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8课《笔墨丹青》全套课程教案 岳麓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8课《笔墨丹青》全套课程教案岳麓版必修3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古代绘画艺术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过程与方法:对话,探究,讨论,师生合作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课时:一节课.板书设计: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2.战国→汉代:帛画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顾恺之:文人画、“以形写神”2.盛唐:雍容华贵、吴道子三、文人意趣1.宋代:写实→意境2.明清:不拘成法四、民间风情1.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3.中国画的风格特点及作用课前准备:两张椅子,告诉学生这节课将采用师生台上坐着对话形式进行,让同学们做好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截取奥运会开幕式第四章:画卷的部分视频.)播放视频.文字版:周涛:随着一个短片的开始,我们将看到一幅跨越时空、意境优美的中国画卷。
它讲述着博大厚重、意韵悠远的中国故事。
全世界的朋友都会领略优雅的东方情韵,了解悠久的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的现代魅力。
孙正平:画面中呈现的是散发着中国古典韵味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在清雅的古琴声中,我们看到了一幅画作产生的完整过程——纸张制作、落墨着色、装裱成轴。
今晚的故事就将从这飘逸娥娜、变化万千的中国画卷开始。
......孙正平:中国水墨画讲求以形写神,不拘泥形式而更讲究神韵。
舞蹈演员独特的肢体语言,正体现出中国水墨画这种特有的意趣和韵味。
周涛:此刻,画作完成,原本铺陈在地上的画纸,被凌空提起。
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岳麓版必修3
中国画历经漫长的时代变迁,在绘画技艺不断提高的同时, 也深刻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1.魏晋时期
(1)时代背景:社会的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引发了人
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
却不愿与流俗为伍,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
号召的士人群体。 (2)特点:出现凸显 个性 的 文人 画。
课上互动 重难探究
探究 突破 升华
要点一 中国绘画的时代特征 [史料探究]
史料:在八大山人的画作中,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一类独立 不羁的形象,最能体现八大山人的独特风格。……《孤禽图》 历来脍炙人口。这幅画着墨不多,却具有神奇的魔力,让人看 一眼便会被它触动:一幅白纸,只在下方的中间,有一只黑色 的鸟侧身独脚站立,弓着背,缩着脖子,眼睛上翻,一股冷漠 倔强之气从黑鸟的身姿和眼神里透出,有种横眉冷对大千世界 的气势。
城汴梁的生活场景。“恍然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
土扑面耳”的评语,可谓形象鲜明。
2.民间绘画 (1)木刻版画:明清时期, 小说 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为了使小说、剧本读来更为有趣,刻书坊便用 木刻版画 作为 其中的插图。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人们熟悉 的名著小说插图,广为百姓喜爱。
②南宋偏安,文人山水画描绘对象变为 江南风光 ,构图 不追求对称 ,墨色恬淡。
(3)代表:南宋“残山剩水”——马远 (马一角)、夏圭 (夏半
边)。
2.元代:南方士人 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作抒发出来。 3.明清 (1)时代背景: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主要表现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社会秩序 的松动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明清变革带来的冲击,以及异族统 治下的思想文化专制。 (2)特点: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 的画家,其艺术风貌 不拘成法 ,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 (3)代表:八大山人《 松鹰图 》。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三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优秀教案
第8课笔墨丹青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导入: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直观的形式,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远比书法和文学的自觉产生与成熟悠久得多。
下面我们伴随音乐来欣赏一组图画。
播放:这条街(前奏加插图)刚刚我们欣赏的绘画是中国的传统国画,也叫“中国画”名称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
通过欣赏之后,你对中国画有何感受?同学:非常美有种想融入画中的感觉老师:有种想融入画中的感觉呢?说明意境你非常喜欢。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画”的世界,来体验这种传统东方艺术的魅力,把书翻到34页,学习第8课“笔墨丹青”。
一、绘画艺术起源顾名思义“笔墨丹青”就是画者用工笔、墨汁或特定的颜料在宣纸、绢等材料上的绘画,而在遥远的原始社会,绘画材料基本没有的情况下,远古的先民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的呢?我们来看几幅图,看看绘画艺术的起源新石器:《集体舞蹈图》《双人图》《东巴舞》这三幅绘画的作图位置都不一样?同学:陶器地面岩壁上找同学来说一下原始人是如何绘画的?同学:新石器线条人动地陶器岩壁上介绍:《集体舞蹈图》马家窑彩陶集体舞蹈图,画面上的舞蹈者达15人,分成3组,每组5人。
舞蹈者为正面并列的整齐形象,脑后发辫摆动,腰前飘带飞扬,手拉着手踏歌而舞。
每组两边的舞者的外则手臂都画成两两道,标志空着的臂膀在频繁得摆动,是当时画工表现人物连续动作的特殊手法。
最有意味的是在舞蹈者跳跃着的两腿中间,又多了一条黑线,这是动物的尾饰,可以想象,人们正扮成动物的模样载歌载舞,而这些舞蹈者所扮演的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动物图腾形象,他们正身着自己氏族特有的图腾装束,用热烈的图腾舞姿和歌声,表达对自己想象中的师祖图腾的亲切认同和殷切祝祷。
这种图腾舞蹈绘画,包含着民族成员的情感和原始宗教的意义。
东巴舞岩画游牧民族的狩猎狩猎场面猎手武器狩猎方式引弓围捕打击过程反映原始宗教的神灵图像3、体现这一时期特点同学:虽线条稚拙、色彩和图案简单,却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④历史原因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过着氏族的集体生活,对自然、动物充满着神秘的崇拜心理。
笔墨丹青 教案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学习目标】1.熟悉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记忆吴道子、张择端等画家及其代表作,学会欣赏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认识绘画艺术中“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成因与区别。
