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bt
河南省栾川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 基 础 标 准 从 两 年 来市 县 级 示 范 村 中 确 定
,
,
16
公里 完成 了涉及
,
个 自然村 建 设 任 务
6 49
.
公
级 示 范村 确 定
,
3 1
“
个 县 级 示 范村 在 实 现 三 清七 集
, ” ,
“
里 的村 道 网 络 化 建 设
。
、
在 全 市 率 先 实 现 了 自然 村通 硬
、 、
”
,
处 罚 法 》 法 律 法 规 知识 并 经 常组 织 讨 论 等
组 织 钢 笔字 书 法 比 赛
,
,
二 ;
是开展
展生 产 为核 心 以 政 府 主 导 农 民 主 体 社 会 主 动 因地
,
、
、
、
对 大 家 上 交 的钢 笔 字 作 品 全 部
。
制 宜 为根 本 以
,
、
一
类 村 强 化服 务 上 水 平
,
、
中 的 同时 做好 四 改 四 化 五 有 六 好 建 设 工 作 加 大
,
”
化道 路 在 饮 水 排 水 设 施 建设 上 新 铺 改造 供 水 管道
15 6
5
家 全 县 合作 社 累 计 达
,
.
行评 比 并作 为年 底 考 核 执 法 人 员 的
,
一
项 依据 ;五 是 由
家 入 社农 户
,
74 76
15 5 2
户 辐 射带 动农 户 3
,
03
万户 入
,
、
局 纪 检 监 察 室 和局 办公 室 人 员 联 合 开 展 回 访 监 管 相 对
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bt
更多精品文档请关注本人主页(下载后删除页眉即可)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规划文本】栾川县人民政府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1)第三章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3)第四章县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4)第五章空间管制规划 (4)第六章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 (6)第七章城镇重点协调发展指引 (7)第八章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8)第九章村庄布局规划 (10)第十章县域村庄整合规划 (14)第十一章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20)第十二章县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3)第十三章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34)第十四章环境保护规划 (36)第十五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37)第十六章县域防灾减灾规划 (38)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39)第十八章附则 (40)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了促进城乡统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配置,加强对镇、乡和村庄建设的指导,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特制订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4、《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5、《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8、建设部《村庄整治标准》(征求意见稿);9、《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村镇规划和村庄整治的意见》;10、《河南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2007年8月10日);11、《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2007年11月);13、《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4、《栾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15、《栾川县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16、已批准的栾川县各乡镇的总体规划;17、《栾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8、栾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19、栾川县相关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栾川县各部门相关规划资料;第3条规划范围本次栾川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范围是全县行政辖区,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共涉及8个建制镇,6个乡,209个行政村,3067个自然村。
河谷城市建设须“留白” 以栾川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1 . 生态绿地与城市空 间形态
从 环 境 承 载 力 层 面 分 析 , 河 谷 型 城 市 的环 境 容 量 有
限,城市 建设 空间的扩张往 往优先选择河谷阶地 方向。但 在特殊 的河谷地 形中 ,适宜建设 的用地往往不是连续 的、
成 片 的 , 而是 受 到 河 流 沟 壑 、 丘 陵 山地 的 分 割 。 实 际 建 设 中 ,受 到 土地 空 间 的 制 约 ,地 方 建设 者 往 往 会 通 过 工程 措 施 “ 改造 ” 自然 地 形 ,如 沟 壑 坡 地 等 ,使 其 “ 成 为 ”城 镇 建设用地。经过 “ 人 定 胜 天 ” 的 改造 ,河 流 取 直 、 坡 地 削
正
一
、
城 市 形 态格 局
受 到 地 形 影 响 ,栾 J I 1 县城 基 本 沿伊 河 河 谷 展 开 ,受 自
图1栾川县城模拟地势沙盘 ( 注:使用s u r 软件 )
叠 矗 研 \G — U I ~ 一 H U A S … H E , 一
二 、城市 空间发展趋 势 带 状或 带状 态势 发展 的河 谷城市 中 ,紧 凑式结 构形 态是常见 的一种 ,~般 中、小城 市居多 ,栾川 即是如 此。 其 空间形态发展 深受河 谷地形 自然地貌 的影 响,空间拓展
河 谷 城 市建 设 须 “ 留白"
以栾川 I 县城市 总体 规划 为例
一 孙 大 伟 刘 文佳
依照 对河谷 型城市 的狭义定 义: 城 市 建 成 区 主 体 或 核
心部分在河谷地形中发育的城市 ,且城市主体发育 受到河 谷 地 形 及 其 周 围 山地 直 接 限制 的 城 市 。 近 年 来 随 着 城 镇 化 快速 发展 ,许 多中小 型河 谷城 市 顺沿着 河谷 阶地 方向发
