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奇石》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奇石教学设计

奇石教学设计

《**奇石》教学设计 -**雄姿灵秀,气势磅礴,是著名的圣地。

本文向我们展示的是**四绝之一的**石。

在作者笔下,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出它神奇,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趣味横生。

不禁让人由此及彼,更加喜爱**。

本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共六个自然段,有三个自然段配有图片,可说是图文并茂,为理解课文提供了良好的**.**是名胜,可孩子年纪小,真正去过的不多。

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热爱祖国之情.【教学目标】ﻭ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ﻭ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向往去**看奇石。

ﻭ【教学重点】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ﻭ【信息资料】ﻭ1、多课件、生字卡片.2、搜集**的有关资料。

ﻭ【教学时数】两课时。

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ﻭ一、切入举偶ﻭ(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块想一想、说一说。

)刚才小朋友看到的和描述的是**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石》,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板书课题。

ﻭ课件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敢想敢说,发挥了主体作用。

ﻭ2、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吗?都去过哪些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乘上专列一同去**的**,去欣赏那里闻名遐迩的奇石,愿意吗?板书课题。

联系学生爱的实际,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ﻭ二、对话平台ﻭ识字环节要创设识字的情境,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在交流中多了解识字方法,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3、朗读:ﻭ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⑵分自然段指读,其他同学点评议。

ﻭ⑶小组合作通读全文。

发挥学生读书的自主性,在朗读的方式上不要限制,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黄山奇石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背景和特点。

1.2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黄山的地理位置和奇石的形成原因。

1.3 教学内容黄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介绍。

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介绍。

第二章:黄山奇石的种类和形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种类和形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黄山奇石,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黄山奇石的形态特点,分享观察结果。

2.3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奇石的常见种类,如仙桃石、猴子观海等。

引导学生观察黄山奇石的形态特点,如形状、纹理等。

第三章: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2 教学方法视频播放:播放黄山奇石形成过程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黄山奇石形成的原因,分享探究结果。

3.3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包括风化、侵蚀等自然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黄山奇石形成的原因,探讨其科学原理。

第四章:黄山奇石的文化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文化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黄山奇石与文化景点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黄山奇石在文化中的地位,分享文化意义。

4.3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奇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诗文、绘画等。

引导学生欣赏黄山奇石的美学价值,培养审美能力。

5.1 教学目标5.2 教学方法提问讨论:引导学生回顾黄山奇石的种类、形成过程和文化意义。

回顾黄山奇石的种类、形成过程和文化意义。

第六章: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想象力。

6.2 教学方法故事讲述:教师讲述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就本课而言,“黄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华所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千姿百态的黄山石,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读中理解,读中悟情,在学生、老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中,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与有趣。

再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描写,领略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相关课件。

2.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预习生字词。

2.搜集黄山奇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趣促学1.激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登黄山,天下无山”这句话吗?这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之后发出的由衷赞叹。

有这样高的评价,黄山一定名不虚传,想不想去看看?(播放黄山风景视频)2.学生观看视频并简单交流对黄山的印象。

3.导入:黄山风景美如画,最著名的要算是云海、温泉、怪石和奇松了。

今天,我们就先去看看黄山奇石吧!(板书课文题目) 4.学生齐读课文题目,重点理解“奇”字。

设计意图:入境则生情。

新课伊始,通过徐霞客对黄山的评价,激发学生对黄山的探究欲望,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然后播放黄山的风光视频,优美的音乐,动人的解说,再加上神奇迷人的黄山风光,将学生带入了课文营造的情境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小提示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试着理解新词,不懂的做上记号。

(3)标好自然段序号。

2.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武夷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

《武夷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

《武夷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武夷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
目标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武夷山奇石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知识与技能
- 学会识别常见的武夷山奇石种类
- 掌握武夷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 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武夷山奇石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武夷山奇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新知讲解(15分钟)
- 介绍武夷山奇石的种类和特点,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感受奇石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 分析武夷山奇石的形成原因,以地质学的角度解释奇石形成的过程。