3.尝试从历史的视野赏析传统绘画作品和从传统绘画作品中获取老师学习。
4.能够分辨中西绘画的差异。
【教材分析】一.重点难点与疑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2.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3.教学疑点:绘画艺术与中国政治之间的关系。
【本课提纲】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源头(1)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汉代——帛画(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结(1)原始岩画和彩陶图案,记录了远古先民们的生活情景和文化心理。
(2)战国汉代帛画将天、地、人三者于一体,色彩浓烈,气势宏大,手法夸张。
这种特点与战国汉代新兴地主阶级开拓进取、开疆扩土和充满民族信心的时代精神分不开的。
二、绘画艺术的发展——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魏晋时期:开始出现__________________(1)时代背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征:_______________(3)代表人物:___________①贡献:A:长于丹青,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绘画理论:_________________,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课件岳麓版必修3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绘画艺术走向自觉的时代,突出的表现就是绘画逐 渐摆脱功利性、装饰性而追求独立审美价值。这时不仅有大量的优秀 作品问世,而且有了较成系统的绘画理论。这时有两种题材的绘画最 引人注目,一是人物画,一是山水画。人物画成就最高的是晋代画家顾 恺之。顾恺之的传世名作《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所画人物十 分生动传神,对人物画,顾恺之有一个独到的见解:“四体姸蚩(媸),本 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指眼睛)中。”……山水画成就最高 的是宗炳、王微。宗炳……在《画山水序》里提出了著名的“畅神” 理论,认为山水画的创作就是为了调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开拓人的精神 境界;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文中也有所阐释。
第8课 笔墨丹青
专著选读(教师备用)
1.中国古代风俗画 风俗画即直接描绘人们现实风习及日常生活场面的绘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 史。它的产生可以上溯到人类的洪荒时代,在已发现的旧石器时期的岩画和新 石器时期的彩陶纹饰中均有其雏形。尔后,在历时儿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 会中,风俗画逐步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创作到自觉创作、从宫廷到民间、 题材范围由小到大、作品数量由少到多的漫长而曲折的演化过程。时至今日, 它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以说,风俗画是我国最古老的画种之一(尽管在古 代还没有“风俗画”的科学概念),同时,它也是在我国流传时间最久、作品数 量较多的画种之一。如果用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来概括其发展历史,应该是并 无夸张的。 作为人物画的一个分支,风俗画以其多姿多彩的内容充实和丰富 了人物画,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在绘画艺术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
三、文人意趣
时代 宋代 明清
背景
文人阶层不断 壮大, 理学的兴 起;南宋偏安
高中历史_笔墨丹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8课笔墨丹青【课标要求】概述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设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的教学理念是:以“画”为线索,以各个展馆绘画参观的方式,引导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认识到运用,再到创新规律,系统组织教学活动;围绕一个核心:以时代背景为核心,理解各个时期绘画的时代风貌;突出一个重心:以学法为重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学生主动性;提升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升华一种情感: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
在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巧妙设置情境与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归纳和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学习、理解、掌握知识。
【教具准备】制作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教学难点】中国绘画的特点,表现形式与时代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配乐课件展示动态图片】主题:国宝回归《丝路山水地图》在2018年的新年春晚上,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他于上世纪30年代离开祖国,漂泊海外,距今已经有80多年了,今年它回家了,它是谁呢?他就是绘制于明代中晚期的路上丝绸之路古地图《丝路山水地图》。
万里丝路一卷出,这幅图采用山水画的形式,从起点嘉峪关到麦加的数千里山川道路均用青绿山水技法绘制而成,全面反映了明朝与西方的陆路交通状况,堪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从其表现手法看,采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画法,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其价值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赋予了古老丝绸之路以全新的生命,承载着沿途各国人民共同发展的梦想,迎合了全球区域合作的时代潮流。
《丝路山水地图》为“一带一路”这一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历史见证。
从2013年提出,到2017年成果尤其耀眼。
“一带一路”写入联合国决议, 46个国家和组织新加入朋友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8课 笔墨丹青一、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发展脉络1.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2)战国时期:用毛笔在绢帛上绘画。
(3)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2.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魏晋①绘画特点: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②代表人物:顾恺之,其绘画理论是“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等。
