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紧缩——城市蔓延与收缩的理性主义应对

合集下载

收缩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收缩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收缩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盛励【期刊名称】《《群众》》【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1页(P45-45)【关键词】收缩型; 经济转型【作者】盛励【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0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任务》,其中首次提出“收缩型城市”概念。

该文件明确指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对于城市的人口增长、规模扩张,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病”,许多人有深切体会。

而对于城市的“收缩”,感觉相对陌生。

“收缩型城市”这个新概念,提醒我们走出传统观念误区和路径依赖,必须全面、客观地看待城市发展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城市规划和城市治理。

与“收缩型城市”相近的概念,是“收缩城市”。

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德国,是指那些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在超过2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内,经历人口流失及以某种结构性危机为特征的经济转型现象。

这显然是具有冲击性的,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9世纪以来,人口向城市集聚及城市的繁荣,使得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崛起成为发展的“标准路径”,“增长”和“扩张”成为主流城市发展理论与规划政策的基调。

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产业转移、人口老龄化等交叠影响,全球约有超过1/4城市出现了明显的人口流失、经济衰退以及随之而起的“城市收缩”过程。

例如,美国的东北部——五大湖一带曾经集聚着不少钢铁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当完成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后,这些城市的工厂纷纷关门,被称为“铁锈地带”。

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吴康介绍,欧美对城市收缩的认知经历了“轻视—对抗—接受—利用”的变化。

在一段时期内,由于传统城市增长理念的根深蒂固,人口流失等收缩现象被认为是暂时偏离主流的“少数派”。

之后虽然得到了普遍关注,但主流观点仍将“收缩”视为城市发展历程中短暂可逆的局部现象,因此主要着眼于恢复再增长并实现未来的繁荣。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以政策效果为标准,把公共政策划分为物质性政策和符号性政策的是()。

A.伊斯顿B.洛维C.休斯D.安德森2.政策执行系统之外人们的传统习俗、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属于政策的()。

A.政治环境B.自然环境C.经济环境D.文化环境3.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主要内容。

4.试述公共政策基本目标中的公平目标。

5.从学习的内容及程度上,政策学习一般分为工具学习、概念学习和()。

A.社会学习B.制度学习C.文化学习D.经济学习A.集团模型B.精英模型C.理性主义模型D.混合扫描模型7.简述政策研究的内涵。

8.将政策分析过程分为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分析的学者是()。

A.弗里德曼B.韦默和维宁C.帕顿和沙维奇D.邓恩9.简述公共政策问题认定的边界分析法。

10.政府通过征收燃油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这一政策目标。

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来说,征收燃油税属于()。

A.政策规则B.政策工具C.政策目的D.政策假定11.对特定的社会现实问题以公共政策的形式予以关注,这是公共政策的()。

A.普遍性B.稳定性C.特殊性D.回应性12.试述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

13.被马克思视为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的是()。

A.弹劾权B.选举权C.被选举权D.大众传播14.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方式。

15.原有政策的终止和服务于同样政策目标的新政策的产生是政策接续中的()。

B.非线性接续C.线性接续D.政策分解16.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包括()。

A.政策信息、资料B.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C.政策目标D.政策的沉淀成本E.政策稳定17.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构赋予公共政策的显著特性主要包括()。

A.主观性B.合法性C.滞后性D.普遍性E.强制性18.邓恩把问题认定为四个依次递进的步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问题决定——问题搜索——问题详述——问题感知B.问题详述——问题搜索——问题感知——问题决定C.问题搜索——问题详述——问题感知——问题决定D.问题搜索——问题决定——问题详述——问题感知19.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随着其成因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现象在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中,属于政策问题的()。

公共政策学第1阶段练习题

公共政策学第1阶段练习题

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分析》第一章至第四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1、将公共政策定义为“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的学者是() 4A、伍德罗·威尔逊B、托马斯·戴伊C、拉斯韦尔D、陈振明2、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权力B、权利C、法律D、利益3、下列属于市场的优势的是()。

47A、能充分地提供公共产品B、通过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促进投入产出效率C、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强制力D、具有相对较大的活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第三部门的优势在于()。

54A、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物品B、通过提供充分的激励来提高投入产出效率C、对个性化需求具有较好的回应性D、具有法律授予的强制力作保证5、影响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因素是()。

25A、政治环境B、经济环境C、社会环境D、国际环境6、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种需要的学者是()。

6A、马斯洛B、马克思C、布拉德肖D、多亚尔和高夫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8A、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来自于政治统治的目的B、利益分配的结果既能使部分人获得利益,也可以使部分人失去利益C、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协调社会矛盾D、政策本身所反映的利益关系,是通过社会问题表现出来的。