2011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旅游产业聚集区(核心区)总体规划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旅游产业聚集区(核心区)总体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概述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范围 (1)三、规划期限 (1)四、规划依据 (1)五、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2)六、规划拟解决核心问题 (2)七、规划目标 (2)第二章区域发展背景 (3)一、区域地理条件分析 (3)二、社会经济条件 (3)三、宏观政策支持 (3)四、旅游业发展现状 (3)第三章开发条件分析 (4)一、地理区位条件 (4)二、交通区位条件 (4)三、资源条件分析 (4)四、场地适宜性分析 (5)第四章市场分析 (7)一、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7)二、目标市场潜力分析 (7)三、本地旅游需求分析 (7)四、旅游竞合分析 (7)五、目标市场 (8)第五章发展定位 (10)一、总体发展思路 (10)二、定位构思 (10)三、总体定位 (11)四、功能定位 (11)五、目标定位 (12)六、形象定位 (13)七、命名建议 (13)八、产品定位 (13)第六章空间布局 (14)一、布局思路 (14)二、空间结构 (14)三、功能分区及项目设置 (15)第七章重点项目策划 (20)一、项目策划原则 (20)二、分区项目策划 (20)三、节事活动策划 (30)四、旅游线路策划 (32)五、旅游商品开发策划 (33)第八章基础规划 (36)一、景观绿化规划 (36)二、道路交通规划 (37)三、建筑风格规划 (38)四、给排水规划 (38)五、电力电信规划 (39)六、环境保护规划 (40)七、环卫设施规划 (41)八、防灾规划 (41)九、标识系统 (42)十、色彩规划 (43)十一、夜景亮化规划 (44)十二、公共设施规划 (45)十三、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5)第九章市场营销 (47)一、营销目标与定位 (47)二、营销战略分析 (47)三、营销策略 (47)第十章建设时序 (49)一、建设原则 (49)二、项目建设时序 (49)第十一章项目实施建议 (51)一、管理体制 (51)二、运营模式 (51)三、保障措施 (51)第一章规划概述一、规划背景(一)符合国家、自河南省宏观旅游发展战略的要求,树立对外旅游新形象。
栾川君山新城规划方案
栾川君山新城规划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空间的利用和规划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栾川君山新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东南部,是洛阳市周边开发的一个重点项目。
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提升栾川县的城市形象,刺激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概述本文旨在对栾川君山新城的规划方案进行介绍和讨论,方案的重点包括场地分析、城市定位与发展策略、建筑与用地布局、交通规划、公共空间及绿化规划等方面。
场地分析栾川君山新城的场地位于栾川县东南部,总面积约为20平方公里。
该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3℃,降水集中在夏季和秋季。
地形地貌上,新城区坐落在君山山麓和洛河两侧,地势较为平缓,适宜城市规划和建设。
城市定位与发展策略新城的城市定位是以“高端智能人居”为目标,建设以居住、商业、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化新城区。
其中,注重吸引技术精英、高端人才等群体入驻,提供高品质住宅和配套设施,以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
建筑与用地布局新城区的建筑和用地布局以功能分区为原则,包括娱乐休闲区、商业服务区、住宅区、工业区、教育区等。
住宅区域规划采用高密度住宅联排或高层住宅,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
商业区则注重规模化、多类型、全业态的商业配套,以满足当地居民和周边居民的消费需求。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新城规划的核心。
在新城交通规划中,重点考虑路网的康庄大道和分布交通的组合,在保证交通畅通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道路的面积,将城市规划落到位。
公共交通规划采用“大站式公交,小站式管理”的原则,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效性和质量。
公共空间及绿化规划绿化空间规划贯穿整个新城规划。
中央公园、林荫道、绿地广场、生态环保区等,用作新城区公共空间的绿化规划,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美丽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
同时,新城区的城市绿化率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可以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结栾川君山新城的规划将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产生积极的作用。
栾川村庄合并运营方案
栾川村庄合并运营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乡村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栾川村庄合并运营成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结合栾川村庄的实际情况,探讨并制定栾川村庄合并运营方案,以期为栾川乡村振兴提供具体实施方针和措施。
二、栾川村庄的现状栾川村庄位于华东地区,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山区村庄。
栾川村庄目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首先是村庄之间的距离较远,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链;其次是山地资源较为匮乏,产业发展受限,农民收入难以增加;再次是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提高;最后是村庄规模小、人口稀少,社会经济活动不活跃,发展潜力有限。
三、栾川村庄合并运营方案设计1、合并范围:栾川村庄按照其地理位置和资源属性,划分为南部、中部、北部三个片区。
南部片区以水果种植为主,中部片区以畜牧业为主,北部片区以林木经济为主。
各片区对接不紧密,资源互补性不足。
因此,栾川村庄合并运营方案将针对这三个片区进行合并规划。
2、合并原则:栾川村庄合并运营方案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资源整合,充分挖掘各自片区的资源优势,实现互补互利;其次是产业升级,通过合并运营,促进农业、林业、畜牧业形成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再次是服务共享,推动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最后是可持续发展,确保合并运营方案的可持续性,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3、合并模式:栾川村庄合并运营方案将采取“资源整合+产业升级+服务共享”模式。
具体包括,南部片区与中部片区将合并成为农业生产联合体,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与畜牧业;中部片区与北部片区将合并成为林业生产联合体,发展林木经济与生态旅游业。
4、合并方案:为了实现栾川村庄的合并运营,需要先进行片区规划设计,确定合并范围和重点发展方向,制定合并方案和目标任务。
其次是加强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推进片区内各类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栾川县栾川乡课改发展规划
加快发展步伐,打造特色名校------栾川乡课程改革发展规划栾川乡中心学校加快发展步伐,打造特色名校----栾川乡课程改革发展规划7月23日至29日,教育局组织全县校长在职业中专进行了为期7天的校长培训,十余位专家的报告,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特色名校的必由之路。
