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定义。
2. 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
3.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4.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判断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性质。
【教学重点】1.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定义。
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和特点。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1.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入氧化和还原的概念。
2. 提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问题。
二、讲授(15分钟)1. 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过程。
3. 举例说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实际应用。
三、实验(20分钟)1. 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
2. 判断实验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性质。
四、概念解释(10分钟)1. 解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定义。
2. 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五、巩固(10分钟)1. 提问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
2. 提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六、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剂和还原剂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更多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教学手段】1. 利用实验使学生观察和判断实验物质的氧化和还原性质。
2. 利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等。
教学PPT。
【教学评价】1. 通过实验和讨论,观察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2. 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作业布置】1. 总结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
2. 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word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word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
2. 能够识别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 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4.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3. 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3.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1. 氧化剂的定义及特点2. 还原剂的定义及特点3.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八、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1. 电子转移法2. 电荷守恒法3. 元素化合价变化法九、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1. 化学电池2. 腐蚀与防护3. 合成反应十、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1. 食物的氧化与腐败2. 药物的氧化与还原3. 环境污染与氧化还原反应十一、氧化还原反应与科技1.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2. 化学工业中的应用3. 材料科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十二、氧化还原反应与医学1. 血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抗氧化剂与健康3. 氧化还原反应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十三、氧化还原反应与能源1. 化石燃料的氧化还原反应2. 清洁能源的利用3.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十四、氧化还原反应与环境保护1. 废水处理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 空气净化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十五、课程总结与拓展1.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2.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 氧化还原反应的拓展研究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应该怎么写?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1.地位和作用《氧化剂和还原剂》是高中化学山东科技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
氧化剂和还原剂内容是前一节电解质的延续,同时也为之后各种元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氧化还原反应贯穿始终。
2.教材内容编排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特征和实质。
教材从交流研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入手,继而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然后通过微观世界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二、学生基础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并知道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但是并没有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更没有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节教材引导学生直接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由于微格教学时间有限,此次教学只针对该节内容第一模块氧化还原反应开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
2.能初步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哪个反应为氧化反应,哪个反应为还原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归类分析的方法来定义概念。
2.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来认识反应的实质。
3.通过师生交流、归纳讨论,提高总结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2.养成积极讨论、善于思考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二)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五、教学方法回顾引入法、比较归纳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设计思路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入手,观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从而引出氧化还原反应,依旧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教学设计
氧化剂还原剂教学设计引言: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两种物质。
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性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基础化学知识的重要部分。
本文将针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概念介绍1.1 氧化剂:氧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接受电子或氧原子、氧分子等,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1.2 还原剂:还原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提供电子或氢原子,使其他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
常见的还原剂有金属、还原金属离子、二氧化硫等。
二、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掌握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并学会使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进行识别。
2.2 实验材料:氧化剂:高锰酸钾溶液、过氧化氢溶液;还原剂:铁粉、锌粉;其他:试管、试管架、试管夹、滴管、酒精灯等。
2.3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1)将高锰酸钾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两个试管中;2)将铁粉和锌粉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
步骤二:观察现象1)用滴管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到铁粉上,观察反应现象;2)用滴管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铁粉上,观察反应现象;3)用滴管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到锌粉上,观察反应现象;4)用滴管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锌粉上,观察反应现象。
步骤三:实验结果1)观察高锰酸钾溶液滴到铁粉上的反应现象,铁粉逐渐变成棕色,高锰酸钾溶液变浅;2)观察过氧化氢溶液滴到铁粉上的反应现象,铁粉迅速变成棕色,过氧化氢溶液变浅;3)观察高锰酸钾溶液滴到锌粉上的反应现象,锌粉逐渐变成白色,高锰酸钾溶液变浅;4)观察过氧化氢溶液滴到锌粉上的反应现象,锌粉迅速变成白色,过氧化氢溶液变浅。
2.4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学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高锰酸钾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都能氧化铁粉,使其变成棕色;2)高锰酸钾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都不能氧化锌粉,锌粉保持原来的颜色。
三、知识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氧化剂还原剂教学设计
