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05宗教学基础知识(佛教基本知识)
( 1 ) 布施:是指用自己的财力。体 力和智力济助贫困者和满足求索者, 是为他人造福成智,也为自己积累功 德,以至求得解脱的一种修行方法。
( 2 ) 持戒:也有三种:防止一切恶 行、修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佛教菩 萨行中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 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 都要服从这一条。
佛教传入中国后,法轮成为佛 教的标志和象征。有的寺院房 子上建有法轮,僧人的香袋上 也绣有法轮,表示佛教徒对佛 教的无上乘教法的信仰和崇拜 。
世界佛教徒联合会将“法 轮”的图案作为佛教的教 徽。
初转法轮
王后披度
弟子千人
波罗树下涅盘
建 舍 利 塔
三、佛教的流派
两大主流
南传: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 锡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 、高棉、寮国等东南亚国家和我 国云南边境地区。所谓南传佛教 ,主要指盛行于上述五国,以锡 兰大寺派为传承之上座部佛教而 言。南传佛教三藏经典用巴利文 书写,佛教徒重实践。
佛教经过长期与中国文化思想和 社会习俗的融通、结合,形成了 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主要 有八宗:
(1)天台宗:陈隋间的智者大 师主要依据《法华经》和他所 著《摩诃止观》、《法化玄义 》、《法华文句》而立宗。此 宗以“中道实相”为最高真理, 以“五时八教”判释释迦牟尼佛 一代教法,很有特色。
四、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
佛陀是Buddha的音译。佛陀的意义即觉 悟者或者智者,即圆满觉悟的人。佛陀 一词是印度早就有的,佛教给它加了三 种涵义:一是正觉,即对一切法的性质 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二是 等觉或者遍觉,即不仅自己觉悟,而且 能平等普遍地觉他,使别人觉悟;三是 圆觉或无上觉,即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 行都已经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宗教)
3、缘起和性空的两种境界的区别
如果在缘起的层面,由于一切现象都是因缘
而起,所以我们应该随缘,该提起时就提起, 该放下时就放下,即所谓“一切随缘”、 “缘来则聚,缘尽则散” 、但如果我们由缘 起意识到性空,我们就会认识到一切都是假 象,都是空,从而不再执著于现象中的一切, 既看破红尘。这样人就可以因果链条中解脱 出来,才能彻底摆脱因果轮回,从而彻底从 苦中解脱,达到涅磐的境界
生死轮回,最后达到一种最高的精神境
界——“涅槃”作为宗教追求。
(四大,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
1、四谛说
2、八正道
3、缘起论
4、十二因缘 5、三法印
1、四谛说
释迦牟尼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 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佛教教义的 基本内容简单地说起来,可以用四个字 概括,即“苦集灭道”。就是说世间的 苦(苦谛)和苦的原因(集谛),说苦 的消灭(灭谛)和灭苦的方法(道谛), 佛教的经典非常繁多,其实不超过这四 圣谛。
中——变动不居——世界是假象、空 马克思主义:世界是客观实在的——一切事 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中——变化发展
2、性空论 世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生)都是因缘 (条件)和合而成的,一旦这些条件变化或 不存在,该事物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一 切事物都是因缘而起的假象、幻影,都无自 性,都是空幻的。既然如此,人们对一切事 物(包括自身),就不应该刻意追求,苦苦 执着。既然对一切都无所追求执着,就一切 烦恼皆无。
总 结
苦是人生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部分,所以人生有 苦这是很正确的,但是佛教的问题在于由此就认为 人生只有苦,本质就是苦,而没有快乐,这就是片 面化了。所以对待苦我们应该有正确的态度,人对 生命的态度,在快乐面前基本是相似的,但在痛苦 面前,千差万别。有些人消沉逃避,有些人坦然面 对,有些人无动于衷,有些人苦中求乐…… 我并不主张每一个人都用相同的态度与方法去面对 人生的痛苦,每个人的先天所赋和后天所习都是有 区别的,但至少应该对自身的生命价值有一种基本 的肯定,对生命与生活有一种较为积极的取向。
佛教基本常识
道谛
告诉人们修行的方法与途径,即 所谓“八正道”。八正道指:正见, 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神 ,正念,正定。就是非佛勿视,非佛 勿听,非佛勿言,非佛勿动。按此修 行,即可超凡脱俗,从迷界彼岸达到 悟界彼岸,得到“解脱”。
十二因缘
讲生死根源,着重讲因果,它把
圣
指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大圣人,教 主阿弥陀佛,他的左胁侍观音菩萨和 右胁侍大势至菩萨。又叫“阿弥陀三 尊”。 阿弥陀佛是梵文译音,意思是“无 量”,说他光明无限,寿命无限,又 叫“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观世音菩萨 以大慈大悲普法 众生,大势至菩 萨则以智慧光普 照一切。两菩萨 比较,观音菩萨 在民间的影响远 大于大势至菩萨 。
四大皆空 • 四大:指“地、水、火、风”物质组成的 基本元素 • 色:指“四大”组合而成的色身,指物质 • 空:“性空”,指四大组成的一切质的本 性,没有真实的自体(自己有的),理解 为事物的本质 色和空,指事物的两方面:实体和本质
四谛
谛是真理之意 四种真理是苦、集、灭、道
苦谛
人生之苦,共有八苦。 生、老、病、死,肉体之苦 憎恨之苦:不得不与讨厌的人和事凑在一起之苦 爱别之苦:不得不与喜欢的人和事分开之苦 求不得苦:自己的追求得不到满足之苦 五盛阴苦:人生自身就是诸多苦难的集合体
当心有疑虑、烦恼时候与之交流 ,寻求内心的平和觉悟。还神以本来 的面目,避免歧途迷信。 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卒 于公元前486年,大体与孔子同时,而 比孔子早逝七年。父亲是古印度著名 王族甘蔗王的后裔,父亲净饭王是迦 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与印度毗邻 处)的国王,是一个很小的国家。长 20公里,宽16公里的小城邦。
“佛”是“佛陀”的简称,又译作 “浮陀”、“浮屠”、“浮图”,意 思是“觉”、“觉者”、“知者”。 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 )、觉行圆满。具备“自觉”者为罗 汉,具备“自觉”、“觉他”为菩萨 ,二者都完美具备为“佛”。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佛家四圣谛说四圣谛,也称四真谛,简称四谛。
“谛”就是梵文的意译,具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者。
1,苦谛。