为了促进我乡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全面发展,提高全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按照县教育局要求,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并结合我乡课改革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以及各学校实际情况,拟定我乡课改规划及管理方案:一、建立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分项落实工作责任为了扎实推进课改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特成立以张建红校长为组长、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切实负责,全力践行课改各项具体工作。
二、明确目标规划,分期分步实施1、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能为前提,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为重心,关注学生发展,深化新课程改革,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具有发展内涵和个性创新特色的规范化学校。
2、办学理念:强健队伍,力抓常规,重创特色。
3、研究重点:打造高效课堂、开发校本课程、习惯养成教育、特色校园文化。
4、目标与任务:(1)加强新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
(2)着力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良好品德习惯养成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3)组织学习,加强培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5)完善学校规范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建设一批让学生快乐、老师幸福和社会满意的富有创新个性的名校。
5、三年目标规划及实施步骤:(1)近期(2012年9月-2013年8月)课改工作规划目标是:“走进新课程,践行新课改”,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着力培训教师,做好新课程下的校本研修和教师培训及培训后培训工作,规范新课改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行为,注重“五项策略”,实施“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努力研究新课程,规范教学设计,编写新课程教学“导学案”,重点解读新课标的可操作性,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学科知识树,提高课堂教学质效,本阶段要重点做好六项工作:①、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健全学科备课组,用好新教材。
2011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旅游产业聚集区(核心区)总体规划54p
浙江远见旅游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远见时代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1 年 6 月
目录
第一章 规划概述 ......................................................1
一、规划背景 ............................................................................................................................................................ 1 二、规划范围 ............................................................................................................................................................ 1 三、规划期限 ............................................................................................................................................................ 1 四、规划依据 ............................................................................................................................................................ 1 五、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2 六、规划拟解决核心问题......................................................................................................................................... 2 七、规划目标 ............................................................................................................................................................ 2
栾川模式
创新发展“栾川模式”致力建设“全景栾川”●核心提示:2004年10月29日《中国旅游报》刊发了一篇《“栾川模式”考》的文章,将“栾川模式”总结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模式。
2005年由中国旅游报社、河南省委政研室、河南省旅游局、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栾川模式”研讨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栾川模式”作为县域旅游发展的一个典范正式向全国推广。
8 年前,地处伏牛山区腹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河南省栾川县,创造了“栾川模式”,成为全国贫困山区依靠旅游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典型。
8 年后,已成为全国17个中国旅游强县之一的栾川,14个乡镇中有13个开发了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形成了溶洞游、山水游、滑雪游等八大旅游品牌。
近日在京召开的“栾川模式”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将“栾川模式”的创新发展经验概括为“旅游引领、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全景栾川”。
10月26日,“栾川模式”创新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办。
国家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志发,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万旭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旅游报社总编辑高舜礼、洛阳市副市长张世敏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河南省旅游局局长范修芳主持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中国旅游报社、河南省委政研室、河南省旅游局、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洛阳市旅游局和栾川县人民政府承办。
