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
输血后血袋管理制度
输血后血袋管理制度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补充血液以达到治疗效果。
为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血袋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后血袋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血袋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血袋管理是指对输血后使用的血袋进行管理和追溯,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其目的在于防止输血过程中的错误,防止血液交叉感染,提高输血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二、血袋管理的内容和步骤1.血袋存放和标识:a.血袋应当存放在专门的冰箱或冷藏柜中,确保温度适宜;b.血袋在存放前应进行标识,标识内容应包括血袋编号、血型、储存条件等。
2.血袋配置和核对:a.输血前,护士应在患者的输血单上逐一核对血袋编号、血型、过期日期、抗体检测等信息;b.确认无误后,进行血袋配置,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血液成分。
3.输血过程管理:a.输血过程中,应由专业护士进行监护,确保输血速度适当,避免输血过快或过慢;b.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c.输血期间,血袋应进行随时追溯,确保输血的可追溯性。
4.输血后血袋管理:a.输血结束后,应确保患者无异常反应,生命体征平稳后,血袋报告应及时归档;b.血袋报告中应包括输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输血量、输血速度、不良反应等信息。
5.血袋处理和废弃:a.输血结束后,血袋应进行妥善处理,包括废弃或回收;b.废弃的血袋应进行彻底销毁,防止被非法使用。
三、血袋管理的风险和对策1.血液交叉感染:a.血袋管理中,严格执行血袋之间的隔离原则,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b.血袋标识应准确清晰,减少因血袋标识错误而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
2.输血错误:a.输血前的核对环节应严格执行,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血液成分;b.输血过程中,护士应认真监护,留意患者的反应情况。
3.血袋管理的追溯性:a.建立血袋使用记录,确保输血的可追溯性;b.如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回溯到具体的血袋。
四、血袋管理的培训和监督1.相关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血袋管理的培训,了解血袋管理的流程和规定;2.建立血袋管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监督和检查;3.常态化、经常化开展血袋管理的督导和评估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改善。
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回报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及回报制度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与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是指病人输注血液或血制品的过程中或者输血后,出现的任何输血前不能预期的、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症。
一)红洗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可分为免疫性的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的输血反应。
2、预防2.1 输血前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不完全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并保证检验结果无误。
2.2 必须保证临床血液的质量,防止人为造成血液的体外破坏。
2.3 血库与临床输血护士应该进行严格的核对、避免人为差错。
2.4 临床输血护士应当严格遵守输血有关规定,严密观察受血者输血后的反应并做相应记录,做好应对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措施。
二)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注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等。
2、预防2.1 非溶血发热反应的预防:选用洗涤红细胞或去除白细胞血液进行灌注,如果输注的是白细胞或血小板制品应当进行HLA抗体检测。
2.2 输注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预防:用一定剂量的r射线如出一60Co、137Ce或直线加速器X射线对献血员提供的血液进行照射,以灭活其中有免疫增殖活性的淋巴细胞。
2.3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的预防:对献血员进行HLA抗体检测或对献血员提供的血液进行洗涤处理,减少受血者外源血浆的输入量,不要进行全血输注。
三)血小板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血小板相关的输血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癜以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等。
2、预防2.1 非溶血发热反应的预防:对患者和献血者(必要时)血清进行血小板抗体(包括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或对供、受血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选用合适的血小板进行输注。
或者对供血者血小板进行适当处理,如用过滤器除去白细胞,采用紫外线对血小板进行照射处理,采用枸橼酸或氯喹处理破坏供者血小板的HLA-1类抗原后进行输注等。
医院血袋回收管理制度[2]
医院血袋回收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血液采集、输送及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血袋回收管理工作,确保回收的血袋符合国家法规和医院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到血袋回收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三、主要内容1.血袋回收标准医院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法规、规定和标准,制定本医院的血袋回收标准。
血袋回收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血袋回收时间:采血后,未使用的血袋应在8小时内归还。
用过的血袋应在使用后立刻回收。
•血袋回收地点:应在指定的回收点统一回收。
