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 ) (2)以吝故不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 等,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 )(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 (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 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先主不从.( ) (2)明日大会.诸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超入顾坐席 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若渴C.关羽简单粗暴D.马超知错就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1)听从(2分) (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
2017年初三二模语文课外文言文

2017年初三二模汇编—课外文言文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若渴C.关羽简单粗暴D.马超知错就改11.(4分)(1)听从(2分)(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5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_________。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份)①题破山寺后禅院②山居秋暝【唐】常建【唐】王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第②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动衬静。
(2分)7.下列对着两首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6.(2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7.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6.(2分)李清照(1分)(1分)凋零7.(2分)D2017年初三二模崇明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20200709184405)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综合运用(10分)25.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比赛的形式比拼诗词知识并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注释】会:有一定目的的集会。
赛:比赛。
【材料二】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融汇地用到教材体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像中医院、武术等都可以考虑进去,而且不仅要进校园,还可以国际化。
(1)央视的这档诗词节目名为“中国诗词大会”,而非“中国诗词大赛”,请结合材料揣摩其命名的意图。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师生们都想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与活动意图不匹配的两项是()()(4分)A.学生社团组织成立诗歌社。
B.语文组举办经典诗词吟诵节。
C.历史组开设东欧历史兴趣课。
D.劳技课引进“扎染”等非遗课程。
E.计算机组开展网络流行语探究活动。
F.图书馆推荐中华经典读本系列书目。
(3)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诗词,同学们认为可以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来增强欣赏诗词的趣味性。
请你写出下列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
(4分)、《生查子·元夕》《元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爆竹声中一岁除,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春风送暖入屠苏。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千门万户曈曈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参考)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好看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钞票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降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降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明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截了当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 两首诗词都经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别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别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委托别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别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脚,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存表。
2017年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

2017年初三二模汇编—课外文言文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等,而缺点在于。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4分)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超入顾坐席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若渴C.关羽简单粗暴D.马超知错就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1)听从(2分)(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
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总结——课外文言文

