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林崇德第三版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复习重点__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复习重点__林崇德版

一、发展心理学现状(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各年龄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换句话说,它关注人从受孕到死亡这一生中发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变化。

广义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包括两部分:①认知过程特征:感觉、知觉、意识、记忆、思维、语言(言语)②社会性发展特征:动机、情绪(情感)、能力、人格个体心理因素的发展还另外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①生理因素:身体器官以及由器官决定的动作和活动的发展②社会背景:家庭、社会、教育(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总体来说,发展心理学的任务仍然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发展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心理现象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服务具体包括:①描述个体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②揭示和测量个别差异③揭示个体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④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⑤提出指导个体发展的具体方法(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横断研究:在同一时刻观测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

样本可来自不同背景和环境。

通过研究,对与年龄或生理成熟度有关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得出变化和差异的规律。

优点:①可同时研究较大样本;②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资料;③省钱省时省力缺点:①缺乏系统连续性;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③取样程序较为复杂2.纵向研究:对同一个体或年龄组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连续观察和研究优点:系统详尽地了解发展的连续过程及显著的阶段特征缺点:①被试随时间逐渐流失;②反复测量引起被试情绪;③研究期长过程中变量增多3.聚合交叉研究:在纵向研究图式中分段进行横断研究这样既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点,又保持了横断研究的长处。

这种方法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又从发展的角度了解样本中个体随年龄增长出现的各种变化以及社会历史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4.双生子研究:利用双生子为样本,通过特征的差异来研究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特征发展的影响或作用此方法多用于智力、人格的研究。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8.1 复习笔记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青少年期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

11、12岁到14、15岁称为青春期、少年期,个体正处于初中阶段,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

青春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其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在发展,较生理发育速度来说相对平稳,因此青春期个体的身心发展出现种种特殊矛盾,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

14、15岁到17、18岁也可称为青年早期,个体正处于高中阶段。

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青年早期的个体在生理发育上已达到成熟,在智力发展上也已接近成人水平,在个性及其他心理品质上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及性的发育和成熟三个方面。

1.身体外形的变化青春期的少年身体发育很快,身高、体重及面部等变化使他们在外形上逐渐接近成人。

(1)身高的增长青春期的个体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人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次在1岁左右;第二次出现于青春期。

青少年身高增长速度和时间存在个体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男女生之间,也存在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同班级中的同龄人之间。

(2)体重的增长体重的增长反映出身体内脏的增大、肌肉的发达以及骨骼的增长和变粗,也反映出营养及健康情况等,所以体重也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男孩在12~14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0千克,13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女孩在11~13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5千克,11~12岁是增长高峰,13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

(3)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部表现,是青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少年开始从童年的中性状态进入到两性分化的状态。

具体表现为:①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胡须、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了腋毛、阴毛等。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十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第10章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10.1复习笔记成年中期,即中年期,一般指35~60岁这段时期,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成年中期个体发展的最大特点是稳定与过渡并存。

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在智力、人格等多方面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一方面,成年中期个体处于人生的中段,需要瞻前顾后,要知道自己人生的前半段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要清晰地确定人生的后半段有些什么目标,需要如何去做。

一、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一)埃里克森的观点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既是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成年中期处于第七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1.繁衍感“繁衍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任何一种行为,只要能帮助其他个体发展或者有益于未来几代人生活,都可以被称为是具有繁衍感的行为,如生儿育女、履行父母的职责、积极参与竞争、为社会做出贡献等。

(1)埃里克森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是“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

(2)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麦克亚当斯和圣奥寅从文化需求、内在意愿、繁衍关注、种族信念、繁衍承诺、繁衍行为、个人叙事七个方面来描述繁衍感的特征,并编制了一套测量繁衍感的工具。

