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慢性肾脏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管理专家共识

慢性肾脏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管理专家共识

慢性肾脏病高甘油三酯血症管理专家共识【摘要】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亦称高三酰甘油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异常脂代谢类型,可加速CKD进展,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剩留风险密切相关,但肾科医师对于如何管理CKD合并HTG缺乏共识,存在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鉴于此,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根据中国临床诊疗特点,围绕HTG病理生理,HTG对CK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影响,HTG诊断、治疗以及特殊人群管理等内容制定了此共识。

本共识是我国首个指导CKD患者HTG管理的专家共识,旨在引起广大肾科医师重视,为我国CKD患者HTG的规范化诊治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慢性肾脏病;治疗;管理;专家共识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CK D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1]。

引起CKD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传统因素以及贫血、尿毒症毒素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非传统因素[1]。

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rtriglyceridemia,HTG,亦称高三酰甘油血症)是CKD最常见的异常脂代谢类型,与心血管剩留风险密切相关[2]。

为加强CKD患者HTG的管理,降低心血管疾病在CKD中的发生率和致死率,专家组制定了此共识,以期为肾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规范诊治提供参考。

一、CKD 高甘油三酯血症流行病学及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我国18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达35.6%,HTG患病率为18.4%,高胆固醇血症为8. 2%,高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血症为8.0%,低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血症为20. 9%[3]。

CKD患者血脂异常患病率更高,达53.4%,其中高总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10.8%,HT G为44.4%,低HDL胆固醇血症为10.3%[4]。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致死致残率。

然而近年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患者即使经过大剂量他汀强化降胆固醇治疗后仍面临很高的心血管剩留风险,而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构成心血管剩留风险的主要血脂异常表型。

在此背景下,我国相关学术机构组织本领域专家制定并颁布了“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简称“共识”)。

高TG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关系密切根据现有国内外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资料,“共识”指出,TG增高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PROCAM研究、AFCAPS/TexCAPS研究、CMS研究等均提示,高TG血症与冠心病和(或)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另有研究提示,TG增高可能是视网膜硬性渗出和黄斑病变、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能促进白蛋白尿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UKPDS研究结果显示,高TG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的风险独立相关。

在他汀治疗有效降低LDL-C后,TG增高成为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重要组分。

TNT研究表明,强化他汀治疗仅能使心血管风险进一步降低22%,即他汀降胆固醇达标并不能消除血脂异常所致的全部心血管风险。

而PROVE IT-TIMI 22试验也发现,即使他汀治疗使LDL-C得到最佳控制(<1.8 mmol/L),TG增高(≥2.26 mmol/L)者发生死亡、心肌梗死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仍较TG<2.26mmol/L者增高50%。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人群高TG血症患病率为11.9%。

此后陆续报道的国内不同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中高TG血症的患病率逐渐增高,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因此,“共识”强调在关注他汀降胆固醇治疗的同时,也应充分重视对高TG血症的干预。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150/90 mmHg。
血糖控制目标值
空腹血糖
4.4 mmol/L ~7.0 mmol/L
非空腹血糖
<10.0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7.0 mmol/L
——01. ——02. ——03.
血脂控制目标值
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低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1 mmol/L,TG<1.7 mmol/L。
药物治疗
3)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临床上可选择的降脂药物大体可分为2大类,包括:
➢ 主要降胆固醇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 9型(PCSK9) 抑制剂及其他降脂药(胆酸螯合剂、普罗布考)。
➢ 主要降TG的药物,包括贝特类药物、高纯度ω-3脂肪酸和烟酸类药物。 多项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在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因此,为了降脂达标,临 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药物。一般推荐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可降低LDL-C水平25%~50%),并根据个体的降脂疗效和耐 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LDL-C不能达标,建议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LDL-C仍不达标,应加用PCSK9抑制 剂。 对血清TG水平增高(≥1.7 mmol/L)的患者,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TG≥2.3 mmol/L者可考虑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 用贝特类或高纯度ω-3脂肪酸。对于严重高TG血症患者(TG≥5.7 mmol/L),为降低急性胰腺炎风险,应首先考虑使用 主要降低TG的药物。
肾有益的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 ➢ 经足量口服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后HbA1c不能达标的患者,可开始口服药和注射降糖药(GLP-1RA或胰岛素)的联合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要点一、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定义和流行病学:1.高甘油三酯血症是一种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的代谢紊乱,主要特征是空腹甘油三酯水平异常升高。