苦谛,就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瞧法,就是佛教对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它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众生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其实就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
这里“苦”的涵义,主要不就是指生理上与感情上的痛苦,而就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心理意识上的逼迫恼忧的意思。
佛教认为,世俗世界中的一切都就是变迁不息的、没有恒常的,众生对自我不能主宰,而常为生命的无常患累所逼,因此没有安乐,只有痛苦。
可以说,对于众生来说,生命的无常,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与基本标志。
2,集谛集谛的“集”,本意就是“招聚”或“集合”,集谛就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一问题,集谛主要从十二因缘与业报轮回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不断生死轮回过程之中,在轮回过程中遭受着痛苦。
而众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缘中轮回不断,原因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
“业”就就是行为或行动,佛教一般将业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意业,涵盖了众生一切身心活动。
佛教认为,众生身心不断进行造作活动,就就是在不停地造业,而所造之业作为一种原因,必然会招致相应的业果。
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
如此因果不绝,循环往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痛苦不止。
3,灭谛灭谛的“灭”,就是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
灭谛就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就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
灭谛也称为“爱灭苦灭圣谛”与“苦尽谛”。
“爱”,即贪欲。
灭尽贪欲就就是灭除痛苦的根源,而灭尽贪欲也就灭除了痛苦。
灭谛阐述的正就是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令其不再生起的道理。
佛教常以“涅槃”概念来标明灭寂的最高境界。
中国的佛教
韦驮一般有两种姿势;一是双手合十, 横杵于腕上,直挺站立,意寓为十 方丛林,是接待寺,欢迎来客。 二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该 寺为非接待寺。 关羽为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
五、佛教常用的称谓、礼仪、佛事活 动和节日 (一)佛教常用的称谓主要有和尚、 僧人、法师、住持、居士等。 居士,指受过“三皈依”和“五戒”, 是在家佛教徒 (二)佛教常用礼仪 合十,又称合掌,即左右合掌, 表示由衷的敬意,它是佛教徒最为 普通常用的礼节。 顶礼,即五体投地,为佛教徒 拜佛最尊敬的礼节。
3、三世佛又称竖三佛,是指依三者 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 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 为大势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 或“阿弥陀三尊”。 时间轮回流转而相继存在的三尊佛, 即中尊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过去 世燃灯佛、右尊未来世弥勒佛。
佛教认为,世界有周期性的轮回生灭, 每经过128亿年就要毁灭一次。
(一)道教常用的称谓
1、道教的负责人可称为“监院”或 “住持”,俗称“当家的”。
2、教外人士对道士、道姑一般可统称 为“道长”。 (二)道教常用的仪式
1、道教的主要仪式有符箓和斋醮。
2、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要清洁 身心以示虔诚,称之为“斋”;古代 的一种祷神的祭礼, 称之为“醮”。
A、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 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 教为主,又称汉语系佛教。 B、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 国家以及中国的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 又称巴利语系佛教。 C、藏传佛教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藏区本 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 又称藏语系佛教。
特点之二,寺院林立,寺院经济逐步 形成。 唐代诗人杜牧有绝句云:“南朝四百 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实不 过几十分之一。 寺院拥有大量财富,有的僧人成为百 万富翁。
中国佛教文化
六年苦行
佛教的起源
释尊决定放弃苦行,他到尼 连禅河洗净了六年的积垢, 并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 糜,然后在附近的荜钵罗树 下结跏趺坐,誓言如不成佛, 决不起座。如此经过七天七 夜的入定,战胜了内心群魔 的诱惑与扰乱,终于获得了 释迦摩尼成佛处的菩提树 解脱,成了佛陀。
佛教的起源
据说,魔王恐释尊成佛后 于己不利,便率魔女、魔 军将悉达多团团围住,软 硬兼施,全都失败。释尊 成道日,汉传佛教定为农 历十二月初八,后演变为 “腊八”节。
广州光孝寺弥勒佛
汉化佛寺简介
广州光孝寺韦驮天
汉化佛寺简介
广州光孝寺大雄宝殿
汉化佛寺简介
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
佛教的偶像:佛、菩萨
横、竖三世佛及其护法菩萨
佛教的偶像:佛、菩萨
横三世佛:东方药师佛、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西方阿弥陀佛
佛教的偶像:佛、菩萨
竖三世佛:过去世佛燃灯古佛、现在世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世弥勒佛
2)集谛:亦名习谛,指苦的原因。 3)灭谛:根除一切苦,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即涅槃。
4)道谛:脱苦、集,而达到涅槃之境的方法、 道路。具体就是“八正道”。
佛教的基本教义
戒 、定 、慧三学
1)戒 即持戒,指遵守佛教僧团组织所规定 的许多清规戒律;以五戒为根本。
2)定 即禅定,指在修行时静坐息虑,专心 不贰,不瞌睡,思想集中不开小差地参悟佛 理佛法;
玄 奘 法 师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佛教的发展达到 了鼎盛,形成了天台宗、三 论宗、律宗、净土宗、法相 宗、华严宗、禅宗、密宗以 及三阶教等中国佛教宗派。