届上海市各区县初三二模总结——课外文言文————————————————————————————————作者:————————————————————————————————日期:2017届初三二模汇总——课外文言文松江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朱文公有足疾①,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
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
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③”。
道人得诗径去。
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
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
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
②筇:竹名。
③勃窣:匍匐而行。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道人得诗径去.() (2)足疾大作.()12.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到“”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道人”的目的是□□□□(用文中词句回答)。
(4分)13. “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的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4分)11.(2+2分)(1)离开(2)发,发作12.(1+1+2分)大喜叹息追索其诗13.(2+2分)心虚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黄浦区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
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此时的洛阳被匈奴占领。
③东渡意:即晋王朝东迁的原委。
据记载,匈奴攻占洛阳后,又攻占长安并灭掉西晋。
元帝不得不在健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因此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对于元帝而言都是伤心难返之地。
④居然:此处解释为明白清楚,显然。
上海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

上海市各区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汇编闵行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人人各殊;参不知所从..闻盖公善治黄老;乃使人厚币聘之;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遂推此类;为参具言之.参悦;乃避正堂舍之;师事之;齐果大治.及参入相汉;导盖公之道;故天下歌之.盖公虽为参师;然未尝仕;以寿终..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参不知所从2为参具言之11.下列对画线句子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 曹参喜欢;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B. 曹参喜欢;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C. 曹参高兴;于是让出自己的正堂让他住..D. 曹参高兴;竟然避开了正堂让他住..12. “齐果大治”在文中的体现是“”;原因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4分浦东新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0一13题12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注①既望:农历每月十六.②属zhǚ:倾注; 引申为劝酒..③斗牛; 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④一苇:比喻极小的船..⑤冯píng虚御风:乘风腾空而邀游..10.语段中的“苏子”是人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句话在我们学过的《》一文中也出现过.. 2分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清风徐来2而不知其所止1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句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地点..B. “徘徊”二字描绘出月光柔和似对游人极为依恋且脉脉含情..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渺小在旷大前的迷茫..D.在浩瀚的江水上;作者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溢于言表..13.选段中;作者借写“月”来抒发情怀;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一个相同的例子;并作简要分析..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①其御者;詈②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③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注释:①捽zu6:揪.②詈lì骂.③起居:问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乘车过宣武门大街2假贯钱足矣11. 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汤敦甫因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B.汤敦甫因为卖菜翁咄咄逼人的态度而感到困窘急迫..C.汤敦甫以为身上没钱无法赔偿老翁而感到困窘急迫..D.汤敦甫被那个卖菜翁咄咄逼人的态度逼得困窘急迫..12.卖菜翁对汤敦甫的态度经历了一哀求一的过程..2分13.汤敦甫与指挥言谈良久方才离去;其用意是;可见他具有的品性..4分静安区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焚券了债隋李士谦有粟1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2;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赈赡3;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4;曰:“债了矣;勿为念也..”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或曰:“子多阴德5矣..”