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山东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山东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为适应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推动村镇体系协调布局,规范全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根据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以及其他技术规范,制定本要点。
全省的县、县级市、城市具有村镇部分的区,可参考本要点编制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国家和山东省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等技术规范、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上位总体规划进行编制,与相关规划有机衔接。
一、规划内容(一)县域村镇体系发展条件评价1、区位分析。
重点分析县域地理位置、辖区面积、中心城镇与周边城镇的空间关系,铁路、高速公路及其他主要公路等对外交通条件。
2、自然条件分析。
分析县域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条件等自然条件。
3、社会经济基础。
分析县域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现状土地利用、社会架构等。
4、村镇体系布局现状。
根据村镇体系现状,总结村镇体系在规模、职能、空间分布和内部关系上的基本特点。
5、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分析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
6、综合评价。
根据发展条件分析,总结县域村镇体系发展的优劣势。
(二)规划信息整合1、上位规划。
总结上位规划对本区和村镇发展的要求。
2、相关规划。
总结已有相关规划的建设要点和协调任务。
3、下位规划。
收集整理已编制和已批复的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工业区和开发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各类保护区规划等下位规划,查找规划存在的问题,明确整合内容。
(三)县域城乡统筹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1、发展目标。
提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近远期目标体系。
2、总体定位。
明确全县发展定位。
3、发展战略。
提出为实现发展目标需采取的发展战略。
(四)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1、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概括县域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总结产业发展的成绩和不足。
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
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90号 1998年4月30日)(1996年4月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66号发布根据1998年4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90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必须遵守《条例》和本办法。
但国家征用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除外。
城市规划区内村庄、集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按照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就当坚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载内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并组织开展村镇建设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二章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制定第六条村庄、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
第七条编制村庄、集镇规划,必须坚持合理布局,十分珍惜土地的原则。
各项建设就当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
第八条编制村庄、集镇规划,必须按照《村镇规划标准》,以县城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九条村庄、集镇规划包括:集镇或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村庄建设规划。
集镇域规划和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集镇布点,村庄、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村庄、集镇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各项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等。
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集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人口和建设用地发展规模,住宅、乡(镇)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用地规模和功能分区,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总则 ............................................... - 1 - 1.1地位作用......................................... - 1 - 1.2适用范围......................................... - 1 - 1.3制定依据......................................... - 1 - 1.4规划原则......................................... - 3 - 1.5规划期限......................................... - 4 - 1.6编制单元......................................... - 4 - 1.7工作底图......................................... - 4 - 2工作流程 ........................................... - 4 - 2.1现状调查 ........................................ - 4 - 2.2规划编制 ........................................ - 5 - 2.3批前公示 ........................................ - 6 - 2.4审查报批 ........................................ - 6 - 2.5批后公告 ........................................ - 6 - 2.6成果备案 ........................................ - 6 - 3规划内容 ........................................... - 6 - 3.1分类指导 ........................................ - 6 -3.1.1村庄类型 ..................................... - 7 -3.1.2内容要求 ..................................... - 8 - 3.2发展分析与定位 .................................. - 8 - 3.3生态保护与修复 .................................. - 9 - 3.4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 - 9 - 3.5产业发展与布局 ................................. - 10 - 3.6道路交通 ....................................... - 11 - 3.7基础设施 ....................................... - 12 - 3.8公共服务设施 ................................... - 13 - 3.9农房建设 ....................................... - 16 - 3.10绿化景观 ...................................... - 18 - 3.11历史文化保护 .................................. - 19 - 3.12防灾减灾 ...................................... - 19 - 4规划成果 .......................................... - 20 -4.1文本 ........................................... - 20 - 4.2图件 ........................................... - 21 - 4.3数据库 ......................................... - 21 - 5规划实施 .......................................... - 22 - 附录1:规划控制指标表.............................. - 23 -附录2: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 24 - 附录3:近期建设项目表.............................. - 26 - 附录4:村庄规划管制规则样式........................ - 27 -1总则1.1地位作用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思路与框架——以山东胶南市为例