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
佛教概述
一、中国佛教文化的基本内涵佛教的智慧、平等、宽容,是一种普世的文化,并从“信仰”、“平等”和“不二”几个层面来阐述。
在信仰层面,中国有一句话“家家弥勒佛、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是儒释道都信奉的,这不同于印度佛教;中国八大宗派的宗派佛教,是自己组合的佛教,自成理论体系;唐朝文治武功鼎盛,外邦来朝,中国佛教内涵已与印度大大不同,包括出家人托钵、袈裟、佛教建筑、造像形态等。
此外,中国佛教重视因果,印度重视解脱,中国人比较现实,重视现世生活,印度重视后世。
中国佛教讲究平等的观念,不二就是消除对立。
中国佛教对平等,具体有色心不二,身体与心不二;依正不二,依报与正报不二,例如自然与人平等,寺庙都盖在风景优美、名山大川之处,体现人与环境不二。
还有自他平等、众生平等、男女平等、师生平等,理事平等,佛生不二,谁都离不开谁,这是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不共之处。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本土化、社会化:从现在的病症出发,引申到佛教本土化的作用,强调了佛教对于人的生命意义的重视。
佛教本土化,对苦乐的认识不同于印度。
印度佛教追求成佛,中国佛教先从做人开始,佛教本土化注重功德。
佛教已融入中国文化中,融入到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其他外来宗教还做不到这样的程度。
历代佛教的传播的时候,禅宗是佛教中国化、本土化最鲜明的代表。
禅宗因为非常生活化,本土化非常彻底,生命力就非常强。
印度是如来禅,在中国是祖师禅。
如来禅是先学会三藏十二部,道理会了再修,然后觉悟;祖师禅是跟祖师学,先悟后修。
禅宗简明扼要,容易普及。
著名的是马祖开丛林、百丈立清规。
清规是中国佛教制度的保障,这是印度佛教所没有的。
印度佛教注重个人修行;南传佛教不注重入世事业的开展,对其发展有限制。
近代他们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慢慢改进。
佛教一进入中国,中国的法师进行了很多改革。
改革后的中国佛教的管理,不根据戒腊管理寺庙,而是根据职位,这是很有意义的。
在五四运动之后,佛教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它的文化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包括杨仁山创办了“金陵刻经处”,创办了“佛学研究会”;敬安大师成立了中国佛教总会,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的概念,更加注重人,更注重社会。
中国的佛教
中国普通民众信仰佛教多以实用为目的, 尤其体现在相对安定时期。中国人可以同 时有多种信仰,且不冲突,儒释道可以合 流。
隋代佛教成为国教,佛经 数量大增,佛教造像活动 更加昌炽,教派林立。唐 代统治者如唐太宗、武则 天等依然笃信佛教。唐初, 玄奘西行,艰辛求法17年, 回国后共译佛经372部, 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作出 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佛教
释 迦 摩 尼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反对婆罗门教中产
生,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佛教向古印度 境外不断传播。而佛教合适传入中国, 历史上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汉哀帝元 寿元年(公元前2年)大月氏使臣尹存 口授《浮屠经》给博士弟子景卢为佛教 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标志。但由于传入 的时间、路线、民族等不同因素,中国 佛教形成了‚上座部佛教、汉族佛教、 藏传佛教
隋唐时期,由于国 家统一,社会稳定,佛 教的发展达到了鼎 盛,形成了天台宗、 三论宗、律宗、净 土宗、法相宗、华 严宗、禅宗、密宗 以及三阶教等中国 佛教宗派。
唐代禅宗,尤其是 慧能的南宗禅发展 尤为迅速。该宗依 《坛经》,主张不立 文字,教外别传,直指 人心,提倡行走坐卧 皆入禅法,简捷易行, 形成最具中国特色 的佛教流派。
五、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重塑了中华民族知 识分子的精神品格,丰 富并发展了中国古代的 哲学思想,佛教为中国 文学带来了新的语言、 新的文体、新的意境、 新的遣词命意的方法, 对中国的建筑、绘画音 乐等艺术也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六、佛教的现代意义
佛教视逆为顺的人生态 度,对于饱受生活艰难 的人讲,不失为一种对 待逆境的超脱手段。而 佛教追求清静恬淡,根 绝欲念,随缘而安,忘 却今世,求得解脱,在 物欲横流的纷扰世界中, 不失为一种超脱、潇洒、 自由的风度。
论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
论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摘要】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些内容,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和创新。
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形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本文在对佛教发展史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基本特点做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中国佛教基本特点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入中国以来,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两千年前传入的异邦宗教,在两千年来的演变中,深深打上了中国的烙印,逐步演变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与儒、道两教一起,成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三根主要支柱。
那么,中国佛教有些什么基本特点呢?一、与儒家、道家相融合。
佛教初传入中国,势力甚微,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得到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以及各利益集团的支持,就必须尽快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寻找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
中国文化的背景,总合言之,乃是以儒家及道家的思想为两条主流。
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和社会关系,道家重视个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调和与统一。