2.目前,我国成年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约为15%。

3.高甘油三酯血症可独立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高甘油三酯血症诊断标准:1. 空腹甘油三酯≥2.3mmol/L(200mg/dL)。

2. 随机甘油三酯≥11.2mmol/L(1000mg/dL)。

三、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心血管病的关联:1.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心血管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2.高甘油三酯水平的增加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增加相关。

3.高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也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

四、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危险因素:1.高龄、男性、家族史、肥胖等非可逆因素。

2.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胆固醇代谢异常等可逆因素。

五、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原则和目标:1.高甘油三酯血症宜进行综合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2.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

3.药物治疗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血脂调节药物、抗高血压药物、胰岛素敏感剂、降尿酸药物等。

4. 治疗目标是将空腹甘油三酯水平控制在<1.7mmol/L(150mg/dL),同时控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六、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共识建议:1.应推广和实施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筛查和评估。

2.生活方式干预应成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基石。

3.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个体化选择。

4.需要注重控制高甘油三酯水平的同时,控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全面管理心血管风险。

总之,《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提供了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定义、诊断标准、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以及治疗原则和目标。

它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指导,以便更好地管理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状。缓释型制剂的不良反应轻,易耐受。烟酸可能降低胰岛
药物联合治疗可降低高TG和(或)低HDL.C的患者不良心
正常化,或1年内使体重降低至少10%以上。(2)合理饮
食:通过控制饮食总热量、限制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摄人、增加 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可使TG降低20%一50%。(3)限制
饮酒:酗酒是导致TG升高的常见原因,TG重度升高者应立 即戒酒。无饮酒习惯者不建议饮酒,有饮酒习惯者应将每日 酒精摄入量控制在30 g(男性)与20 g(女性)以下[酒精摄 入量(g)=饮酒量(m1)×酒精度数(%)×0.8]。(4)适量 运动:规律性的体力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还可直接降低 TG。建议每日进行至少3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 至少5次,包括快走、骑车、登楼梯等运动方式。超重/肥胖
根男性研究(copenhagen
study,CMS)等研究表明,高TG
953
血症与冠心病和(或)脑卒中独立相关一。1“。一项对13
例26~45岁青年男性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与基线TG水平 处于最低五分位数的受试者相比,TG水平在最高五分位数
的受试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增高4倍,校正包括HDL-C在内
survey,NHANES)调查数据显示”J,美国成年人
一、TG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TG在血中处于脂蛋白的核心并以脂蛋白形式运输。在 各种脂蛋白中,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其残粒
TG含量较高,被统称为富含TG脂蛋白。TG轻至中度升高
年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患者即使经过大剂量他汀强化降胆固 醇治疗后仍面l临很高的心血管剩留风险…,而在2型糖尿 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和(或)心血管病患者中,甘油三酯
以下措施有助于提高1E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血脂 分析前受试者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至少2周内保持一般饮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护理课件

