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0)》公示
郝家庄规划说明

第一章 建设现状与发展条件评价一、自然条件及历史沿革1、地理位置郝家庄村距离太长高速一公里,太长公路横穿本村,距梅苑山庄旅游胜地约2公里。
2、自然条件郝家庄村所在的晋中盆地属于温带季风影响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470毫米,农作物一年一熟。
可耕地面积680 亩,人均耕地 3.3亩。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2008年初,郝家庄村总人口208人,总户数80多户。
其中劳动力约有150人,占总人口的 70 %。
郝家庄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玉米、果树收入为主。
三、建设现状1. 村庄布局由于地形条件因素村庄布局相对分散,居住区和养殖区严格分离,布局比较科学、合理。
2. 建筑质量郝家庄村住宅建筑质量较好,建筑多为80年代后期砖瓦结构。
2008年和2009年先后绿化村内主要街道,粉刷主要大街。
3. 环境与卫生郝家庄村的整体村容村貌较为整洁,村内大部分地区已经绿化,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并修建排水设施,村内无明显积水。
村内村民庭院环境卫生较差,采用传统旱厕。
绝大部分村户以煤和秸秆为燃料,清洁能源使用户少。
修建了垃圾池,为各住户配置垃圾桶等4. 道路与市政现在主要街道已经硬化,硬化长度为23公里。
但等级不明显,道路密度较小。
现状郝家庄村市政基础设施相对短缺,现状村内道路缺少照明及排水、健身器材等设施5.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村庄内的公共服务设施规模小且设施落后,远不能满足整个村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
四、发展条件评价通过对现状的考察研究,可以总结郝家庄村发展的优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
经济作物、养殖业市场已日趋成熟。
村民人均收入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良好的人文环境,郝家庄村村委、支部领导班子团结,想村民所想,勇于争先做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同时也得到了镇、县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区域发展的劣势主要表现在: 1、技术水平较低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有限,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慢,养殖业发展规模小,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较低,产品档次不高。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祁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祁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0.24•【字号】晋政函〔2017〕139号•【施行日期】2017.10.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祁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晋政函〔2017〕139号晋中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申请批准祁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请示》(市政发〔2017〕5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祁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祁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玻璃器皿之都,太原都市圈重要的休闲旅游服务基地。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我省转型综改发展要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祁县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祁县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城市。
二、重视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根据县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按照划定的重点开发区、现代农业产业区和生态功能区等三个功能分区,做好分类实施。
推进“大县城”战略,择优培育特色小城镇,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现代化。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50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三、合理控制县城规模。
到2030年,县城常住人口控制在16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18.4平方公里以内。
要根据祁县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划定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紧凑布局。
太谷十年发展规划方案最新

太谷十年发展规划方案最新1.引言1.1 概述太谷县作为一个山区县,经过过去十年的努力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规划和改革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因此,本文将对太谷过去十年的发展进行回顾,分析现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规划方案,以期望为太谷县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并鞭策前行。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和各部分内容的概述。
例如,可以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的具体内容和重点。
同时也可以简要说明每个部分的目的和意义,引导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和框架,为他们阅读文章提供指导。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提出太谷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方案,通过对太谷过去十年的发展进行回顾,分析当前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科学合理的未来发展规划方案,以促进太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同时,也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支持太谷的发展,共同促进太谷的繁荣与进步。
2.正文2.1 太谷过去十年发展回顾太谷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过去十年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变化。
在过去的十年里,太谷市进行了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例如修建了新的交通枢纽和道路、启动了城市绿化工程、扩建了城市规划范围等。
这些举措大大改善了城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太谷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太谷在过去十年也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资金,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太谷市的经济总量和产业实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除了经济发展,过去十年太谷还注重了城市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为城市的文化底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同时,太谷还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环境,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山西省太谷县郝村规划

