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疾病之黄疸
黄疸中医内科学
contents •黄疸中医内科学概述•黄疸的中医诊断•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黄疸的预防与护理•黄疸的中医研究进展•黄疸的病例分析目录黄疸的定义黄疸的分类黄疸的定义与分类黄疸的病因黄疸的病机黄疸的病因与病机黄疸的治疗原则030201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合参辨病识别黄疸的病因、病程、病理变化等。
辨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环境等因素,判断病情的寒热虚实,以及所属证型。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胆腑郁热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右胁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黄厚腻或糙腻,脉弦数或弦滑。
综合分析,确定证型湿热内蕴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精神疲倦,肢体困重,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溏薄或秘结,小便黄赤,苔黄厚腻,脉濡数或弦数。
脾虚湿困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精神萎靡,肢体困重,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溏薄,小便淡黄,苔白厚腻,脉濡缓或濡滑。
肝脾不和证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脘腹胀满,嗳气恶心,厌食油腻,大便溏薄或秘结,苔白厚腻,脉弦滑。
随症加减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体质差异,适当调整中药配方,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辩证施治根据黄疸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药包括茵陈、栀子、大黄、赤芍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
口服中药患者需按时口服中药汤剂或丸剂,以达到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目的。
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体质差异,适当调整针灸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随症加减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接触有毒物质避免过度使用药物护理方法饮食护理休息与活动心理护理病情监测中药新药研究总结词详细描述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近年来在黄疸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详细描述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对改善黄疸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黄疸中医内科学》课件
红细胞原因
血液疾病(如贫血, 地中海贫血)和 血液疾病相关的异常,会导致红血 球在衰亡时释放出大量胆红素, 从而引起黄疸.
黄疸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常见症状
肤色黄染, 尿液变深, 粪便颜色变浅, 粘膜(眼球或口唇)也可能变黄.
诊断要点
身体检查, 检查血液和尿液中胆红素水平, 检查肝功能, 腹部超声.
结论和要点
1
黄疸有很多原因
包括肝病,胆汁淤积和血液疾病应注意黄疸症状并及早就医.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佳
中医治疗黄疸的原则是标本兼治,以个体化治疗为主.
3
护理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黄疸的预防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应该尽可能地调节身体,避免损伤.
连翘解毒丸
疏散肝胆,解毒退黄. 适用于肝胆 胰脾疾病引起的黄疸.
黄疸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1 饮食安排
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多吃水果,蔬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 保持健康
合理运动和休息规律,维护充足睡眠时间,预防暴饮暴食和长时间处于低血糖状态.
3 避免损伤
哮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急性肝脏炎等疾病加重,或感冒发热期间注意保暖,避免 剧烈运动和大汗淋漓。
黄疸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生成和/或排泄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引起的. 胆红素积累在血液和组织中时会 导致黄疸的表现.
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肝内原因
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 肝病), 肝脏损伤和其他唤醒肝脏 细胞死亡的因素, 会导致肝细胞 破坏, 从而引起黄疸.
胆道原因
胆管阻塞(如胆管结石, 胆管肿瘤) 会阻止胆汁流向小肠, 导致胆红 素的从肝脏进入小肠的过程被打 断, 因而胆红素积累在身体内.
