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大体积梁结构施工技术
某高层住宅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某高层住宅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一、项目背景及目标这个项目位于繁华都市的核心区域,是一座高层住宅。
转换层是建筑的关键部位,其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们的目标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二、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在施工前,我们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下管线、交通状况等。
同时,要组织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领。
2.施工材料选用优质混凝土材料,确保其强度、耐久性等指标满足设计规范。
同时,要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工艺(1)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养护的方法,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4)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4.施工质量控制(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2)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4)严格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施工难点及解决方案1.难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缝。
解决方案: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养护的方法,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
2.难点:混凝土强度难以保证。
解决方案:选用优质混凝土材料,严格控制配合比,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确保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难点:施工进度难以保证。
解决方案: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进度。
四、施工安全及环保1.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环保: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减少噪音、扬尘等污染,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时光荏苒,十年磨一剑。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施工工艺流程3、混凝土浇筑方式4、温度控制措施5、养护方法及时间6、质量检测标准7、安全保障措施11 工程概述本协议旨在规范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转换层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111 工程基本情况介绍转换层的位置、尺寸、结构特点等相关信息。
112 施工环境条件包括施工期间的气候条件、周边环境对施工的影响等。
12 编制依据列出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以及施工图纸等编制本方案的依据文件。
13 施工准备131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技术交底,制定施工方案。
132 材料准备确定混凝土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要求,并保证供应充足。
133 设备准备配备足够数量和性能良好的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设备。
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11 原材料选择选用优质水泥、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确保混凝土的性能满足要求。
212 配合比优化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水胶比、砂率等参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22 施工工艺流程221 模板安装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接缝严密,防止漏浆。
222 钢筋绑扎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和连接,确保钢筋的位置和间距准确。
223 混凝土浇筑制定合理的浇筑顺序和分层厚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31 混凝土浇筑方式311 全面分层浇筑适用于平面尺寸较小的结构,从一端开始,逐层浇筑。
312 分段分层浇筑适用于面积较大、厚度较薄的结构,分段分层进行浇筑。
313 斜面分层浇筑适用于结构长度较大、厚度较大的情况,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32 振捣要求采用合适的振捣工具和方法,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
41 温度控制措施411 原材料降温对水泥、骨料等原材料进行降温处理,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412 埋设冷却水管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高层建筑转换层钢筋砼大梁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转换层钢筋砼大梁施工技术摘要:在广州车辆段综合住宅5、6栋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中采取一次整浇工艺,对钢筋绑扎、模板支撑及大体积砼浇筑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成功完成转换层大梁的施工。
关键词:结构转换层;模板支撑体系;大体积砼广州车辆段综合住宅5、6栋工程总建筑面积35100㎡。
