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怀李白杜甫》鉴赏及阅读答案
杜甫诗词《天末怀李白》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诗词《天末怀李白》原文译文赏析《天末怀李白》唐代: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译文】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的心境怎么样呢?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注释】天末:天的尽头。
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
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君子:指李白。
鸿雁:喻指书信。
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
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命:命运,时运。
文章:这里泛指文学。
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魑(chī)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过:过错,过失。
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说明李白被贬是被诬陷的。
冤魂:指屈原。
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
杜甫深知李白从永王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
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汨(mì)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赏析】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
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
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
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
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
杜甫《天末怀李白注》李白《戏赠杜甫》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天末怀李白注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还至湖南。
戏赠杜甫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诗颔联中“鸿雁”代指音信;“江湖”一语双关,既可指路途,又可指充满凶险的社会。
B.杜诗颈联议论精辟,借李白命运多舛、奸邪小人幸灾乐祸,道出许多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
C.李诗前两句交代了正午之时诗人在饭颗山上与杜甫相遇的情形,为下文自然发问做铺垫。
D.杜诗沉郁深广,表达感情较为强烈;李诗直白浅易,饱含戏谑意味,有讥笑杜甫瘦苦之意。
16.两首诗是如何表达李、杜之间深厚情谊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5. D “有讥笑杜甫瘦苦之意”错误,李诗结尾两句是作者以此劝慰朋友杜甫,诗歌当不了饭吃,不要为了写诗太苦了自己,太瘦了不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看似玩笑之话,实为肺腑之言,表明对朋友的关切,极其感人,因而没有“讥笑”之意。
16. (一)杜诗:(1)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诗人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反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用魑魅喜人过比喻李白长流夜郎,遭人诬陷,表达了对李白艰难处境的同情。
(3)运用了想象的修辞手法。
通过想象朋友遇赦时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表达了对朋友的无比思念;还通过想象朋友可能与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屈原倾诉内心的愤懑,表达了对朋友不幸命运的同情。
(二)李诗:运用问答的方式。
末两句一问一答,新颖别致,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似是玩笑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体现了李白与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
天末怀李白(杜甫)原文及赏析
天末怀李白(杜甫)原文及赏析天末怀李白(杜甫)原文及赏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两人一旦离别后,又能够在何时相见?天末,指的是天涯海角,极远离人寰的地方。
李白,古代著名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文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揭示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表现出对时代痛点的关注。
这首《天末怀李白》是杜甫怀念李白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李白离世的悲痛之情。
诗中使用了形象鲜明的词语和哲理深刻的意境,展示了杜甫的才华和对李白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无论天地多么广阔,时间终究会有尽头,而人生恩怨和情感却永远没有结束的时候。
这里的“此恨”指的是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之情,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深厚的,即便李白已逝,但杜甫对他的怀念却如绵绵细雨,永无止境。
接下来的两句“两人一旦离别后,又能够在何时相见?”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死的思考。
无论两人在世时的相见都无法避免离别,那么死后他们又能否再次相见呢?这是一个关于生死和来世的哲学问题,诗中透露出杜甫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和追问。
总体来说,杜甫在《天末怀李白》中表达了对李白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死的思考。
他通过描绘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展示了自己对李白的敬仰和对人生的疑问。
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哲理和浓厚的情感,堪称诗坛的经典之作。
赏析:《天末怀李白》是杜甫对李白的怀念之作,也是杜甫对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句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感慨之情,无论时间怎么流逝,他对李白的思念之情始终不变。
这种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生命的感慨,折射出人们对于生命的无常和对友谊的珍重。
诗末的“两人一旦离别后,又能够在何时相见?”则将杜甫的思考扩展到了对生死和来世的探究。
天末怀李白(杜甫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天末怀李白唐代: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标签唐诗三百首、怀人、写风译文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注释天末:天的尽头。
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
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君子:指李白。
鸿雁:喻指书信。
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
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命:命运,时运。
文章:这里泛指文学。
魑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过:过错,过失。
冤魂:指屈原。
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
汨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赏析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
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
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这是返朴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
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如远人,罹此凶险,定知其意之难平,远过于自己,含有“与君同命,而君更苦”之意。
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
代人着想,“怀”之深也。
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
李慈铭曰:“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
”悠悠远隔,望消息而不可得;茫茫江湖,唯寄语以祈珍摄。
然而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觉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