地 4 5 亩, 0 人均耕地 3 3 亩。20 年总产值 1 0 万完, 05 0 7 其中
第一 产业 占总产 值 8 %,第二 和 第三 产 业 分别 占 75 6 . %和
6 % 农民人均纯收 入 4 5 元 , . 。 5 0 是山西省—个中等规模的典 3
型农 业村 。 2产业发展 现状 . 郝村的农业 结构与任村 乡、 太谷县基 本—致 , 由大棚蔬菜 、 果树 、 玉米制种和畜牧业等构成 。其中 ,
少量黄土丘地。
郝村现 有农户 40 , 口 1 4 , 1户 人 0人 劳动 力 70 , 4 8 人 耕
新品种覆盖率较低, 种植新技术推广面小 , 产品档次不高。农 民培训活动不够普及 , 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 2 农业用水效率低 . 郝村全 部采用传统 的大水浸灌方 式, 水资源 的利用效率低 。由于过度开采 , 地下水位年均下降 13 , 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米 已成 3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 郝村农 业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 ,
净化 、 美化 、 亮化等 “ 五化 ”, 全村绿化覆盖 率达 到 2%, 5 垃圾 基本实现集中处理 ,0 %农户使用卫生环保型旱厕 , 10 沼气 、 太 阳能等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 9 %以上。 5
在产 业发展方面 ,8 的村民认 为最急 需发 展的产业 是 7% 蔬菜大棚 , 是建设养殖小区 , 其次 发展养殖 业。 在基 础设施 方面 ,5 的村 民期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 8% 改 变灌溉方式 , 高水资源 利用率 。 提 在科技兴农方面 ,1 的村民最 想得到新品种 、 7% 新技术 。 在生态建设方面 ,1 的村民希望集中建设沼气工程 , 9% 利 用太阳能 , 降低能源费用 ; 增加垃圾处理 设施 , 高整体环境 提 质量 。
定了!晋中规划获批!太原、榆次、太谷区域协同发展~(附大量规划图)

定了!晋中规划获批!太原、榆次、太⾕区域协同发展~(附⼤量规划图)太原、榆次、太⾕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第⼀节太原、榆次、太⾕功能统筹协调总体策略(1)以都市区为平台,合理确定城市发展定位榆次、太⾕均处于太原都市区范围,应根据与太原的区位关系以及⾃⾝的发展条件,分⼯协作,合理承担不同的功能。
核⼼地区承担核⼼功能,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和产业升级。
外围地区主动接受辐射,加强功能对接,成为太原都市区的重要发展⽀撑。
榆次主城区与太原南部城区共同组成太原都市区的太榆中⼼城区,在空间区位上属于太原都市区的核⼼圈层,也是太原都市区的核⼼组成,应积极承担都市区科教、研发等核⼼职能,以发展都市制造、第三产业和⾼科技产业为主。
太⾕作为太原都市区的外围新城,应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依托资源基础,发挥⽐较优势,⾛本地特⾊型与外来植⼊型相结合的发展之路,获得产业与功能的快速集聚。
(2)强化合作,互利共赢加强太原、晋中⼀体化发展,形成合理有效的职能分⼯,推动太原都市区的⾼效发展。
太原中⼼城市以发展⾯向区域的⾼端服务职能为主,榆次重点发展现代服务功能和都市制造功能。
推动潇河产业园区太原和晋中部分的协作,加强产业分⼯合作与产业发展统筹,避免双⽅恶性竞争,太原部分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装配式建筑、新⼀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晋中部分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现代智能物流、先进装备制造以及⽣物医药产业;对接交通,确保园区两部分的主次⼲道能够顺畅连接,统筹公交系统建设。
加强榆次、太⾕产业协同发展,利⽤榆次的科研优势为太⾕提供技改、研发服务;加强汽车等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链延伸与整合,强化榆次与太⾕的合作。
协同控制重⼤区域设施建设空间,确保设施建设;整合城市内部拓展与区域轴带的关系,加强区域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的对接,促进榆次与太⾕城镇发展空间的全⾯统筹。
功能统筹协调(1)太原城区太原承担⾼端职能,是国家煤炭能源服务、科研创新中⼼,国家重要的新材料和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黄河中游经济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西省政治、经济、⽂化与科教中⼼,⼭西省旅游服务与集散中⼼。
太谷县水资源配置规划