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为;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选自《隋书·隐逸传》有改动注释1粟:一种粮食;俗称小米..2年谷不登:指荒年;下文“大熟”指丰年..3赈赡:以财务救灾..4燔契:烧掉债券..5阴德: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10.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1皆来致谢 2吾家余粟11.以下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们摆设酒宴B.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欠债人;为他摆设酒宴C.于是李士谦邀请了所有的债主;为他们摆设酒宴D.于是李士谦召集了所有的债主;为他摆设酒宴12.“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的“争”写出了债家来偿的□□之情..李士谦“拒之;一无所受”是因为___________;表现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4分;每格1字13.以下对李士谦言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A.大公无私B.扶危济困C.目光长远D.虚怀若谷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①存焉;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晋赂虞君以宝玉骏马;虞君甚喜..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②而去;荀息③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去..故守不待④渠⑤堑而園;攻不待冲降⑥而拔⑦;得贤之与失贤也..节选自《淮南子》;有删改注①宫之奇:春秋时虞国大臣..②越疆:越过虞国疆界..③荀息:春秋时晋国相国..④不待:用不着;不必..⑤渠:人工开的河道..堑:防御用的濠沟..⑥冲降:即“冲隆”;古时兵车名..⑦拔:高出;高大..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越疆而去2荀息伐之11.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B.宫之奇的告诚虞君不听;说了也没有用..C.宫之奇不听劝谏;进言虞君;但没有用..D.宫之奇规劝虞君不听;不用再多说什么..12.上文画曲线句与曾学过的《天时不如地利》中“; ”句的意思相近..虞国之所以有这样的结局;和虞君的有关..6分徐汇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一12题12分解缙①应制题《虎顾众彪②图》; 曰:“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文皇③见诗有感;即命夏原吉迎太子于南京..文皇与解缙同游..文皇登桥;问缙:“当做何语”缙曰:“此谓‘一步高一步'..”及下桥;又问之;缙曰:“此谓‘后面更高似前面'..”注释①解缙:字大绅;明代著名才子..②应制:古时由皇帝指定大臣来作诗或者写文章..③彪:此指小虎..④文皇:明成祖朱棣..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虎顾众彪2及下桥10.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B. 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到南京接太子..C.文皇于是命令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D. 文皇于是任用夏原吉接太子去南京..11.从文中看;文皇见诗有感;是因为诗中的“”三个字触动了他.. 2分12.下列选项中对解缙的特点概括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有勇有谋B.灵活睿智C.谦虚谨慎D.忠于职守长宁区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312分曹玮用兵①曹玮知镇戎①日;尝出战小捷;虏②引兵退去..玮侦虏去已远;乃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行阵;众将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羁縻③军耳..不若弃之;整师而归..”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虏去玮数十里;闻其利牛革而师不整;遽还袭之..韦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整师待之;向暮;虏至;玮使人谓之曰;“大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兵马;明日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②旦日;玮鼓军而进;一战克敌;遂弃牛羊而班师..③既克、玮曰:“吾知虏伺机必还;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精已疲;力已尽;投其所好而安之;则气衰而难鼓矣..吾以此取之..”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注释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地重镇..知镇戎日:主镇镇戎的时候;②虏:古时对外族的蔑称..③縻ml:束缚..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①玮侦虏去已远 2 整师而归12.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A.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侦察了三次..B.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多次侦察..C.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侦察了三次..D.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多次侦察..13.从全文来看;曹玮能够一战克敌的原因是什么6分123奉贤区三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1分指南针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②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④;以芥子⑤回许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⑥其理..选自《梦溪笔谈》注释①方家:行家..②碗唇:碗边..③纩kuang :丝绵..④独茧缕:单根的蚕丝..③芥子:中药名;呈微小球形..⑥原:推究..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1但坚滑易坠2不若缕悬为最善11.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指南针使用时;可以放在水中、指爪上、碗唇上或者用丝悬挂..B.缕悬法的步骤是先取丝;再用一点点蜡把丝粘在针上;最后在无风处悬挂..C.只要采用悬挂的方法;磁针一定指南..D.作者写作此文时;交代了当时还无法推究磁石指南的原理..12.