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课题)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
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
三、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
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
2、互读。
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
3、小组汇报。
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6、教师小结。
7、小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
2、小组自学。
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
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小结。
6、背诵古诗。
四、扩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案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很熟悉的两句诗,下面就有店铺来讲解一下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这部分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庐、瀑”等9个生字,会写“吴、含”等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做到有感情地背诵。
3. 能从诗句中体会诗人情感,大致领悟诗意,有主动诵读我国古代优秀诗篇的兴趣。
4.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5. 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1.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诗意。
教学难点:1.想象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图、音乐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资料。
预习课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两首古诗,领悟诗意,做到感情朗诵、背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歌背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新的古诗。
(齐读课题)2.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两首古诗的作者是(李白、杜甫)。
你们对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二、学习《望庐山瀑布》1.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难读的字可问老师、同学。
2.同桌互读生字、诗歌,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学生自愿上台认读生字,并当小老师教读。
4、开火车读生字。
5、你们发现这四个生字有什么特点?(庐和炉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户字,偏旁不同。
瀑与水有关,是三点水,右边是暴字。
)6.抽生读诗,其他生评议。
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
7、齐读诗,想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句诗体会到的?8、借助图画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内交流读懂的词、诗句的意思。
师随机指导。
(第一、二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远望香炉峰,在阳光照耀下,峰顶烟雾袅绕升腾;瀑布飞流而下,像条大河在山前高挂。
生紫烟的“生”字,给人以动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应,景象奇特非凡。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提高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
2.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
2.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为什么?二、学习《咏鹅》1.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鹅》,注意语气、节奏。
2.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解释诗意,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
3.感受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古诗中的画面。
4.背诵默写: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背诵并默写《咏鹅》。
三、学习《静夜思》1.朗读古诗: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注意语气、节奏。
2.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解释诗意,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
3.感受意境: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古诗中的画面。
4.背诵默写: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背诵并默写《静夜思》。
四、巩固练习1.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背诵。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背诵展示。
3.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对古诗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咏鹅》和《静夜思》。
2.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味和意境,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同时,要加强背诵和默写的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两首古诗。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时,引导学生关注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如《咏鹅》中的“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时,通过趣味性的记忆方法,如编故事、画图记忆等,帮助学生记忆。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4古诗两首∣∣人教新课标
《古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古诗诗意,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二.教材分析《春晓》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
诗人从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
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全诗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深得大自然的真趣。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
花开鸟鸣,春风杨柳,令人陶醉。
儿童放学归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
美好时光和快乐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
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三.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生字。
2.理解古诗的意思,熟读成诵。
四.教学难点通过两首小诗,体会古诗的韵味,理解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对课内生字勾画出来。
2.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觉得春天是怎样的?2.古代的人也喜欢春天,他们写了好多好多的诗篇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引出课题,古诗两首,认读生字“古、诗、首”。
(出示课件2)(二)学习古诗《春晓》1.画面导入,揭题简介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课件3)春天,因为三月桃花盛开!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
(板书课题)2.(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形式;2. 读懂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字词、句式和篇章结构;3. 养成良好的语言认知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习汉字的基础,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对诗歌认知的启蒙。
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的课本感,增加诗歌欣赏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更能体会语言的美,增长文化素养,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形式;2.读懂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字词、句式和篇章结构。
【教学难点】:1.学习和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蕴;2.领会古诗的诗意和含义,增强学生的语文文化修养。
【教学方法】:情境法、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操练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1. 预习环节教师介绍课文,让学生预习,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的名字是什么?2)两首古诗的内容分别是什么?3)两首古诗的韵律有什么特点?2. 正式教学环节(1)导入教师问学生:“你们上文学课还学过哪些古诗?” 让学生回忆已学诗歌内容和韵律,并简述此次的学习目的:学习诗歌欣赏,了解古诗的形式和特点。
(2)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重点理解两首古诗的内容、韵律的特点等,解释复杂生字。
(3)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理解其意思。
(4)朗读课文教师先发音朗读,鼓励学生大声跟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让学生听记下文中的生字。
(5)学生读诗教师引导学生将诗按意境分段,学生们自己朗读,并互相评价。
