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所有对照试验类型解说word版本
高中生物所有实验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所有实验归纳总结高中生物对比实验所有实验都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对照原则有:1.自身对照(实验前后对照,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无需另设对照)eg:①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②H2O2酶加入H2O2溶液中证明酶是生物催化剂的实验扩展资料2.相互对照(例如探究最适温度的实验)eg:①验证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3.空白对照(不做处理的实验对照)eg:①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实验②还原糖鉴定实验4.条件对照eg:①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为条件对照(饲喂甲状腺抑制剂):不饲喂药剂的是空白对照组高中生物所有实验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绿色,RNA红色分布:真核生物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实验二物质鉴定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肪+苏丹III 橘黄色脂肪+苏丹IV 红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1、还原糖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模拟尿糖的检测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类型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类型(1)空白对照:自然状态下,即不做任何处理,或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如生理盐水,酒精溶剂,假手术等)。
例1: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加入试剂的是实验组,不加试剂(零剂量)的为对照组,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例2:在“验证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中,曝光组为对照组。
例3: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中,灭菌组为实验组。
(2)自身对照: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观察实验处理前后现象的变化。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
例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就出现了两次对照,第一次是在0.3g/ml 蔗糖溶液处理下,质壁分离状态与自然状态形成对照;第二次是在清水处理下,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形成对照。
例2:在“探究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实验中,把某一植株横放,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
例3:在“探究某一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实验中,缺某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之间的对照是空白对照。
植株出现代谢异常后添加某元素,观察其是否恢复正常,为前后对照!谁说一个实验只有一个对照?谁说一个题里不可以出现多个自变量?(3)相互对照: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实验组的对照组。
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未知的情况下使用,通过相互对比,确立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
例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个条件,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例2: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可以通过相互对比推出相对最适浓度。
例3:在“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实验中,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番茄吸收钙多,吸收硅少,而水稻与之相反。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部实验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Ps: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
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实验过程: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高中生物高考试题中的对照实验类型
生物高考试题中的对照实验类型某某省麻城市第一中学何磊“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学实验设计和实施实验的一个重要原则。
通过设置对照实验,可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对照实验就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实验,研究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这一组就是“实验组”,而不包含此条件(因素)的一组称为“对照组”。
在生物高考试题中,常见的对照实验有如下四种类型:(一)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是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这里的不作处理,并不是什么因素都不给予,而是针对实验所要研究的条件(因素)不给予,以体现实验条件(因素)的有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说服力。
例(2007年某某高考)右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
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D.避免土壤中自养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解析:该实验是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图中a装置内没有CO2为实验组,b装置内有CO2,相当于不作处理的正常植株,为对照组。
答案:B(二)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
例(2008年全国卷I)为了验证用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解析: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实验变量是胰岛素,反应变量是血糖含量,而血糖含量不是直接测量,而是通过实验动物的症状变化(实验现象)体现出来的。
生物实验中对照实验的类型课件
(4)条件对照。
增设了与实验变量无关的一组实验。 常结合空白对照进行,具有反证或加强 作用。
在不同的实验中,即使相同的实验设计,
对照类型也可能不同。
例:以R、S两种肺炎双球菌为实验模型,可以设计如下实验: A.(S型细菌的DNA+DNA酶)+基本培养基,接种R型细菌 B.S型细菌的DNA+基本培养基,接种R型细菌 C.S型细菌的蛋白质+基本培养基,接种R型细菌 D.S型细菌的多糖+基本培养基,接种R型细菌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1)取2支试管,编号1、2;(2)向两支试管中
分别加入2 mL稀释的蛋清液,并将1号试管中的蛋清液加热 煮沸3~5 min;(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 0.1 g/mL的 NaOH溶液,振荡试管;(4)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缓慢滴入4 滴0.01 g/mL的CuSO4溶液,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结果:1号、2号试管中均出现紫色反应 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完全断裂
若为“验证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则A 为实验组,B为空白对照组,C、D为条件对照组。