SHANXI ARCHITECTURE
山
西
建
筑
Vol. 4 3 No.23 Aug. 2017
•1 3 3 •
文 章 编 号 : 1 0 0 9 - 6 8 2 5 (2 0 1 7 ) 2 3 - 0 1 3 3 - 0 2
太谷县水资源配置规划
李红敏
m, 相应库容 2 0 8 3 万 m3, 扣 除死库容5 9 5 万 m3, 则 兴 利 库 容 1 4 8 8 万 m3。汛 限 水 位 938.6 m ,相 应 库 容 9 9 5 万 m3。
水 库 正 常 蓄 水 位 取 水 库 原 设 计 水 位 946. 0
收 稿 日 期 :2017-06-04 作 者 简 介 :李 红 敏 ( 1976-),女 , 工程师
(山 西 省 太 谷 县 庞 庄 水 库 管 理 处 , 山 西 太 谷 030800) 摘 要 :
基于太谷县水资源配置规划原则, 对全县现状年(2 0 1 0 年 ) 、 近期规划水平年(2 0 2 0 年 ) 、 远期规划水平年(2 0 3 0 年 ) 各行业
需水量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可行的供需配置方案, 为促进太谷县人口、 资源、 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 和谐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关键词:水资源, 库容, 水 位 ,供水量 中 图 分 类 号 : TU991
中水可利用工程、 集雨工程、 东山供水工程。 4.1 地表水工程可供水量分析 太谷县目前建成的水利工程主要有郭堡水库、 庞庄两座中型 水库和小型水库8 座 , 均位于象峪河、 乌马河的干、 支流上, 控制 流 域 面 积 655
km2, 总 库 容 4 983 • 7 万 m3。
基于定额法的山西太谷区远期水资源规划分析

人口自
人口数量
年份
然增长率
(万人) (‰)
猪
牲畜类别(万头)
羊
牛
鸡
牲畜 合计 增长率(‰)
2019
19.7
77.50 20.83 0.81 942.00
1,041.14
6.4
10
2040
22.5
95.56 25.67 1.00 1,160.91 1,283.14
表 3 牲畜用水定额
17.7%。对此提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积极响应的策略,为缓解太谷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资源;定额法;生活用水;供需平衡;规划水平年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2-0102-03
一、引言 太谷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是我省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仅为 264m3[1,2],属于山西省中水 资源特别短缺的县份之一。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水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们必须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保证,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山西省来水量主要靠降水为补给来源,水资源总量少且开发 开利用大,是我国缺水严重的省份之一。水资源已经成为制 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解决水资源问题迫 在眉睫。 水资源问题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Minske.BS 早在 2000 年对于水资源的管理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有效 的模型[3];美国学者 Frankfurt 探讨了湄公河流域的水资源 的利用分析,实现了跨国水资源的利用分析[4];Zhong.p-A 等学者对深圳水资源系统建立了最优调度模型[5],此外,许 多学者[6-12]从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各省份的水资源的脆弱 性对山西省的水资源进行论证分析,得出山西省水资源数量 偏低,短缺严重,大多数省份水资源处于轻度脆弱和中度脆 弱等级,同时伴随着开发过度、水质污染严重、水承载能力 低下、用水浪费严重、节水意识淡薄等问题的出现。当前, 我省处于转型新阶段,经济发展迅速,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 生活水平,太谷县撤县立区使人们一方面对水的需求不断增 加,另一方面,又出现上述所述的一系列问题,造成人民用 水矛盾日益突出,在工业、农业、生活用水出现矛盾时,优 先考虑生活用水。 因此,本文立足于我省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对太谷区 生活用水进行远期预测分析,旨在分析生活用水供需平衡, 若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则应启动水资源响应策略,科学合 理配置水资源,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以优先保证 生活用水为原则,统筹考虑工业、农业、生态用水,为我省
山西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西省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西省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18.09.17•【字号】晋农新农发〔2018〕6号•【施行日期】2018.09.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西省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晋农新农发〔2018〕6号太原市、晋中市、吕梁市、临汾市农委,清徐县、榆社县、文水县、曲沃县农委:现将《山西省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山西省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山西省农业厅2018年9月17日山西省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批准开展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的通知》(农财发〔2018〕70号)的总体要求和省农业厅党组的具体安排,为了确保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顺利开展,特制订如下方案:一、目标任务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批准,2018年我省启动支持建设4个乡镇开展农业产业强镇试点示范建设,分别是:晋中市榆社县云簇镇、临汾市曲沃县北董乡、太原市清徐县徐沟镇、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镇,力争通过1—2年的试点示范建设,将这批农业产业强镇打造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城乡融合的连接器、宜业宜居的幸福地、乡村振兴的样板田,推动所在的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建设内容一是培育乡土经济、乡村产业。
立足乡镇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做大做强1—2个特色主导产业,全面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优质化的绿色高效生产基地,深入推动农产品产后加工增值,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与文化、信息、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发展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乡土经济、乡村产业,达到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旺,形成相互紧密关联、高度依存带动的完整产业链。
山西省太谷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

