可能有几个适宜的树种,主要造林树种应选用经济价值最大、最高产、最适生的树种;而将其他树种列为次要造林树种[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地适树的途径
适地适树是一种栽植树木的原则,意味着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生态条件的树种进行种植。
这种原则可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健康,并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以下是适地适树的一些途径:
1. 调查当地环境:在选择树木前,应该调查当地的气候、土壤、水资源等自然条件,了解当地生态系统和其它植物的情况。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树木在该地区可能面临的挑战,从而选择适应当地条件的树种。
2. 选择本地树种:选择当地原生的树种或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
这些树种通常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害虫有较高的适应性,能够更好地生长和繁衍。
同时,本地树种还能够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并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3. 考虑树木功能:在选择树种时,需要考虑树木的功能需求,如提供遮荫、净化空气、控制水源、固土壤、防风等。
根据当地的需求,选择具备相关功能的树种,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的需求。
4. 实施适地适树计划:适地适树计划是指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求,制定树木种植计划。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树种、适当的种植时间和方法,以确保树木能够在当地条件下生长茁壮。
5. 树木保护与管理:在种植树木后,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这包括给予树木适当的水和养分、防治病虫害、修剪和修整树冠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树木的健康状况,以及
是否适应了当地环境。
通过以上途径,我们可以实现适地适树的目标,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树种进行种植,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同时为当地生态系统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