“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有“怅望千秋一洒泪”之痛:“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
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杜甫诗词《天末怀李白》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天末怀李白》的诗意赏析杜甫诗词《天末怀李白》的诗意赏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杜甫诗词《天末怀李白》的诗意古诗词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意《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诗作。
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全诗情感真切深挚,风格婉转沉郁,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抒情名篇。
原文《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解1、天末:犹天边;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4、魑魅句: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以便出而吞食,犹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5、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6、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韵译凉风习习来自天边的夜郎,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
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
前二首诗中的怀疑总算可以消除了,但怀念与忧虑却丝毫未减,于是杜甫又写下《天末怀李白》表达牵挂之情。
作品鉴赏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
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
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天末怀李白》古诗赏析
《天末怀李白》古诗赏析 《天末怀李白 》唐代: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译文 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注释 天末:天的尽头。
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
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 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君子:指李白。
鸿雁:喻指书信。
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
江湖:喻指充满风波的路途。
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命:命运,时运。
文章:这里泛指文学 。
这句意思是: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魑(chī)魅:鬼怪,这里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过:过错,过失。
这句指魑 魅喜欢幸灾乐祸,说明李白被贬是被诬陷的。
冤魂:指屈原。
屈原被放逐,投汨罗江而死。
杜甫深知李白从永王李璘实出 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
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汨(mì)罗:汨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鉴赏1/6首句以秋风起兴, 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
诗人说: 时值凉风乍起, 景物萧疏, 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 起。
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 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这是返朴 归真的高度概括,言浅情深,意象悠远。
以杜甫论,自身沦落,本不足虑,而才 如远人, 罹此凶险, 定知其意之难平, 远过于自己, 含有“与君同命, 而君更苦” 之意。
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
代人着想,“怀”之深也。
挚友遇 赦, 急盼音讯, 故问“鸿雁几时到”; 潇湘洞庭, 风波险阻, 因虑“江湖秋水多”。
李慈铭曰: “楚天实多恨之乡, 秋水乃怀人之物。
杜甫《天末怀李白》韵译及评析
杜甫《天末怀李白》韵译及评析 《天末怀李白 》 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解】: 1、天末:犹天边; 2、君子:指李白。
3、文章句:意谓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
4、 魑魅句: 意谓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经过, 以便出而吞食, 犹“水深波浪阔, 无使蛟龙得”。
一憎一喜,遂令诗人无置身地。
5、应共句:因屈原被谗含冤,投江而死,与李白之受枉窜身,有共通处, 往夜郎又须经过汨罗,故也应有可以共语处。
6、汨罗:汨罗江,屈原自沉处,在今湖南湘阴县。
【韵译】: 凉风习习来自天边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还舒畅。
鸿雁何时能捎来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总有不平的风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经过可作食粮。
你与屈原有共冤共语之处, 请别忘了投诗祭奠汨罗江! 【评析】:
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永王 之罪受牵连,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 赦得还。
杜甫于乾元二年(759)作此诗,眷怀李白,设想他当路经汨罗,因 而以屈原喻之。
其实,此时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凉风而念故友,望秋雁而 怀思。
文人相重,末路相亲,跃然纸上。
。
杜甫《天末怀李白》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杜甫《天末怀李白》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②。
应共冤魂语③,投诗赠汨罗④。
注释:①天末:天之尽头,喻地处遥远,这里指秦州。
②魑魅(chi mei):传说指山林里能害人的妖怪,这里指奸佞小人。
③冤魂:这里指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屈原的魂魄。
④汨罗:汨罗江,屈原怀石投江的地方。
在今湖南湘阴县东北。
译文:从天边吹来阵阵凉风,你现在的心境怎么样呢?不知道我的书信你何时才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创作诗文最忌讳坦荡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错误。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于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赏析:这是一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
全诗感情诚挚,千回百转,表达出对友人李白的同情及对其遭遇的不平。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本诗罩上一片愤愁气氛。
凉风阵阵、世路凶险、友人心境的悲凉,在此氛围内已融成一片,正与“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有某些相通之处。
第二联中“江湖秋水多”表面写自然界江湖多水多险,实则将仕途险阻、诗人心中的茫然与惆怅已尽含其中。
第三联又由怀念转入对友人遭遇的同情。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是为李白鸣不平,也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
尾联系想象之词。
李白向冤魂屈原倾诉心曲,不仅可表现李白满腔的愤懑无处诉说,也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理解,对其伟大人格的赞赏。
本诗无一字言怀念,但又句句抒怀人之情。
这种感情通过景物的渲染和丰富的想象写得深厚沉挚。
全诗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心灵的相通,读来感人至深。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杜甫《天末怀李白》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甫《天末怀李白》原文、译文及赏析
天末①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②。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
1.天末:天的尽头。
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
当时李白因永王李嶙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2.过:过错,过失。
这句指魑魅喜欢幸灾乐祸。
译文
孙长江
天边已经刮起了阵阵秋风,你的处境怎么样了呢?报道你的消息的信使什么时候才能到啊,江湖之上,风险浪恶(你可要多保重啊)!自古以来文章出众者的命运总是那么多舛,如魑魅一般的小人佞臣们最喜欢罗织人的罪名。
此时此刻,我想,你也许正在汨罗江边与屈原交谈并以诗相赠吧?
