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及特点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类型

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类型

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的类型类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如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灰与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徐宏祖《游黄山记》)句中的壁,赢粮而影从(贾谊《过秦论》)中的影,就属于这种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成语,如土崩瓦解中的土与瓦、星罗棋布中的星与棋、蚕食鲸吞中的蚕与鲸、风起云涌中的风与云,也都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状态的例子。

仅以土崩瓦解为例,指出一个误区。

有人认为土崩与瓦解均为主谓关系,然后构成了联合结构。

错了,因为在成语决不是说土与瓦怎么了,而是在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了。

类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

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中的船,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的杖,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促织》)中的笼,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箕畚等,就应该归入状语这一种用法。

需要指出的是表工具方式的名词状语在翻译时除了可以加介词之外,还可以时灵活一些,如余自齐安适临汝(《石钟山记》)句中的舟行就应该译为乘着小船再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中的目见耳闻也该译为亲眼亲耳才是。

类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

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比如时间名词日与月活用的例子就有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中的'日(译为一天比一天),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中日(译为每天),日削月割(《六国论》)中的日月(译为一天天、一月月),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中的月(译为每日)等。

再如时间名词岁的活用就有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中的岁(译为每年),良庖岁更刀中的岁(也译为每年)等。

类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

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例如: A.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 乎?〔做霸主是凭德行,但贵国(晋)使自己的 德行没有定准,那怎么长期掌握诸侯呢?〕 B.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 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 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 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简析]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 的(如例B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 (如例A的“二三”,“使……反反复复”)变 化。
使· · ·来朝拜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B.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A.谨食之,时而献焉。(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 把它献上去) B.晋侯饮赵盾酒。(晋侯让赵盾饮酒)
2、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那么就用作动词了。表示 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形容词所表示 的性质或状态,即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怎么样”。 一般译为“使· · ·怎样”、“让· · ·怎样”。 ··· ··· 使……变绿 1、春风又绿江南岸。 使……弱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使……位尊 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4、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使……坚固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使……苦、使……劳
“在……”
二、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
名词活用
1.表示每一。
例: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2、表示渐进。
例:①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②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3、表示往昔。
例:①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 ②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
四、解说下列加点词 1、函梁君臣之首。 2、抑本其成败之迹。 3、仓皇东出。 负而前驱。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6、一夫夜呼

名词用作状语的类型

名词用作状语的类型

名词用作状语的类型在英语语法中,名词作为状语可以表达多种含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名词作状语的各种类型,以及它们在语言中的用法和意义。

通过了解这些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语法,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

时间状语一个名词可以作为时间状语,用于表示某个动作发生的时间。

例如,我们可以说“我每天早晨花半个小时散步”,其中“每天早晨”就是一个名词短语作为时间状语。

这种状语可以用来描述一段时间的开始、结束或持续时间。

比如,“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已经学会了很多新技能。

”地点状语名词也可以作为地点状语,用于表示某个动作发生的地点。

例如,我们可以说“我在公园里散步”,其中“公园”就是一个名词作为地点状语。

这种状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动作的发生地点或场所。

比如,“这家咖啡店是我最喜欢的工作场所。

”原因状语名词也可以作为原因状语,用于表示某个动作发生的原因。

例如,我们可以说“我因为感冒而缺席了会议”,其中“感冒”就是一个名词作为原因状语。

这种状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动作发生的原因,或者是某个决定或行动的背后的原因。

比如,“他儿子的成绩提高了,这主要得益于他坚持每天做功课。

”方式状语名词也可以作为方式状语,用于表示某个动作的方式或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说“我用铅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我的想法”,其中“铅笔”就是一个名词作为方式状语。

这种状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动作的方式或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一个动作的执行方式。

比如,“她穿着高跟鞋快速地走过了街道。

”条件状语名词也可以作为条件状语,用于表示某个动作发生的条件。

例如,我们可以说“他在学校工作,只有在放学后才能回家”,其中“学校”就是一个名词作为条件状语。

这种状语可以用来描述必须满足的条件,才能使一个动作发生。

比如,“只有在暴风雨过后,他才能出去散步。

”结论通过了解这些名词作为状语的类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中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这些状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事件和动作,并提供更丰富的语言信息。