(6)品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体味诗歌的神韵,理解其内涵,分析探究诗歌中的诗意和人生哲理,同时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后续拓展环节学生自己创作一首小诗,模仿《登鹳雀楼》或《静夜思》的韵律,并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情感。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法、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操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文本内容,让学生提高理解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6篇
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6篇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6篇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1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主要板书方案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课外: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老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老师用小黑板提醒: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老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老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4.情感教育,全面发展: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5.课后延伸,拓展视野:布置富有创意的课后作业,如古诗配画、诗歌手抄报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感受古诗的魅力,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
2.态度层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理解和欣赏他人。
3.价值观层面:通过学习古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同时,要关爱自然、珍惜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
(2)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3)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4)学生再次进行朗读和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韵律、意境等。
5.研究性学习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古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诗人的生平背景、创作特点以及古诗的历史价值等,形成一份研究报告。
6.家庭亲子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家庭朗读比赛,增进亲子关系,共同感受古诗的魅力。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书写作业: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用规范的正楷字体抄写下来,注意字迹工整、美观,体现古诗的韵味。
人教课标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4 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教学设计精品
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一、诵诗导入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听?古诗为我们呈现美的意境,让我们有美的享受。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出示课题)二、看图感悟【播放诗文情境】看后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自由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提出不认识的字请大家想办法帮助解决。
【出示:古诗】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出示:“赠”、“擎”、“犹”、“橙”】这几个字稍难读些,读时注意这些字的发音,现在同桌互相当小老师,认真听对方读课文,如果他完全读对了,就为他鼓掌,如果他有不对的地方就帮帮他。
4、互帮互学,同桌拼读。
5、请一组同桌读、读后评价。
6、齐读。
现在大家都会读这首诗了,如果把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请出来,你还能准确地认出他们吗?7、【出示:生字】请一组学生开火车认读。
哪列火车能开得又快又稳?8、再请一组学生读。
9、抢读。
【依次出示:生字】学生抢读。
10、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采取多种方式识记)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不错,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四、再读感悟,了解诗意过渡:同学们认识了字宝宝,现在我们把他们送回家,再来读读古诗。
【出示:古诗】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重点讲解【出示:“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帮助学生读懂诗句。
2024最新-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3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3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编辑帮助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3篇),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
古诗文教学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和感染。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立以“情”为切入点,通过“寄情酒更浓、触景情更深、事世难料情难舍”层层推进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实现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
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陵”字。
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
背诵古诗。
2、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体悟重点诗句的情味,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一、阶梯引领,逐层悟情1、晓诗音:学习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学情调查:哪些同学课前接触过这首诗。
会读的同学想一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借助注释把它读正确。
学生自由读诗。
(老师板书课题。
)指名读。
预设:⑴读准多音字“舍”“朝”“更”。
⑴题目的正确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可引导学生在弄懂题目的意思之后,再正确朗读。
齐读古诗,检测学习效果。
2、明诗意:⑴我们学古诗仅仅会读还是不够的,板书:知诗音还要──板书:明诗意⑴怎样才能弄懂诗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办法?预设:朗读品悟;了解诗人;串词连句法;读诗文、想画面,结合注解。
⑴同桌之间试着来说说《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的意思:预设:“浥”“更尽”“新”的理解。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4.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学生情感态度:二年级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图片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的认知水平: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古诗中的抽象意境和深刻哲理,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应采用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古诗的内涵。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连线等,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及时改正错误。
6.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古诗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目标。
-请同学们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分享自己在学习古诗过程中的体验,包括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以及今后的学习计划。
(二)讲授新知,500字
1.逐句解析古诗,讲解生字词,如“山”、“水”、“日”、“月”等,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分析古诗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3.讲解古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4.举例说明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对古诗表现手法的认识。
2.逐句解析,深入理解:针对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教师可以采用逐句解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作者的情感。此外,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古诗。
2.生字词卡片。
3.彩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出示课件或黑板,展示本课的两首古诗。
(二)学习《静夜思》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2.学生自读《静夜思》,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3.老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4.学生再次朗读《静夜思》,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5.学生背诵《静夜思》。
(三)学习《春晓》1.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
2.学生自读《春晓》,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3.老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4.学生再次朗读《春晓》,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5.学生背诵《春晓》。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老师提问学生关于《静夜思》和《春晓》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2.学生齐读两首古诗,巩固记忆。