佛教到了中国,为了顺应儒家所注重的伦常关系与道家放任自然,便以戒律精神来配合儒家的道德生活,复以禅定与智慧的内容,诱导道家的自然主义。
从历史上看,佛教来华之时,正值黄老神仙方术在中土社会盛行,初传的佛教也就把佛陀描绘为“轻举能飞”的“神人”,把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描绘为“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①。
在依附神仙方术的同时,佛教还十分注意对灵魂不死、鬼神崇拜等中国传统宗教观念的调和,例如把佛教的轮回说与中土的灵魂观结合起来。
认为人如果行恶,死后“魂神”就会“人泥犁、饿鬼、畜生、鬼神中”;如果行善,则会“或生天上,或生人中”。
又如,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有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而佛教在初传中国时,还一直坚持印度佛教沙门不拜君亲的传统。
这一传统由于与中国的理论纲常相冲突,所以不断产生纠纷与争执。
佛教的中国化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 求不得、五蕴炽盛。 五蕴(五阴):色、受、想、行、识
14
②集谛---集,招聚之义。指造成世间人生 及其苦痛的原因及根据。 造成人生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烦恼‛, 而烦恼是由‚三毒‛ [贪、瞋、痴]引起。 在大足六道轮回中心修行者的座下刻有猪、 蛇、鸽子。猪表‚贪‛,蛇表‚瞋‛,鸽 子表‚痴‛,这三毒蒙蔽了我们的真性。
10
大足六道轮回
“无常鬼”怒目獠齿死咬轮盘,两臂 紧钳轮盘,象征业力不可逆转,业 力所致的报应、遭遇不以众生意志 为转移 从里至外分四圈: 中心圈:坐着一修行者,从其心际飞出 六道佛光,把整个轮盘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二圈:在轮回中共有六种转生的趋向, 分别为“天道”、“阿修罗道”、“人 道”、“饿鬼道”、“地狱道” 、“畜 生道” 。
21
教派:
大乘(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 小乘(Hinayana,音读‚希那衍那‛)。 区别: 小乘追求个人自我解脱, 大乘则追求大慈大悲、普渡众生。 大乘佛教认为任何人均可通过六波罗蜜来 求得解脱。
22
2、佛教的东传:
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B.C2)有“博士弟子景 卢 受 大 月 支 王 使 伊 存 口 授 《 浮 屠 经 》” ――《三国志· 魏志· 东夷传》 汉明帝异母弟楚王刘英“更喜黄老学,为 浮屠斋戒祭祀”
32
(七)华严宗
因《华严经》得名。其创始人是终南山僧 人杜顺,正式创立‚华严宗‛的是法藏 。 ‚真心‛为世界本原‚尘相虚无,从心所 生,了无自性,名为无相。‛ 金狮子‚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 师子相起。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 方生‛
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摘要】世界各大宗教和伦理传统中都有为现代伦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就中国文化传统而言,佛教伦理的思想资源不可忽视。
佛教的基本义理及平等原则、慈悲救济观念、戒杀护生理念、明心见性的关怀等佛教伦理观念,丰富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内容。
强化了中土道德教化的信仰力量,增强了世俗伦理的约束力。
作为宗教伦理,中国佛教以其普遍性、超越性特征在中土传统社会中成为一种有效的劝善化俗之道,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缓解现代危机、增进义务责任等普世意义。
【关键词】佛教;佛教伦理;意义一、引言人类进人21 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现代社会、人类心灵的困境也全球化,人类迫切需要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伦理基础以确立现代人群、现代人生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力图以普世伦理构想为背景,探讨中国佛教伦理的思想及特质,并阐明佛教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容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球佛教伦理的一份宝贵资源。
作为宗教伦理,它是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
就现实作用而言,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它的道德规范,另外,道德规范也是宗教的坚实基础”。
可以这样说,佛教伦理是佛教思想、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中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和教化作用的部分。
如果说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包括佛教伦理在内的宗教伦理就是不可或缺的桥梁。
三、佛教伦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色。
(一)原始佛教以人生问题为中心,认为人生皆苦,人生处于轮回苦境是缘于无明和恶业,有关分别善恶的理论及指导修行生活的戒律也因此产生。
原始佛教以后的部派佛教时期,作为佛教伦理的重要内容的佛教戒律日趋广备。
(二)大乘佛教佛教伦理思想更为丰富,自利利他、自觉觉人成为大乘伦理精神的旗帜,以个体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被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伦理内容的“菩萨行”,亦即大乘六度、四摄。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佛教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征?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时,中国本土文化已十分繁荣,儒、道等思想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积淀为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
佛教与儒、道等本土文化,是宗教与非宗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在理论思维上互有高下。
一般说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以及两者的文化元素之间具有相通不相通、兼容不兼容、互补互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佛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撞击、交涉过程中,与中国文化发生联系的机制主要是佛教思维,其内容和形式就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这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交涉的重要根源,也是佛教渗透、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