[ 关键词]《 乡规划法》 城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胶 南市
[ 文章编号] 0 6 0 2 (0 8 1 — 0 2 0 [ 1 0 — 0 2 2 0 ) 0 0 6 — 6 中图分类号] U 8 [ T9 文献标识码] B
T e Ie n r me r f u t- e e t a nn y t m: Ca eSt d f io a t h a a d F a wo ko d Co ny L v lபைடு நூலகம்y Pln ig S se A s u yo a n nCi i Ci J yn
翁 Un 口 U 尸
[ 金项 目] 基 国家 自然科学 重点基金 项 目 ( 4 0 ) 4 3 1 、教 育部博 士点基 金项 目 ( 0 0 8 0 ) 0 5 3 2 4 4 1 0 2 2
划 广
县 域 村 镇 体 系规 划 试 点 思 路 与 框 架
— —
以山东胶 南市 为例
o e n w o iis i io a t e et e p i cpe f r a u a it g a in s n i l y u ,a d r s re , n f h e p l e Ja n n Ci wh r r i lso b n r r ln e r t t c n y h n u o e sb e l o t l n e e v s a d a
理 布 局 、节 约 土 地 和 集 约 发 展 为 原 则 , 以 山东 胶 南 县 域 村 镇 体 系 规 划 为 例 , 提 出 在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导 下 县 域 经 济
与社 会 发 展 、 村镇 体 系 规 划 与 建 设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相 结 合 的 县 域 规 划 新 框 架 , 对 于 实现 城 乡统 筹 发 展 ,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其 内容 主 要 包 括 区域 规 划 、 镇 规 划 、村 庄 规 划 三 部 分 。
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及审批管理办法
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及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使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镇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规划编制管理的科学性,促进示范镇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省政府确定的“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的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工作。
第三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示范镇规划。
示范镇规划包括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第四条示范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规划期限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第五条示范镇规划应以培育县(市、区)域次中心为战略目标,整合优势资源,从较大区域的视角分析示范镇功能定位,打破行政区划束缚,通过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发展,壮大规模、提升功能和提高综合实力,以产业集聚带动示范镇向小城市健康快速发展。
第六条编制示范镇规划,应当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示范镇人口集聚,提高城镇化水平,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开敞空间、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使示范镇各具特色地健康发展。
第七条编制示范镇规划,应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遵循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产城一体,镇园融合;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基本原则,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切实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和水平。
第八条规划编制应采用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方式,在规划调研、方案编制、专家咨询、成果公示等阶段多方征询意见和建议,推动公众广泛参与,充分尊重居民意愿。
鼓励在规划理念、技术和方法上探索和创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九条示范镇规划应遵守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并按照小城市要求适当提高建设标准。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总则 ......................................................................................... - 1 - 1.1地位作用.............................................................................. - 1 - 1.2适用围 ................................................................................ - 1 - 1.3制定依据............................................................................. - 1 - 1.4规划原则............................................................................ - 3 - 1.5规划期限............................................................................ - 4 - 1.6编制单元............................................................................ - 4 - 1.7工作底图............................................................................ - 4 - 2工作流程................................................................................. - 4 - 2.1现状调查............................................................................ - 4 - 2.2规划编制........................................................................... - 5 - 2.3批前公示........................................................................... - 6 - 2.4审查报批........................................................................... - 6 - 2.5批后公告........................................................................... - 6 - 2.6成果备案........................................................................... - 6 - 3规划容 .................................................................................... - 6 - 3.1分类指导............................................................................ - 6 - . . .3.1.1村庄类型 ...................................................................... - 7 -3.1.2容要求 ......................................................................... - 8 - 3.2发展分析与定位 ................................................................ - 8 - 3.3生态保护与修复 ................................................................ - 9 - 3.4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 - 9 - 3.5产业发展与布局 ............................................................... - 10 - 3.6道路交通.......................................................................... - 11 - 3.7基础设施.......................................................................... - 12 - 3.8公共服务设施................................................................... - 13 - 3.9农房建设.......................................................................... - 16 - 3.10绿化景观 ........................................................................ - 18 - 3.11历史文化保护 .................................................................. - 19 - 3.12防灾减灾......................................................................... - 19 - 4规划成果............................................................................... - 20 -4.1文本................................................................................. - 20 - 4.2图件 ................................................................................. - 21 - 4.3数据库 ............................................................................. - 21 - 5规划实施............................................................................... - 22 -附录1:规划控制指标表 ........................................................ - 23 - . . .附录2: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 24 - 附录3:近期建设项目表........................................................ - 26 - 附录4:村庄规划管制规则样式 ............................................. - 27 -. . .1总则1.1地位作用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山东乡村振兴规划
山东乡村振兴规划山东乡村振兴规划是针对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制定的一项综合规划。
其目标是通过农村农业的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乡风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实现山东乡村经济大幅提升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
一、农业结构优化山东乡村振兴规划要求按照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
通过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合作社,推动农业由传统种植业向高效种植、特色农业、农旅融合等新型农业形态转变。
二、产业升级山东乡村振兴规划提出要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培育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品牌,推动农产品走出去,拓展农产品的市场。
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业产业链和农村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升级。
三、生态保护山东乡村振兴规划强调要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加大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力度,提高农田水肥利用率和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农村污水治理和农田固体废弃物处理,推动农田生态修复和农业生态系统恢复。
四、乡风文明建设山东乡村振兴规划提出要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加强农村人文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和环境整治,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资源整合与利用山东乡村振兴规划要求加强资源整合和利用,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
加强乡村土地整治和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和效益。
推动农村资本和要素资源的流动和集聚,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山东乡村振兴规划的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合力。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扶持和引导,为农民和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企业要积极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加大投入和技术支持。
农民要增强自主创业和创新意识,积极转变传统经营模式,迎接乡村振兴的机遇和挑战。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总则 .............................................................................................................. - 1 - 1、1地位作用............................................................................................ - 1 - 1、2适用范围............................................................................................ - 1 - 1、3制定依据............................................................................................ - 1 - 1、4规划原则............................................................................................ - 3 - 1、5规划期限............................................................................................ - 4 - 1、6编制单元............................................................................................ - 4 - 1、7工作底图............................................................................................ - 4 - 2工作流程 ..................................................................................................... - 4 - 2、1现状调查........................................................................................... - 4 - 2、2规划编制........................................................................................... - 5 - 2、3批前公示........................................................................................... - 6 - 2、4审查报批........................................................................................... - 6 - 2、5批后公告........................................................................................... - 6 - 2、6成果备案........................................................................................... - 6 -3、1分类指导........................................................................................... - 6 -3、1、1村庄类型................................................................................. - 7 -3、1、2内容要求................................................................................. - 8 - 3、2发展分析与定位.............................................................................. - 8 - 3、3生态保护与修复.............................................................................. - 9 - 3、4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 9 - 3、5产业发展与布局............................................................................ - 10 - 3、6道路交通......................................................................................... - 11 - 3、7基础设施......................................................................................... - 12 - 3、8公共服务设施................................................................................ - 13 - 3、9农房建设......................................................................................... - 16 - 3、10绿化景观....................................................................................... - 18 - 3、11历史文化保护.............................................................................. - 19 - 3、12防灾减灾....................................................................................... - 19 - 4规划成果 ................................................................................................... - 20 -4、1文本.................................................................................................. - 20 - 4、2图件.................................................................................................. - 20 - 4、3数据库.............................................................................................. - 21 -附录1: 规划控制指标表 ......................................................................... - 23 - 附录2: 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 23 - 附录3: 近期建设项目表 ......................................................................... - 25 - 附录4: 村庄规划管制规则样式............................................................ - 26 -1总则1、1地位作用村庄规划就是法定规划,就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就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就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山东省小城镇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及成果要求
山东省小城镇专项规划编制技术要点(试行)1 总则1.0.1 为保障示范镇健康有序发展,深化落实示范镇总体规划,提高示范镇专项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及审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1.0.2 本办法适用于示范镇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审批管理工作。
各示范镇必须按要求编制生态保护与绿地系统规划、风貌特色规划、镇容村貌综合整治规划和排水工程及防涝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
1.0.3 历史文化名镇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特色旅游名镇需要编制旅游规划,采用独立供水水源的镇需要编制给水工程规划。
根据规划建设管理需求,各镇还可以编制热力、燃气等专项规划。
1.0.4 专项规划的规划范围和期限应与镇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范围包括镇域和镇区二个层次,规划期限一般至2030年。
1.0.5 专项规划应符合镇总体规划,并与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做好衔接,经批准的专项规划作为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专项规划之间应相互协调,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兼顾、综合治理。
1.0.6 专项规划编制应遵守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理念,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有超前意识,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规划,全面提高示范镇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保障城镇安全。
1.0.7 生态保护与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给水工程规划、排水工程及防涝规划成果由文本、说明书和图纸组成,风貌特色规划、镇容村貌综合整治规划、旅游规划成果由说明书和图纸组成。
文本、说明书和图纸表达的内容应一致,文本应当清晰、规范,并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说明书应当包括必要的基础资料内容。
图纸比例原则上与镇总体规划图一致,镇域规划图一般为1:10000-1:25000,镇区规划图一般为1:5000-1:10000。
1.0.8 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成果经专家审查通过后,报所在县(市)人民政府批准, 批准后由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公布日期】2019.09.12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9.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
行)》
近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引导村庄建设,推动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导则》由总则、工作流程、规划内容、规划成果、规划实施五部分组成。
《导则》规定,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可以将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作为单元编制规划。
规划编制坚持多规合一、统筹安排,保护生态、绿色发展,优化布局、节约集约,传承文化、突出特色,尊重民意、简明实用等原则。
《导则》明确,规划编制要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数字线划地图和比例尺不低于1:2000的地形图或国土数字正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拟进行居民点建设规划的应按1:500实测工作底图。
规划编制要充分结合实际、尊重民意,通过走访座谈、现场踏勘、问卷调查和驻村体验等方
式,全面了解村庄现状情况、问题和发展需求。
《导则》结合山东实际,区分不同村庄类型,进行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规划内容,按照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战略要求,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对生态保护与修复、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产业发展与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提出了具体要求,突出山东特色。
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山东省建委关于印发《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鲁建村发[1997]293号1997年10月5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村镇规划编制管理,提高村镇规划的科学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县以下建制镇(不含县城关镇)、集镇、独立工矿区及村庄的规划编制。
第三条编制乡(镇)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村庄应在乡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建设规划。
