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模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团公司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XX信息系统是XX运输生产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信息技术设备状态良好、管理规范,结合《XX技术管理规程》和XX、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信息技术设备指用于XX运输生产和管理的计算机、计算机外围设备、网络设备及其附属设备。具体范围参考固定资产分类第十三类中的计算机、计算机外围设备和网络设备。本文中所指的“设备”,未加说明的均特指“信息技术设备”。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信息技术设备管理。计算机软件纳入设备管理范畴,适用本方法。价值较小未列入固定资产的设备,可参考本制度执行。
第四条本制度中的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是依据XX《XX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XX财〔20XX〕235号)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的,文中未涉及到的内容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办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五条鉴于信息技术设备技术含量高、涉及部门多、系统管理性强、安全要求高的特点,按照“资产属地管理,
业务统一管理,技术归口管理,设备逐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
1.资产属地管理:设备由固定资产所在的部门负责管理。管理内容为:设备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维护维修,以及维持设备正常运行的相关支出。
2.业务统一管理:与设备有关的业务,按职权范围分别由相应的业务部门负责管理。管理内容为:建设方案审查由总工室管理;更新改造计划由计划统计处管理;大修计划由财务处管理;应用业务需求等由专业主管部门管理。
3.技术归口管理:信息技术处归口负责技术管理。管理内容为:在设备的选型、配置、采购过程中参加审查与提出指导意见;负责设备保修、大修过程中的技术把关与指导,日常维护维修的技术支持;组织对设备事故、故障的调查;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推广应用高新和实用信息技术。
4.设备逐级管理:按设备的性质及在系统中的分布和重要程度,分别由公司、运行维护单位和设备使用单位三级负责管理。
公司:由总工室、计划统计处、财务处、信息技术处和专业管理处室进行业务统一管理和技术归口管理。主要任务是:建设方案的审查,设备更新、大修计划的审核,技术鉴定和验收工作;对站段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组织和协调;
全公司设备的调配工作;指导设备的保修、维修工作;制定设备操作规范;负责对设备事故、故障的调查分析与认定。
运行维护单位:按专业和职能划分,以便于维护管理的原则,在项目建设时明确设备的运行维护单位。主要任务是:负责设备保修、大修、维修;组织相关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确保设备的使用环境符合要求;负责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常识的培训与考查;负责设备保管、日常维护、清洁保养,设备故障的初步判断和简单维修;联系运行维护部门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为运行维护部门的故障处理提供现场情况、配合完成必要的协助工作。
第六条XX信息技术设备按其用途和性质分为一类设备和二类设备。
一类设备:用于XX运输生产和管理并且不间断运行的系统设备。主要为服务器端设备、网络设备和不间断运行的客户端设备等。
二类设备:一类设备之外的其他设备。
第三章设备管理程序
第七条新建信息系统设备的管理
XX统一组织的建设、推广项目,按XX设计的技术方案,由公司指定的建设单位部门主要负责,联合公司相关业务和技术主管部门共同落实。XX直接发放的设备,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办理相关手续。
公司的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由建设单位编制经济技术论证、实施方案,经信息技术处技术审核,按更新改造项目管理程序,报公司计划统计处审批后实施。
第八条新增设备时,要进行技术经济和投入产出分析,设备选型、购置要适应运输生产发展、科研、安全、节能、环保的需要。信息技术处应负责对设备选型、技术经济和投入产出分析进行审核把关。
第九条设备选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论证:1.符合项目需要,预留发展空间,合理配置,避免浪费;
2.兼顾考虑设备的先进性、经济性、适用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3.设备的价格、交货期、服务信誉及使用单位的评价;
4.符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规定。
第十条各类设备,凡建立固定资产的,均应在XX信息技术装备资产管理系统(简称“ITEM系统”,详见昆XX 信息〔20XX〕144号)中建立台帐数据。台帐数据由新建固定资产的单位建立,由信息技术处督促检查,数据可供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查询。
第十一条各单位新建、调拨、报废固定资产时,应先在ITEM系统中确认,经信息技术处签认盖章后,方可到相
关部门办理。
第十二条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一类设备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二类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
设备检查由设备使用单位、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和公司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完成。
设备使用单位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设备保管、日常维护、清洁保养制度制定与落实情况;设备操作人员具备基本操作常识,具备设备故障的初步判断和简单处理能力,具备设备失效后的应急处置技能;设备运行环境符合应用需求。
设备运行维护单位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设备质量、技术状态、维护保养、利用率、完好率、设备闲置情况、大修完成情况、设备基础管理、安全管理等,督促用户进行相应的检查并提供技术支持。
公司主管部门检查的主要内容为:对设备运行维护单位、设备使用单位检查情况进行监督指导,主要包括各单位检查工作是否到位;相关的安全制度及责任主体的落实是否到位;设备的安全管理、技术状况、维修状况的相关资料是否完备;现场管理是否到位等。
第十三条按照“确保设备运行,节约运输成本”的原则,对设备实行保修和维修相结合。
采用保修制的设备是:
1.小型计算机、骨干网络设备、大型不间断电源;
2.列入生产网并对生产和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关键设备;
3.局内技术力量不足以完成维修工作的设备;
4.其他重要设备。
采用保修制的设备在原厂商保修期中止后由运行维护部门提出方案,按照大修管理流程办理。其它设备采用维修制,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
第十四条为保证故障设备的及时修复,设备运行维护单位需建立设备备件库。
第十五条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可根据维修的管辖范围及前一年度维修费用使用情况,制订年度维修费用计划,由公司技术、业务主管部门审定后执行。
第十六条设备大修的管理
为提高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保证设备在运输生产中正常、稳定地运行,提高设备使用率,须安排设备大修。
1.各单位可根据《XX信息技术设备维修规程》规定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大修周期、条件、范围以及业务需求,向公司财务处提出次年度大修申请计划,经审核同意后执行。
2.设备大修必须执行XX现行的设备大修管理制度,大修竣工后,大修实施单位在移交设备时,负责组织验收,同时根据《XX信息技术设备维修规程》提交大修竣工文件。
第四章软件管理
第十七条软件管理纳入设备管理范畴进行管理。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