若为“探究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则B、C、D 为相互对照组,A为条件对照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用探析オ
⼈教版⾼中⽣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探析オ2019-06-11理论上来讲,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属于实验过程的整体,其在不涉及⽆关变量的⼲预条件之下是相等的存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实验结果的差异也就可以被我们认定为是实验最后产⽣变量所得到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不但是可信的,同时也是⼗分具有说服⼒的.在⾼中⽣物教材当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对照实验都在本⽂档中被举例说明了出来.⼀、⾼中⽣物教材中的对照实验种类(⼀)空⽩对照:对照实验⼀般指的是对所实验的同⼀个对象进⾏不同的实验操作,在保证其它因素⼀致的前提下得到两种实验结果,并进⾏对⽐的⼀种实验体系.我们通常会把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主要做的是对研究对象进⾏所需要的⽬的性的实验,⽽对照组主要是作为实验组的参照物和对⽐物⽽存在,其本⾝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并不需要做任何实验.我们在教学当中经常见到的空⽩对照,能够清楚地对⽐出实验中变化量的结果,显著的增加实验的说服⼒和对⽐性,⽐如《分⼦与细胞》当中的过氧化氢在不同环境下的分解实验就是最好的例⼦,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到四个玻璃试管,我们分别向标号为1、2、3、4的四个试管当中注⼊两毫升的过氧化氢溶液,⼀号保持不变,将⼆号放⼊⽔中加热,将三号中滴⼊适当的FeCl3溶液,四号滴⼊肝脏研磨液,之后观察其反应,最后可以得出结论,过氧化氢在⾼温、FeCl3、和肝脏研磨液当中都会加速其分解作⽤,这项实验本⾝显著地展现了空⽩对照的作⽤.(⼆)⾃⾝对照:⾃⾝对照指的是实验的过程和对⽐都在同⼀个实验对象上进⾏,实验之前的对象被定义为对照组,实验之后的对象作为实验组;由于整个实验的对照是都是在实验对象本⾝上进⾏的,因此⽆关变量也就被减低到最⼩,这项对照实验,会根据实验的前后变化来得到最终的结论.⽐如《植物细胞的吸⽔和失⽔》实验,这项实验就是典型的⾃⾝对照.这项实验先是对⽐了紫⾊的洋葱外⽪细胞在⾼浓度的糖中细胞壁和细胞质的分离状态与正常情况下细胞质壁的分离情况,得知在⾼浓度的糖中,细胞液泡会缩⼩,细胞液紫⾊加深,质壁分离的现象⼗分严重;接着,对⽐的是已经发⽣质壁分离的细胞在清⽔中和不在清⽔中的质壁恢复情况,结果显⽰植物细胞在浓度⾼于细胞液浓度的液体中会发⽣严重的失⽔现象,⽽在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进⾏吸⽔.(三)相互对照:相互对照主要是将⼏个实验组进⾏相互之间的对⽐,这种对⽐不会设置对照组,通过实验的结果来直接进⾏对⽐分析,以此来研究不同的环境下对于实验对象产⽣的不同影响.相互对照⼀般都是在实验环境、因素等对实验最终结果所造成的⼲预模糊不清的情况之下才被使⽤的,也被⽣物学当中普遍称为对⽐试验.⽐如:植物⽣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达尔⽂看到到“植物具有向光性”,并以⾦丝雀草的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对向光性的原因提出解释性假说:植物在阴暗处的时候,它的叶⾯会向有阳光处伸展,同时,其⽣长⽅向也会向有阳光⼀⾯弯曲⽣长;单侧光的照射能够使胚芽鞘的尖端产⽣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背光⾯就会⽐向光⾯⽣长更快.接着,詹森的实验推知:胚芽鞘尖端会产⽣某种刺激传递到下⾯,影响下⾯的⽣长.匈⽛利科学家们设计了⼀个巧妙、简洁的“相互对照”实验:2个胚芽鞘的尖端分别置于2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部的左侧和右侧,这样放置尖端的⼀侧接受刺激多,远离尖端的⼀侧接受刺激少“左侧”和“右侧”相互对照.在⿊暗中⽣长⼀段时问后,奇迹出现了:彼此相向弯曲⽣长(都弯向放置尖端的对侧).推论,胚芽鞘的弯曲⽣长是尖端产⽣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般来说,在等组实验中,如果不设空⽩对照,则⼤多是运⽤相互对照.相互对照能较好地平衡和抵消⽆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四)条件对照:条件对照是指在⼀定的条件下对实验对象进⾏某种实验⼲预性的处理,这种条件对照主要是为了确保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完整性,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五)配对对照:配对对照往往会将进⾏实验研究的对象和所处的实验环境、条件相互调配成⼀对,并进⾏不同的处理⽅式,最后来⽐较⼆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证明植物在阳光下会产⽣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绿⾊的液质放在⽆光的暗处进⾏遮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够快速的消耗⼲净叶⽚当中所储存的营养物质,之后,我们将叶⽚⼀半放在有光的地⽅,另⼀半放在⽆光的地⽅,经过⼀段时间之后,使⽤碘蒸⽓进⾏处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叶⽚在有光的⼀半合成了淀粉,,⽽在没有光的⼀半没有淀粉的形成,这种配对对照能够有效的显⽰出植物在光合作⽤之下可以形成淀粉这⼀实验结论.⼆、⾼中⽣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中⽣物教材中的对照实验能够有效地展现出实验的结果,对照实验可以清晰地反映实验体在不同的物质和环境之下会产⽣的作⽤和结果,同时为了能够消除⽆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们也需要设置对照组,在关系到与定量有关的实验时,由于实验体的变化经常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影响,我们也就需要对照组进⾏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照实验来纠正实验当中所存在的差异性.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得知,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划分,要依据不⽤的实验来定,实验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因此对于实验对象的最后处理⽅式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定夺,对于⼀项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分也可以根据实验最后的结果来区分,对照实验能够很有效的控制好⽆关变量,让⽆关变量处于影响最⼩的环境条件之下,确保整个实验过程不受⽆关变量的⼲预,然⽽,⽆关变量的来源是多元化的、不可预知的,这也就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实验对⽐中慢慢的探索和预防,也需要我们多进⾏实验,以保证最终实验的结果正确⽆误.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完整版)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推荐文档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归纳1. 高中教材观察类实验比较(2)①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时,要在 50-65℃ 的水浴中加热;②用二苯胺试剂鉴定 DNA 时,应将二苯胺试剂加入溶有 DNA 的Nacl 溶液中,在沸水裕中加热 5 分钟,冷却后观察其颜色变化;③用重铬酸钾鉴定酒精时,要在酸性环境条件下进行。
注意:在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探究酶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3)课本中涉及到的材料使用5.高中教材实验方法汇总(1)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物理模型法。
(2)种群数量增长模型——构建数学模型法。
(3)分离各种细胞器——差速离心法。
(4)证明DNA 进行半保留复制——密度梯度离心法。
(5)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纸层析法。
(6)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死体染色法。
(7)观察线粒体——活体染色法。
(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9)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10)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
(11)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
(12)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取样器取样法。
