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多角度赏析故都秋景,学习情景交融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诵读、探究讨论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理解“悲凉”的意蕴和对故都的秋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多角度赏析故都秋景,学习情景交融手法。

教学难点全面理解“悲凉”的意蕴和对故都的秋的深厚情感,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在他们的眼中,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秋草碧水,霜叶红花,秋有色;秋高气爽,北雁南飞,秋有形。

而在现代作家郁达夫的眼中,秋有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去一品他笔下的秋味。

二、课题解析故都的秋,故都指的是哪里?——北平。

作者为什么不写北平的秋,而写故都的秋呢?明确:——情怀:深深的眷恋和挚爱厚重的文化底蕴自然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三、整体感知,初识其秋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故都的秋”有着怎样的特点?——清、静、悲凉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并用四字概括“故都的秋”的画面。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民居秋意、秋槐落蕊、秋蝉残鸣、斜桥话秋、胜日佳果破院赏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枣奇景清晨小院、槐树落蕊、秋蝉啼唱、闲话秋雨、秋果奇景3、欣赏作者笔下的秋之画面美(幻灯片播放图片)总结: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作者如此淋漓尽致地绘秋景、谱秋声、摄秋实,真实地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热爱之情。

四、探究鉴赏品味语言美1、听3-11段朗诵,找出中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有感情地朗读,分析这些句子写出了故都的秋什么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幻灯片播放朗读视频)2、散文鉴赏语言的思维方式——手法 + 句意 + 感情。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故都的秋》【教课目的】个性笔录1、剖析鉴赏故都秋景的“清、静、凄凉”的三个特点2、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形交融的艺术手法。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文章所包含的感情。

【教课要点】1、经过赏析五幅画面,指引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神韵。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教课难点】指引正确掌握作者丰富的感情内涵【作者简介】郁达夫( 1896 — 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 年留学日本,以前宽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样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归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结盟。

抗日战争迸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踊跃宣传抗日。

后逃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戮。

主要作品有《沦落》《春风陶醉的夜晚》《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一样程度上揭穿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勇敢挑战,有必定的踊跃意义,但也带有颓丧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形交融,文笔优美,独树一帜。

【写作背景】从 1921 年到 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因为公民党白色恐惧的威迫等原由,郁达夫从 1933 年4月由上海乔迁杭州, 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愁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适的生活,并花了很多时间各处游山玩水,在必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解现实带给他的愁闷和离群索居的孤独。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很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期间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学习流程】一、独学( 10 分钟)【要求】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全文,要修业生坐姿正直读准字音,标清段落。

【【【任务】【】 1、从文中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感情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季怀着一种如何的感情?2、那么,故都的秋拥有什么样的特点,让郁达夫这样的一往情深?(点拨:课文中有最简短地归纳故都之秋特点的句子吗?)3、文中哪些段落详细描绘了故都的秋景?作者选用了哪些光景来写?4、作者选用了富裕特点的光景来描绘故都的秋景,显现了一幅幅画面,请你用简短的语言(四个字)归纳文中描绘的画面。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故都的秋郁达夫【教学设想】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自主、感悟的模式,本设计旨在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以解带读,以读带解,通过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更接近文本,还语文一些“文”味,因为经典的多文章是需要多读的,有时美的文章可意会,不可言传,文字的空白,不确定性更显文章的魅力。

《故都的秋》是传统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训练,使学生进入审美艺术的殿堂,从而使学生体悟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进而学以致用。

但作为经典,《故都的秋》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在领悟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突破口,结合背景资料,师生互动,以品读,联想等方式进入散文的鉴赏。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要字词。

2、了解郁达夫及其时代。

3、诵读,积累语言素材。

过程与方法: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2、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

【学法指导】采用诵读感悟式教学。

本文是散文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厚,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品味语言,感悟意境,特别是抒情部分更要细心玩味。

诵读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既加强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一石二鸟。

【教学方法】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古往今来,秋天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咏秋的佳作数不胜数,而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古人云: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高一语文组:教学目标:咀嚼语言,赏秋体情教学重难点:体味郁达夫寄寓在文中独特情感。

一、文本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留不住逝去的光阴,逃不脱四季的轮回。

春的活泼,夏的热烈,冬的冷峻,对于秋,我想更有颇多感悟。

中国的文人都钟爱这一个字-----“秋”,喜欢将自己的生命感悟赋之于“秋”。

(投影)(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在秋中悟出了生命的旷达;(林黛玉《秋霜风雨夕》)“秋花惨淡秋叶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霜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林黛玉在秋中道出了秋日的凄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在秋中道出了漂泊的孤独与凄凉。

