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选材与加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材和加工
一、教学目标
1.积累生活素材,掌握选材方法,能够围绕中心选取恰当、新颖、有意义的题材。
2.结合衷心的需要,进行恰当地剪裁,能够做到详略得当,主题集中。
3.借鉴名家名篇,品读例文平垫,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二、写作指导
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做琴要选择质地优良的木材,作文当然也在选取恰当精巧的材料。同时,有了好的材料,还需要剪裁,正如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无论写什么文体的文章,作者都要根据立意对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如果与主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再好的材料也要舍弃。
(一)选材的原则
1.选材要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选材就是要选择那些有自己真实体验和真情感悟的素材。好素材来自生活,自己的精彩经历,学校的特别故事,社会上的感人事迹,都是我们选材的范围。如《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文章选定了秋天这样一个季节,是因为作者的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文章记叙了母亲在他摔东西的默默忍受,宽慰照顾;母亲重病缠身,却想要推着他去看花,好让儿子恢复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接过花没有看,母亲就永远地离开他了……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儿,充分地表现出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真挚细腻,感人至深。
2.选材要精
要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典型素材作文文章的材料。典型素材,是指那些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充分表现作者独特生活体验的材料。如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选取了自己一家与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蛋等。这些材料真实生动,将贫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刻画得栩栩如生。
3.选材要新
刘禹锡说:“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所谓的新奇,是指要独辟蹊径,“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或者是旧的素材,阐发处新意。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选取了三个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可爱。其中第三个事例“防空洞谈话”,虽然与前两个轰轰烈烈的战斗和牺牲场面相比,或许还显得有些平淡,但这个细节却从另外一个侧面刻画了战士的内心世界,真挚感人,打动人心,非常典型地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无私奉献和乐于牺牲的精神。
(二)材料的加工
1.详略得当
能够体现人物性格反映文章主旨的片段、细节可不惜浓墨重彩;和主题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则应一笔带过,惜墨如金。如《木兰诗》,详写的部分有木兰的充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的是战争的场面,之所以这样处理材料,是因为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的作战勇敢,而是重在表现木兰的深明大义,品质高贵。诗中紧扣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女英雄形象。
一般说来,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进行详写;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进行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磨生动,也要毫不吝惜地割舍。
2.组合有序
材料的组合,是指根据材料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合理安排材料。写记叙文,刻画主要人物,可以正面描写,精选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件、细节;也可以侧面烘托,选择周围人物的评价来映衬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如《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章,正面写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侧面写围观群众的反应。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把小若瑟夫和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表现穿插来写,对比鲜明,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写议论文,摆事实讲道理时,也可以运用正反对比、同类并举、类比引申、比喻阐释等多种技巧来组织论据,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三、教学建议
(一)围绕题目选取材料,力求典型真实,突出中心。
1.学生阅读“写作导引”,谈谈选材要注意哪些问题。
2.教师以经典文章为例,讲解选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3.分组交流一:学生阅读写作“写作实践”一中的列举的材料,选出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两则,并说明原因,小组交流。
4.小组交流二:围绕“身边的感动”这一中心,你能回忆起哪些感动过你的事件、片段或细节?小组交流
5.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学生所选材料是否扣题,是否真实典型。
(二)选材要新颖独特,富有个性,吸引读者。
1.教师推荐两三篇例文(课外名家名篇或者中考满分作文),课前引发。
2.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课文或者课外读过的文章中有哪些妈妈的形象让你印象深刻?
3.教师补充讲解如何选材能够新颖独特,打动读者。
4.学生详细列举自己妈妈的特点,然后小组交流。筛选出最能突出妈妈鲜明个性的材料。
(三)围绕中心加工素材,做到详略得当,小处入手,立意深远。
1.阅读“写作实践”三的“写作要求”和“提示”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什么是“幸福”,引导学生认识“幸福”内涵,避免立意肤浅
2.阅读“提示”2,让学生回忆捕捉自己感受到幸福的真实体验,明确自己的写作重点。
3.阅读“提示”3,小组内相互说说: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你经历过哪些幸福的事?从小处入手,避免假大空,泛泛空谈。
4.按照要求完成写作。
四、例文评点
习作一:
身边的正能量
焦文涵
仰首黑板,低头作业,初三的日子平淡而机械地滑过。驻足陈思,身边总有一些小事在不经意间滑过,让我们日渐麻木的心潮湿柔软……
一个背影
在阶梯教室上完课,心急如焚的同学们顾不得礼貌,“轰”的一下冲出教室,凌乱的身影给教室平添了几分狼藉。这时,偌大的教室只余下他一个人。只见他将凳子一张张推到书桌下,收走抽屉里的纸花,那么稳重,那么井然有序。落日的余晖映着他脸上淡淡的笑容,勾勒出一副金色的油画,平和怡然。教室恢复了原貌,他轻轻带上门,向着夕阳走去……
在我们安享舒适时是否还记得那些背后默默奉献的?那些正能量?
一曲欢歌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新房,踏出电梯,欢快的歌声扑面而来。正在诧异时,只见两个装修的油漆工边唱歌边认认真真地刷着墙,一遍又一遍,墙壁光滑如镜、洁白如雪。他们的头发上、衣服上溅满了白色的斑点,却依然不亦乐乎。能将辛苦劳累的工作干得如此快乐、如此诗意盎然,让我感动不已。
在我们抱怨学习时,是否记得那些乐于工作的人?那些正能量?
一抹亮色
阴霾的天气,我和母亲驶入加油站。小伙子大声指挥者“请倒车”,标准得手势,洪亮的声音,是我不禁融入这激昂的乐调中。“请问加多少?”小伙子礼貌地招呼着我们,一霎时,心情也随他橘黄色的工作服一般明亮鲜艳起来。是啊能将一件小事干得有声有色,尊重职业,认真工作,这样的人最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