这套工具包括洛约拉繁衍感量表(LGS)、繁衍行为核查表(GBC)、生活故事访谈表(LSI),从个体是否具备繁衍动机和行为来具体测量繁衍感的水平。

2.停滞感对于长期持续拼搏的中年人而言,往往因工作超时而负担过重,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一旦感到自己不能一如既往地竞争与创造时,就逐渐进入停滞状态。

处于停滞状态的人往往感到精力枯竭、生活无趣,常常过分关注自己。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成年中期,每个人此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停滞。

因此,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使个体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完整版)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完整版)

期末考试考点总结(完整版)目录《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完整版) (3)第一章绪论 (3)一、填空题 (3)二、名词解释 (7)三、思考题 (8)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 (11)一、填空题 (11)二、名词解释 (16)三、思考题 (20)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32)一、填空题 (32)二、名词解释 (34)三、思考题 (36)第四章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 (39)一、填空题 (39)二、名词解释 (40)三、思考题 (41)第五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42)一、填空题 (42)二、名词解释 (44)三、思考题 (46)第六章幼儿心理的发展 (52)一、填空题 (52)二、名词解释 (54)三、思考题 (55)第七章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59)一、填空题 (59)二、名词解释 (60)三、思考题 (60)第八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63)一、填空题 (63)二、名词解释 (64)三、思考题 (64)第九章成年早期心理的发展 (68)一、填空题 (68)二、名词解释 (70)三、思考题 (71)第十章成年中期的心理特点 (71)一、填空题 (71)二、名词解释 (72)三、思考题 (73)第十一章成年晚期心理的变化 (73)一、名词解释 (73)二、思考题 (74)《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考点总结(完整版)指定教材:《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ISBN 978-7-107-21439-4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发展心理学是。

▲答案: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答案: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3、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二是。

▲答案:认知过程(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

4、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四个有关的方面的问题:一是;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

发展心理学要点笔记_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要点笔记_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要点笔记林崇德发展心理学要点笔记林崇德第一章概念1. 二因素理论p102. 复演说 p18 -p19 +p1873. 比率智商p19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普莱尔” -《儿童心理》简答、论述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P2 -P42. 什么是“ 遗传与环境之争”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P9 -P11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P12 -P13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P15 -P16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P16 -P17第二章1. 格式 P23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01 年名词3. 平衡过程 P264. 客体永存 P30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7. 同一性P2178. 观察学习 P439. 内化P44 -P4510. 最近发展区 P46简答、论述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P24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P27 -P34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02 年简答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01 年论述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P44 -P45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P37 -P41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P41 -P43第三章1. 组群效应 P49 02 名词2. 序列研究 P51 01 名词3. ABAB 设计P574. 跨文化研究P525. 文化公平测验 P56 -P53简答论述1. 说明横向研究的优缺点 P482. 说明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P503. 双生子研究的优缺点 P544. 说明试验法和相关法的异同 P56 -P585. 介绍几种主要的智力测验? P56第四章1. 同nuan 双生子 P642. 异nuan 双生子 P643. 伴性遗传 P624. 低体重儿 P65简答论述1. 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 -P65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因素?它们的作用方式?P65 第一段概括第五章婴儿期(出生- 1 岁)1. 髓鞘化 P702. 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3. 视崖实验 P884. 前语言思维P92 02 年名5. 依恋 P956. 陌生情景 P987. A 非B 错误P938. 抓握放射 P729. 双向性原则P100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简答论述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P83 -84 P85 举例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01 年论述 P96 -98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02 年论述pp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01 年简 78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P100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P100 -P101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第六章幼儿期( 1 - 3 岁)1. 第二信号系统P1052. 模仿性游戏 P1083. 单词句P1104. 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简答论述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P105 -P106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P108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 年简答P132 -P133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01 简答P112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P122 -P123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第七章幼儿期( 3 - 6.7 岁)1. 平行游戏 P1332. 积极词汇 P1393. 消极词汇 P1394. 自我中心言语 P1415. 内部言语 P140 01 、02 名6. LAD P1467. 他律道德 02 年名词 P1618. 自律道德 P161简答论述1. 幼儿游戏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它所反映的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01 年简答P132 -P1332. 分析有关游戏的几种理论 P134 -P1353. 试分析比较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P141 -P1434. 试分析说明有关言语获得的几种理论?主要是“ 维果斯基” 和… 行为主义'P142 、P1435. 试举例说明儿童道德意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62第八章童年期( 6 -12 岁)1. 中介缺失 P1732. α 波多是皮质成熟的标志P1653. θ 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 节律同化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01 选 P1665. 失同步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 3 版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对于心理学考研的学子们来说,林崇德教授的《发展心理学》无疑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籍。

