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对照实验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类型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类型(1)空白对照:自然状态下,即不做任何处理,或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如生理盐水,酒精溶剂,假手术等)。
例1: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加入试剂的是实验组,不加试剂(零剂量)的为对照组,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例2:在“验证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中,曝光组为对照组。
例3: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中,灭菌组为实验组。
(2)自身对照: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观察实验处理前后现象的变化。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
例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就出现了两次对照,第一次是在0.3g/ml 蔗糖溶液处理下,质壁分离状态与自然状态形成对照;第二次是在清水处理下,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形成对照。
例2:在“探究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实验中,把某一植株横放,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
例3:在“探究某一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实验中,缺某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之间的对照是空白对照。
植株出现代谢异常后添加某元素,观察其是否恢复正常,为前后对照!谁说一个实验只有一个对照?谁说一个题里不可以出现多个自变量?(3)相互对照: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实验组的对照组。
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未知的情况下使用,通过相互对比,确立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
例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个条件,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例2: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可以通过相互对比推出相对最适浓度。
例3:在“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实验中,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番茄吸收钙多,吸收硅少,而水稻与之相反。
高中生物条件对照实验的例子

高中生物条件对照实验的例子
新高中生物课程中实验设计较以前加强不少,而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是实验设计中两个重要的方面。
故而新课程中对其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能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这两种实验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另外对比新旧高中生物课程可以发现,新课程以素质教育为背景,倡导以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为理念,从而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自然科学中发现问题并去探究必然要设计实验来解决。
下面就结合例题来谈谈两种重要的实验设计方法——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以期对学生牛物实验设计的理解和运用有所帮助。
对照实验
1对照组:对照实验中两组实验,其中一个空白实验组或正常实验组或已知实验结果的实验组为对照组。
2举例
[空白实验]实验题目:设计实验证明某昆虫呼吸作用产生CO2。
实验步骤:A:取同种等大的活昆虫若干,均分两组,编号甲、乙。
B、把乙组昆虫灭死后,两组昆虫均放在密闭的装置中,均连通澄清石灰水,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石灰水状况。
实验结果:甲组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乙组澄清石灰水无变化。
实验结论:某昆虫呼吸作用能产生CO2。
分析:以上实验中,由于乙组昆虫为等大的死昆虫,等于未放实验材料,属于空白实验组,为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
我们万不可认为空白对照组就一定是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只是不加实验组中自变量的处理因素,实际上空白对照组还是需要一定的处理,如以上实验中空白对照组乙组昆虫是作了杀死处理
的。
生物学实验大多为对照实验。设置对照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自变量以外

• 避免试题纯粹以个人认识为基础 .题干内容应该以客观事实性材料、科学原 理或哲理材料为基础。 .以个人认识或意见为基础,很容易导致考 生做出不正确的判断。
• 在我国西部的偏远地区有一个”傻子村”. 该村里傻子特别多,而距离该村不远的另一 个村子就没有这种现象.你认为”傻子村” 是怎样造成的 A.生活水平低 B.该地区水土不养人 C.教育水平落后 D.多是近亲结婚引起的
不联系,互不干扰;甚至在语法上也保持相同或 相似。
细菌进行生殖时的方式通常是 A.孢子生殖 B.出芽生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在盛有温开水的瓶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菌, 摇匀后,将一个挤瘪的小气球套在瓶口处。将瓶子 放在25℃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瓶口的小气球鼓 了起来(如图所示),对此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A.酵母菌属于真菌 B.酵母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酵母菌分解糖,产生的二氧化碳将气球吹起 D.糖为酵母菌提供了营养,产生的氧气将气球吹起
• 避免过于专门或过于一般的内容 – 大规模教育考试涉及的内容领域应该以 考生高中阶段所学的学科知识为基础。 • 过于专门的内容往往容易超过考生的 学科知识范围。 • 过于一般的内容考生往往不需要经过 思考,凭常识就可做出应答。
• 青少年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选项 中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常上网聊天到天亮 B.暴饮暴食 C.为减肥常不吃早饭 D.不吸烟,不酗酒
迷惑项与题干某些部分相关,使每个迷惑项看起来 都是可能的,这样才使得真正理解的考生能够做出 正确的应答,不理解的考生很难做出正确的应答。
• 小兵刷牙时牙龈常出血,医生建议他多吃 些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是为了补充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迷惑项与题干蔬菜和水果相关,使得每个迷惑项看起 来都是可能的,并且选项的同质性很好
高中生物的实验原则