8、下列不属于第三部门的特征是()。

43A、既可以提供私人物品,也可能提供公共物品B、在提供物品(和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C、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D、活动往往建立在人们自愿地提供各种资源并且进行自愿合作来解决问题9、第三部门的缺陷可以总结为()。

54A、政府失灵B、志愿失灵C、市场失灵D、社会失灵10、布鲁金斯学会、胡佛研究所、兰德公司等现代政策研究组织又可称为()。

73A、公益组织B、利益集团C、思想库D、社会企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

第五章城市蔓延机理与治理5.1城市蔓延的概念与测度5.1.1城市蔓延的概念早在1950年代后期,美国众多大城市出现人口增长率减少至0%甚至为负数,而同时郊区的人口不断上涨的状态便引起了美国规划界的广泛关注,并将其称之为“郊区化”。

到了1980年代,人口外流以及城市中心衰退问题不断严重化,如表5.1.1所示,仅纽约一地,城市化地区的增长值与城市人口增长值的比率就达到了1.52倍,城市空间增长与人口增长出现了严重的的不平衡。

对此,美国规划界相关学者开始重新重视城市蔓延这个问题。

表5.1.1 若干美国大城市城市化地区及居住在城市化地区居民增长速度比较最早使用“蔓延”一词来形容现代城市发展可追溯到1937年,美国规划师德雷珀(E.Draper)在一次演讲中谈到,“扩散(diffusion)—词似乎太友善了,边界屡遭破坏的事实使得城市更像是在蔓延(sprawl) 。

”佛罗里达增长管理规划(1998)中所描述的蔓延特征是:“大面积的低密度和单一功能的跳跃式、放射状、带状或条状开发;使得城市和乡村功能区边界和范围模糊不清;自然资源和农业土地未能得到保护;公共设施未能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方式超过了“设施的成本”等。

总的来说,城市蔓延是指城市化地区失控扩展与蔓延的现象,它使原来主要集中在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城市形态呈现出分散、低密度、区域功能单一和依赖汽车交通的特点。

1.城市规划视野下的城市蔓延针对城市蔓延的研究中,城市规划学者是研究的主要力量,但同时也是造成城市蔓延定义尚不明确的主要因素。

城市规划学者在关于城市蔓延的研究过程中,往往关注城市蔓延对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Galster等人提出以下六种关于城市蔓延定义的类型归纳,具体如下:1.通过案例定义蔓延,这可以被看做是蔓延特征的具体化,例如洛杉矶;2.蔓延被作为一般性的城市开发模式的美学判断标准;3.蔓延是外部性的原因,例如对轿车的高度依赖,逃离内城的居民,工作和住房之间的空间错位,环境质量的降低;4.蔓延是一个独立变量的结果或影响,例如破碎的地方政府,不科学的规划,排他性的分区;5.蔓延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现有的开发模式,最经常提到的是低密度和蛙跳,远离中心设施,就业和居住开发的散布,连续的条状开发;6.蔓延被看作是发生在特定时期,例如城市地区扩张时期的开发的过程。

政府干预下的德国收缩城市更新机制研究——以图林根州哥达市为例

政府干预下的德国收缩城市更新机制研究——以图林根州哥达市为例

112022.07 / Urban Renewal 城市更新老龄化等都造成了城市人口的减少。

在将制造业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德国,受国际性经济结构调整与国内政治经济背景的综合影响,城市收缩现象集中出现于新联邦州(原民主德国所辖地区)。

20世纪90年代,东欧发生社会主义变革,作为该变革的一部分,1990年前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前民主德国人口开始大量迁入西德各州。

统一后仅五年时间(1990—1995年),就有近160万居民从当地迁出,是同时期来自西德地区外迁居民数量的3倍以上。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和管理技术人员的流失对当地工商业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新联邦州地区的城市产业功能全面收缩。

人口流失、出生率持续降低与老龄化加剧也在不同程度上削减了城市活力。

哥达市作为东德的典型城市也面临后工业社会转型的各种问题,中心城区人口由1990年的5.4万下降至2019年的4.6万,还伴随着中心城区的衰退与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随着1990年联邦德国“谨慎的城市更新”体系的沿用,新联邦州地区开始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城市更新手段。

在后福特主义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对包括图林根州哥达市在内的收缩城市进行了公共资金、住宅建设与改造、交通规划调整、景观及开放空间规划等方面的城市改造实践,为未来国内城市发展与更新的管理和引导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1德国收缩城市的分布及其地域特征一般意义上的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y)是指人口减少显著的城市。