而拥有一份详细且准确的笔记和考研题库详解,更是能够在备考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崇德教授的这本《发展心理学》涵盖了从婴儿期到成年期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在笔记中,首先需要对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清晰的梳理。

比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各种发展阶段的划分等。

对于婴儿期的心理发展,重点要关注感知觉的发展、动作发展以及早期的社会交往。

笔记中可以详细记录婴儿是如何通过感知觉来认识世界的,他们的动作发展有着怎样的规律,以及在早期与父母或照顾者的互动中形成的依恋关系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影响。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则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这个阶段,语言发展迅速,思维逐渐从直观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同时,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情绪情感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笔记中可以总结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特点,比如词汇量的增加、语法结构的掌握等。

对于思维发展,可以举例说明幼儿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与成人的差异。

在情绪情感方面,记录幼儿常见的情绪表现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童年期是个体开始接受系统教育的时期,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尤为重要。

笔记中要突出儿童在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例如,注意力从无意注意逐渐向有意注意发展,记忆力从机械记忆为主逐渐转向意义记忆为主,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此外,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也不容忽视,包括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以及道德发展等方面。

可以记录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形成的友谊观念,在学校中对教师权威的认知,以及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过程。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与心理上的相对滞后往往会导致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

在笔记中,要着重分析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以及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圣才出品】

7.1 复习笔记一、小学儿童的学习6、7岁到12、13岁是儿童在小学进行学习的时期。

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被称之为前青春发育期。

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社会适应等方面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及其作用儿童进入学校以后,学习活动逐步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

1.学习的定义(1)广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的经验的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人类的广义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

(2)狭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并提升学习能力的活动,这是一种社会义务。

2.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或认知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学生学习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要越过直接经验的阶段。

在学习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越过直接经验这一阶段,较迅速而直接地把最基本的东西学到手。

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的特殊本质。

(2)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教与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学则需要教,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或认识活动受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影响。

(3)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控制的知识。

要学会学习,就有一个学习策略的问题。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学会学习的规则、方法和技巧,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是认识(或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中的一种表现形式: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学习策略受制于学生本人,它干预学习环节,提高认识技能,调控学习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主体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

《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名师林崇德习题详解

《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名师林崇德习题详解

《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名师林崇德习题详解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1)心理活动与心理现象①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或称心理,是指人在实践活动和生活活动中,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然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②心理现象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

a.人的心理过程第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第二,情感过程: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体验。

第三,意志过程: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

b.人格人格(personality),又称个性,是指对待某个事件,不同的人在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和价值观等方面会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既与个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后天的经验和学习有关。

(2)心理科学的特殊性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同,它不具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得到。

心理活动通过人的外部行为,主要是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

①人的行为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

外部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心理过程和人格对行为有很大影响。

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

因此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分析某种心理活动时,必须非常谨慎。

③人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意味着无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

通过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地观察或借助于仪器分析,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2发展心理学发展,一般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

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其中,人的心理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①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林崇德第三版

发展心理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林崇德第三版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狭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广义:对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研究,考察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发展:连续、系统的变化(稳定、有序、相对持久)。