02
CHAPTER
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危害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脑卒中
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
03
02
01
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导致脂肪肝,进而引起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等。
04
CHAPTER
治疗与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控制脂肪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饮食调整
鼓励患者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慢跑等,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增加运动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指导其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
VS
对于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应加强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疾病基础知识
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降低疾病风险。
健康生活方式
向患者介绍降甘油三酯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强调定期监测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与监测
教育患者关注并预防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并发症预防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纠正不良认知,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定期随访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调整治疗方案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戒烟限酒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共46页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共46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 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专家共识
HTC <1.7
表l
HTG严重程度分层
disease,AS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10w—density
1jpoprotein ch01esteml,LDL—C)
边缘升高 升高 重度升高
≥1.7且<2.3 ≥2.3且<5.6
≥5.6
水平升高被公认为心m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他 汀类药物因其能够有效降低LDL—c并降低心血管 事件的发生率,已经成为防治AscVD的基石。 然而,尽管对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的综合 控制已取得成效,但在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 的标准治疗后(包括治疗传统的危险因素如不健康 生活方式、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 等),患者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及微血管事件的风 险,即心血管剩留风险。心血管剩留风险与诸多因 素有关,高甘油三酯血症(hypenriglyceridemia, HTG)作为我国最常见的血脂异常,与心血管剩留风 险的相关性值得关注。 近年来,随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及指南的发布, 临床医生对血脂异常的管理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 积极降低LDL.c水平防治ASCVD基础上,为进一 步完善和优化我国HTG及其相关心血管剩留风险 的临床管理与实践,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组 织专家共同商讨,根据中国患者血脂异常特点,参考 国内外临床研究证据和相应共识指南,制定本共识, 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诊疗建议。 、HTG的临床诊断 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 订版)》…,甘油三酯(tridyceride,7rG)水平以空腹 (禁食12 h以上)<1.7 mmoL/L为合适水平,TG≥
的风险升高32%心…,推测对于不稳定的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非一HDL.C对斑块炎症的预测作用优于
LDL—C

高甘油三酯血症专家共识解读

高甘油三酯血症专家共识解读
• 治疗原发基础疾病(药物治疗)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治疗
• 生活方式干预 • 营养管理:主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摄入。 • (1)碳水化合物: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低血糖生成指数
的食物,少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及添加糖的食物。
• (2)脂肪:尽量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或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诊断
• HTG病因分类
mmol/L(mg/dl)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诊断
• HTG病因分类
mmol/L(mg/dl)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治疗
• 生活方式干预 • 运动和减重 • 限酒和戒酒
• NAFLD中39%合并HTG。 • 在营养过剩、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肝脏中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分泌增多。
• TG逐步在肝细胞胞浆内沉积。 • 2020年亚太肝病研究协会指南建议,将NAFLD的名称更新为代
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与慢性肾病(CKD)
• 慢性肾病(CKD)患者中HTG的患病率高达44.4%,是CKD患
者中最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
• CKD患者脂肪酸合成增加。 • 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受到抑制,导致TG降解减少。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诊断
• 空腹甘油三酯(TG)诊断标准
mmol/L(mg/dl)
工图作形制重绘点 完成情况 工作不足 明年计划
HTG的治疗
• 药物治疗 • 贝特类药物 • 有降TG作用的其他降脂药物 • 他汀类药物 • 红曲制剂 • 血浆分离

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

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是常见的血脂异常类型。

HTG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及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1D)、慢性肾脏病(CKD)有明确关联。

临床医生应重视HTG管理,近日我国发布《高甘油三酯血症临床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强调了HTG早期发现、加强生活方式改变和终生管理的临床意义,提供了简明的HTG处理流程。

HTG的诊断传统的TG采样推荐空腹采血,即禁食12h后采血进行血脂测定。

无论有无血脂异常,餐后TG水平都可升高(约0∙3mmo1/1)。

若非空腹血清TG水平显著升高,则需采集空腹血液标本来检测TG水平(TG水平分层见表1)β与空腹血脂检测相比,非空腹血脂检测时抽血更加方便。

虽然空腹血脂水平比较稳定,但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证明空腹血脂水平优于非空腹血脂水平。

进食正常饮食后2~6hJG水平平均仅升高0.2~0.4mmo1∕1o此外,非空腹脂质、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水平(包括1D1-C水平)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密切,多数人全天有规律地进食,通常仅在早晨禁食数小时,因此非空腹血脂水平是代表平均血脂的更好指标。