实践操作(25分钟)
- 分组让学生观察和摸索不同种类的武夷山奇石,提供放大镜和放大器材,帮助学生仔细观察奇石的纹理和细节。

- 引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奇石特征和美丽之处。

-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各自对武夷山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总结(10分钟)
- 向学生提问,让他们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感悟。

- 回答学生的问题,对不同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引导。

作业
- 提醒学生完成课后阅读任务,了解更多关于武夷山奇石的知识。

- 布置下节课前预任务,准备分享自己对武夷山奇石的独特见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武夷山奇石的魅力。

后续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能够更独立地观察和描述奇石的特征。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背景和特点。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引导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

教学活动:1. 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黄山的了解和奇石的认识。

3. 教师讲解黄山奇石的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第二章:奇石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2. 帮助学生欣赏和描述黄山奇石的美丽。

教学内容:1. 展示不同种类的黄山奇石图片。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奇石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奇石的观察和描述。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奇石欣赏的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三章:奇石命名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命名能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命名规则和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1. 介绍黄山奇石的命名规则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为奇石起名字,并解释其含义。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黄山奇石的命名规则和文化内涵。

2. 教师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邀请学生为奇石起名字。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命名创意和解释其含义。

第四章:奇石传说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的传说和文化了解。

2. 帮助学生理解和传承黄山奇石的传说故事。

教学内容:1. 介绍黄山奇石的传说故事。

2. 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黄山奇石的传说故事。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述黄山奇石的传说故事。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传说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传说故事对黄山奇石文化的传承意义。

第五章:奇石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山奇石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黄山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黄山奇石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黄山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奇石》教案新部编本

《奇石》教案新部编本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奇石》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经过对灵璧奇石的赏识,感觉自然美。

灵璧奇石。

2.利用灵璧奇石、颜料及其余资料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3.培育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念,提升设计、制作灵璧奇石的兴趣和能力。

教课重难点:要点:进行石头造型设计、制作。

难点:石头造型的新奇和富裕美感。

课前准备:(学生)采集各样形状、色彩、肌理的石头(洗净、晾干),记号笔、水粉颜料、毛笔、笔洗筒、彩色纸、剪刀和生活中的废旧资料等。

(教师)课件、石头造型作品、各色颜料、透明漆、AB胶或 502 快干胶、吹风机等。

教课过程:1.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 : 灵璧奇石是地球造山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的杰作。

(相关灵璧石的知识及赏石文化的简介。

)让学生赏识安徽灵璧奇石,感觉自然美,激发学习兴趣。

(2)揭露课题:《奇石》。

2.分组研究。

今日,老师带来一些石头作品。

(1)把石头动物作品散发给各组,组织议论:石头动物作品抓住了动物的哪些特点?石头动物作品与自然界中的动物比较,在造型、色彩和花纹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石头动物作品夸张了自然界中动物的哪些地方?(2)持续发给每组几块石头,在小组内持续商讨:让学生把石头横放,看一看像什么,能变为什么?再竖放,看一看像什么,能变为什么把几块石头组合在一同,从不一样角度看,又会产生哪些联想。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 3)小结石头艺术作品的制作步骤。

第一步:设计构想——能够从较大的石头下手,也能够多块石头加以组合,对石头的原有形状加以想象。

《太行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

《太行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

《太行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太行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
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太行山奇石的地理历史背景和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欣赏奇石的良好惯和审美品味。

教学重点
1. 讲解太行山奇石的形成历史和地理环境
2. 分析太行山奇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3. 培养学生欣赏奇石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如何生动形象地介绍太行山奇石的外形和独特之处
2. 如何让学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去理解太行山奇石
教学过程
1. (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太行山奇石的图片和实物,讲解它
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历史。