地下三层,层高分别为4.65m、3.5m和3.75m;地上分南、北塔楼,南塔楼26层,总高82.4m,北塔楼19层,总高62.4m,均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转换层设置在负一层与首层之间,3根最大转换层大梁截面(b×h)为1500mm×1800mm,跨度9.2m,相应楼板厚度为200mm,转换层梁板采用一次整浇法完成。
1. 模板支撑体系由于转换层大梁施工活荷载和结构恒荷载合计达95kn/m,下层楼板结构不具备支撑该荷载的能力,解决转换层大梁荷载的安全传递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点所在。
除了转换层下方的负一层,在地下负二层、负三层相应区域均要设置钢管支撑将上部荷载垂直传递到基础底板上。
1.1转换层大梁荷载计算以转换层最大梁截面尺寸:1500mm×1800mm计算:(1)荷载标准值:①恒载:砼自重64.8kn/m;模板自重1.93 kn/m;钢筋自重4.55 kn/m;合计71.28②活荷载:振捣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合计6.75 kn/m(2)荷载设计值:kn/m1.2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根据转换梁的荷载,梁支架顶部分别用20槽钢及50mm×100mm 木枋做主、次龙骨,梁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胶合板,梁侧采用a48×3.5mm钢管,间距500mm,a14对拉螺杆@500mm×500mm。
支撑立杆为a48×3.5mm钢管@500mm×500mm,如图1所示。
立杆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图1模板支撑体系(1)立杆承载力验算立杆自重: 0.158×10.1=1.60kn梁传递荷载: 94.98/3/2= 15.83kn立杆承受压力:n=15.83+1.60=17.43kn立杆承载力:故立杆强度符合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转换梁施工工法
高层结构da体积混凝土转换梁施工工法1.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很多高层建筑都在向多功能、多用途方向发展,由于建筑物各部分使用功能和要求不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建筑多功能的要求,就必须在结构中设置转换结构构件,以实现自上而下结构形式、轴线布置的自然过渡。
许多高层商住楼、商办楼的结构设计,底下几层为框架结构、框剪内筒筋混凝土结构,以满足商场da空间的需要,通过上部某层的结构转换层作为承载标准层剪力墙、隔墙荷载的技术转换措施。
da体积转换梁施工中往往存在如下问题:1、自重da,高位转换支撑体系要求高。
2、转换梁内钢筋分部密集,节点交错多,难以浇筑密实。
3、混凝土体积da易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如何解决上述难题,确保转换梁的施工质量和整体结构的安全,我公司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并结合工程实际、经过设计、计算、试验、探索,形成了高层结构da体积混凝土转换梁施工工法。
2.工法特点2.1模板支撑体系安全可靠、一次性投入小、经济适用。
2.2支撑系统支、拆简单便捷、可提高效率、缩短工期。
2.3转换梁高位转换,支撑系统荷载逐层折减,通过反支撑三层有效分散承载力,科学、安全、经济、合理。
2.4混凝土浇筑、养护方法科学、简便、易行、质量有保证。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各类高层商住楼转换层da体积混凝土转换梁的施工。
4.工艺原理4.1采用施工便捷的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在支撑系统底部和顶部对称设置工具式钢垫板底座,使钢管成组、对称设置,加强了支撑系统的稳定性。
在垫板下横向铺设脚手板来扩da楼板受力面积,并通过反支撑三层分散承载力,以保证楼板的安全。
4.2采用定点浇筑的方法,即在da梁钢筋绑扎时在钢筋相对稀疏处每隔1.5~2m 布设下料管,使梁内砼填充能自下而上进行,避免转换梁上部骨料堆积、下部浇筑不密实的现象发生,保证了转换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3精心设计、优化配比、科学养护,分区分层浇筑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散发部分的热量,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高层住宅楼工程结构转换层超大截面梁施工技术
高层住宅楼工程结构转换层超大截面梁施工技术【摘要】在施工前对超大截面梁模板及支撑系统进行设计计算,确保支撑体系在整个结构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且不发生变形。
结合大梁的特点,对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控制,从而保证大梁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转换层超大截面梁支撑体系施工一、工程概况住宅小区四期B3区4号楼工程,框支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58188.23m2,三栋高层C1、C2、C3楼层数分别为28/-3F、27/-3F、26/-3F,裙房局部-4F,建筑总高度为89.11m。
本工程首层为结构转换层,层高6.0m,该结构转换层建筑平面尺寸:21.7m×29.4m。
转换层主梁最大截面尺寸b×h=700mm×2600mm,跨度7.025m。
转换层板厚180mm,梁、板、柱砼标号C45,梁、板、柱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配置。
二、结构简介本工程在±0.000层、标准层(二层)之间的设置箱型钢筋混凝土转换层作为支承以上二十七层标准层结构的技术措施。
此种类型结构主要特点:钢筋密集、混凝土一次性灌入量大、施工缝留置难度大、模板及支承体系要求高,所以认真、周密、合理的制定施工措施对保证结构转换层及整个高层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三、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支撑体系搭设→柱、筒体剪力墙钢筋绑扎→柱、筒体剪力墙钢筋验收→梁底模支设→柱、筒体剪力墙模板支设→柱、筒体剪力墙模板验收→柱、筒体剪力墙混凝土浇筑→柱、筒体剪力墙模板拆除→柱头、筒体剪力墙墙头弹线剔凿打毛、清理→梁钢筋绑扎→梁钢筋隐蔽验收(各方验收)→梁侧模支设→板模支设→检查、复核→板钢筋绑扎、墙肢插筋→梁、板、柱混凝土浇筑。
四、超大截面梁的施工结构转换层的施工,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安全。