论坛上,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李省龙教授、北京中科景元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石培华分别解读了《栾川县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县,打造洛阳新名片》、《从“栾川发展模式”到“栾川生活方式”》两大课题报告。
在论坛的高端对话环节,围绕“栾川模式”的创新发展、栾川建设国家山地旅游度假试验区的可行性、“栾川模式”对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等话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李省龙、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徐汎、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等专家展开了深度对话,并将经过八年持续创新发展的“栾川模式”提升为“旅游引领、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全景栾川”。
栾川县东部新区规划设计
栾川县东部新区规划设计作者:王树国来源:《房地产导刊》2014年第05期摘要:为了更好地指导栾川县东部新区的开发建设,加强对片区的整体规划控制和引导,科学、合理地构建洛阳栾川新区地块空间环境体系,为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用地的综合开发提供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栾川县政府批准开展栾川县东部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关键词:栾川县东部新区规划设计引言;栾川县城东部新区,是栾川县城市东扩的空间承载体,也是栾川县城市功能区延伸和完善的载体,是栾川县复合型城市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打造伏牛山生态旅游圈最佳旅游服务品牌为目标,结合县城行政中心的东迁,形成配套完善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强化城市旅游服务职能,重点增加行政办公、文化娱乐、旅游服务设施、商业金融用地。
1、区域概况1.1、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编制范围东起双头崖—湾滩村以东,西至老君山景区入口处龙君路,南北至可利用浅山区,栾川县东部新区面积约为8.93平方公里1.2、规划内容、重点。
本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应对城市扩展、产业发展带来的前期略显混乱的开发活动,对其所形成一系列障碍和隐患进行梳理,并对新区重点地段和公用空间进行特色的控制,实现有效的规划控制和引导。
具体规划内容如下:1.2.1、确定栾川县东部新区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1.2.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1.3、本次规划的技术要点和路线如下:(1)与栾川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建设总目标相协调,依据在空间上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对本栾川县东部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目标、开发定位。
(2)引入控制单元分区,强调从系统控制到重点地块控制两大层次的控制指标体系。
(3)根据栾川县当前建设发展的需要,总结以往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引导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
为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浙江、福建、广东、辽宁、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加快改革 “市管县”的体制,纷纷出台“强县扩权”政策,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设部长期重视县、镇规 划,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县域规划、小城镇规划试点工作。 为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建立新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在浙江海盐县,山东胶南市、武 城县,安徽黟县,吉林蛟河市和四川绵竹市进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
综上所述,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办法复杂。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的基本理念:
1、承上启下、注重融合。根据《城乡规划法》,除上层次城镇体系规划外,地市总体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包含部 分区域规划的内容,对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具有指导价值。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一方面需要承接上一层次规划 的要求,并对其进行深化和落实,为镇、乡和村庄规划提供编制依据。此外,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对于市(县) 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城区(镇)的总体规划及县域范围内的重点地区提出明确的规划指引。 2、突出重点、注意操作。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针对重点问题,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重点问题包括:①在统 筹预测及分配人口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县域村镇人口和用地规模;②合理布局村镇体系结构,通过重点镇带动 农村地区发展;③编制切合实际的村庄布局规划、分类管理策略及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缩小城乡差距,促进 县域经济发展;④统筹规划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并制定可实施的公共设施规划。 3、城乡统筹、全域覆盖。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宜将整个县行政区作为规划区范围,实现县域城乡空间全覆盖。一 方面,根据县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落实空间布局,以空间资源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制定“空间准入”的规划, 实施“空间管制”,另一方面,关注农村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4、“三规”协调、有机衔接。重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县(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 的协调。