名词作状语的六种常见类型

名词作状语的六种常见类型

名词作状语的六种常见类型
小朋友,让我来给你讲讲名词作状语的六种常见类型吧!
你想想看,咱们平时说话写文章,是不是会用到各种各样奇怪又有趣的表达方式?比如说“他狼吞虎咽地吃着饭”,这里面的“狼吞虎咽”就是一种特别的用法哦!这就是名词作状语啦。

第一种类型是“表比喻”。

就像“风驰电掣”,“风”和“电”本来是名词,在这里却像闪电、像风一样地快速,是不是很形象?这不就把速度快的感觉一下子展现出来啦?
再来说说第二种“表动作处所”。

比如说“道听途说”,在路上听到,在路上传播,这“道”和“途”不就指出了动作发生的地方吗?
第三种是“表动作趋向”。

“东张西望”听过吧?“东”和“西”可不就表示看的方向嘛!
还有“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种。

像“日积月累”,一天天、一月月地积累,多有规律呀!
“表动作进行的方式”也是常见的哟!“手舞足蹈”,用手和脚的动作来表现兴奋,是不是特别生动?
最后一种是“表动作的工具”。

“车载斗量”,用车装、用斗量,工具一下子就明确啦!
哎呀,你说这些名词作状语的用法是不是特别神奇?就好像给我们的语言穿上了漂亮的魔法衣服,一下子变得精彩万分!
怎么样,你是不是对名词作状语的六种常见类型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我觉得呀,掌握了这些,咱们写作文就能更厉害啦,能把句子写得更有趣、更吸引人!这可太重要啦!。

时间名词“日”用作状语时的三种翻译法

时间名词“日”用作状语时的三种翻译法

时间名词“日”用作状语时的三种翻译法
时间名词“日”用作状语时的三种翻译法
在文言文中,时间名词“日”经常作状语,但在翻译时意义不尽相同,准确把握其规律,对我们理解文言文大有裨益。

一、“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作状语,表示“每日”的意思。

例如: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品德高尚的人学习面很广泛,而又能每天再三地检查反省自己。

②(君主)无爱人之心,无利人之事,而日为乱人之道。

(《荀子强国》)
——(君主)没有爱护百姓的想法,不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却每天干骚扰百姓的勾当。

二、“日”放在形容词之前作状语,一般可译为“一天天地”。

例如:
①干戈日滋。

(《汉书食货志》)
——军事行动(战乱)一天天地严重。

②法无度数而事日烦,则法立而治乱矣。

(《商君子错法》)
——法令没有统一的标准,事情就一天天地烦杂,那么虽然立了法,管理却混乱了。

三、“日”字用在句首主语之前,当“往日”或“从前”讲,用来追溯过去,也作状语。

例如:
①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

(《左传昭公七年》)
——从前,晋君认为那个公孙段能做事,就赐给他州田。

②日者,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

(《战国策赵策》)
——从前,秦国和楚国在蓝田交战,韩国派遣精锐部队来帮助秦
国。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 3.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 骑来见项王
( 活,使……存活;从,使……跟从)
4.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击退)
•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高考题
•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 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 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 要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 批评并且赶走了他。“道”:在路上(名词 作状语);“退”:让……退下(使动用 法)。
君子不齿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齿,谈论,提及 王,称王
4.名+补语(介词结构)
•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 舞雩”,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 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 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5.能愿动词+名词 (“能”“可”“足”“欲”等)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①孟尝君客我。 • 答案: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答案: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 ③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 肉之。
• 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 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衣”“封”“树”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名词活用为使动
• 名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使宾语 怎样,由宾语发出动作。
•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 例2: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名词活用的七种情况