通过对超大截面梁模板及支撑系统材料的选择,同时对梁模板及支撑系统进行计算是否符合强度、刚度和承载力的要求,从而保证其在结构转换层整个施工过程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确保系统不发生变形。
转换层大梁施工措施
转换层大梁施工措施第一篇:转换层大梁施工措施转换层大梁施工措施编制————————审核————————批准————————省建三公司青松公寓项目部2002/7/14转换层大梁施工措施一、概况本工程转换层大梁与二层、三层楼板连在一起,大梁下面为一层、二层大厅及地下一层局部二层地下室,转换层大梁宽600mm、900mm高度2700mm,最大跨度6.9m,900mm×2700mm砼大梁6.07t/m2。
梁底至筏板基础顶面16.55m。
二、施工方案1、利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层大梁的砼分三次浇筑(即第一次浇筑砼施工缝留在二层顶板面处。
第二次浇筑的砼施工缝留在转换层顶板梁下3~5㎝处,砼方量600m3。
第三次浇筑转换层顶板砼),以解决该梁施工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
2、施工方法2.1支撑体系(尤为重要,必须加强检查,由木工主管工长、安全员、质量员负责检查、落实。
)第一次浇筑砼高度为580㎜,第二次浇筑砼高度为1470㎜(3.234t/㎡),第三次浇筑砼高度650㎜,支撑的计算主要考虑施工第二次浇筑砼梁的自重荷载,其余施工荷载由第一次浇筑的高度580㎜转换梁承受(待该部分梁砼达80%强度后再浇筑转换梁的第二次砼)。
2.1.1支撑体系设计采用ø48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作模板的垂直支撑,模板采用钢模。
支撑的立杆间距不大于500㎜(小横杆、大横杆下的立杆间距),横杆竖向间距不大于1300㎜,同时考虑扫地杆一道。
为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沿梁长度方向两侧设两道剪刀撑,满堂架子每间沿梁垂直方向设不少于两道剪刀撑,每步脚手架与砼柱固接。
梁下立杆与横杆相连处加双扣件,立杆底垫不小于150×150的高强竹胶板(10㎜)作为垫板。
在浇筑转换层大梁(1.47m部分)砼时其梁底板下一、二层支撑体系不拆除,待转换层大梁全部施工完、砼强度达100%后支撑体系开始拆除。
2.1.2支撑体系验算(计算时暂不考虑已浇筑的580mm梁具有的承载力)纵、横向水平杆计算: 1)强度验算:Mmax=(2.2×1.47×1×0.52)/8=1010.625N·m 抗弯强度验算:σ=Mmax/W≤ f 即σ=1010625/5080=198.9<205N/mm安全。
高层建筑转换层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转换层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摘要】本文结合工程经验,选择了转换层的施工方案,分析了大体积高强混凝土施工浇筑方面和控制措施,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供读者参考【关键词】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荷载传递,收缩应力,裂缝控制。
1、工程概况广东省某工程在广州市市中心,酒店工程。
楼层共33层,地下室2层,建筑面积50000㎡,高度为140m。
该工程第九层为转换层,结构特点是:楼板厚度大,楼面标高变化大,梁截面面积大,其中1000×2000的梁有12条,1000×1800的梁有10条,800×2500的梁有4条。
梁、墙板钢筋级别高,品种多,规格大,含钢率高,净跨度为⒏6-⒐0m,施工荷载大,约为150-30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钢筋锚固长度大,。
2、转换层梁施工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2.1荷载的传递因转换层梁截面尺寸较大,每延长米最大自重100KN/m,加上放时模板支撑自重及施工活荷载合计约106KN/m。
如何解决此荷载的传递为其一问题。
2.2混凝土裂缝的控制以及选材2.2.1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有重大影响。
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是浇筑温度、水化热的绝热温升等各种温度的叠加之和。
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愈高;如外界温度下降,会增加混凝土的降温幅度,特别在外界气温骤降时,会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度梯度,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极为不利。
温度应力是温差引起的变形造成的。
温差愈大,温度应力也愈大。
2.2.2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份是水泥水化所必须的,其余的80%都要被蒸发。
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要产生体积变形,多数是收缩变形,少数为膨胀变形,这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胶凝材料的性质。
混凝土中多余水分的蒸发是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而产生的温升,其他工程中通常采取下列措施:(1)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混凝土升温的热源是水泥水化热,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可减少水化热,使混凝土减少升温。
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分析摘要: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犹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城市用地面积越来越紧张,建筑行业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高的要求,不断将建筑“增高”,然而在增高的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并没有随之发挥作用,此时,在高层建筑的中间增设一个转换层就能够充分发挥建筑的施工功能,本文以某工程为例,从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钢筋的施工、混凝土施工等方面着手,主要来对高层建筑的转换层进行主要分析。
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施工技术措施所谓高层建筑转换层也就是根据建筑物的上部与下部使用功能的不同,将其分别采用不同的结构类型对其进行结构转换,从而使建筑的使用功能充分发挥。
目前,大部分的高层建筑都是下层作为商业用途,上层作为居民住宿用途。
