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院内感染控制方案

合集下载

ICU院内感染控制策略

ICU院内感染控制策略

d i1 . 99 j i n 10 —64 . 00 o:0 3 6/. s . 0 7 s 1x 2 1.
2 O 6. O】
者 的良肢体位 , 翻身 、 叩背、 吸痰 ; ⑤严格执
行无菌导尿技术并 使用 闭合性集尿系统 ;
加强 IU 院 内感染 的管理 , 未发 C 从 生 同菌种 3人 以上 的感染 , 收效 甚好 , 总 结我科医院感染管理经验 ,C IU医院感染
性质和量 , 估感染 程度 , 即做痰 培养 评 立
及药敏 , 选择 敏感抗生素 , 症治疗 , 对 无感 患者病情危重 合并 糖尿 病 、 肺心 病、
染征象者则根据病 情进 行常规用药 ; ②观
察 留置尿管患者小便色、 、 量 性状 , 定期进
高血压等基 础病 多 ; 意识 障碍 、 咳嗽吞 咽


通 过 对 IU 院 内 感 染 易 感 原 因 C
的 评 估 , 施 了加 强 对 IU 院 内 感 染 的 实 C
<20 f/ 0 cug或 lO m , 得 检 出致 病 微 Oc 不

关键环 节 在
进 行 了切 断 传 染 源 , 阻断 传 染 途 径 , 护 保
送检 , 回报 异 常 及 时 处 理 。 I U医 院 感 染 预 防 措 施 C
的反应 , 及时做好各种标本的 留取与送检
工件 。
其他控制 院内感染 的措施 : ①长 期住
IU的患者 , 密切观 察 有无 感染症 状 , C 应 如体温 、 脉搏 、 白细胞总数等 ; ②加强抗药 性很强 的微生物感 染监测 , 早期发 现 , 及 时处置 ; ③发现个 案感染 者 , 及时 与 医院 感染监控组织联 系 , 以防止及控制暴发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医院感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因此,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防医院感染的角度,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方法。

一、加强手卫生1.1 定期洗手:医护人员应该时常洗手,特殊是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

1.2 使用洗手液:在无法用水洗手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消毒。

1.3 规范手卫生操作:医护人员应该按照正确的手卫生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间。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1 佩戴手套: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该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

2.2 使用无菌器械:在进行手术或者其他操作时,医护人员应该使用无菌器械,避免交叉感染。

2.3 定期更换器械:医护人员应该定期更换使用的器械,避免器械的污染导致感染。

三、保持环境清洁3.1 定期清洁洗手间:重症监护病房的洗手间应该定期清洁消毒,避免细菌的滋生。

3.2 定期消毒工作台:医护人员使用的工作台和器械应该定期进行消毒,避免细菌的传播。

3.3 控制空气质量:重症监护病房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空气中的细菌传播。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4.1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4.2 定期进行药敏试验:医院应该定期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选择对患者有效的抗生素。

4.3 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医院应该建立抗生素使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当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5.1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医院应该定期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

5.2 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医护人员应该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感染。

5.3 加强团队合作: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团队合作,共同努力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加强培训和监测,保持环境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才干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GICU_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GICU_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6、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各种仪器表面、桌椅、床边、门窗、地面等湿式打扫,如有血 液体液等污染时用有2000mg/L消毒液擦拭。
7、病人的安置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特 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对特殊感染病人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如MRSA、VRE等感 染患者,应严格实施“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严格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三、空气消毒
(一)病房空气消毒为十万级层流,出风口每天 检查,每周二清洗,并记录;每日治疗室、处置 室空气用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如有条 件24小时持续开启空气净化器,保持环境整洁, 空气新鲜。
(二)中央空调管道系统每6个月清洁消毒一次。 (三)每季一次空气培养,由专人负责,每月20
GICU 消毒隔离制度
一、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㈠进入病室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和鞋帽,外出时换外出服和外出鞋。 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规范。 ㈢严格执行洗手制度: 1、治疗室内有非手触式龙头,每张床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2、使用洗手液,掌握洗手顺序。 3、每次诊疗前后均要认真洗手,不便洗手时须用快速手消毒剂。工
2.采样时间:每月15日前,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 动之前期间采样。
3.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4.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
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 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5.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 15min后送检培养。 6.细菌菌落总数检查: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即37℃培养24 小时。
4、医务人员诊疗活动中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5、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202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202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点(2023)背景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感染了新的病原体。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高风险的感染源之一。