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一方面要重视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战略目标、产业布局、现代化建设 标准的衔接,另一方面也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供给量、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此外,县域村镇体系 规划还需要与区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环保与生态建设规划相协调。 5、双重导向、因地制宜。规划编制一般包括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两类。目标导向作为县域规划的导向,并将该 蓝图分解为若干目标,同时针对目标提出发展战略,寻求实现途径,然后制定可实施的、具体的、分期的规划 措施。问题导向是指针对现状问题或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结合 发展趋势,在规划中找到妥善解决办法,并提供多种可能替代的具有弹性的规划以解决不可预见的问题。 6、协商参与、均衡利益。建立互动互求、协商协调型的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吸收各利益集团(政府、部 门、社团、企业等)参与规划讨论,以寻求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冲突的方法和途径,提高区域内各发展 成员履行规划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重点包括:协调各部门利益、协调各城镇发展、协调政府与公众关系。
栾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栾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也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战略调整的机遇期。
在当前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在我县经济经历了一次快速上升期、受金融危机影响巨大的新形势下,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县抓好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本态势,致力项目突破、经济突围、面貌突变,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县,进一步提升我县综合竞争实力,实现“最强栾川、最美栾川”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考虑,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二是关于“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三是关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
一、“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提出了“工矿强县、旅游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全县人民团结奋斗,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和巨大进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危中寻机,克难攻坚,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态势,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进步,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预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都能如期或提前完成。
(一)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2007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07.8亿元,同比增长29.8%,人均GDP突破3万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达10.1亿元,同比增长47.9%。
“三优先”下的和谐拆迁——栾川县城中村整村连片拆迁改造纪实
实物优 先 ,即尊 重群众 的劳动成 的共 同行 动。但 在需要 拆迁 时 ,这 些
焦 究制订 了周密详 细的拆 迁安置 实施 方 果 ,群众搬 迁时 ,所有 的不能搬 走 的 多 为随意 扩建 的房屋就成 了一 个 “ 案 ,并 抽 调 相 关部 门专 业 人 员组 成 实物政府都 将合理 补偿 ,不漏掉 一草 点 ” 问题 。一 方面 ,城 中村 区域 内的
ZO G H UC N T U T N H N Z O O S R C I O
—
—
栾 川 县 城 中村 整 村 连 片 拆 迁 改造 纪 实
文/ 刊 记者 本 黄 海 通 讯 员 戚德 文 孙 胜利
这是 洛 阳市 栾川县拆 迁史上 的一 拆迁 、平 安拆迁 。 个奇迹一一 今 年 1 月底 的一个深夜 , 0
栾 J一高朝 阳新校 区。 “ I I 百年 大计 ,
迁 可谓 意义重大 。 这是一项 浩大 的系统 工程 。为确
惠 ” ,公平合 理 ,操 作简便 。 方案出
教育 为先 ” ,因此 ,朝 阳村 的整体 搬 台后 ,首 先交给村组 干部组 织群众 代 局 ,真 正 让 群 众 看 到 未 来 新 村 的 希 表讨 论 ,针对 遗漏 的项 目 ,重新补 充 望 。
中 ,仍 有若 干城 中村 散 落在市 区 的林 认 识到 ,要搞 好城市 建设 ,城 中村 的 立 高楼 之 间 ,宛 如 一 个 个 城 市 “ 孤 改造势在 必行 对城 中村进 行改造 , 岛 ”,既见证着 城市 的迅 速成长 ,又 是 改善 民生 ,盘活土地 资源 ,加快城
解 ,该项 目也是 目前栾 川县 乃至整 个 处处显 得与周 边环境 格格 不入 。这些 市 发 展 ,提 升 城 市 形 象和 品位 的 需 07 洛 阳地 区拆迁规模 最大 、拆迁 农户最 城 市 中的 “ 农村 根据 地 ” ,随 处可见 要 。2 0 年 ,栾川县委 县政府提 出 :
石庙:一个生态名镇的发展样本——河南省栾川县石庙镇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镇纪实
堰 坝 、 梁 和 道 路 , 河 道 内 乱堆 乱 放 的 桥 对
坚持 “ 生态 立
现象进行治理 ; 对公路沿线 乱堆 、 乱放物 料进行集 中清 除,对滑坡路 段和新修路 段的边坡进行植被恢复 。目前 , 大环境综 合整治工作已完成 目标任务 的 8 %。 0
与 此 同 时 , 镇 以打 造宜 居 环境 为 石庙
得 到充 分发挥 ” 的新 型工 业化 道路 ; 消 在 耗 资源的同时更加 注重资源 “ 再生 ” 努力 , 抓好 退耕 还林 、 退耕 还草 工作 , 保 资源 确 总 量不 减少 ; 大力开 发旅 游资 源 , 大力 推 介生态旅 游项 目,加 大招 商引资力 度 , 把 生态资 源转 化为生态效 益 ; 学培育万 相 科 红梨 、 薰衣草花 卉种植基地 等生态旅游 区 和杨树 坪旅 游新村 的核 心竞争力 , 断完 不 善生态建设 和服务设施 功能,努力打造生
处理 新机 制 。 在市 政 中队原有 l 2人规模 的
纵 观石庙镇 的发 展 , 其优势在 生态 , 出路 也在生态。石庙镇只有保护好一方生态 , 守护 好一方资源 , 才能在竞争 中长期 占据主动位置 。为此 , 今年 伊始 , 石庙镇党委 、 政府坚持把 “ 绿色” 作为全镇科学发展 的 主旋律 , 全面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镇创建工作 。
药材主体种植模式 为主 的林果药 基地 ; 计
