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管理思想重点总结汇总
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比较(二)2024
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比较(二)引言概述: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是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们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管理实践。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比较,重点关注五个方面:目标导向与关系导向、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权力与权威、决策与共识、变革与守旧。
正文:一、目标导向与关系导向1.1 东方管理哲学思想强调人们应该注重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1.2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则注重目标的实现,强调结果的取得和高效率的追求。
1.3 东方注重集体利益,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智慧。
1.4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更加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主性,追求个人成就和自我实现。
二、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2.1 东方管理哲学思想倾向于集体主义,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2.2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则更加偏向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自由和自主权。
2.3 东方管理哲学思想强调家族和社会的利益,注重共同体意识和道德责任。
2.4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更加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主性,追求个体自由和竞争优势。
三、权力与权威3.1 东方管理哲学思想强调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的认同,注重领导者的权威性和威望。
3.2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更加强调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的合理性,强调领导者的能力和专业性。
3.3 东方管理哲学思想中的权力体现为家族或社会的权威,追求稳定和秩序。
3.4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中的权力更加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责任,注重民主和公正。
四、决策与共识4.1 东方管理哲学思想强调决策的过程,注重共识的形成和团队的一致性。
4.2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更加注重决策结果的准确和效率,追求理性和客观性。
4.3 东方管理哲学思想中的决策过程通常是集体讨论和共识形成的结果。
4.4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中的决策更加强调个体权威和专业能力,注重个体决策的结果。
五、变革与守旧5.1 东方管理哲学思想更加倾向于守旧,注重保持现有的秩序和传统。
5.2 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则更加倾向于变革,强调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性。
一句话总结东方管理思想
一句话总结东方管理思想东方管理思想是一种独特的管理理念,具有根深蒂固的东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它强调和谐、平衡、智慧和细致的管理方法,注重员工人本关怀,追求共同发展和共赢的目标。
东方管理思想在实践中注重全面发展,追求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注重道德、人文和家族价值观念的传承,促进组织的繁荣和社会的和谐。
东方管理思想强调的核心价值是和谐。
和谐是东方文化的重要价值观,也是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
在东方管理理念中,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一种家庭式的关系,注重亲情和信任。
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信任,东方管理思想认为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会得到大大提高,从而推动组织的稳定和发展。
东方管理思想注重平衡。
在东方文化中,平衡是一种重要的美学观念。
东方管理思想认为,组织的发展应该追求内外平衡、长短平衡、逻辑与感性的平衡。
在组织中,东方管理思想注重横向的团队协作和纵向的权力平衡,追求组织内外部各方利益的平衡,以实现整体性的优化和发展。
东方管理思想注重智慧和细致。
智慧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
东方管理思想认为,管理者应该注重理性思考和智慧决策,避免主观情绪和盲目决策的干扰。
此外,细致是东方管理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意味着注重细节、考虑周全和务实。
东方管理思想认为,管理者应该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注重细节和全局的协调,以实现管理目标。
东方管理思想强调人本关怀。
在东方管理思想中,员工被视为组织最宝贵的资源,注重员工的人文关怀和个人发展。
东方管理思想认为,管理者应该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和情感需求,提供积极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机会,使员工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潜力,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东方管理思想追求共同发展和共赢的目标。
在东方管理思想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被视为一种利益共同体,强调组织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依存与互惠。
东方管理思想认为,管理者应该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共同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协商和协作,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利益。
东方管理思想复习资料
东方(Dōngfāng)管理思想(sīxiǎng)复习资料第一章东方(Dōngfāng)管理本质特征:以人为(rénwéi)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东方(Dōngfāng)管理理论体系:治身论、治家论、治商论、治国论、治和论。
修身、齐家、治商、治国、平天下。
历史的拐点:推动有东方特色的国际化管理;由管理大国走向管理强国;争取东方管理话语权。
东方管理学 (Oriental Management)东方管理学是研究古今中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运行规律的现代科学,它是一门融合东西方管理思想精华的新学科。