高中生物的实验原则1、对照原则阳性对照:给对照组施以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因素。
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来说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仅仅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来说,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实行,不另设对照。
自身对照方法简便,关键是看清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相互对照: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级别的对照组。
在等组实验法中,若不设空白对照,则大都是使用相互对照。
相互对照较好地平衡和抵消了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条件对照:指虽然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给定的处理因素正是为了保证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仅仅少了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通常施以条件因素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施以实验因素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标准对照:生物生理、生化的某些项目也都有相对应的标准,将观察测定的实验数值与规定的标准值相比较,以确定其正常与否的对照方法。
2、单一变量原则理解该原则,应弄清几组变量:即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a.实验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的条件和因子,是作用于实验对象的刺激变量(也称自变量),自变量须以实验目的和假设为依据,应具有可变性和可操作性。
b.反应变量(又称因变量或应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产生反应或发生变化的变量,反应变量是研究是否成功的证据,应具可测性和客观性。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比较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的比较作者:薛春岩来源:《神州·上旬刊》2017年第01期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的难解难分的问题,学生对此容易困惑、混淆。
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把通过对生物实验的分析总结出的结果和大家分享。
一、对照实验1.对照实验概念如果两组实验中,除了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余因素都相同,那么这两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要依据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来确定,有时候研究的问题和作出的假设改变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有可能会发生对换。
一般来说,保持原有状态的组作为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作为实验组;又或者是已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对照组,未知实验结果的组作为实验组。
2. 对照实验一般都有对照组,只有一个变量在中学教学的层面上,可以将对照实验分为三种①空白对照,如加入等量的清水、蒸馏水或生理盐水;②自身对照,如研究动物的内分泌腺时,先摘除内分泌腺体,一段时间后再移入其腺体或补充一定量的相关激素,以观察生物自身实验前与实验后情况的变化;③条件对照,如特意控制一定的可以预知结果的自变量因素,使实验结果更加令人信服。
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第79页,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
该实验设置了4支试管,条件分别是:1号不作任何处理,2号水浴加热,3号、4号分别滴加等量的三氯化铁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其它条件一律相同。
实验下方的资料栏说:“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也就是说,只要保持了单一变量,无论是同一实验对象的前后纵比,还是若干实验对象之间的相互横比,都在对照实验范围之列。
资料还说:“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上述实验中的1号试管就是对照组,2号、3号和4号试管就是实验组。
”因此,根据以上理论基础,再结合其它实验处理条件的分析,不难看出:对照实验就是保持了单一变量的两组以上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用探析オ