氧化剂还原剂教学设计一、引言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化学反应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学习化学反应以及应用化学知识非常重要。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掌握其特性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性;2. 掌握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实例;3. 能够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身份;4.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意义和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性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
氧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从而使其他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剂则相反,能够提供电子给其他物质,使其得到电子。
然后,讲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性,如氧化剂常常是电子受体,能够氧化其他物质;还原剂则是电子供体,能够还原其他物质。
2.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实例介绍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实例,如氧化剂常见的有氧气、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还原剂常见的有金属、还原金属离子的物质等。
通过实例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特性。
3. 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身份通过给出一些简单的反应方程式,引导学生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身份。
例如,通过方程式2Mg + O2 -> 2MgO,学生可以判断氧气是氧化剂,镁是还原剂。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加深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理解。
4. 氧化还原反应的意义和应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意义和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腐蚀、燃烧、电池等。
通过介绍这些应用,让学生了解到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 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理解;2. 给学生提供一些反应方程式,让他们判断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3. 设计一些应用题,考察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验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性;2.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的探究,如探究电池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构成。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要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的视角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贯穿着整个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并且为今后的电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构建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也会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已经能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可以从该角度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定义,结合初中的知识,学生能说出一些氧化剂和还原剂,并且初中已经学过了化合价的判断,这是本堂课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2.能够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快速判断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3.能够根据物质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预测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评价目标】1.通过对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水平。
2.通过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诊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程度。
3.通过提炼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进阶和思路的结构化。
4. 通过对铜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水平,初步建立价类二维的物质认知模型。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教学难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归纳法(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的归纳,对氧化还原反应模型的归纳)。
角色扮演法(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进行角色扮演)。
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为此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环节一是“温故知新”,通过对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回顾双线桥分析该反应,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环节二是“总结提升”,通过对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具体分析,提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环节三是“基础铺垫”,通过对一些常见物质中的划线元素化合价的判断,使同学们建立起物质中的中心元素的意识,以便快速准确的判断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环节四是“拓展应用”,通过前三个环节的学习,已经理解了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关系,依据价类二维图预测物质的性质,对前边所学加以拓展应用,并初步建立价类二维的物质分析模型,为后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使学生能以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得失认识并建立起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2.初步了解化合价与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之间的联系3.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力目标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够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二、教学重点1.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2.掌握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概念三、教学难点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相对强弱从而来判断这种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四、教学过程老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节课学的知识,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实质以及用双线桥法来表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现在我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xx同学学生:在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老师:请坐,回答的很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也是上节课的重点,再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什么?XX同学学生: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老师:很好,请坐,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都掌握了,下面我写几个反应大家判断一下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aCO3==CaO+CO2t(1)Zn+H2SO4=ZnSO4+H2t(2)Fe2O3+3CO=2Fe+3CO2(3)Cl2+H2O=HClO+HCl(4)老师:大家看一下哪几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2,3,4是氧化还原反应老师:对,第1个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我们把它擦掉,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双线桥法表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下面我们以锌和硫酸反应为例我们一起用双线桥表示一下。
首先是标元素的化合价,Zn是0价,生成的ZnSO4中的Zn是+2价,H2SO4中的H是+1价,生成H2后的化合价是0价,Zn是失电子,失2个电子,化合价呢?对,化合价升高;氢得1个电子,硫酸中有两个氢原子,得两个电子,化合价降低。
氧化剂与还原剂教案设计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V形图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结构及形成知识过程的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针对关键问题,先做概念的准备,体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就是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楚什么是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
再次,科学探究活动中要设计调研方案,根据实验来检验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
最后要对记录进行更改形成知识,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并得出答案解释和预测。