OM研究范围:黄河、长江、恒河、印度河以及尼罗河流域的一切人类管理活动的精华。
“三为”原理以人为本:管理重心是主题人及其首创精神;以德为先:以德治企,以德治国。
侧重伦理规范行为;人为为人:修身养性规范自己的行为,再图为他人谋福祉。
东方管理开创性地提出:“三学”:中国管理学、西方管理学和华商管理学;“三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四治”:治国、治商、治家和治身;“五行”:人道、人心、人缘、人谋、人才;“三和”:和贵、和合、和谐。
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价值:包容性;人本性;系统性;创新性;柔和性;服务性。
如何研究:哲学要素的运用;“三为”是基业长青之本。
东方管理学的研究宗旨是:提炼和总结东方管理文化中的精髓;促进东西方管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进东方管理的教育普及和在实践中的应用。
OM 的哲学要素: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等十五个方面。
研究东方管理,要注意结合: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管理科学研究相结合。
管理心理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管理心理学研究中的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等等都可以用于对东方管理的研究。
第三章1、东方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三个:中国管理、西方管理和华商管理。
2、中国管理学渊源流长,它滋养了东方管理学的诞生。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流中,中国管理学形成了众多流派,比如《易经》的阴阳学说、道家的无为学说、儒家的仁爱学说、佛家的慈善学说、兵家的用人学说、法家的崇法学说,这些流派都是东方管理学诞生的理论基础。
管理思想史要点总结
管理思想史要点总结管理思想史要点总结第一章、早期管理思想国外早期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名家管理思想中世纪管理思想第一节、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一、古代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埃及人懂得了分权并且是最早的“管理幅度”的实践者。
《汉漠拉比法典》的编制表明古巴比伦人意识到了——法律方法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古希腊人思想氏族部落采取的是“一长两会”制。
(一)苏格拉底认为管理具有普遍性。
(二)色诺芬-《家庭管理》1、首先提出了管理的研究对象2、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的判别标准问题。
3、首先认识到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
(三)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国》第一等:治国贤哲第二等:卫国的武士第三等:民间艺工,商人、农民等组成柏拉图建立了“亚加德米”-大学的雏形。
人的灵魂理性意志欲望三、古罗马人和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一)古罗马的管理思想1、首先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2、在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具有了集权、分权的经验。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在第一次服役时,古罗马的士兵要在庄严的仪式中宣誓,保证永不背离规范,服从上级指挥的命令,为皇帝和帝国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宗教信仰和荣誉感的双重影响使罗马军队遵守规范。
队伍金光闪闪的金鹰徽是他们最愿意为之献身的目标;在危险的时刻抛弃神圣的金鹰徽既是邪恶的又是可鄙的。
某种更有实质内容的敬畏和希望加强了这种力量来源于想象的动机,在指定的服役期满之后享有固定的军饷、不定期的赏赐以及一定的酬报等减轻了军队生活的困苦程度;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当然,另一方面,由于懦怯或不服从命令而企图逃避最严厉的处罚,那也是办不到的。
军团百人队队长有权用拳打作惩罚,司令官则有权处决死刑。
古罗马军队的一句最固定不变的格言是,好的士兵害怕长官的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害怕敌人的程度。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在西方,这种管理方法终于总结为一句格言:“胡萝卜加大棒”。
拿破仑说得更形象:“我有时像狮子,有时象绵羊。
东方管理思想
案例
• 华为曾经是一个 “英雄”创造历史的小 公司,正逐步演变成一 个职业化管理的具有一 定规模的公司。淡化英 雄色彩,尤其是淡化领 导人、创业者的色彩, 是实现职业化的必由之 路。只有职业化、流程 化,才能提高一个大公 司的运作效率,降低管 理内耗。
如何达到无为而治
• 第一个阶段是达到有所为:即 建立在有严格制度的基础上; • 第二个阶段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管理者有的事情是要做的, 有的事情是不要做的,如果什 么事情都掌握在管理者的手里, 是很难管理好的; • 第三个阶段是无为而无所不为: 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2.1道家思想精髓
老子
公元前571-公元前471
庄子
公元前369—公元前286
2.1道家思想精髓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道家 思想
反者道之动 柔者道之用
1.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1.道法自然
法则一: 管理企业必须遵循 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1.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3.反者道之动
①反:同“返” 返回、反复
3.反者道之动
Hale Waihona Puke ②反: 反对、相反3.反者道之动
案例:
李嘉诚“卖橙”
4.柔者道之用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柔性管理
1981 年 2 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巴斯卡和哈佛 大学雅索士两位教授合著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 书出版。
孟子的管理思想
1. 以“仁政”为目标的治国思想 2. 以“富民”为中心的经济管理思
想
3. 以“尊贤”为中心的用人思想
总结东方管理思想
总结东方管理思想东方管理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
其核心理念是以仁爱为主,兼顾公平和谦逊。
东方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有着积极的影响,促进了员工的发展和组织的稳定。
首先,东方管理思想注重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
在东方社会中,人们强调家族和社区的价值观念,注重和谐相处和团结合作。
在企业管理中,东方管理思想强调员工之间的合作和信任,倡导平等和互利共赢。
这种关注人际关系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
其次,东方管理思想强调对员工的关爱和发展。
东方文化注重尊重和关爱他人,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才能。