人口外迁是城市收缩中一种常见的原因,逆城市化也是城市收缩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德国联邦建筑、城市和空间规划研究院(BBSR)认为,衡量城市收缩不应仅以人口损失与城市经济总量为指标,而应采取更加全面的方法。

2016年,德国联邦建筑、城市和空间规划研究院对收缩城市的考量指标体系调整为:过去五年的人口变化(%),过去三年平均每千人的人口净摘要 两德统一后,原东德城市出现了人口减少与经济衰退的收缩现象,而后大量空置建筑的出现使得城市空间肌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公共政策章节练习题

公共政策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国富论》第一次把政治经济学发展为一种完整的体系,该书的作者是( c )A.马克. 韦伯 B. 泰勒C. 亚当.斯密D. 西蒙2.在美国,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b )A. 司法决策B. 政党政策C. 国会立法D. 行政决策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指公共政策特征的( d )A.权威性B.稳定性C.变动性D.预见性4.有的国家践踏多边协议,受害国在交涉无效的情况下采取贸易报复措施,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 C ) A.管制功能 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5.一些国家公务员制度条例规定高薪养廉,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 A )A.引导功能B.分配功能C.管制功能D.调控功能6. 美国的福利政策,采取了对未成年子女家庭进行补偿,由此产生了私生子增多的不良后果。

其体现了公共政策的(B)A.引导功能B.分配功能C.管制功能D.调控功能7.“允许部分地区和个人靠勤劳先富”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体现了公共政策的( d )A. 整体性 B. 合法性C. 超前性D. 层次性8.下列选项,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B )A.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B. 华为公司章程C.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D. 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分配改革9.下列选项不属公共物品的是( C )A. 公交车站座椅B. 公园雕塑品C. 私家车D. 学校10.我国行政法规发布的形式是(a )A.主席令B.总理令C.新闻报导D.中共中央文件11.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B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C.温和性 D.权威性12.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A、整体性B、超前性C、层次性D、系统性13.中国的“社会科学院”属于( A )A.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B.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C.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D.社会的政策研究组织14.下列选项不属于“公共”范畴的是( CEF )A. 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事件B. 腐败C. 行业“潜规则”D. “莱温斯基”事件E. “富二代”学生开豪车上课F.李泽楷离婚15、下列选项属于公共权力范畴的有( ABCDEF ) A.特殊时期物价干预 B.“躲猫猫”与“钓鱼”执法C. “房屋限购”D.高速路时速限制E. 奥运会交通管制F.战争年代民用车辆征用16. 美国承诺不向台湾出售武器以换取中国购买波音公司客机大单属于政治行动中的( B )A. 权力与控制B.讨价还价C.博弈D.平衡17.北朝鲜不放弃核武实验与美韩军演说明其政治行动属于( C )A. 权力与控制B.讨价还价C.博弈D.平衡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多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城市管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18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城市管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18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城市管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186)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城市治理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186)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约大量的时间。

内容包含:不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快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城市治理学》题库一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项选择或者少选均不得分)1.( )属于我国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

A.市人大 B.市政府 C.市委 D.市司法机关 2.城市治理中存在的( )问题是囚徒博弈的结果和囚徒逆境的表现。

A.城市公共产品供应缺乏 B.城市公共组织效率缺失 C.城市、区域之间竞争恶化 D.城乡失衡进展 3.城市进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 )猎取。

A.竞争一合作分析方法 B.历史分析方法 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D.优劣机威分析方法 4.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年。

A.5 B.15 C.20 D.25 5.城市经济治理的方法包括( )。

A.行政方法 B.社会方法 C.法律方法 D.经济方法 6.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就其下级行政建制而言,分为辖区的市和不辖区的市,不辖区的市一般是( )。

A.县级市 B.地级市 C.副省级市 D.直辖市 7.( )城市的人口年龄构造中,老年人的比例小,幼年人口比例大。

A.稳定型 B.衰退型 C.波动型 D.增长型 8.政府主导型模式是政府主导、居民响应参加、自上而下推行的社区治理模式,( )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9.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包括( )。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视觉污染 D.大气污染 10.西方国家区域协同的多元调控模式主要以( )为代表。