为了减少和控制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与控制要点。

预防措施1. 卫生手消毒:- 医护人员进入ICU前,务必用75%酒精搓手,每次2分钟,确保彻底消毒。

- 对于ICU患者,医护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医护人员在处理患者或执行任何有可能产生飞溅体液的操作时,应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和隔离衣。

- 使用一次性防护设备,并按规定进行更换。

3. 患者隔离与分流:- 根据感染程度和传染途径,对ICU患者进行合理的隔离和分流措施。

- 分流患者需考虑其感染风险、传染途径和病情,确保感染患者不会传播给其他患者。

4. 环境清洁和消毒:- 在ICU内,保持环境清洁和卫生,经常擦拭表面、地板和设备。

- 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日常消毒,并定期检查消毒效果。

5. 定期手卫生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手卫生培训,确保正确消毒的操作方法和频率。

控制措施1. 感染监测与报告:- 构建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ICU内的感染病例。

- 对感染病例进行排查和调查,分析感染原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使用抗生素的合理性:- 执行临床治疗指南,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遵守抗生素使用的规范。

- 定期评估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手卫生和消毒监测:- 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消毒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对ICU内各个区域的消毒情况进行抽样检测,并进行常规监测。

4. 经常性会诊与培训:- 定期组织ICU的专家会诊,分享和交流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最新经验和技术。

- 对ICU相关人员进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提高其预防和控制感染的能力。

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作为高风险的感染源,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通过正确的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患者隔离与分流,环境清洁和消毒,以及监测和培训等措施,可以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内的医院感染风险。

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院内感染是指患者发生在院内的感染。

引起院内感染的致病菌较多,且大多为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珠,往往感染严重,有效控制率低,病死率高。

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易感因素的集中地,也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域。

文献报导ICU院内感染远远高出普通病房3~4倍[1]。

2010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ICU院内感染患者210例,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ICU住院患者680例,男450例,女230例;年龄3~97岁,平均62.3岁。

疾病包括重型颅脑损伤,高位颈髓损伤,胸部疾病,重症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发生院内感染210例,院内感染率30.88%。

其中呼吸道感染133例(63.33%),泌尿系感染50例(23.81%),颅内感染6例(2.86%),伤口感染8例(3.81%),败血症8例(3.81%),感染性休克2例(0.95%),其它感染3例(1.43%)。

病原体包括鲍曼不动杆菌、热带假单丝酵母菌、肺炎克雷白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及其他少见菌种。

ICU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内在因素:①患者自身易感性:ICU内多为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或老年患者,且病情较重,自身抵抗力较差,易受周围环境中感染因子的侵入;其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等有创操作,破坏了患者自身的天然屏障,使ICU 院内感染的几率增加。

②易感部位:呼吸道是ICU院内感染的首要部位,其次是泌尿系感染和颅内感染及伤口感染。

外在因素:①ICU内环境因素:ICU内危重患者较多,各种监护设备及操作仪器多;医护人员及相关人员相对较多,流动性大;ICU空间相对狭小,空气污染加重,导致呼吸道感染率增加。

不合理的建筑设计及不洁净的病区环境易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病机会。

②ICU内的交叉感染:ICU内患者的病情复杂,致病菌种多,且大多为生存力及繁殖力较强菌株,易在病区内交叉传播。

二级医院icu感控年度工作计划

二级医院icu感控年度工作计划

二级医院icu感控年度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 ICU(重症监护室)作为最重要的医疗场所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随之而来的是感染控制问题,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还可能对医护人员和其他患者造成传染。

因此,加强 ICU 感控工作,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目标1. 提高 ICU 内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2. 减少医院内部感染的发生率;3. 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

三、工作内容1. 组建感染控制团队根据 ICU 的特点,组建由医师、护士、微生物专家和感染控制专家组成的感染控制团队,制定感染控制工作计划,并负责实施和监督。

2. 建立感染控制标准制定 ICU 感染控制的相关标准,包括手卫生、设备消毒、个人防护等规范,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遵守相关规定。

3. 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建立 ICU 内的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避免感染扩散。