(13)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强的生物)——标志重捕法。
(14)估算种群密度(运动能力弱的生物)——样方法。
6.高中教材实验基本技术(1)玻片标本的制作技术①应用:凡需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都必须制作成临时装片、切片或涂片。
②举例:如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要制作洋葱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脂肪鉴定中要制作切片。
③步骤:如“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2)解离技术:解离液,使细胞分散开。
(3)纸层析技术①方法:制样液→制备滤纸条→点样液→层析→观察实验结果。
②举例: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色素提取液划线不能没入层析液)(4)研磨、过滤技术①举例: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实验归纳(全)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高中生物所有试验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斐林试剂与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还原糖发生反应..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2、实验过程:1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加入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应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Cu2+与蛋白质发生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2、实验过程选材豆浆或鸡蛋蛋白取组织样液加入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摇匀观察;出现紫色..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2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淀粉遇碘变蓝..2、实验过程:选用富含淀粉的植物组织如马铃薯将组织样液注入试管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反应..+-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实验原理: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2、实验过程: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盐酸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3、实验结果:真核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分布..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实验四、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胀破..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具有有膜的细胞器;可以避免细胞膜与其它膜结构混在一起..③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2、原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膨胀直至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从而得到细胞膜3、过程:1制片: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0.9%Nacl溶液稀释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2观察:3滴水: 先在低倍镜物镜下找到红细胞;再转换成高倍镜;直至清晰地看到红细胞.. 往载物台上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同时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引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一会儿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4、结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在细胞构成中的作用: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实验原理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叶片中..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椭球或球形;它的形态和分布不需要染色就可以用高倍镜观察..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可用高倍镜观察..2、实验过程1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或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低倍显微镜到高倍显微镜;注意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绘图..2观察线粒体: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找到观察的对象后移到视野中央;再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蓝绿色小颗粒即是线粒体;观察其形态和分布..实验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实验原理:渗透作用该作用所具有的条件: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水流动方向:从低浓度进入高浓度溶液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a.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b.外界溶液浓度比较生理过程变化蒸馏水细胞质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膨胀10%盐水细胞质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皱缩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和现象: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复原现象二、实验过程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显微镜观察液泡的大小和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入蔗糖溶液显微镜观察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滴入清水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一、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络合物..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这两种物质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但是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二、实验过程一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酶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用过氧化氢6第6/10页三、结论: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实验八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一、实验原理酵母菌属于真核单细胞生物;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通过控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可以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的呼吸产物..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因此可用这两种溶液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CO2产生情况..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可用来检测乙醇的产生情况.. 