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援助60年的得与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外援助60年的得与失

今年是新中国开展对外援助60周年。据中国商务部对外援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向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技术援助,并向30多个国际和区域组织提供了捐款,支持这些组织开展多边援助活动。…[详细]

回望这60年的对外援助史,我们可以看到,以改革开放为界,中国的对外援助可以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从第一个阶段中国超出国力的对外援助,再到第二阶段的“量力而行”,折射出一个大国的理性与成熟的进步。

改革开放前:对外援助政治挂帅,远超国力1976年以前,中国已经援助了110多个国家

1950年7月,蒙古国请求支援劳动力,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对外援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经济援助,而援助的项目也非常的多,现汇、技术、物资、项目,乃至劳动力……不一而足。50年代,中国援助的最多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动100多万志愿军,开支战费7万亿元人民币(旧币)。1953年11月金日成访问中国,中朝签

订经济文化合作协定,中国不仅将战时费用一笔勾销,又无偿赠送朝鲜8万亿元人民币(旧币)。1950年1月18日,中国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从1950年至1954年,中国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1.67万亿人民币(旧币)的援助。在越南内战结束之后,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有增无减,提供了巨额的无偿现汇援助、援建了许多工厂、送去了海量的物资,完全把越南当做了兄弟,无所不给,在送去的物资中甚至还包括香烟、中成药、葡萄干和酒等等。…[详细]凡是“兄弟们”的要求,中国有求必应

据解密的外交档案显示,某某国“要求中国提供”、“请求中国援助”、“请求我给予”、“要求我援建”、“要求我派”,是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驻外大使馆来电及外交部上送报告中的常见字句。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于这样的要求几乎是来者不拒,就算自己节衣缩食,也一定要尽力满足“兄弟们”的要求。这些对外援助都被当做是最为严肃的政治活动进行,美其名曰国际主义。

中苏翻脸之后,为了让一些国家不完全倒向苏联,中国更是加大了对外援助的规模和力度。而这些国家,也因为支持了中国,得不到苏联的援助了,因此对中国要求颇多且理直气壮,阿尔巴尼亚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阿第一书记霍查对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说,“我们向你们要求帮助,就如同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你们有的,我们也

要有。”阿总理谢胡也说,“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从1954年起,中国政府向阿尔巴尼亚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国每人掏3850元,而当时中国人的年收入才200多元。…[详细]后果:中国的援助已经超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对外经济援助的比例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国力并不雄厚,但是却常常是宁愿自己喝粥,也要让“兄弟们”吃上肉。中国在非洲最著名的援建工程坦赞铁路,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援外项目。其实,当时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刚开始向西方大国和苏联求助,被拒绝后才转求中国。虽然中国当时财力有限,但是还是承接下来,施工条件极为艰苦,最终中方59人牺牲。这几乎是倾举国之力来进行对外援助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1967年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占国家财政支出的4.5%,1972年达51亿多元,占财政支出的6.7%,1973年更是上升至

7.2%,超出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对外经济援助的比例。1973年之后,中国的这种超过国力的对外援助才逐渐地扭转过来。…[详细]反思:出于意识形态的狂热援助得不偿失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通过对外援助,获得了政治、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回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支持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美对抗,

与苏交恶,在对外援助上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越来越低,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狂热因素越来越大。早在1962年,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稼祥曾经建议,我们实际许诺承担的义务已经超出了中国的实际承受力,面对国内外的特殊形势,有必要调整对外政策,谋求某种缓和。但是毛泽东并没有接受,相反,在文革中,王稼祥还因此受到严厉的批判。…[详细]改革开放后:走向理性,但是也有质疑经济诉求超过了政治诉求,并且学会量力而行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对外援助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突出了“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意实效、共同发展”的内容,对外援助的经济意义超越了对政治利益的诉求。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内的实际状况,对外援助金额并没有相应大幅增加。1995年以后,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形式,合资合作项目开始受到更大的重视和鼓励。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自1995年开始对外提供优惠贷款以来,截至2008年底,中国已向74个国家提供了优惠贷款,支持各类项目252个。此外,中国也继续援助了很多的工程和对外项目,包括铁路、公路、工厂等等。…[详细]质疑一:绝不附带任何条件,有时会导致负面效应

从1964年开始,不附带任何条件一直都是中国对外援助的“圣经”。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一主张也逐渐受到很大的

质疑。

美国智库对外关系理事会高级学者费恩波姆在《外交政策》双月刊发文称,中国的援助或贷款与发达国家的不同。中国从不过分关心减少贪污,提高透明度,或者提高私营公司的条件;相反,它通常要求受援国家,购买中国产品或者雇佣中国工人。文章认为,向世界其他国家捐款时,中国不遵守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制定的规则。中国的贷款通常是秘密协商,没有传统的附加条件,往往提供给那些西方国家资金害怕去的地方。这样一来,很容易变相地支持了腐败、黑暗的政权。…[详细]质疑二:中国习惯“单打独斗”,较少参加国际合作

今年4月6日,商务部公布了2010年度该部门的财政收支预算信息,支出总额为151.57亿元。其中,外交支出是占比最大的支出项目,总额高达140.6亿元,而对外援助总额为130.85亿元,占财政拨款总支出89.8%。几乎与此同时,联合国和美国政府在纽约举行了一个海地重建筹款会议。超过50个国家共捐助了53亿美元。但中国仅捐助了150万美元,与冈比亚和摩纳哥差不多。5/6月号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揶揄说,这些钱甚至还不够买上海郊区的一栋别墅,中国花钱的方式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大国的地位越来越不相称。中国的对外援助习惯“单打独斗”,而较少参与国际合作,这一点常常被诟病,随着中国的国力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