中医内科学——黄疸
中医内科学——黄疸一、概念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二、病因病机1.时邪疫毒,熏蒸肝胆2.酒食伤脾,化生湿热3.积聚内阻,胆汁失泄4.化源不充,血不荣色三、诊断要点l.目黄、身黄、小便黄乃黄疸三大主症,且三症之中尤以目黄为要。
2.有肝炎接触史、服用对肝有损伤药物史,或酗酒史等。
3.相关血液生化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黄疸的诊断与鉴别。
四、鉴别诊断1. 萎黄相同点:症状:肌肤发黄的临床表现。
病机:气血不足的相似病机。
不同点:萎黄:症状:皮肤萎黄不华,且目睛不黄。
病机:重在血虚。
黄疸:症状:目睛发黄。
病机:重在血败。
2.黄胖病相同点:症状:皮肤色黄之症。
病机:气血耗伤之相类病机。
不同点:黄胖:病因:气血耗伤源于肠中钩虫匿伏,蚕食血气。
病机:以致血虚不华于色。
表现:面部肿胀色黄,肌肤色黄带白而目睛如故。
黄疸:病因:湿邪、疫毒。
病机:胆汁泛溢、气血之败,血不华色。
表现:身、目、小便黄。
五、辨证要点1.阳黄、阴黄、急黄、虚黄2.湿热轻重阳黄——湿热所致,有偏重于热、偏重于湿之分,辨湿、热之重轻。
3.阴黄之寒湿与淤血阴黄——脾胃虚弱,寒湿内阻与肝郁血瘀,胆液失泄两类。
六、治疗原则阳黄——清热利湿为主,通利二便是驱逐体内湿邪的主要途径。
阳黄证无论湿热之重,苦寒攻下法的应用均有利于黄疸的消退,但须中病即止,以防损伤脾阳。
急黄——清热解毒凉血为主,择用攻下、开窍之法。
阴黄——依据寒湿或血瘀的病机特性,分别采用温化寒湿、化瘀退黄之法。
虚黄——健脾生血柔肝。
黄疸的中末期治疗应重在健脾疏肝、活血化瘀,以防黄疸转生积聚、鼓胀,而先安未受邪之地。
七、分证论治阳黄1.热重于湿主症: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可兼见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心中懊恼,口干而苦,恶心欲吐,胁痛。
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泻下。
方药:茵陈蒿汤。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栀子——苦寒以清利三焦之热;大黄——通导阳明之积,使湿热从大小便而去。
肝胆病证黄疸-PPT资料61页
∆ 代表方:茵陈蒿汤加减。
∆ 本方有清热通腑,利湿退黄的作用,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主方。
∆ 组成: 茵陈清热利湿,疏利肝胆----君;
∆
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并可退黄----臣;
∆
大黄通利大便,导热下行-----佐,
∆
三药相配,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湿去热除,则发
黄自退。
∆ 常用药物:黄柏、连翘、垂盆草、蒲公英清热泻下;
∆ 代表方:茵陈术附汤加减。
∆ 方义:本方温化寒湿,用于寒湿阻滞之阴黄。
∆ 组成:
∆
茵陈、肉桂、附子:温化寒湿退黄;
∆
白术、干姜、甘草:健脾温中;
∆
郁金、厚朴、苍术、茯苓、泽泻行气健脾燥湿;
加减:
1、若脘腹胀满,胸闷、呕恶显著,可加苍术、厚朴、 半夏、陈皮,以健脾燥湿,行气和胃;
2、若胁腹疼痛作胀,肝脾同病者,当酌加柴胡、香 附以疏肝理气;
常可危及生命,若救治得当,亦可转危为安。 阴黄病程缠绵,收效较慢;倘若湿浊瘀阻肝胆
脉络,黄疸可能数月或经年不退,须耐心调治。
总之黄疸以速退为顺。
如 《 金 匮 要 略 ·黄 疸 病 脉 证 并 治 》 指 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 日以上瘥,反剧者为难治。”若久病不愈, 气血瘀滞,伤及肝脾,则有酿成癥积、鼓 胀之可能。
中医内科学
第四章:肝胆病证
黄疸
黄疸
[概述]
一·定义: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内伤饮食 劳倦或它病后,导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胆 失疏泄失常,胆汁外溢,以目黄、身黄、尿 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病证。
病因:湿热疫毒
概 病机: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
胆汁外溢。
括 病位:肝胆
临床特征:目黄、身黄、尿黄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肝胆系统疾病的症状
中医内科学如何诊治肝胆系统疾病的症状中医内科学对于诊治肝胆系统疾病的症状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肝胆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包括胆囊炎、胆结石、肝炎、肝硬化等,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质、情志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认为,肝胆互为表里,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胆附于肝,贮藏和排泄胆汁。
当肝胆功能失调时,就容易出现各种疾病症状。
常见的肝胆系统疾病症状包括胁痛、黄疸、口苦、眩晕等。
对于胁痛,中医认为其病因主要有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肝胆湿热等。
肝郁气滞型胁痛,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所致,表现为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常伴有胸闷、嗳气等症状。
治疗上以疏肝理气为主,常用方剂如柴胡疏肝散。