在企业管理中,东方管理思想倡导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关怀和互助,注重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这种关爱和关注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的绩效。
另外,东方管理思想强调公平和谦逊。
在东方文化中,人们注重公平和正义的观念,倡导谦虚和谦逊的态度。
在企业管理中,东方管理思想鼓励领导者公正地处理员工间的关系和分配资源,注重遵循道德和伦理规范。
此外,谦虚的态度有助于领导者与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员工的信任和忠诚。
最后,东方管理思想强调长远发展和和谐共生。
在东方文化中,人们注重长远规划和生态平衡。
在企业管理中,东方管理思想倡导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注重与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社会的共生共荣。
这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理念有助于稳定企业的经营环境,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总之,东方管理思想以人为本,注重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倡导关爱和发展员工,强调公平和谦逊,追求长远发展和和谐共生。
这些思想和理念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东方管理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组织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更多地借鉴和应用东方管理思想,以推动企业管理的进步和发展。
东方管理思想
本章内容
• 东方战略思想旳含义与内容 • 东方战略思想旳文化背景 • 治军层面旳战略思想 • 治国层面旳战略思想 • 治生层面旳战略思想
概述
秦汉时期 秦后时期
以“大一统”为主要特征,儒道法三家旳治国思想融合而形成了中 国古代治国管理思想旳基本构架。
基本延续秦汉时期旳构架,并在治国管理上进一步完善。
春秋战国时期旳治国思想
管仲 李悝 吴起
管仲旳治国思想使得齐国率先富强。藏粮与民,民富国强,这是他 治国思想旳根本。
李悝旳治国思想使得魏国称霸一时,提倡变法改革政制 。
吴起旳治国思想使得楚国富国强兵。吴起首先在政治上采用压抑贵 族,强化中央集权政策。
商鞅
商鞅变法思想奠定了秦国旳统一基业。商鞅提出用“霸道” 治国。
主要特征
人治是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政治思想史上 贤人治政 旳一种主要概念,是儒家旳政治思想主张。
模式
Describe a vision of company or strategic contents.
型思维
具有灵活性和经验性,更注重感悟、 具有明晰性和理论性,更
直觉旳形态特征
注重分析和辨别旳形态特
征
东方战略哲学思维旳源头 —《易经》
易经
变易 不易 简易 太极与阴阳 天人合一 非二元对立
从管理学旳 角度来看
案例 3-1 松下旳儒家管理哲学
日本出名企业松下旳精神价值观和经营哲学,以及由此 决定旳企业旳基本原则、信条和精神,吸收了儒家管理哲学 旳精髓,为企业注入了新旳血液.1933年,松下幸之助在他所 作旳“社训”中,提出了松下电器企业应遵照旳七种精神, 即产业报国精神、光明正大精神、团结一致精神、奋斗向上 精神、礼节忍让精神、顺应同化精神护感恩报德精神。这就 是松下企业文化旳关键—企业精神。松下企业还是日本第一 家有企业歌曲和价值规范旳企业,终身聘任、年工序列制等 松下企业文化模式,为日本旳经济发展作出了典范。当然, 日本旳成功,不能说全赖于儒家管理哲学,真正起决定作用 旳是能够增进生产力发展旳经济制度。然而,在经济制度大 抵相同旳前提下,文化旳选择就至关主要了。
东方管理思想重点总结汇总
东方管理本质特征:以人为本:管理重心是主体人及其首创精神以德为先:以德治企,以德治国。
侧重伦理规范行为人为为人:修身养性规范自己的行为,再图为他人谋福祉东方管理理论体系:治身论、治家论、治商论、治国论、治和论——修身、齐家、治商、治国、平天下。
第一章:东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东方管理学 (OM)是研究古今中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运行规律的现代科学,它是一门融合东西方管理思想精华的新学科。
OM研究范围:黄河、长江、恒河、印度河以及尼罗河流域的一切人类管理活动的精华。
东方管理汲取中国管理文化中道、儒、法、释、兵、墨以及回教和西方管理、华商管理等派别主干思想,开创性地提出:“三学”:中国管理学、西方管理学和华商管理学;“三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四治”:治国、治商、治家和治身;“五行”:人道、人心、人缘、人谋、人才;“三和”:和贵、和合、和谐。
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价值:(一)包容性:中华传统管理文化能够包容和吸收其他管理文化中优秀先进的成分。
(二)人本性:东方管理则强调人是管理的根本,是主体,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
(三)系统性:整体观念是东方管理系统论的核心。
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便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四)创新性东方管理强调融合,及会泽百家。
而每一次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东方管理的理论体系,而且还提供了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整合组织资源。
(五)柔和性:东方管理讲究“仁治”,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六)服务性:管理者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
自身修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人”,即服务。
以亲、地、文、商、神等五缘为基础、家族式经营、网络化经营为特征的经营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东方管理将管理的要素概括为:“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等十五个方面。
道,治国之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般易如反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变,随机应变。
老子曰:“天不变,道亦不变。
东西方管理思想史重点简答(一)2024
东西方管理思想史重点简答(一)引言概述:东西方管理思想史是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考和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学科。
本文将重点回答与东西方管理思想史相关的问题,探讨管理思想的源起、发展和影响。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思维,并从中获取启发与借鉴。