2. (讲解)老师详细讲解太行山奇石的特点和与传统文化之间
的联系,诱导学生逐渐了解奇石之美和奇石文化之美。

3. (提示)老师给学生提供欣赏奇石的方法和技巧,如“两点
观察法”、“手摸法”等。

4. (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分享欣赏太行山奇石的心得,交流彼
此看法和感受。

5. (激励)老师选取学生中的佳作,给予赞扬和奖励,鼓励他
们继续欣赏太行山奇石。

课后作业
欣赏自然奇石,写下对它的赏析文章。

以上为本次太行山奇石公开课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您,谢谢!。

《奇石》公开课教案

《奇石》公开课教案

《奇石》公开教案题奇石型造型表现单元时年级三年级学情分析核心素养时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特有的东西,这一的角度与出发点正好与我们楠溪奇石的欣赏相融合,而文化理解是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出发,针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也是美术学科比较擅长的,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更是美术学科之所擅长的。

这在《水墨游戏》《大狮子》《向齐白石学画蔬果》等学习基础上,融合我们楠溪本地奇石而用水墨画的方式深入创作。

而本是学生学习水墨山水画的起始,分析这一,抓住两个方面的学习:第一是奇石的欣赏,利用教科书和提供的图片,以及师生共同搜集的素材,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研讨等方法、发现奇石在造型、色彩、纹理等方面展现的美,第二是引导学生用水墨的方式童趣地表现奇石,借助教师的示范、画家的作品、同龄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获得水墨表现的个性技法支持。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的学习,执笔非常熟练,对国画的用笔与用墨有初步的动笔能力,本教学侧重奇石欣赏、水墨创作表现为一体,从实际效果来看,侧重于水墨创作表现而进行教学,而“欣赏”环节,既达成初步的赏石学习,又为实现如何更好地进行水墨表现做铺垫,另外,教师的示范重在化解技法难点,启迪其大胆而自由的童趣水墨创意。

教学目标、了解对奇石的造型、纹理及色泽等方面的特点,感受自然美。

2、在欣赏、游戏、探访等基础上,用线描或水墨的形式,个性化、童趣地表现奇石之美。

3、增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生活的情感,发展水墨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奇石,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奇石之美。

教学难点抓住奇石的造型特点,个性化、童趣地加以水墨表现。

教学煤材教师用具:、毛笔、宣纸等国画工具。

学生用具:毛笔、宣纸、墨汁等国画工具。

助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一、学生工具准备,教师工具准备。

二、师生问好学生整理学习工具,保持桌面干净、整节。

安顿学生情绪,为上做好工具以及情绪的准备。

过程步骤、发现奇石之美(1)、出示楠溪图片并出示楠溪的奇石一块。

奇石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奇石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 1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材:人教版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奇石的特点、种类及其艺术价值。

2.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运用奇石进行艺术创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了解奇石的基本特点及种类。

- 学习运用奇石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运用奇石进行艺术创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展示奇石图片、视频等)- 奇石实物- 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美术用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展示奇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奇石的基本特点,如形态各异、色彩丰富、质地坚硬等。

3. 教师简要介绍奇石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感知奇石- 教师播放奇石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奇石的形态、色彩和质地。

- 学生观察视频,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 教师总结奇石的种类,如造型石、纹理石、色彩石等。

2. 欣赏奇石作品- 教师展示一些运用奇石创作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特点。

- 学生讨论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创意,教师总结。

3. 实践创作-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块奇石,运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工具进行艺术创作。

-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奇石的特点、种类及其艺术价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3. 教师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四、作业布置1. 课后收集更多奇石,了解它们的种类和特点。

2. 运用收集到的奇石,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五、板书设计```奇石美术一、导入新课二、新课讲授1. 感知奇石2. 欣赏奇石作品3. 实践创作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欣赏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奇石的特点、种类及其艺术价值,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黄山奇石教案(公开课)

黄山奇石教案(公开课)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公开课)章节一:黄山奇石的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掌握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黄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3. 黄山奇石的种类和分布。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黄山的地图,了解其地理位置。