佛教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解脱论。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构成,并处于不断变化、流动的过程中。
人生也是如此。
人有生老病死的自然变化,有对自由、幸福、永恒的强烈追求,有从自我出发的无穷欲念。
由于与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相矛盾、相冲突而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人生是痛苦的。
中国僧人说,人的脸形就是「苦」字形,是一副苦相:眼眉是草字头,两眼和鼻子合成十字,嘴就是口字。
佛教还认为,人要根据生前的行为、表现,死后转生为相应的生命体,这叫做「生死轮回」,轮回是无休止的。
这样人就陷于不断的生死轮回的痛苦深渊中。
佛教认为,人的理想、目标是解除痛苦、超脱生死轮回,就是「解脱」。
解脱的境界称为「涅盘」,涅盘梵语原意为「火的息灭」。
涅盘作为佛教所追求的一种解脱境界,是通过佛教修持,息灭、超越一切欲念、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而达到的理想境界。
人生现实是痛苦的,这是现实性,人生理想是涅盘,这是超越性,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又要超越现实生活求得解脱,就是要由现实性转化为超越性,从而达到更高的主体性--理想人格。
应当承认,佛教对人生所作的价值判断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人生确有欢乐的一面,但也有痛苦的一面,佛教看到了人生的痛苦,是符合现实的。
佛教强调人生是痛苦,这是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表达了人的心灵深处的基本忧虑,这也是人的一种觉醒、自觉,对于人们清醒认识人生是有一定意义的。
宗教第四讲第二节 佛教2018年10月
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郝玉香
第四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佛
教
佛教的产生及基本概况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藏传佛教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二、佛教名山与佛寺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历史 上很难考定。有以下说法:
玄奘口述,辨机执笔。叙述西域、 中亚、南亚一百三十八国情况,也 是研究印度佛教史的珍贵资料。 慧立、彦悰著。叙述玄奘取经译经 事迹。梁启超誉为“古今所有名人 谱传中,价值应推第一”。
4.三武一宗灭佛事件
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过程中到唐末五代止遭遇三武一宗灭佛 事件。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受道士张宾的影响,对佛 产生偏心)唐武宗,五代周世宗,三武都是要从根本上摧毁 佛教,而一宗的措施带有整顿的性质,唐武宗的措施最有力, 拆除寺庙四万余所,没收土地数万公顷。灭佛事件从思想上 说来是儒道佛三家斗争的产物,而从经济原因上说来,则是 由于佛教寺院经济的恶性膨胀,严重损害了封建国家的经济 利益。唐武宗灭佛后,佛教各派日趋没落,只有禅宗、净土 宗盛行不衰。 佛教经此厄运后,原来仅能维持的北方佛教更见衰落,南方 地区佛教则较为活跃,受到帝王的崇信,尤其是吴越更是成 为中国佛教的中心。
法显《佛国记》与玄奘《大唐西域记》和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起,成为 研究中亚古代社会政治概况、中西交通史 及文化交流过程的重要史料。
6.佛经的兴盛还表现在历代帝王基本 上都崇信佛教,佛教地位上升, 佛教文化更加发展。 7.在佛教理论上贡献最大的是
竺道生(?-423年),是惠远的学生。
他在健康大力提倡涅盘学,认为禅提之人(佛教所谓的断了 善根的人)也能成佛,引起佛教徒的反对,被驱逐出建康, 他就在苏州虎丘山上的一快巨石上说法,据说其讲得非常生 动,其周围的石头都纷纷点头,即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他认 为人人皆有佛性,皆可顿悟成佛,对后世影响很大。
隋唐时期思想
佛教传入及中国化的历程
• 传入期(汉——东晋):依附本土文化 的主流求得生存(依附黄老道,引玄入 佛)
• 独立期(南北朝——隋唐):引儒入佛 • 融合期(隋唐——宋明):援佛入儒,
佛教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 的重要组成部分。
隋 唐 时 期 佛
•隋唐是佛教的全盛时期,创立 了不少新宗派:
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 三论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
• 六相圆融:总、同、成三相,是无差别
门;别、异、坏三相,是差别门。万物
皆有此差别、无差别二义六相,事事之 中,有六相之圆融。
法藏在《华严金师子章》中以金狮 子为比喻,说金狮子是总相,眼、耳等 不同部分是别相,眼、耳等同一缘起形 成狮子是同相,眼、耳等彼此各不相同 是异相,眼、耳等和合成狮子是成相, 眼、耳等各自独立而不和合为狮子是坏 相。
隋唐时期的道教思想
• 唐太宗“以老君是肤先祖,尊祖,重亲, 有生之本,故令在前。”
• 代表人物:王玄览、司马承祯、李筌、 谭峭
王玄览及其《玄珠录》
• 王玄览道教思想的理论渊源,一是老子 《道德经》,一是佛教思想。
• “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道”的 性质,就是这种真与不真、常与不常的统一体。
隋唐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
3、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摄取儒、道 思想,不仅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而且 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理论。
4、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等,一 转印度佛教的强烈出世倾向,将出世与入世 的关系放在了不即不离的恰当位置,为“以 出世心态行入世之道”准备了理论基础。
一心三观