4.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开展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提高手卫生和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的频率。

5. 加强环境和器械的消毒对 ICU 内的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6. 加强患者管理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包括定期更换床单、保持患者个人卫生等,减少感染的传播。

7. 开展医院内感染监测和研究对 ICU 内的医院感染进行规范化监测和研究,了解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分布规律。

8. 强化危重病患者的防控对于危重病患者,加强对其的防控工作,包括使用抗生素的规范化管理等。

四、预期效果1. 有效降低 ICU 内的感染发生率;2. 提高 ICU 内的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3. 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4. 提高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水平。

五、投入与保障1. 资金投入:医院将根据感染控制工作的需要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2. 人力保障:医院将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 ICU 感染控制工作,包括医师、护士、感染控制专家等;3. 设备与物资保障:医院将根据 ICU 感染控制的需求,提供必要的设备与物资支持,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4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2024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方案

2024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方案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最为重要的医疗部门之一,也是患者病情最为严重的地方。

由于ICU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常规操作多,医务人员接触频繁,ICU感染成为ICU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感染监测方案对于降低ICU感染率、提高ICU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一、感染监测对象范围:所有住院ICU患者和入住ICU的高危人群(如手术后患者、危重症患者等)。

二、监测指标:1.医院感染发生率(包括院内感染和院外感染)。

2.不同病原体感染率(如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真菌等)。

3.感染部位与种类(如呼吸道感染、血道感染、尿道感染等)。

4.不同感染菌株的耐药性情况。

5.感染控制策略的实施情况。

三、监测方法:1.临床检测:定期进行ICU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监测。

2.实验室检测:定期对ICU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血液培养、尿液培养等常规实验室检测,明确感染病原体。

3.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定期进行ICU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感染变化趋势,找出感染源头和传播途径。

4.耐药性监测:对ICU感染患者的病原体进行耐药性监测,确保对感染的有效治疗。

四、监测频率:1.每周定期举行ICU感染监测例会,对各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

2.每月发布ICU感染监测报告,反馈给医院管理层和各科室,提出改进建议。

3.每季度对ICU感染监测方案进行审定和修订,保证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五、监测内容:1.感染发生情况:分析ICU感染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找出高发感染部位和高发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2.感染菌株分布: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ICU感染菌株种类及分布规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感染传播途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找出感染传播途径,加强环境清洁和感染防控措施。

4.耐药性分析:根据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ICU感染菌株的耐药性情况,制定相应的用药方案。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在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产生的各种感染,包括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对患者和医务人员都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医疗机构需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方案,确保全面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1. 制定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计划:医疗机构应建立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工作计划应包括院内感染监测、消毒灭菌、医疗废物管理、医院环境清洁等方面。

2. 完善院内感染监测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院内感染病例。

监测内容包括院内感染类型、感染发生部位、感染病原体等信息,为感染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3. 加强医疗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医疗设施和器械的清洁卫生。

特别是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易感染区域,要加大消毒频率,确保医疗环境的无菌状态。

4. 强化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的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包括消毒灭菌、手卫生、个人防护等方面。

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5. 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的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医疗废物不会成为院内感染的传播源。

6. 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控制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院内感染控制检查,对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7. 形成良好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氛围:医疗机构应通过宣传教育、奖惩措施等手段,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氛围。

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自觉遵守院内感染控制规定,共同维护医疗机构的安全环境。

医疗机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医疗机构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通过不懈努力,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与健康。

重症监护病房(ICU, CCU等)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ICU, CCU等)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ICU, CCU等)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在普通病房管理的基础上达到以下要求:1.布局合理,符合感染控制要求,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设有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内设有感染性隔离区、保护性隔离区;辅助区能满足功能需要。

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自然诵风不良时应安装辅助通风设施,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消毒的原则,有合理的人员和物品流程,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应设置单间或分隔式病房,每张病床使用面积不得少于15m2,床间距>1m,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I8m2,温度应维持在24℃±1.5℃,湿度应维持在30%-60%。

不应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和盆栽植物,2.保持病房环境物表清洁无尘;a)医疗区域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2次,达到中水平消毒;b)重复使用的各种监护仪器、抢救设备等应一用一消毒或灭菌;c)普通患者交叉使用的医疗设备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2次;d)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应专人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e)地面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f)空气净化系统出、回风口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