通常商用的建筑所需要的是大空间,而民用建筑则是由多墙、多柱组成各个小空间,而在这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结构形式来进行转换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也就是增设转换层。
增设转换层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梁式、空腹桁架式、斜杆桁架式、箱型和板式等。
下面就通过案例来主要阐述高层建筑转换层的大梁施工技术。
一、工程概况某高层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50695m2,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物总高度98.7m,地上31层,地下2层,抗震等级为二级。
地下室为停车场,1层~5层为商场,框架结构,6层~31层为住宅标准层,剪力墙结构。
二、转换层特点1 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大、数量多、受力复杂。
大部分大梁的高2m,宽1m。
最大梁高3m,宽1.5m,楼板厚度200mm。
转换层混凝土量比较大,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结构布置复杂,转换层梁纵横交错,各种大截面梁数量较多,几乎所有纵横轴线均设有大截面梁,且多数大梁与下层框架梁不在同一轴线上,布置完全不相同,受力复杂。
2 钢筋排布密集,穿插较复杂。
大梁纵横交错,最密集的梁交汇处钢筋排布有32层之多,钢筋最小间距只有10~20mm。
施工时绑扎困难,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度的难度比较大。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梁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梁施工技术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结构转换层越来越多的应用到高层建筑结构中.但是由于其混凝土的用量大,结构断面内的配筋多,整体性要求高,如果采用一般的施工方法就很难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工程实践,介绍了有关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引言:高层建筑的转换层结构受力相对较为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转换层是整个结构的关键部位,要求一次浇捣,施工困难.其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还会对造价造成影响。
在实际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循国家标准,参考现场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接下来作者进行重点论述。
1转换层大梁施工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1.1荷载传递因转换层大梁截面尺寸大,每延米自重大,施工时加上模板自重及施工活载,合计线荷载近,下部楼盖即层楼盖无法直接承受,须采取技术措施解决荷载的安全传递。
1.2混凝土裂缝控制因转换层大梁属超长大体积混凝土梁,极易因此而产生温度与收缩裂缝,须采取技术措施予以控制。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厚板转换层结构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转换层支撑体系及模板安装→暗梁、板底钢筋绑扎→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处理施工缝养护→绑扎板面钢筋→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养护。
2.1混凝土结构转换层中支撑体系的技术要点为了从根本上满足人们对高层建筑所提出的要求,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转换层体积与重量呈现出逐渐增大的发展趋势,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施工企业施工难度的增加。
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的要求,高层建筑工程在施工时,主要采取的是加强模板支撑系统刚度、稳定性、承载能力的方式。
所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支撑体系施工的各个阶段予以充分的重视,促进高层建筑高层施工质量的有效提升。
概述高层建筑大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概述高层建筑大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摘要:高层建筑转换层是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由于其结构受力复杂、楼板厚,所以它对支撑系统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影响建筑整体质量。
在施工设计中,只有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精心组织,采用合适的转换层类型,并对相应的结构空间关系、自然环境条件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好施工组织安排等问题。
规范施工,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为建筑物整体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梁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1梁式转换层简介1.1梁式转换层梁式转换层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最常用的形式。
据统计,国内采用梁式转换层的建筑约占采用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总量的77%。
其采用墙( 柱) →转换梁→( 柱) 墙的途径传力,实际工程转换梁的截面高度为0.8 m ~6.0 m,具有传力路径清晰快捷、工作可靠、构造简单等特点,便于工程计算、分析和设计,并且造价较为节省。
梁式转换层主要受力构件———转换梁,形式多样: 从跨数上,分为单跨、双跨和多跨; 从上部墙体形式上,分为满跨、不满跨、开洞、不开洞、开门洞和开窗洞; 从功能上,分为拖墙、拖柱; 从结构形式上,分为加腋、不加腋; 从采用材料上,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钢结构等。