• 三谛圆融: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 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 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 假,“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 妨碍。”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1、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2、化的本义,即为变易、生成、造化3、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4、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5、中国文化特征:一统与多元;群体与个体;事功与审美6、儒家哲学的基本观念:贵仁;尊礼;重教;尚中7、儒家哲学的主要特征:“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8、道家哲学的基本观念:老子的基本思想:道本体论、否定是辩证法、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庄子的基本思想:泛神色彩的天道观;逍遥自适的人生观;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9、魏晋玄学:魏晋玄学,是指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潮。
魏晋玄学的主要经典是《老子》、《庄子》和《周易》,合称“三玄”。
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
魏晋时期,道家思想便主要表现为玄学。
10、道家哲学的主要特征:尚自然、重个性11、四圣谛说:苦谛、集谛、灭谛、道谛12、三法印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13、如何理解最具特点的佛学思想是佛性说、顿悟说和无念说慧能在《坛经》中曾说:“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
自性常清静。
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
”这是说,佛性是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的,人的本性本来清净,具有先天的智慧,只是因为一向被妄念的浮云所覆盖,所以未能自悟。
所以,学佛修行的要义,就在于除却妄念,拨开云雾,自识本性,即可见性成佛。
所谓顿悟,是指无需繁琐仪式和长期修行,一旦掌握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
也就是说无需长期修行,而凭自己的智慧,一旦觉悟,即可成佛。
顿悟成佛的关键在于吹散妄念浮云而自见真如本性。
禅宗认为“无念”就可做到。
“无念”是禅宗的最高宗旨和最高境界。
14、中国佛教哲学的主要特点:重现实人生;重个体心性;重直觉思维15、五礼:吉礼是对天神、地衹、人鬼的祭祀典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中国古代主要宗教和宗教特点
4.正业 8.正定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汉明帝 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
魏晋时期:道安
南北朝:梁武帝 慧远
唐朝:玄奘西天取经
雍和宫
喇嘛
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化佛教的特点 1.宣扬“四大皆空”,这是受了魏晋时期玄学派的 影响。 2.宣扬“神不灭”,这是受了道家精神绝对自由的 影响。 3.宣扬“人皆可以成佛”,这是受了儒家“人皆可 以为舜尧”的影响。 4.主张“不以暴力抗恶”,这也是受儒家仁爱思想 影响的结果。
第七章 中国古代宗教 的特点和主要宗教
第一节 中国古代宗教的特点
一、教权从属于政权,历代皇朝对宗教的政策 既扶植又约束
二、多种宗教长期共存,信教与不信教长期共存
三、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相结合
四、外来宗教的教义逐渐世俗化
第二节
中国主要宗教
佛教
一、原始佛教的创立
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因为他属 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 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一)道教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 1.道教与化学 2.道教与古代医学、药物学 3.养生术
(二)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1.小说 《搜神记》 《西游记》《封神演义》
2.诗歌
古 风(其十九)
曹植的《洛神赋》最有名 李白
3.戏曲
(三)道教对中国古代 民俗的影响
西上莲花山, 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清。 霓赏曳广带, 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 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 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二)佛教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三)佛教与四大名山
我国宗教的特征是
我国宗教的特征是在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宗教情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点,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问题、制定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群众性:中国有多种宗教并存,每种宗教都拥有相当多的信教群众。
对于大多数群众信仰某一种宗教的民族来说,随着民族人口增加,信教群众人数也将相应增加。
周恩来说过:“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庙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1亿了。
”可见,在中国总人口中,尽管信仰宗教的人所占比重不大,但绝对数字不小,具有一定的群众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信仰问题,就是正确对待信教群众的问题。
民族性:主要是指佛教、伊斯兰教在许多民族中有着广泛的信仰。
全国有16个少数民族中的大部分或一部分信仰藏语系佛教或巴利语系佛教,有10个少数民族大多数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宗教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民族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中,宗教问题往往又与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
同时,在民族压迫制度存在的时代,宗教也曾作为这些民族反抗民族压迫的旗帜和团结本民族的纽带。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这种旗帜和纽带作用,已经消失。
但它的传统影响仍存在,同民族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
如果宗教问题处理不妥当,就会直接影响到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边防的巩固。