山西省太谷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山西省太谷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第一章绪论一、现代农业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温家宝总理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的“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拥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受自然资源约束日益凸显,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提高农产品产出的空间越来越小。
根本出路在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
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仍将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
我们必须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特别要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度增加投入,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要加大扶贫投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采取多种方式,推进扶贫减贫取得更大进展。
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民增收难,主要在外出就业难、务农效益低。
必须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村。
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的通知-市政办发〔2018〕16号

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的通知正文:----------------------------------------------------------------------------------------------------------------------------------------------------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的通知市政办发〔2018〕16号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2018年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名单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确定,共89项,其中前期项目2项,建设项目87项,涵盖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基础设施等三大类。
这些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突出转型升级,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引领带动作用较强。
现将项目名单印发你们,并提出以下工作要求:一、各县(区、市)、开发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提高投资有效性,稳定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发展。
二、充分发挥省市重点工程的引领性和导向性。
要结合“转型项目建设年”有关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实施。
各县(区、市)、开发区要抓紧明确县级重点工程项目,在全市形成促进转型升级的合力。
三、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前期项目要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尽快落实开工条件;建设项目要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建成,发挥投资效益。
要规范项目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监管,保证工程质量。
四、大力营造优良建设环境。
各县(区、市)、开发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加强对重点工程推进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流程,落实帮扶责任,及时办理各项手续,优先保障土地、资金、人才等需求,落实水、电、气、热等配套条件,积极破解拆迁难题,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水平。
五、切实加强重点工程督查考核。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背景下的景观提升措施思考--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为例

/生态经济/・127・DOI:10.16675/14-1065/f.2021.09.052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背景下的景观提升措施思考—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为例□詹景强1,乔琼2(1.晋中信息学院山西晋中030800;2.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晋中030800)摘要:作为山西晋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所在地的太谷县,2019年升级为晋中市太谷区。
借助政策优势,太谷区对全区范围内的景观进行整体提升。
为了提高太谷区的地域吸引力,营建全域景观,应把握农业高新技术这一核心特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拓展景观内涵,坚持将全域生态、田园生活纳入景观体验中等原则,从市政道路设施、城市的临街建筑立面景观入手,发展民宿经济,营建田园综合体。
关键词:全域景观;地方文化;田园综合体文章编号:1004-7026(2021)09-0127-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文献标志码:A太谷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叫距离省会城市太原市不到50km,是太原市的“后花园”,周末能吸引大量旅游休闲人群前来。
近年来,太谷经济稳步发展,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77.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03.1亿元叫太谷区的第三产业产值也逐年增加,尤其是旅游业,因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绿色经济、发展旅游业,太谷区又是著名的晋商故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景观改造原则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太谷区城市景观长期以来没有较大改变,现在提升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政府部门开始重视城区的景观建设,相信会对全区的景观进行一个梳理及提升。
结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特征提升太谷区景观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1把握农业高新技术核心特征,将之植入景观表现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这个金字招牌让太谷区跃居全国四大农业示范区之一,未来太谷区也必将因为这个核心竞争力闻名全国,因此在未来的景观改造中要将这个因素植入城市景观之中。
1.2充分挖掘太谷地方文化特色,将之融入景观展现中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和特色,这些文化会融入人们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中。
《太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0)》公示