目前国内尚缺乏非空腹TG诊断标准的流行病学依据,仍以空腹TG检测为主。

表ITG水平分层[mmo1∕1(mg∕d1)]分层情况空腹TG水平边缘升高 1.7≤TG<2.3(150≤TG<200)升高 2.3≤TG<5.7(200≤TG<500)重度升高 5.7≤TG<11.3(500≤TG<1000)极重度升高TGN1I.3(TGNIOOo)注:TG:甘油三酯HTG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相关因素、疾病或代谢异常、妊娠以及药物因素(见表2)。

表2HTG病因分类病因分类具体情况遗传综合征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家族性乳糜微粒综合征饮食相关因素过量饮酒;能量摄入过多(添加糖和脂肪)疾病或代谢异常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妊娠妊娠药物因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噫嗪类利尿剂;皮质类固醇;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口服雌激素;蛋白酶抑制剂;维甲酸;异维甲酸;西罗莫司;1-天冬酰胺酶;胆汁酸螯合剂;吩嚷嗪类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免疫抑制剂;肿瘤治疗相关药物;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生活方式改变和治疗原发基础疾病生活方式干预和治疗原发基础疾病是HTG治疗的基础。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循证医学评论专家组;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年(卷),期】2011(009)009
【摘要】@@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系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致死致残率.然而近年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患者即使经过大剂量他汀强化降胆固醇治疗后仍面临很高的心血管剩留风险[1],而在2型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和(或)心血管病患者中,甘油三酯(TG)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构成心血管剩留风险的主要血脂异常表型[2].
【总页数】6页(P641-646)
【作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循证医学评论专家组;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循证医学评论专家组;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2.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是治疗高TG血症的“坚甲利兵”——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
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J], 王宁
3.关注剩留风险,全面管理血脂——解读《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J], 郭艺芳
4.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甘油三酯升高的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要点与解读 [J], 马依彤
5.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甘油三酯升高的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DYSIS-China: 他汀治疗后仍有较高的HTG和/或低HDL-C
DYSIS-China
共纳入覆盖全国6个大 区、27个省市、122家医 院,共计入选25317例服 用他汀至少3个月以上的 患者,结果显示:
• 仍有高达47.6%的 患者伴HTG和/或低 HDL-C血症; 在极高危患者人群 中,其比例更高达 74.2%。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于2月24日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
专家组成员
陈璐璐 董吁钢 胡大一 姬秋和
李光伟 陆国平 陆菊明 李强
卢新政 廖玉华 彭道泉 田浩明 魏盟 吴平生 徐标 肖新华 严励 叶平 赵冬 邹大进 赵水平
LDL-C仍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Zhao S, Wang Y, Mu Y, et al. Atherosclerosis. 2014, 235(2):463-9.
专家共识
我国HTG患病率高,经他汀治疗后仍有大量的患 者TG未达标,治疗尚不充分,需要关注。
流行病学研究及荟萃分析
HTG 和心血管风险
他汀治疗基础上TG与心血管风险
ESC EAS
2016 欧洲心脏病学学会/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血脂管理指南2
TG>2.3mmol/L的高危人群建议药物治疗 他汀治疗后TG仍>2.3mmol/L的高危患者可考虑联合使用非诺贝特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44(10): 833-853. 2. Catapano AL, Graham I, De Backer G, et al. Eur Heart J, 2016, 37(39):2999-3058.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不良反应的监测:与他汀相同,主要检 测肝功能、CK、患者症状。
治疗初期4-8w复查ALT、AST、CK。
肝功能异常的处理
ALT或AST <3×ULN---轻度↑---不停药
无症状的CK ↑ ---不停药
ALT或AST >3×ULN---停药,后每周复查 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并询问患者有无 肌痛、肌压痛、肌无力、乏力、发热等。
5、戒烟 对↓ TG无影响,但可降低心血管整体风险,应鼓励戒烟。
二、药物治疗
▪ 经过生活方式的干预,TG仍未满意控制者, 应药物治疗。
▪ 常用调脂药 他汀类、贝特类、烟酸、ω-3脂肪酸、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他汀类主要讲TC、 LDL-C,降TG作用较弱。贝特类、烟酸、 ω-3脂肪酸对TG具有显著减低作用,推荐 用于以TG升高为主的血脂异常患者。
周内保持一般饮食习惯和体重稳定。 2、测试前24h内不应进行剧烈体育运动。 3、如血脂异常,应在2月内再次或多次重复测定,
但至少要相隔1周。 4、 TG检测前至少禁食12h。 5、采血一般取坐位,至少坐位休息5m,除卧床者。 6、静脉穿刺过程中止血带绑扎﹤1m。 7、血清、血浆均可适用于血脂、脂蛋白的测定,
3、限制饮酒 酗酒是导致TG增高的主要原因,重度升高者应立即戒酒。无 饮酒习惯者,不建议饮酒,有饮酒习惯者,每日酒精摄入量 控制在男30g,女20g以下。 酒精摄入量=饮酒量×酒精度数×0.8
4、适量运动 规律运动可减体重,还可直接降低TG。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日30分钟、每周5天。 超重/肥胖者进一步增加运动量。
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我国居民中高TG的流行趋势非常严重! 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TG增高与动脉粥样硬
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最新:《“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最新:《“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最新:《〃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引言高血压、糖尿病(以高血糖为特征)和血脂异常[以血清胆固醇或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为主要表现]常统称为〃三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3项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人数已经高达数亿,且许多患者〃三高〃并存,导致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成倍增高。