因此,在处理宗教问题时,要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着眼于把各民族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国际性: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众多的信徒,其中有的宗教在一些国家中被奉为国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不断发展,特别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宗教方面的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这有利于团结世界上爱好和平进步的力量,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有利于开展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佛教的基本特点【摘要】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些内容,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和创新。
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形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本文在对佛教发展史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基本特点做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中国佛教基本特点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入中国以来,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两千年前传入的异邦宗教,在两千年来的演变中,深深打上了中国的烙印,逐步演变为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契合的中国佛教,并与儒、道两教一起,成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之鼎的三根主要支柱。
那么,中国佛教有些什么基本特点呢?一、与儒家、道家相融合。
佛教初传入中国,势力甚微,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得到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以及各利益集团的支持,就必须尽快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寻找与中国文化的契合点。
中国文化的背景,总合言之,乃是以儒家及道家的思想为两条主流。
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和社会关系,道家重视个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调和与统一。
佛教到了中国,为了顺应儒家所注重的伦常关系与道家放任自然,便以戒律精神来配合儒家的道德生活,复以禅定与智慧的内容,诱导道家的自然主义。
从历史上看,佛教来华之时,正值黄老神仙方术在中土社会盛行,初传的佛教也就把佛陀描绘为“轻举能飞”的“神人”,把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描绘为“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①。
在依附神仙方术的同时,佛教还十分注意对灵魂不死、鬼神崇拜等中国传统宗教观念的调和,例如把佛教的轮回说与中土的灵魂观结合起来。
认为人如果行恶,死后“魂神”就会“人泥犁、饿鬼、畜生、鬼神中”;如果行善,则会“或生天上,或生人中”。
又如,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有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而佛教在初传中国时,还一直坚持印度佛教沙门不拜君亲的传统。
这一传统由于与中国的理论纲常相冲突,所以不断产生纠纷与争执。
最后,佛教终于接受了拜君亲的现实,与儒家文化相协调。
入宋以后,佛教更加强了对儒道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合,许多教内人士大力宣扬三教一致,特别是曲意迎合儒家的思想。
例如宋代禅师契嵩在其所著的《辅教篇》中“拟儒《孝经》,发明佛意”,甚至提出“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
在与儒家和道家的融合中,中国佛教逐渐形成了其最大特色:即把传自印度的佛教的基本精神,融会了中国的儒家的伦理思想及道家的放任自然。
而这种融合,使得佛教契合了中国文化背景,得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从而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二、依附于封建统治自秦汉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在历史上,中国的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支持佛教,也曾因为佛教势力①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下册过于庞大而灭佛。
从整体上看,国家始终制导着佛教,并在佛教的发展中实现着自己的意志。
中国佛教的领袖在认识到这一点后,认识到佛教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从各个方面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释道安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就是对这一认识的高度概括。
②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佛教发展,依附于封建统治。
将这种思想落实于具体行动,便导致了一些僧人直接参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活动,利用佛教来为政治服务,同时也依赖统治者的支持来求得佛教的发展。
例如佛图澄就曾通过为后赵政权服务而获得信任,从而大力弘法传教,既劝戒残暴成性的石勒石虎不要滥杀无辜,又促进了佛教在北方广大地区的传播。
释慧琳不仅参与政事,深得宋文帝的赏识,甚至还获得了“黑衣宰相”的称号。
隋唐时,许多佛教宗派都是在帝王的直接支持下得以创立的,而佛教徒也十分自觉地配合着帝王的政治需要。
例如法藏编造灵异事迹、迎送佛骨舍利以迎合武则天“变唐为周”当女皇的政治需要,后来又“预识机兆”机灵地转而支持中宗复位;禅宗北宗的代表人物神秀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南宗惠能的弟子神会在安史之乱以后积极设坛度僧收香水钱以助军需,为朝廷恢复两京立下汗马功劳,等等。
三、强调人人皆有佛性、人人能成佛的众生平等说中国佛教强调人人皆有佛性、人人能成佛的众生平等说,鼓励每个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解脱,这既是对佛陀基本精神的继承和发挥,也特别反映了中国佛教对个人道德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②参加《高僧传·释道安传》“众生平等”说是佛陀为反对婆罗门教的神创说而提出来的。