(2)唐朝①背景: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②特点: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③代表人物:吴道子,其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
1.形式上: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注重写意的文人画。
2.手法上: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作用上: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史料一 ①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构图精到,主次分明,墨线细若蚕丝,人物气定神闲,泰然自若,与矫健飞腾的龙凤恰成动静对照。
《人物龙凤图》史料二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不仅长于丹青,还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念,主张绘画要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
②顾恺之《女史箴图》史料三吴道子(约686—760)改革传统的线描,用圆润丰腴、粗细变化的线条,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又颇有动感,产生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③“吴带当风”。
④王冕《墨梅图》[解读](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战国时期的绘画艺术特色。
①战国帛画是中国古代画种。
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在帛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
(2)史料二主要论述了东晋时期的绘画艺术特色。
②顾恺之《女史箴图》是描写古代宫廷妇女的节义行为,标榜封建“女德”的作品。
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连绵,色彩典丽、秀润。
(3)史料三主要论述了唐代及元代的绘画艺术特色。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笔墨丹青教案
《笔墨丹青》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悉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记忆吴道子、张择端等画家及其代表作,学会欣赏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认识绘画艺术中“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成因与区别。
(3)对中国古代名画进行鉴赏,同时对比西方的古典名画,体会、分辨中西绘画的差异,认识中国画的民族特色。
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历史的视野赏析传统绘画作品和从传统绘画作品中获取历史信息。
(2)出示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体会其不同的艺术韵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展现古代艺术本身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优秀文化遗产的了解,提高艺术的修养,加深学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认识。
(2)中国绘画以其独特的风采跻身世界艺林,她追求意境之美和传神之效。
其融书法于绘画,追求逸上古意,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
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富春山居图》2011年6月1日,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曾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台北正式合璧展出。
这是穿越360余年的相聚,这是跨越海峡1000多公里的牵手。
一幅《富春山居图》,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台海一家亲,中华民族一家亲。
新课学习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1)形式展示集体舞蹈图、人面纹岩画。
(2)内容画面或为远古人们生活中所熟知的动植物形象及其抽象化的表现,或为远古人类的各种庆典仪式,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记录了远古人类的情感。
岩画的题材从总体上看取材于游牧民族的狩猎活动,其中数量最多,凿刻最精的是动物的岩画。
而整个岩画中最绚丽的部分是狩猎场面的刻画,其中表现了各种各样的猎手、武器、狩猎方式等场面性图像,引弓射猎或围捕野兽的画面通常都表现其最紧张的一刹那,突出猎手对野兽致命处的打击过程,表现猎人对获得猎物的强烈愿望。
此外岩画少不了的还有反映原始宗教的神灵图像。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笔墨丹青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笔墨丹青教学设计第8课笔墨丹青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课程标准》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本课专门介绍中国绘画,与上一课《汉字与书法》共同实现课标要求。
本课第一目“质朴与浪漫”,以岩画、陶画、帛画、壁画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为例讲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
第二目“从顾俏之到吴道子”立足成因和特点,讲中国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重点在吴道子。
第三、四两目“文人意趣”和“民间风情”讲中国绘画艺术的繁盛,以宋元山水画、明清花鸟画为例,重点讲“文人意趣”的成因和特点。
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
本课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和演变,及其反映的历史风貌。
本课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
二、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均安中学高二(1)班学生,学生历史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和历史学习方法,对中国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历史的理性分析有待提高,本课重点是训练学生欣赏并从中国画中提取历史信息。
三、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中国画,熟悉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记忆吴道子、张择端等画家及其代表作,学会欣赏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二)、认识绘画艺术中“文人意趣”与“民间风情”的成因与区别。
(三)、尝试从历史的视野赏析传统绘画作品和从传统绘画作品中获取历史信息。