为了遏制和逆转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必须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预防和管理。

而与3项危险因素分别单独管理相比,实行〃三高〃共管可显著减少重复管理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产生良好的健康效益和经济效益。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要推进〃三高〃共管,做好血压、血糖、血脂的规范化管理,具体计划是到2030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均提升至≥70%,治疗率和控制率持续提高,35岁及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35%.为推动〃三高〃共管的落地与实施,建议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挥行政管理职能,主导区域内医疗机构的〃三高〃共管上下级联动体系的构建,统筹各方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循序渐进将〃三高〃共管真正落到实处。

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注于〃三高〃共管的指南或共识。

为积极推广〃三高〃共管的理念,提升临床医生的〃三高〃共管技能,我国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管理和社区医疗等领域的专家,通过广泛复习文献,结合我国临床实践,撰写了关于〃三高〃共管规范化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三高〃患病率及危害一、我国人群〃三高〃的患病与控制现状二、〃三高"并存的危害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而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D1C)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血压、高血糖和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都是代谢相关性危险因素,有明显的聚集倾向,常常会成对或三联一起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形成'两高〃并存甚至〃三高〃并存。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HTG 和心血管风险
流行病学研究及荟萃分析 他汀治疗基础上TG与心血管风险 基因学研究 非-HDL-C 与心血管风险
经他汀治疗LDL-C达标的TG≥2.3mmol/L伴低HDL-C患者心血管风 险显著高于其他患者
ACCORD 血脂研究
平均随访5年, 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0%
17.3%
15% 10% 5%
TG每升高1mmol/L,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3%
61项前瞻性研究荟萃分析及系统综述
TG水平每升高 1mmol/L, 心血管死亡风险
13%
Liu J, Zeng FF, Liu ZM, et al. Lipids Health Dis, 2013, 12(1):159.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 TG每升高1mmol/L,冠心病风险增加63%
LDLC
-26%
-27%
-29%
-29%
-40%
-36%
-25%
-28%
-21%
-24%
-20%
Uchechukwu K. Sampson, Sergio Fazio, MacRae F. Linton, et al. Curr Atheroscler Rep, 2012, 14(1):1-10.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 于2月24日发表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
专家组成员 陈璐璐 董吁钢 胡大一 姬秋和 李光伟 陆国平 陆菊明 李强 卢新政 廖玉华 彭道泉 田浩明 魏盟 吴平生 徐标 肖新华 严励 叶平 赵冬 邹大进 赵水平
LDL-C仍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校正年龄、性别以及基线吸烟、BMI、血压、血糖和总胆固醇水平之后,HTG组较非HTG组的CVD

有效管理高甘油三酯血症 降低血管剩留风险——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 我国众多专家达成共识