那么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又道出一种怎样的况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郁达夫的这篇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板书:故都的秋(请同学们齐读学习目标)二、整体感知初感秋味衔接: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要想理解文本,首先要对文本有个整体的把握。

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梳理文章思路。

第1、2自然段: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凸显北国之秋的美丽;(恋秋)第3自然段:秋晨院落图;第4自然段:秋槐落蕊图;(写秋)第5自然段:秋蝉残鸣图;第6--10自然段:秋雨话凉图;第11自然段:秋日胜果图;第12—14自然段:北国之秋味与南国之秋味进行对比,对北国秋的赞美。

(议秋)三、题目到文眼师:能够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是什么?就是能够点出文章的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

文章中,文眼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

把握文眼,能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也是全文的文眼,点明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投影)“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

“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刘熙载《艺概•文概》)大家按这个方法找一找,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生: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概括五幅秋景图,了解所写秋天之景。

2、鉴赏景物,赏析五幅秋景图,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感受景物美。

3、揣摩文本,领悟秋景图内涵,体味情与景和谐统一,品味情感美。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引领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必修一第三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通过郁达夫对故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全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描绘了“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等几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法,听秋声,观秋色,品秋味,将客观景物与作家的主观色彩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本课是散文鉴赏的典范课文,对散文教学有着领启、示范作用。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体味“故都的秋”画面背后的审美意义,培养人文意识,感悟生命的意义,提搞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瑞士思想家阿米这句话在屏幕反复滚动出现。

1.大屏幕:我们初中学过的《天净沙秋思》《秋词》,各自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秋天是个多情的季节,它撩拨着无数文人的无限情思。

在秋天里,有人感伤,有人豪迈,意有深浅,情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有了不同的姿、色、声、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片风景,领悟郁达夫的心灵世界。

二、学习过程第一环节:与作者相识篇写什么----整体感知秋景,把握感情基调1:作者写故都的秋,但是课文的2段、13段不是写故都的秋,写了哪个地方的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写?学生诵读,抓住南国之秋的“润、慢、淡”的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对于北国之秋的喜爱。

2:请找出文中能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的段落和关键词.(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到1段。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本文通过描绘秋晨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五幅图画来表现古都“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想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情感,从中也流露出了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情绪。

就整体而言,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能力,学习自主性不断增强,具有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能够准确说出“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特征。

但是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初读和泛读的层面,难以理解文中抽象的形象和难以把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的生平,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合作探究,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作者悲凉、伤感的情绪。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难点:揣摩和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和悲凉、伤感的情绪。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流程(一)导入秋,是一个多么有魅力的字眼,总是能拨动我们的心弦,惊艳我们的时光,吸引文人墨客的目光。

秋,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感受到的是秋的壮丽;杜甫登高,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受到的是秋的悲凉;王维山居,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感受到的是秋的惬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有何特点,抒发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作者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郁达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郁达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品味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2)体悟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培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2)陶冶情操,培养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文本精致细腻的悲凉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三、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朗读品味——鉴赏评价——实践创新四、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讲课过程:一、导入:请用几个词形容一下你感觉中的秋天。

(出示图片)学生:萧瑟、悲凉、明亮、静美、惨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生命就是这样,你总要做些什么,或者感受些什么,这两种过程都值得尊敬,不敢怠慢。

——郁达夫《我撞上了秋天》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今天我们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况味。

二、趣味解读设置悬念:原文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对比:我的不远千里,辗转万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看看你,好好看看你。

原文2: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对比:你的容,你的貌,你的举手投足,总是看不饱,看不够,欣赏不完。

原文3:原文: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对比:不要走,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读来发现,如果是一段爱情将感人至深,如果生命中遇到这样一个用情至深的人,会深深的爱上他。

那么我们不禁会想:①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②是什么样的秋景让作者用情至深?③为什么作者用情如此之深?三、整体感知:1、“故都的秋”和“北平的秋”哪个更好?为什么?“故都”意味着拥有数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的旧都。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故都的秋》教课方案【教课方法】朗读法、鉴赏剖析法、议论法【教课课时】一课时【教课过程】一、导入打开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好多文人墨客,都十分喜爱吟咏秋季。