《太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0)》公示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太谷县域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协调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分类推进乡村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构建乡村振兴的新格局,特编制《太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0)》。
本次规划范围为太谷县域,共1050平方公里,涉及198个行政村、310个自然村。
一、乡村体系规划1.县域乡村分区规划太谷县域乡村按照地形地貌分为三个一级片区:平川区、丘陵区和山地区。
平川区的二级分区为重点城镇建设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区,重点城镇建设区指中心城区和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丘陵区的二级分区为丘陵田园聚落区和丘陵河谷聚落区;山地区的二级分区为咸阳河生态涵养区、乌马河生态涵养区、象峪河生态涵养区。
2.平川区分区规划指引平川区范围包括明星镇、水秀乡、胡村镇的全部,北洸乡、侯城乡、阳邑乡的北部。
(1)城镇重点建设区功能定位:县域人口、经济和公共服务的集聚区,县域城镇建设和人口转移主要承接区域,县域工业化集中发展区域。
人口规模:到2030年,总人口25万人。
其中县城中心城区户籍17万人,县城流动人口3万人,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5万人。
设施配套:县城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县文化馆、体育馆、福利院、养老院、综合医院、图书馆、大型商业设施,高级中学、职业教育。
(2)现代农业发展区功能定位:山西农谷主体功能区域,农谷科技创新城、特色农产品加工交易区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区域。
人口规模:到2030年,总人口6.6万人。
北洸乡0.5万人,侯城乡0.5万人,阳邑乡0.5万人。
其他村庄总计1.4万人。
设施配套:乡镇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小学、幼儿园、乡卫生院、养老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便民超市等。
3.丘陵区分区规划指引丘陵区包括任村乡的全部村庄、小白乡除大白村、上庄村以外的全部村庄,范村镇北部、阳邑乡中部、侯城乡中部、北洸乡中南部的村庄。
(1)丘陵田园聚落区人口规模:到2030年,总人口3.4万人。
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2018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实施意见

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2018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12.17•【字号】市政办发〔2018〕103号•【施行日期】2018.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2018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18〕103号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2018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提出“山西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第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发展全域旅游是晋中顺应大众旅游发展新趋势、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抉择,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为全面贯彻落实2018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着力推动晋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冲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的通知》(旅发〔2017〕79号)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细则》,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满足大众化、多样化旅游需求为导向,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双亿产业”的目标,力争到2019年,全市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亿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率先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
二、完成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一)完善全域旅游规划以“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突出“山西省级旅游集散中心、中国国家文化公园、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目的地”三大发展定位,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在晋中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督促各县(区、市)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统筹太行板块、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旅游公共服务、智能自驾旅游等各类专项规划。
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实施若干问题探讨

2019任云云山西久一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定位、布局基础包括规划的衔机制、资金与土地征收等问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大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衔接;协调;特色;土地征收40年的经济发展成功实践,作为资山西省开发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活力不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
2016年12月,,太谷县整合了水秀新型工业园和玛钢铸造园,其中水秀新型玛钢铸造园于2013年设立。
2017年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24.78平方公里,其中水21.45平方公里,胡村玛钢铸造园占地面太谷县新型工业化集聚区、引领工业转型核心以“新材料、智能制“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现代文为支撑的产业体系。
开发区采用组团分割布局模式,水秀新型新材料组团、智能装备制造组团、文化创电子信息组团、生产物流组团、农产玛钢铸造园分为玛钢精密铸造组中提出要按照占左右来规划布局开发区建设,考虑到各市县的年3月,山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了《关于做,提出开发区可编制战其中起步区总体规划要落实多规合为了对开发区实施动态管理,省政府出台了《山,对开发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处理土地利同时也面临着招商在《太谷县土地利)》中,到2020年,为开发区预留的总建公顷。
经过现场摸排调查,规划建设用地且85%的斑块已有工业企业落一方面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给出的建限制了起步区的建设用地规模;另一方面,由导致起步区呈块状无法连片发展,不能形成集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正)第30条,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在《太谷县县城总体规划(2017-2030)》中,对开发区起步区的建设用地边界及规模做了相应的界定,其中水秀新型工业园起步区3.9km 2,玛钢铸造园0.8km 2,总建设用地规模4.7km 2。
通过比对开发区现状工业企业布局情况与城市总体规划给出的位置和范围,发现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开发区起步区基本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致,导致起步区规模小而分散,限制了开发区的发展。
北六门村说明11