有效管理高甘油三酯血症 降低血管剩留风险——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 我国众多专家达成共识

有效管理高甘油三酯血症降低血管剩留风险——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我国众多专家达成共识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年(卷),期】2011(9)8
【摘要】“关注高甘油三酯(TG)血症和心血管剩留风险,综合调控血脂异常,可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和微血管事件风险。

”胡大一教授在《甘油三酯增高的血脂异常防治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媒体见面会上如是强调。

【总页数】2页(P587-588)
【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心血管;有效管理;风险;专家;治疗;血脂异常;综合调控【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2
【相关文献】
1.有效管理高TG血症降低血管剩留风险——高TG血症治疗,我国众多专家达成共识 [J],
2.有效管理高甘油三脂血症降低血管剩留风险——高甘油三脂血症治疗我国众多专家达成共识 [J],
3.关注剩留风险加强干预措施——中国专家就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达成共识 [J],
4.关注剩留风险加强干预措施——中国专家就血脂相关性心血管剩留风险控制达成共识 [J],
5.有效管理高甘油三酯血症降低血管剩留风险——高甘油三酯血症治疗我国众多专家达成共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6-19《“三高”共管规范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修订版

2024-6-19《“三高”共管规范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修订版

HbA1c:糖化血红蛋白
香港地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 144 271 例无心血管病史的糖尿病患者,评价糖化血红蛋白 (glycated hemoglobin,HbA1c)、血压和 LDL‑C 控制达 标[分 别 为 <7.0%、<130 / 80 mmHg( 1 mmHg= 0. 133 kPa)和<2.6 mmol/L]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19]。结果显示,HbA1c 达标、血压达标、LDL‑C 达标及 3 项均达标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较 3 项指标均不达标者降低 13%、18%、42% 和 55% (P 均<0.05)。
59%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推算,高血压患者约2.45亿。2020中国CHC高血压管理现状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中,2级及以上的比例占59%。
中国心血管杂志,2021,26(3)209-218张宇清等.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9): 799-804
约50%的心血管发病归因于高血压2约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高血压2收缩压每增加10mmHg,ASCVD风险增加53% 3
健康中国行动
厚德 博爱 敬业 尚廉
“三高”患病率及危害
logo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患病人群基数庞大
糖尿病: 患病率持续上升,估计目前我国 大陆成人糖尿病患病人数达
高血压: 患病率持续上升,估计我国 ≥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为啊
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
非致死性心梗
14741
1.82(1.64–2.03)
37(19–51)
卒中亚型
缺血性卒中
3799
2.27(1.95–2.6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风险升高32%心…,推测对于不稳定的动脉粥样 硬化斑块,非一HDL.C对斑块炎症的预测作用优于
LDL—C
1 3 oI.
因此,对于LDL.c达标,但心血管高风险的
HTG患者,非一HDL.c也要达标。其目标水平=
LDL—c目标值+0.8
mmol/L。“。
专家共识:观察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基因学研 究、随机对照研究及荟萃分析等均证实,TG升高与
分析显示,空腹TG水平升高与Acs患者短期及长 期风险密切相关:TG每升高0.113
mmoL/L
(10 m∥d1),长期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1.8%,急性
1.流行病学研究及荟萃分析:纳入亚太地区26
项研究(总计96 244人)的荟萃分析发现,血清TG 水平是冠心病和卒中风险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j。
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短期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
density
lipoprofein,VLDL)及其残粒。食物摄取外源