2022年南开大学《市政学》在线作业-00001

2022年南开大学《市政学》在线作业-00001

2022年南开大学《市政学》在线作业-00001城市公共财政的职能不包括()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C: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D:维护社会稳定职能正确选择:D“摊大饼式”发展指的是我国城市规划中所面临的()危机A:过度蔓延B:建筑个性特色C:隔断历史文脉D:城市交通拥堵正确选择:A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均属于()A:人民团体B:民主党派组织C:非营利性组织D:营利性组织正确选择:A从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我国的城市管理要实现从全能型政府向()政府的转变A:服务型B:绩效型C:研究型D:有限型正确选择:D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城市化应选择以()为主导的发展模式A:中小城市建设为主B:大城市建设为主C:城市群为主导D:大都市区为主导正确选择:C目前我国划分特大城市的人口标准为()人A:100万B:200万C:300万D:400万正确选择:A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方式不包括()A:公办公营B:公办私营C:公司合作D:私人经营正确选择:B在世界城市规划理论演进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A:华沙宣言B:马丘比丘宪章C:雅典宪章D:威尼斯宪章正确选择:C市政管理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不断提高市民的福利水平,这是市政管理的()原则A:系统分析原则B:以人为本原则C:法制透明原则D:利益平衡原则正确选择:B目前全国共有副省级市()个A:13B:15C:17D:19正确选择:B基于一定的事实依据和调查材料,通过总结和归纳,形成新的理论解释的研究方法是()A:比较研究法B:历史研究法C:规范研究法D:实证研究法正确选择:D城市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这是城市规划的()原则A:节约原则B:生态原则C:效益原则D:人文原则正确选择:D我国目前的城市财政体制为()A:分税制B:统收统支C:财政包干D:转移支付正确选择:A我国的市区街体制中,设区的市实行()体制A:一级政府,两级管理B:两级政府,两级管理C:三级政府,三级管理D: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正确选择:D英国是议会民主和()制度的发源地A:强市长B:市委员会C:议会经理D:地方自治正确选择:D目前我国共有()个直辖市A:二B:三C:四D:五正确选择:C根据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化率超过()以后,城市化进程会呈加速发展趋势A:20%B:30%C:40%D:50%正确选择:B在城市规划方面,我国于2007年出台了()A:城市规划审批暂行办法B:城乡规划法C:城市规划法。

城市经济学-(-第2次-)

城市经济学-(-第2次-)

城市经济学-(-第2次-)第2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孔雀东南飞"现象反应的是流动人口的哪一种流向()。

A. 向心流B. 梯度流C. 反差流D. 洋流2. 城市土地改革的第一步是()A. 土地租赁合法化B. 土地使用税的征收C. 住房私有化D.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3. 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由军阀统治的政治军事中心城市具有什么特点。

() A. 生产型、商贸型 B. 消费型 C. 单一生产型 D. 生产型、消费型4. 关于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A. C越小,表明城市化发展越慢 B. C越大,表明城市化发展越慢 C. R越小,表明城市化发展越快 D. R越大,表明城市化发展越快5. 1990年,我国被划分为()个经济区。

A. 3B. 4C. 8D. 106. 当第一产业比重小于5%时,且第二产业比重大致相当于第三产业时,表明该城市处于()阶段。

A. 工业化的初始阶段B. 工业化的加速阶段C. 工业化的成熟阶段D. 后工业阶段7. 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川梭交织的信息流是哪一种作用方式()。

A. 对流B. 辐射C. 传导D. 以上三种均不是8. 城市景观环境是()A. 城市形象城市气质和韵味的外在表现和反映B. 城市生产功能的集中体现C. 城市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潜力的反映D. 实现城市各种功能的前提9.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A. 35%B. 40%C. 45%D. 50%10. 公共财政的首要任务是()A. 进行城市的建设和维护B. 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C. 推动城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D.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11.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属于第三产业的()个层次A. 一B. 二C. 三D. 四12. 城市环境污染的形式不包括()A. 水体污染B. 热岛效应C. 酸雨D. 固体废弃物13. 以下不属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的有(?)A. 环境收费B. 押金制度C. 指令性管理D. 强制刺激14. 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下列哪个城市属于帝国主义控制的。

中外城市蔓延的特征、类型及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中外城市蔓延的特征、类型及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中外城市蔓延的特征、类型及驱动因素比较研究作者:王家庭袁春来梁栋张邓斓来源:《创新》2020年第03期[摘要] 中国与欧美等国家城市蔓延的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呈现出细胞分裂型、离心卫星城型和摊大饼型三种主要类型。

建立一个带有政府行为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可以分析出各驱动因素对于城市边界的具体作用。

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6国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各国城市蔓延驱动因素的差异,得出中国城市蔓延的扩张形态与西方国家不同,各国城市蔓延都受到人口增长、经济水平提高及交通的影响,政府行为是推动中国城市蔓延的主要驱动因素等结果。