1.2框筒或者简中简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双向梁布置是用于需要纵向横向同时转换时候。
1.3梁式转换层的传力途径墙———梁———墙或者是柱,这样的传力途径具有传力简单、明确的优点。
对于计算分析和造价都有明显的好处。
1.4 梁式转换层的优势(1)受力能力好;(2)工作可靠;(3)构造简单;(4)施工方便1.5 梁式转换层的结构形式(1)从上部墙体形式上,分为满跨和不满跨,开洞、不开洞以及开窗洞;(2)从混凝土结构以及可靠性研究转换梁功能上,分为托墙和托住;(3)从跨度上,分为单跨、双跨和多跨;(4)从转换梁形式上,分为加腋和不加腋;(5)从转换梁结构采用的材料上,分为钢筋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钢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等等。
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技术某公寓主楼地上24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约40000㎡,总高79.5m,六层以下为框架结构,六层以上为框筒结构,因七层以上使用功能改变,导致柱位、柱距改变,故在六层、七层之间设置转换层大梁支撑标准层柱的转换措施。
该建筑结构转换层大梁是整个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设计上要求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所以施工难度很大。
转换层共有四组大梁,KL—1、5梁高2.7m,宽1.1m,跨度8m,为多跨连续梁,总长32.6m,梁下与六层顶板距离100㎜。
一、施工方案由于该工程分一、二两期施工,二期工程七层以上标准层施工时一期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要求转换层施工时不能影响六层以下正常使用,而大梁施工荷载大,荷载传递困难,受温度和收缩应力影响易产生裂缝,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转换层大梁KL—1、5自重大,若采用一次支模、浇筑混凝土方案,施工时模板的垂直支撑负荷太大,梁下楼板无法直接承受其荷载,且六层以下楼板因客观原因也无法设置支撑,为减轻楼板的负荷,在不影响转换层大梁质量的前提下,经与设计单位协商后决定利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层大梁的分混凝土两次浇筑,即利用第一次形成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原有支撑体系共同支撑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和施工荷载,形成叠合梁以解决该梁施工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
二、施工方法1.为减轻荷载,转换层大梁分二次浇筑,梁截面不变,梁上排筋及箍筋不变,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第一部分为1100x700㎜,下排纵筋相应增加4φ25,另设上排筋8φ25,当第一部分梁强混凝土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继续施工剩余部分(叠合层)混凝土。
同时需将叠合面表混凝土面清理干净,同时应注意的混凝土养护。
2.为确保第一次浇筑形混凝土成的梁具有足够刚度、强度和二次浇筑叠混凝土合面的抗剪强度,将施工缝做成齿槽,要求叠合面尽量粗糙且凸凹不小于6㎜,第一次浇筑高度0.7m(不包括齿高),支撑的计算仅考虑施工第一次浇筑施工缝以下梁的全部荷载,待第一次浇筑的养混凝土护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再浇筑施工缝以上2.0m高混凝土梁;3.梁改为二次施工后,施工缝以下部分的自重可由框架柱及梁下加设的100㎜苯板承载,待梁强度达到100%时,去掉梁底苯板,保证楼板不承受荷载。
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高大梁结构施工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转换层高大梁结构施工技术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从高层建筑转换层的特点出发,从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裂缝控制措施等方面阐述了转换层大梁的主要施工技术、安全与质量控制要点、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高大梁;施工技术1.概述随着高层建筑的多功能、综合用途的发展,下部需要为较大柱网空间(如商铺、办公),上部则需要小开间剪力墙轴线布置房间(如住宅)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
然而,按照这样的建筑形式进行结构布置时,上部墙体多而密,下部柱网少而稀,即刚度上大下小。
这与常规的结构竖向布置的原则正好是相反的。
为了完成上下不同柱网、不同开间、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故需要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转换处理,即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
结构转换层是一个建筑物中不同结构形式相连结的关节点,它既是下部结构的封顶,又是上部结构的空中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结构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纽带作用,转换层具有传力直接,受力明确,造价节省等优点,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常用的结构形式,转换层结构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之一。
2.工程实例2.1工程概况金鑫花园工程位于清远市新城,总建筑面积约为31599.4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8062.02㎡,地下建筑面积35311.46㎡。
规划兴建5栋楼房,其中4、5栋为高层综合楼,4、5栋地下一层为车库,一层为商铺,二、三层为办公楼,四层及以上为住宅,主楼高度为93.4米,为一类超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2.2转换层特点本工程转换层高大框支梁位于四层楼板内,梁板面标高为+11.7000,层高为4.5m。
梁板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在三层梁板面上(标高为+7.200)。