[1]V形启发图的形成能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室作业的意义,提出的关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尽最大努力思维,使他们既认识到形成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又认识到他们能掌握这种形成知识的过程。
[2](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Ⅰ(必修)》中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的第2课时内容。
本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
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并奠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本节内容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更本质更特征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那么本课时内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则显得尤为重要,它将贯穿整个高中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因此这节课的重心不是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常见的氧化剂,哪些是常见的还原剂,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已有经验和实验来判断,从而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2.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通过课时1的学习已经能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初步理解此类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并能从该角度定义氧化剂和还原剂,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结合初中的知识,学生能说出一些氧化剂和还原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
(2)实验技能基础学生来自各个初中学校,实验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参差不齐,但经过一个多月的前期学习,尤其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离子反应两节实验课的教学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思想有一定提高。
《氧化剂和还原剂》精品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精品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 通过双线桥法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提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并梳理出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3.通过对“价-类二维图”的分析,预测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学习过程】环节一:温故知新1.镁在干冰中燃烧化学方程式:。
2.用双线桥法分析上述反应(画到上边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上)。
3.试着分析上述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剂是,理由:。
还原剂是,理由:。
环节二:总结提升1.通过对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分析,试着提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模型:。
2.请总结化合价与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关系:。
环节三:基础铺垫1.请标出如下物质中带点..的元素的化合价。
2.巩固练习:判断化合价,快速将氧化剂和还原剂连线。
(1) 2H 2 + O 2 2H 2O (3)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2) 4P + 5O 2 P 2O 5 (4)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环节四:拓展应用右图为铜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据此预测相应物质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学习效果】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FeO 4中Fe 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B .C 2O 2-4 中C 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 .氧化剂本身被还原,生成氧化产物D .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Al +6HCl===2AlCl 3+3H 2↑,Al 是还原剂B .Cl 2+H 2O HCl +HClO ,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2NaCl +H 2SO 4(浓) Na 2SO 4+2HCl ↑,HCl 是还原产物D .2Fe +3Cl 2 ===2FeCl 3,FeCl 3既是氧化产物又是原剂产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r 2O 2-7 → CrO 2-4,实现该转化需加氧化剂B .3NO 2+H 2O===2HNO 3+NO ,NO 2只发生氧化反应C .KClO 3+6HCl(浓)===3Cl 2↑+KCl +3H 2O ,反应中HCl 只体现还原性D .2H 2O +2Na===2NaOH +H 2↑,反应中H 2O 被还原4.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 .Mg 变成MgO 时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因此Mg 在该反应中作氧化剂B .KMnO 4受热分解制O 2时,Mn 元素被还原C .反应CuSO 4+2NaOH===Cu(OH)2↓+Na 2SO 4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已知存在反应2Fe 3++2I -===2Fe 2++I 2,氧化性:Fe 3+ > I 2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参考答案 B C D A=====点燃=====点燃=△kf k r k fk r=△。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doc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doc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本质;2.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及判断方法;3.能够初步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现象,例如铁生锈、燃烧等,让学生感受到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普遍存在。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反应的本质是什么,从而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在反应中释放出电子,并使其他物质氧化;而还原剂则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在反应中接受电子,并使其他物质还原。
这个概念需要多角度的举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给出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哪些是氧化剂,哪些是还原剂。
一般而言,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
但也有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这个环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分享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
4.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应用介绍一些实际应用,例如在工业生产中如何使用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某些化学物质的制备,如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废气处理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实际应用价值。
5.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列举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实例,例如铁和氧的反应、电池反应等。
这些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应用。
同时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看到氧化还原反应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地位。
6.课堂小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提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辅导。
7.课后作业与拓展(1)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2)要求学生查询相关资料或实验探究,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各领域的应用;(3)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分析某些食品添加剂中的氧化剂成分等。
23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
23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教案:氧化剂和还原剂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
3.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方法。
4.能够区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二、教学重难点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方法。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实验药品:铁粉、硫粉、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硝酸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如:铁锈生成的过程中,铁原子失去电子被氧气氧化为铁(III)离子,氧气在反应中被还原为水。
由此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讲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
如:氧化反应是一种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是一种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讲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一般性质。