名词活用的七种情况

名词活用的七种情况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特殊活用:使动(名词使动动词使动形容词使动)意动(名词意动形容词意动)Ⅱ.简析:(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一般情况下只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不能受副词或能原动词的修饰,更不能带宾语,在古汉语中,名词却常常表示与它相关的行为或动作,充当句子的谓语,后面可以带宾语补语,前面可以用副词或能原动词束修饰限制.这时名词就活用为动语了.例句:①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②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刃杀害)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识水性,游泳)④客初至,不冠不袜.(戴帽子,穿袜子)其中①②句带宾语,③④受能原动词副词修饰限制.(二)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在句中充当谓语(不带宾语)或定语.在古文中形容词往往临时改变它原有的语法功能,转而表示与其相关的行为或发展变化,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例句:①楚左尹项伯者,素善侯张良.(与….友善)②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王(说坏话)③烈山泽而.(放大火烧)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缩小,变弱)(三) 动词活用为名词古汉语中,动词在特定情况下,失去动词特点象名词那样来使用.这种现象叫做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用后,不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复动词相关的人或事物.例句:①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地里产出的粮食)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埋伏的军队)③审容昧之易安.(容昧的小屋)(四) 形容词活用的名词形容词在汉语中,有时失去了它原有的特点,而获得名词的某些特点.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语用为名词.活用后,从意义看,不在表示某中性质和状态,而是表示具有某重性质和状态的人或物.例句: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②犹不能恃无功之重.(尊贵的地位)③倚南窗口寄傲.(自得的心情)④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红的花,绿的叶)(五) 普通名词作状语所谓普通名词,是相对于时间名词而言,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古、今汉语中是很常见的,而普通名词作状语的情况就不同了.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则经常出现.普通名词用在动词前,一般是充当主语.构成主谓关系,而作状语,就成了修饰关系.常见的有以下四种:(1) 比喻动作行为的情状.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来修饰.例句:①赢粮而景从(像影子)②有席春天下,仓举宇内,囊括四海.(像席子)③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④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一样)⑤斗折蛇行.(像蛇那样)(2) 表示对人的态度这是用对待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对待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例句:①吾得兄事之.(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②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把…当作父亲来对待)(3) 表示工具或凭借用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事物来说明动作为所用的工具,依据或原料.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②黔无驴,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③失期,法当斩.(依法)(4) 表示方位或处所用名词状语证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或方位.例句: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前面)②义庙礼之.(在庙堂上)③既东封郑.(在东面)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往上,往下)在现代汉语中,这种现象主要还残存在一些成语,熟语或部分合成词中.如车载斗量,星罗棋布,土崩瓦解,礼贤下士,口诛笔伐.风餐露宿,“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手写体,漆是线等.(六) 使动用法在汉语动词谓语中,一般动宾关系的特点是,主语发出动词谓语的动作,其宾语是谓语的支配对象.如“齐师伐我,”“公问其故.”等.而使动用法则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真特点主要是主语使宾语实行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句:①序八州而朝同列.(使与它同的诸侯来就拜)②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互相争斗)两句中的谓语,“朝”,“斗”都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而是在主语的支配下有宾语来实行的动作行为.表达这类句子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有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来完成的,因而是动用法的实质,就是用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1) 名词的使动用法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前者一般是专有名词的活用.后者主要是普通的名词或方面名词.例句: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是白骨长肉)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使他成为国相)③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使之成为干肉,腊(XI)④适燕者,北其辕,适楚者,南其辕.(使其车辕向北,使其车辕南)(1) 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汉语中很常见,这是因为在上古汉语里,兼语结构述设有完全发展成熟,需要用这种结构来表述.⑴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很有可能是使动用法.例句:①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②选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束之.(使之束)③操军方连船,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6词类活用

6词类活用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战国策·秦策)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史记·商君列传)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
势不两立、义不容辞、刀耕火种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表比喻(“象+名+一样”)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
嫂蛇行匍匐。(战国策·秦策)
肘:从左右,皆肘之。(左传·鞌之战)
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
子·劝学) 坚、锐:将军身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活用
疾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列传) 疾雷不及掩耳。(三国志·武帝纪) 食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元)
小结:
1.名词直接作状语五种类型 (1)表示时间(时间名词) (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工具 (3)表示比喻 (4)表示对人的态度(普通名词) (5)表示处所或方位(处所、方位名词)
2.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

名词用作状语和名词用作主语,位置都在谓语
动词之前。不过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上下 文意来判别是主语还是状语;此外,在用作状 语的名词前面,往往还另有名词作主语(有时 会省略主语,但是可以补出),据此可以识别 出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狼吞虎咽—人仰马翻
但有时候这种判断颇不易作出。
郭锡良先生专门探讨过“衣”等词在上古汉
语九部典籍里名词和动词用法的频次(如 “衣”,动38%,名62%),认为把“衣”等 用如动词视为词类活用是有问题的(参《汉语 史论集》43-48页,商务,1997)。

同一性:音—同<形也同>、义—引申 朝[zhāo]、[cháo] 解衣衣(yì)我,推食食我。(史记·淮阴侯列传)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wànɡ)我,我何面目见

成语中的古文知识之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古文知识之词类活用

【导语】在现代汉语中,很多词语都有其固定的语法功能,但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在特殊的语⾔环境下,可以临时改变词性,具有新的语法功能,这就叫做“词类活⽤”。

