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地域文化与人口
![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地域文化与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c0ac0ce2b307e87100f69630.png)
人口文化 婚俗和制度
生育 职业选择 人口流动
逐渐革除的陋习 早婚早育
发扬光大的文化 晚婚晚育
积极意义 推迟生育年龄,缩短生 育时间,降低出生率,
多子多福 多育多子 重男轻女 重仕轻民 重农轻工、轻商 安土重迁
只生一个好 男女都一样 少生、优生 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快,工商业快速发展 社会文化交流频繁
第一章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概念的区分 1、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理学对文化
的理解是较宽广的,它包括思想观念、社会组织形式、工艺技术等。因此,地理学中的文化 是指与自然界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2、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则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如东亚稻米文化、南亚佛教文 化、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文化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 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具有地域性的文化传统是由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同时,它也能够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作用。 学习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是理解为什么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不 同。如晚婚的爱尔兰妇女,主要受婚俗的影响。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意要 男孩,主要是受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当今大城市的许多年轻人不愿意要孩子或不愿意早要 孩子,也是受现代大城市文化的影响。可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地域文化能 够对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都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民 族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对人口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国外和国内 两个方面来分析。 二、外国文化与人口 在日本、德国以及一些工业大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推崇少生或者晚育,甚至有人还不 准备生育,导致其人口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据美国一家名为“人口咨询社”的民 间机构公布的数据表明:到 2005 年,世界人口将增加 50%,而日本的人口却可能减少 20%, 俄罗斯减少 17%,德国减少 9%。 据菲律宾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菲律宾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 2.36%,每年约有 170 万婴儿出生。菲人口委员会执行副主任米娅·范介绍,约 85%以上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 主教,他们视避孕为不道德的行为,反对节育和堕胎。为了避免与他们发生冲突,2001 年 1 月在天主教徒支持下上台的阿罗约总统,更是不敢在人口政策方面另开新河,一直没能采取 有力的人口控制政策。自 2000 年以来,菲人口一直保持着 2.36%的增速,3 年前菲律宾人 口为 7 650 万,按这种速度,2004 年增至 8 400 万,未来 30 年将增至 1.7 亿。 通过以上材料可看出,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 差异。这种差异对人口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很大。
【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PPT课件8
![【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PPT课件8](https://img.taocdn.com/s3/m/41c8621e5a8102d276a22fde.png)
3、外国宗教文化与人口 宗教文化现象: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 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 对人口的影响:提高了人口出生率
材料二:约85%以上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他们认 为避孕为不道德的行为,反对节育和堕胎。近年来菲
律宾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2.36%,每年约有
170万婴儿出生,按这种速度,菲律宾在未来的30年内 人口将增至1.7亿左右,比现在翻一番。 思考:天主教文化对菲律宾人口的自然增长有何影响? 为什么宗教文化一般都不反对人口的自然增殖?
非 洲 文 化
亚 洲 文 化
欧 洲 文 化
பைடு நூலகம்
1、发展中国家的婚俗文化与人口
婚俗文化现象:早婚盛行 对人口的影响:提高了人口出生率
2、发达国家的婚俗文化与人口 晚婚 婚俗 文化 晚育甚至不育 降 低 人 口 出 生 率
现象 离婚率高
对 人 口 的 影 响
晚婚的爱尔兰妇女
爱尔兰妇女有晚婚的习俗,早在1926年,爱尔兰妇女的平均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这些是文化吗?何为文化呢?