划投 资 80 万元 , 00 以上元 、 下元 、 明和常 光 门村为主打造 5 0 0 0亩苗木花卉基地 。 同时 ,在观星村 成功试种茶 菊花 、 薰
科 技投入 , “ 走 科技 含量 高 、 济效 益好 、 经 资 源消 耗低 、 环境污 染少 、 人力 资源优 势
石庙 一 ● : 生态名镇 的发展样本 一个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方案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案北京东西部能源技术研究院陕西东西部规划设计院二〇一一年九月目录一、规划编制背景二、规划编制的要求和重点三、规划关注的核心内容四、规划理念及特色五、规划技术路线六、我院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研究的优势七、规划主要框架内容八、规划编制成果九、项目的组织实施十、联系方式附件:东西部规划设计院简介一、规划编制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县域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单元,是宏观地域与微观地域的结合点,是联系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是和广大农村接触最紧密、联系最广泛的地区,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这就要求进行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积极发展中心镇,和谐推进新型村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贯彻落实省(自治区、直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引导和调控县域村镇的合理发展与协调布局,指导村镇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以及调控县域村镇空间资源、指导村镇发展和建设,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统筹县域城乡健康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特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各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政府综合协调县域内村镇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手段,是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载体,能够为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规划编制的要求和重点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根据不同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村镇建设现状及农村生产方式的差别,强调不同的原则和内容,同时要考虑历史延续、民族特色、分区空间控制等因素。
经济社会发达地区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强化城乡功能与空间资源的整合,突出各类空间要素配置的集中、集聚与集约,注重环境保护,体现地域特色,全面提高城乡空间资源利用的效率与质量;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当强化城乡功能与空间的协调发展,突出重点,发挥各级城镇的中心作用,注重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科学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的有序发展。
3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
3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位于豫西伏⽜⼭,⼀直有“洛阳后花园”美称。
总⾯积2177平⽅公⾥,东西长78.4公⾥,南北宽57.2公⾥。
辖14个乡(镇),209个⾏政村,1963个村民组,4个居委会,23个居民组,8.65万户,31.8万⼈,全县⼭多地少,有名的⼭头达1.2万多个,⼈均耕地0.59亩,素有“九⼭半⽔半分⽥”之称。
县城⾯积10.2平⽅公⾥。
⽬录· • 地理· • ⾏政区划· • 历史沿⾰· • 经济· • 资源[显⽰全部]栾川县-地理栾川位于豫西伏⽜⼭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1′~112°01′、北纬33°39′~34°11′之间。
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接壤,南与西峡抵⾜,北与洛宁摩肩。
栾川县-⾏政区划栾川县辖7个镇、7个乡:城关镇、潭头镇、三川镇、冷⽔镇、陶湾镇、合峪镇、⾚⼟店镇;栾川乡、庙⼦乡、⽩⼟乡、叫河乡、⽯庙乡、秋扒乡、狮⼦庙乡。
栾川县-历史沿⾰旅游图⽚历史上的栾川建置⼏经变迁,夏商时栾川为有莘之野。
汉⾄北魏置亭,唐置镇,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始置县,⾦海陵王贞元⼆年(公元1154年)废县改镇,此后元、明、清均置镇。
民国时置区,⾪陕州卢⽒县。
1947年栾川解放再置县。
先后⾪豫鄂陕边区四专区、豫陕鄂边区三专区、陕南⼀专区、豫西七专区、陕州专区和洛阳专区。
1986年4⽉⾪属洛阳市。
以鸾⽔(今伊河)源出于此得名。
鸾川,后内栾⽊丛⽣改为栾川。
宋元祐⼆年(1087年)置栾川县,因川得名。
1999年,栾川县辖6个镇、9个乡:城关镇、合峪镇、潭头镇、三川镇、冷⽔镇、陶湾镇、栾川乡、⾚⼟店乡、庙⼦乡、⼤清沟乡、秋扒乡、狮⼦庙乡、⽩⼟乡、叫河乡、⽯庙乡。
2000年,栾川县辖7个镇、8个乡。
截⾄2005年12⽉31⽇,栾川县辖7个镇、7个乡:城关镇、潭头镇、三川镇、冷⽔镇、陶湾镇、合峪镇、⾚⼟店镇;栾川乡、庙⼦乡、⽩⼟乡、叫河乡、⽯庙乡、秋扒乡、狮⼦庙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精品文档请关注本人主页(下载后删除页眉即可)栾川县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规划文本】栾川县人民政府河南省信豫规划设计有限公司2009年11月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1)第三章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3)第四章县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4)第五章空间管制规划 (4)第六章县域村镇体系结构规划 (6)第七章城镇重点协调发展指引 (7)第八章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8)第九章村庄布局规划 (10)第十章县域村庄整合规划 (14)第十一章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20)第十二章县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3)第十三章县域基础设施规划 (34)第十四章环境保护规划 (36)第十五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37)第十六章县域防灾减灾规划 (38)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39)第十八章附则 (40)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了促进城乡统筹,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配置,加强对镇、乡和村庄建设的指导,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特制订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1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4、《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5、《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6、《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8、建设部《村庄整治标准》(征求意见稿);9、《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村镇规划和村庄整治的意见》;10、《河南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2007年8月10日);11、《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2007年11月);13、《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4、《栾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15、《栾川县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16、已批准的栾川县各乡镇的总体规划;17、《栾川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8、栾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19、栾川县相关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栾川县各部门相关规划资料;第3条规划范围本次栾川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范围是全县行政辖区,总面积2477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共涉及8个建制镇,6个乡,209个行政村,3067个自然村。
第4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规划近期:2009-2015年;规划远期:2016—2020年。
规划远景:2021—2025年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十七大报告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论述,坚持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
2、遵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3、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第6条规划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2、协调发展原则3、规划的弹性原则4、规划超前性和可行性原则5、突出特色原则第7条规划的法律地位本规划是宏观指导栾川县域村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栾川县人民政府审定城镇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协调城镇与区域之间的建设关系,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合理进行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规范县域村镇的开发建设行为,引导和控制县域村镇的合理发展与布局法定依据。
第二章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第8条基本思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行统一规划,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从县城到乡村、功能体系完善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管理体制创新,统筹城乡收入分配,缩小城乡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差距,构建城乡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
努力把栾川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家优秀旅游强县。
第9条战略目标1、总体战略目标到2020年,把栾川县建设成为以“现代工矿业、特色旅游业”为主,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示范县。
2、经济总量目标到2015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27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2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左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64亿元。
到2020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00亿元。
到2025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5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7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28亿元。
3、结构调整目标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62:30。
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59:35。
到202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57:38。
4、生态环保目标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4.4%,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1996)二级标准。
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大于12m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Ⅲ类标准以内。
地下水质量标准控制在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规定的Ⅲ类标准以内。
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规定的Ⅲ类标准以内。
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6.5%;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以上;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 %以上。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大于15m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控制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Ⅲ类标准以内。
地下水质量标准控制在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规定的Ⅲ类标准以内。
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3838-2002)中规定的Ⅲ类标准以内。