第一章概述一、基本概况与发展评价(一)基本概况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农业基础条件好,是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全国瘦肉型猪基地。
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状况:北六门村位于太谷县的西北角,西邻祁县,北邻清徐县,距县城7.5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属平川农区型农村,土地肥沃,农业耕作基础条件较好。
北六门村现有农户360户,人口1186人,劳动力865人,耕地2845亩,人均2.39亩。
2008年总产值25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98元,是山西省一个中等规模的典型农业村。
北六门村所在的晋中盆地属于暖温带季风影响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450--470毫米,≥10℃的年平均积温3700℃,大田作物一年一熟。
北六门村农业和各项用水主要依靠地下井水,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位于150-200米之间,整个村庄地形相对平缓。
(二)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 经济发展现状北六门村的农业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养殖户51户,全村有深井22眼,全部实现深井灌溉,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
运输业发展现状:大型汽车15辆,农用汽车6辆,从业人员116人。
2.社会发展现状北六门村的村容村貌较为整洁,但村内绿化程度较低。
房屋结构规范整齐,基本上都是砖瓦结构,村内基本普及了自来水,绝大部分农户以煤和秸秆为燃料。
建有小学、幼儿园、农民科技书屋等,现已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但基础条件仍有待改善,村民文化生活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存在问题1、科技水平低,农村获得科技信心的渠道有限,新品种覆盖率较低,科学种植新技术推广面小,产品档次不高,农民培训活动少,特别是劳动者的素质低,有待提高。
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村内农业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缺少产业加工处理,产业链条短,产品一般以自产自销为主,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没有形成,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
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用灌溉管道老化破损,水资源严重浪费,文化活动场所设施,绿化美化率差,部分房屋年久失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0)》
公示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太谷县域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协调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分类推进乡村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构建乡村振兴的新格局,特编制《太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8-2030)》。
本次规划范围为太谷县域,共1050平方公里,涉及198个行政村、310个自然村。
一、乡村体系规划
1.县域乡村分区规划
太谷县域乡村按照地形地貌分为三个一级片区:平川区、丘陵区和山地区。
平川区的二级分区为重点城镇建设区和现代农业发展区,重点城镇建设区指中心城区和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
丘陵区的二级分区为丘陵田园聚落区和丘陵河谷聚落区;
山地区的二级分区为咸阳河生态涵养区、乌马河生态涵养区、象峪河生态涵养区。
2.平川区分区规划指引
平川区范围包括明星镇、水秀乡、胡村镇的全部,北洸乡、侯城乡、阳邑乡的北部。
(1)城镇重点建设区
功能定位:县域人口、经济和公共服务的集聚区,县域城镇建设和人口转移主要承接区域,县域工业化集中发展区域。
人口规模:到2030年,总人口25万人。
其中县城中心城区户籍17万人,县城流动人口3万人,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5
万人。
设施配套:县城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县文化馆、体育馆、福利院、养老院、综合医院、图书馆、大型商业设施,高级中学、职业教育。
(2)现代农业发展区
功能定位:山西农谷主体功能区域,农谷科技创新城、特色农产品加工交易区域,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区域。
人口规模:到2030年,总人口6.6万人。
北洸乡0.5万人,侯城乡0.5万人,阳邑乡0.5万人。
其他村庄总计1.4万人。
设施配套:乡镇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小学、幼儿园、乡卫生院、养老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便民超市等。
3.丘陵区分区规划指引
丘陵区包括任村乡的全部村庄、小白乡除大白村、上庄村以外的全部村庄,范村镇北部、阳邑乡中部、侯城乡中部、北洸乡中南部的村庄。
(1)丘陵田园聚落区
人口规模:到2030年,总人口3.4万人。
功能定位:山西农谷核心功能区域,林果苗木繁殖基地,农业生物产业示范区域,传统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区域、设施农业集中推广区。
设施配套:乡镇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小学、幼儿园、乡卫生院、养老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便民超市等。
(2)丘陵河谷聚落区
人口规模:到2030年,总人口2.5万人。
功能定位:设施农业种植集中区域,特色小镇、特色示范村建设区。
设施配套:乡镇级公共服务设施,中小学、幼儿园、乡卫生院、养老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便民超市等。
4.山地区分区规划指引
侯城乡南部、阳邑乡南部、小白乡的南部少数村庄以及范村镇的中南部的村庄属于山地区。
按照主要河流的流域,可以细
分为咸阳河生态涵养区、乌马河生态涵养区、象峪河生态涵养区三个二级分区。
人口规模:到2030年,人口总计0.5万人。
功能定位:以河道生态保护为主,包括水土保持、生态保育、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提供水域观光旅游产品。