1、了解什么是文化及文化的内涵。 2、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文化背景与人口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地域文化
海派文化
神秘的玛雅文化
C.逐水而迁
D.四海为家
3、世界上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主要原因 是( B ) B.扩大教派的势力 D.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A.养儿防老 C.发展农业生产
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39399ae667ec102de3bd893c.png)
血缘关系越近,特别是近亲结婚,由于他们大部分 基因来自同一祖先,两个相同的致病基因碰在一起 的机会就越多,隐性遗传病的发生率就越高。相反, 血缘关系越远,夫妇所生育的子女中,两个相同致 病基因碰到一起的机会就越小,隐性遗传病的发生 率就越低。 目前,我国有一些地区出现了“女嫁不出村”的现 象。阅读以上材料,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 害。
2.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 (1)初婚年龄
①发展中国家:__偏__低__→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 时间_延__长___→亲子年龄差距缩短→___加__快人口增长。 ②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___降__低_人口的出
生率。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第四 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2)婚姻稳定程度:许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够
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第四 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结婚生子似乎天经地义,顺理成章,但是现在 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丁克)家族在我们周围 并不少见。生与不生,要还是不要?下面是某网 站的调查结果: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第四 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尝试探究]为何具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传统 观念的中国目前也出现了“丁克”家族? [提示]工作竞争加剧;养育子女成本高等因素。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第四 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4.人口流动:从安__土__重___迁___到_四__海__为__家___;定 居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要求;_自__给__自___足_ 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生产方式;_安__土__重__迁___是中国
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第四 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第四 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高中地理必修二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高中地理必修二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fd2f1db3c77da26925c5b0f1.png)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概念;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学习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一、文化和地域文化1.文化:人类在______________过程中所创造的____________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__现象。
二、文化背景与人口1.对人口发展影响较大的文化差异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2.婚俗对出生率的影响(1)初婚年龄a.发展中国家:______→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______→亲子年龄差距缩短→______人口增长。
b.发达国家:晚婚乃至不婚不育→______人口的出生率。
(2)婚姻稳定程度:许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够稳定,__________较高,再婚现象较多,会导致______________。
3.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扩大势力→一般不反对____________→____出生率。
探究点文化与人口【探究材料】总和生育率是按照某一年度的妇女生育水平,计算每个妇女度过其整个生育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
下图表示1950~199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总和生育率最高,受到哪些传统观念的影响?2.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总和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3.1992年后,总和生育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试述中国新文化引起哪些生育方面的变化。
【规律总结】【考例探究】自古以来,有关人口问题的政策或观点,或多或少对我们现行的人口政策有着一定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韩非子在《五蠹》篇中道:“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
”它体现了韩非子的哪一观点( )A.认为多子女可以多福气 B.主张要增加人口,发展生产C.人口增长应和财富增长成正相关 D.主张增加人口,弥补战争的伤亡2.越王勾践下令:“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高二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4
![高二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4](https://img.taocdn.com/s3/m/fb5a1cef524de518964b7d88.png)
福,重男轻女 封建社会,定居在农田附近, “父母在,不远游”
现代社会,只生一个,男女都 现代社会,各地区间的交流日 一样 益频繁,婚姻地域范围扩大, 人口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提高
Page 12
人口压力 性别失调 传统农业为主
生活水平提升 改革开放
巩固提高
1.婚俗中影响出生率的内容包括 ( D ) ① 初婚年龄的大小 ② 婚嫁形式 ③ 婚姻的稳定程度 ④父母之约,媒约之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形成多育多子的传统生育观的根源是 ( C ) A.“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B.劳动力的增殖能增加家庭财富 C.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初婚年龄
稳定程度
出生率高 世界上主要的宗教都不反对人口增殖
人 口 发 展
阅读卡片:天主教反对避孕(教义认为,一切不以生 育为目的的夫妻生活都是不道德的)。 Page 9
晚婚的爱尔兰妇女 爱尔兰妇女有晚婚的习俗.早在1926年,爱尔兰妇 女的平均初婚年龄便高达29.1岁,超过了当时提倡晚 婚的其他所有国家.根据1951年爱尔兰的人口普查资 料,50岁女性从未结过婚的占到同龄女性的26%。 在爱尔兰,由于女性晚婚而少生的孩子,在数量上超 过了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 ● 在世界地图册上找到爱尔兰,了解该国的基本情况 和近年的人口状况。
Page 13
活动1:
地域,不再是择偶的重要因素
“现在地域不但不是限制,有时甚至是一种优势。”在媒体工作的朱小 姐说,“这样可以带着下一代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不仅如此,有关 专家还表示,择偶半径的扩大有利于推动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通婚半径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 阅读卡片:陕西乾隆《雒南县志》说的“婚姻必择同 乡”,指的就是客民间的婚姻关系。 “嫁娶不越境”
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
![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7a98311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0.png)
3、社会效益:((12))避利免于争社水会矛安盾定,
分组讨论: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环境 问题有哪些?