如: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能中和酸性和能与金属发生反应等特点;还原剂具有强还原性、能中和碱性和能与非金属发生反应等特点。
4.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识别方法(1)氧化剂的识别方法:氧化剂一般能氧化其他物质,使其失去电子。
通过观察其中一种物质与氧化剂反应时是否失去电子,可判断其是否为氧化剂。
(2)还原剂的识别方法:还原剂一般能与其他物质反应,将电子转移给其他物质,使其获得电子。
通过观察其中一种物质与还原剂反应时是否获得电子,可判断其是否为还原剂。
5.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理解。
如:将铁粉与硫粉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在酒精灯的作用下,铁粉会被硫粉氧化,放出红色火花,说明铁粉是还原剂。
6.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如:氧化剂常用于防腐、漂白和清洗等方面;还原剂常用于分析化学中。
五、教学总结和拓展总结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强调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
通过拓展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了解,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极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
23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
23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标题: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实例与应用。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教案、实验器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实例、展示材料。
学生:实验器材(试管、滴管、试剂、酒精灯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并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从实际中感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存在。
2.基础知识讲解(15分钟)先简单讲解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详细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特点和常见实例,例如氧化剂常见的有浓硝酸、高锰酸钾等;还原剂常见的有亚硝酸钠、硫酸亚铁等。
同时,通过彩色的图片或视频展示,让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有更直观的认识。
3.案例分析(15分钟)以具体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过程。
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水银在浓硝酸中能够被氧化,以及亚麻布在过氧化氢中易于还原。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对物质的作用过程。
4.实验演示(30分钟)为学生做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感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作用。
例如,将一块铜片放入浓硝酸中,观察铜片的变化;将亚硝酸钠滴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反应过程的颜色变化。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体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度不同,进一步加深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理解。
5.实验探究(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给出一定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实验条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例如,用高锰酸钾溶液测定其中一种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用过氧化氢溶液测试不同物质的氧化性能。
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总结和验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性。
6.总结与小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特点和常见实例。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应用,如何正确使用它们,以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教案教案标题: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3. 能够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现形式;4. 能够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2.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3. 能够准确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引导学生思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兴趣。
2. 概念讲解: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识别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现形式,并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4. 练习与讨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
5.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防锈、电镀等,拓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理解。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呈现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实验视频。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氧化还原反应。
3. 互动讨论:设计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针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概念,熟知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清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促进“变化观念”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2.认识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学会分析预测物质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建立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思维模型”。
一、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关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相关概念(1)用“双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
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答案(2)相关概念 ①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②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的产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的产物。
③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性:物质得电子的性质,或物质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物质失电子的能力。
2.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①活泼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如Cl 2、O 2等。
②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如KMnO 4、FeCl 3、HNO 3等。
③过氧化物:如Na 2O 2、H 2O 2等。
④其他:如HClO 、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MnO 2等。
(2)常见的还原剂①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单质:如Al 、Fe 、Zn 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 2、S 、C 等。
③含有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CO 、SO 2等。
④其他:如浓盐酸、NH 3等。
(1)氧化剂得电子被氧化为还原产物( ) (2)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作反应物时一定是还原剂( ) (4)还原剂失去电子具有氧化性( )(5)元素处于最高化合价时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 (6)碘化氢中碘为最低价,碘化氢只具有还原性( ) (7)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电子被氧化( ) (8)在同一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可能是同一物质( )(9)某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是氧化产物,则必然有另一物质是还原产物(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分析下列反应并按要求填空。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3.能够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4.能够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3.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三、教学难点1.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同时伴随着原子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有:1.电子的转移;2.原子的氧化和还原;3.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2.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氧化剂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它本身被还原。
还原剂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捐赠电子的物质,它本身被氧化。