瘀血阻络型胁痛,多因久病入络,瘀血停滞所致,表现为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舌质紫暗。
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常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
肝胆湿热型胁痛,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蕴结肝胆所致,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不爽。
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
黄疸也是肝胆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中医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
阳黄多因湿热蕴蒸所致,表现为黄色鲜明如橘色,伴有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
治疗以清热利湿、通腑退黄为主,常用方剂如茵陈蒿汤。
阴黄多因寒湿阻遏所致,表现为黄色晦暗如烟熏,伴有脘腹痞满、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
治疗以温中化湿、健脾和胃为主,常用方剂如茵陈术附汤。
口苦这一症状,在肝胆系统疾病中也较为常见。
中医认为,口苦多由肝胆郁热或肝胆湿热所致。
肝郁化火者,常伴有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等症状,治疗以清肝泻火为主,常用方剂如丹栀逍遥散。
肝胆湿热者,除口苦外,还常伴有口中黏腻、舌苔黄腻等症状,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四章2.黄疸
物或手术治疗。
退黄药物
使用一些具有退黄作用的西药 ,如苯巴比妥、糖皮质激素等 。
光照疗法
对于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照 射治疗,帮助降低血清胆红素 水平。
血液净化疗法
对于严重黄疸,采用血液透析 、血浆置换等方法,清除体内
过多的胆红素。
日常调理与预防
03
黄疸的治疗
中医治疗
01
02
03
04
中药治疗
根据黄疸的类型和病因,采用 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
茵陈蒿汤、逍遥散等。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特定的穴位,调节气 血,改善黄疸症状。
推拿治疗
通过推拿手法,促进气血流通 ,缓解黄疸。
食疗
根据病情,推荐相应的食物, 如绿豆、冬瓜等,辅助治疗黄
疸。
西医治疗
病因治疗
肝内胆管阻塞
由于肝内胆管阻塞,导 致胆汁排泄受阻,胆红 素逆流回血液,引发黄
疸。
肝炎
肝炎时肝细胞受损,导 致胆红素摄取、转化和 排泄能力下降,引发黄
疸。
溶血性疾病
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 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
引发黄疸。
02
黄疸的症状与诊断
黄疸的症状
巩膜黄染
眼球的白色部分出现黄色,这 是黄疸的典型表现。
粪便色浅
黄疸时,粪便颜色可能变浅, 甚至呈白陶土色。
皮肤发黄
黄疸最明显的症状是皮肤呈现 黄色,通常先从面部开始,逐 渐扩散至全身。
尿液深黄
尿液颜色加深,呈现浓茶色。
食欲减退
黄疸可能导致食欲减退、恶心、 呕吐等症状。
黄疸的诊断标准
血清胆红素升高
通过血液检测,发现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是诊 断黄疸的主要依据。
黄疸名词解释中医
黄疸名词解释中医
黄疸是中医学中常见的一种病症,也称为“黄胆病”。
它是由于人体
内的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排出体外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现象。
当胆红素
在肝脏内不能被正常代谢分解,或者肝脏功能受损时,就会导致血液
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使皮肤、眼白等部位呈现出明显的黄色。
黄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在中医学中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根据中医理论,黄疸属于“黄疸证”范畴,其主要表现为面部、眼球、口唇等处出现黄色,并伴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感觉。
根据具体情况,中医学将黄疸分为多种类型,如寒性黄疸、湿性
黄疸、血淤型黄疸等。
对于治疗黄疸,中医学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
治疗常采用中药,如黄连、栀子、茵陈等,以清热解毒、利胆排毒为
主要作用。
针灸治疗则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体内气血运行,促进
胆汁分泌和代谢排出,以达到治疗黄疸的目的。
总之,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学术语,其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都有着
深入的探讨和应用。
对于患有黄疸的患者来说,及早诊断和科学治疗
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内科学:黄疸的病机转化及鉴别诊断
中医内科学:黄疸的病机转化及鉴别诊断
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重要考点黄疸的病机转化及鉴别诊断。
一.病机转化
外感湿热、饮食不节或酗酒过度,酿生湿热,蕴结于脾胃,熏蒸肝胆之阳黄,可因热盛伤阴而致阴虚湿阻,也可因苦寒药过用伤阳或素体阳虚致湿邪寒化,寒湿困脾,转为阴黄。