1、对水源区:A、河口盐度升高 B、中线取水,下游水流慢, 河口泥沙淤积
2、对工程沿线: A、地下水水位上升, 土壤发生盐碱化 B、影响水生生物的生 存环境
练习:
3、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三个方案中,规划调水量最大的是东线方案 B、东线调水线路,连接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 C、南水北调工程完成后,可以彻底解决华北的用水紧张问题 D、长江的水调到北方,会导致长江水调出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
西气东输
思考: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 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等
西气东输
思考:西气东输的主体工程经过哪些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哈密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太
行山区)、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等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 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哪些影响?
我国天然气的分布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陕甘宁
四川盆地
西气东输工程简介
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 管道建设和东部用户管网建设三部分。主干 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向东贯 穿9个省区,经过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长 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最后到达上海,全 长4200千米左右。2002年7月全线开工, 于2004年实现全线贯通。一期工程建设投 资约为1200亿元,每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 方米。
穿黄工程从东平湖出湖闸至位临运河进口全长8.67km,其中穿黄 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长634m,平洞段在黄河河底下70m深处,为 两条洞径9.3m的隧洞。
线路 调水源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地域文化和人口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地域文化和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493150cdfab069dc50220193.png)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地域文化与人口一、知识点讲解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二、跟踪训练2016年山东省出生率17.89‰,位居全国各省份之首。
山东省常住人口增量达到了99.48万人,增长量仅次于广东省,相当于全国的1/10,比上年多出生53.48万人,其中二孩出生占比达到63.3%,远超一孩。
据此回答1~2题。
1.2016年山东省生育率全国最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积极响应国家号召B.重男轻女的观念重C.居民生育意愿提高D.适婚青年人口增多2.2016年山东省生育率全国最高对该省将来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劳动力短缺B.失业人口大量增加C.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D.家庭赡养老人负担加重下图示意湖北省2011~2017年高考报考人数的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3~4题。
3.湖北省高考报考人数连续6年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①计划生育政策使适龄人口减少②人口迁移导致大量高中生外迁③出国就读和弃考人数增加④现有社会经济影响下适龄学生不思进取、不乐意读书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湖北省将面临劳动力总量短缺的局面B.随着报考人数的下降,应集中资源提高教育质量C.为避免报考人数继续下降,应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D.湖北省报考人数与全省总人口下降都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
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6.2010~202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下图为“某国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地理必修二 1.4地域文化与人口(好用)
![地理必修二 1.4地域文化与人口(好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868456f01dc281e53af062.png)
千里姻缘一线牵
地域,不再是择偶的重要因素
“现在地域不但不是限制,有时甚至是一种优势。”在媒体工作的朱小 姐说,“这样可以带着下一代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不仅如此,有关 专家还表示,择偶半径的扩大有利于推动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通婚半径的扩大,为什么能够提高人口的身体 素质和文化素质?
血缘关系越远,基因(DNA)组成差异越大, 互补作用越强,则后代的先天素质较好。 双亲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利于小孩的后天教育.
中国文化与人口
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降低人口出生率。
早婚早育 早婚早育
妇女初 妇女 初婚年龄 婚年龄
15~20岁
15~20岁
利于劳动力增殖
原因
不早于20岁 不早于20岁
晚婚晚育 晚婚晚育
人口压力十分沉重
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降低人口出生率。 生育现象
生育观念
形成观念的原因
多育 多子
只生 一个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 “多子多福”“不 水平低下,家庭增殖财富 孝有三,无后为 的手段主要依靠扩大人口 大”,崇尚多子多 规模,尤其是增加男性劳 福,重男轻女 动力 当代中国社会经济 “只生一个好” 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男女都一样” 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增加职业选择
火车没有汽车快 过桥米线人人爱 老太爬山比猴快 „„„„.
材料一:早在1926年,爱尔兰 妇女的平均婚龄便高达29.1岁, 超过了当代提倡晚婚的其他所 有国家。根据1951年的人口普 查,50岁女性从未结过婚的占 同龄女性的26%,在爱尔兰, 由于女性晚婚而少生的孩子, 在数量上超过因避孕而少生的 孩子。
中国文化与人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