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课本内容.doc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2024年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与政治1. 政治:一种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社会关系和活动形式。

政治的本质是权力关系。

2. 政治学: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学理的学科。

3. 政权:政治控制权。

4. 政治体制:用于管理社会事务和解决社会矛盾的组织和制度的总称。

5. 政治社会化:个体从政治非专业人士逐渐成为政治专业人士的过程。

6. 政治参与:指个体在政治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和方式。

7. 政治权利:个体在政治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如选举权、言论权等。

8. 政治义务:公民应履行的政治责任和义务,如服从法律、参与选举等。

9. 政治稳定:指社会政治组织的发展和变迁得到平衡的状态。

10. 政治文化:一定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习得的一套具有某种指导作用的基本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第二章政治的基本问题1. 政治的目的和职能:保障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政治的性质:政治是一种具有权力性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是政府和统治者实施权力的过程。

3. 政治的形式:政治的形式包括民主政治、专制政治、宪政政治等。

4. 政府:行使国家权力,管理社会事务的机构。

政府的职能包括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等。

5. 政权的类型:政权的类型可以分为专制政权、民主政权和威权政权等。

6. 政治决策:政府根据社会需要和国家利益,通过政治决策制定和实施具体措施,推动社会发展。

7. 政治决策过程:政治决策过程包括问题提出、问题研究、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价等环节。

第三章国家及其性质1. 国家:具有一定领土、人民和主权的国际法上的独立政治实体。

2. 国家的起源:国家的起源有社会契约说、力量说、宗教说等不同理论。

3. 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性质是政治性质,是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的集中体现。

4. 国家的要素:国家的要素包括人民、领土和主权。

5. 国家的功能:国家的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推动经济发展等。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 进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 识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 神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哲学的基本问题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3页 0119页 0256页 0444页 0503页 0626页 0777页 0916页 0987页 1095页 1167页 1308页 1400页 1527页 1604页 1717页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作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高二政治必修4课本教材解析

高二政治必修4课本教材解析

高二政治必修4课本教材解析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空间是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概括和总结,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必修4课本教材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高二政治必修4的课程性质、内容目标和基本理念1.《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

《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该课程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生活与哲学》课程基本的内容目标和总的要求。

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表述,《生活与哲学》课程基本的内容目标和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生活与哲学》教材所遵循的基本理念。

编写《生活与哲学》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基本精神,全面贯彻新课标的各项要求,用新的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和教学观指导教材编写,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和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高二政治必修四课本重点内容.doc

高二政治必修四课本重点内容.doc

高二政治必修四课本重点内容高二政治必修四重点内容(一)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①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②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质高二政治必修四重点内容(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注意】认识的来源是实践。

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

但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高二政治上册主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大政方针、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特点和阶段、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法治与德治、宪法与法律、科技与改革开放、全球化与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3 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4 法律基础知识2. 公民道德与伦理基础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2 伦理道德基本理论2.3 公民道德与社会公德2.4 科学伦理与职业道德二、大政方针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4.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5.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6.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7.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8.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三、中国革命的胜利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1.2 革命的准备和发动1.3 革命的目标和任务1.4 革命的道路和斗争策略1.5 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领导1.6 革命战争的发展1.7 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2.1 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2.2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道路2.3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相互关系2.4 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1.1 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和任务1.2 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3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和条件2. 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2.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2.2 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和途径2.3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3. 全面依法治国3.1 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和原则3.2 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和法治建设3.3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 建设什么样的小康社会1.1 小康社会的核心要求1.2 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和指标1.3 小康社会建设的总体策略2. 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路径2.1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2.2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路径2.3 特殊时期的特殊小康社会建设六、经济建设的特点和阶段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方向1.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主要特点1.2 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战略任务1.3 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主要举措和政策2. 经济建设的阶段与发展模式2.1 中国经济建设新阶段的形成与特征2.2 经济建设发展模式的转变与路径选择七、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经验与制度创新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主要内容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八、法治与德治1. 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1.1 法治和德治的基本概念1.2 法治和德治的辩证关系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关系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基本内涵和内容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2.3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的路径和方法九、宪法与法律1.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1 宪法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2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3 宪法的形式和内容2. 法律的地位和作用2.1 法律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2.2 法律的地位和作用2.3 法律的形式和内容十、科技与改革开放1. 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1.1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2 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 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2.1 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2.2 改革开放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2.3 科技创新对改革开放的支撑作用和保障作用十一、全球化与中国1. 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和趋势1.1 全球化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2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2. 全球化与中国的发展2.1 中国对全球化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作用2.2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和挑战2.3 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战略选择和措施十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定义和内涵1.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含义1.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和目标2. 中国梦的背景和重要意义2.1 中国梦的历史渊源2.2 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基础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路3.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和路径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任务和举措总结:以上是人教版高二政治上册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大政方针、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特点和阶段、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法治与德治、宪法与法律、科技与改革开放、全球化与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方面的内容。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讲义)高二政治下学期精品课件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讲义)高二政治下学期精品课件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课标要求】1.掌握逆向思维的含义、客观基础、主要方法。