2. 组织学生讨论黄山的特点,如山脉、气候等。

3. 讲解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如风化、地质变化等。

4. 让学生观察黄山奇石的图片,识别不同种类的奇石。

章节二: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

2. 掌握黄山奇石的主要成分和结构。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如风化、地质变化等。

2. 黄山奇石的主要成分和结构,如岩石、矿物等。

3. 黄山奇石的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教学活动:1. 讲解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风化和地质变化的作用。

2. 组织学生观察黄山奇石的样品,分析其成分和结构。

3. 引导学生思考黄山奇石的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气候、植被等。

章节三:黄山奇石的种类和特点教学目标:1. 了解黄山奇石的种类和特点。

2. 掌握黄山奇石的命名规则和审美标准。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种类,如仙桃石、猴子观海等。

2. 黄山奇石的特点,如形状、颜色、纹理等。

3. 黄山奇石的命名规则和审美标准。

教学活动:1. 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

2. 讲解黄山奇石的命名规则,如以形状、神话故事等为命名依据。

3. 组织学生讨论黄山奇石的审美标准,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章节四: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教学目标:1. 了解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

2. 掌握黄山奇石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如仙桃石的传说、猴子观海的来历等。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人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1、先自主学习,要求: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b ,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

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2)演一演,评议。

(3)还有什么补充吗?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图展示仙人指路:(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伸指(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

小学语文第三册奇石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奇石

小学语文第三册奇石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奇石

[小学语文第三册《XX奇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XX奇石
一、激发兴趣,乐学新知
1、共享体验,学生与老师一起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时所拍照片,相互介绍自己所参观的景点。

教师与学生饶有兴趣地欣赏、介绍,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建立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引发学生本节课了解XX的热情。

2、揭示主题。

教师导语:
看来,同学们到过不少地方,去过这儿吗?
(板书“XX”两字。


引导学生关注“XX,而非开始就把学生局限在XX的奇石上,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如有去过的学生,教师让去过的同学介绍所见过的XX景观,不断激发学生了解XX的兴致。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启发学生用自己最拿手的识字方法把文章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初识字形,游戏识记:
每两人一份装有生字的纸袋,采用“淘气的字娃娃藏在袋子里了,同位两人合作,一起帮生字妈妈找孩子”的方式认字形,运用如下形式在趣味中强化记忆字形:
⑴ 老师叫字宝宝的名字学生找;
⑵ 学生叫字宝宝的名字大家找;
⑶ 同位互相叫字宝宝的名字找一找。

将识字过程由简单、机械的重复记忆,变为有情有趣地读,有滋有味地记,有感有触地。

3、分段朗读课文,带着“我能将藏在文章中的字宝宝认出来”的感受朗读课文,并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三、研读课文,品悟情趣
1、设问探究:
⑴ 学生交流读文章后对XX的了解。

⑵ 抓住学生交流中谈到的中心句子“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读了此句,你想知道些什么?”。

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奇石》公开课教案.docx

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奇石》公开课教案.docx

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奇石》公开课教案《奇石》公开课教案课题奇石课型造型表现单元课时1年级三年级学情分析核心素养时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特有的东西,这一课的角度与出发点正好与我们楠溪奇石的欣赏相融合,而文化理解是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出发,针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也是美术学科比较擅长的,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更是美术学科之所擅长的。

这课在《水墨游戏》《大狮子》《向齐白石学画蔬果》等课学习基础上,融合我们楠溪本地奇石而用水墨画的方式深入创作。

而本课是学生学习水墨山水画的起始课,分析这一课,抓住两个方面的学习:第一是奇石的欣赏,利用教科书和课件提供的图片,以及师生共同搜集的素材,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研讨等方法、发现奇石在造型、色彩、纹理等方面展现的美,第二是引导学生用水墨的方式童趣地表现奇石,借助教师的示范、画家的作品、同龄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获得水墨表现的个性技法支持。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执笔非常熟练,对国画的用笔与用墨有初步的动笔能力,本课教学侧重奇石欣赏、水墨创作表现为一体,从实际效果来看,侧重于水墨创作表现而进行教学,而“欣赏”环节,既达成初步的赏石学习,又为实现如何更好地进行水墨表现做铺垫,另外,教师的示范重在化解技法难点,启迪其大胆而自由的童趣水墨创意。