四、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创设情景法学法:小组讨论史料分析法五、上课流程新课讲授分4个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二),学习新知感悟历史(28分钟)(三),联系现实课堂延伸(3分钟)(四),板书梳理理清思路(课堂练习时间)(6分钟)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我前几天看到一则旧新闻,想分享给大家。
大家看这幅画-清代徐扬的《平定西域献俘礼图》,在一场拍卖会上卖出,猜猜他卖出多少钱?生:各种回答。
师:(适时引导学生答案,并给出答案)它以1.34亿高价卖出,打破当时记录,这幅中国画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卖出这样的价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笔墨丹青,好好研究一下中国画的奥妙!2.学习新知,感悟历史师:本节课主要按照中国画起源、发展、繁荣的发展过程讲,在欣赏画作的同时,要体会其历史意义。
历史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必修三第8课笔墨丹青(一)课标要求:概述绘画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二)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中国古代的传统绘画艺术。
本课第一目以岩画、陶画、帛画、壁画的表现手法和内容为例介绍中国绘画的起源;第二目“从顾恺之到吴道子”立足成因和特点,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重在吴道子;第三、四目“人文意趣”和“民间风情”介绍中国绘画艺术的繁盛,以宋元山水画、明清花鸟画为例,重点讲述“人文意趣”的成因和特点。
贯穿本课的主要线索是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著名的画家和作品,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传统绘画的艺术特色——与书法一样重视线条,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
二、过程与方法:探究、赏析、归纳与分析、阅读理解。
要围绕本课主题分层次设计问题,如:“名家、名作连线——在名作中找特点——在特点中找历史。
”必须立足历史角度赏析中国古代“笔墨丹青”,从岩画、陶画、帛画、壁画、名家画作中获取历史信息,而不是单纯的从美术学角度欣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在绘画鲜明的感性形象之外,从历史的整体视野中联系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性,真正体会绘画中所蕴涵和积淀的民族审美情趣、人生志趣和哲学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二、教学难点:如何欣赏中国画的意境(五)知识结构(六)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截取奥运会开幕式第四章:画卷.同学们阅读本课的引言: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主体特征。
教师讲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最直观的形式,绘画的历史源远流长,远比书法和文学的自觉产生与成熟悠久得多。
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国绘画历程,探寻笔墨丹青之趣。
二、讲授新课板书:一、绘画艺术的起源:新石器时代——汉代远古人民生产力低下,其绘画材料及绘画水平都是非常原始的。
高中历史三第课笔墨丹青(教案2)
4)明清时期: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等。
【课后检测练习】
2)画家素养: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最为突出。
3)绘画风格: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4)绘画功能: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到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唐代
画种
丰富
创制法度,雍容华贵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推动文化发展
吴道子“吴带当风”《送子天王图》
宋
文人
山水画
画家的追求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北宋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恢弘,画风阳刚豪放.南宋偏安,文人山水画,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恬淡。
“重文轻武"的国策使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
马远、夏圭
“残山剩水”
风俗画
描绘市井生活
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明清
文人画
不拘成法
时代变化、社会动荡
八大山人《松鹰图》
民间
绘画
木刻版画、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中国绘画的特点
1.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画。
2020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总结第8课笔墨丹青学案岳麓版必修3
第8课笔墨丹青[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概述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及成因。
2.分析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征。
3.分析中国古代绘画与其所产生的时代之间的关系。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2.战国时期:用毛笔在绢帛上绘画,该时期帛画代表作《人物龙凤图》。
3.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知识点拨] 汉代绘画中神仙魔怪、迷信怪异的形象,既体现了汉代社会“天人感应”的宗教意识、宇宙观念,也渗透着统治者敬天法祖、神道设教的意图。
二、绘画艺术的发展1.概况时期背景特点代表魏晋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士人群体的追求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创制法度,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宋代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马远的《山径春行图》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出现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明清社会动荡风格奇特,不拘成法八大山人《松鹰图》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木刻版画作为小说的插图,反映了世俗的《水浒传》插图、《五子夺莲》审美趣味,民间出现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2.中国绘画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②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2)影响:中国绘画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辨析比较]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1)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虚旷和非功利。