纵向: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横向: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揭示普遍模式与个体差异what、时间表when、解释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机制why3.目的:描述解释优化发展4.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既体现出量的积累(连续性),也存在质的飞跃(阶段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不平衡性: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个别差异:个体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不同关键期/敏感期:某些行为与能力发展在关键期/敏感期内,个体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影响,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在该时期以后,某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较小,形成和发展比较困难,语言、规则形成、情绪控制、同伴社会技能具有年龄特征:年龄阶段划分:0-2、3岁,2、3岁-7岁,7-12岁,12-18岁,18-35岁,35-60岁,60岁以上5.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奠定思想基础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直接推动,《一个婴儿的传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出版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发展心理学问世: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本我——受本能驱动的人格成分:争取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自我——人格中的理性成分:遵循现实超我——内化了的道德规范形成的人格成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随着性成熟,性驱力从身体的一个部分聚集到另一个部分,每一次转变都意味着进入了性心理发展的新阶段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0-1岁:性本能集中于口唇,通过吮吸、咀嚼、咬获得快感肛门期,1-3岁: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性器期(前生殖器期),3-6岁:快感来自对性器官的刺激潜伏期,6-11岁: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游戏活动中青春期,11、12岁起:性冲动唤醒不足难以证实或证伪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强调社会文化(而非性本能)是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人类要实现健康的心理适应,需要解决不同时期的八种心理社会冲突。

(完整版)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笔记

(完整版)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对象–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目的–描述(是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过程、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解释(为什么: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预测(会怎样: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控制(想怎样:通过培养和训练,促进正常的心理发展;通过有效干预,防止不良现象发生)–●研究内容–生理发展(遗传基础;身体的成长;运动、感官各系统的变化;健康,营养,睡眠,性功能 )–认知发展(感知、记忆、思维、判断,学习,问题解决,和交流等智慧过程中的所有变化)–情绪发展(依恋、信赖、安全、情爱、和关爱,以及一系列情绪、感情、和性情.包括了自我和自治,以及对压力、情绪异常,和不良行为的防止)–社会性发展(社会化过程,道德发展,以及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

涉及到婚姻生活,如何做父母,工作,就业与受雇)●年龄特征: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与其他年龄阶段有所不同的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概括–具有一定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制约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不变的●社会化: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

–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文艺复兴的积极推动–达尔文:1876 年用日记法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普莱尔的贡献–W。

Preyer ,1842 -1897 ,德国人,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二、发展心理学的形成●霍尔将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精神分析学派率先审视个体终生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形成最初,我们希望生活是浪漫的;随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忍受;最后,我们希望生活是可理解。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笔记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笔记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笔记————————————————————————————————作者: ————————————————————————————————日期:ﻩ第一单元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的部分。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ﻫ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各个阶段;个体的心理在不同阶段之间和各个阶段之内都不断地发展变化。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

ﻫ(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被称为儿童心理学。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也经过一个准备和形成的过程。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在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来对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本教育观念,认为儿童教育中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应遵循“自然的法则”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观念和思想直接推动了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

随后,福禄贝尔(P.Forebel)、达尔文等不仅继承了上述思想,还采用观察法、传记法等进行了实际研究,写出了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

这些思想和研究都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用观察法,跟踪研究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并于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复习重点(林崇德版)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广义、狭义)(1)广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

(2)狭义: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3)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4)发展心理学研究涉及的问题:1. 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作用2. 关于心理发展的内因与外因(涉及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3. 关于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5)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 年龄阶段的划分不同的划分标准导致不同的分类情况根据个体身心发展趋势,将人的一生分为:(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4)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期(6岁——11、12岁)(6)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8)青年晚期(成年初期)(17、18岁——35岁)(9)中年期(成年中期)(35岁——60岁)(10)老年期(成年晚期)(60岁——死亡)2、人生的阶段依据:(1)以心理性欲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弗洛伊德;(2)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柏曼;(3)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皮亚杰;(4)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埃里克森。

三、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6)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普莱尔、《儿童心理》的出版。