进而通过逐渐削弱政府行为对城市蔓延的推动力,推广高效与紧凑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公平分配社会资源以缩小贫富差距,根据城市产业结构提倡集约型成长,以及采用征税的经济手段鼓励绿色出行等对策,有针对性地抑制及治理我国城市的无序蔓延。

[关键词] 城市蔓延;驱动因素;国际比较[中图分类号] F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20)03-0046-15一、文献综述相较于西方国家社会的发展步伐,我国城市发展起步较晚。

在我国城市蔓延问题不断加重及西方国家城市蔓延治理模式逐渐完善的大环境下,亟须通过城市蔓延的国际比较研究寻找解决中国城市发展问题的出路。

将我国与典型发达国家城市蔓延的特征、驱动因素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我国与西方国家城市蔓延的差异性,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有关城市蔓延的驱动因素与推动机制的研究视角可分为市场、社会、政府等方面。

市场层面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土地垄断竞争者的独立决策、投机行为、技术进步等(Harvey等,1965[1];吉勒姆,2007[2])。

除了市场化因素外,Brueckner等(2008)的研究将社会联系与互动因素加入单中心城市模型中,同时还表明,反都市态度和种族主义是城市蔓延的原因之一[3]。

收缩型城市:概念、认知与治理

收缩型城市:概念、认知与治理

2023年第6期总第214期治理研究GovernanceStudiesNo.6,2023GeneralNo.214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殞殞殞殞 主持人语:人口历来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前提。

国家建立以人口为条件,经济发展以人口为源泉,制度运行以人口为对象,文化传承以人口为载体。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禀赋构成中国基本国情,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动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基石,不仅是我国治理模式转型的历史起点,更是治理现代化和本土化进程中的给定条件之一。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最高层级的国家意志和发展定位,凸显出人口治理的划时代意义。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中尚无先例,它是中国人的重大治理实践,亟需理论探索和研究积淀。

这使人口治理议题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件,更把人口高质量发展摆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蓝图的基础地位。

在此背景下,全面强化人口治理研究已经迫在眉睫,需要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学者相互激荡,形成具有长期生命力的宏大学术命题。

本期推出三篇作品,涉及人口空间和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和市场能力、人口负增长与发展战略等主题,以飨读者。

学术主持人:胡湛(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收缩型城市:概念、认知与治理收稿日期:2023-08-09作者简介:陈友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钒,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公共政策及其机制研究”(编号:17ZDA120)。

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理性从消极到积极

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理性从消极到积极

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理性从消极到积极
陈周旺
【期刊名称】《上海改革》
【年(卷),期】2000(000)004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陈周旺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5
【相关文献】
1.房地产业中的地方政府有限理性"经济人"行为 [J], 莫光财;肖云
2.试论经济人、理性人与诚信的统一性——对我国经济人、理性人通行定义的批评[J], 李正明;肖瑶
3.消极与积极:宏观调控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困境——基于制度分析的框架 [J], 张勇;张宁;刘瑞
4.理性经济人视角下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纠正 [J], 陈辉
5.理性经济人视角下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纠正 [J], 崔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韧性城市——越弹性越可持续

韧性城市——越弹性越可持续

韧性城市——越弹性越可持续
邱勇哲
【期刊名称】《广西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8(0)12
【摘要】2017年12月22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韧性城市建设论坛”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外代表处(以下简称UNDP)灾害管理处处
长张素娟说:“中国的‘韧性城市’建设刚刚起步。

我们希望中国不要落后,在这方面有更多的经验贡献给其他国家。


【总页数】17页(P40-56)
【作者】邱勇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桃源县供销社弹性市场越办越兴旺 [J], 龚发甫;钟玉香
2.要越管越好越管越新越管越科学——北京民族饭店的系统管理 [J], 李通;齐彦宗
3.越积极越幸福越努力越自信——小学生心理辅导课程构建实施的探索与研究 [J], 姜静静
4.强基础重服务保安全抓宣传山西无线电管理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J], 张向东;高霞霞
5.论“越V越A”——兼论从“越V越A”到“越来越A”的语义虚化过程 [J], 刘楚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紧缩政策不一定能“紧”住物价

紧缩政策不一定能“紧”住物价

紧缩政策不一定能“紧”住物价
厉以宁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除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价格管制,目前国内有关部门治理通胀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宏观货币、财政政策上的紧缩,以控制货币流通量,尤其是投资增长。