脾胃肝胆湿热之阳黄,还可因湿热阻滞气机致血行不畅而出现肝胆血瘀;湿热互结化毒,充斥脏腑,可转化为热毒炽盛;热毒不解,深入心营,内陷心包,转化为热毒内陷证;热毒伤正日久可致肝肾阴阳衰竭。
感受寒湿或阳黄转阴之寒湿困脾阴黄证,可因阳气受遏,进一步致脾肾阳虚,也可因气血运行受阻,而致瘀滞两胁,肝血瘀阻。
二.黄疸的鉴别诊断
1.黄疸与萎黄
均有身黄,二者的鉴别以目黄的有无为要点。
(1)黄疸:病因多为感受时邪,饮食所伤,脾胃虚弱,砂石、积块瘀阻有关,病机为湿滞脾胃而致肝胆失疏,胆法外溢所致;以目
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
(2)黄疸:病因是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萎黄的病机是脾虚不能化生气血,或失血过多,致气血亏虚,肌肤失养。
以身面发黄且干萎无泽为特征,双目和小便不黄,伴有明显的气血亏虚证候,可见眩晕耳鸣,心悸少寐等。
2.黄疸与黄胖
二者的鉴别也以目黄的有无为要点。
(1)黄胖:多与虫证有关,久之耗伤气血,脾虚生湿,致肌肤失养,水湿渐停,而引起面部肿胖色黄,身黄带白,但眼目不黄。
黄胖多肿,色黄中带白,眼目如故或洋洋少神。
(2)黄疸:眼目皆黄,无肿状;黄疸由脾经湿热郁蒸而成。
《黄疸中医内科学》课件
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 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05
黄疸的现代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进展
诊断标准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黄疸的诊 断标准逐渐明确,包括血清胆红 素水平、肝功能检查等。
治疗方法
除了传统的中医疗法,现代医学 还引入了光疗、药物治疗等手段 ,针入研究黄疸的发病机制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深入挖掘黄疸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 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创新治疗方法
结合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探索黄疸治疗的创新方法,提高治 疗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黄疸研究的进步,为全球患者 带来福音。
THANKS
疸。
病机
湿热内蕴
湿热邪气侵犯脾胃,导致运化 功能失常,湿热内蕴,胆汁外
溢。
气血瘀滞
湿热邪气侵犯脉络,导致气血 瘀滞,影响胆汁正常排泄。
正气虚弱
正气虚弱,无力抗邪,湿热邪 气侵犯,引发黄疸。
肝脾失调
肝脾功能失调,影响胆汁正常 排泄,形成黄疸。
诊断标准
尿黄
尿液颜色加深,呈 现黄色或深黄色。
肝功能异常
感谢观看
避免感染
预防各种感染,特别是病毒性肝炎, 以降低黄疸的发病风险。注意个人卫 生,加强免疫力,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黄疸症状。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人群 ,如慢性肝病患者和老年人,更应加 强体检频次。
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 、高血压等,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以降低黄疸的发病风险。
用药指导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避免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停 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病症:黄疸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病症:黄疸【定义】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
本病证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相同,可涉及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
临床常见的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以及蚕豆病、钩端螺旋体病、消化系统肿瘤等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黄疸病因分为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多属湿热疫毒所致,内伤常与饮食、劳倦、病后有关,内外病因又互有关联。
其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病机关键是湿。
【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目黄、肤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2.常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症状。
3.常有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不节,或有胁痛、癥积、鼓胀等病史。
4.相关血液生化检测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鉴别诊断萎黄萎黄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均不黄,常伴头昏倦怠,眩晕耳鸣,心悸少寐,纳少便溏等症状。