转换层高大梁的截面尺寸主要有:1100mm×1800mm、1000mm×1800mm、800mm×1600mm、1000mm×1600mm、800mm×1500mm、500mm×1000mm等,最大梁截面为1100mm×1800mm。
高层建筑工程中大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工程中大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许多高层建筑也发展成多功能、多用途方向的建筑物,由于建筑物的各部分使用功能和要求的不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等也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为了实现和适应这种结构形式的变化过渡,很多高层建筑中都设置了转换层。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大梁式转换层的施工需要考虑水化热影响及混凝土收缩变形。
在混凝土结构行业标准中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是:“混凝土外表面和环境温度差值≤25℃。
”多数转换梁的施工需按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进行。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
1.施工方案的比较1.1不同施工工艺的比较分析在转换梁混凝土浇筑方案选择时,对转换梁实施常规浇筑法或二次浇筑的施工工艺的各种因素进行比较及效果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效果工艺模板支撑体系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水化热影响工期成本常规浇筑法荷载大,难度大,对下部层楼面结构影响大相同质量难控制大短高混凝土二次浇筑荷载小,难度大,对下部层楼面结构影响小相同质量易控制小长低表1 不同施工工艺比较及效果分析针对不同的工程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施工方案。
当工程要求极其严格或工期很短的情况可采用一次浇筑,此时支撑体系的设计及安装很重要;对于大部分工程,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一般采用二次浇筑,此方案的难题在于保证转换层的整体性。
1.2叠合浇筑技术目前,工程应用中采用二次浇筑工艺的较多,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形成了叠合梁。
应用叠合梁原理将转换梁或转换厚板分两次或三次叠合成型,该方案利用第一次浇灌的混凝土形成的梁支承第二次浇灌的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利用第二次浇灌的砼与第一次浇灌的砼形成的叠合梁支承第三次浇灌的砼的自重及施工荷载,采用这种施工技术,转换梁下的钢管支撑系统只需要考虑第一次砼自重和施工荷载,因而可大大减少下部钢管支撑的负荷,大幅减少模板使用量,同时因砼分层浇灌可缓解大体积砼水化热过高,温度应力对控制裂缝的不利影响;但在施工时应注意叠合面的处理,必要时在合面处采取特殊的构造处理,此方案主要考虑转换层下的梁的承载力,不需另增加支撑系统。
浅析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析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转换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转换层能够实现建筑物不同结构形式之间的转换,为建筑的功能布局和结构稳定性提供保障。
而在转换层的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至关重要。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水化热高、内外温差大等特点,容易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特殊的施工技术和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体积大。
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 1m 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都被视为大体积混凝土。
由于其体积庞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这种温差会产生温度应力,如果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此外,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通常较为复杂,需要连续浇筑,施工组织和管理难度较大。
二、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难点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同时还要控制水化热,这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温度控制如前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容易导致较大的温差,从而产生裂缝。
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施工中的一大难点。
3、施工组织和管理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通常需要连续进行,施工时间长,涉及的人员、设备和材料众多,施工组织和管理的难度较大。
4、裂缝控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裂缝的产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三、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1、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2)骨料:粗骨料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石子;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其含泥量应严格控制。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超长结构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技术