而相对于有些单调的医治手段,通胀的“病因”却要丰富得多。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厉以宁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流动性还能紧多久——对政策紧缩与银行资产负债表调整的分析 [J], 张士杰
2.管住货币不一定能管住物价 [J], 戴力
3.货币政策选择与通货紧缩治理——《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紧缩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数量分析和政策模拟》简介 [J], 秋石
4.厉以宁:解决物价上涨不能仅靠紧缩政策 [J], 厉以宁
5.紧缩政策对上市银行影响不一 [J], 王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对经济增速下滑的举措必须理性

应对经济增速下滑的举措必须理性

应对经济增速下滑的举措必须理性
魏杰
【期刊名称】《理论前沿》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我国目前应对经济增速下滑的举措尚有不足之处,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加以完善:(1)保就业,保企业;(2)重视改革的深化。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魏杰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8
【相关文献】
1.应对经济增速下滑的举措必须理性 [J], 魏杰
2.金砖国家经济增速下滑问题与中国的应对之策 [J], 周文;苗勃然
3.PPP:应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有效举措 [J], 张淑翠;许正中
4.经济增速下滑企业应如何应对 [J], 赖伟民
5.怎样应对当前经济增速下滑 [J], 林毅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资讯 财经事件

资讯 财经事件

资讯财经事件
佚名
【期刊名称】《西部论丛》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国家十大举措促经济增长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调整将走“U”形,调查显示各行业裁员减薪潮渐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国有企业呈现负增长
【总页数】1页(P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0.4
【相关文献】
1.第一财经网对国际危机事件的报道研究——以"邮件门"事件为例 [J], 金理琦
2.用户评分对财经资讯APP潜在用户下载量的影响研究——以新浪财经为例 [J], 陈群
3.如何提高数字化财经资讯的附加值——论财经新闻数字内容发布系统与用户个性化定制系统的应用 [J], 田力
4.新华社财经新闻专线评出2014年国内财经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为序)[J],
5.财经资讯之财经法规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需要理性来度过当前经济危机

世界需要理性来度过当前经济危机

世界需要理性来度过当前经济危机
李仲周
【期刊名称】《《WTO经济导刊》》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发端于美国的2008年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20国集团于同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并发表宣言,承诺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同时还承诺实行开放的全球经济,强调要反对保护主义,承担避免实行不符世贸组织规则的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

【总页数】2页(P93-94)
【作者】李仲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可在30年前避免 [J], 格泽高滋·W·科勒德克;张璐晶
2.经济危机当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需要再调高吗 [J], 吴重思
3.贫富差距过大、无害需求不足与当前世界经济危机 [J], 阳晓伟
4.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比较分析 [J], 杨培雷
5.帝国主义和经济危机——谈谈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J], 张元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两只手边界选择——基于东亚转型的经验研究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两只手边界选择——基于东亚转型的经验研究

The Boundary Choice of "Two Hands" for China's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East Asian Transformation 作者: 魏晓莎[1]
作者机构: [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出版物刊名: 亚太经济
页码: 119-12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6期
主题词: 东亚经验;政府干预;市场失灵;高质量发展
摘要: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发展讨论的热点,成功的经济发展模式离不开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比较成功的追赶型经济体的日本及韩国、新加坡,在二战后实现了经济起飞并成为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赶超的典范,其政府和市场关系也经历了从政府干预弥补"市场失灵",到政府过度干预导致新的"市场失灵",再到政府和市场的互嵌共生的过程.从东亚经济体转型发展历程中总结有关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经验,思考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两只手"的边界选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变换需求主体是发展住宅业的关键

变换需求主体是发展住宅业的关键

变换需求主体是发展住宅业的关键
苑林娅
【期刊名称】《华北金融》
【年(卷),期】1997(000)003
【摘要】一、新的经济增长点非住宅莫属四次消费高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三次消费高潮,带动了三个经济增长的高峰。

第一次消费高潮是1978~1982年,文革结束后中央把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方面来,还40年对人民的消费欠账。

特别是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初步实现了温饱,居民家庭消费的标志是老四大件:黑自电视,录音机,缝纫机,自行车。

【总页数】3页(P41-43)
【作者】苑林娅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
【相关文献】
1.高面膜堆石坝发展的需求与关键技术--高面膜堆石坝关键技术(一) [J], 束一鸣;吴海民;姜晓桢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需求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r——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 [J], 唐金成;曹斯蔚
3.武汉市城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主体发展条件调查与分析 [J], 王超
4.农村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需求的视角 [J], 邵
川[1]
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五层级"价值需求模式与升级发展战略对策 [J], 温淑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紧缩——城市蔓延与收缩的理性主义应对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当前,城市的发展也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