文中作者对指南针的研究有哪些发现4分12嘉定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一13题12分平湖陆稼书平湖陆稼书龙其;改名陇其..初为嘉定令;以小舟载纺具抵任;内子①躬自辟垆;易日用蔬菜;而慈惠子民;强毅任事;一时有神君之颂..忽有瞽者③诣案自陈曰:“聪明正直谓之神;公即神也..我不幸两目无见;特乞公一字批断批断;来生作有目人;地下冥王必不违公言耳..”稼书笑而允之..不二载;被劾去;嘉定士民数千泣留不得;因刻《公归集》为赠..山右山右魏总宪上疏;称以天下第一清官;复其职;仍补灵寿县;内擢监察御史..罢官归朱泾;著书自娱;卒于康熙乙亥年..注释①内子:指妻子..②辟:绩麻练麻..绩麻为辟;练麻为垆..③瞽者:失明的人..④批断:原指算命先生对命主吉凶祸福命运趋向的推断..⑤山右:山西省旧时别称..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初为嘉定令2易日用蔬菜12.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到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挽留也没能有办法留下他..B.过了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上人百姓哭着;以为他留不得了..C.不到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以为他留不得了..D.过了两年;陆稼书被人弹劾离任;嘉定几千个士人百姓哭着挽留也没能有办法留下他..13.选文中表现陆稼书“清廉”的事情是;表现他“爱民”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陆稼书恢复官职的根本原因是“”.. 6分杨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鷧鸟①中计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鸬鹚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②;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奋翼声假假③°..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注释①鷧yì鸟:即鸬鹚; 俗称鱼鹰; 喜欢吃鱼; 善于潜水捕鱼..②刍chu 人:草人..③假假:拟声词..10.解释加点字..4分1恬不为惊为2飞止如故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12.文中鵡鸟中的“计”;具体是指:3分13.以下从本文中得出的启示;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B.我们既要看事物表象;更要认清事物本质..C.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D.我们要杜绝用经验主义来看待、处理事物..普陀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崇①奏捕蝗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捕蝗:“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②;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③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④之曰:“聪伪主;德不胜妖;今妖不胜德..公众号:语文教与学..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教;因以无年⑤;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注释①崇:宰相姚崇..②瘗:yì;埋..③特人不用命:只因为人们没有尽力..④移书:传递文书..诮:qiào;讥讽..⑤无年:荒年..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蝗乃可尽2分道杀蝗11.文中画线句子“除天灾者当以德”的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消除天灾的人应当是品德高尚的人B.消除天灾能够使自己功德高尚C.消除天灾应当凭借德行D.消除天灾是因为有德行12.概括故事情节;在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崇奏捕蝗→__________→__________→倪若水纵捕13.故事结尾倪若水“惧”是因为_..2分松江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松江某相国①之孙某;贫乏不能自存;其故仆富于财者;往而乞怜..适舂米;以五斗令佣负之以随..佣不能胜;息于衢③..其问佣曰:“何无力至此”佣叹息曰;“吾非佣工者;先祖为某相国..”某惊目:“如此;则亲戚矣”然两人俱弗克负荷;遂为之相抱而泣..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市人聚观;一长者予以竹梢;共举以归..两人祖皆崇祯间相也..时人为之语曰:“五斗米;两公子;扛不起;枉读《诗经》怨‘劬劳’;乃祖贻某岂料此”注释①相国:宰相..②舂chong 米:把米放在石白里打碎.. ③衢:道路.. 为之语曰:④劬qu劳:劳苦..⑤贻:遗留..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以五斗令佣负之以随2佣不能胜11.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个人轮流挑着米一起回家..B.两个人一起抬着米回家..C 长者挑着米和他们一起回家.. D两人一起扛着竹梢回家..12.选文通过相国后代和其故仆的先后对比;启示我们;5分宝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2分逸马杀犬于道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9.对选段中通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4分A.如果让你们撰写史书;再多卷册也写不完..B.这样使得你们撰写史书;很多卷册都写不完..C.即使让你们翻阅史书;再多卷册也看不完..D.如果让你们翻阅史书;很多卷册都看不完..10.下列三句句子都在写相同的“一事”;即“奔马毙犬”;但是..A句和B句的不同处在于:;B句和C句的不同处在于4分A.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B.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C.逸马杀犬于道..11.这则故事启示我们;在写作时要4分金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 12分王安石与游客王安石退居金陵..一日;头幅巾手拄杖;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辩说纷纭..公坐其下;人莫之顾..良久;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颔之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俯而去..注释①盛谈:大谈..10.解释文中带点字的意思.. 4分1有一客徐问公2俯而去1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坐在那人的旁边;没有人来拜访他..B.