教学目标1、了解对奇石的造型、纹理及色泽等方面的特点,感受自然美。

2、在欣赏、游戏、探访等基础上,用线描或水墨的形式,个性化、童趣地表现奇石之美。

3、增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生活的情感,发展水墨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奇石,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奇石之美。

教学难点抓住奇石的造型特点,个性化、童趣地加以水墨表现。

教学煤材教师用具:课件、毛笔、宣纸等国画工具。

学生用具:毛笔、宣纸、墨汁等国画工具。

助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一、学生工具准备,教师工具准备。

二、师生问好学生整理学习工具,保持桌面干净、整节。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设计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黄山奇石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帮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自然特征和文化背景。

1.2 教学内容: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其独特之处。

介绍黄山奇石的形成过程和文化意义。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展示工具,如图片或视频,进行直观展示。

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第二章:黄山奇石的地质成因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地质成因和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奇石的地质年代和地质构造背景。

解释黄山奇石形成的原因,如风化、侵蚀等自然作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地质模型,解释黄山奇石的地质成因。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第三章:黄山奇石的形态特征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观察和描述黄山奇石的形态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展示不同种类的黄山奇石,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纹理等特征。

让学生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体验黄山奇石的质感。

3.3 教学方法:提供实物或模型,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触摸黄山奇石。

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黄山奇石的形态特征,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章:黄山奇石的文化意义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黄山奇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讲解黄山奇石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4.3 教学方法:展示相关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在文化中的表现。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黄山奇石文化意义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加深对黄山奇石的理解和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相关知识。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黄山奇石的地质成因、形态特征和文化意义。

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网站,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6奇石-浙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奇石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2.学习水墨画技法,提升表现力;3.提高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手工技能。

教学重点1.学习奇石的特点和分类;2.学习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勾线、晕染、点染等;3.能够绘制出有层次感和光影感的奇石。

教学难点1.着重讲解奇石的立体感和光影感表现;2.教学中注重细节处理,提高表现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可先介绍“奇石”的概念,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体验奇石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观察奇石独特的形态和花纹,了解奇石种类的分类和特点。

2. 观察和分析(10分钟)老师可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块奇石或者展示图片,让学生自由观察和分析奇石的形态、纹理、颜色和光影感等,在老师指导下分类基本形态。

3. 示范练习(30分钟)老师可从水墨画基础技法入手,为学生示范如何用线条勾勒出奇石的形态和纹路。

接着通过点染和晕染等技法,表现出奇石的质感和色彩。

教师可在画画时跟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一些细节和难点。

4. 实践操作(40分钟)让学生针对自己手里观察到的奇石进行实践操作,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奇石的绘制,让学生体验到画画的乐趣。

可按照步骤,先用线条勾勒基本形态,再通过点染和晕染技法表现奇石的质感和色彩。

可在画画时跟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自主提出自己画画时的疑问和解决方案。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建议和指导。

5. 总结(5分钟)教师在此阶段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

并且教师可以讲解如何保养自己的画作和奇石。

最后进行集体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课后作业1.完成奇石的绘制作业;2.整理对奇石和水墨画技法的理解,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心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奇石的概念、种类和特点,并且通过使用水墨画技法,表现出奇石的立体感和光影感。

学生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表现力,增强了自信心。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而且也能增强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和爱好。

黄山奇石教案范文

黄山奇石教案范文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其独特之处;(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形态特征;(2)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培养其对自然景观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对黄山奇石等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其独特之处。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关于黄山奇石的资料;2. 户外观察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黄山奇石的了解。