(7)从1957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

四.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遗传与环境{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麦独孤,弗洛伊德}(2)内因与外因{华生(环境决定论),纽曼}(3)连续性与阶段性{斯特恩,吴伟士,格赛尔}(4)相互作用论{皮亚杰:遗传与环境相互依存;遗传与环境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收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重点知识归纳整理(林崇德版)

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1、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研究比较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研究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年龄特征。

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儿童心理》注意没有“学”字)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Preyer,1842-1897)撰写的《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

3、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何林沃斯:1930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4、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类型:纵向研究、横向研究、横向纵向交叉研究整体研究、分析研究个案研究、成组研究5、主要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观察法:长期观察、定期观察;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实验法: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6、弗罗伊德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伦理原则文明的产生与超我密切相关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最基本的部分。

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

本我是无意识的、非道德的,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

本我生而有之,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

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本我逐渐与现实世界接通,产生了自我。

自我产生于婴儿早期,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也就是人能够意识到的部分。

它相当于外部的现实世界与内在的原始冲动之间的缓冲器。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笔记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笔记

第一单元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的部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各个阶段;个体的心理在不同阶段之间和各个阶段之内都不断地发展变化。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被称为儿童心理学。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也经过一个准备和形成的过程。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在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来对待,只被视为“小大人”.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本教育观念,认为儿童教育中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应遵循“自然的法则”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观念和思想直接推动了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

随后,福禄贝尔(P.Forebel)、达尔文等不仅继承了上述思想,还采用观察法、传记法等进行了实际研究,写出了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

这些思想和研究都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用观察法,跟踪研究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并于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

这是第一本较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3.儿童心理学的演变与发展儿童心理学的问世和演变是与自然科学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的,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诞生之后,西方儿童心理学又经历着一个演变和发展的历程。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笔记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笔记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笔记————————————————————————————————作者: ————————————————————————————————日期:ﻩ第一单元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的部分。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

ﻫ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人的一生经过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各个阶段;个体的心理在不同阶段之间和各个阶段之内都不断地发展变化。

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是狭义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

ﻫ(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被称为儿童心理学。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也经过一个准备和形成的过程。

’1.儿童心理学诞生前的准备阶段在中世纪时期儿童并未被作为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来对待,只被视为“小大人”。

文艺复兴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基本教育观念,认为儿童教育中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应遵循“自然的法则”的教育思想。

这些教育观念和思想直接推动了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

随后,福禄贝尔(P.Forebel)、达尔文等不仅继承了上述思想,还采用观察法、传记法等进行了实际研究,写出了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

这些思想和研究都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普莱尔(W.Preyer)。

普莱尔是德国的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他用观察法,跟踪研究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并于1882年发表了他的《儿童心理》一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发展心理学:狭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广义:对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研究,考察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发展:连续、系统的变化(稳定、有序、相对持久)。

纵向: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横向: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揭示普遍模式与个体差异what、时间表when、解释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机制why3.目的:描述解释优化发展4.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既体现出量的积累(连续性),也存在质的飞跃(阶段性)方向性和不可逆性: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不平衡性: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系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个别差异:个体的发展优势、发展速度、高度不同关键期/敏感期:某些行为与能力发展在关键期/敏感期内,个体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影响,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在该时期以后,某种心理功能产生和发展的可能性较小,形成和发展比较困难,语言、规则形成、情绪控制、同伴社会技能具有年龄特征:年龄阶段划分:0-2、3岁,2、3岁-7岁,7-12岁,12-18岁,18-35岁,35-60岁,60岁以上5.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奠定思想基础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直接推动,《一个婴儿的传略》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标志: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出版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发展心理学问世: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代替儿童心理学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1.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结构:本我——受本能驱动的人格成分:争取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自我——人格中的理性成分:遵循现实超我——内化了的道德规范形成的人格成分(良心和自我理想)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随着性成熟,性驱力从身体的一个部分聚集到另一个部分,每一次转变都意味着进入了性心理发展的新阶段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0-1岁:性本能集中于口唇,通过吮吸、咀嚼、咬获得快感肛门期,1-3岁:自发排便是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性器期(前生殖器期),3-6岁:快感来自对性器官的刺激潜伏期,6-11岁: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游戏活动中青春期,11、12岁起:性冲动唤醒不足难以证实或证伪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格是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强调社会文化(而非性本能)是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人类要实现健康的心理适应,需要解决不同时期的八种心理社会冲突。