设施配套: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幼儿园、卫生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便民商店等。
二、土地利用规划
1.相关规划协调
本规划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在县域土地利用规划方面与《太谷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和《太谷县县城总体规划》、《范村镇总体规划(2015-2030)》、《胡村镇总体规划》、《阳邑乡总体规划(2013-2030)》等各乡镇总体规划相协调。
本规划的整合撤并村庄与土地利用规划中确定的拆除区村庄进行协调,将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数据定位2020年近期指标。
将县城总体规划一级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数据定位2030年远期指标。
2.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为了解决太谷县城中心城区发展迅速、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适应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太谷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
范区等对土地的需求,对县域土地进行调整,对东南部山区的无人村拆除后,用地指标向建设需求旺盛的平川区转移,形成挂钩拆旧、挂钩安置和挂钩建新几类用地调整。
调整后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及产业规模效应,有利于优化用地布局。
至2020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9059.51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005.28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2885.52公顷以内),交通水利用地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在2054.23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高于137平方米。
三、空间管制规划
禁止建设区包括:依法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中的禁止建设区、历史文化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蓝线规划确定的河流廊道区域、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共49980公顷,占全县总面积47.6%。
禁止建设区应当按照相关区划标准要求进行保护。
限制建设区包括:依法划定的生态保育区中的限制建设区,依法划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街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等人文资源保护范围内除禁止建设区之外的用地,铁路、公路综合交通廊道、110千伏及以上的电力廊道、区域性引水工程的控制廊道、油气管道及其控制廊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及预留的限制建设区,一般农田,断层和地裂缝两侧15-50m的地质灾害易发
区域、军事设施用地。
总面积44900公顷,占县域总面积42.75%。
适宜建设区包括城镇、乡镇和村庄建设区,太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太谷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独立型产业集聚区。
总面积10125公顷,占县域总面积的9.64%。
四、村庄整治分类
根据太谷县域现状条件和发展潜力,将全县村庄划分为保障型、普遍型、综合型、特色型四个整治类型。
具体分类名单见表1.
1.保障型村庄
指的是人口小于500人、指地处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村庄或者拟撤并但近三年内难以完成撤并的村庄。
其中现状人口较少、但是周边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资源、具备发展潜力的村庄,以及个别人口小于200人但是资源较好的村庄,单列成为潜力资源型,共14处。
其他的一般保障型村庄38处。
保障型村庄的规划以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要点为主,并纳入村规民约。
2.普遍型村庄
具有一定基础和基本条件的村庄,在一定时期内会继续存在的村庄,全县共26个。
规划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提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卫生厕所建设、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道路建设和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整治项目并明确时序。
3.综合型村庄
进一步分为产业驱动型和城镇化驱动型,指有基础、有条件和有需求的村庄,共68个村。
其中产业驱动型对应乡村振兴战略中集聚提升类村庄,是现状规模较大、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具有内在发展动力的村庄,共17处。
城镇化驱动型对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城郊融合类村庄,主要是靠近城市或有特色农业产业的地区,这些村庄在未来城市扩展后可能会纳入城市社区、或是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具有内在发展动力的村庄,共51处。
此类村庄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上全面规划,制定厕所粪污治理、村庄产业项目、农房建设和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和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等相关措施。
4.特色型村庄
主要是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等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且已经进行一定旅游开发的村庄,共16个。
此类村庄应在综合考虑旅游开发等因素,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综合型村庄要求基础上提出建设管控要求和特色风貌保护要求。
个别规模较小的特色型村庄、或是已转变为旅游
服务功能的村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施配套。
附表1:太谷县村庄整治分类表
注:北城区、白塔区已经纳入城市建成区的村庄没有列入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