2.正确区分逆向思维与逆反心理,提高比较分析能力和反向求索能力,养成敢于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和突破思维定式的思维品质,不断探索与创新【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正确理解逆向思维的方法和时机,展现不同领域和角色的使命担当。

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逆向思维的含义、时机、方法;辩证认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关系。

3.法治意识:逆向思维应当合“理”,也应当合“法”,应建立和完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

4.公共参与:抓住逆向思维的时机,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教学难点】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辩证把握思维正逆互补的关系与作用。

【思维导图】【知识解读】一、逆向思维的含义1.逆向思维⑴含义:如果把原有的思路叫作正向思维,那么一切与原有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

⑵特点: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等、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⑶客观基础: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⑷必要性: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

2.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⑴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①依据:事物的存在总有一定的结构顺序,不同的结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

②作用: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⑵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①依据: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

(新)高考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课本背诵内容电子版

(新)高考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课本背诵内容电子版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国家是阶级统治(本质)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特点: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根本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特点①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②真实性: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4.专政: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民主: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专政就是阶级的统治。

5.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人,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6.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1.政治权利与义务(1)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十八周岁公民都享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此权利是参与管理国家的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政府和公务员等)。

最新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94页 0225页 0277页 0438页 0573页 0655页 0783页 0906页 0926页 1059页 1121页 1287页 1389页 1477页 1610页 1701页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的作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 神
最新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最新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最新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最新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哲学的基本问题
最新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高二政治必修四课本重要知识

高二政治必修四课本重要知识

高二政治必修四课本重要知识1.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放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也是根本特性、本质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有了人脑不一定就有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

3.意识能动作用包括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和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两个方面。

4.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观因素:立场,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知识构成。

5.①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②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③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反对主观主义;b.要坚持全面地、整体地、发展地看"实际"6.主观和客观"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的实际,主观和客观"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湿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二者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8.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1.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促进,错误阻碍.2.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答: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答: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高中政治电子课本pdf

高中政治电子课本pdf

高中政治电子课本pdf
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电子课本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9版)(部编版)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 (2019版)(部编版)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 政治与法治(2019版)(部编版) •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2019版)(部编版) •高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部编版)
•高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部编版) •高三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部编版) •高一思想政治学生读本(部编版)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
•高二思想政治必修3
•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
•高三思想政治选修1
•高三思想政治选修2
•高三思想政治选修3
•高三思想政治选修4
•高三思想政治选修5
•高三思想政治选修6
部编版
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电子课本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9版)(部编版)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 (2019版)(部编版)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3 政治与法治(2019版)(部编版) •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2019版)(部编版) •高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部编版)
•高二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部编版) •高三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部编版) •高一思想政治学生读本(部编版)。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38页 0040页 0121页 0183页 0245页 0340页 0390页 0416页 0440页 0442页 0444页 0446页 0448页 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第三节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第一节 坚持联系的观点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第三节 按客观规律办事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第三节 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坚持唯物辨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人教高二政治必修三电子课本+复习提纲

人教高二政治必修三电子课本+复习提纲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024年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国家政权机构及其职能1. 国家政权的性质和要求- 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它是各个社会阶级之间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产物。

- 国家政权必须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

2.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特点-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机构、政府机构、党政机构和人民团体等。

- 国家政权的基本特点包括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行政机关的内外严格分离等。

3. 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能- 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等。

- 国家机关的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审判和检察等。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度1. 国家宪法的性质和作用- 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政权机构和各级政府机关运行的总章程。

