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民教育的发展-最新教育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民教育的发展
一、公民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公民概念的梳理 公民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
公民”这一概念不仅历史渊源较长,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社
会条件下,被赋予了不尽相同的含义。
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公民”(polites)
一词来源于“城邦”(polis),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
公
民是“参加司法实务和职权机构的人”,是城邦中的少数。
拥有参政权,对国家、社会的形成承担公共作用和责任,这一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形成于15世纪前后。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
概念,已完全超越了其最初的内涵,现在意义上的公民是指:
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
等公共事务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二)现代公民教育的概念界定
由于研究者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界定的公民教育概念
也自然不同。
但根据概念形成基本的逻辑要求,我们认为公民教育概念中应包括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第一点,要明确公民教育的主体。
第二点,要确定公民教育的目标。
第三点,要区分公民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
第四点,要表明公民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
第五点,要说明公民教育与公民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公民教育概念表述为: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
公民教育具有基础教育、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性质。
(三)公民教育的目标
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公民教育实践所要达到的目的。
公民教育体系是其教育实践的基本框架。
公民教育目标的确立和体系的建构,是公民教育实践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
一般认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权责意识,使其具备思考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关系的能力,培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态度、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实践中成为权责主体的有效公民。
公民教育的内容大体包括四个方面,公民人格的培育,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能力的训练和公民美德的养成。
(1)公民人格的培育
公民人格是一种意识自觉,这种意识自觉是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存在统一体而言的。
同时与之相适应的人格应该是独立人格。
(2)公民意识的培养
公民意识是指作为公民所具有的觉悟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
公民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公民意识的确立和培养。
(3)公民能力的训练
公民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公民知识、公民行为和公民技能的训练。
作为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
公民行为是指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公民行为。
公民技能包括的能力有很多,如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参加社会活动和关心社会的能力等。
公民教育除了要培育公民人格,培养公民意识,训练公民能力,同时还注重公民美德的养成。
要养成公民美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律。
自律就是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
其次,宽容。
宽容是一种精神,是基于平等和自由精神而表现出的。
再次,诚信。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正常和谐关系的基础。
呼唤诚实与守信是现代社会的迫切要求。
最后,责任感。
责任感与负责的态度是公民行事能否成功的基础性条件。
二、公民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古希腊罗马公民教育的特点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公民教育的发源地。
古希腊的公民教育与古希腊的城邦建制是分不开的。
它们都是现代公民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根源。
斯巴达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它是一个具有封闭和保守型特征的内陆型城邦。
希腊其他城邦的蓬勃发展和多彩的文化生活很少对它产生影响。
斯巴达的公民教育的全部特征也都是由追求军事效率的愿望和智慧所决定的。
斯巴达人创造性地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
与希腊的公民教育相比,罗马公民教育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务实的共和精神,勇敢、严肃、虔诚、质朴的美德教育和法定的权利义务观念。
罗马精神在许多方面是对希腊精神的传承,而其最大的特点是他们的务实精神。
(二)欧洲中世纪公民教育的消失
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期间的中世纪。
基督教神权、教皇君主制的君权以及封建等级特权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公民的权利和地位荡然无存,公民教育也出现了历史的断层。
在中世纪,基督教徒们不再有城邦公民那种对于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感,而只给予国家以有限度的承认,他们不愿担任公职,也不愿意参加军队。
基督徒共同的政治心态是对政治的疏远和对国家的冷漠。
由于基督教的一统天下,中世纪的教育只有教会教育而没有公民教育。
(三)现代公民教育的发展及特征
17世纪以来,资产阶级革命陆续在西方取得成功。
为了培养新兴的国民,巩固新的社会制度,西方各国的资产阶级征服对未来一代的国民进行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公民教育。
首先,现代形式的公民教育,使人们具有民主意识,它的发展是与民主政治的发展紧密相联的。
其次,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是指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历史过程,它包括政府控制所有公共领域的过程、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以及国家主权和民族观念的建构过程。
在欧洲各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公民教育被看成是培育公民精神、民族意识的手段。
再次,现代公民教育与国民教育体系同步而生的。
19世纪早期,欧洲各国国家教育体系的形成,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学校教育的开始。
学校教育成为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
而国家办学也是公民教育发展的现代形式。
第四,现代公民教育是由国家上层积极建构的。
公民的现代形式,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公民教育体系与国民教育体
系也大多形成与19世纪,这种教育是随着民族国家的诞生由国家或政府上层积极建构的,是国家自上而下地组织展开的。
最后,各国公民教育体系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各国公民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是因为各国具有不同的国情,而各个国家性质以及国家建构的历程也有很大的差异,国家对公民教育重视和依赖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各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不仅在时间上,而且在小学入学率、小学后入学了
、教师待遇、扫盲等方面,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差异。
这印证了19世纪各主要民族国家国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型,也印证了1 9世纪各主要民族国家公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张瑜(1987-
)女,辽宁省锦州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