一、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起源1. 东方管理思想的起源- 古代中国的管理思想- 印度和佛教对管理和组织的影响- 儒家学说与中国古代的管理实践2. 西方管理思想的起源-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管理思考- 基督教对管理理念的影响- 工业革命对管理思想的催生二、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1. 东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家族企业的兴起与传统管理观念的延续- 社会主义对管理思想的影响- 经济改革与现代管理思想的融合2.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科学管理的兴起与泰勒的贡献- 行政管理学派的兴起与韦伯的贡献- 现代管理理论的多元化发展三、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1. 东方管理思想的影响-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比与融合- 同理心和谦卑的管理观念- 强调人际关系的管理风格2. 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奖励和激励制度的实施- 组织结构与层级管理的优化四、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1. 东方与西方管理思想的共同点- 追求效率和效益- 重视组织纪律和秩序- 强调领导力的重要性2. 东方与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 管理权力和决策方式- 对个人和集体责任的理解- 对人性和员工发展的看法五、结论通过对东西方管理思想史的回顾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管理思想的起源、发展和影响都受到了各自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交流和借鉴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推动全球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发展与创新。
管理思想要点总结范文
管理思想要点总结范文管理思想是指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旨在指导管理者有效地开展组织管理活动。
管理思想的要点总结如下:一、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为弗雷德里克·泰勒。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生产过程,找出最佳的工作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绩效。
其要点包括:1.工作分析和作业标准化:通过研究工作过程,分解工作任务,确定各项工作标准,从而实现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
2.科学选人与激励机制: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特长,科学地分工和分层,并通过工资奖励等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管理层的专业化:要求管理者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和管理员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
二、人际关系管理思想人际关系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为艾尔顿·梅奥。
其核心理念是强调个体的情感需求和人际关系对组织运作的重要性。
其要点包括:1.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重视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组织整体的效能。
2.关注人的情感需求:认为员工的情感需求对其工作表现和组织的运作至关重要,应注重员工的情感诉求和心理康复。
3.培养有效的领导和管理风格:注重领导者的情感智慧和人际技巧,建立良好的管理关系,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系统管理思想系统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为路德维希·冯·贝尔塔兰菲。
其核心理念是将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以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组织,从而更好地进行管理。
其要点包括:1.系统的观念: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2.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注重对组织内外环境的系统分析,并将各个部门和环节的工作整合起来,实现协调和优化。
3.系统的控制和调节:通过制定适当的控制机制和反馈机制,对组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总结东方管理思想
总结东方管理思想东方管理思想是指亚洲东方国家一系列特有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等。
这些东方管理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等特点。
在现代管理学中,东方管理思想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组织管理和领导实践中,为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首先,儒家思想对东方管理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儒家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相互关爱。
在管理实践中,儒家思想强调领导者应该关心员工的生活与情感需求,注重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同时,儒家思想强调勤奋、尊重和忠诚等价值观,在组织中弘扬这些价值观能够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团队的凝聚力。
其次,道家思想也对东方管理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和弥天下”等思想主张,提倡以柔克刚、顺势而为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实践中,领导者可以学习道家思想中提倡的“虚而不屈”、“柔而能操”等理念,以灵活的方式处理复杂的组织关系和管理问题,保持冷静与平和的心态,以及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道家思想强调抵制冲突与对抗,追求自然与谐美,这对于有效管理人际关系和解决组织内部冲突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此外,佛教思想也是东方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思想强调慈悲、智慧和无私的重要性,反对贪欲、嫉妒、恶意等负面情绪。
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佛教思想鼓励管理者关注员工的内心情感和精神需求,以人为本、关心他人,并提供积极的激励和支持。
佛教思想还强调反思、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帮助管理者培养审慎的决策能力和跳出思维定势的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
综上所述,东方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精神境界。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现代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管理者应该积极运用东方管理思想中涵盖的元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领导力,以更好地推动组织发展和人员成长。
东方管理思想1
佛禅文化与 觉悟的力量
一、佛教的发展历程 1.创立于古代印度 其 创始人为乔达摩· 悉 加多,相传他在菩提 树下悟道。 2.中国化过程 :汉时 传入(白马寺),隋 唐时大发展:法相宗、 律宗、密宗、天台宗、 禅宗、净土宗以及藏 传佛教——喇嘛教等。
• 佛禅的基本教义与三大修行法门
• 1.空静之道与谨守柔弱的原则 自然是虚静的: “致虚极,守静笃。”(《老子》16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 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