文章通过对我国城市扩张与收缩特点的理性分析,提出在我国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城市应该主动紧缩,为提质而规划,并对主动紧缩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城市蔓延;城市收缩;主动紧缩;理性主义Abstract:Inthetransitionperiod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thecity'sdevelopmenthasalsoreachedacriticaljuncture.ThroughtherationalanalysisofChi na'surbansprawlandurbancompact,UrbanplanningshouldmakethecitycompactproactivelyunderthebackgroundofChina'sec onomicgrowth,planningtoimprovequality,andmakessomeresearch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pathandmethodofcompactcity. Keywords:Urbansprawl;Urbancontraction;Compactproactively;Rationalism 引言自英国工业革命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以来,城市在人类文明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兴起、发展、繁荣、衰退或再度繁荣也越来越典型。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造成城市集中区环境的恶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国家兴起了“城市郊区化”运动。

而此时诞生的现代城市规划学也认为集聚的大都市是城市问题出现的关键,倡导小型化的花园城市(艾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Howard)或大城市的有机疏散(E.沙里宁)。

这些思想,或者说更直接的原因是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大规模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直接决定了当时美欧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并产生了严重的城市蔓延现象。

与城市蔓延现象相反,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并行出现出现了城市收缩(CityShrinkage)的情况。

其原因是经济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大量人口流失、老龄化、高失业率、资源枯竭等等,而全球化、社会体制转变等因素又加速了这一过程。

收缩城市的相关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全球有1/4的大城市经历了人口减少的过程,仅1996~2001年,欧洲220个大中城市中就有约57%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

如何理性看待城市的蔓延与收缩?从表象上看,蔓延的城市郊区仿佛融入了自然,低密度的街区掩映在绿地与树木中。

但这种蔓延实质上造成了城市整体的低密度和不经济,以及远距离通勤形成的交通高峰双向不均匀等问题。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开始了高速城市化的道路,但近年来也出现了部分城市的收缩现象。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城市蔓延(扩张)与城市收缩也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些学者,如李郇、龙瀛等,对我国的城市收缩现象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思考,但总体而言,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城市收缩现象还没进入主流视线。

在我国经济开始转型的当前,如何应对中国特色的增长背景下的城市蔓延与收缩,如何通过规划的引导,使蔓延的城市和收缩的城市都更生态和紧凑,是本文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收缩城市与紧缩城市1.1收缩城市(ShrinkingCity)一般学者普遍认为城市收缩是城市人口、社会经济发展遇到问题,失去增长动能的综合表现,是一个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标志,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阶段,是与城市增长、平稳发展和复兴相连的一个发展阶段。

杜志威、李郇认为,城市收缩是城市发展周期性规律中的短期衰退阶段,是过度积累危机导致资本和劳动力外流的空间表现,从而引发城市内部结构空置、破败和贬值等现象。

《收缩的城市》一书,却带给我们另一种声音:收缩不一定表现为城市面积、规模的收缩,而是有复杂多样的方面。

传统的单向扩张只是城市的一种极化路径,而另一种极化路径,恰恰是收缩。

收缩和扩张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就像脉搏跳动,对城市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它的演进、变化注定不应总是被扩张、增长所主宰。

针对城市收缩现象,有人提出了精明收缩理论。

最早是德国为了解决较为贫困破落的东部地区的城市问题而提出的规划管理模式;美国罗格斯大学首次对其进行定义,将其概括为“规划减少——更少的人,更少的建筑,更少的土地利用”。

精明收缩是在人口或用地减少的条件下,以积极的态度,通过资源优化重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城乡环境。

精明收缩并不是不增长,而是在资源退出的基础上,以空间集聚和功能优化为手段,以填充式开发和再开发、新增长极的培育等为实现途径,以土地集约、弹性规划和公众参与为准则,坚持适度化与渐进式的收缩模式,将重点集中于如何在收缩发展的前提下保持地区活力、繁荣地区经济、保护耕地和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1.2紧缩城市(CompactCity)紧缩城市(紧凑城市),首先由GeorgeB.Dantzig和ThomasISaaty在其1973年出版的专著《紧凑城市——适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计划》中提出,认为紧凑的城市是最可持续的城市形式。

紧凑城市的发展模式强调居住、工作、交通和休闲生活的综合配套完善,提倡一种紧凑而多样化的城市,普遍特征是有着高密度的城区,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和提高公共领域提供充足的机会,通过功能的重叠避免城市过度蔓延;降低小汽车出行地位,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消耗与污染;主张步行和建立邻里关系,杜绝社会分化等。