0-2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2-4岁:自主对羞耻疑虑4-7岁:主动对内疚7-12岁:勤奋对自卑青春期(12-18岁):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对停滞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行为主义:3.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否认行为遗传作用:儿童没有天生的倾向性,其发展完全取决于养育环境和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对待他们的方式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发展是由个体独特的环境所塑造的连续的行为改变过程4.斯金纳儿童获得的大多数习惯,即构成独特人格的反应,是由行为结果塑造的自发的操作性行为区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人类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外部刺激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与惩罚•正强化、负强化、正向惩罚、负向惩罚强化而非练习对儿童行为形成极为重要•及时强化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行为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5.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人更多受事件后果的影响,而不是受他们实际所经历的事件的影响(e.g., 上学)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来进行学习例:习得父母的行为和态度;模仿榜样甚至是动物无需亲自体验强化或做出反应(替代强化)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亲社会行为(适当呈现的效果优于训练)攻击性性别化自我强化相互作用论6.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知识经验使得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认知发展是一个社会文化传递活动,儿童通过与社会中有更多知识的成员合作对话,逐渐获得新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儿童通过与社会中成人的合作交流,获得文化价值观、信念和问题解决策略2.发展的实质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发展是由外向内的,个体通过内化从情境中吸取知识,获得发展,最终能够使用内部语言来引导自己3.发展与教育观念: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最近发展区一种儿童无法依靠自己来完成,但可在成人和更有技能的儿童帮助下来完成的任务范围强调学习的最佳期限将集体共享知识转变为个体知识的一种机制•发展依赖于随着个体成长而形成的符号系统吸收他人的言语,之后用这些言语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大量使用自言自语的儿童能更有效的学习复杂任务教学上的应用合作学习•组员设置搭建支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认知发展观心理、智力、思维源于主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适应客体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几个概念图式——认知结构,用来应对或解释某些经验的有组织的思维或行为模式同化——儿童运用现有图式来解释新经验,并把新经验纳入现有图式的过程顺应——儿童改变现有图式以纳入和适应新经验不平衡——个体思维加工和环境事件之间的不平衡和冲突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阶段可提前或推迟,但顺序一定,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The Sensorimotor Stage,0~2岁) 依靠感知觉和动作认识世界前运算阶段(The 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发展了运用象征(符号)来表征客观物体的能力具体运算阶段(The Concrete-Operational Stage,7~12岁) 具有运演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 12岁至成年)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能够运用系统化的实验来解决问题感知运动阶段(0-2岁)婴儿协调感觉输入和运动能力,形成行为图式,从而理解并影响周围环境六个亚阶段(客体永久性和问题解决能力发展)前运算阶段(2-7岁)能够在符号水平上进行思维,但还没有使用认知操作重要特征符号功能的出现,如物体或词汇象征性游戏(假装游戏)的大量涌现推理缺陷泛灵论逻辑中心化倾向不具备守恒能力、缺乏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获得认知操作能力,具有可逆性操作的心理运算能力(知觉信息逻辑原则)重要特征守恒去中心性、可逆性传递推理理解逻辑关系类包含完整的分类系统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能将心理运算运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可以基于单纯的言语或逻辑陈述进行假设-演绎推理重要特征假设演绎重视可能性质疑一切自我中心意识的苏醒对皮亚杰的挑战:未能区分能力和表现任务过难,低估了儿童的能力不存在跨领域的一致性,忽视社会、文化的影响,描述详尽,解释有限模糊的解释引发了更多的问题8.生态系统发展观布朗芬布伦纳行为或心理是人与环境的函数四种环境系统微系统——对个体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家庭、学校、教师、同伴中系统——个体与其所处微系统及微系统之间的联系或过程外系统——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传媒、制度等宏系统——宏观社会文化层面,价值取向、风俗习惯时序系统——时间维度9.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先天与后天遗传因素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与教育决定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内因与外因环境与教育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起作用教育与发展教育领会、掌握知识和经验发展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年龄特征有稳定性也有可变性,有普遍性也有个别差异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1.收集资料的方法: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考察,从而探究其心理行为发展规律自然观察法vs控制观察法优点:反应真实;生态效度高;操作较简易;适用婴儿缺点: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因素影响;难以解释原因;被动等待行为发生自我报告法向儿童或其父母询问一系列有关儿童的行为、情感、信念或思维方式的特点等发展方面的问题形式问卷调查访谈法日记研究优点:便捷高效,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缺点:难以排除主客观因素干扰;社会称许性强;不够准确注意:确保所有年龄被试都以相同的方式理解问题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测验题目,按规定程序,对个体心理进行测量,通过常模比较来评定个体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动作技能测验、智力测验优点:科学性强;结果可比较;真实客观缺点:受工具限制;练习效应注意:工具的科学性、使用的规范性、结果解释临床法向研究对象提供某个任务或某种刺激,然后要求研究对象作答,以此验证提出的假设守恒实验优点:灵活;能深入探讨感兴趣的问题缺点:难以比较不同被试的结果;可能受研究者理论偏见的影响心理生理法测量儿童生理过程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技术,探索儿童感觉、认知和情感反应的生理基础常用指标心率、脑电、激活脑区、激素优点:解释婴幼儿心理情感体验尤为有效缺点:不是心理状态的完善指标;难以区分具体的引起注意的特性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a.相关设计在自然生活环境下收集个体信息,以决定所感兴趣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有意义的相关。