王安石坐在他们的旁边;没有人来拜访他..C.王安石坐在那人的旁边;没有人注意到他..D.王安石坐在他们的旁边;没有人注意到他..12.对众人“俯而去”的原因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众人怕遭到王安石这一大学者的嘲笑..B.为在王安石面前班门弄斧而觉得羞愧..C.因为众人盛谈文史;辩说纷纭无结果..D.众人为他们怠慢了王安石而感到害怕..13.“颔”、“拱手”的描写表现出王安石的品质.. 2分青浦区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①大中①中;王式为晋州刺史..会河曲大歉;民流徙;他州不纳;独式劳恤之;活数千人..时特峨胡②亦饥;将入侵;闻式严备;不敢道境;曰:“晋州刺史当避之”以善最③称..②徙安南④都护;蛮兵入掠;式使译者开谕..一昔去;谢曰:“我自缚叛者;非为寇也..”初;安南数有变;相率夜围城..式徐被甲;引家僮乘城责让;矢旝⑤交发;叛者走..翌日;尽捕斩之..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①大中:年号②特峨胡:少数民族③善最:指优异的政绩④安南:古代地名⑤旝kuai:作战时用的一种发石器械..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会河曲大歉 2 谢曰11.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式逐渐被盔甲所累;于是拉着家僮登上城墙要求让步..B.王式逐渐被盔甲所累;于是率领家僮背靠城墙斥责反叛者..C.王式慢慢披上盔甲;率领家僮登上城墙斥责反叛者..D.王式慢慢披上盔甲;拉着家僮凭借城墙地势要求让步..12.从第①段看;王式“以善最称”表现为和从第②段王式对蛮兵和叛者的不同态度中;可以看出他的特点..6分虹口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杜黄裳李师古跋扈;惮杜黄裳为相;未敢失礼..乃命一干吏;寄钱数千绳;并车子一乘;亦近直千缗..使者未敢入;乃于宅门伺候累日..有舆自宅出;从婢二人;皆青衣褴褛..问何人;曰:“相公夫人..”使者遽归;以白师古..师古乃止;终身不敢失节..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惮杜黄裳为相2使者未敢入11.翻译下列句子..3分使者遽归;以白师古..12.李师古“未敢失礼”的原因是;后来“终身不敢失节”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5分参考答案闵行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一12题12分10.各2分1听从;顺从2详细地11.4分C12.2分天下歌之2分听从了盖公“治道贵清净”的建议..如果写只采纳了盖公的建议给1分..浦东新区三古诗文课外12分10. 2分苏轼写苏轼的字、号也可核舟记11. 4分1缓慢、缓缓、慢慢2停止12.3分C13.3分说明列举例子1分;分析2分..示例1《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将明月比喻成“璧”;突出月下洞庭湖的沉静美丽;表现迁客骚人沉醉其中忘记一切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作者关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议论2《山居秋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写明月照松林的秋山晚景;突出其幽静之美;令人向往;含蓄地表达诗人归隐自然、怡然自适的心境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诗人围绕中秋明月;通过对月的追问、赞美与向往;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他复杂又矛盾的心理;以及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崇明区三课外文言文12分10.1坐车2分2借2分11.A2分12.愤怒1分感谢1分13.担心指挥事后再去找买菜翁的麻烦2分宽容厚道2分静安区三课外文言文12分10. ⑴道歉2分⑵剰下/多余的2分11.A2 分C1 分12. 迫切/急切2分他已经当众焚券了债/他已经当众说过“债了矣”1分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信守承诺1分13.B2 分黄浦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10.4分;每个2分1离开2攻打;讨伐11.2分A12.6分;每空2分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听劝谏、留不住贤人写出一点即可徐汇区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9一12题12分9.4分1回头看2等到;到了10.3分A 11.2分父子情12.3分B长宁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11. 各2分1离开2军队12. 2分D2分C1分13. 6分1故为贪利以诱之伪装贪利之举诱使敌方长途奔袭2行得地利处以待之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3投其所好面安之投其所好令敌军隔一夜再战;泄其锐气一小题2分;用原文语句或自己概括均可;顺序不论;酌情给分奉贤区10.1容易2分2比得上2分11.C3分12. 1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2 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3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3选24分嘉定区11.4分1担任、做2分2交换2分12.2分A13. 慈惠子民:强毅任事16分“清廉”:他用小船带着纺具到任;妻子亲自绩麻练麻;换口常蔬菜等..“爱民”:他笑着答应一位盲人百姓“一字批断”的请求..2分意对即2分意对即可山右魏总宪上疏称以天下第一清官2分杨浦区三课外语段阅读12分4分10、1被2分过去2分2原来11、养鱼人就绑慕做了个假人;3分稻草人披蓑衣戴斗笠手持竹竿;立在鱼池中用来吓唬鵡鸟们..12、养鱼人见鵡鸟会时常飞落到草人的斗笠上站着不被惊吓;于是偷偷撤去草人;自己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站在池子中间扮作草人;伺机抓鵡鸟..普陀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崇①奏捕蝗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崇奏捕蝗:“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②;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③耳..”乃出御史为捕蝗使;分道杀蝗..汴州刺史倪若水上言:“除天灾者当以德;昔刘聪除蝗不克而害愈甚..”拒御史不应命..崇移书诮④之曰:“聪伪主;德不胜妖;今妖不胜德..公众号:语文教与学..古者良守;蝗避其境;谓修德可免;彼将无德致然乎今坐视食苗;忍而不教;因以无年⑤;刺史其谓何”若水惧;乃纵捕;得蝗十四万石..注释①崇:宰相姚崇..②瘗:yì;埋..③特人不用命:只因为人们没有尽力..④移书:传递文书..诮:qiào;讥讽..⑤无年:荒年..