3.洗手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配备非手接触式流动洗手设施、洗手液、干手纸,尽量使用抗菌药液;洗手设施与床位数比例应不低于1:2,单间病房应每床1套,速干手消一床一挂。

4.患者的安置应将感染患者、疑似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多重耐药菌感染、泛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宜单独安置;如隔离房间不足,可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定值患者集中安置,并设醒目标识。

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专人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5.建立人员入室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进入ICU应保持工作服清洁、穿鞋套或更换专用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6.ICU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应配备足量、方便取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如一用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衣等。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医院感染是一种严重的问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健康风险。

因此,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在ICU中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方法。

一、加强手部卫生1.1 定期洗手:医护人员应该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食前后等时刻。

1.2 使用洗手液:选择含有消毒成分的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杀灭细菌。

1.3 避免长指甲:长指甲容易藏污纳垢,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医护人员应保持短指甲。

二、保持环境清洁2.1 定期消毒:ICU的空气、地面、设备等都需要定期进行消毒,确保环境无菌。

2.2 避免交叉感染:患者的衣物、床单、器械等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

2.3 拒绝带菌者进入ICU: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进入ICU,以免传播病菌。

三、正确使用抗生素3.1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3.2 观察药物反应:患者使用抗生素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

3.3 遵医嘱完成疗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按医嘱完成疗程,避免中途停药导致细菌复发。

四、提高个人防护意识4.1 戴口罩、手套: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4.2 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时要小心翼翼,避免直接接触或飞溅。

4.3 定期体检: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自身健康,避免成为感染源。

五、加强患者教育5.1 患者及家属手部卫生:教育患者及家属要定期洗手,保持手部清洁。

5.2 遵医嘱用药:患者应该按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更换药品。

5.3 定期消毒个人用品:患者应定期消毒个人用品,如牙刷、毛巾等,避免细菌滋生。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医院感染的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遵守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ICU环境清洁无菌,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

ICU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

ICU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

防控措施不完善
针对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尚不完善 ,需要加强研究和改进。
检测手段落后
部分医院在耐药菌检测方面手段落后 ,影响防控效果。
患者依从性差
部分患者不遵守医嘱,不按时服药或 停药,导致耐药菌感染几率增加。
感染控制的持续改进
监测系统不完善
改进措施不力
感染控制监测系统可能存在不完善之处, 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感染问题。
定期收集感染相关数据,包括感 染发病率、病原菌分布、抗菌药
物使用等。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识别感染危险因素,评估感染控
制效果。
结果反馈
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 和医院管理人员,为感染控制提
供参考和依据。
监测报告与反馈
编制监测报告
定期编制感染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概述、数据分 析、感染控制建议等。
沟通不畅
部门之间可能存在沟通不畅的情况,导致信 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
协作机制不健全
医院可能缺乏健全的协作机制,导致部门之 间难以开展有效的合作。
跨学科合作不足
感染控制领域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但医院可 能存在跨学科合作不足的情况。
06
icu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 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icu医院感染爆发调查与控制
提升策略。
案例四
制定环境清洁和消毒规范和流程,增 加清洁和消毒频次,使用有效消毒剂 和方法。
定期进行环境采样和检测,评估消毒 效果和交叉感染风险。
背景
改进方案
实施过程
监测与评估
某icu医院环境清洁和消毒不规范,存 在交叉感染风险。
对保洁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供必 要的清洁和消毒设备和用品,加强监 督和检查。

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指南

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指南

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指南在重症监护室(ICU)环境中,感染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患者可能已经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并且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有效的感染控制可以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的指南:感染控制措施1.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医护人员应定期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者之前和之后,使用洗手液或者含酒精的洗手液进行彻底清洁。

避免戴手套代替洗手。

2. 空气感染控制重症监护室应保持通风良好。

隔离患者使用负压隔离室,有条件时进行空气消毒。

3. 消毒措施定期对重症监护室内的物品、设备进行消毒。

消毒剂的选用、稀释比例、接触时间等要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

4. 隔离措施根据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和感染病例,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患者护理1. 患者定期更换床单及换洗衣物床单、枕头套等物品应定期更换,并保持清洁。

2. 患者个人护理保持患者个人卫生,定期给患者做漱口、擦护肤等,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性。