百字赏析文
孙长江
“平生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乃杜甫一生之宏愿。
本诗也不例外。
“凉风”,秋风也;“天末”,天边也;“鸿雁”,书信也;“江湖”,坎途也……初学诗若红楼之香菱者,亦不难为之,此皆为“飞者翼伏,文者易朴”之寻常语。
正因丘陵在,方见岭峻雄。
“屈之甚者信(shēn)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xuè)”,铺就既完,杜甫终于吼出憋抑于心已久矣之块垒,千古之绝唱的颈联。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乃一篇之擎天,全诗之扛鼎:自古以来,才智之士,何人不曾遭此厄命?文可济世,必被群小憎;“魑魅”者,佞臣也,莫说你有“过”,即无“过”,也会罗织罪名,除而后快也!但李白总还是那个绝不“摧眉折腰”的真李白,即便“中天摧兮力不济”,但自己还要“大鹏飞兮振八裔”!。
杜甫《天末怀李白》全诗翻译及赏析
杜甫《天末怀李白》全诗翻译及赏析《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抒情名诗。
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诗文解释:天边刮起了凉风,你的心中有什么想法?我的信什么时候到达?江湖上风波险恶。
文章写得好的人总是命运不好,魑魅喜欢有人经过。
你应该跟屈原说说心事,作首诗投进江里赠给他。
二: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
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
作文章忌讳坦荡的命途(逆境发奋,才易写出名篇),奸佞小人最喜欢好人犯错。
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
词语解释:天末:天边。
君子:指李白。
憎:忌恨。
过:失误。
1.天末:天的尽头。
当时杜甫在秦州,地处边塞,所以说天末。
2.君子:指李白。
3.鸿雁:比喻书信。
4.这是为李白的行程担忧之语。
5.命:命运,时运。
文章:这里泛指文学。
这句意思是:老天总是妒忌有文才的人,文章好了命运就不好。
6.魑魅:传说中的妖魔鬼怪,它喜欢有人经过,以便吞食。
这又是比喻李白行程凶险。
7.冤魂:指屈原。
屈原被放逐,投旧罗江而死。
杜甫深知李白从璘实出于爱国,却蒙冤放逐,正和屈原一样。
所以说,应和屈原一起诉说冤屈。
汩罗:汩罗江,在湖南湘阴县东北。
创作背景: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
李白在“安史之乱”中因永王李璘事件而获罪,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赏析:《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抒情名诗。
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天末怀李白 杜甫】《天末怀李白》古诗原文阅读及赏析
【天末怀李白杜甫】《天末怀李白》古诗原文阅读及赏析
【诗句】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意思】秋天的凉风从天边刮过,不知道你此刻心情如何?鸿雁几时送到你的消息,你流放江湖前途多风波。
【全诗】
《天末怀李白》
[唐]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诗人杜甫流寓秦州,当听说好友李白被牵连下狱,又流放夜郎,后遇赦还至湖南时,便写下了这首怀念李白的诗。
天末,天边。
当时杜李二人相距遥远,故诗题如此。
诗的开头即以秋风起兴,使全篇笼罩在一片悲愁的氛围之中。
诗人听到好友遇赦的消息,所以急盼“鸿雁”传书,因惦念友人,故担心“江湖秋水多”。
诗人深切思念友人,故而对其遭遇表示出极大的
同情。
诗人将友人的不幸命运与屈原相比,显示出对友人衷心的钦佩。
诗中“文章憎命达,魑魅(chimei:传说中害人的精怪,此处喻奸邪
的小人。
)喜人过”二句,揭示了封建社会扭曲而又无可奈何的事实;才华横溢、品质高洁的有志之士在官场中必遭排斥打击,甚至被小人暗算而生命不保。
取譬生动而富有哲理,具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末两句中的冤魂指屈原,汩罗江,是屈原自沉处。
诗人设想李白从夜郎回湖南会到汩罗江投诗给屈原的冤魂,共诉冤情。
既赞颂了李白与屈原相同的品格和才华,也感叹了他们相同的遭际。
天末怀李白与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天末怀李白与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阅读答案及赏析天末怀李白与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语,投诗赠汨罗。
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②。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赏析:《天末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思念李白的抒情名诗。
此诗以凉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思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山东送别杜甫时创作的一首五律。
这首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照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
全诗语言古朴真淳,直抒胸臆,把叙事、绘景、抒情三者融为一体,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了深情厚谊与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注:①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风景秀丽。
杜二甫:即杜甫。
②徂徕:山名。
③李白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杜甫写了这首诗思念他。
习题及答案:1.“海色明徂徕”一句中的“明”字有何妙处?答案:.“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着徂徕山,这就把山色写活了,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
2.两首诗都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感情,但感情基调明显不同。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首诗歌感情豪放,乐观豁达。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一句描写的景物明净秀丽,抒发了的达观之情。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一句,既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厚友情,又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一醉而别,感情豪迈。
第二首感情沉郁凄凉。
“凉风起天末”一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了一层悲凉的色彩。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表达了对李白无端被流放的同情。
《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
《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春日忆李白》《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
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在各领域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科学规范的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天末:天边。
君子:指李白。
憎:忌恨。
过:失误。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
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天末,即天边。
阅读练习一(1)请分析首联在诗中的作用。
(3分)(2)古人评尾联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又有人说:赠字说得精神,若用予字,则浅矣。
请作简析。
(4分)(3)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为何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4分)参考答案(1)奠定了全诗悲愁的情感基调(2分),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关心和思念(1分)。