2. 教学基本内容:(1)介绍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其独特之处;(2)讲解黄山奇石的命名及其寓意。

3. 户外观察:(1)组织学生前往户外观察场地;(2)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景观,培养其观察和表达能力。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黄山奇石的特点及其欣赏方法。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户外观察的经历,用文字描述黄山奇石的形态特征;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景观,提高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描述黄山奇石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及其独特之处;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描述和欣赏自然景观,提高其感知和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表现出对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热爱和意识。

七、教学建议: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户外观察场地;2. 在户外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景观的特点,培养其观察和表达能力;3.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黄山奇石的绘画或摄影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2. 邀请当地导游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山奇石的文化内涵;3. 开展校园绿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范文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范文

黄山奇石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山的奇石特点,提高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2. 通过观察黄山奇石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黄山奇石的特点。

2. 观察黄山奇石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 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

2. 如何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黄山奇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黄山的奇石特点。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黄山奇石的初步印象。

2. 教学新课:介绍黄山奇石的形成原因、特点及传说。

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独特之处。

3.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黄山奇石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描述黄山奇石的景象。

4. 欣赏与评价: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欣赏并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意境等方面进行评价。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山奇石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保护自然景观。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黄山奇石画面,并写上对黄山奇石的感悟。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观察和欣赏身边的奇石景观。

2. 邀请当地导游或专家来校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黄山的奇石文化。

七、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黄山奇石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 观察学生在户外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考虑如何将黄山奇石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九、教学延伸:1. 让学生进一步研究黄山奇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加深对黄山奇石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黄山奇石展览或相关艺术作品,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整个教案的教学成果,评估学生对黄山奇石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雁荡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

《雁荡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

《雁荡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2课时)雁荡山奇石公开课教案 (第2课时)课程概述本课程为雁荡山奇石公开课的第2课时教案。

本课时将重点介绍雁荡山奇石的分类和鉴赏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雁荡山奇石的美。

教学目标1. 了解雁荡山奇石的分类,包括形状、花纹、颜色等方面的特点;2. 研究雁荡山奇石的鉴赏技巧,包括观察、摸索和比较等方法;3. 培养学生对雁荡山奇石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1. 雁荡山奇石的分类介绍- 形状分类:山峰状、动物状、植物状等;- 花纹分类:纹理花纹、图案花纹等;- 颜色分类:红色系、黄色系、绿色系等。

2. 雁荡山奇石的鉴赏技巧- 观察技巧:注意雁荡山奇石的整体形状、花纹和颜色;- 摸索技巧:用手去感受雁荡山奇石的质地和纹理;- 比较技巧:将不同雁荡山奇石进行比较,找出其独特之处。

3. 鉴赏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观察并描述一块雁荡山奇石的特点;- 学生交流并比较所观察的雁荡山奇石;- 学生自由欣赏其他同学所带来的雁荡山奇石,并发表自己的鉴赏意见。

教学建议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不同类别的雁荡山奇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自观察和摸索雁荡山奇石,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

3. 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分享自己对雁荡山奇石的观察和鉴赏心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学评估1. 学生观察和描述雁荡山奇石的能力;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3. 学生在交流和比较中发表的鉴赏意见。

参考资料- 雁荡山奇石鉴赏指南-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石》公开课教案
课题
奇石
课型
造型表现
单元课时
年级
三年级
学情分析
核心素养时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特有的东西,这一课的角度与出发点正好与我们楠溪奇石的欣赏相融合,而文化理解是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出发,针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也是美术学科比较擅长的,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更是美术学科之所擅长的。