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蝗乃可尽完;没有了2分道杀蝗路11.文中画线句子“除天灾者当以德”的翻译;恰当的一项是C 2分A.消除天灾的人应当是品德高尚的人B.消除天灾能够使自己功德高尚C.消除天灾应当凭借德行D.消除天灾是因为有德行12.概括故事情节;在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崇奏捕蝗→____倪若水上言拒御史______→_____崇移书诮倪_____→倪若水纵捕13.故事结尾倪若水“惧”是因为害怕被扣上“无德”的帽子;更担心因为自己的失职造成荒年;自己难辞其咎_..2分松江区三12分10.2+2分1背2承受11.3分B12.2+3分身份或经济条件、生活状况要学会自强培养自我生存能力宝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2分9.4分A10.4分叙述A、B句的主语各不相同B句相对啰嗦或者说C句更加简洁或者从语序角度、过错方角度回答;也可以11.4分语言表达力求简洁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角度叙述金山区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一13题.. 12分10.1慢;此指慢悠悠地2分2离开2分11.D3分12.B3分13.谦逊;低调2分青浦区10.1恰好;正遇上2分2道歉2分11.C2分12.体恤灾民2分虹口区9.B4分2+2分2进入2+2分10.111.使者;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师古..3分关键词:速、以、白12.他忌惮师古担任宰相被李师古的节俭品德所感染2+3分。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优选.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4、,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5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
(人名) 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
从文中画线句可以提炼的成语是。
9、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叙述了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经历。
B.交代了作者劝说刘婵“开张圣听”的原因。
C.表达了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D. 表达了作者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完整版)2017年上海初三二模课外文言文分类汇编

A.对管仲言语的认同。
B.对管仲做法的理解。
C.对管仲用意的赞许。
D.对管仲胆小的嘲笑。
g 10.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以一封鲊遗母 (2)鄱阳范逵素知名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12. 陶侃母“以书责侃”的主要原因是( )(2分)A. 鲊太昂贵 B. 此为官物C. 于我无益 D. 以增吾忧13. 陶母为儿子树立了怎样的榜样?徐汇区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l l t i si 不减扬雄②,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行义:行为道义。
扬雄: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扬雄曾撰《太玄》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 ) (2)以吝故不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 )(2分)A. 嫉恶如仇 B.左右逢源 C.春风化雨 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 (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 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青浦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阎立本悔以书画供奉太宗尝与侍臣泛舟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①,太宗击赏再三。
诏坐者为咏,召阎立本②写之。
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一)默写(15分)1.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2. 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 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4. 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5. 不以物喜,。
( 《岳阳楼记》)(一)默写(15分,每句3分,错一字扣1分)1.阴阳割昏晓2.八百里分麾下炙3.道是无晴却有晴4.孤村落日残霞5.不以己悲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一)默写(15分)1.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2.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3.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4. ,不逾矩。
(《孔孟论学》)5. ,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一)默写(15分)(错一字扣一分,3分扣完为止)1.(3分)衣带渐宽终不悔2.(3分)身世浮沉雨打萍3.(3分)谁家新燕啄春泥4.(3分)七十而从心所欲5.(3分)殚其地之出2017年初三二模崇明区(一)默写(15分)1.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2.,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捕蛇者说》)5.,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一)默写(15分)1.脉脉不得语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皆若空游无所依4.以尽吾齿 5.东边日出西边雨2017年初三二模普陀区(一)默写(15分)1. ,雨后全无叶底花。
2.马作的卢飞快,。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斯是陋室,。
5.日光下彻,。
(一)默写(15分)1.雨前初见花间蕊 2.马作的卢飞快 3.沉舟侧畔千帆过4.惟吾德馨5.影布石上2017年初三二模黄浦区(一)默写(15分)1. ,芳草萋萋鹦鹉洲。
2017年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