(二)拓展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静夜思》和《春晓》的意境。
2.学生选择一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进行创作,描绘出诗句中的画面。
2.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老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1.抄写《静夜思》和《春晓》。
2.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已背诵两首古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韵律美,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发音不准确,需要老师进一步关注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培养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之外的古诗。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教学难点:体会诗的韵味和意境。
[教学准备]有关文中重点词句的影像资料、字词卡片、田字格。
[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诗人,导入新课1.背诵诗文。
古诗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精练,含意深刻,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谁愿意绘声绘色的背诵一首古诗?(自由背诵)谁会背诵苏轼的诗?2.了解诗人。
你对苏轼了解多少?随便说一说。
(苏轼,号东坡居士,人们又叫他苏东坡,我国宋代人。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有名的大诗人。
)3.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诗《赠刘景文》,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步感知1.理解诗题。
(1)齐读课题。
(注意“赠、景”的读音。
)(2)你想怎样学会“首、刘”两个字?(学后汇报交流,书写,并扩词。
)(3)说说诗题的意思。
2.播放课件。
(1)仔细观察画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教师讲述诗歌的写作背景。
(有一天,苏轼和朋友聚会,其中的一位叫刘景文,学问渊博,诗写得非常好,苏轼可欣赏他了。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看到外面美丽的景色后,诗兴大发,便提笔写下这首诗,赠送给刘景文。
)3.配乐朗读。
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首诗?听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初读课文,了解诗意。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把不认识的标出,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
)(2)反复读记,易错字音。
(圈画出易错的字音,多读几遍,并让同一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采用多种方法识记。
)(4)自读课文,圈画词语。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和精品教案
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认识8个是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读好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就过年了,瞧,这是来自车站的一张照片,题目叫《回家》。
看到什么了吗?预设:生: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回家了。
师:是啊,离家在外,人人都想着回家。
有一位诗人也一样,年老的时候返乡时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初解诗意。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课件出示整首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1)个别读——正音——齐读质疑——解疑,看插图理解“鬓毛衰”。
2、体会思想感情,并提出疑问,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集体汇报交流。
三、品析诗句深悟诗情1、你读这首诗时,头脑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2、出示“儿童笑问”这个课件,想象画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四、熟读成诵,进入诗境1、指名读、分组读,教师指导读出感情。
2、配乐练习读。
3、你觉得能读好了,请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4、指名读。
学生评议。
老师适时点拨。
5、这么美的诗你能不能很快背下来?背诵《回乡偶书》。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有两首,我们学习了《回乡偶书》的第一首,体会作者眷恋家乡以及忧伤之情。
老师这有第二首,同学们自学,细细体会作者又要抒发一种什么情怀。
大家可借助字典和其他资料自学。
(出示课件)《回乡偶书》第二首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五、书写指导1、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每个字的书写要领,教师范写。
客:中间不要写成“文”。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1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这一课安排了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
两者相比,都是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
但前者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后者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根据本组教材安排2课时教完,我想第一课时先教《望天门山》。
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
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
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古诗两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两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共3篇)篇一:《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设计意图: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
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
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关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
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启发想象,感受意境;反复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她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预设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爱背诵古诗,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与意境的美好、教学难点:“擎雨盖、傲霜枝、坐”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请看图。
[出示两幅插图]您们猜猜看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什么缘故? 秋天到,大地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写秋天的古诗、板书:古诗两首。
指导书写“首”。
宋朝的苏轼与唐朝的杜牧用独特的语言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我们先来看看苏轼的《赠刘景文》[ 出示诗句]、二、初读古诗1、简介作者,解释题意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伙儿”之一。
《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赠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
教学“刘”,指导书写。
2、通古诗。
(1)自由读古诗。
(2)小老师带读生字、[出示生字](3)再读诗句。
(个不读——齐读)[出示诗句 ]3、初步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人教二年级: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人教二年级: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二年级: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背诵古诗。
2、难点:“橙、橘、斜”的识记;“枫”的书写;古诗的理解。
三、教学主要方法:自主识字、情境感悟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赠刘景文》一、介绍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苏轼吗?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所以他又叫苏东坡。
他很欣赏一位诗人,叫刘景文,苏东坡写了一首诗送给他,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这首诗,好吗?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经验,讨论确定本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
三、师生合作,解决疑难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教师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2、学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
五、感悟诗意,熟读成诵1、学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2、找伙伴,练背诵。
六、指导书写1、生自主探究写“于、首”两个字,师个别指导。
2、生抄写生字。
七、朗读、背诵古诗才艺展示(把自己课内、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学听)。
八、板书设计(略)课后反思:苏轼的《赠刘景文》并不常见,教者也是初次教二年级才接触到这首诗,所以课前精心备了课。
我采用了板画形式让学生们理解这首诗,学生们熟读此诗后,不懂的问题就自主地提出来。
教学第二首诗感到非常轻松。
因为课前先给学生较充分的自学时间,学第一首诗后师生讨论得出了一个预习计划:1、读、涂、注;(边读边涂出生字,在易读错的字上注音)2、再读;(读准、读流利、读美)3、讨论。