二、实验过程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目的是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正常生活.. 两份:10g新鲜食用酵母菌+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液..2、检测CO2的产生7第7/10页安装好实验装置:如下图甲乙甲图用于检测有氧条件下CO2的产生;乙图用于检测无氧条件下CO2的产生.. 装置甲设置左边第一个锥形瓶的目的是吸收通入空气中的CO2..装置乙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样做的目的是是空气中残余的O2消耗尽..甲、乙装置石灰水都变混浊;装置甲混浊快且程度高..得出结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比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多.. 3、检测酒精的产生A试管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混合均匀:颜色不变.. B试管中的酵母菌培养液滤液+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混合均匀:颜色变灰绿色..得出结论: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不产生酒精;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实验九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原理剪碎叶片并加入二氧化硅研磨;目的是破坏叶表皮、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使研磨充分..叶绿体中的色素都能够溶解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加入8第8/10页碳酸钙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绿叶中的各种色素都能溶解于层析液中;但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各种色素会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分离开.. 二、实验步骤①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研磨绿叶;同时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过滤得到色素滤液;②制备滤纸条;③画滤液细线;④利用层析液分离色素;⑤观察实验结果.. 三、实验成功的关键:①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②研磨要迅速、充分..③滤液收集后;要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塞紧;以免滤液挥发..④滤液细线不仅细、直;而目含有比较多的色素可以画二三次..⑤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入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 四、实验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分别是由上到下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统称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a和叶绿素b通常为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说明: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③叶绿素a;色素带最宽的也是③叶绿素a;含量最少色素带最窄的是①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最快的也是①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最慢的是④叶绿素b;相邻两条色素带之间距离最远的是①胡萝卜素和②叶黄素;最近的是③叶绿素a和④叶绿素b..9第9/10页实验十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一、实验原理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用含酚酞的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模拟不同大小的细胞;酚酞与NaOH相遇;呈紫红色;以紫红色出现的深度;模拟物质扩散进细胞的快慢.. 二、方法步骤将琼脂块切成三种正方形——用NaOH浸泡10min——观察各块切面上NaOH的深度.. 三、实验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少;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少.. 四、相关知识制约细胞体积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是两者成反比;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的能力越大.. 二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一个细胞中二者体积之比一般为1/3;细胞核所含遗传信息有一定限度;对细胞活动的控制能力有一定限度..三是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受细胞体积制约;细胞体积过大;会影响物质流动速度;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就不能灵敏地控制和缓冲..高中生物必修1-3实验专题必修一:分子与细胞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咯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这二者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蛋白质和DNA分离;有利于DNA与甲基绿结合.. 实验步骤:1制作装片:取洁净载玻片;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液滴中涂片;烘干玻片..2水解:将烘干玻片放入盛有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入盛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解离5min..3冲洗涂片: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4染色:用吸水纸吸载玻片上水分;在载玻片上滴两滴吡罗红甲基绿的染色剂;染色5min;吸水;盖盖玻片..实验结论: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量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糖类中的还原糖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实验材料:选择无色的..苹果或梨匀浆还原糖;马铃薯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⑴目镜与物镜长短与放大倍数间关系:目镜越短;物镜越长、距装片的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⑵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⑶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方法: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为止.. ⑷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原理: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线粒体普遍存在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实验材料的选取:常选用藓类的叶或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来观察叶绿体..常选无色的细胞;如:口腔上皮细胞;洋葱的内表皮细胞;来观察线粒体..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实验原理: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或者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方法步骤:①取两个长颈漏斗;分别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②在A漏斗中注入硫酸铜溶液;B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少许红墨水;使其略呈红色..③将两个漏斗分别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在两漏斗的液面处做标记..