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①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①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①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图示能体现化学改善人类生活的是()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神箭冲碧宇,天和傲苍穹”。

近期,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已完成既定任务,成功返回地球。

下列研究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A.研制火箭的燃料B.返回舱外层耐高温涂料的制造C.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D.计算返回舱落点3.化学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

下列能体现化学对材料科学的贡献的是()A.为缓解能源危机,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B.为宇航员研制新型面料的宇航服C.为粮食增产,生产化肥、农药D.为保护环境,研发制取氢气的新技术4.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B.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论C.道尔顿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D.拉瓦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5.“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

下列古代工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6.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落英缤纷B.愚公移山C.星火燎原D.飞沙走石7.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易升华B.甲烷能燃烧C.氢气的密度小D.金刚石坚硬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有导电性,常用于制铅笔芯B.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于制作炊具C.二氧化碳不助燃,常用来灭火D.煤燃烧能放出热量,常用作燃料9.下列可直接加热的一组仪器是()A.试管、蒸发皿、集气瓶B.量筒、蒸发皿、烧杯C.试管、燃烧匙、蒸发皿D.试管、量筒、蒸发皿10.进入化学实验室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的是() A.用扇闻法闻气味B.用手直接取用试剂C.随意将试剂带出实验室D.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11.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保证。

江西专版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

江西专版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检测卷新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检测卷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公共标记中,与消防平安有关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B.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C.汽车排出大量尾气D.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3.通常状况下,燃烧须要三个条件,下图所示的试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4.煤、石油、自然气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C.碳 D.可吸入颗粒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须要点燃或加热的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B.有热量放出的改变肯定是化学反应C.汲取热量的改变肯定是化学反应D.化学反应肯定发生了热量改变6.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

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至被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缘由是( )A.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7.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这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x、y、z分别是( )A.CH4H2CO B.CH4CO H2C.CO CH4H2 D.H2CH4CO8.随着全球能源运用量的增长,化石能源将日益枯竭。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变得更为迫切,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②煤③风能④自然气⑤地热能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9.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运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供应了能源和物质,但运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D.“利”大于“弊”,虽然运用化石燃料带来了肯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10.近几年“纸火锅”(如图)渐渐流行起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单元测试是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单元测试题全套,包括答案。

第一单元:物质和化学变化1. 以下物质中,是化学元素的是()A. 石英B. 滑石C. 石墨D.石榴石答案:C. 石墨2. 在化学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影片加热后发生颜色变化B. 注射器针管烧红后易折断C. 酒精棉燃烧后只有火焰D. 水分子蒸发后变为水蒸气答案:A. 电影片加热后发生颜色变化3. 合成反应的特点是()A. 质量增加B. 质量减少C. 能量减少D. 物质减少答案:B. 质量减少...(继续提供其它题目和答案)第二单元:分子运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1. 以下物质中,是无定形物质的是()A. 钻石B. 冰C. 密封的塑料袋D. 暴露在太阳下的蜡烛答案:C. 密封的塑料袋2. 分子是由()组成的。

A. 多个不同原子B. 多个相同原子C. 一个群组结构D. 一个粒子结构答案:B. 多个相同原子3. 分子的运动形式有()A. 振动运动B. 旋转运动C. 平移运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所有以上选项...(继续提供其它题目和答案)第三单元:空气中的氧气1. 空气是一种()。

A. 混合物B. 纯净物C. 溶液D. 化合物答案:A. 混合物2. 空气中的气体主要是()。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答案:B. 氮气3.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

A. 20%B. 30%C. 40%D. 50%答案:A. 20%...(继续提供其它题目和答案)(文档内容继续补充,提供其他单元的测试题目和答案)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的全套带答案。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一卷(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是()A.拉瓦锡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伽德罗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风力发电C.太阳能取暖D.火药爆炸3.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导热性4.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A B C D5.小明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度数为25mL,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5mLB.等于5mLC.小于5mLD.无法确定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的是()A.新鲜的空气B.白糖水C.冰水混合物D.豆花米线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利用液氧、液氮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C.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D.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8.以下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B.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可燃性和氧化性C.水中的生物可以进行呼吸作用,说明氧气易溶于水D.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9.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实验装置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夹没夹紧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待红磷燃烧结束就该立即打开止水夹C.该实验说明了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D.实验中凸透镜的作用是聚光,提高温度,引燃红磷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A.发生装置 B.排水法收集氧气 C.验满 D.存放氧气11.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伸入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无烟无焰12.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氧气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13.下列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碳酸钙氧化钙+水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食盐+水食盐水D.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14.云南普洱盛产茶叶,新鲜茶叶用沸水冲泡后会散发清香,说明了()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很小D.分子在不停的运动15.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C.将l00mL水与l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16.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44B.78C.34D.1017.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6个电子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该原子的最外层达到了稳定结构18.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粒子是阳离子B.乙粒子是原子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19.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20.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OB.2OC.O2D.O2-21.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A.质子、中子、电子B.质子、电子C.中子、电子D.质子、中子22.以下符号既可以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B.CuC.2FD.N22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5: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都发生了改变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与数目都未发生改变2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括号内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D.粗树干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细树枝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25.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第二卷(共50分)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27分)26.(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5个钾原子;(2)钙离子;(3) 6个硫离子;(4)铁元素;(5)3个钠离子;(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P-31K-39Mn -55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O2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CO2的是()A.CH4B.NH3C.木炭D.CO2.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3,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总数B.分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的总质量3.利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进行材料加工与生产是空间站的重要应用,如制备砷化镓(GaAs)的生产成本为地球上的1%。