⼈教版⾼中⽣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探析オ2019-06-11理论上来讲,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属于实验过程的整体,其在不涉及⽆关变量的⼲预条件之下是相等的存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实验结果的差异也就可以被我们认定为是实验最后产⽣变量所得到的结果,这样的结果不但是可信的,同时也是⼗分具有说服⼒的.在⾼中⽣物教材当中我们最为常见的对照实验都在本⽂档中被举例说明了出来.⼀、⾼中⽣物教材中的对照实验种类(⼀)空⽩对照:对照实验⼀般指的是对所实验的同⼀个对象进⾏不同的实验操作,在保证其它因素⼀致的前提下得到两种实验结果,并进⾏对⽐的⼀种实验体系.我们通常会把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主要做的是对研究对象进⾏所需要的⽬的性的实验,⽽对照组主要是作为实验组的参照物和对⽐物⽽存在,其本⾝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并不需要做任何实验.我们在教学当中经常见到的空⽩对照,能够清楚地对⽐出实验中变化量的结果,显著的增加实验的说服⼒和对⽐性,⽐如《分⼦与细胞》当中的过氧化氢在不同环境下的分解实验就是最好的例⼦,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到四个玻璃试管,我们分别向标号为1、2、3、4的四个试管当中注⼊两毫升的过氧化氢溶液,⼀号保持不变,将⼆号放⼊⽔中加热,将三号中滴⼊适当的FeCl3溶液,四号滴⼊肝脏研磨液,之后观察其反应,最后可以得出结论,过氧化氢在⾼温、FeCl3、和肝脏研磨液当中都会加速其分解作⽤,这项实验本⾝显著地展现了空⽩对照的作⽤.(⼆)⾃⾝对照:⾃⾝对照指的是实验的过程和对⽐都在同⼀个实验对象上进⾏,实验之前的对象被定义为对照组,实验之后的对象作为实验组;由于整个实验的对照是都是在实验对象本⾝上进⾏的,因此⽆关变量也就被减低到最⼩,这项对照实验,会根据实验的前后变化来得到最终的结论.⽐如《植物细胞的吸⽔和失⽔》实验,这项实验就是典型的⾃⾝对照.这项实验先是对⽐了紫⾊的洋葱外⽪细胞在⾼浓度的糖中细胞壁和细胞质的分离状态与正常情况下细胞质壁的分离情况,得知在⾼浓度的糖中,细胞液泡会缩⼩,细胞液紫⾊加深,质壁分离的现象⼗分严重;接着,对⽐的是已经发⽣质壁分离的细胞在清⽔中和不在清⽔中的质壁恢复情况,结果显⽰植物细胞在浓度⾼于细胞液浓度的液体中会发⽣严重的失⽔现象,⽽在低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会进⾏吸⽔.(三)相互对照:相互对照主要是将⼏个实验组进⾏相互之间的对⽐,这种对⽐不会设置对照组,通过实验的结果来直接进⾏对⽐分析,以此来研究不同的环境下对于实验对象产⽣的不同影响.相互对照⼀般都是在实验环境、因素等对实验最终结果所造成的⼲预模糊不清的情况之下才被使⽤的,也被⽣物学当中普遍称为对⽐试验.⽐如:植物⽣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达尔⽂看到到“植物具有向光性”,并以⾦丝雀草的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对向光性的原因提出解释性假说:植物在阴暗处的时候,它的叶⾯会向有阳光处伸展,同时,其⽣长⽅向也会向有阳光⼀⾯弯曲⽣长;单侧光的照射能够使胚芽鞘的尖端产⽣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背光⾯就会⽐向光⾯⽣长更快.接着,詹森的实验推知:胚芽鞘尖端会产⽣某种刺激传递到下⾯,影响下⾯的⽣长.匈⽛利科学家们设计了⼀个巧妙、简洁的“相互对照”实验:2个胚芽鞘的尖端分别置于2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部的左侧和右侧,这样放置尖端的⼀侧接受刺激多,远离尖端的⼀侧接受刺激少“左侧”和“右侧”相互对照.在⿊暗中⽣长⼀段时问后,奇迹出现了:彼此相向弯曲⽣长(都弯向放置尖端的对侧).推论,胚芽鞘的弯曲⽣长是尖端产⽣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般来说,在等组实验中,如果不设空⽩对照,则⼤多是运⽤相互对照.相互对照能较好地平衡和抵消⽆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四)条件对照:条件对照是指在⼀定的条件下对实验对象进⾏某种实验⼲预性的处理,这种条件对照主要是为了确保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完整性,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五)配对对照:配对对照往往会将进⾏实验研究的对象和所处的实验环境、条件相互调配成⼀对,并进⾏不同的处理⽅式,最后来⽐较⼆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证明植物在阳光下会产⽣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将绿⾊的液质放在⽆光的暗处进⾏遮挡,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够快速的消耗⼲净叶⽚当中所储存的营养物质,之后,我们将叶⽚⼀半放在有光的地⽅,另⼀半放在⽆光的地⽅,经过⼀段时间之后,使⽤碘蒸⽓进⾏处理,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叶⽚在有光的⼀半合成了淀粉,,⽽在没有光的⼀半没有淀粉的形成,这种配对对照能够有效的显⽰出植物在光合作⽤之下可以形成淀粉这⼀实验结论.⼆、⾼中⽣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作⽤⾼中⽣物教材中的对照实验能够有效地展现出实验的结果,对照实验可以清晰地反映实验体在不同的物质和环境之下会产⽣的作⽤和结果,同时为了能够消除⽆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们也需要设置对照组,在关系到与定量有关的实验时,由于实验体的变化经常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影响,我们也就需要对照组进⾏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保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照实验来纠正实验当中所存在的差异性.结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得知,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划分,要依据不⽤的实验来定,实验的最终结果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未知的,因此对于实验对象的最后处理⽅式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定夺,对于⼀项实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区分也可以根据实验最后的结果来区分,对照实验能够很有效的控制好⽆关变量,让⽆关变量处于影响最⼩的环境条件之下,确保整个实验过程不受⽆关变量的⼲预,然⽽,⽆关变量的来源是多元化的、不可预知的,这也就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实验对⽐中慢慢的探索和预防,也需要我们多进⾏实验,以保证最终实验的结果正确⽆误.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
高中生物所有对照试验类型解说