这课在《水墨游戏》《大狮子》《向齐白石学画蔬果》等课学习基础上,融合我们楠溪本地奇石而用水墨画的方式深入创作。

而本课是学生学习水墨山水画的起始课,分析这一课,抓住两个方面的学习:第一是奇石的欣赏,利用教科书和提供的图片,以及师生共同搜集的素材,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研讨等方法、发现奇石在造型、色彩、纹理等方面展现的美,第二是
引导学生用水墨的方式童趣地表现奇石,借助教师的示范、画家的作品、同龄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获得水墨表现的个性技法支持。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执笔非常熟练,对国画的用笔与用墨有初步的动笔能力,本课教学侧重奇石欣赏、水墨创作表现为一体,从实际效果来看,侧重于水墨创作表现而进行教学,而“欣赏”环节,既达成初步的赏石学习,又为实现如何更好地进行水墨表现做铺垫,另外,教师的示范重在化解技法难点,启迪其大胆而自由的童趣水墨创意。

教学目标
、了解对奇石的造型、纹理及色泽等方面的特点,感受自然美。

2、在欣赏、游戏、探访等基础上,用线描或水墨的形式,个性化、童趣地表现奇石之美。

3、增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生活的情感,发展水墨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奇石,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奇石之美。

教学难点
抓住奇石的造型特点,个性化、童趣地加以水墨表现。

教学煤材
教师用具:、毛笔、宣纸等国画工具。

学生用具:毛笔、宣纸、墨汁等国画工具。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一、学生工具准备,教师工具准备。

二、师生问好
学生整理学习工具,保持桌面干净、整节。

安顿学生情绪,为上课做好工具以及情绪的准备。

过程步骤
、发现奇石之美
(1)、出示楠溪图片并出示楠溪的奇石一块。

(2)、引导学生欣赏奇石。

(3)、小结并引出学习主题:像这种天然形成,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就是奇石。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画一画我们楠溪江的奇石。

出题:奇石
2、感受奇石之美
(1)、出示两个奇特的楠溪奇石,感受造型的美。

(2)、观看画家蒲华的水墨奇石作品,思考:你了解这位画家吗?他用了什么材料画奇石的?
(3)引出用水墨画奇石:这节课我们也用水墨的方式表现奇石。

(4)师局部示范:画奇石的轮廓。

(5)学生画自己喜欢的奇石的造型,可以选择画轮廓线,也可以画局部。

(6)、作业点评
(7)继续欣赏四张奇石图片,感受奇石的纹理、色彩的美。

(8)小结:看来我们不光可以欣赏奇石的造型,还可以欣赏根据奇石的纹理和色泽而显现出的画面进行充分的想象。

3、表现奇石之美
(1)出示纹理特别的奇石:
中间的纹理有什么特点?用水墨画的话用什么样的线条比较适合?
(2)教师示范画奇石方法
(3)、小结:画奇石,古人就总结过画石头的方法,一
种是勾勒,另外一种是勾、皴、染、点灯方法,也可以直接画,叫没骨画!
(4)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用水墨的方式表现奇石之美!
4、展示拓展
(1)将作业贴在长卷上,构成一幅错落有致、以奇石为表现内容的作品。

你觉得你自己今天表现怎么样?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哪件作品有水墨之美?
哪件最怕画出奇石之美?
(2)小结:欣赏各个时代名家画石作品,加以欣赏。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奇石与一般石头的区别,发现奇石的独特之处。

学生观看奇石,感受奇石的造型之美。

观察教师示范
学生初步试着画一画奇石的轮廓或者自己喜欢的一小部分。

交流欣赏感受,吸取同龄同学作品的优点。

观察学习
学生自由表现自己喜欢的奇石。

师生、生生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奇石独特的美。

感受奇石的造型之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画家作品的赏析和教师的轮廓示范,意在引导学生用水墨画奇石,并初步的感受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

进一步感受用笔用墨方法,为接下去深入的学习做铺垫。

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奇石之美。

教师示范完整的展示了一幅作品的完成,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技法支撑。

通过展评,总结学习的经验。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再加上拓展欣赏,提高学生对奇石美得感知能力,引导学生体验欣赏、收藏、绘画相融的休闲生活。

板书范作
奇石
造型色泽纹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