制取砷化镓的反应为(CH3)3Ga+AsH3CaAs+n CH4,该反应中n的值是()A.4B.3C.2D.14.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物质化学反应的式子。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H2O2H2↑+O2↑B.C+O2CO2↑C.Mg+O2MgO2D.2C2H2+5O24CO2+2H2O5.在反应2A+B22C中,21 g A和足量B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3 g 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6B.28C.30D.32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第6题图)①涉及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②若实验一加热铜粉时,瓶塞没有塞紧,待反应完毕后再塞紧,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③实验二中,装置没有密闭,生成的气体逸散,实验结束,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④将实验二中的烧杯换成带有气球的装置(如实验三),实验结束,天平平衡(忽略浮力)⑤实验三中,气球先胀大,后变瘪A.①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⑤7.甲酸(HCOOH)有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7题图)A.甲酸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46 g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 g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8.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法国的拉瓦锡B.英国的汤姆生C.瑞典的舍勒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A. 木炭B. 红磷C. 蜡烛D. 硫3.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A.化合物B.纯净物C.混合物D.无法判断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A.木炭B.硫粉C.铁丝D.红磷5、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时的最佳方法是()A、测量三瓶气体的密度B、测量气体的溶解性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6.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7、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D.实验时,取用极少量红磷,既减少污染又不影响实验结果8.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C.只能减慢反应速率D.不一定影响反应速率9、某学生在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A.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B.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D.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1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C.铁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燃烧12、现有①液态氧;②生锈的铁钉;③食盐水;④高锰酸钾;⑤五氧化二磷;⑥空气.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A.纯净物——①②B.纯净物——④⑤⑥C.混合物——①⑤D.混合物——②③⑥1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A.制造甜酒B.煤炭燃烧C.瓷器破碎D.钢铁生锈2.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C )3.李燕同学发现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到某些物质发生了颜色的变化。

就李燕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C )A.观察B.实验C.假设D.做结论4.下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C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A.钢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7.下列常见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B )A.量筒可用作化学反应的容器B.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C.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D.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8.下列是蜡烛燃烧实验中对相关现象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C )A.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B.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C.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今年的6月5日是世界第45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C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C.将农田中产生的秸杆就地焚烧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10.下列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分的是( C )A.水和食醋B.铜片和铝片C.水和澄清的石灰水D.铁粉和食盐11.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D )A.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可以对着实验者B.为了操作方便,对于没有毒和没有腐蚀性的药品,可以用手直接去拿C.为了节约药品,剩余药品应倒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D.为了防止试剂污染,滴管应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不要伸进试管内12.有关加热操作:①加热试管前擦净试管外壁的水;②给烧杯加热要垫上石棉网;③使用试管给物质加热要进行预热;④试管加热时底部不能跟灯芯接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如下图,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2.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请填空:①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容积为15 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________mL4.下列仪器不宜用来加热的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蒸发皿5.实验时,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仪器是-----------------------------------------------------()A.烧杯B.烧瓶C.试管D.量筒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中部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7.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3.3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A.增加药品B.减少药品C.增加砝码D.减少砝码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3 g(1 g 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则所称药品的质量是----------------------------------------------------------------------------------------()A.5.3 g B.5.1 g C.4.7 g D.5.4 g9.用量筒量取20 mL水,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是-----------------------()A.20 mL B.大于20 mL C.小于20 mL D.无法估计10.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A.小于8毫升B.大于8毫升C.等于8毫升D.无法确定《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B.农业上禁止施用化肥和农药C.用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D.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2.如图所示为过滤液体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可除去所有杂质B.过滤时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C.漏斗末端要紧贴在烧杯内壁上D.为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在漏斗内搅拌3.下列生活中的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4甲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氢分子构成的B.甲烷中含有碳和氢气两种物质C.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D.甲烷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5.小瑾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