(2)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视物象,着意刻画,敷色多彩,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视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而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笔墨丹青[学习目标]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用稚拙的线条、简单的色彩和图案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绘画。
2.战国时期:用毛笔在绢帛上绘画,该时期帛画代表作《人物龙凤图》。
3.汉代:帛画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二、绘画艺术的发展1.概况概念阐释“以形写神”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
他们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就不算成功。
判断正误文人画与山水画都强调意境,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 √)提示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山水画注重写实、意境,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举凡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画。
问题思考思考民间风情画的出现和普及受什么社会因素的影响?反映了中国画怎样的发展方向?提示民间风情画的出现和普及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国画世俗化的发展方向。
2.中国绘画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②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2)影响:中国绘画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归纳总结中国绘画的基本特征(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绘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家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风格看:宫廷和风俗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由于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也在不断融入外来风格。
(4)从绘画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品向商品发展,到宋代,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时代变迁对绘画的影响(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阶层,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
(2)隋唐时期:①政治统一和社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②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绘画风格多样,宗教画、山水画、人物画等大量出现。
(3)两宋时期:①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②经济上商品经济高度发展;③思想上理学兴起,使得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
反映在绘画作品上,文人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④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4)明清时期:政治上专制统治的强化、社会的动荡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各异、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也出现了由百姓自己创作的富有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绘画艺术形式。
针对练南宋时期马远、夏圭往往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被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他们的画作又被称为“残山剩水”。
这些正是当时南宋“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反映。
这体现了绘画( )A.场景的生动性B.色彩的多元性C.形式的多样性D.内容的时代性答案 D解析由材料可知,“残山剩水”寓意“山河破碎”,是社会现实的折射,D项正确。
“场景”“色彩”“形式”均非题干主旨,排除A、B、C三项。
1.印证教材观点材料《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应用《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真实地呈现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以及当时丰富的生活景象。
2.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一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不仅长于丹青,还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念,主张绘画要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
顾恺之《女史箴图》应用1 材料一中《女史箴图》属于什么类型的绘画?作品体现出作者什么绘画理念?提示类型:人物画。
理念:绘画要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以形写神”。
材料二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自题《墨梅图》《墨梅图》应用2 《墨梅图》属于何种绘画类型?此类绘画的精髓是什么?提示文人画。
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1.(2018·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月考)对比新石器时代和战国秦汉时期的绘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以帛画为主B.色彩都比较鲜艳C.都用毛笔绘画D.都有质朴、浪漫的特色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比较新石器时代和战国秦汉时期的绘画特点。
战国时期才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故A、C两项与新石器时代的绘画的特征不符,均排除。
B项属于帛画的特点,也不符合题意,排除。
2.顾恺之在为裴楷画像时,颊上添加三笔毛,“觉神明殊胜”;为谢鲲画像时,注重环境刻画,云“此子宜置岩壑中”。
这体现了顾恺之的绘画特点是( )A.以形为重B.以形写神C.环境烘托D.神似形不似答案 B解析由材料中“觉神明殊胜”“此子宜置岩壑中”可知,顾恺之绘画时注重刻画“形”,但最终是为“神”服务的,即“以形写神”。