•血袋回收数量:应确保回收的血袋数量与血站发放的数量相符。
2.血袋回收流程•前台工作人员在接收到抽血人员自采与输血科转来的未使用血袋或已使用的血袋后,应立即核对血袋数量,并将血袋分类保存。
•回收人员应对回收的血袋进行检查,对无异常的血袋进行冻存和标记,按照存放标准及时冻存,对有异常的血袋及时处理并上报。
3.血袋回收保存医院应建立规范的血袋回收保存管理制度,确保回收的血袋在保存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污染或交叉感染的风险。
医院应配备适当的保存设备,对回收的血袋应按规定保存,同时要进行分类管理,避免发生混淆、交叉污染等情况。
4.血袋回收检测为确保回收的血袋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医院要求,医院应对回收的血袋进行一定的检测。
检测内容应包括:•血型:在回收血袋时,应按照规定进行血型测试,确保血袋的血型符合患者的需求。
•病毒标记:对回收的血袋应进行病毒标记的检测,以确保回收的血袋不会因为病毒感染而对人体产生危害。
5.血袋回收销毁对于已经过期或因各种原因不能使用的血袋,医院应妥善处理。
血袋回收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对需要销毁的血袋进行分类、标记,将其统一存放在指定地点,等待专人进行销毁操作。
四、责任与惩罚对于医院内涉及到血袋回收的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确保血袋回收的质量和效果达到院内要求。
如有违规行为,除要进行相应的纠正和教育外,还应对违规人员进行严肃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也可能进行法律追责。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是用来记录和管理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和回收血袋的制度。
1.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登记制度:
该制度规定了当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医务人员需要立即进行记录和报告。
具体的流程包括:
- 医务人员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立即停止输血过程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 医务人员填写不良反应报告表,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输血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程度等详细信息。
- 不良反应报告表在医务人员的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和签字,并及时上报相关机构或者管理部门。
- 不良反应报告表需进行归档保存,以备需要时进行查阅。
2. 血袋回收登记制度:
该制度规定了对于未使用的血袋的回收和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输血过程中,如果有未使用的血袋,医务人员需要及时将其回收并进行登记。
- 医务人员填写血袋回收登记表,包括血袋编号、数量、来源等信息。
- 血袋回收登记表需在医务人员的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和签字,并及时上报相关机构或者管理部门。
- 回收的血袋需进行检查、消毒和保存,以备需要时进行再利用或销毁。
- 血袋回收登记表需进行归档保存,以备需要时进行查阅。
这两个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记录并管理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未使用的血袋的回收和利用情况,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试行)一、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
在输血当时和输血___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
一般包括: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3.溶血反应4.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5.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6.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7.输血传播的疾病二、为了有效控制输血严重危害,应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每个血袋输注后无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责任护士应填写《输血过程记录单》中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如没有输血不良反应主管医生填写无并签字)进入病例。
如有输血反应,医生应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包含处臵情况)。
2、对于患者的迟发性的可疑的输血不良反应需事后补报,由主管医生会同输血科协同处理。
3、输血科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数据和分析报告报至医务处。
4、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持续改进方案,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三、为了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严格执行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1、输血结束后,责任护士将血袋注明科室、受血者姓名,将血袋刺针孔处折叠,并用胶贴粘贴,防止余血流出,臵于塑料袋中保存,及时送至输血科。
2、护士应及时、认真、完整填写血袋回收登记表。
3、输血科人员与科室送达人员对血袋进行认真核对,双方签字后,将血袋集中保存。
4、输血科定期核查血袋发出和回收数目,二者数目必须一致。
5、血袋在输血科保留___小时后,输血科人员将血袋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交专职人员进行回收处理。
第二篇:关于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及血袋回收工作通知(1)___做好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及血袋回收工作__通知各临床用血科室:为进一步落实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规范输血流程,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依据___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三甲”有关条款的要求,现就我院输血严重危害控制及血袋回收等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并要求如下,请遵照执行。
血袋回收和报废管理制度
