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讲解:古诗词整体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专题讲解:古诗词整体阅读知识精讲:

一、要点梳理

古诗词是许多学生的启蒙老师,古诗词诵读鉴赏也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把握作品的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鉴赏在中考中单独成题,分值一般在6-10分之间,主要考查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

(一)古代诗歌常识

1.古代诗歌的分类(按体裁分)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特点与涵义,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1.一般意象

意象,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而这个物象是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因此,在诗词中根据情感的表达需求诗人会选取不同的物象。

表壮阔的:大江、长城、边关、飞流、瀑布、悬崖、高山、赤壁、塞外、大漠等。表柔婉的:小桥、流水、香径、飞花、明月、闲云、细雨、杨柳、飞絮、桃花等。表幽怨的:夜雨、闺房、蜡烛、玉楼、轻烟、孤灯、西楼、芭蕉、黄昏、珠帘等。表忧愁的:秋雨、落木、寒鸦、斜阳、孤村、残荷、落花、丁香、悲风、飞燕等。2.特殊意象

诗歌的形象有时与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例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

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桃花——美人;鸟——自由;

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

此外,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三)鉴赏诗歌的语言

1.熟记常用术语

例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

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把红杏在枝头盛开的情况点染得十分生动,“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王国维评价一个“闹”字境界全出。“春

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的“绿”字历来被认为是炼字的典范,“绿”既有色彩又有动态,写出春风吹来,江南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自”和“空”两字是诗眼,写出了荒凉寂寞、物是人非的哀伤怅惘之感。“羌笛何须怨杨柳”句用了拟人手法,一个“怨”字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3.注意“炼句”

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①词类活用

例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杜甫《望岳》“一览众山小”,小,以为……小;《春望》“恨别鸟惊心”,惊心,使……惊心。

②互文见义

例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句译为“烟月笼罩着寒水,烟月笼罩着沙”。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句译为“花径不曾缘客扫而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而今始为君开”。

③倒装

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句意应为:洗衣姑娘归来,竹林里响起喧闹的欢笑声;渔船顺流而下,溪中莲花摇荡。杜甫《秋兴八首》“香

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在这里杜甫主要写京城长安的风物之美,强调那里的稻米和梧桐非同寻常,稻米是鹦鹉啄余的稻;碧梧不是一般的梧桐,是凤凰栖老的梧桐。

④省略

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没有用过多的笔墨,仅用几个名词连缀就写出了“早行”的画面,旅人早行的清冷和寂寞虽无明写,但是,我们都可以想象到。

(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现手法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情景交融、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寓理于事(景)等。

①借景抒情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通过写美景,写出诗人对这种恬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②托物言志

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借写梅花,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③情景交融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④感物伤怀

如“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由孤雁失群想到自己的身世,表达了乱离漂泊之人的痛苦心情。

⑤动静结合

诗歌中常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⑥寓理于事(景)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

通过具体事物或者景物来说理。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苏轼)一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⑦衬托

反衬——“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一个动词“敲”,反衬托出月夜之宁静。

正衬——以美衬美。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用众多宫女

的美貌来衬托杨贵妃的绝色之美。

⑧对比

如“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一诗中将昔时的繁盛和眼前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盛衰无常之感慨。2.修辞手法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要找出修辞,直接说明作用。主要有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等。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