16章)
• “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 道德之质也。”(《庄子· 刻意篇》)
佛家强调觉悟的力量: 佛教的“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它从本 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由觉而悟,从而拥有 信仰的过程。
道家强调自然的力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25章)的思想。
• 一、道家发展史的简要考察
• 1.道家之学的产生 • 创始人是老子,在其《道德经》中提“道法自 然”(25章)的思想。集大成者庄子则提出 “不刻意”的命题来阐发之。(《庄子· 刻意篇》) • 2.道家的衰落与复兴 • 道家在几经曲折之后具有复兴的趋势。林语堂 把道家的智慧称为“自然”的智慧。“新道家” 在美国及欧洲的兴起。
• 二、道家的三大管理 智慧原则 • 1. 天道自然与自然 而然的原则 天道自然,管理亦然: “道法自然”(25章) “天道无为,任物自 然。”(《抱朴子· 内 李约瑟认为道家智慧 的实质是禁止反自然 的行为(1963)。
篇》)
• 2、阴阳统一与相辅相 生的原则 • 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 的,人生亦应如此: • “大成若缺,大盈若 冲,大直若屈,大巧 若拙, 大辩若讷。” (《老子》22章) (苏轼加“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二句。)
东方管理思想
东方管理思想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及发展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是“治人”——贵人的思想
(二)儒家对组织的独到认识——利用分来进行分工,再用礼来规范,用义来和谐
(三)儒家的“为政以德”和“仁政”思想
仁的管理方法:一是以身作则,二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必须要有一种爱心,而且要知道干什么事会遇到什么困难,克服了困难,然后才会有收获。
刚毅的精神
二、道家的管理思想及发展
(一)道家思想中隐含的管理规律
1、循环律
2、成长律
3、得失律
4、时间律
5、调节律
6、容忍律
(二)老子的水式管理(柔性管理)和无为管理
“德”的核心是无心、无欲、柔软、谦虚、柔弱、质朴、节制。
稻盛和夫的东方管理哲学的读书心得总结
稻盛和夫的东方管理哲学的读书心得总结.doc稻盛和夫的东方管理哲学读书心得总结引言稻盛和夫,作为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和哲学家,以其独特的管理哲学和人生哲学影响了无数人。
他的书籍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世界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通过阅读稻盛和夫的作品,我对东方管理哲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稻盛和夫的管理哲学核心一、以人为本稻盛和夫强调,管理的核心是人。
他认为,企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员工的能力和热情。
因此,管理者应该尊重每一个员工,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二、追求完美稻盛和夫提倡追求完美,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应该力求做到最好。
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也体现在工作态度和企业管理上。
三、持续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稻盛和夫鼓励企业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四、和谐共生稻盛和夫认为,企业应该与社会、环境和谐共生。
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一、正直与诚实稻盛和夫认为,正直和诚实是人生的基石。
无论是在商业活动中,还是在个人生活中,都应该坚持正直和诚实。
二、感恩与奉献他提倡感恩的心态和奉献的精神。
感恩可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奉献则可以让我们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自我反省稻盛和夫强调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
四、追求精神满足他认为,物质满足是短暂的,而精神满足才是持久的。
我们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如自我实现、帮助他人等。
读书心得一、对管理的新认识通过阅读稻盛和夫的书籍,我对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管理不仅仅是对资源的配置和对流程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理解和尊重。
二、对创新的重视稻盛和夫的持续创新理念让我意识到,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三、对和谐的追求和谐共生的理念让我认识到,企业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和社会为代价,而应该寻求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
东方管理思想复习
东⽅管理思想复习1.东⽅管理学的含义、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具体内容东⽅管理学是研究古今中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机器运⾏规律的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学派之⼀研究的主要范围涵盖这渊源于亚洲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恒河/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以及⾮洲尼罗河流域的⼀切⼈类管理活动的精华研究对象也就是⼈们在各种管理实践中所包含的普遍使⽤的管理原理和⽅法。
具体内容除了涵盖了西⽅管理科学体系中的国家⾏政管理/企业管理/教育管理/⼯业管理/农业管理/科技管理/财政管理/城市管理等等以外,还包括治家管理/治⾝管理等关于⼈的⽣命存在质量的内容研究宗旨:提炼和总结东⽅管理⽂化中的精髓/促进东西⽅管理⽂化的交流与融合,特点:⼈在组织管理中的作⽤⽇渐提⾼,团队合作精神发扬光⼤。
⽂化因素作⽤突出。
全球⼀体化加速东西⽅⽂化融合。
推进东⽅管理的教育普及及应⽤2.东⽅管理学体系结构从1970年代初开始,东⽅管理经过多年探索,汲取中国管理⽂化中道家儒家、法家、释家、兵家、墨家以及伊斯兰教和西⽅管理、华商管理等派别主⼲思想的合理养分,终于开创性地提出了概括东⽅管理⽂化本质特征的“以⼈为本、以德为先、⼈为为⼈”的“三为”原理,在中国管理、西⽅管理和华商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治国、治⽣、治家和治⾝的“四治”体系,以⼈本论、⼈德论、⼈为论为核⼼、包括⼈道、⼈⼼、⼈缘、⼈谋、⼈才“五⾏”管理的东⽅管理理论体系,并提出东⽅管理学的管理⽬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贵、和合、和谐(苏东⽔)。
这样,东⽅管理学的体系可以总结为五个字:“学”(三学)、“为”(三为)、四治)、“⾏”(五⾏)、“和”(三和)。
东⽅管理学还从管理主体、管理权⼒管理组织、管理⽂化和管理⼼理等五⽅⾯,归结出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以管理主体为出发点,凭借职位凭借职位权⼒和⾮职位权⼒施加影响⼒,依靠管理组织去协调⼈们的活动,通过管理⽂化规范管理主体的⼼态、意识和⾏为⽅式等,从⽽使组织⽬标顺利实施。
贯穿于这个过程的是管理主体的⼼理⾏为过程。
东方管理哲学