⽤成语来归类学习词类活⽤,是很好的⽅法。

详细的内容就让⽆忧考来告诉⼤家,欢迎阅读! ⼀、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很少见。

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作状语,直接修饰动词,这样就使⽂字变得⾮常简洁。

主要有以下⼏种类型: 1.表⽰处所或⽅位 这样的活⽤词语,翻译时需要在该名词前加上介词“在”或“从”。

例如: 草⾏露宿:在草中穿⾏,注意“草”作“⾏”的状语,不作主语,不能翻译成“草在⾏⾛”哦。

当然,草不能⾏⾛,⼀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不过,如果说成“蛇⾏”,那就有可能发⽣混淆,是“蛇在⾏⾛”作主语,还是“像蛇那样⾏⾛”作状语?这就要根据上下⽂判断了,这种情形请参见下⾯的第3种类型。

模仿上⾯的分析,说说下⾯的加粗字的⽤法。

风餐露宿⽳居野处 旭⽇东升管窥蠡测 2.表⽰⼯具或依据 翻译时需要在该名词前加上“⽤”或“按”。

例如: 管窥蠡测:“管”作“窥”的状语,翻译成“⽤⼀根细管”来窥视天空,不是“细管窥视天空”哦,没有拟⼈⼿法的。

模仿上⾯的分析,说说下⾯的加粗字的⽤法。

⼝诛笔伐不可⾔宣 颐指⽓使车载⽃量 3.表⽰状态或⽅式 可译为“像……⼀样”。

这是最容易发⽣混淆的⼀种,因为前⾯的名词常常是动物类的,既可以作动词的主语,⼜可以作动词的状语,需要借助具体语境做判断。

例如: 蚕⾷鲸吞:“蚕⾷”,不是“蚕在吃桑叶”,⽽是“像蚕那样⼀点点吃掉桑叶”,“蚕”作状语⽽不作主语。

主语是谁?主语是被省略掉了的,爱谁谁! 呵呵,请找出下⾯成语中⽤作状语的字吧: 蝇营狗苟狼吞虎咽 虎踞龙盘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龙争虎⽃ 兔起鹘落⿏窃狗盗 抱头⿏窜不⽢雌伏 ⿁哭狼嚎风流云散 风驰电掣雷厉风⾏ 波诡云谲⼟崩⽡解 鳞次栉⽐声誉鹊起 川流不息烟消云散 星罗棋布冰清⽟洁 4.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年、岁”⽤作状语,表⽰动作⾏为的频繁,含有“每”或“渐渐地”等意义,这种⽤法现代汉语中依旧存在。

名词做状语

名词做状语

名词做状语名词作状语是指用一个名词来表达某种状态或情况,作为句子的状语。

它可以用来修饰动词、动词短语或其他句子,表示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使句子更生动形象,增强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效果。

一、名词作状语的分类1. 名词作时间状语名词作时间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常用时间名词,如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night, days, weeks, years等。

例如:He left on Monday. 他星期一离开了。

2. 名词作地点状语名词作地点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常用地点名词,如 home, school, office, hospital, park, street, city, country等。

例如:She lives in Shanghai. 她住在上海。

3. 名词作方式状语名词作方式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式,常用方式名词,如 quickly, slowly, carefully, peacefully, happily等。

例如:He drove carefully. 他小心地开车。

4. 名词作原因状语名词作原因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原因,常用原因名词,如 reason, cause, mistake, trouble, problem等。

例如:They stopped the party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 由于天气不好,他们取消了聚会。

二、名词作状语的特点1. 名词作状语的语序为主动式。

即将名词放在句首,然后加上动词或动词短语,这样句子才能够表达出正确的含义。

例如:In autumn, the leaves turn yellow. 秋天,树叶变黄了。

2. 名词作状语时,多用单数形式。

例如:Yesterday,I went to school. 昨天,我去上学了。

3. 有时候,可以将复数表示的概念改为单数形式作状语。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何谓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特点: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3、“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类型有:(一)表示时间1、时汉连伐胡。

2、日侍坐备顾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族庖月更刀,良庖岁更刀“时、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当时、每日、每月、每年”之意。

用在形容词前,含有“一天天”意思。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那样)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3、惠等哭,舆归营。