血袋回收和报废管理制度1. 前言血液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资源,在治疗严重疾病和手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袋是存储血液的常见容器,是进行输血和采血的中介。
为了保证血液安全有效的运用,应建立健全的血袋回收和报废管理制度。
2. 血袋回收2.1 过期血袋回收血袋在一定时间后过期,不能再用于输血或采血。
过期血袋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回收。
回收过期血袋有利于维护血液安全,并充分利用即将过期的血袋救助需要用血的患者。
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设定过期血袋的回收期限,检查员在设定期限内将血库中所有过期血袋进行清点,并将过期血袋进行统一回收。
•回收的过期血袋须查明使用情况,如有已用过的应按规定方式处理,并记载在相关文件中。
•回收的过期血袋须分类清点标识,并按相关规定方式进行处理。
2.2 分类回收在科学合理的血液管理策略下,部分未使用的血袋可以作为备用血袋重新装袋,或在进行检测等其它程序后通道批准再次使用。
回收分类有以下几个方面:•每天检查所有血袋的有效期,提前通知即将过期的血袋按规定方式处理。
•根据捐献人的状态,进行血袋的分类。
例如,自体采血后如果采血者身体状况良好,血袋可以进行回收;而如果采血者有患病史等风险因素,则应进行报废处理。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将能够继续使用的血袋存放在合适的地方,确保它们可以在需要时快速取出。
3. 血袋报废在血袋装袋、检查、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血袋可能会被报废。
报废的血袋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该流程包括:3.1 确定报废原因血袋报废之前,应该了解报废原因,并给相应的报废标识,以便于其他操作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
3.2 转移血样报废的血袋应当转移血样交于相关检测机构检测。
转移血样操作时注意血样防止受污染和交错交付等问题。
并将检测结果记录到相关文件中。
3.3 报废处理已被确认为报废的血袋应当进行及时处理消毒并分类存放,以便于统一回收和销毁。
血袋报废后应尽可能采取物尽其用的程度。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能够及时报告和处理,并确保血袋的回收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监管和记录。
以下是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的主要内容:
1. 不良反应报告:
-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确保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能够及时报告并得到适当处理。
- 不良反应报告应包括输血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发生时间、处理措施等详细信息,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 医疗机构应建立不良反应报告的记录档案,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并根据需要采取改进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性。
2. 血袋回收登记:
- 医疗机构应建立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每一次使用的血袋情况,包括使用日期、献血者信息、输血病人信息等。
- 医疗机构应确保每一次使用的血袋都有详细的回收登记记录,包括血袋是否被成功回收等信息。
- 血袋回收登记记录应保存到相应的档案中,以备后续管理和溯源需要。
总体来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的目的是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和效果,将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记录作为
重要的管理工具,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性,提高输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血袋回收制度与流程
血袋回收制度与流程
一、血袋回收制度
(一)血液输注完毕后,其血袋必须由医护人员立即送回输血科做回收处理。
(二)每天下午医护人员把血袋装到黄色医疗垃圾袋中送回输血科。
由输血科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共同登记。
(三)血袋登记后放指定的贮存冰箱的24小时内血袋存储处。
(四)已回收的血袋在贮存冰箱中保存24小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处理,并有销毁记录。
二、血袋回收流程
病房或门诊病人输血用过的血袋→用黄塑料袋盛放→医护人员短时间内送达输血科→输血科和医护人员回收登记→已回收的血袋在贮存冰箱中保存24小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处理,并有销毁记录。
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输血后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1.为保证临床安全输血,减少血液传播疾病发生,应严格执行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2.病人输血结束后,值班护士将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用黄色污物袋包裹严实,防止余血流出,在污物袋上注明受血者床号、保存时间,放入血袋回收箱于2°C 〜6°C冰箱保存至少一天。
最后由医院专业医疗废物收购人员回收处理。
3.临床护士及时认真按项填写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回收登记表(其中血袋编号栏内可直接粘贴血标签)。
4.医疗废物收购人员与临床护士对血袋进行认真核对,双方签字后,将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放入回收容器内,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血袋及一次性输血耗材回收登记表。
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使血液使用的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监管,使医疗废物进行完全回收及统一销毁,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全院临床用血科室的血袋处理。
三、具体要求
(一)病人血液输注完毕后,工作人员或护工应及时将血袋返回输血科,同输血科人员核对后在《输血袋回收焚烧记录本》上登记签字。
(二)由输血科收回血袋于2℃-6℃冰箱保存24小时。
(三)输血科按废物处理规范,由专门的人员按时进行统一收集、销毁并签字。
(四)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返还废血袋的科室,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及时与使用科室联系,追踪血袋去向,如发生血袋流失者,报告相关职能部门。