不做人为的建构或操纵相关系数r(-1到1之间)观看暴力节目数量与儿童攻击行为正相关儿童期注意力问题与青少年期思维能力负相关相关结果的解释:相关而非因果优点:方便快捷;可同时考察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能探讨某些实验研究无法探讨的问题缺点:不能揭示因果关系实验设计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几个概念自变量:操纵变化的变量因变量:由自变量引起某种特定反应的变量无关变量:需要被控制的变量三大要素:随机分配、操控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 14类型: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优点一定程度上揭示因果关系缺点严格控制的环境人为性太强,生态效度低b.跨文化设计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以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探讨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例:皮亚杰理论文化普适性的研究、小学儿童学校适应能力比较c.横断设计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研究的设计优点较短时间收集较多资料;省时省力;样本易选取与控制缺点不能准确反映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存在同辈效应的混淆同辈:生长在相似的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下的同一年龄段的人组成的群体同辈效应:不同世代群体由于所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和遭遇历史事件不同而表现出心理发展上有差异的现象发现的年龄差异并不总是由年龄和发展造成的,有可能是受文化和历史因素的影响D.设计(纵向设计)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反复观察例:儿童假装游戏发展的追踪研究、我国儿童问题行为发生率的追踪研究优点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鉴别一般发展模式与个体差异;研究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关系缺点选择性损耗;练习效应;费时费力;时代-历史混淆e.纵向时序设计(聚合交叉设计)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在短时期内重复观察例:对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研究、研究6-12岁儿童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优点:能同时进行横断和追踪比较,找出真正的发展变化趋势,能分离出同辈效应的影响,能在较短时间收集更长时间的信息缺点:仍比较费时费力f.微观发生学设计通过在短时间内给被试呈现一个诱发变化的刺激或提供学习的机会,观测个体发生变化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