④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色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思考问题:①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答: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②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答:用纱布替代玻璃纸时;因纱布的空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高..③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答: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液面不会升高..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液具有一定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a. 当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 当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实验流程:①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②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有一个紫色的液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③在载玻片一侧滴加0.3g/ml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④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⑤在载玻片一侧滴加清水溶液;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⑥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液泡逐渐变大;紫色变浅;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①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作因变量..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②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试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不作处理和实验组做处理;在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一致..③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因此酶具有高效性.. 实验过程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因此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因而不同色素可以在滤纸上扩散而分开;各种色素分子在滤纸上可形成不同的色素带.. 实验流程:①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向研钵中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②制备滤纸条:去两角;用铅笔画直线进行标记;③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均匀地画一条直的滤液细线;干燥后重复1-2次;④分离色素: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斜靠烧杯内壁; 轻插入层析液;滤液细线一定不能触及到层析液的液面⑤观察与记录.. 实验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色素种类和颜色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色b..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都能生存;属兼性厌氧菌;2检测酵母菌在细胞呼吸中产生的CO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检测产生的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制作临时装片步骤:①解离:早10时-2时;剪取洋葱根尖2-3mm;立即投入盛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室温下解3-5min;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来..②漂洗:待根尖酥软后;取出放入盛清水的玻璃皿中约10min;目的是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③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④制片:用镊子把根尖弄碎;还要再加载玻片用拇指轻压;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成高倍镜观察;先找到中期;之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进行观察..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原理:琼脂块代表细胞;NaOH代表进入细胞的物质分子;NaOH进入琼脂后可使其内部的酚酞变红;NaOH扩散速度深度代表物质运输的速率;NaOH的扩撒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代表物质运输的效率.. 实验结论:①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表面积: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②NaOH的扩散速度深度: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扩散的速度深度相同;③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必修二:遗传与进化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的阶段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方法步骤:①低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②高倍镜: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③绘图: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2.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试剂作用:①卡诺试剂:固定细胞形态;②酒精:洗去吸附在根尖的卡诺氏液;③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使染色体着色实验流程:①培养根尖:待洋葱长出约1cm左右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②处理根尖:剪去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③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④观察: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视野中既有正常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第2/4页3.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调查方法:①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采用社会调差法即在整个人群中进行调查..②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采用家庭调查法即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注: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必修三:环境与稳态1.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2.进一步培养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实验原理: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方法步骤: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α-萘乙酸NAA等..