婆罗门教用神创说为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作论证,认为人生来就有高低贵贱之不同,因此在宗教解脱上也有根本的差异。
佛陀则认为应该以人的德行而不应以人的出身来划分种姓,主张种姓之间的平等,特别强调各个种姓在追求解脱中的平等③。
这种“众生平等”的思想是初创的佛教很快能够得到印度人信仰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度佛教的发展中,有些经典和学派却是并不主张人人皆有佛性的,这种观点势必导致众生在解脱上并不一定平等的看法。
例如大乘瑜伽行派所倡导的“五种姓”说,就认为有一类众生为“无种姓”,这类众生断了善根,永不得成佛,从而将一部分众生(无种姓,即一阐提)排斥在成佛的可能性之外。
中国早期译出的六卷本《涅槃经》也有类似的说法。
然而,这类说法却不符合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适合中土广大民众想追求幸福来世的心理需要和少数统治者用来麻醉民众的政治需要。
因为儒家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或“涂之人可以为禹”,都将主体自身的为善去恶作为道德完善和人的本质实现的基本条件,每个人在成圣之路上是平等的。
儒家的人性论思想及其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追求,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佛教传人中国后,“佛性”成为中国佛学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竺道生大力倡导的人人有佛性、人人得成佛的思想,受到了中国社会的普遍欢迎,最终成为中国化佛学的主调。
而与此不相一致的说法却遭了冷落。
例如法③参见释圣严著《世界佛教通史》相唯识宗坚持瑜伽行派的“五种姓”说,结果这成为导致法相唯识宗未能在中国广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中国的天台宗不仅认为人人有佛性,而且还将佛性推广到草木瓦石等无情之物,这就是天台九祖湛然著名的“无情有性”说。
禅宗更是通过突出每一个自我主体而充分肯定了每个人在平常生活中解脱的可能性,把中国佛教的心性化、人本化倾向落实到了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当下之心与当下生活,其提倡的“即心即佛”、“人佛无异”、“凡圣平等”的佛性论因与中国传统思想相吻合而大行其道,并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内部具有融合性印度佛教本身就有大小乘、空有宗等的区别,而中国地域广阔,社会环境多样,佛教传人中土后,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易形成不同的学风或学派宗派。
在印度,各不同派别斗争激烈,有时为了某种学说的胜负,甚至以性命相争。
但中国佛教则宁愿采用更为理性的“判教”方式,即力求把传入的各种不同的学说、观点融合在一起,以求消弭矛盾,达到高度的和谐。
其后中国佛教也出现过宗派,但是当各宗派纷纷不一时,总有人出面从事会融工作。
比如宗密之之会融禅、教两派。
五、具有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印度佛教本是强调出世解脱的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其立论的基点是对人生所作的“一切皆苦”的价值判断。
这种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氛围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其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强烈的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生的人文精神。
中国众多的思想或学派,具体观点虽然各异,但从根本上说,其出发点与归宿,大都是“人”,只是在对人的价值取向上和在人的实现途径等问题上所持的见解各有不同而已。
中国文化重现世现生的人文精神对外来的佛教有深刻的影响。
从历史上看,“外来佛教在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熏陶下日益由出世转向了人世,更多地面向了社会人生”④。
隋唐时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基本完成和中国佛教文化的鼎盛。
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也是对现实的人及人生给予最多关注的一个宗派。
禅宗一方面破除对佛祖等外在权威的迷信和崇拜,强调每个人的自性自度,另一方面又将解脱理想融化于当下的现实人生之中,把修道求佛的修行贯穿在平常的穿衣吃饭之间,主张直指人心、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强调凡圣平等、人佛无异和自然任运、自在解脱。
禅宗以人性解佛性,把抽象神圣的佛性拉向人们当下本善的智慧心,其所说的自心自性,既是指宇宙本体或精神,也是对“自家生命”或人生实践主体的肯定,它所说的“修行”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然生活本身,而它所说的“佛”,实际上也是指那种内外无著、来去自由的解脱“人”。
在肯定人、人性和人的生活的基础上,中国佛教进一步强调了“出世不离人世”,反对离开现实的社会人生去追求出世的解脱。
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④洪修平,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6月5日恰如求兔角”。
宋明以后,“世间法则佛法,佛法则世间法”“舍人道无以立佛法”等更成为中国佛教界的普遍共识。
主张“出世”的佛教在中国则最终转向了“人世”而面向人生。
中国佛教这些基本特点的形成,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其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和方法,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形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佛教成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而不再简单地被看做是异域的舶来品。
参考文献【1】任继愈、杜继文,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2】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佛光星云,佛教历史,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4】洪修平,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南京大学学报》2009年6月5日。
【5】释圣严,中国佛教的特色----禅与禅宗,华冈佛学学报第4期。
【6】方广锠,简论中国佛教的特点,世界宗教文化,199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