性TG和肝脏合成及分泌富含TG的VLDL均可导 致血浆TG升高。 食物摄取的外源性TG经胰脂肪酶水解后由肠 道吸收,在小肠内合成CM并进人淋巴管,后经由胸 导管运送至血液。CM中的TG被脂蛋白脂酶 (1ipoprotein lipase,LPL)水解后形成残粒,并能够被 肝细胞识别并摄取。空腹时,血浆中一般无cM存 在。食物来源的CM体积较大,无法直接进入血管 内皮下,但其残粒和LDL一样,可侵入血管内皮下。 其中的TG被LPL降解之后可形成游离脂肪酸,刺 激局部引起炎症反应,促进单核细胞吞噬脂质形成 泡沫细胞。 肝脏中内源性TG的合成由底物供给(游离脂 肪酸的可用性)、能量平衡(肝糖原的储存水平)和
31.0%、19.5%和8.9%‘5|。
mmoL/L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
IT.TIMI
覆盖全国6个大区、27个省市、122家医院,总 计纳人25 317例服用他汀至少3个月以上患者的 DYsIS中国研究结果显示,仍有高达47.6%的患者 伴HTc和(或)低HDL.c血症;在极高危患者人群 中,其比例更高达74.2%”1。 专家共识:我国HTG患病率高,经他汀治疗后 仍有大量的患者TG未达标,治疗尚不充分,需要 关注。 四、HTG和心血管风险的证据
率较其他患者升高71%一皑。。PROVE
2Hale Waihona Puke 研究[19。显示,在已使用他汀治疗、LDL—C控制<1.8 mmoL/L的Acs患者中,HTG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 事件的风险较TG<2.3 mmoL/L的患者高27%。 对dal一0uTCOMES研究¨uj
15
817例患者及
MARIcI.研究治疗组1 50l例ACS患者数据的荟萃
2.3
注:HTG为高甘油i酯fIIL症,TG为甘油三酯
国外多个研究指出空腹TG和非空腹TG水平 在大多数人中差别并不大,而非空腹测定TC对就 诊患者更为方便,且发现非空腹TG水平与ASCVD 发病风险呈明显正相关。据此国外已有专家共识推 荐采用非空腹TG测定方法及依据非空腹TG水平 的HTG诊断标准。但我国目前尚无大型研究支持 非空腹TG诊断HTG的切点,且临床实践中广泛使 用空腹状态采血及检测相关血脂指标。所以尚未推 荐非空腹TG测定和制定相应的诊断标准。 二、HTG的病理生理机制 TG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脂肪组织中,血浆TG主 要存在于富含TG的脂蛋白中,包括乳糜微粒 (chylomicron,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
mmoL/L为升高。根据空腹TG水平的不同,对
mmol/L
HTG严重程度进行分层(表1)。血清TG>2。3 mmoL/L者患ASCVD风险增加;当TG>5.6
时,除ASCVD风险外,急性胰腺炎风险明显增高。
DOI:10.3760/cma.j.jssn.0253.3758.2017.02,008
通信作者:胡大一,Email:dayl.hu@medmall.com.cn;叶平
史堡:坠鱼笪痘苤查!!!!生!旦箜笪鲞箜!塑£!i!』!!迎!!:!!!塑!盟!!!!!∑型:笪堕!:!
.指南与共识.
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其心血管 风险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胆目醇教育计划委员会 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与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e
cardiovascular 合适水平
355
例冠心病患者中的死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TG水 平升高与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率升高独立相关。我 国的多省市队列研究证实,高TG水平是糖尿病发 病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1…,而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
危症。近期发布了大庆研究23年随访结果,该研究
评估了833例受试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其中34% 为HTG(基线血浆TG水平≥1.7 mmoL/L),高TG
组较非高TG组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高27%;基线TG
水平每增加1 mmol/L,其后20年首次心血管疾病 风险升高8%_l5I。一项随访15年的国内多省市大 样本队列研究发现,在低LDL.C人群中,高TG是冠 心病的预测因子。1…。 HTG与脑血管疾病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对来 自2项前瞻性随机试验,即PERFORM和sPARCL 试验的数据分析显示,在接受包括他汀在内的最佳 药物治疗的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中,HTG、低 HDL.c血症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剩留风险 增高‘"j。 2.他汀治疗基础上TG与心血管风险:即使用 他汀控制LDL—c后,高TG的患者仍然具有较高的 心血管风险。ACCORD研究中,TG≥2.3
HDL—C≤0.9 mIn0L/L、
和高LDL—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1.3%、44.8%和 2.1%,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以低HDL—c血症、HTG 为主’4o。另一项对全国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调查 显示,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6.4%,其中HTG和 低HDL—c的患病率分别为12.7%和14.3%,但对 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