【辨证论治】(一)急黄疫毒炽盛临床表现:发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烦躁抽搐,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代表方:犀角散。
(二)阳黄1.热重于湿临床表现: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或见心中懊,腹部胀闷,口干而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法: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代表方: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临床表现:身目俱黄,黄色不及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或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濡数或濡缓。
治法: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代表方: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阳黄初起见邪郁肌表,寒热头痛之表证者,宜疏表清热,宣散外邪,利湿退黄,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如热留未退,乃湿热未得透泄,宜增强泄热利湿之功,可加栀子柏皮汤。
中医内科学-黄疸
2、阴黄 寒湿证 脾虚证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八、转归预后
本病的转归与黄疸性质、体质强弱、治疗护 理等因素有关。一般阳黄起病急病程短,阴黄起 病缓病程长。急黄为阳黄的重症,病情危重,应 及时救治。阳黄、阴黄、急黄虽性质不同,轻重 有别,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一般说来,阳黄预后良好,急黄邪入心营, 耗血动血,预后多不良。至于阴黄若阳气渐复黄 疸渐退,预后良好;若阴黄久治不愈,化热伤阴 动血,黄疸加深,转为鼓胀重症,则预后不良。
中医内科学系列课件
之
黄疸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一、定义
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 舒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以目黄、身黄、 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其中以目睛 黄染为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疸:“瘅,劳 病也” 《说文》 “黄疸病” 《辞海》疸通 瘅、癉。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 治法:清热利湿,佐以通腑。 • 方药:茵陈蒿汤。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 症状:身目发黄如橘,无发热或身热不扬, 头重身困,嗜卧乏力,胸脘痞闷,纳呆呕恶, 厌食油腻,口粘不渴,小便不利,便稀不爽, 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 治法:除湿化浊,泄热除黄。 • 方药:茵陈四苓汤加味或甘露消毒丹。
脾胃虚寒 素体脾胃阳虚,或病后脾阳受伤, 湿从寒化,寒湿阻滞中焦,胆液被阻,溢于肌肤而 发黄。
积聚日久不消 淤血阻滞胆道,胆汁外溢而产
生黄疸。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点 十分。
总之,黄疸的发生往往内外相因为患。从脏腑来看, 不外脾胃肝胆,而且是脾胃波及肝胆。
黄疸病证的基本病机是湿浊阻滞,胆液不循常道外 溢而发黄。但从整个病理演变分析,发黄的关键是湿蒸 热郁。从外因来看,外邪不得泄越是发黄的重要因素。 从内因来看,湿邪蕴结中焦,阻滞气机,致使肝气郁而 失于舒泄,胆汁输送不循常道,外溢浸淫。所以,无论 外因、内因,二者都有瘀滞不解、内结不散的突出特点。
黄疸中医内科学
03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黄疸色泽
观察黄疸的颜色、深浅程度,以判断黄疸的 轻重。
黄疸部位
观察患者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发热、腹痛、 恶心、呕吐等,以辅助诊断。
伴随症状
观察黄疸出现的部位,如全身性黄疸、局部 性黄疸等,有助于判断黄疸的病因。
实验室检查
通过肝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实验室检查 ,可进一步确诊黄疸。
02
03
04
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湿邪内生 ,胆汁外溢,形成黄疸。
病机
湿热内蕴
湿热邪气内蕴脾胃,影 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 胆汁外溢肌肤,形成黄
疸。
气血瘀滞
湿热邪气影响气血运行, 导致气血瘀滞,胆汁外
溢肌肤,形成黄疸。
肝胆疏泄失职
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 溢肌肤,形成黄疸。
脾虚湿困
脾胃虚弱,湿邪困阻中 焦,影响气血运行,导 致胆汁外溢肌肤,形成
06
黄疸的现代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进展
诊断标准
现代医学对黄疸的诊断标准不断 更新和完善,通过肝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提高了黄疸 的早期发现率。
治疗方法
除了传统的药物治疗外,现代医 学还引入了光疗、换血疗法等手 段,针对不同类型的黄疸采取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疗效评估