- 国家宪法的作用包括界定国家政权机构的性质、权力和责任,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2. 国家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国家法律制度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军事法规等。

- 国家法律制度的特点包括依法治国、宪法至上、法无禁止即可行、民法典编纂和立法科学化等。

3.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

- 党的建设是党的领导集体的建设,党的领导集体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

三、国家决策制定和实施1. 国家决策的主体和原则- 国家决策的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党的领导机关以及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等。

- 国家决策的原则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民主集中制等。

2. 国家经济发展的决策与实施- 国家经济发展的决策与实施包括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宏观调控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等。

高中政治书章节

高中政治书章节

高中政治书章节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②信用卡、支票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①影响价格的因素②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①消费及其类型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①发展生产满足消费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①企业的经营②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①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②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②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①国家财政②征税和纳税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①市场配置资源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第十课新发现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①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①面对经济全球化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①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②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③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①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②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③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④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①政府,国家行政机关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①政府的权力,依法行政②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②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①处理民族关系的选择,平等、团结、共同繁荣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基本工作方针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进国际社会①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②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③我国外交方针的基本目标和宗旨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生活①体味文化②文化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①感受文化影响②文化塑造人生第二单元文化继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①传统文化的继承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①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②文化创新的途径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②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①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①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②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十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①生活处处有哲学②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①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①世界的物质性②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①意识的本质②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②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①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①社会发展的规律②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①价值与价值观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③价值的创造与实现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①国家的本质②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③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④国际组织概观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①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②英国的议会和政府③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④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①美国的联邦制②美国的两党制③美国的三权分立④美国的利益集团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选择①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②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①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②中国与联合国③走进世界贸易组织④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⑤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2020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旧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38页 0040页 0082页 0144页 0206页 0294页 0318页 0352页 0376页 0378页 0380页 0382页 0384页 0428页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第三节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第一节 坚持联系的观点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第三节 按客观规律办事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第三节 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坚持内因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坚持唯物辨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一课 一 Nhomakorabea从实际出发
2020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上册(旧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高中政治必修1课本内容

高中政治必修1课本内容

高中政治必修1课本内容必修1课本中有很多重要的内容,这些都需要高中学生深入理解,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必修1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1课本内容(一)1.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实行宏观调控的原因:(1)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宏观调控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某些行业和领域不能由市场进行调节;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③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发展经济波动和混乱 ;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2)加强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是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都有扩张性政策与紧缩性政策两大类;财政政策常运用的杠杆有税率、财政支出、国债等,货币政策常运用的杠杆有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规模等。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二册开篇

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二册开篇

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二册开篇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二册开篇学习指南一、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家制度是我国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部分,您将学习到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党制度、民族和宗教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将帮助您了解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基本国策,为进一步学习其他政治知识打下基础。

1.国家性质国家性质是指国家的根本性质,通常由宪法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一制度既植根中国土壤、彰显中国智慧,又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政党制度的有益成果,具有强大包容性和韧性。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最大限度团结广大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

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规定和配套措施,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投入力度,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扎实做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部分,您将学习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将帮助您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知识打下基础。

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是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课本内容
高二政治课本内容(一)
1、哲学上的两大对立: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后者具有从属意义,附属于前者的哲学体系。

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①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它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它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哲学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①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③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一
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5、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高二政治课本内容(二)
1、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对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影响因素
(1)客观因素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主观因素
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②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③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4、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高二政治课本内容(三)
说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⑴区别:
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定领域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如心理学、逻辑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研究各自领域的运动变化的具体规律,而哲学则从这些具体规律中概括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⑵联系:
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轻视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是错误的。

注意以下三个错误观点
①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③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总结:哲学是什么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阐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二政治课本重点知识
高二政治课本重点知识(一)
1、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形式:
①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②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③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因为人类在发行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人们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2)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3)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4、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
①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的属性: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为什么说认识具有反复性?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高二政治课本重点知识(二)
1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其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

3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1)立足社会实践,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5、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的社会历史性、阶级性?最高的价值标准是什么?
(1)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的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它们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这就是它
们的社会历史性。

意义:①把握它,有利于我们正确证人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②有肋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2)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最高的价值标准是人民群众的利益。

高二政治课本重点知识(三)
1、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产生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深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
①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英法德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

②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③直接理论来源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具有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离开物质谈运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