氧化剂的特点有:1.能够接受电子;2.本身被还原。
还原剂的特点有:1.能够捐赠电子;2.本身被氧化。
3. 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判断出哪些物质是氧化剂,哪些物质是还原剂。
一般来说,氧化剂在反应物的右边,还原剂在反应物的左边。
例如,下面是铁和硫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Fe + S → FeS在这个反应中,铁被氧化,硫被还原。
因此,铁是还原剂,硫是氧化剂。
4.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1.防锈:铁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产生铁锈,为了防止铁的氧化,可以在铁表面涂上一层防锈漆,防止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2.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电池中的正极是氧化剂,负极是还原剂,两者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3.燃烧: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燃料被氧化,产生能量。
氧化剂还原剂教学设计
氧化剂还原剂教学设计一、引言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在许多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教学目标1.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特征和反应规律;3.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验数据分析,判断某种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过程。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通过简明扼要地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
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征和反应规律通过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特征和反应规律。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将一些常见物质与金属反应,观察其变化和产生的气体等,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征。
3.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判断某种物质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可以设计一些实验,如观察金属在不同溶液中的反应情况,通过观察产生的气体和金属的变化等,让学生分析反应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4.应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实际例子通过介绍化学反应和工业生产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重要作用。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实例,如电池的原理、金属的腐蚀、火焰的燃烧等,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五、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观察,写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通过评阅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互交流和解答问题。
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的讨论过程和结论,了解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笔试和口试可以设计一些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测试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基本概念和反应规律的理解程度。
同时,也可以通过口试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和实验结果。
23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
2.3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1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其应用。
3.学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引入•介绍氧化和还原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提示学生思考:什么物质可以作为氧化剂和还原剂?它们具有什么特点?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基本概念•定义:氧化剂是提供氧元素或失去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接受氧元素或电子的物质。
•举例:常见的氧化剂包括氧气、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常见的还原剂包括氢气、铁、锌等。
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性质和反应•氧化剂的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其他物质,自身被还原。
•还原剂的性质: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其他物质,自身被氧化。
•举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
4.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方法•根据化合价升降:化合价升高的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是氧化剂。
•根据反应类型:失去电子的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是氧化剂。
•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物质:被氧化的是还原剂,被还原的是氧化剂。
5.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应用•介绍一些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电池、钢铁腐蚀等。
•提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举例说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氧化还原反应。
6.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电子转移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即电子从一个原子或离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或离子。
•氧化数理论:通过计算反应前后物质的氧化数变化来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7.教学小结与评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通过问题回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短文。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1.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2.增加实际生活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使学生更加感兴趣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1.3.2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作业应包括对氧化剂和还原剂概念的理解,以及实际例题的解答。
- 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复习。
板书设计
① 重点知识点:
- 氧化剂:接受电子,化合价降低
- 还原剂:提供电子,化合价升高
③ 艺术性与趣味性:
- 使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增强视觉对比。
- 设计图标或简笔画,如电子的“+”和“-”符号,增加趣味性。
- 创设“氧化还原侦探”情景,将氧化剂和还原剂比喻为侦探游戏中的线索,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 通过故事化串联实例,如“铜的冒险”,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 判断方法:化合价变化
- 实例:Cu + 2AgNO3 → Cu(NO3)2 + 2Ag
- 常见氧化剂:O2、Cl2、AgNO3、H2SO4
- 常见还原剂:Βιβλιοθήκη 2、C、Zn、Fe② 条理清晰:
-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 氧化
- 还原
- 氧化剂与还原剂
- 定义
- 判断方法
- 实例分析
- 反应方程式
- 氧化剂与还原剂判断
(2)通过实例讲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
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中的例子,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3)强调化合价变化在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中的关键作用。
化合价变化是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2. 氧化剂和还原剂定义
- 氧化剂:在反应中接受电子的物质,使其他物质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全芙君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V形图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结构及形成知识过程的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针对关键问题,先做概念的准备,体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就是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楚什么是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
再次,科学探究活动中要设计调研方案,根据实验来检验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
最后要对记录进行更改形成知识,实际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并得出答案解释和预测。
[1]
V形启发图的形成能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室作业的意义,提出的关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尽最大努力思维,使他们既认识到形成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又认识到他们能掌握这种形成知识的过程。
[2]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Ⅰ(必修)》中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的第2课时内容。