(五)一次性的输血耗材,科室按照医疗废物登记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范文(六篇)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范文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及血袋回收工作____通知各临床用血科室:为进一步落实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规范输血流程,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依据____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三甲”有关条款的要求,现就我院输血严重危害控制及血袋回收等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并要求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输血严重危害控制今年上半年,全院输血数量为____袋,收集到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为____袋次,远远低于反应率____%左右的普遍共识。
经调查,在我院输血后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过敏、发热反应,临床医师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就可以解决(后症状消失),缺乏向输血科回报的意识;同时,部分临床医师在输血前输注抗过敏药物,导致部分输血不良反应被掩盖。
为有效控制输血严重危害,应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每个血袋输注后无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责任护士应填写《输血护理单》中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如没有输血不良反应则由主管医生填写“无”并签字)进入病历。
如有输血反应,医生应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包含处置情况)送血库。
2.对于患者发生可疑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需事后补报,由主管医生会同输血科协同处理。
3.输血科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数据和分析报告汇报医务科、质控科。
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不回报者,由质控科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
4.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持续改进方案,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二、血袋回收目前,血袋回收主要存在部分无回收(____%无回收)及回收不及时的情况,为加强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保全证据及医疗废物管理,应严格执行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1.输血结束后,责任护士将血袋注明科室、受血者姓名,并在血袋刺针孔处折叠,用胶贴粘贴,防止余血流出,置于塑料袋中保存。
填写血袋回收交接表,将血袋小标签粘贴于交接表上,于每天8:00、17:30连同血袋送至输血科。
2.输血科人员与临床科室送达人员对血袋进行认真核对,双方签字后,将血袋集中保存。
输血后血袋管理制度
输血后血袋管理制度
1. 标识血袋:每个血袋在使用前都应该进行标识,包括献血者的信息、采血日期、采血编号等。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血袋都有明确的归属和追溯信息。
2. 贮存血袋:输血后的血袋应当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贮存,以确保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期。
通常,血袋会在冷藏条件下储存,定期进行温度监测和记录。
3. 处理血袋:输血后的血袋应当经过严格的处理程序。
一般情况下,血袋会进行检查、清洗、消毒等操作,以确保血袋的清洁和安全。
4. 血袋回收和处置:血袋一旦使用过后,需要经过专门的回收和处置程序。
一般情况下,已使用的血袋会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并进行废弃物分类和处置。
5. 记录和追溯:对于每个输血过程,应该有详细的记录,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量、血液检测结果等。
还需建立追溯制度,以便在需要时可以追溯到具体的血袋和献血者信息。
6. 培训和监管:血袋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监管。
血库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血袋管理的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检查,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血袋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输血过程的安全和质量,防止感染传播,确保血液资源的合理利用。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五篇)
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及血袋回收工作____通知各临床用血科室:为进一步落实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规范输血流程,保证临床用血安全,依据____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三甲”有关条款的要求,现就我院输血严重危害控制及血袋回收等存在问题进行介绍并要求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输血严重危害控制今年上半年,全院输血数量为____袋,收集到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为____袋次,远远低于反应率____%左右的普遍共识。
经调查,在我院输血后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大多数为过敏、发热反应,临床医师进行适当的对症治疗就可以解决(后症状消失),缺乏向输血科回报的意识;同时,部分临床医师在输血前输注抗过敏药物,导致部分输血不良反应被掩盖。
为有效控制输血严重危害,应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每个血袋输注后无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责任护士应填写《输血护理单》中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如没有输血不良反应则由主管医生填写“无”并签字)进入病历。
如有输血反应,医生应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包含处置情况)送血库。
2.对于患者发生可疑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需事后补报,由主管医生会同输血科协同处理。