第一篇·用人东方管理哲学原理之一: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
一、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二、善用人者为之下——礼贤下士三、善用人者不恃人四、善用人者,私怨不入公门五、将能而君不御六、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东方管理哲学原理之二: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
一、”仁人”与“能人”的特色对比l.在管理哲学力面“仁人”:以德服人“能人”:以能取威2.在坚持原则方面仁人:不动如泰山能人:难测如阴阳3.在以身作则方面“仁人”: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
“能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4.在待人接物方面“仁人”:为政以大德,不以小惠“能人”:交友须带三分义气,为人要有一付侠骨5.在遇事果决方面“仁人”: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能人”:暴虎冯河,死而无悔6.“仁人”与“能人”的征用“仁人”:德厚者令牧民“能人”:才优者使治事二、仁人与能人:谁主沉浮东方管理哲学原理之三: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一、着眼长处二、短中取长三、避短取长第二篇·治法东方管理哲学原理之四:法者,天下之至道也。
一、以法治者强,以政治者弱二、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三、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东方管理哲学原理之五: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一、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二、强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热炉法则:1.火炉是烧红着摆在那里的,任何人都知道不能去碰触。
2.如果有人敢去碰触,那么,必然要被烫伤。
3.烫伤在时间上是即时的。
4.烫伤在对象上是普遍的。
(不因为某人是达官贵人而不会被烫伤)。
四、积怠之俗,赏不隆则善不劝,罚不重则恶不惩东方管理哲学原理之六: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一、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二、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三、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第三篇·纳言东方管理哲学原理之七: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智虑,则无不知也。
东方管理思想精蕴
东方管理思想精蕴1.《易经》在现代企业及经济管理中的应用;2.老庄思想--"无用之用"在现代商业中的运用;3.《荀子》、《管子》的经世致用思想;4.《大学》摘录心解;5.《中庸》摘录心解1.《易经》在现代企业及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卷入一场全球化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如何在这场变化中驾驭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以变化求进步,是摆在中国每一位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易经》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
易道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的一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经营策略,涉及了预测、计划、决策、组织、沟通、变通、控制、用人原则等诸多现代管理学中关注的问题。
中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应当是有自己特色的中国化。
企业管理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艺术,它应该是民族文化在企业行为中的表现。
易学思想当可为中国化的企业文化提供崇高的价值理念和指导。
作者发扬中国禅文化的批判和包容精神,深入浅出地将《易经》丰富的哲理给予了简明的揭示,为中国企业家从《易经》思想中吸收智慧的营养、应对WTO 带来的变化挑战,指明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致胜之路。
2.老庄思想——“无用之用”在现代商业中的运用世人皆知有用之用,不知无用之大用。
当今中国企业家更是沉迷于有用之用,忽视无用之用。
部分企业家们对民族文化的轻藐、对西方文明的盲崇、对眼前利益的过分看重、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求等现象,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学习西方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经济学思想,对于经济仍然落后的中国固然十分重要,然而脱离中国的历史和环境,片面的跟踪、拷贝和移植,必然是囫囵吞枣,不得其用。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看似过时无用,其实蕴含着大用。
“老庄思想”最直接地揭示了“有为”与“无为”、“有用”与“无用”的辩证关系,对于当今企业经营具有深巨的启迪作用。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
东西方管理思想精
(二)“为国以礼”的管理原 则
礼的失落 礼的地位提升
孟子: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朱熹: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
纠正不当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三)修己安人的管理模型
格物 读书 致知 持敬
修己
理儒 模学 型管
道 德 感 应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安人
(一)重利贵义的价值取向
墨家作为下层小生产者的代表,其实践和理 论实实在在,质朴无华,具有实用的功利主 义倾向。 “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 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 人乎即止。” 《非乐上》 墨子说:“利,所的得而喜也。”《经上》 贵义的奉献精神是墨家学说的又一价值取向 求利虽然是墨家管理的价值取向,但是 他们并非是不择手段的惟利是图者。墨家所 重之利是“天下之利”。
三、利义并重以民为本的墨家管理思想
墨学与儒学并称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 墨家在分析社会问题、阐明政治观点、抒发 治国理想的学术体系中,深刻地论述了治国 安民的管理策略,其主要观点包括:重利贵 义的价值取向,民为政首的管理目标,尚贤 使能的用人原则。
墨学是由儒学发展而来的,是儒学的支流。《淮 南子· 要略》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 但是墨子反对儒家重礼厚葬的繁文缛节,以之为“靡 财而贫民”,“伤生而害事”,进而批判儒家。墨子 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批判儒家的思想家,他从下层 劳苦大众的利益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 策略,创立了墨家学派,从而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
修身求道的方法