高中生物所有对照试验类型解说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对照实验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等类型。
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高中生物科学方法(4) 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区分

高中生物科学方法(4)对照实验与对比实验区分1.对比实验及特点分析(1)含义如果并不知道两组(或多组)实验中的自变量对实验结果所造成的影响,需要通过实验来进行确定。
此时就可以称这些实验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也可称为相互对照实验。
(2)举例①在有关光合作用的同位素实验中,不能确定氧气中的氧元素是来自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还是水分子中的氧时,设计的实验就是分别标记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和水分子中的氧元素,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判断和确定。
此时,就不能将两组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将它们看作是相互对照或者对比实验,因此,在某些实验中对比实验也可以称为判决性实验。
②高中生物学中的对比实验有很多,如探究某种酶的最适温度和pH,质壁分离实验中探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液的大致浓度,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
2.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3.对比实验与对照实验的关系如果人们不知道温度对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此时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条件进行研究,这就是对比实验,从对比实验中可以确定该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如果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了上述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还想研究其他温度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此时设计的实验就是对照实验。
1.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B.对比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的结果通常都是事先未知的C.对比实验往往没有对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D.对比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无关变量只需相同即可解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法,A正确;对比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的结果通常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来说明问题,B正确;对比实验往往没有对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相互对照,C正确;对比实验的因变量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无关变量需相同且适宜,D错误。
答案:D2.在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往往要设置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能设置两个实验组,互为对照实验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产物不同,即酒精和CO2构成对照实验C.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D.只要实验现象明显,有无对照实验对实验结论没有影响解析: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根据需要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A错误,C正确;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中,反应条件即有氧和无氧构成对照,而非产物构成对照,B错误;只有与对照实验做比较,才能准确说明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若没有对照实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科学的、不严谨的,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种类和作用(非常详细)

人教版高中生物“对照实验”的种类和作用参考文献:唐晓明 例析人教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照实验”的种类和作用对照类型定义实例 说明空白对照 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1号试管作为空白对照。
标准对照将观察测定的实验数值与规定的标准值相比较,以确定其正常与否的对照方法 亚硝酸盐含量检测时的标准显色液作为标准对照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实验处理前的 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植物细胞的3种状态形成自身对照:自然状态--质壁分离状态(0.3g/L 蔗糖溶液)--质壁分离复原状态(清水)。
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比对,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组别的对照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相互对照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用。
例1:3号试管和4号试管作为相互对照例3:“探究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试验中,装置甲(有氧条件)和装置乙(无氧条件)互为相互对照。
条件对照 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给定的处理因素正是为了保证实验中 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只是少了实验变量的影响,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的。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1)和(2)构成相互对照,(3)作为条件对照。
处理因素“DNA 酶”,降解了S 型细菌中提取的DNA,保证了实验4和实验3相比,少了实验变量(S 型细菌中的 DNA)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实验变量)DNA 才是转化因子。
配对对照 指把研究对象、条件相同的两个配成一对,分别给以不同的处理因素,对比两者之间的不同效应。
“证明植物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中,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实验是在同一对象的两个配对部分进行对照,说明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
高中生物学实验结果分析

高中生物学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生物学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探讨相关生物学原理,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以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实验选取了一组高中生物学实验数据,共包括三组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
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相同的操作步骤,仅在某个变量上进行了改变,空白组则是没有进行任何操作,作为对照组的参照。
实验结果及分析:1. 实验组:根据实验数据,实验组在特定条件下观察到了某种现象的发生。
根据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组中观察到了特定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表明该变量对观察到的现象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对照组:对照组在实验中不进行相关操作,以便与实验组进行对比。
通过对照组的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实验组得到的结果与对照组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可以被认为是实验组中特定操作的影响。
3. 空白组:空白组作为对照组的参照,没有进行任何操作。
通过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可以进一步确认实验结果与实验条件有关,而不是其他未考虑的因素的影响。
4.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不同组之间的相关关系。
例如,可以使用图表、绘制曲线或计算相关系数,以进一步探索实验结果之间的联系。
5. 结果解读:根据实验数据和相关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解读是非常重要的。
解读的过程应该基于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并结合实验假设进行推断。
同时,应该注意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验误差的可能影响。
6. 讨论与展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解读之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展望。
例如,可以讨论可能的影响因素、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重复性的验证等,以增进对生物学原理和实验设计的理解。
总结:通过对高中生物学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结果的准确解读和恰当的讨论,能够提高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和实验奠定基础。
因此,对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至关重要。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

