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 第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德育的本质
第一节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内涵
(1)德育词源略考
从词源上考察:德在古代写作“”,上半部为“直”,在古代读“得”音,“心”表示思想感情。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讲:“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从心,得声”。(内得于己——“以善念存之于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外得于人——“以善得施之于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德”与“得”是相通的。“得”的内容是什么呢?是“道”。“道”在古代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与规则,包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规范。当人们认识了道,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然后外化为行为施与人,便是德。可见,德字本身包含了人和己,身和心,内和外这样的辩证关系,包括了人的内在思想、感情及其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合乎道的思想行为。因而,在封建社会中,德成为个人修养和境界的表现。历朝历代都为人们制定了相应的道德行为准则。如:《中庸》中就曾提出“三达德”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管子》提出四维之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汉代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说: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宋代以后的“八德”说:仁义礼智被提升为最高道德原则,有人把孝悌忠信与礼义廉耻联合起来,称为“八德”,“八德”是宋元明清时代在社会上受到一般人民推崇的道德规范;明清时代“四德”说:通俗小说提倡“忠孝节义”。此外,勤俭、刚直亦被称为美德。
“育”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育德即“养德”,涵养熏陶品德。只有当一个体验到自己的“神圣人性”——如“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及自己的高贵和尊严、神圣,并把它确定为自己的本质,并能事事处处、时时刻刻从自己的行为上表现出来时,他也就成了有德之人。
但在封建社会中德育并没有作为一个词而被单独使用,德育同社会意识的其它方面浑然一体,融于习俗之中,因而,古代德育实际上是范围广泛的"习俗教育"或"社会意识教育"。直至20世纪初该词从西方传入我国。1904 年,王国维以“德育”与“知育”“美育”三词,向国人介绍叔本华的教育思想;1906 年又将“德育”、“智育”、“美育”合称为“心育”,与“体育”相提并论,论述教育之宗旨。1912 年,蔡元培阐述新教育思想,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在其影响下,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教育宗旨,标志着“德育”一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术语。
(2)现代学者对德育内涵的界定
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的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德育即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胡守棻主编的《德育原理》德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使其养成教育者期望的品德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
——胡厚福《德育原理》
由于对德育内涵不同理解,对德育外延也有不同观点;
一因素说:德育即道德教育
二因素说: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和政治教育
三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四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五因素说: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西方也有德育提法,但是仅指道德教育,如果涉及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另外开设公民课。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由家庭完成。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大德育” 观
(一)受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影响
在我国原始氏族社会,虽然已出现了人类原始的道德,但那时所谓的道德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而已,人们对于自身的道德生活并没有自觉的意识,人类具有自觉的道德意识以及体现,这种自觉的道德理论和德育思想则是在文明社会以后。夏朝时期产生了学校,夏商西周是我国教育的开创时期。我国传统德育初步形成,集中体现为德育与政治融为一体,德育逐渐制度化,统一的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形成使道德育内容逐渐系统化。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意思是说,国君用暴政统治百姓,百姓暂时不会去犯罪,但是却无廉耻之心;若用道德礼节去叫教化他们,他们则有廉耻之心,也会自觉约束自己。
大学之道中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其政治生活联系在一起;
当代共产党员在选拔干部时也提出要求‘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其中就包含政治立场、思想观点、方法作风、道德品质等素质。因此,中国传统意义上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
(二)受前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在苏联教育学界也存在大德育的问题。我们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保留了大德育的说法。目前有不少的德育原理教材,都采用这种观点。认为德育包含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结论:我们在德育原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中,采用的是小德育的概念,德育即道德教育。但是讲德育即道德教育并不是否定思想、政治、法制、心理教育等,我们承认他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要分门别类地作专门研究。德育主要研究人的道德品质,思想教育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政治教育主要是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的教育。
二、德育相关概念辨析
(一)学校生活中的“德育领域”与“非德育领域”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调节人的行为的规范,除道德规范之外,尚有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礼仪规范等。道德规范与其他行为规范的区别,在于它包含善恶评价标准。道德事件可以而且必须根据善恶标准进行评价,而纯粹的政治事件、礼仪事件等却不可以从善恶上加以评价。虽然法律规范也包含善恶标准,法律事件可以根据善恶标准进行评价,但是,法律规范诉诸国家机器,而道德规范一方面诉诸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另一方面诉诸个人内心信念(良心)。
根据道德的上述特点,学校生活中,能够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道德育领域”,不能从道德上进行善恶评价的领域属于“非德育领域”。但是,在没有发生思想问题和行为问题时,通常没有必要非得把学校生活的“道德领域”和“非道德领域”区分开来。只有在发生思想问题或行为失范时,在认识和处理思想问题或失范行为中,才需要作严格的区分。违背学校生活要求的思想和言行,如属“道德错误”,被判为“失德”或“缺德”,那就是“道德领域”中的事件;否则,就是“非道德领域”中的事件。
例:学生因能力不足做错作业,不照教师要求的方法和步骤完成作业,不按规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或在上课时违反纪律,这些都不是“道德问题”。
又如:学校的违法行为属于道德错误吗?教唆学生偷东西属于道德行为吗?再如,学生上课不向教师问好,下课不向教师道别,或者穿拖鞋、背心进教室,这样的学生可能会受到“不礼貌”的批评。但是这类行为属于“礼仪问题”,尚未严重到“缺德”或“失德”程度。“失礼”、“失仪”、“法律要求”和“道德要求”的界线,把“政治错误”、“犯法行为”当作“道理错误”来处理,势力大题小做。还有,学校生活中的许多思想言行,例如偷东西、撒谎、骂人打人等,在正常情况下属于“道德领域”中的问题。可是,由于精神失常,胡言乱语,骂人打人却不是“道德问题”。同样的道理,由于生理或心理障碍造成的任何行为问题,也不构成“问题”。例如,不少小学生由于大脑未完全发育成熟,患有“多动症”。此症不但使得学生本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用心听讲,而且往往影响其它学生,造成课堂纪律问题。把这类课堂行为问题当作“道理问题”处理,显然是不恰当的。纯粹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属于“非道德领域”。
当然,“德育领域”和“非德育领域”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的时发生间接的联系;在时间、地点转移条件下,两者有时相互转化。所以,不能机械地坚持“道德领域”与“非道德领域”的划分,但相对地区分仍是必要的。(苏格拉底的一问一答,诸葛亮的草船借箭)
(二)德育与政治教育的区别
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中基于各自利益的阶级或政党对其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政治观点、政治信念和政治信仰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涉及的是与国家政权相关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观念、政治知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等内容的传授和学习,它的实施者通常是国家、政党或政治团体,受教育者是整个社会成员或他们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