减欲返朴 涤除世欲之学 :为学日损,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 为。 “坐忘” ——这是庄子提出的一种修 养方法,它要求人从思想上遗忘现实 的一切利害得失,做到不为外物所动, 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从抛弃名誉 的追求、放弃物质的享受开始,达到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 大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管理本质特征:以人为本:管理重心是主体人及其首创精神以德为先:以德治企,以德治国。
侧重伦理规范行为人为为人:修身养性规范自己的行为,再图为他人谋福祉东方管理理论体系:治身论、治家论、治商论、治国论、治和论——修身、齐家、治商、治国、平天下。
第一章:东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东方管理学 (OM)是研究古今中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及其运行规律的现代科学,它是一门融合东西方管理思想精华的新学科。
OM研究范围:黄河、长江、恒河、印度河以及尼罗河流域的一切人类管理活动的精华。
东方管理汲取中国管理文化中道、儒、法、释、兵、墨以及回教和西方管理、华商管理等派别主干思想,开创性地提出:“三学”:中国管理学、西方管理学和华商管理学;“三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四治”:治国、治商、治家和治身;“五行”:人道、人心、人缘、人谋、人才;“三和”:和贵、和合、和谐。
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价值:(一)包容性:中华传统管理文化能够包容和吸收其他管理文化中优秀先进的成分。
(二)人本性:东方管理则强调人是管理的根本,是主体,追求的是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
(三)系统性:整体观念是东方管理系统论的核心。
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便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四)创新性东方管理强调融合,及会泽百家。
而每一次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东方管理的理论体系,而且还提供了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整合组织资源。
(五)柔和性:东方管理讲究“仁治”,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六)服务性:管理者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
自身修养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人”,即服务。
以亲、地、文、商、神等五缘为基础、家族式经营、网络化经营为特征的经营模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东方管理将管理的要素概括为:“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等十五个方面。
道,治国之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般易如反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变,随机应变。
老子曰:“天不变,道亦不变。
”人,以人为本。
而非“以物为本”,“以资为本”等等。
威,运用权威。
不以官职压人,而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实,实事求是。
孔子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和,以和为贵。
古训:“和气生财”、“人无笑脸莫开店”。
器,重器利器。
孔子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机器兴邦说”等思想。
法,依法治国。
避免“人治”中的种种随意性和独断性。
信,取信于民。
“正人先正己”。
筹,运筹帷幄。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谋,预谋决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术,巧妙运术。
讲求方式方法。
鲲堵禹疏。
效,高效廉洁。
孔子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勤,勤俭致富。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圆,圆满合理。
管理的最佳境界。
第三章东方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中国管理一、《易经》的阴阳学说宇宙的一切,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阴、阳所组成。
又有阴阳、封有阴阳,这些都是对客观世界中阴阳的描写和反映。
❖(一)阴阳平衡的人本管理思想❖阳、阴在《易经》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山为阳、水为阴。
在动物中雄为阳、雌为阴。
天道有阴阳,地道有刚柔,人道有仁义,在人类社会中,君为阳、臣为阴。
君子为阳、小人为阴❖(二)“人本”管理思想的经典一比卦❖比卦,卦象之一,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8卦,为上上卦。
诚信团结❖《易经》比卦所展示的亲密关系,不能将它狭隘地去理解,认为这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将比卦中的人本观点应用到企业管理上,就是强调员工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要形成真诚的关系。
而西方认识到“社会人”的客观性之后,在管理上通过采用各种方式融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满足员工的需求欲望,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二、道家的无为学说❖“无为而治”,“不争而争”,“治大国若烹小鲜”。
❖应当清静无为,顺事物自然本性而不用私意,天下方才真正可以治理好。
❖道就是矛盾的统一,道的管理就是运用规律来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
道家的处世智慧就体现在对人世间一系列利害转化关系的洞察,在这种转化中去取得最大的效率和利益。
三、儒家的仁爱学说❖“仁”字是人字旁加个二字,两个人相处之道即为“仁”。
“仁”是人们相处、相知、相爱之道。
❖“爱”为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要以个人的爱为出发点,最终形成人类的爱。
❖提倡“爱民”、“养民”、“惠民”、“裕民”。
人是最根本的,在人的管理上,必须施以“仁”、“爱”。
❖四、佛家的慈善学说❖佛教对善的内涵规定是“顺益”。
也就是指符合佛教义理,符合宇宙真实、符合人的本性,有益于世,利乐众生,就是善。
❖佛教提倡集体主义突出人的社会价值。
日本道元禅师这样解释:“韧使自己同于他,后则使同于自己”。
但是,将自己融人社会,并不等于随着与社会的融合而失掉了自己,而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才有能力度化众生。
一个道德素质低的人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影响促进他人达到自己所不能达到的高度。
如果我们能够将个人融于大众,我们的家庭生活、社会人际关系就会非常和谐,大家就会运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去推动社会的发展。
五、兵家的用人学说❖兵圣孙武就十分强调将帅的地位和作用,“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一)以人为本的选材标准《孙子兵法·计篇》提出了选才的五条标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二)以人为本的用人策略❖兵家在用人的过程中,非常重视“适”、“恩”、“威”、“恕”、“严”等几个方面的相机抉择。