下列错误的是()6①2H2②Fe3+③2O④OH-⑤Ca2+⑥KMnO4A.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①⑥B.③表示两个氧分子C.由②和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Fe(OH)3D.⑥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5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阳离子一定带正电,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D.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8.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中医常用其治疗流感。

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中记载了制取没食子酸的方法。

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食子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没食子酸属于氧化物C.没食子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6∶5D.没食子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9.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B.a管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 .实验过程中c 内液面高度不变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10.(3分)水是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生命之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是()。

A.毁掉森林植被, 扩大农田面积B.制止农民在田间焚烧农作物秸秆C.提倡使用农家肥, 控制使用化学肥料D.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排放2.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 家用洗涤剂(含有磷酸钠)就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 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 有以下几种意见, 你认为正确的()。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 不必除去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 不必处理C.含磷的污水排放到自然水中能引起藻类增殖, 使水变质必须除去D.磷对人无毒, 除去与否无关紧要3.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下列用水行为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 叙述正确的是()。

A.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B.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C.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5.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能溶解所有的物质B.水在通电时能分解C.水能与一些氧化物反应D.液态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6.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①工业“三废”;②生活污水;③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④滥用农药化肥;⑤水生植物的繁殖;⑥暴雨洪水激增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 ④⑤⑥7.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 并被联合国预测为21世纪洁净饮用水严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

造成水质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上游水源污染较严重B.淡水资源缺短C.降水量不均衡D.取水点远离城市8.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 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碳和碳的氧化物)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Mg-24Na-23K-39Zn-65Cu-64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50分。

)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2.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一组单质是()A.H2,O2B.C,CO C.H2,C D.H2,CO23.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硬度都很大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灭火C.二氧化碳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气体肥料D.一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A.木炭B.活性炭 C.炭黑D.石墨5.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木炭粉时,要保留氧化铜,除掉木炭粉的方法是()A.加热混合物B.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C.加水溶解、过滤D.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6.在实验室收集、验满和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实验中,具有的相同点是()A.都可以用排水法来收集B.都是用燃着的木条进行检验C.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D.都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气体7.古代字画(如王羲之的《丧乱帖》等)能够保存至今仍不变色,是因为()A.碳具有吸附性B.碳是一种黑色单质C.碳单质的硬度大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8.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A.C60属于单质B.C60这种足球结构的分子很稳定C.每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D.C60与金刚石、石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9.通过对CO和CO2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A.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B.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C.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D.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10.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B.三种单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完全燃烧后产物都是二氧化碳D.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11.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供给呼吸B.用作气体肥料C.用于灭火D.生产碳酸饮料12.农业技术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塑料大棚中种植植物时,可向大棚中通人适量的CO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7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7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7单元测试卷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检测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温馨提示: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作答,体验成功!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的4个得分评卷人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A.我国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B.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C.“神舟”八、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站雏形)的对接D.儿童“手足口病”传播途径的调查2、2010年1月,中国社科院经考察后确认,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为曹操之墓。

以下随墓出土的文物,它们在加工、制取的过程中一定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石枕B.陶瓷C.铁甲D.青铜带钩3、用托盘天平称量5.2 g药品时,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这时则应………【】A.增加砝码B.添加药品C.调节平衡螺母D.减少药品4、有一次上课时,小明觉得很闷、呼吸不畅。

他想“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应该用石灰水来检验一下”。

就“可能是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的缘故”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验证B.提出假设C.观察现象D.得出结论5、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B.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大约成45度角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规范正确的是……………………………………………………【】A.用手拿着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D.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去吸取别的试剂8、将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可用…………………………………………………【 】 A.镊子 B.药匙或纸槽 C.胶头滴管 D.坩埚钳9、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灭方法是……………………………【 】 A.用灭火器扑灭 B.用泥沙扑灭 C.用湿抹布盖灭 D.用水冲灭10、将燃着的火柴分别插入如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 .甲熄灭、乙变旺 B. 甲变旺、乙熄灭 C. 甲、乙都变旺 D. 甲、乙都熄灭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加热试管中液体12、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人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C.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大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13、某同学在科普书上看到,淀粉遇碘会变为蓝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全册单元检测卷(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全册单元检测卷(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全册单元检测卷
第一单元检测卷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13”河北沧州市氯气泄漏事故发生后,小红从网上查到:“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能溶于水。”这描述的是氯气的()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2分)
13.(5分)根据化学实验操作规则,请用适当的数据填空: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
(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应使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大约________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斜向上,且与桌面成约________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2)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该用__________盖灭;
②在实验室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__________(举一例);
③在实验室里用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马同学准备在实验室加热25mL水,以下是他实验操作的记录,其中没有错误的步骤是()
A.先用50mL量筒量取25mL水
B.接着将量好的25mL水倒入容积为50mL的试管中
C.再用铁架台固定试管,将铁夹夹在试管的中部
D.最后点燃装满酒精的酒精灯给试管加热至其中的水沸腾
11.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木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物理变化B.空气是混合物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D.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答案 A 木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质是木条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2.(2018广西玉林中考)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21%B.0.03%C.78%D.0.94%答案 C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据此可知,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故选C。