(2)用予用吊只写出同情(2分),用赠才能写出李白和屈原同冤(2分)。
(3)通过形象的比喻手法,富有情感的.议论,(2分)高度概括了自古以才华出众者命途多舛的历史事实,抒发了诗人的悲愤之情。
(2分)阅读练习二(1)颈联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其表达上有哪些特点?(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3、首句给全诗奠定了怎样的基调?试结合诗句简析。
4、古人讲究炼字,你认为本诗中最发人深思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参考答案(1)此二句议论中抒情,用魑魅喜人过,比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遭人诬陷,意味深长。
一憎一喜,前后两句形成对比,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这不但表明自己的对友人李白处境的同情,而且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2)①对李白的无比思念(怀念)。
②对李白不幸身世(命运)的深切同情。
③自身内心深处的悲苦。
(3)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
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
《天末怀李白杜甫》鉴赏及阅读答案
《天末怀李白杜甫》鉴赏及阅读答案《天末怀李白杜甫》鉴赏及阅读答案天末怀李白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晚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的诗号称“诗史”。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时所作。
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赏析】这首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诗因秋风感兴,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言浅情深,意象悠远。
接着以无边揣想之辞,代人着想,可见“怀”之深远。
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这又足可见出诗人想念之殷切。
由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
”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由于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考点捕捉】1.首句给全诗奠定了怎样的基调?试结合诗句简析。
参考答案: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
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
2.古人讲究炼字,你认为本诗中最发人深思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参考答案: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
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
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
天末怀李白阅读答案“庐山谷口雪如花,楚天风送客归家”,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篇《将进酒》中的一句,也是许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诗句。
而今天,我所要讨论的主题,是“天末怀李白”。
这种怀念,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更是对人生的反思。
而怀念李白,就是怀念他渴望自由的精神、他对生命的赞颂和对自然的热爱。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天末怀李白的内涵和意义。
第一章:怀念与追思天末,是一个抒发内心情感的词汇。
说到天末,自然会想到黄昏时分,太阳逐渐西沉,天色渐暗,人们开始感慨时光的流逝。
天末怀李白,意味着回忆过去,缅怀先贤。
在李白的那个时代,他的诗作被许多人所喜爱,如今,他的文字却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即使他本人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创作、思想、精神,却历久弥新,影响至今。
怀念他,是对这种影响的回应,对他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的思索和交流。
第二章:李白的自由精神“庐山谷口雪如花,楚天风送客归家”,这一句诗歌中,李白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同时也展露了他追求自由的精神。
庐山与楚天的意境,与李白追求自由的心境相互交织。
他借景致描绘出自由之美,用言行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他不拘一格的性格,符合了中国自古以来强调个性和独立的文化。
第三章:生命与自然在李白的作品中,常以自然风光描绘生命的渺小和脆弱。
他追求自由,同时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有限。
他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与赞颂,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肯定。
他在《将进酒》中所抒发的豪情壮志和对生命的赞颂,充满了力量,给人以激励。
怀念李白,也是怀念他对生命的理解和赞颂。
结语:天末怀李白,是对先贤的怀念,更是对人生的思考。
他积极的精神态度、对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的赞颂,都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怀念他,是对他的又一次肯定。
怀念他,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生命和自然之美。
怀念他,也是在说:“让我们一起勇敢地面对生命,去追求自由与美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末怀李白杜甫》鉴赏及阅读答案
《天末怀李白杜甫》鉴赏及阅读答案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晚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的诗号称“诗史”。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时所作。
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赏析】这首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诗因秋风感兴,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言浅情深,意象悠远。
接着以无边揣想之辞,代人着想,可见“怀”之深远。
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这又足可见出诗人想念之殷切。
由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发为对其身世的同情:“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
”这二句诗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由于李白流寓江湘,杜甫很自然地想到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考点捕捉】
1.首句给全诗奠定了怎样的基调?试结合诗句简析。
参考答案: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
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
2.古人讲究炼字,你认为本诗中最发人深思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参考答案: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
这一“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