2017年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课外文言文)D(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陶侃母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
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①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
”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
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湛剪头发,卖得数斗米。
斫④诸屋柱,悉割为薪。
遂具精馔,从者俱给。
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
”【注】①鲊:腌鱼。
②孝廉:一功名。
③室如悬磬:悬,挂;磬,乐器,中空。
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
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④斫:zhuó,砍削。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以一封鲊遗.母()(2)鄱阳范逵素.知名()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12.陶侃母“以书责侃”的主要原因是()(2分)A.鲊太昂贵B.此为官物C.于我无益D.以增吾忧13.陶母为儿子树立了怎样的榜样?(4分)(1)(2)(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10.(1)奉送(2)向来(各2分)11.你只要到外面去留住客人,我自有办法。
(2分)12. B(3分)13. 清廉不贪慷慨待客(各2分)2017年初三二模黄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仁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句:按:晋元帝司马睿原为安东将军,镇守建康。
后来京都洛阳失守,怀帝逃到平阳,不久,长安也失守。
晋愍帝死后,司马睿才即帝位。
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明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管仲弃酒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
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
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
”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2)就坐.()12.“管仲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对管仲言语的认同。
B.对管仲做法的理解。
C.对管仲用意的赞许。
D.对管仲胆小的嘲笑。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2(12分)11.(4分)⑴盘算⑵座,座位12.(4分)避免酒后(喝多了酒)失言而招致杀身之祸。
13.(4分)D黄浦(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节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
②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此时的洛阳被匈奴占领。
③东渡意:即晋王朝东迁的原委。
据记载,匈奴攻占洛阳后,又攻占长安并灭掉西晋。
元帝不得不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因此不管是洛阳还是长安,对于元帝而言都是伤心难返之地。
④居然:此处解释为明白清楚,显然。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1)具.以东渡意告之()(2)元帝异.之()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你觉得长安假如和太阳比一样远吗?B.你认为长安与太阳比,哪一个更远?C.你觉得长安怎么会像太阳那样远呢?D.你认为从长安远看太阳,像什么呢?13.明帝虽只“数岁”却不同凡响。
结合选文,明帝的聪明表现在元帝两次提问时他能;明帝的善解人意表现在元帝“潸然流涕”时他能。
结合注释③可以悟出,明帝在群臣宴会上所说的“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意味深长,表达了之情,再次印证了他的聪颖和善解人意。
(5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11.(4分,每个2分)(1)全部,详细(2)对……感到诧异12.(3分)B13.(共5分)从不同角度思考判断长安与太阳的远近(2分,强调“多角度”或“不同角度”)及时询问(2分,写“及时宽慰、安慰”也可)故地难返的伤感(1分)普陀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陶侃母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
侃少为浔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封鲊①遗母,湛还鲊,以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忧矣。
”鄱阳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②。
投侃宿,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仆马甚多,湛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湛剪头发,卖得数斗米。
斫④诸屋柱,悉割为薪。
遂具精馔,从者俱给。
逵闻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
”【注】①鲊:腌鱼。
②孝廉:一功名。
③室如悬磬:悬,挂;磬,乐器,中空。
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
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④斫:zhuó,砍削。
10. 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以一封鲊遗.母(2)鄱阳范逵素.知名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12. 陶侃母“以书责侃”的主要原因是()(2分)A. 鲊太昂贵B. 此为官物C. 于我无益D. 以增吾忧13. 陶母为儿子树立了怎样的榜样?(1)(2)(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10.(1)奉送(2)向来(各2分)11.你只要到外面去留住客人,我自有办法。
(2分)12. B(3分)13. 清廉不贪慷慨待客(各2分)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②,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行义:行为道义。