但这一学说在当时未能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直到1990年代初,“紧凑城市”由欧共体委员会(CEC)发布的《城市环境绿皮书》中作为“一种解决居住和环境问题的途径”提出以后,紧凑城市理念才逐渐在西方获得广泛关注。

英国在《城市环境绿皮书》发布之后,意识到当时的城市发展模式有违“可持续”的基本理念,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未来城市在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恰值“可持续思潮”在全球范围内的积极推进之时,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紧凑”策略自其诞生便有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提出“成功的规划必须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程序,并且能通过对土地利用、发展控制和规划准备体系的运作来满足公众利益和实施政府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城市规划的理性基础与城市的生态基础2.1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理性再思考1898年《Tomorrow:APeacefulPathtoRealReform》(1902年第二版时改名为:《GardenCityofTomorrow》)出版以后,霍华德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奠基人。

霍华德在书中谴责了庞大的城市群,主张代之以小型的、人口控制在3万左右的花园城市。

在笔者看来,即使是在霍华德的年代,面对当时的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工业化,其花园城市理想也只是一种对现实的消极逃避。

但霍华德的思想却被英格兰城镇规划协会坚持了大约50个年头;战时的联合政府以及随后的工党政府也采纳了这些思想,并制定了旨在缓解大城市住房短缺的卫星城计划。

这些新镇的规划人口约为霍华德花园城市的两倍,人口的密度非常低。

以米尔顿·凯恩斯新城为例,它大约可以容纳20万居民,由于密度低,所有的居民都买上小汽车也有容纳的空间。

但是,与其说它是一座城市,到不如说是一个由郊区环绕的城外购物中心,即使在人口密度相比我国并不高的英国,这种模式也难以推广。

还有一种影响广泛的城市规划理论是“有机疏散”,由沙里宁在1942年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提出,目的为了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

这一理论也成为现代城市规划学的主要理论支撑之一。

与霍华德的思想一样,沙里宁认为大城市应该被消解,人口应该被疏散出去。

长期以来,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我国城市发展政策也一直倡导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似乎城市总是规模不经济的。

这种思想认为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运行的成本也将越来越高,且边际递增,从而表现出城市病,特别是拥堵、污染与犯罪等等问题。

但在经验研究中,城市运行成本随人口规模而边际递增这一点并不成立。

如城市公共支出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在交通运输方面,人口密度越高城市的通勤时间越短,而只有大城市才能支撑的起来的地铁网络,也使汽车的使用量可以得到控制;环境污染和人口数量之间也并非具有严格的正相关关系,通常人口多的城市,服务业的比重更高,污染排放更低,且污染的治理也存在较高的规模效应。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虑环境因素,还要考虑到经济的可行性、宜居性和社会公平。

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即使只考虑城市对土地的需求,如果按照上面提及的米尔顿·凯恩斯新城的建设方式去修建城市的话,其城市面积将达到现在面积的4.5倍,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2.2怎样的城市才是生态的从生态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城市是生态的呢?是低密度的城市还是高密度的城市?与霍华德和沙里宁的观点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更高密度且紧凑的城市才是生态学意义上更健康的城市:“使城市在更小的土地面积里集聚,以腾出空地,这是绝对必要的”。

一个生态的城市(EcoCity),并不应该是一个低密度的,分散在广袤自然中的低密度城市,而应该是一个收缩的、紧凑的、尽量少占自然空间的高密度城市,一个紧凑的生态城市(EcoCompactCity,ECC),一个与自然环境相平衡的城市。

由于高密度,它消耗更少的土地,对城市街区的使用更混合;也由于高密度,使其可以建立一个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系统。

三、增长背景下的城市紧缩3.1当前我国城市扩张与收缩的特点和国外情况不同,我国的城市扩张与收缩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即使在中小城市,也基本上没有出现大规模低密度郊区住宅,而且也没有产生城市中心区衰落的问题。

因此,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城市“扩张”还是相对紧凑的。

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甚至可以说已经非常紧凑(高密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可持续的,因为这种高密度主要是由于住宅过度短缺而导致的。

一些城市的扩张,也没有使人口的进一步集聚,而是伴随着人口密度的稀释。

龙瀛、吴康等研究指出,2000-2011年,中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76.4%,但同期城镇人口增速是50.5%。

在44个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翻了四倍以上的地级市里,有8个人口密度没有增加甚至减少了。

这说明一些城市建设用地存在外延扩张、粗放利用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一些中小城市则更严重。

中国特色的城市扩张还产生了如下一些问题:1)生产用地比重过大导致的城市整体密度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