(用车子)(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1、童子隅坐而执烛。

(在墙角)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1、面署第一(当面)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从水路、从陆路)(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南)3、孔子东游。

(向东)二、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示例①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②沛公欲王关中王:统治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函:用匣子装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表比喻,通常由具有具体形态、形状的名词充当,抽象名词不具备该语法功能。

比如,“犬”可以译为“象狗一样”,“斗”、“蛇”可以译为“象北斗一样”、“象蛇一样”。

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这种名词作状语类型的成语,比如“星罗棋布”、“龙腾”、“鲸吞蚕食”。

第二类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一般由方位名词和表示具体地点、场所的名词充当,译为“在(从)……”。

比如,“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可以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

现代汉语中还保留着这种语法特点的成语,比如“道听途说”、“风餐露宿”、“里应外合”。

第三类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由方位名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等充当,译为“向(朝、往)……”。

比如,“西”可以译为“向西,往西”,“下”可以译为“向下,朝下”,“前”可以译为“往前,朝前”。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有“东倒西歪”、“东拉西扯”、“上窜下跳”。

第四类是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或使用的材料,一般由具有某种功用的事物名称或材料名称的名词充当;译为“用……”、“乘坐……”。

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地改写每段话。

例(9)《愚公移山》中的“箕畚”译为“用箕畚”,意思是凿石掘土,用簸箕运到渤海边上。

例(10)《黔之驴》中的“船”译为“用船,乘船”,意思是贵州原本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进入贵州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例⑾《促织》中的“笼养”译为“用笼子饲养”,意思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

例⑿《核舟记》中的“___”译为“用___这种材料”,意思是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___这种材料来修建船只。

此外,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如“车载斗量”表示数量很多,不足为奇,“口诛笔伐”表示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耳闻目睹”表示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
某些表示比喻或表示对人态度的名词,具有生命性和非抽象性的特点,作状语时,在形式上与主语没什么区别,都是名词在前,
动词在后,都能发出动作。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引起误解。例如:
01Biblioteka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02
例① “人”作“立”的状语,正确的语义应是:有一只狼挡住了去路,像人似的站着啼叫。如果把“人”字看作主语,就会译为:有一只狼挡住了去路,一个人站在那里啼哭。这错了。那么应如何辨别?
(苏秦列传)—以臣子的身份侍奉秦国。 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报任少卿书)
说明:表待人态度或方式的名词状语,有时可译为“像…一样地怎么”(如“像对待倡优似的畜养我”),就翻译后的文字而言,似乎与“表比拟”没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是不同的:一是描述动作的特征;一是描述待人的方式、
态度。试比较“以身翼蔽沛公”和“倡优畜之”的不同。前者描述主语发出的“蔽”的动作特点,有带宾语,后者描述主语“畜之”的方式、态度,也带宾语。
试比较“椎杀晋鄙”和“公子怒,将鞭之”结构区别。前句名词“椎”修饰“杀晋鄙”,名词作状语,后句“鞭”带宾语“之”,名词活用作动词。虽然翻译时都是“用铁椎(鞭子)杀(抽打)”,但前句“杀”这一语义出自句中动词 “杀”,后句则是名词“鞭”的动化义。
04
—用船运来。
05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01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着粮食像影子那样相随从。
01
表示待人的态度或方式。
02
把宾语所标示的人或事物当成名词状语所标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含有“把…当作某某”或“像对待…一样”。名词状语多以表示职务或身份义为主。动词后带宾语,动词多与待人的方式、态度有关,宾语多为表人名词。例如:

文言诗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诗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诗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诗文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诗文的词类活用。

常见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文言诗文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

例如:①左右欲刃相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王曰:“吾亦欲东耳”。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几种情况:(1)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如:假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凭借船桨的人,并不会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2)只有动词能带宾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父曰:“履我”。

(3)只有动词能带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①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沛公在霸上驻扎军队。

②欲王关中。

(《鸿门宴》)(4)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答司马谏议书》)——如果说现在什么都不做,只是恪守前人的旧法,那么我不能接受。

②大楚兴,陈胜王。

③许子冠乎?④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登记官吏、百姓,封闭财物仓库。

(5)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如果是副词作状语和名词连用,则该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例如:①汉水又东。

(《水经注·江水》)——江水又向东流。

②既而,弥月不雨。

不(下)雨③晋灵公不君。

不(行)君道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不归咎上天⑤秦地可尽王也。

文言文词类活用类型及判定依据

文言文词类活用类型及判定依据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类型及判定依据1.名词活用的类型(1)名词活用作动词①方位名词用作动词。