第四条村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五条承担村镇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和省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村镇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编制村镇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资料,须经县以上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第七条编制村镇规划,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第八条编制村镇规划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并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的规定。
第二章乡(镇)总体规划第九条乡(镇)总体规划包括乡(镇)域规划和乡(镇)驻地规划两部分。
第十条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应当对乡(镇)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及自然条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第十一条编制乡(镇)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包括:(一)自然资料1.乡(镇)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图;2.气象、水文、地质、地貌、地震资料;3.自然资料的分布、储量和开采状况。
(二)经济、社会资料1.乡(镇)历史沿革、文物古迹、革命史迹;2.行政区划、社会组织、村镇空间地域分布情况;3.乡(镇)及所辖村庄的人口数量、构成情况、历年人口变动情况、劳动力及其转移趋势;4.乡(镇)及所辖村庄经济发展状况(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及比例,人均收入,农、林、牧、副、渔、工、商、建筑、运输、服务等各行业的产值及比例),主要农作物分布、产量和农业区划、主要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等;5.土地利用情况(建设、农田、水利、矿产开发、山地、荒地、滩涂、林果用地等);6.文教卫生事业资料;7.商业、服务业、集市贸易情况;8.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资料;9.乡(镇)驻地各项建设用地分布情况;10.乡(镇)驻地主要公共设施分布及建筑状况。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
《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12月9日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和有关定义)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本条例,符合有关城乡规划要求。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有关专项规划和专业规划。
城市、镇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乡规划分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总体规划和集镇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应当包含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并作为所辖镇、乡规划编制的依据。
镇总体规划、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总体规划应当包含镇域、乡域村镇体系规划,并作为所辖村庄规划编制的依据。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以下可简称“县城”。
第三条(规划区)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集镇、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镇、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中划定。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集镇、村庄,镇、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不再单独划定规划区,其规划建设纳入隶属的城市、镇、乡统一管理。
第四条(规划原则)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五条(规划衔接)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协调一致。
02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六年十月1 总则1.0.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87号),科学指导村庄规划编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要点。
1.0.2 适用范围本要点用于指导本省行政区域内村庄(不含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规划的编制。
1.0.3 编制主体村庄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具体工作由村民委员会负责。
1.0.4 编制原则编制村庄规划,应遵循需求导向、解决基本,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文化传承、绿色发展,便于普及、易于实施的原则,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1.0.5 规划期限和审批村庄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15年,其中近期规划为3―5年。
村庄规划方案完成后,须向村民公示,并由县级规划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审查。
村庄规划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1.0.6 解释权本要点由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2 基础调研2.1调查阶段在村庄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应进行不同深度的现状调查,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踏勘、村民访谈等方法,充分掌握村域范围内自然资源、历史人文、产业发展、村庄用地、各类设施及发展诉求等资料,具体分为调查准备、初步调查、深入调查和补充调查四个阶段。
2.1.1 调查准备。
在现状调查之前,应收集村庄1/500地形图、基本情况说明、相关规划等基础资料,初步确定调查的方向并设计好调查问卷。
2.1.2 初步调查。
进行现场踏勘和村民访谈。
现场踏勘着重调查村庄产业发展、用地类型、建筑状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灾害发生情况等内容。
村民访谈应组织乡镇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有关情况和发展诉求。
2.1.3 深入调查。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针对重点问题和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调查。
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是指对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的村镇进行有序规划和布局,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村镇体系规划的背景、目标、原则、方法以及规划编制的步骤和内容。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的村镇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挑战。
因此,进行村镇体系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可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升村镇的整体形象和功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二、目标村镇体系规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合理、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村镇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升村镇的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生活品质。
三、原则1. 统筹兼顾原则: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和乡村的相互关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 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人文关怀原则:规划要注重人文关怀,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服务,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4. 灵活适应原则:规划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
四、方法1. 调研分析:通过对村镇的地理、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调研,了解村镇的现状和问题。
2.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调研结果,明确村镇体系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3. 制定发展策略:根据规划目标,确定村镇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