3.(2018山东临沂中考)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答案 C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因此含量较多的是氮气,且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C。

4.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

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 C 检验氧气应用带火星的木条,不能用澄清石灰水。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水+二氧化碳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C.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答案 B 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A、D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C属于化合反应;B 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另外两种物质,既不是分解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

6.(2018江苏苏州中考)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答案 A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A说法错误。

7.(2018山东菏泽中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用于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答案 B 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C 错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故D错误。

8.(2018山东聊城中考)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氢气答案 D 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氢气,故选D。

9.(2018湖南张家界中考)空气中能维持生命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氢气D.稀有气体答案 A 空气中维持生命呼吸的是氧气,故选A。

10.(2018广东茂名中考)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 )A.红磷B.硫C.木炭D.铁丝答案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项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故B项正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无刺激性气味,故C项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无刺激性气味,故D项错误。

11.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

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 A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12.(2018新疆乌鲁木齐中考)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图2-5-1所示的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2-5-1A.使用该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B.b导管连接病人吸入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可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b导管应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答案 B 氧气输出速率快,产生气泡的速率就快,因此使用题图装置可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A正确;若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则水会呛到病人,故B不正确,D正确;通过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冒出可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正确。

1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错误的是( )A.装高锰酸钾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橡胶塞少许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口应伸入集气瓶的口部答案 C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集气瓶口应向上。

14.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图2-5-2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2-5-2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图2-5-2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答案 B 由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可知,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相同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分解时,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多;二氧化锰可使氯酸钾产生氧气的速率加快,但不能增加氧气的质量。

1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影响化学序号实验事实反应的因素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答案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是由于反应物的状态不同,而不是反应物的种类不同,故D不合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6.在下列变化中: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E.蜡烛在空气中燃烧;F.加热水。

(1)有火焰产生的是;(2)有水雾产生的是;(3)有白烟产生的是;(4)有白光产生的是;(5)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答案(1)E (2)EF (3)BD (4)AD (5)ABCDE解析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可燃性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具有发光、放热现象。

“焰”是指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雾”是物质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或生成的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温度降低时形成液滴飘浮在空气中所产生的现象;“烟”是燃烧时生成的固体小颗粒飘浮在空气中的现象;“光”则是固体处在炽热状态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17.按图2-5-3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图2-5-3(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答案(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消耗完(3)烧杯里的水倒吸到集气瓶内(或烧杯中的水面下降),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中液面上方体积的1/5解析(1)红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2)由于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当容器内的氧气消耗完毕时,红磷就会熄灭;(3)松开止水夹时,烧杯里的水被倒吸到集气瓶内,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等于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三、实验探究题(18题12分,19题17分)18.(2018广西南宁中考改编)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2-5-4(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a、b的名称:a ,b 。

(2)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

当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答案(1)试管铁架台(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气泡连续均匀冒出解析(1)a是试管,b是铁架台;(2)装置A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因为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

19.某校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测试的方法是先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然后做实验。

小红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领到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图2-5-5请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小红抽到的是(填实验名称)。

(2)指出图2-5-5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3)图2-5-6是小红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

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为5分。

小红操作完毕后得了3分。

请找出她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图2-5-6(4)写出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答案(1)实验室制取氧气(2)带铁夹的铁架台长颈漏斗(3)B中取液时瓶塞未倒放;D中验满时带火星的火柴伸入了集气瓶中而未放在集气瓶口(4)过氧化氢水+氧气解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药品是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可知,小红抽到的是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实验。

(2)图2-5-5中的a和b分别为带铁夹的铁架台和长颈漏斗。

(3)B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未倒放;D中验满时带火星的火柴应放在集气瓶口。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四、计算题(10分)20.(原创)小敏同学想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她打算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老师非常支持她,并且告知她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理论上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

(1)经老师允许,她在实验室中称得11 g高锰酸钾,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2)小敏打算将这些氧气装在容积为125 mL的集气瓶中,请你计算一下大约需要几个集气瓶?(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 g/L)答案(1)1.1 g (2)6个解析(1)因为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大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1/10,因此11 g高锰酸钾大约可生成1.1 g氧气。

(2)需要集气瓶的数量为:1.1 g÷1.429 g/L×1000 mL/L÷125 mL≈6。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