2025年,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全国先进示范性城市。
5、人民生活目标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50元左右,年均递增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00元左右,年均递增10%左右。
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左右,年均递增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左右,年均递增15%左右。
202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0元左右,年均递增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0元左右,年均递增15%左右。
6、社会发展目标2015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37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到75%以上。
城市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以上,流失率控制在2%以内,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
202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41.5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90%以上。
城市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以上,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
2025年,全县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居住、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得到全面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
第10条发展战略1、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发展战略按照“保障、引导、优化、提高”的发展原则,不断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与城乡空间、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与栾川县城乡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保障有力、集约高效、便捷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2、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发展战略按照服务均衡的原则,统一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着重建设县城区和中心镇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完善一般镇、中心村和一般村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体育、金融邮电,形成“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3、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战略(1)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发展特色农业,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实施“生态立县”战略。
(2)坚持贯彻“工矿强县”战略,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坚持不懈的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大力支持发展旅游业,带动提升第三产业,打造国家优秀旅游强县。
4、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政府宏观规划,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
5、统筹城乡管理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纠正体制和政策上对城市的偏向,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残留影响,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给农村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6、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构建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助、城镇困难群体就医、贫困家庭子女入学资助、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和城镇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扩大保障和救助范围。
第三章县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第11条产业发展方向产业总体发展方向——药材食用菌生产基地、钼钨产业基地、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第12条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优一、升二、促三”产业结构调整战略。
“优一”即优化第一产业结构,在满足全县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林果等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
“升二”即提高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着力构建以钼矿产资源共、伴生元素综合利用及产品结构延伸的深加工和有色化工循环圈,实现由低层次的开采加工向高层次加工的转型。
“促三”即加快发展三产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业,以此带动商贸流通、综合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规划到2015年,县域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8:62:30;2020年调整到6:59:35;2025年调整到5:57:38;第13条县域产业布局规划1、农业空间规划——“一带、四区、五组团基地”(1)“一带”即特色农业产业带。
围绕中药材、食用菌、经济林、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在洛栾高速、快速通道和S328庙祖线等沿线乡(镇)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带。
(2)“四区”即以潭头为中心的北部高效农业区、以三川为中心的西部特色农业区、以合峪为中心的东南部观光农业区、以县城周边为主的南部城郊休闲农业区。
(3)“五组团”即以庙子、合峪、潭头为主的小杂果组团、以白土、狮子庙为主的无核柿子组团、以庙子、合峪为主的食用菌组团、以叫河、三川、陶湾为主的高山蔬菜、无公害农产品组团、以赤土店、庙子为主的畜牧养殖业组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