4. 编制规划方案:根据发展策略,制定村镇体系规划的详细方案,包括空间布局、功能划分、交通规划等内容。
5. 宣传推广:将规划方案向社会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6. 实施监督:对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内容。
五、规划编制的步骤和内容1. 规划编制的步骤:(1)前期准备:明确编制目标和任务,组织编制工作的人员和机构,制定编制计划和时间表。
(2)调研分析:对村镇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
山东地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山东省建设厅二○○六年六月前言本导则主要为指导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而制定。
根据建设部要求,贯彻落实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由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和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完成本导则。
本导则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贯彻国家有关村庄建设规划的政策,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对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省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审查确定。
本导则由山东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和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反馈给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
目录1、总则 (1)1.1 规划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规划依据 (1)1.4 规划原则 (1)1.5 规划任务 (2)1.6 规划编制与审批 (2)1.7 规划期限 (2)2、村庄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2.1 村庄用地分类 (3)2.2 宅基地标准 (3)2.3 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2.4、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3)3、村庄分类 (3)3.1 村庄规划分类 (4)3.2 改建、扩建型村庄规划 (4)3.3 新建型村庄规划 (5)3.4 村庄撤并 (5)4、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5)4.1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 (5)4.2 规划布局原则 (6)4.3 规划布局类型 (6)5、住宅 (6)5.1 住宅建设标准 (6)5.2 住宅设计原则 (7)5.3 住宅平面设计 (7)5.4 住宅立面设计 (7)6、公共设施 (7)6.1 公共设施分类 (7)6.2 公共设施的配置原则 (8)6.3 公共设施的布局 (8)6.4 公共设施的配置标准 (8)7、生产建筑 (9)7.1 农业生产设施用地 (9)7.2 工业用地 (10)7.3 仓库及堆场用地 (10)8、绿化景观规划 (10)8.1 绿地分类 (10)8.2 绿地配置标准 (10)8.3 公共绿地布局原则 (11)8.4 风貌特色 (11)8.5 景观节点 (11)8.6 河道景观规划 (11)8.7 环境设施小品设计 (12)9、基础设施 (12)9.1 规划原则 (12)9.2 道路 (12)9.3 停车场 (13)9.4 给水工程 (13)9.5 排水工程 (13)9.6 供电工程 (14)9.7 电信工程 (14)9.8 工程管线综合 (14)9.9 能源利用 (15)9.10 环境卫生设施 (15)9.11 防灾减灾 (15)9.12 竖向规划 (16)10、附则 (16)附录A :规划编制程序及成果要求 (17)A.1 基础资料收集 (17)A.2 规划成果 (17)附录B :村庄用地布局示意 (21)B.1村庄基本布局模式示意 (21)B.2 村庄扩展模式示意 (23)B.3 公共设施布局示意 (25)1、总则1.1 规划目的为加强对我省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步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制定本导则。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求与内容讲解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求与内容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求第一条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省域、市(州)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引导和调控县域村镇的合理发展与空间布局;指导村镇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
第二条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突出以下重点:(一)综合分析评价县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二)研究县域产业发展与布局,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三)分析研究县域人口增长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趋势,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确定城镇化模式及水平。
(四)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确定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确定村镇体系结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确定村庄布局的基本原则,明确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农村居民聚居点治理和建设的管理策略。
(五)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实施措施,防止灾害、确保安全,提出县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六)按照城乡统筹、共建共享的原则,统筹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防止重复建设。
第三条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按照因地制宜的要求,根据不同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村镇建设现状及农村生产方式的差别,强调不同的原则和内容。
要区别平原、丘陵、山区、高原等不同地域,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体现不同的地域特色,突出不同的城乡空间布局特点,选择不同的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第四条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是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划内容,是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
强制性内容应在图纸上准确标明,文本上明确,规范表述,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管理措施。
第五条对涉及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内容,应当确定为严格执行的强制性内容,具体包括:(一)县域内需要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退耕还林(草)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分滞洪地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
为适应我省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推动村镇体系协调布局,规范全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根据建设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以及其他技术规范,制定本要点。
全省的县、县级市、城市具有村镇部分的区,可参考本要点编制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国家和山东省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等技术规范、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上位总体规划进行编制,与相关规划有机衔接。
一、规划内容
(一)县域村镇体系发展条件评价
1、区位分析。
重点分析县域地理位置、辖区面积、中心城镇与周边城镇的空间关系,铁路、高速公路及其他主要公路等对外交通条件。
2、自然条件分析。
分析县域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条件等自然条件。
3、社会经济基础。
分析县域历史沿革、经济发展、人口发展、现状土地利用、社会架构等。
4、村镇体系布局现状。
根据村镇体系现状,总结村镇体系在规模、职能、空间分布和内部关系上的基本特点。
5、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分析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