他们笔下的秋,或绚烂或冷清或哀婉或难过,总而言之,各有各的美。

在初中时代,我们也学过了好多对于秋的诗句。

(进行对于秋的飞花令)(注意累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叶绍翁《夜书所见》自古逢秋悲寥寂,我言秋天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塞下秋来景色异,衡阳雁去无留神。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那么下边,我们一同走进郁达夫笔下的那个秋季。

(板书课题)二、题目解读“故都的秋”故都:描绘地址,北平秋:描绘内容,秋景作者为何称为“故都的秋”而不是“北平的秋”呢?明确: 1、悠长的历史和深沉的文化底蕴。

2、和依恋之情。

(显现老北京图片)三、走近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有名小说家,散文家。

从前留学日本,归国后与郭沫若、田汉等组建了“创建社” ,第一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沦落》,震动文坛。

1930 年参加“左联”;抗战期间,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45 年 9 月被日本宪兵队奥密杀戮;1952 年,中央人民政府追命他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到,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最为著称,影响宽泛。

主要作品:《春风陶醉的夜晚》、《迟桂花》、《迷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北平的四时》等。

背景探访从 1921 年到 1933 年,郁达夫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

因为国民党白色恐惧的威迫,郁达夫于30 年月初由上海乔迁杭州,在那边居住了近三年。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作者形象:寂寞、清高、怀旧、闲适。
【落蕊秋意】
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视觉,给人寂静之感)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柔软的触觉。(听觉、嗅觉、视觉突出了秋的清静,给人清静的感觉)
作者形象:细腻、多愁善感。
【秋蝉残声】
秋蝉(象征着忧愁,哀怨。)
嘶叫(秋蝉声嘶力竭发出最后的哀鸣,一种生命到极限的悲凉)
作者形象:忧愁、伤感、深沉。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故都秋景,掌握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味作者情怀,了解家国之思,人生之叹的深刻意蕴。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情景。
教学方法:
1、诵法。
2、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1、早读预习,熟读文本,画出喜欢的句子并积累。
2、利用手边资料,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高中语文综合素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阅读量,仅仅依靠课内所学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达成培养目标。所以我选择了《语文读本》(必修二)中与必修二课本第四板块“慢慢走,欣赏啊”对接的经典篇目《故都的秋》,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达到巩固课内所学,扩展阅读视野,增加知识积累的目的。
本文写作年代已经久远,理解文中蕴含的意蕴和情味有些困难,需要学生在学习之前充分阅读和对写作背景有一定了解。这方面学习任务需要在早读完成。
“旧梦豪华已似烟,渐趋枯淡入中年。——和刘大兴《秋兴》”
作者形象:人到中年、命运坎坷、苦闷彷徨。
【秋日胜果】
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虽然生长于角落,繁华短暂,但也充满生机)
作者形象:热爱生活。
四、课堂总结
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故都的秋味,孤独、寥落;郁达夫的秋思,充溢在胸襟。也只有这清、静、悲凉的故都才容得下这样一个命运坎坷、苦闷彷徨、忧愁伤感、孤单寂寥却仍不失对生活的热爱的郁达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析鉴赏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的三个特点2、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 法。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赏析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秋的韵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 引导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作者简介】郁达夫( 1896— 1945),现代作家。

浙江富阳人。

1913年留学 日本, 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 深受近代欧洲、 日本各种社会思潮 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 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 宪兵杀害。

主要作品有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出奔》《她是 一个弱女子》 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 向封建道德 大胆挑战, 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 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写作背景】从 1921 年到 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 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 从 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 在杭州 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 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 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 水过程中, 写了许多游记, 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 为 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 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 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

【学习流程】 一、独学( 10 分钟)【要求】 请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全文, 要求学生坐姿端正 读准字音,标清段落。

【【任务】】 1、从文中找出能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2、那么,故都的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让郁达夫如此的一往情深?(点拨:课文中有最简洁地概括故都之秋特点的句子吗?)3、文中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故都的秋景?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写?课题:《故都的秋》教学目标】 个性笔记故都的秋》学情分析故都的秋》在高一第一学期讲授。

通过初中阶段和本单元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学习,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点。

由于本文作者所处的年代已远,中学生在把握作者心境上有一定的难度,也难以领悟主观色彩笼罩之下的景物描写的妙处,因而难以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对散文的理解都要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关键是他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受时代思想的影响,会写出很多具有时代性的创新性的好观点。

这就是经典的价值,每一个时代都能有新的生命,所以不必要先死扣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妨先让学生来个自由飞翔,而后真想大白之后,再让他们明白知人论世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重要性。