现代医学对黄疸的治疗效果评估 更加科学和客观,通过对比治疗 前后肝功能指标、黄疸指数等指 标的变化,综合评价治疗效果。
研究展望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如生物学、化学等,从 多角度深入研究黄疸的病因机制和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
进一步探索黄疸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黄疸中医内科学
黄疸中医内科学xx年xx月xx日•概述•中医对黄疸的认识•现代医学对黄疸的认识•黄疸的预防与调护目•黄疸的病例分享录01概述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中以目睛黄染为最主要特征。
黄疸定义湿热内蕴、寒湿内盛、瘀血阻滞、脾虚血亏、肝阴不足等。
黄疸分类定义与分类黄疸病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
黄疸病机湿邪是黄疸发病的关键因素,湿热、寒湿、瘀血等病理因素均可以导致黄疸的发生。
病因与病机临床表现与诊断黄疸临床表现目黄、身黄、小便黄,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症状。
黄疸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舌脉象进行综合诊断。
02中医对黄疸的认识以湿热为主,伴有肝胆湿热和胃热炽盛,皮肤、面目、小便俱黄,颜色鲜明。
黄疸的中医辨证分型阳黄以脾虚寒湿为主,伴有脾虚寒湿、营卫不和,皮肤、面目、小便俱黄,颜色晦暗。
阴黄以急性湿热疫毒为主,伴有疫毒内侵、高热炽盛、湿热内蕴,皮肤、面目、小便俱黄,颜色深黄。
急黄针灸疗法采用针灸疗法,如针刺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位,以调和气血、舒缓情志。
中药内服根据黄疸的类型和病情轻重,采用不同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如茵陈蒿汤、逍遥散等。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手法,如按揉肝胆经、脾胃经等,以调和气血、舒缓情志。
黄疸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黄疸的优势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全面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整体观念中药治疗黄疸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不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额外的负担。
副作用小中医治疗黄疸的疗效较为稳定,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但不易复发。
疗效稳定中医治疗黄疸的同时,还可以对患者进行综合调理,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综合调理03现代医学对黄疸的认识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不能完全代谢和排泄,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由于肝脏受损,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阳黄
1)热重于湿证:湿热熏蒸,困遏脾胃,壅滞肝胆,胆汁泛溢-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茵陈蒿、栀子、大黄、黄柏、连翘、垂盆草、蒲公英、茯苓、滑石、车前草
2)湿重于热证:湿遏热伏,困阻中焦,胆汁不循常道-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藿香、白蔻仁、陈皮、茵陈蒿、车前子、茯苓、苡仁、黄芪、连翘
3)胆腑郁热证:湿热砂石郁滞,脾胃不和,肝胆失疏-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柴胡、黄芪、半夏、大黄、枳实、郁金、佛手、茵陈、山栀、白芍、甘草
4)疫毒炽盛证:湿热疫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肝-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味
犀角(用水牛角代)、黄连、栀子、大黄、板蓝根、生地、玄参、丹皮、茵陈、土茯苓
2、阴黄
1)寒湿阻遏证: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附子、白术、干姜、茵陈、茯苓、泽泻、猪苓
2)脾虚湿滞证: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
黄芪、桂枝、生姜、白术、当归、白术、甘草、大枣、茵陈、茯苓
3、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证:湿热留恋,余邪未清-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
茵陈、黄芪、黄柏、茯苓、泽泻、车前、苍术、苏梗、陈皮
2)肝脾不调证:肝脾不调,疏运失职-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活归芍六君子汤柴胡疏肝散:陈皮、柴胡、枳壳、芍药、炙甘草、香附、川芎
归芍六君子汤:党参、当归、白术、山药、白芍、山楂、麦芽、郁金
3)气滞血瘀证:气滞血瘀,积块留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柴胡、枳壳、香附、当归、赤芍、丹参、桃仁、莪术,鳖甲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