超长结构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技术摘要:通过某工程结构超长结构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例,介绍了提高超长结构大体积混凝土一次成型施工技术及测温和养护技术,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关键词:超长;结构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高层商住楼工程,南北宽22m,东西长94m,总建筑面积58580 m2,地下二层,地上32层,其中地上1~3商场,4~32层为住宅,三层为梁式结构转换层,该层层高为5.4m,有11002500、11002550、11002400、10002400的大梁作为主要的结构构件,板厚200mm。
设计梁柱混凝土为C60,板为C40,后浇带在40天后用C65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由后浇带分割成3个区域,总浇筑量为1780方。
由于结构转换层对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且框支梁绑扎完毕后梁柱钢筋非常密,若不提前采取预控措施,混凝土无法正常浇筑,因此保证转换层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是保证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且由于本工程为重点工程,工程进度要求紧,若转换层施工按传统工艺预留后浇带施工,现场周转材料需大量积压,且工期拖延较长,因此如能一次浇筑施工,将会节约大量成本,且明显提高工期,同时也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
二、浇筑方案的选择根据本工程梁柱钢筋密度大、混凝土标号高及公司要求转换层一次性浇筑完毕等特点,组织公司技术人员进行分组讨论,并积极与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沟通,然后进行汇总,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经济性论证研究,最终确定最佳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
三、砼浇筑前准备工作:1、由于梁柱节点钢筋密度大,混凝土浇筑人员提前进入,在转换梁绑扎阶段由振捣经验丰富的振捣工现场跟班,每绑扎出来一道梁在封梁侧模前进行振捣孔位置预留,并用一根Φ50钢管插入至预留位置,具体插入深度根据振动棒需要插入深度确定。
对插入钢管进行固定,在混凝土浇筑至该部位时拔出,插入振动棒。
2、提前对转换层用的高标号混凝土进行试配,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小粗骨料粒径,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转换层大体积梁结构施工技术摘要:本文根据工程实践,介绍了转换层转换层结构形式及特点、转换大梁的支撑系统、转换梁支撑系统设计、二次支柱楼层混凝土拆模强度等主要施工技术。
关键词: 结构转换层支撑系统二次支柱1 转换层结构形式及特点1.1 转换层结构形式多层商住楼底部3层裙房作为商场、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顶部塔楼布置为住宅。
从结构布置的特点以满足建筑功能上看,上部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以较多的墙体来满足住宅的要求;下部公共部分则希望有尽可能大的自由灵活空间——柱网要大,墙体要尽量少。
此要求与结构的合理、自然布置趋势正好相反。
从结构受力特点看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小,而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 而到了上部则渐渐减少墙、柱并扩大轴线间距。
结构的正常布置与建筑功能之间因此产生了矛盾。
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结构必须以与常规方式相反的设计进行布置: 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 上部采用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则采用刚度小的框架柱。
为了实现这种结构的布置, 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该工程就是在三、四层之间高出裙房屋面处设置了结构转换层,该转换层为梁式转换层结构形式。
2.2 转换层的特点转换层大梁的最大截面为1200mm×2500mm,板厚为250mm,裙房屋面板厚为150mm,为了确保上部荷载通过转换层的梁板柱能安全有效地传递至基础承台, 设计上采取了在梁柱部位设置加强翼缘的办法以确保大梁的稳定性。
由于转换层梁截面大,钢筋密集,致使该层结构自重大,施工荷载亦远远超出支承层楼板的承载极限;同时,由于转换梁钢筋排列密集,柱顶梁柱锚固筋的弯锚,以及加强翼缘钢筋的穿插等,使得在转换层梁板施工中,必须精细计算支撑体系,以确保整个结构的安全可靠,同时也应当合理的安排好钢筋的绑扎顺序等等。
为此,必须作出周密的考虑,制定具体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 转换大梁的支撑系统转换梁截面大,施工荷载达80kn/m2,而支撑楼面设计荷载仅为6kn/m2,因此,按常规的排架及支模方法将无法满足该结构大梁的施工。
3.1 转换梁支撑系统设计的思路经过多种支撑系统技术方案的比较,本工程转换层大梁施工采用“二次支柱, 两次浇筑”法进行。
所谓二次支柱,就是在每层楼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能支持自身重量时即行拆模, 使其产生自然挠度,承受了自身重量后,立即在原支柱位置设置二次支柱,以传递其后上层楼板的施工荷载。
在二次支柱法施工中,转换层下的楼层混凝土自重由已形成的框架结构承受, 所以传至支柱上的荷载就减少了很多,只承受转换层部分施工荷载。
如果采用原封不动地保留楼层梁、板支撑的传统支模方法(即一次支柱)施工, 从荷载传递上可得出底层支柱所受荷载特别大,不但包括转换层的施工荷载,还包括已浇筑的二、三层楼层的荷载,从而使底层支柱超载,以至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或为了安全,也可在底层加密支柱,增加支柱的投入量。
所谓两次浇筑就是为了减少支撑楼层的层数,减少支撑数量,因此必须适当调整转换层的施工荷载,将2.5m高的转换大梁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浇筑混凝土至梁高1.5m 处,从而使施工荷载减至5.12kn/m2,减少了36%。
转换层施工荷载的减轻使得支撑立柱的投入量也随之减少,同时支撑体系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第一次浇筑之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第二次混凝土浇筑时,利用第一次浇筑形成的梁(1200mm×1500mm)及框架柱以及转换大梁的支撑系统,共同支承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和施工荷载。