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 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4、5 mg/mL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4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 ℃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5选择插条: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实验室用插穗长5~7 cm;直径1~1.5 cm为宜..6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可使扦插后增加吸收水分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处理方法:①浸泡法:插条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且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地方处理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7探究活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注意:1可先设计一组梯度较大的预实验;再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2实验材料:用杨、月季等的枝条..3实验用具:天平;量筒;容量瓶;烧杯;滴管;试剂瓶;玻璃棒;木箱或塑料筐下方带流水孔、盛水托盘、矿泉水瓶.. 实例如下:1.提出问题: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或NAA;促进杨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呢2.作出假设: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可使杨/月季插条基部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产生愈伤组织;长出大量不定根3.预测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约3~5 d;用适宜浓度的2;4-D或NAA处理过的插条基部和树皮皮孔处插条下1/3处出现白色根原体;此后逐渐长出大量不定根;而用较低浓度、较高浓度或清水处理的枝条长出极少量的不定根或不生根..4.实验步骤:1制作插条;2分组处理:将插条分别用不同方法处理药物浓度、浸泡时间等可多组..如可分别在NAA中浸泡1、2、4、8、12、24 h等;3实验: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4小组分工观察记录:。
高中生物所有对照试验类型解说
高中生物所有对照试验类型解说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对照实验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等类型。
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分类比较表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分类比较表1、按照考纲的要求将“生物知识内容表”中所列出的19个实验进行归类复习。
根据所用实验技术、方法可以分为显微观察、物质提取鉴别、模拟、调查、探究五大类。
对于这几类实验,进行相关的归类总结。
⑴显微观察类属于此类的实验名称及其具体内容见下表。
此类实验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装片制作技术等。
表1⑵物质提取、鉴别类此类实验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的成分进行鉴别,不同的鉴别对象要用不同的试剂。
归类如下表:⑶模拟类此类实验包括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模拟尿糖的检测三个内容。
具体分析见下表:萄糖的含量模拟对象细胞生物膜尿液模拟材料3cm×3cm×6cm含酚酞试液的琼脂块玻璃纸(半透膜)模拟“尿样”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生物膜与半透膜类似,都允许水分子透过。
但是生物膜具选择性尿中有糖,经检测可见试纸变色,且变色程度的深与浅意味着糖含量的多与少⑷调查类调查类实验要用到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考纲中所涉及的调查类实验及其区别见下表:实验名称研究对象统计方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植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等样方法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人类某种遗传病汇总法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土壤中小动物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无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个体数再次捕获个体数重捕的标志个体数=所有样方内个体总数样方的总面积。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全,文档
高中生物必修一实验归纳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如果光线较暗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大的光圈;如果光线明亮时,可用平面反光镜来对光,同时选用较小的光圈。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换用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2、低倍镜和高倍镜的区别:透镜大小镜头长短视野亮度物像大小细胞数量低倍镜小短亮小多高倍镜大长暗大少3、污点位置的判断: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目镜、物镜、所观察的材料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只要分别转动镜头或移动玻片标本,看污物是否随之而动,就可做出正确判断。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可溶性复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斐林试剂与可溶性复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反响,生成砖红色沉淀。
〔这种试剂要现配现用。
甲液〔质量浓度为的NaOH溶液〕与乙液〔质量浓度为的CuSO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生成蓝色Cu〔OH〕2,Cu〔OH〕2与可溶性复原糖发生反响。
淀粉、蔗糖等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响。
2、实验过程:选材〔应选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浅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为最好〕研磨过滤组织样液参加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摇匀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反响〔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苏丹Ⅲ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橘黄色苏丹Ⅳ染液:把脂肪物质染成红色2、实验过程选材〔选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较好〕浸泡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转片〔徒手切片,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滴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浮色显微镜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子叶最薄处,并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调整细焦螺旋观察,可见已着色的脂肪颗粒〕。
〔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实验原理及化学试剂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响。
人教版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种类和作用(非常详细)
人教版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种类和作用参考文献:唐晓明 例析人教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种类和作用对照类型定义实例 说明空白对照 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1号试管作为空白对照。
标准对照将观察测定的实验数值与规定的标准值相比较,以确定其正常与否的对照方法 亚硝酸盐含量检测时的标准显色液作为标准对照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实验处理前的 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植物细胞的3种状态形成自身对照:自然状态--质壁分离状态(0.3g/L 蔗糖溶液)--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清水)。