浅谈高中生物对照实验摘要:实验设计题已成为高考实验题的重点,对照实验的设计是实验题中最常见的。
对照实验可以更加明确地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样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对照实验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了对照实验的概念、好处、类型、对照实验的设计。
关键词:对照;实验:原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实验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教材中并没有作具体的概括和总结,这就要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认真体会教材中的每个学生实验,思考实验者的设计思路,迁移知识技能。
教师明确掌握生物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才能设计出一个完整、严谨的实验方案,也才能科学地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推导结论。
一、什么是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除控制因素外,其他条件与被对照实验要保持一致。
这样就可以保证无关变量对所研究实验无影响,使得结论变得简单明了。
二、对照实验的组成对照实验通常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
从理论上说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影响一定要相同,这样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就可以认定是来自变量的影响,这样实验结果才有可信度。
三、对照实验的好处不同的实验因素可以引起同一种实验结果,所以,必须要有严格的对照,这样所设计的实验才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就可以保证无关变量对所研究实验无影响,使得结论清楚且简单。
所以大多数实验,尤其是生理类实验往往都要设置相应的对照实验。
预测实验结果:若为验证性实验,则结果只有一个;若为探究实验,则应分情况讨论。
四、对照实验的类型本文对以下三类对照类型做一个论述,各种对照实验中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空白对照(1)概述空白对照组是指除给予范围的实验因素外,不给予研究的实验因素处理。
探究某种实验因素的有无对实验结果的直接影响,明显的对比出实验组的实验因素与实验结果的对应关系。
(2)典例分析(3)注意事项①实验设计一定要分组进行。
高中生物所有对照试验类型解说

对照实验大多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设置对照实验,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的类型又有很多,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对照实验。
本文以高中生物课本的相关实验为例,对对照实验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
“对照原则”是中学生物实验设计中最常用的原则,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既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一个实验可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处理的变量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对照组,也称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有空白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条件对照等类型。
1、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实验的对照组或不给对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加说服力。
通常未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经实验因素处理的对象组为实验组;或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对照组,未处于正常情况下的对象组为实验组。
例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的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零剂量),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空白对照能明白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例题剖析:有人设计实验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并优于化肥。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农田施有机肥,一组农田施化肥。
该实验设计缺少()A.施用有机肥和适量化肥的对照田B.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施用化肥的对照田C.施用大量化肥和少量有机肥的对照田D.施用少量化肥和大量有机肥的对照田解析:本题考查是否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本题的实验目的有两个,一是探究有机肥是否能提高土壤肥力,二是探究有机肥的肥力是否优于化肥。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案人教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培养学生对细胞的
认识和理解。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片、盐水、洋红染液、尖头滴管、植物叶片、动物组织切片等。
实验步骤:
1. 取一片干净的玻片,滴一滴盐水在玻片上,用尖头滴管吸取植物叶片的汁液滴在盐水上,加一滴洋红染液,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2. 观察植物叶片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3. 观察动物组织切片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
4. 对比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异同点。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以及它们在
生物体中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实验总结: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教师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安全性,并督促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
总结。
扩展实验: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其他生物组织的细胞结构,比如细菌、真菌等,加深对
细胞多样性的认识。
高中生物对照实验中一些重要的概念