为确保楼面支撑的整体稳定性、强度和刚度, 必须采用合理的传力体系,将转换层的荷载安全有效地传至基础承台,这就要充分利用已施工好的二、三层梁柱来分担部分荷载。
具体作法是, 首先将二、三层梁板的模板支撑拆除,让梁板开始工作承受自重,然后在原支柱位置设置二次支柱加强梁板,使梁板不致在巨大的荷载作用下变形。
传力体系为:转换梁板→三层柱及部分梁板→二层梁板柱→一层柱→基础承台。
3.2 二次支柱楼层混凝土拆模强度二次支柱要求在每层混凝土达到能支持自身重量时即行拆模,这个拆模强度如何确定,这是施工中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我们确定了当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25mpa即拆除模板,此强度约为设计强度c40的63%,在平均温度25℃时约需要6天。
上述拆模强度低于施工规范gb50204—92的拆模强度要求,故必须经过计算、复核结构在自重荷载下的强度。
计算表明:受弯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对受弯构件的承载力影响是有限的。
构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3%(25mpa)时,构件的设计承载力也仅下降了6%左右, 而此时作用于构件的设计荷载尚有近50%未作用在构件上,所以构件强度达25m pa 拆模是安全可靠的。
3.3排架的搭设因转换梁重量较大,经计算排架需采用5 48mm×315mm无缝钢管及扣件搭设, 立杆的纵横距均为500mm,沿立杆纵横布置三道水平杆并互相联结为一个整体,在梁底每根立柱间纵横方向上设剪刀撑,并在梁底立柱下垫通长50mm×100mm方木。
大梁下立柱原则上使用整根通长钢管,若需要两根竖向连接, 只能采用“一”字扣件对接,禁止采用“十”字扣件连接。
二层、底层的钢管支撑系统与转换层支撑布置相同,施工中应保证各层钢管立柱上、下相对, 大体上在同一垂直线上。
3.4铺设梁底模及侧模梁底模采用10mm厚的胶合板,小楞木间距200mm,横梁间距500mm,底模搁至水平杆上,然后绑扎钢筋,支梁侧模。
侧模亦采用10mm厚的胶合板,为确保模板的刚度和强度, 承受模板传递的多点集中的荷载能力,采用50mm×100mm木方和ф48mm钢管支撑模板,外加ф12mm对拉螺栓。
为抗衡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压力的作用, 螺拴水平间距500mm,上下间距500mm,并采用双螺帽加以紧固。
在梁底模下增设落地斜撑顶住底模, 间距500mm , 在梁侧模加设斜撑固定, 并与搁置底摸的水平杆连接。
转换大梁底模起拱20mm , 以保证混凝土浇捣后梁底平直。
柱翼缘支撑采用钢管抱箍, 并用钢管作顶撑。
4钢筋工程转换大梁钢筋绑扎时采用脚手钢管作临时支撑面, 分层摆放完毕后, 穿箍筋、落位、绑扎成型。
钢筋绑扎操作程序如下: 搭设支撑排架→铺梁底钢筋→铺梁面筋→套紧梁箍筋绑扎就位→穿腰筋→穿拉筋绑扎。
首先,将柱子的钢筋绑扎好,然后开始柱翼缘钢筋的绑扎。
为了便于施工,经与设计院及甲方、监理等有关人员协商后, 将翼缘“”钢筋分成两部分制作, 即“”,待安装就位后搭接焊10d。
柱翼缘钢筋绑扎完毕后,开始大梁钢筋的绑扎。
根据规范我们采用底部钢筋在支座处锚固, 上部面筋在梁跨中处搭接。
钢筋连接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接头, 接头需经抽检合格后, 才能进行钢筋的绑扎工作。
接头位置对梁底筋设在距支座1/4 跨范围内,梁面筋则在跨中1/3 范围内,且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不应超过全部钢筋截面面积的25%。
钢筋的分层采用ф32mm钢筋作垫铁,间距1500mm,层层设置;钢筋保护层则采用ф25mm钢筋作垫块,间距1500mm。
5混凝土工程本工程的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40,我们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
泵送混凝土除应满足结构的设计强度外,还必须具有可泵性,即在泵管内易于流动,有足够的粘聚性、不泌水、不离析,并且摩阻力较小。
为此, 我们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选择。
粗骨料选用粒径10mm~30mm 的石子,细骨料采用中粗砂,水泥选用5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60mm~180mm,水灰比为0.5, 砂率为40%。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同时,也为了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防止混凝土开裂,我们采取了在混凝土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和适量的粉煤灰。
在泵送混凝土开始时,用相同成份和比例的水泥砂浆润滑泵管以保证泵送混凝土输送正常。
为防止管道堵塞,泵送混凝土时先慢后快,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0分泵送一次。
浇捣混凝土时,采用分层浇筑,浇筑前应专门对混凝土工,特别是手持振动捧的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规范操作。
由于钢筋的密集限制了混凝土的流动,故要求多面下料,振动棒多面振捣,对于振动棒确实无法伸入的钢筋特别密集区辅以人工用钢筋插扦振捣, 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
在柱、柱翼与转换梁之间设施工缝,先期浇筑柱、柱翼混凝土至大梁底。
在进行柱子翼缘部分的混凝土浇筑时,由于上部钢筋非常密集,混凝土难以下落,同时振动棒也难以插入。
为了确保这部分混凝土的密实性,我们采用在柱翼缘两侧面模板处各开一洞,通过此处将混凝土倒入及振动棒插入,待混凝土浇筑此处时,再将洞口封闭,然后继续上部混凝土的浇筑。
转换梁分两次施工,第一次大梁混凝土浇筑至裙房屋面标高(15.47m),待强度达到25mpa以后,再继续浇筑转换大梁至16.47m,完成整个转换层的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及时覆盖草包湿水养护,24小时后适当松动大梁的侧模及侧模支撑,确保侧向的养护效果,混凝土的全部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6结束语由于我们在转换层大梁的施工中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合理的组织,并采用了恰当的施工方案,使得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捣质量等有了切实的保证,得到了业主、设计及监理方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1]赵西安.高层建筑结构实用设计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