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比对,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组别的对照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相互对照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
例1:3号试管和4号试管作为相互对照例3:“探究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试验中,装置甲(有氧条件)和装置乙(无氧条件)互为相互对照。
条件对照 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给定的处理因素正是为了保证实验中 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只是少了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1)和(2)构成相互对照,(3)作为条件对照。
处理因素“DNA 酶”,降解了S 型细菌中提取的DNA,保证了实验4和实验3相比,少了实验变量(S 型细菌中的 DNA)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实验变量)DNA 才是转化因子。
配对对照 指把研究对象、条件相同的两个配成一对,分别给以不同的处理因素,对比两者之间的不同效应。
“证明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实验是在同一对象的两个配对部分进行对照,说明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
高中生物所有对照试验类型解说
对照实验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等类型。
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本题的实验目的有两个,一是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探究有机肥的肥力是否优于化肥。
(完整)高中生物19个实验归纳与整理,推荐文档
实验一:观察 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 P26)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甲基绿+DNA绿色吡罗红+RNA 红色 2.8%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几种液体的作用三.方法步骤DNA 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 与染色剂结合。
0.9%NaCl 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蒸馏水:配制染色剂,冲冼载玻片实验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 P18)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 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甲液:0.1g/ml NaOH 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 乙液:0.05g/ml CuSO 4溶液 使用时:甲乙液等量混匀后立即使用 是还原糖(全部单糖、麦芽糖、果糖、乳糖)与新制的 Cu ( OH ) 2 反应生成砖Cu 2O )。
2.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3.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 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 Cu 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A 液 :0.1g/ml NaOH 溶 双缩脲试B 液:0.01g/ml CuSO 4 溶使用时:先加 A 液后加 B 肽键结构与铜离子反生络合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4. 淀粉遇碘变蓝色。
三.实验材料1. 做还原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最好无色,防止颜色干扰且易于观察。
)2. 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 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 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等。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分类比较表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分类比较表1、按照考纲的要求将“生物知识内容表”中所列出的19个实验进行归类复习。
根据所用实验技术、方法可以分为显微观察、物质提取鉴别、模拟、调查、探究五大类。
对于这几类实验,进行相关的归类总结。
⑴显微观察类属于此类的实验名称及其具体内容见下表。
此类实验常综合运用显微观察技术、染色技术、装片制作技术等。
表1⑵物质提取、鉴别类此类实验常利用某种试剂对生物体或细胞中的成分进行鉴别,不同的鉴别对象要用不同的试剂。
归类如下表:⑶模拟类此类实验包括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模拟尿糖的检测三个内容。
具体分析见下表:比对,即可知道尿样中葡萄糖的含量模拟对象细胞生物膜尿液模拟材料3cm×3cm×6cm含酚酞试液的琼脂块玻璃纸(半透膜)模拟“尿样”结论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生物膜与半透膜类似,都允许水分子透过。
但是生物膜具选择性尿中有糖,经检测可见试纸变色,且变色程度的深与浅意味着糖含量的多与少⑷调查类调查类实验要用到调查法,调查法中常使用统计技术和测量技术。
考纲中所涉及的调查类实验及其区别见下表:实验名称研究对象统计方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植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等样方法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人类某种遗传病汇总法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土壤中小动物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无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个体数再次捕获个体数重捕的标志个体数=所有样方内个体总数样方的总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照实验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等类型。
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本题的实验目的有两个,一是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探究有机肥的肥力是否优于化肥。
就实验目的一而言,施用有机肥的农田只有与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农田作对照,才能说明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B2、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不另设对照。
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看清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如“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就出现了两次对照,其中第一次对照是在高浓度溶液处理下,质壁分离状态与自然状态形成对照;第二次对照是在低浓度溶液处理下,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形成对照。
又如:要研究植物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背重力性,可把某一植株横放于培养基上,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
这里,对照和实验都在同一个体上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例题剖析: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将体重、大小和年龄相同的成年小鼠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进行如下表所示的两步连续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验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以及它们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的拮抗作用B.该实验的对照有同组内的自身对照、甲乙间的相互对照,设计丙组作空白对照无必要C.该实验所用的胰岛素溶液和胰高血糖素溶液应是生理盐水与相应激素配制而成D.该实验同一步所用的三种溶液用量必须相等,同一组前后两步所用溶液用量可以不等解析:该实验通过甲组和乙组的自身对照,可验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以及它们在调节血糖过程中的拮抗作用。