生物对照实验中一些重要的概念经常有学生和老师想弄清楚"实验变量","反应变量","实验组","对照组","单一变量原则"等概念的含义.现归纳如下:关于高中生物实验实验是验证假说和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事物的变化的一种方法。
这是科学方法的最大特色,也是科学方法中最困难的一步。
在科学实验中,要掌握以下几点。
1、变量,是指实验过程中所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
按性质不同分,通常可分为两类。
(1)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操作者所控制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也称因变量,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或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例如2004年高考42题中25℃、10℃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温度条件的变化,小鼠的能量代谢强弱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和能量代谢(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2)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在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能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和条件。
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例如,该题中小鼠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密封程度等都属于无关变量。
而二氧化碳的释放会影响水检压计测量的不正确,这就是一种额外变量。
因此在装置中加入氢氧化碳以消除二氧化碳。
所以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以减少额外变量。
2、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是处理实验中的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的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观测一个反应变量是确保“单一变量”的操作规范,即实验中要尽可能避免无关变量及额外变量的干扰。
例如,该题中遵遁单一变量原则,第一,在观测上要做到:低温观测记录低温下的变化和结果,高温处理观测记录高温下的变化的结果,反应变量不能混淆;第二,在操作上要做到用冰袋先将温度下降后再充入氧气,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
生物学对照实验题

生物学对照实验题1.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现象。
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实验目的:自变量:因变量:实验组:对照组:实验预期(结论):2.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答出两点即可)。
实验目的:自变量:因变量:实验组:对照组:实验预期(结论):3.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学对照实验最全内容整理
一、内容解读
1.对照原则
生物实验设计最常用的原则,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关变量影响是相等的、平衡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可认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排除了无关变量的影响,增加了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实验分组
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3.对照类型
(1)空白对照
不做任何处理(自然状态),或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生理盐水、酒精等溶剂;假手术)。
例1: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加入试剂的是实验组,不加试剂(零剂量)的为对照组,一起进行温水浴加热,比较它们的变化。
例2:在“验证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中,曝光组为对照组。
例3: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实验中,灭菌组为实验组。
(2)自身对照
指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观察实验处理前后现象的变化。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
例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就出现了两次对照,第一次是在0.3g/ml蔗糖溶液处理下,质壁分离状态与自然状态形成对照;第二次是在清水处理下,复原后状态与质壁分离状态形成对照。
例2:在“探究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实验中,把某一植株横放,让其自然生长,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根向重力生长,茎背重力生长。
例3:在“探究某一种元素是不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实验中,缺某培养液和完全培养液之间的对照是空白对照。
植株出现代谢异常后添加某元素,
观察其是否恢复正常,为前后对照!谁说一个实验只有一个对照?谁说一个题里不可以出现多个自变量?
(3)相互对照
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其中每一组既是实验组也是其他角度的对照组。
一般是在探究某种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未知的情况下使用,通过相互对比,确立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的关系。
例1: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个条件,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例2: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可以通过相互对比推出相对最适浓度。
例3:在“验证植物根对矿质离子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实验中,可把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成分相同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矿质离子浓度的变化,就会发现番茄吸收钙多,吸收硅少,而水稻与之相反。
(4)标准对照
生物生理、生化的某些项目都有相应的标准,将观察测定的实验数值与规定的标准值比对,以确定实验结果。
这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用已知测未知思维。
例1:在“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中,配置的标准显色液就是标准对照。
例2:医院的化验单中给出的参考值范围就属于标准对照。
例3:在“探究某一基因的表达量在某因素处理前后的变化”实验中,通常要同时测定另一稳定表达的基因表达产物的量作参照,避免取样量、测定方法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5)阳性对照
是指给对照组施以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处理因素。
用以确定自变量处理后,是否会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定性),以及引起因变量的变化程度(定量)。
例1:在“探究某种中草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实验中,注射胰岛素组就是阳性对照组。
例2: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实验中,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作为阳性对照组,加入蔗糖溶液的试管作为实验组,由此可以证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
例3:在“研究一种新的抗生素的作用”实验中,可以用已经被证明有抗菌作用的青霉素作为阳性对照,以确定新的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6)阴性对照
阴性对照是为排除假阳性而设的对照。
例1:在“检验某转基因植株是否具有杀虫效果”实验中,必须设置阴性对照(没有杀虫效果的植物组),记录昆虫自然死亡数,进行统计对照后进行判断。
例2:在“探究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设置阴性对照组(也是空白对照组),可防止假阳性。
(7)条件对照
是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给定的处理因素正是为了保证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只是少了实验变量的影响。
施以条件因素的为对照组,施以实验因素的为实验组。
例1:在“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幼小动物发育”实验中,饲喂甲状腺激素的是实验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合成抑制剂的是条件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普通饲料)的是空白对照组。
例2:在“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中,如果找不到生长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可以增加“施加生长素合成抑制剂”作为条件对照组,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用实验组分别与之对比,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