本章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
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并奠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本节内容要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更本质更特征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那么本课时内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则显得尤为重要,它将贯穿整个高中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因此这节课的重心不是让学生知道哪些是常见的氧化剂,哪些是常见的还原剂,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已有经验和实验来判断,从而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2.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通过课时1的学习已经能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初步理解此类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并能从该角度定义氧化剂和还原剂,初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对人类社会的利弊。
结合初中的知识,学生能说出一些氧化剂和还原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
(2)实验技能基础
学生来自各个初中学校,实验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参差不齐,但经过一个多月的前期学习,尤其是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离子反应两节实验课的教学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思想有一定提高。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 基本目标
知识目标: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列举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力目标:学会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体会验证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设计思路。
情感目标:通过有关化学实验,初步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激发探究欲望,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2. 开放性目标
知识目标:能从原子结构、已知的化学反应、化合价等多角度判断物质的
氧化还原性;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能运用分
类法对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分类。
能力目标:在验证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实验中,能优化实验方案,选择可
能出现鲜明实验现象的药品组合,并从中提升实验技巧和反思不足。
情感目标:体验实验过程中挑战的刺激与成功的喜悦。
3. 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由于在今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运用氧化还原观来分析物质的性质
和变化会贯穿始终,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学生通过理论探究及实验探究,
列举出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学会从多角度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尤其是借助化合价的手段来判断的方法。
4. 教学难点的分析与确定
学生过去接触实验探究的机会毕竟有限,也很少一次用多种药品来实验,
而且有一些药品是第一次接触。
开放性和自主性如此大的课可能是第一次接触,
所以难度较大。
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研究所给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
探究。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1. 教学流程图
•本节课采取的思路是:先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寻找规律→设计验证氧化剂、还原剂的实验方案→借助点滴板和滴管完成简单的验证实验→依据实验结论提升知识。
实施时我在平行班中采取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Ⅰ逐步给学生提供台阶,将整个探究过程分为两步,先寻找氧化剂并验证,再寻找还原剂;方案Ⅱ则显得开放度和综合度更大,学生同时考虑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验证方案。
2. 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措施
本节课选用和开发的教学资源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上:
一是演示实验:①果蔬汁久置变色→加Vc后又恢复原色。
该实验选取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及其变化作为课堂的引入,既体现了化学与STS的联系,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情景,初步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验证Na2SO3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实验。
它是对前面的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内容的升华,学生既要会应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又要吸取刚做实验经验,快速设计实验方案。
此时学生不仅要知道应找常见的氧化剂来检验Na2SO3的还原性,找常见的还原剂来检验Na2SO3的氧化性,还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试剂现象更明显等问题。
二是学生实验:本节课提供给学生探究物质的氧化还原性的试剂有:FeSO4、氯水、FeCl3溶液、淀粉溶液、KMnO4溶液、KI溶液、硝酸溶液、硫氰化钾溶液、铜片。
这的确是一次开放性非常大的实验,为了降低难度,我在学案中给充分的信息和提示,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在客观事实上消耗时间,以减轻他们对药品的陌生感,还能培养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 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措施
整节课时是在几个问题驱动下贯穿而成的,创设出来的问题情境开放性较大的
4.学生活动的开放性措施
本节课设计和安排的理论探究(参见上表问题①)和实验探究(参见上表问题②)两部分活动,开放程度均很大,学生能从各个角度考虑和分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研究的欲望。
当然,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所以理论探究部分,有的孩子能将多个判断方法想全,有的只能想到一部分。
实验探究中,有的组能快速完成所有的实验组合,有的组只能完成几个,并且忽略了一些实验技巧。
这都是正常的,学生的发展本身就是多方位多层次的。
也许正是这些小小的遗憾才是他这节课收获和感悟最深的地方。
(五)学习效果评价
1. 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反馈的学案,我统计和分析了学生学完本节课以后的收获。
①所有的学生在收获中都提及了知识层面,即掌握了常见的还原剂和氧化剂。
绝大部分学生都认同了化合价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便捷。
少部分同学提及物质类别与物质氧化还原性的关系。
极少数同学提及收获了硫氰化钾检验Fe3+、淀粉检验I2的知识(信息提供的)。
②约70%的同学还收获了一些实验技巧和实验设计的思路,尤其是在交流和反思之后,体会更深。
约40%的学生提到实验极富挑战性、很有意思。
③少数同学的收获中明确指出了感悟最深的实验心得:验证物质氧化性可选用还原剂,验证物质的还原性可选用氧化剂;最好其中一种药品能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或其他明显的实验现象;如果均无明显实验现象的组合可借助一些指示剂来确定反应是否发生。
2. 教师自身教学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的实效性,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①从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而且引出的物质紧扣研究重点,演示实验也为实验研究提供方法指引。
②理论探究部分引导深入,为实验探究提供知识支持。
③实验方案设计的讨论与汇报为部分孩子理清思路,铺设台阶。
④实验探究的总结层次清晰,反思到位。
⑤用分类法和中间价态物质性质的讨论将实验探究结论进行提升和迁移。
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上来看,较好完成了预期的三维目标。
同时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受初三应试的影响,学生对于知识层面的关注是根深蒂固的,而对于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关注较少,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甚至是缺失的,这样的孩子上完课后只是回顾哪些知识是要记住的,而很少体会我今天主要学到了哪些科学方法、反思哪些地方做得不足。
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初中接触实验探究的机会较多,在老师布置完探究任务后就显得游刃有余,不少孩子当时是脑子一懵,而他们却能很快进入理性思考。
可见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逐步开放探究程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以往教学的最大不同,在于我渐渐运用了V形启发图来进行备课和教学。
引导学生活动的思路是:
在以后数次展示课的反馈中,学生都反复提及这节课,可见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让我和学生都回味无穷。
因为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遇到开放度如此大的一个实验探究活动,他们已经习惯了过去的照单抓药式的实验,所以一开始听到这个任务时对学生的冲击力是挺大到。
但随着同学们的深入讨论和交流,大部分同学渐渐理出了思绪。
以至于在此后的很多节课中遇到实验探究的问题时,不少学生总会浮想起这节课的一些实验思路,这让我倍感欣慰!起初,有的老师觉得这节课的设计开放性和自主性太大,对于升入高一不久的学生来说难度过大。
上课之前我也有过这些顾虑,但实施之后,我更坚信“遇强则强”的道理,而且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
如果我们始终不肯卖出改革的第一步,是无法深度挖掘学生潜力的。
当然,这节课仍有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如时间的把控问题。
要想让学生淋漓尽致地讨论和尽情的实验,又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这始终是个两难的问题。
但我想,经过周密的安排和设计,时间的问题仍然可以优化。
或者此类的课,可以放入我校的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中实施,时间会充裕一些(70分钟),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