3.输血科每月统计输血不良反应数据和分析报告汇报医务科、质控科。
对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不回报者,由质控科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
4.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持续改进方案,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二、血袋回收目前,血袋回收主要存在部分无回收(____%无回收)及回收不及时的情况,为加强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保全证据及医疗废物管理,应严格执行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1.输血结束后,责任护士将血袋注明科室、受血者姓名,并在血袋刺针孔处折叠,用胶贴粘贴,防止余血流出,置于塑料袋中保存。
填写血袋回收交接表,将血袋小标签粘贴于交接表上,于每天8:00、17:30连同血袋送至输血科。
2.输血科人员与临床科室送达人员对血袋进行认真核对,双方签字后,将血袋集中保存。
2024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范例(四篇)
2024年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和血袋回收登记制度范例各临床用血科室:为强化我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的实施,规范输血程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参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三甲”规定,现就输血严重危害控制及血袋回收的改进措施进行说明,并请严格遵照执行。
一、输血严重危害控制今年上半年,全院共进行输血____袋,收到输血不良反应回报____袋次,此比例远低于业界普遍认同的反应率____%。
调查发现,多数输血不良反应为过敏或发热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但临床医师对向输血科报告的意识不足。
部分科室在输血前使用抗过敏药物,可能掩盖了部分输血不良反应。
为有效控制严重危害,必须严格实施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 每袋血输注后,无论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护士需在《输血护理单》中记录相关情况(无不良反应则由主治医师注明“无”并签字)。
如有反应,医生需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送至血库。
2. 对于延迟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由主治医师与输血科共同处理并补报。
3. 输血科每月统计并分析输血不良反应数据,向医务科和质控科报告。
对未报告不良反应的科室,质控科将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时整改。
4.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定期分析,制定持续改进措施,以提升临床输血安全水平。
二、血袋回收目前,血袋回收存在部分无回收(____%无回收)及回收不及时的问题,为加强输血不良反应调查、证据保全及医疗废物管理,必须严格执行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1. 输血结束后,护士需在血袋上注明科室和受血者姓名,封闭刺针孔并用胶贴固定,放入塑料袋保存。
同时填写血袋回收交接表,将血袋小标签贴于交接表,每天8:00和17:30连同血袋送至输血科。
2. 输血科人员与临床科室人员共同核对血袋,双方签字后,将血袋集中保管。
3. 输血科在每天18:00确认发出和回收血袋数量,确保一致。
如有差异,需向相关临床科室查询并报告科室负责人。
4. 血袋在输血科保存____小时后,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定,由专职人员进行回收处理。
输血后血袋管理制度
输血后血袋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的
为确保输血后血袋的安全有效使用,规范输血后血袋的管理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输血后血袋的管理水平和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与输血后血袋管理有关的工作。
三、管理责任
1. 血液科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输血后血袋管理制度,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 相关医护人员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输血后血袋管理工作。
四、管理流程
1. 输血后血袋监测与记录
1.1 输血结束后,负责该患者输血的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输血时间、输血前后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记录输血反应等情况。
1.2 负责输血的护士应每隔1小时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注意输血反应和输血效果。
2. 输血后血袋的保存与处理
2.1 输血结束后,未使用的血袋应立即密封回收,按规定送至血库。
2.2 用过的血袋应及时清理和归档,记录输血患者的信息、输血时间和起止标识。
3. 输血后血袋的追踪管理
3.1 每个输血患者的输血过程应有明确的记录,包括输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输血者、输血方法等。
3.2 输血患者的输血相关记录应与患者的病历和资料相一致,并加注相关注释。
3.3 输血后血袋的使用情况应有相关记录,包括血袋的使用日期、血袋编号、输血过程记录等。
五、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输血后血袋记录表、输血反应记录表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
1. 输血: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经血管直接注入到患者体内的过程。
2. 血袋:用于输血过程中储存血液的容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输血后血袋回收登记制度
血袋回收工作是切断病原体传播途径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配合输血科进行血袋回收工作、促进安全输血是临床医护人员的责任。
1、为保证临床安全输血,减少血液传播疾病发生,严格执行血袋回收登记处理制度。
2、病人输血结束后,值班护士将血袋刺针孔处折叠,并用胶贴粘贴,防止余血流出。
将血袋注明科室、受血者姓名,在1h内返还输血科。
3、临床护士及时认真按项填写血袋回收登记表。
4、输血科人员与临床护士对血袋进行认真核对,双方签字后,将血袋放入集中保管容器内。
5、发出血液袋数目与输血完后返回血袋数目必须一致。
6、集中保留24小时后,输血科人员将血袋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封存,交清洁员按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