扬雄: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扬雄曾撰《太玄》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青浦(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阎立本悔以书画供奉太宗尝.与侍臣泛舟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①,太宗击赏再三。
诏坐者为咏,召阎立本②写之。
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
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惭愧。
既而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③,缘情染翰④,颇及同辈。
唯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注释:①容与:随水波起伏荡漾的样子。
②阎立本:唐代著名书画家,后文“主爵郎中”为其所任官职。
③面墙:比喻不学而见识浅陋。
④缘情染翰:指诗文、书画创作。
1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4分)(1)太宗尝.与侍臣泛舟春苑()(2)奔走.流汗()12.文中不能照应题目里“悔”字一句的是()(3分)A.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
B.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
C.专务斯役,辱莫大焉!D.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13.细读文章我们能体会到阎立本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矛盾的,他既为___________而感到________又为________而感到_______________。
(4分)11.(4分)曾经(2分)跑(2分)12.(3分)B13.(4分)自己的才华(1分)骄傲(自豪)(1分)自己被随意差遣(窘态)(1分)屈辱(羞愧)(1分)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张飞示礼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刃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超入顾坐席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若渴C.关羽简单粗暴D.马超知错能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1)听从(2分)(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
(顾:看,四处看,环顾均可。
解释成“回头看”扣1分)13.(3分)先主厚爱马超,马超却不以上下礼待之,常呼先生的字,非常没礼貌。
(“先生厚爱”1分,“马超无礼”2分)14.(2分)B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楚王使魏逐张仪①。
陈轸②曰:“王何逐张子?”曰:“为臣不忠不信。
”曰:“不忠,王无以为臣;不信,王勿与为约。
且魏臣不忠不信,于王何伤?忠且信,于王何益?逐而听则可,若不听,是王令困也。
且使万乘之国免其相,是城下之事也。
”【注】①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外交家、谋士,魏国国相。
②陈轸(zhěn):战国时期纵横家、谋士,楚国谋士。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1)为臣不忠不信.()(2)于王何益.()12.陈珍认为楚王想让魏国驱逐仗仪的后果是(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13.从文中看,陈珍是个、的人。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11、(1)讲信用(2)好处(2﹢2分)12、如果魏王不听从楚王,会让楚王处于困境,如果魏王听从楚王,会让魏国蒙受耻辱。
(4分)13、敢于进谏(2分)、善于进谏/考虑周全/善于分析利弊松江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朱文公有足疾①,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
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
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③”。
道人得诗径去。
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
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
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
②筇:竹名。
③勃窣:匍匐而行。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 道人得诗径去. (2) 足疾大作.12、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到“”的变化,他“亟令人寻逐道人”的目的是□□□□(用文中词句回答)。
(4分)13、“得诗径去”表现了道人的内心状态;朱熹的可贵之处在于。
(4分)(四)(12分)11.(2+2分)(1)离开(2)发,发作12.(1+1+2分)大喜叹息追索其诗13.(2+2分)心虚心地善良,为他人着想杨浦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小港渡者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①以木简②束书从。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予愠为戏,趋行。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③下矣。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周荣《春酒堂诗文集》)【注释】①小奚:小书童②木简:指门板③牡:门栓11、解释加点字。
(4分)(1)望城二里许.许()(2)穷.暮而无所归宿者穷()12、下列对“思渡者言近道”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回想摆渡者的话,觉得他是个有道德的人。
B、认为摆渡者的话,告知了一个捷径。
C、觉得摆渡者的话是合乎道理的。
D、思考摆渡者的话就能找到进路。
13、请说说对于摆渡者的话,“予愠为戏”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4、上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A、不耻下问B、半途而废C、欲速不达D、日暮途穷(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11 (1)表示约数,上下、左右、光景。
(2)尽12 C13 因为渡者说:“慢慢走城门开着,快快跑城门关了”这显然是违背常理的,所以我感到他是戏弄我,恼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