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独
立危险因素。在LDL・C达标的情况下。应积极控 制TG水平,使非-HDL-C达目标水平(LDL.C目 标值+0.8 mmol/L】o 五、HTG和微血管风险的证据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给患者带来了巨 大的经济负担和疾病相关致残。 来自31个欧洲研究中心,2 991例患者参与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发现,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 TG水平是增殖性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 危险因素。3 2I。一项纳入97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 纵向观察性研究强调,空腹TG/HDL.c比值高与发 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肾脏病变之间的相关性。33]。 REALIST研究总计纳入了13个国家2 535例患有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以上2种并发症 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3 683例匹配的对照者,研 究发现TG水平升高、HDL.c水平较低均与糖尿病 微血管并发症之间呈显著且独市的相关性,特别与 糖尿病肾病相关;TG水平每升高0.5 mmoL/L,微血 管病变风险上升16%‘“。。 专家共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TG与糖尿 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是糖 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六、HTG的治疗 (一)治疗获益的证据 1.心血管获益:在FIELD和ACc0RD研究巾,
1.4%。~项对IDEAL研究和TNT研究的事后分 析,在已经使用中等或大剂量他汀的稳定性冠心病
万方数据
士堡:坠鱼笪堑苤查垫!!生!旦箜笪鲞箜!塑堡!l!』垦塑型:!!!些!旦!!!!!坠!:笪盟!:!
患者中,TG水平与其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再发 风险相关¨…。 3.基因学研究:基因学研究发现载脂蛋白A5 功能缺失及载脂蛋白c3功能增强等基因变异会显 著影响TG水平并增加冠心病风险旧2。。采用孟德尔 随机化方法进行的遗传学研究显示,载脂蛋白C3 罕见DNA序列变异与终生的血浆TG和载脂蛋白 C3水平下降相关,且这些突变可产生冠心病保护作 用口…,并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下降相关心4;,也证实 了TG和冠心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载脂蛋白 C3可作为潜在的降低心血管剩留风险的新靶点。 新近发表的关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基因的研究, 纳入近43 000例有欧洲血统的受试者,在携带血管 生成素样蛋白4突变的个体中,TG水平比未携带突 变的个体低13%,而HDL—c水平高7%,冠心病风 险也低19%。25。。另一项研究ANGPrllL4功能丧失 等位基因携带者TG水平低35%,发生心肌梗死风 险低53%悼6|。这些研究从基因遗传学提供了血浆 TG水平与冠心病因果关系的新证据。 4.非一HDL.C与心血管风险:非一HDL—C指除 HDL.c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胆固醇的总和,主要 包括LDL—C和VLDL—C,其中LDL—C占70%以上。 非-HDL.c的计算公式为:非一HDL—C=TC—HDL—C。 非.HDL.C这一指标包含了所有的致动脉粥样硬化 性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水平,特别适用于VLDL. C增高、HDL.C偏低而LDL—c不高或已达治疗目标 的个体,特别是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或慢性。肾病伴 HTG的患者,这一指标对心血管风险的评估作用优 于LDL—C。 我国Ren等。“对全围11个省共30 378例患者
的97 409例18岁以上居民中,HTG、低HDL.C血症
29项西方人群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TG与 冠心病风险存在中或高度的相关性¨j。另一纳入 61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进一步证实,高TG水 平与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相关p1。 哥本哈根心脏研究发现,非空腹TG水平升高 与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和死亡的风 险相关¨0。11]。JDCs研究¨2 o发现在日本2型糖尿病 患者中,TG是与LDL—C相当的冠心病危险因素,TG 和LDL—C水平每增加1 mmoL/L,冠心病风险分别增 加63%和64%。BIP研究¨刊随访22年,对15
HTC <1.7
表l
HTG严重程度分层
disease,AS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10w—dens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