实验要严格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因此该实验所用的胰岛素溶液和胰高血糖素溶液应是生理盐水与相应激素配制而成,而且该实验同一步所用的三种溶液用量必须相等,同一组前后两步所用溶液用量可以不等。
该实验有组内的自身对照(第一步与第二步对照),也有甲乙两组的相互对照,但是丙组的空白对照也很有必要,因为只有与空白对照相比较才能够看出实验组的情况是否异常。
答案:B3、相互对照相互对照是指不单独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级别的对照组,由此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
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通过实验的相互对比,确立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
在等组实验法中,若不设空白对照,则大都是运用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例如,“植物的向性运动”的等组实验中,5个实验组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较好的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又如“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吸收的特性”,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元素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番茄吸收Ca多,吸收Si少;而水稻吸收Si多,吸收Ca少。
以上就是两个实验组的相互对照。
再如,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个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典型分析: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1)实验对象:加了相同淀粉糊的四支试管。
(2)对照处理: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将四支试管分别放在温度为80℃、60℃、37℃、0℃的不同环境中,并同时逐个加入相同的唾液。
(3)实验结果:对相同时间内四组溶液中淀粉糊消化程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值。
(4)对照分析:通过对四组检测值之间相互对比,得出淀粉糊消化程度最高组的温度,即为本探究实验的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例题剖析: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来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要求完成实验设计、补充实验步骤、预测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种溶液,斐林试剂、37℃恒温水浴锅、沸水浴锅。
(1)若“+”代表加入适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试管标号,(2)实验步骤:①按照上表中的设计,取试管、加溶液。
②。
③。
④。
(3)结果预测:。
(4)结论:。
(5)在上述试验中,如果仅将37℃恒温水浴锅的温度调到20℃。
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做上述实验,出现砖红色试管中的颜色会比37℃时的浅,其原因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实验设计的基本技能,要验证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因此应遵循对照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1)实验目的是验证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所以要设计两组对照实验,一组是用蔗糖作为底物,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蔗糖溶液,并分别向这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另一组是用淀粉作为底物,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并分别向这两支试管中滴加等量且适量的蔗糖酶溶液和唾液淀粉酶溶液。
(2)承接表中实验设计步骤,充分混合后,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
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均并置于50℃~65℃水浴一段时间。
(3)实验的结果最可能是: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试管甲),以及含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乙)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4)该实验可以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5)根据酶的特性,温度为37℃左右是哺乳动物细胞中酶活性的最适温度,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故红色试管中的颜色较浅。
(2)②混均,37℃恒温水浴一段时间③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均,50℃~65℃水浴一段时间(3)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试管(试管甲),以及含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乙)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5)红色试管中的颜色较浅 20℃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4、条件对照条件对照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给定的处理因素正是为了保证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只是少了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通常施以条件因素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施以实验因素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实验组是“R型活细菌+S型细菌的DNA混合培养”,条件对照组是“R型或细菌+S型细菌的DNA和DNA酶混合培养”。
再如,“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的实验中,采用等组实验法,其实验设计方案是:以蝌蚪为实验材料,甲组(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乙组(条件对照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丙组(空白对照组)对蝌蚪不做任何处理。
通过比较、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条件对照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得出相对立的结论,以验证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例题剖析:请用DNA酶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完成下列的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实验方案设计第一步:。
第三步:。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2)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3)通过你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的新的结论是。
解析:在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只有B组加入了S 型细菌的DNA,其培养基中会产生S型细菌,而其他培养基中均没有产生S型细菌,证明S 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1)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
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
(2)A组、C组中未出现S型细菌,说明DNA分子可以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3)DNA的结构要保持完整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