《故都的秋》学习小组学习效果评价表学校:班级:高一十一班总分:85 分【注】1.本评价量表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的评价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得分范围如表所示,可给出具体分数;总分为五项分数的累计;2. 可根据课堂表现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老师评价,最后取三者的平均分。

3. 分数每节统计一次,每一周公布一次,选出优秀小组成员和优秀小组。

【评测分析】课堂评价表,对学生自学和交流的学习过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评价。

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单一的评价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变成课堂的主导者,在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可能得到直观的认可,数字最有说服力,甚至课堂评价表能给老师一个教学反思的数据凭借。

《故都的秋》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以我校提倡的“五步三查”课堂模式开展,并结合我校学科特点。

把课堂重心向学生学偏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体现新课标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

我们班总共8 个小组,每个小组大约6 人,由于平时就使用小组教学,所以对小组的表现的课堂评价同学们都能熟练地使用。

分数记录员在课下都已经安排好,所以课堂上并没有再体现。

我们一直都是课下汇总,下节课之前公布结果,两周一大总结,评选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

小奖品鼓励,这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

导学案导学已经把一些简单问题消灭,也已经给学生自主鉴赏散文做好了充分的材料准备,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解读文本,例如谢禹凡、李伊冉、乔成涛等都能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小组合作中,2组、4组、6 组、8 组的同学讨论比较热烈,各抒己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智力突出的教师, 才能尊重和陶冶自己的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 其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

《故都的秋》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定位《故都的秋》是鲁人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文本。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等几幅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 (故都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 (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散文的魅力,来自作家的真见、真知、真性、真情,来自文字和谐的色彩、自然的节奏、冲淡而隽永的韵味,因而,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

此外,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二、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取舍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在这节课中,我将本着“学生发展为本” 的理念,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小组合作探究为辅,适当利用多媒体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散文的情境。

这篇散文意境优美,情感含蓄,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对学生来说,文章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关键是把握文中深刻而含蓄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授课时间为一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

(一)反复诵读,自由鉴赏。

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来体会散文的特点。

让学生自由鉴赏散文之美,了解散文的内涵,发掘散文独特的魅力。

让学生再读课文,总结出五幅秋景图中的主要景物,并为每幅图取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鉴赏五幅秋景图中蕴含的作者“清、静、悲凉”的情感。

(二)深入挖掘,补充教材,渗透语文知识与情感教育,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有机整合,实现教育功能的最优化。

三、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以及高一年级学生特点,把本课题确定为一课时完成。

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1、通过赏析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秋的韵味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情感态度:引导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故都的秋》课前预备练习一、大声诵读,初识诗歌1. 大声朗读,因为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够更充分地释放阅读者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让阅读者自身获取真正美的享受。

2. 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自主鉴赏,独具慧眼(一)独具慧眼发掘散文中独特之美鉴赏角度:景物、手法、结构、情感、主旨等。

二)揭示背景深入探究明确散文主旨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我们打开郁达夫的心结,探究散文主课后评测练习、一锤定音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苦涩 屋檐 衬托 房B . 索落 混钝 落寞 平仄 C . 训鸽 细腻 凋谢 意境 D 歧韵 颓废 颂赞 蟋答案:A、一语中的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A .饱尝 (ch án ɡ) 赏玩(sh ǎnɡ) B.譬如 (b 幽远 (y ōu)领略(l üè) 疏疏落落 (l ào)萧索(su ǒ) 潭柘寺 (zh è) C .折去 (zh é) 情趣(q ù).陪衬 (ch èn) 落蕊(ru ǐ) 点缀(zhu ì) 一椽(chu án)颓废(tu í) 混混沌沌 (dùn)(a)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

(b)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c)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__ 甲__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__乙__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d) 从槐树叶底,朝东__丙__数着一丝一丝__丁__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 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e)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f)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在下面所列的词语中,给文中空缺处甲、乙、丙、丁选择恰当的词。

煮、泡、冲、烫;听得、听见、细听、聆听;漫、细、忙、点;洒、射、漏、照甲处( ) 乙处() 丙处( ) 丁处( )(2) b 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 ) 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3) __________ 作者从 ___ 、________ 、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

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情中有秋。

(4) d 句中说:“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那么,e 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为什么?( 5)作者在f 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这样说有什么道理?答案:( 1)泡听得细漏(2)B3)形音色4)不多余。

这是为了突出寂寞、孤独的冷落之感。

5)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故都的秋》是内容。

从教材课文的文体来看,这是一篇文质隽永的散文,通篇巧妙地运用了以景驭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