6、综合评价。
根据发展条件分析,总结县域村镇体系发展的优劣势。
(二)规划信息整合
1、上位规划。
总结上位规划对本区和村镇发展的要求。
2、相关规划。
总结已有相关规划的建设要点和协调任务。
3、下位规划。
收集整理已编制和已批复的乡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工业区和开发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各类保护区规划等下位规划,查找规划存在的问题,明确整合内容。
(三)县域城乡统筹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
1、发展目标。
提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近远期目标体系。
2、总体定位。
明确全县发展定位。
3、发展战略。
提出为实现发展目标需采取的发展战略。
(四)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1、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概括县域产业发展的总体特征,总结产业发展的成绩和不足。
2、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提出县域产业发展的总体构思。
3、重点产业规划。
对县域的优势产业和战略产业进行规划指引。
4、产业空间布局。
划分经济区,提出县域产业布局的总体形态和发展要点。
(五)城乡人口空间布局
1、县域城乡人口分布现状。
总结人口及其城乡分布的现状特征。
2、县域人口规模预测。
一般应通过多种不同方法预测县域人口近远期规模,提出综合方案。
3、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应通过多种不同方法确定县域城镇化水平的近远期预测值。
4、人口和城镇人口空间分配。
根据对区域发展形势的客观判断,对人口和城镇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规划。
(六)县域村镇体系布局
1、村镇布局的基本原则。
根据地域性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村镇体系布局原则。
2、村镇体系结构。
提出村镇体系的等级结构、规模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确定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
3、用地规模及其空间布局。
采取分类指导策略,指明县域用地的规模及空间布局。
4、重点地区的布局指引。
对县城、中心镇和城镇密集地区的总体布局、发展要点进行进一步的指引。
(七)村庄布点规划方案
1、村庄布点。
根据集聚规模、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发展潜力等因素,适当均衡布置,确定规划期末的村庄布局。
2、提出村庄整合方案。
按照撤村建居型、小城镇集聚型、新型社区建设型、村庄改造型、逐步撤并型和整村搬迁型的分类思路,提出村庄整合的具体策略。
3、村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本着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原则,依托村庄现状发展条件,提出产业引导规划,制定适应村镇特色的产业规划。
4、村庄用地布局。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提出优化村庄用地的布局方案。
(八)空间管制措施
1、县域空间管制分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等要求,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
2、空间管制策略。
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各分区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
(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1、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统筹布置县域交通、给排水、科教文卫、环境保护、综合防灾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确定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和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防止重复建设。
2、其他设施布局。
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编制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十)重要的专项规划
针对各县的发展实际,可对旅游发展、海岸带保护、景观系统等进行专项规划。
(十一)近期建设规划
1、近期发展目标。
依据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合理确定县域和重点地区的近期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制定控制和引导城乡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确定城乡居民点的人口规模及建设用地规模。
2、建设时序和选址安排。
确定近期发展建设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其他设施的建设时序和选址及建设项目和内容,并落实项目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投资估算。
3、分类指导标准。
科学预测和确定近期重点发展的镇、村,明确建设内容和建设时序,确定近期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及管理策略,分别提出建设与治理的指导性措施。
(十二)规划实施措施
提出保障规划实施的组织、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针对性建议。
二、规划成果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成果包括文本、图集和附件,应当清晰、准确、规范,各部分的表达应有所区分。
附件应包括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可根据需要增加专题研究报告。
文本应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县域内需要控制开发的区域范围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各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中心村和村庄建设用地标准、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村镇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内容和范围、保护的控制指标和规定、县域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建设、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措施、县域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标准和防治措施等。
图件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1、必要的区位分析图。
从所属行政区范围和更大范围内反映区位条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周围城镇位置、名称和影响辐射范围等。
2、县域综合现状分析图。
标明县域村镇的等级、规模和现状布局情况,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分布、县域人口密度分布差异等情况;河流水系、交通网络,主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矿产资源分布及开采波及区、采空区、地质灾害分区以及行洪、蓄滞洪区等范围;主要水源地、自然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核心区等生态敏感区分布范围。
3、县域人口与村镇规划布局图。
标明各级城镇、中心村的位置、等级、规模,明确其影响和辐射的范围;标明主要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走向、位置、规模;标明城乡主要居民聚居点,反映城乡人口分布情况。
4、县域用地布局规划图。
反映城乡建设用地布局。
5、县域空间分区管制规划图。
标明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范围。
6、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图。
标明县域内产业发展布局的分区,明确产业布局的空间形态及其性质特点。
7、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明确县域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的组织、衔接方式。
8、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及专项规划图。
标明各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走向、位置、规模;各级村镇的位置、名称、等级。
根据图纸的
信息量和图纸表现的需要,编制县域综合交通、给水、排水、垃圾、电力、电信、教科文卫等专项规划。
9、县域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图。
主要反映各类防灾与环境建设的设施、指标、措施。
标明各类灾害和资源的分布地点、影响范围、防治(保护)范围、防治(保护)设施的位置;明确划分环境功能区、分区界线、目标要求及原则和措施。
10、近期建设规划图。
近期重点发展村镇的位置、名称;各类近期建设项目的位置、规模、建设内容。
11、其他因需要增加的旅游、历史文化保护等专项规划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