例如:a.负势竞上。

(上:向上)《与朱元思书》b.任意东西。

(东西:向东或向西漂流)*方位名词作为一类特殊的名词,所以在这里单列了,从形式上来说,a也属于副词后加名词,而名词动用的例子。

另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方位名词都是作动词用的,需要特定的语境,方位名词后面没有动词了。

比如“横柯上蔽”就不是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而是方位名词作状语。

这一项需要特殊记忆。

②副词后面是名词,名词活用作动词。

例如:a.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枝:长枝杈)《爱莲说》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灵:有灵性)《陋室铭》我们知道,副词在句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所以当碰到副词后加了名词的文言句子,就要考虑名词活用为了动词,因为名词不活用为形容词。

③名词放在“所”字后面,用作动词。

例如:a.寻向所志。

(志:做标记)《桃花源记》“所”字的后面一般只接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例如“所闻”“所见”。

所以,当“所”后面加名词时,这个名词就活用为了动词。

④两个名词连用,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a.面山而居。

(面:面对)《愚公移山》当两个名词连用,而这两个名词不是并列关系,所以根据句法结构,必然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只不过是前一个或后一个的问题,这要根据语义关系和语境来判定。

当两个名词连用后面有动词但是被表修饰的“而”隔开时,两个名词之间往往构成动宾关系,即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⑤名词放在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

例如:a.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驱赶)《马说》b.处处志之。

(志:做标记)《桃花源记》在汉语语法当中,代词是不受名词修饰的,所以当代词前有名词出现,就要考虑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了。

(2)名词的使动用法一个名词后加一个名词宾语,此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又加上它具备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词类活用-6大类型

词类活用-6大类型

词类活用6 大类型(一)名词作状语解释下列各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

1.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译文:(项伯)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翅膀一样遮掩住刘邦。

2.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译文:我将像对待兄长一样地款待他。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箕畚:用竹筐)译文:用竹筐把土石运送到渤海的尽头去。

4.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法:依据秦的法律)译文:估计已经误了约定的期限。

误了期限,依据秦的法律都要杀头(斩首)。

5.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鸿门宴》)(间:从小路)译文:刘邦已经走了,(估计)从小路已经回到军中。

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日:一天比一天)译文:臣想奉诏离家赴任,但是祖母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重。

7.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上、下:向上、向下)译文:向上吃地上的泥土,向下喝地下的泉水。

[规律小结](1)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时需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

如上面第 1 句中的“翼”。

(2)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

如上面第 2 句中的“兄”。

(3)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翻译时要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用”。

如上面第 3 句中的“箕畚”。

(4)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

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依据”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

如上面第 4 句中的“法”。

(5)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

如上面第 5 句中的“间”。

(6)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

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

如上面第6句中的“日”(7)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

名词用作状语的常见类型

名词用作状语的常见类型

名词用作状语的常见类型说到名词用作状语,这真是个有趣的话题啊!咱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名词可不是只能当主语和宾语的,嘿,它们还可以充当状语,给句子添点儿色彩,增添点儿情趣。

想想看,你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洗脸。

你可能会说:“我洗脸。

”可要是加点儿名词,像“早晨的洗脸”,这听起来是不是瞬间就变得不一样了?哎,这就是名词用作状语的魅力所在。

咱们平常说话的时候,总希望让句子听起来更加生动。

比如,喝咖啡的时候你可以说:“我在喝咖啡。

”可要是说成“下午的咖啡”,听起来是不是更有情调?好像咖啡就带上了阳光的味道,整个下午的懒散氛围都出来了。

生活中就是要这样,点滴之间,把那些平常的事儿变得不平常。

再说吃饭这事儿,大家都知道,我们都得吃饭。

你能说“我在吃饭”,但如果你说“晚餐的时光”,那种感觉瞬间就不一样了!仿佛一顿丰盛的晚餐,身边是家人或朋友,欢声笑语,温馨至极。

每一口饭都仿佛是时间在流淌,真是让人想多留一会儿,享受这一刻的幸福。

你有没有发现,走在大街上,耳边常常传来热闹的声音?这时你可以说:“我在路上。

”但要是加上“周末的路上”,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就油然而生。

周末本来就是放松的时刻,大家都在享受生活,放下工作,仿佛世界都慢了下来。

想象一下,街边的小摊,热腾腾的烧烤,跟朋友一起吃得开心,这一幕简直就是生活的调味剂,没错,就是那么香。

再聊聊旅行。

谁不爱旅行呢?说“我在旅行”听起来很普通,但说“假期的旅行”,瞬间就带上了那种期待与兴奋。

假期就是个解放的理由,放下繁忙,去探索未知。

每一个风景都像是一幅画,绚烂夺目,每一个瞬间都是值得珍藏的记忆。

再说了,旅行中总有那种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像是迷路的意外,结果发现了个隐藏的小店,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