(查字典理解词义,再小组同学说说诗意)。
新课教学基本按照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其中自学成果展示精彩不断,学生们纷纷主动上台读诗、背诗,还有的同学通过查词语手册加上自己的理解,已能基本读懂诗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李萍教材分析:《赠刘景文》和《山行》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
《赠刘景文》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
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山行》的大意是: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人家居住。
诗人被一片火红的枫叶吸引住了,停车观看,不禁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 的感叹。
深秋在诗人笔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这首诗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设计意图: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因此,我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如:初步朗读,感知大意;启发想象,感情朗读;反复朗读,感受意境;感情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
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利用画面再现,从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第一课时《赠刘景文》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
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
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给谁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习生字:赠、刘)4、介绍诗人及写诗的背景: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别人又叫他苏东坡。
一天,他和朋友们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与他很谈得来。
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就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所以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学生接读,提醒注意后鼻音)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学习生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3、反馈:(1)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正音)(2)引出生字教学:菊残君橙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读生字卡片重点:①同音字“菊、橘”的区分,“菊”草字头,因为菊花是草本,“橘”木字旁,橘树是一种树。
②读准“残、君、橙”的读音。
4、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大家再自信地读给自己听听——齐读)三、细读品味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诗光读还不行,还要边读边想,看看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2.现在就让我们展开想象,读读诗句,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3、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1)荷尽出示2幅图片:为了帮助大家读得更好,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师给大家看这两幅图。
你知道哪幅图写出了诗意,并说说理由。
(理解“尽、擎雨盖”)讨论:秋天,荷花凋谢了,荷叶枯萎了,诗人为什么还要写呢?(2)菊残出示图片,说图意,理解“菊残、傲霜枝”。
这是怎样的枝条?(交流,如:不怕寒冷,不怕困难,勇敢坚强,有毅力等等)秋风中,菊枝仍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你想对它说什么?(3)橙黄橘绿读了这几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苏轼看到的秋天就这些景物吗?发挥你的想象,帮诗人说说他看到却没有写出来的景色。
学生交流——一起观赏这些美景——学生说感受:秋天真是一个__________的季节!5、引出诗句:看来秋天的美景才不止这二十八个字呢!怪不得诗人对朋友说:“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你现在明白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学生说诗意,悟诗情,教师板书:爱秋天。
6、齐读古诗: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相信你头脑中的这幅画会更美。
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齐读这首诗。
四、熟读背诵1、说说方法:这么美的诗你想不想把它背出来?你有什么方法告诉大家?2、熟读背诵。
五、再读课题,深化主题1.读题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3、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真美好。
六、书写指导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2、学生认读3、让学生观察,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山行》教学目标: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2.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背诵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现在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这首诗。
板书:山行(杜牧)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读这首诗。
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注意节奏。
(生自由朗读)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重点正音:径、斜)3、再读,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里不懂的?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打个小问号。
4、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老师把这首诗贴在黑板上,谁有不理解的字词,请你上来划一划。
(生上台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推测提出的问题:山行的行石径斜生处晚红于坐爱)5、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既然问题是大家提出的,愿不愿意再和大家的力量来共同解决呢?(同桌互相讨论。
)6、交流:想不想把自己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想)三、以画为媒,研读感悟1、现在让我们边读边想,看看诗中向我们描绘出了哪些景物?(自由读诗,动笔圈一圈)2、交流:(1)你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写枫叶红的季节应是深;从“霜”字也可看出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还有“寒”字也点明是深秋季节。
(2)那么,在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除了霜叶外(板书:霜叶),还有哪些景物?(指名说,板书: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3、根据学情,相机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①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②“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里用了一个“生”字,有一种版本印成了“白云深处有人家”。
你觉得“生处”与“深处”用哪一个更好?仔细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的想法。
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生处”比“深处”更好,因为“生处”不仅有“深处”的意思,而且“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师:“生”是一个动词,我们仿佛能看到白云升腾、飘浮的样子,白云好象就在我们眼前动起来了。
③下面同学们也运用联想,从“有人家”三字会想到什么?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你能不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④边吟诵边想象齐读。
(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①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b、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那么晚了,诗人停车驻足,诗中说,这全是因为——(生:“霜叶红于二月花”。
)c、师:经霜的枫树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经霜的枫叶图。
(展示一组枫叶图)你会用学过哪些词语来形容这如火的枫林?(曾林尽染,叠翠流金)d、看着眼前这满山如火的枫叶,诗人忍不住赞叹道——(生齐读:“霜叶红于二月花”)。
此时此刻,如果你也与诗人行走在山林中,看到这火红的枫叶,也许也会与诗人一起情不自禁地赞道:霜叶红与二月花。
(指名读)e、枫叶似火,层林尽染。
傍晚了,诗人还停车驻足,只是因为这胜于春花的枫叶,透过诗句,我们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从这一句中,你读出了诗人的怎样的感情?(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②引导学生角色体验:这美好的秋景,这火红的枫叶,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让我们也怀着对秋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读一读这首诗吧!(师生齐读)。
③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④配乐朗读⑥古人写秋,大多写秋的悲凉,凄美,而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受的是作者对秋的深深爱恋之情。
能把诗人描绘的美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描述画面: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3、配乐背诵(1)让我们把这美丽的景象深深的印在脑海里,齐诵。
(2)谁能看着画面,背出这首诗?(指名背诵)四、指导书写五、阅读在线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书河上亭壁(寇凖)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