3.北宋郭若虚评价文人画:“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人品发高,虽游戏间而心画形矣”。
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 )A.《洛神赋图》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墨兰图》答案 D解析材料中显示的文人画的特点是“人品发高”,《洛神赋图》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步辇图》是宫廷画,故B项错误;《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表现了宋朝商品经济的发达,故C 项错误;《墨兰图》是文人画,显示了这一特点,故D项正确。
4.(2019·海口高二检测)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云:“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
”黄庭坚认为画竹应该( )A.取材于市民生活B.学会栽培竹子C.注重抒情写意D.揭露社会现实答案 C解析据材料“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无象,问取人间老斫轮(经验丰富者)”可知黄庭坚认为画竹应该注重抒情写意,故C项正确。
5.(2018·菏泽高二期中测试)元代出现了许多以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这些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
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绘画艺术的繁荣B.中国小说、戏剧的繁荣C.中国城市经济的兴盛D.中国政治的腐朽黑暗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街头画家”“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等信息可知,这反映了元代世俗文化的兴起,但无法说明绘画艺术的繁荣情况,故A项错误;小说、戏剧的繁荣是世俗文化兴起的一种表现,故B项错误;世俗文化兴起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故C项正确;世俗文化的兴起与政治清明或黑暗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6.(2018·乐山高二检测)下列两幅绘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其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是( )[明]董其昌《山水图》[清]郑板桥所绘兰花A.山水画B.文人画C.花鸟画D.风俗画答案 B解析明清时期的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董其昌、郑板桥正是其代表人物,故B项符合题意。
课时训练题组1 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集体舞蹈图B.《人物龙凤图》C.《女史箴图》D.马王堆汉墓壁画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中“新石器时代”“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可知A项符合题意。
B项是战国时期的帛画,C项是魏晋时期的绘画,D项是汉代的墓葬画,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2.对如图绘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画在植物纤维纸上B.它是一幅雕版印刷品C.作者是晋代顾恺之D.研究战国楚文化的珍贵资料答案 D解析该画为战国时期的楚帛画《人物龙凤图》。
A、B两项分别始于东汉和隋唐,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题组2 绘画艺术的发展3.(2018·邢台高二月考)南朝著名画师张僧繇在安乐寺为梁武帝画龙,梁武帝发现其所画四条龙都没有眼睛,遂问其原因。
张僧繇回答说:“点睛即飞去。
”大家不信,张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
霎时间,电闪雷鸣,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
该故事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 )A.注重写意传神B.意在借物抒情C.追求娱乐教化D.渴望俗世认可答案 A解析据材料“点睛之龙真的飞走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写意传神、栩栩如生的特点,故A项正确。
4.(2018·沙市中学高二期中)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社会危机的加深B.科学技术的发展C.深受理学的影响D.统治阶级的倡导答案 C解析理学强调格物致知,通过探究、穷尽,把握事物本原。
材料中的这种状况深受理学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
5.(2018·海淀高二检测)如图是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写意花鸟画《荷花翠鸟图》,以下对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B.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C.生动表现了社会风俗D.隐喻专制制度的没落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和作者可以判断是文人画,因此它追求个性和意境,故A正确;该作品并不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故B错误;表现社会风俗的是风俗画,不是文人画,故C 错误;材料中的图片信息不能反映封建制度的没落,故D错误。
6.(2018·德阳高二检测)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
对此类作品的认识正确的是( )A.《清明上河图》是其佳作B.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C.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D.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答案 D解析《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文人画未体现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故B错误;文人画的突出特点是写意,故C错误;据材料中“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可知文人画是集文字、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故D正确。
7.(2019·广东四校联考)宋人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
”吴龙翰的《野趣有声画序》中提道:“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
”清代方薰也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
”材料中三人均强调( )A.绘画艺术的深远意境B.诗歌的抒情性C.诗、画具有互补作用D.诗歌增强了绘画的审美空间答案 C解析题意为“绘画无法表达的可以借助诗歌,诗歌无法表达的借助于绘画”,强调的是绘画和诗歌的相互作用,单强调一方面的作用均不全面,故A、B、D三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强调了双方的相互作用的只有C项,故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