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本质及其演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的本质及其演进

什么是金融?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难以简单予以回答,至少目前在国内外理论界是众说纷

纭、莫衷一是,原因既可能是各位专家、学者观察视角的差异,又可能是金融本身就是一个

不断发展变化的范畴。因此,本文将对上述各种不同观点进行梳理与廓清,以探究金融的本

质及其演进。

金融的本质

从历史的角度,金融本身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就会有不同的概念。

金融教科书和工具书中,经常将金融定义为“银根”或“资金融通”,这一定义在简单金融

发展状态下无疑还是合适的,人们还没有广泛地把金融作为一种投资的渠道,金融在整个社

会经济中最基本的功能仍就是融通资金,因此,将金融界定为“资金融通”也无可厚非,但在传统金融观向现代金融观转换的大背景下,仍将金融定义为此就显得有些不妥。如一些学

者认为“’金’指资金,’融’指融通,’金融’合在一起就是社会资金融通的总称”。类似的

观点还有,“金融就是由货币、信用和银行形成的资金融通”;“顾名思义,金融指资金的融

通,即资金的借贷关系”。这些定义无疑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因为它们都没有考虑到现代金融的典型特征,如风险规避、经济调节、信息传递、公司治理、引导消费、区域协调和财富再分配等,因此,依旧用传统观点来界定现代金融不仅有失偏颇,而且还将妨碍对金

融本质特征的全面判断。对此,曾康霖(2 0 0 1 )认为,“金融通常解释为货币资金的融

通,这样的解释表明它在货币盈余者与短缺者之间调剂货币资金余缺,但这样的解释似乎没

能前进多少,有’望文生义’之嫌”。

从不同国别或经济体的角度观察,主要是指中外学者对金融内涵的不同认识。事实上,中文

的“金融”与英文的“finance”并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是出于长期沿用的缘故,英文的“ finance” 一般都翻译成中文的“金融”,但是字面现象实质上却掩

盖了两者在内涵上的巨大差别。国外的“金融”(finance)主要侧重于从微观角度

来界定,因此,“金融”在大多数情况下就主要是指公司以及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在国内却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来界定金融,金融在通常意义上就是指货币、银行、金融市

场以及保险等。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这些分歧似乎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统一,因为各自都

有对金融下定义的不同金融“土壤”。但是,随着东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方面

交流的加深,二者也有逐步交融的趋势,国外学者甚至一些较为权威的机构也开始在宏观意义上使用“金

融” (finance )这一概念,如在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在使用“金融”

(finance)这一概念时,就讨论了银行、金融市场、金融结构以及金融监管等问题,

与此同时,国外也有学者开始从较为抽象和综合的角度来界定金融,如“金融是指在不确定

性环境中对资源的跨时间配置”。不难看出,上述定义都已超出了通常局限于“金融市场” 或者“公司金融”的认识。而国内学者近年来也开始对“金融”这一概念进行重新归纳和认识,以适应变化了的经济、金融形势,如黄达(2 0 0 1 )就给出了一个较为宽泛和综合的概念,即“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从另一个角度看,即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及证券

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从现象与本质的角度观察,有的学者侧重把握金融的现象,也就是从金融的表现(如银行、

保险以及证券等角度)来定义金融,而有的学者却侧重从本质的角度来界定金融(如金融资源论和金融产权交易论等)。

从现象的角度来界定金融,主要是把金融定义为一个特殊的第三产业,将其放在与工业和农

业同等的地位。秦池江(1 9 9 5 )认为“金融是从物质部门中分离出来的,它的发展也以物质生产规模和水平为基础。在金融业的初级阶段,说它不是独立的产业是没有疑问的,但当金融业走向成熟阶段以后,特别是世界金融市场的形成,环球金融走向一体化,金融业就

成了一种独立的产业,其重要性以至超越了某些物质生产部门,这是6 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