(三)人力资源的柔性化管理❖“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意思是说:激流飞下,能够冲走石头,是因为迅猛的水势所造成的,并且提出:“故善战者,求之于势。
”因此,如何动态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平台,取得更大的竞争势能,就成为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柔性化管理,正是顺应了“择人任势”的需要,成为未来管理理论发展的方向,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对象特征变化的必然选择。
六、法家的崇法学说❖(一)“祟法”是法家管理思想的核心,韩非为法家集大成者,“法”、“势”、“术”是韩非子著作中三个极重要的概念,正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构建了韩非子的管理思想,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韩非子径取“人性自私论”作为他的理论根据。
他认为,“民之故计,皆就安利而辟危穷”。
“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人天性自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以功利为本,并无温情可言。
❖ (二)重势❖强调“法”的同时,韩非还赋予“势”以重要地位:“势者,胜众之资也。
”即把“势”看成统治者相对于被统治者所拥有的优势或特权。
❖(三)尚术❖韩非进一步提出“术”的概念:“入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对一无,皆帝王之具也。
”拥有了“势”的统治者,还要将“法”与“术”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二节西方管理一、古典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杰出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见Taylor)。
19世纪未、20世纪初,他在美国米德维尔钢铁厂工作期间,针对当时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经过大量试验,提出了一整套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其中土要包括:定额管理制、差别计件工资制、工人培训制、职能工长制以及操作标准化、工具标难化等。
1911年,泰罗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写成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二)管理程序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Fayol)。
法约尔在《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一书中:(1)区分了经营和管理的概念;系统地提出并阐明了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项职能;(2)法约尔还根据自己长期担任矿业公司总经理的工作经验,从一般角度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原则,从一般管理原理角度对管理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三)行政组织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由德国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提出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最主要的代表作是1947年出版的《社会与经济组织的理论》。
韦伯与泰罗、法约尔等人是同时代人,所不同的是,他不是从企业管理角度而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对管理理论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韦伯所提出的行政组织理论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为后来的行政管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此他被西方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四)其他在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从不同方面创立了古典管理理论之后,西方许多学者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深人地研究和广泛传播,其中英国管理学者林德尔·厄威克(Lydall Urwick)和美国管理学者卢瑟·吉利特(Luther Gulick)在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综合和系统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行为科学理论(一)行为科学理论的要点人际关系理论,主要是指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等人从1924年到1932年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所提出的理论。
其要点是:(1)人是社会人,因此不能单纯从技术物质条件考虑问题,还必须从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
❖(2)企业中不但存在着正式组织,而旦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不但要发挥正式组织的作用,而且要注意发挥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职工的满足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职工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相对金钱和物质刺激来说,它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中起第一位的作用。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包括对人际关系理论的贡献、对个体行为理论的贡献、对团体行为理论的贡献和对组织行为理论的贡献四大方面❖(三)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行为科学理论在研究对象方面的局限性是仅关注对人与组织管理的研究工作管理的研究与对生产及营运过程管理的研究。
行为科学理论在对人的假设方面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了“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的概念,却忽略了“经济人”这一假设的合理部分。
❖行为科学理论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局限性在于,虽然运用了心理实验方法,但尚未能运用信息论、控制论与系统论等原理及方法。
研究成果也局限在如何对人与组织的管理上。
三、现代管理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管理理论发展到现代阶段。
之所以称为现代有时间的涵义,还因为有以下特征:(1)在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研究中,充分运用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使管理思想、管理观念进一步现代化;(2)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设备等高科技成果广泛运用于管理中,使管理方法、管理手段进一步现代化;(3)管理理论向综合和软化发展,使管理决策和管理组织进一步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