对于爱好者来说,爱好本身就带着一种自我表达的色彩。

你说“我在画画”,也不错。

但如果说成“午后的画画”,那画面感就立刻上来了。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纸上,那种宁静和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你的画笔下展开。

词类活用 自己整理 按活用类型分

词类活用  自己整理 按活用类型分

一、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可以分为四种情况:㈠、表示方位或处所。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上,向上;下,向下。

㈡、表示工具或依据,例: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

(《廉颇蔺相如传》)间,从小路。

㈢、表示比喻,例: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㈣、表示对人的态度,例: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像奴隶一样。

普通名词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一致,但意思完全不同。

判断一个名词是做状语还是主语,一般来说要看这个名词前是否还另有主语,若另有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做状语,否则就是主语。

课本例句:1.夜缒而出(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既东封郑(在东边))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4.箕踞以骂曰(箕,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作状语,连夜)6.吾得兄事之(兄,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7.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状语,像鸟翅那样)8.头发上指(上,作状语,向上)9.间至军中(间,作状语,从小路)10.夙兴夜寐(夙、夜,作状语,在早晨,在夜里)11.岂不日戒(日,作状语,天天)12.謇朝谇而夕替(朝、夕,名作状,在早晨,在晚间)13.孔雀东南飞(东,名词作状语,向东)14.勤心养公姥(心,名词作状语,用心)15.手巾掩口啼(手巾,名词作状语,用手巾)16.卿当日胜贵(日,名词作状语,一天比一天)17.黄泉共为友(黄泉,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18.昼夜勤作息(昼夜,名作状,从白天到晚上)19.中道还兄门(中道,名词作状语,半中)20.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2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2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23.西当太白有鸟道(西,名词作状语,在西边)2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25.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26.侧身西望长咨嗟(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7.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间)28.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9.梦啼妆泪红阑干(梦,名词作状语,在梦中)3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3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32.则群聚而笑之(群,名词作状语,成群)33.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中考文言文 文言问 词类活用

中考文言文 文言问 词类活用

中考文言文文言问词类活用一、词类活用的概念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会临时改变它的基本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

比如,名词可能会用作动词,形容词也可能会用作名词等。

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一个人会身兼数职一样,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作用。

二、常见的词类活用类型(一)名词用作动词1. 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沛公军霸上”,“军”原本是名词“军队”的意思,在这里是“驻军、驻扎”的意思,变成了动词。

2. 名词放在副词后面,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像“范增数目项王”,“目”本来是名词“眼睛”,这里是“用眼睛示意”,作为动词使用。

3. 名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比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在这里就是“游泳”的意思,从名词变成了动词。

(二)名词用作状语1. 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如“日削月割”,“日”和“月”分别是“一天天地”“一月月地”的意思,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削”和“割”。

2.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比喻。

像“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人立”就是“像人一样站着”,“人”这个名词在这里是用来比喻狼站立的姿势。

(三)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时,它就可能活用为名词。

比如“将军身披坚执锐”,“坚”指的是“坚固的铠甲”,“锐”指的是“锐利的兵器”,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四)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那么它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亲贤臣,远小人”,“亲”和“远”分别是“亲近”和“疏远”的意思,从形容词变成了动词。

(五)使动用法1.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比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就是“使……活”,即“我使他活了下来”。

2.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希望能帮助到您
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及特点
本文是关于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及特点,感谢您的阅读!
类型结构作用例句翻译格式一般名词作状语比况结构表特征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象……似的(一样)比况结构表态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象对待……似的介词结构表工具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拿……介词结构表方式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用……介词结构表处所相如廷叱之在……时间名词作状语重叠式表时间乡邻之生日蹙一天天(月、年)介词结构谨食之,时而献焉良庖岁更刀按时每……方位名词作状语介词结构表方位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在……表趋向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向……从……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