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进一步而言,“金融产业是由金融企业组成的以社会金融资源为利用对象,经过资金的加工以后能够为社会提供特有功能和规模的金融产品,并通过市场交换为

社会、为自身带来净收益的企业群体。”而从本质的角度来界定金融,国内目前主要有两类:

一是从产权的角度;二是从资源的角度。从“产权”或“索取权”的角度来看,曾康霖(2 0 0 1)认为“怎样给金融定义,需要从实际出发。现代金融从表现形式上包括货币的借贷、兑换、买卖,款项的支付,票据的交换等,尽管不同的形式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的活动形成了一个市场,进入市场的主体,既有企业又有个人,还有政府,活动的目的绝不仅是调剂

货币资金的余缺,而是为了求得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最佳组合。所以,现代金融是以货币或货币索取权形式存在的资产的流通。这样定义金融,强调金融是市场行为,是

人们资产的交换,是以利息为尺度的权利与义务的承诺。”从资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白钦

先(2 0 0 1 )提出的金融资源论,他将金融提升到与“自然资源”相对的“社会资源”的高度来认识,认为“金融是人类社会财富的索取权,是货币化的社会资财;金融是以货币形

态表现的、具有‘存量’形态的既联系现在与过去,也联系现在与未来的金融存量的投入、消耗过程及相应的体制转变;金融是一种资源,是有限或稀缺的资源,是社会战略性资源。”

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观察,有的重视资金转移,有的重视机构、体系,还有的只重视金融工

具或金融产品;有的概念可以说采取了某种程度的抽象,并把范围扩大了,但有时扩大了范

围会带来某些不确定性。国外的“金融”(finance)—般都是从局部的角度来定义

金融的,如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金融”(finance )被定义为“资

本市场的运营,资本市场的供给与定价”,该辞典还指出“金融”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有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替代与套利;期权定价与公司金融,但其概念的中心还是在资

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国内的《中国金融百科全书》对“金融”辞条的注释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与上述界定相反的是,世界

银行在世纪之交的一份报告中给出了一个较为综合的“金融”概念,认为金融应包括“ 一般层面”和“更高层面”两个方面,而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十分重要的原因就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的职能上。在“一般层面”上,金融主要涉及商品、服务贸易向未来收益的资金转移;在“更高层面”上,构成了某一经济体中金融安排的金融机构主要履行如下基本经济职能:动员储蓄、配置资本、监督经理人员和转移风险等。同样,国内有的学者则使用“金融过程”一词意指金融,“所有关于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运行规则,便构成了金融过程的制度安排。”毫无疑问,此观点属于整体金融观,与前面提到的“金融资源论”大致相仿。总之,由于不同学者在界定金融时,站的角度不同、处的环境不同以及处的历史阶段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对金融产生不同的认识,但就现代金融而言,它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金融工具,这是金融活动的客体和核心内容,任何研究

金融的人都不可能回避对金融金融的本质及其演进事实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甚至于同一时代、

同一国家的学者对金融本质持有不同

的看法其实是一个见怪不怪的问题,因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不同、着眼点不同,因此,当研

究的视角在横向(不同国别)与纵向(历史视角)之间变化时,对金融本质的认识自然也就有所不同,只是它无法掩盖金融实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换言之,由于金融本

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其内涵相应地也在不断演进,其中不仅有继承而且有发展。

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早期,即19世纪末2 0世纪初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受经济发展水

平的制约,金融活动局限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较小的范围之内,同时由于金融功能还停留在“一

般中介人”,因而其影响还非常有限,但随着经济货币化和经济金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金融也随之迅速发展,遍布城乡的金融机构、不断繁荣的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等等,使金融渗透到几有一切社会生活领域。二战后,世界经济进一步迅速发展,七八十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

浪潮更是席卷全球。在此背景下,金融不但功能更加丰富,对社会经济的渗透更加深入,成为所谓“万能垄断者”,而且金融本身也开始在某种程度上脱离实物经济而独立运行。基于此,西方比较权威的《新帕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