3. 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管路、气管插管等,应定期更换,避免导致感染。

注射药物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注意消毒。

医护人员的防护1. 佩戴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接近患者时,应佩戴口罩、手套、隔离衣等防护装备,避免被患者体液、分泌物等污染。

2. 防护措施医护人员要注意自我保护,定期接受感染控制知识培训,避免自身被感染,同时在发现自身有不适症状时,及时报告医院健康管理部门。

结语重症监护室的感染控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严格执行感染控制的指南和措施。

只有通过加强感染控制意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icu院感工作制度

icu院感工作制度

ICU院感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ICU(重症监护室)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三、组织架构1.成立ICU院感管理小组,由ICU主任、护士长、感染科主任、院感科主任等组成。

2.ICU院感管理小组负责制定ICU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指导,评估改进。

四、工作内容1.感染预防(1)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设施的配备。

(2)加强医疗器械、药品、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

(3)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4)加强床单位、环境、空气的消毒灭菌工作。

(5)加强医院垃圾、废水、废物的处理管理。

2.感染控制(1)建立 ICU 感染监测制度,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分析感染趋势,制定针对性控制措施。

(2)对 ICU 感染病例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

(3)加强 ICU 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感染防控。

(4)开展 ICU 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5)加强 ICU 感染防控信息化建设,提高感染防控工作效率。

五、工作流程1. ICU 院感管理小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结合 ICU 实际情况,制定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

2. ICU 医务人员按照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计划,实施相关措施。

3. ICU 院感管理小组对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4. ICU 院感管理小组根据感染监测数据,分析感染趋势,调整感染防控策略。

5. ICU 院感管理小组开展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六、考核与奖惩1. ICU 院感管理小组对 ICU 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感染事件发生的个人或团队,按照医院相关规定给予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ICU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ICU是重症病人集中治疗的场所,由于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是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科室。

细菌耐药ICU 患者比普通病房患者或院外患者更加普遍。

因ICU 患者多来自院内各专科,致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相对增高。

又因患者治愈后回到原科室,使在ICU的耐药菌株被携带到医院各处而引起流行。

降低ICU 院内感染发生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一、预防控制原则(1)隔离感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一)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ICU 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能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必要时尽快接触患者的通道。

(1)ICU 病房设置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且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等。

(2)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m²,床间距大于1m;每个病房最少配备1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 18m²,用于收治隔离病人,有条件者宜配备负压病房。

(3)ICU 整体布局应划分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等应具有相对独立性。

(4)配备足够的非接触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1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两床1 套。

(二)建立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建立并完善ICU各项感控制度和操作流程,使其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协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操作流程,并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更新、修订,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三)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管理(1)人员数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

医师和护士人数与 ICU床位数之比必须为 0.8:1-1:1和2.5:1~3 :1以上。

(2)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避免接触病人。

有效预防ICU患者的感染措施

有效预防ICU患者的感染措施

有效预防ICU患者的感染措施在医疗环境中,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高风险的地方,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比较脆弱,容易感染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

因此,有效预防ICU患者的感染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严密控制感染传播途径感染可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血液传播等方式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ICU患者的感染,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1. 空气传播控制:保持ICU内的空气流通,并定期更换过滤器,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2. 飞沫传播控制:患者和医务人员应佩戴口罩,特别是在进行呼吸道治疗和操作时。

3. 直接接触控制: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包括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4. 血液传播控制:遵守安全注射原则,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减少血液传播的风险。

二、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滥用是导致ICU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感染,医务人员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和疗程。

此外,通过监测细菌耐药性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三、注意环境清洁与消毒ICU的环境清洁与消毒非常重要,它可以减少病原体在医疗设施内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环境清洁与消毒的措施:1. 抗菌剂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消毒剂,根据其具体用途进行分类和使用。

2. 定期清洁:对床铺、设备和环境表面进行定期清洁,确保无菌且无污染。

3. 废物处理:及时处理并正确分类医疗废物,防止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传播。

4. 医疗器械的消毒:严格执行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规范,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

四、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医务人员是ICU感染防控的关键。

为了提高其手卫生意识,应采取以下措施:1. 培训:定期组织手卫生培训,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时机和消毒剂的使用等。

2. 督导与监测:建立手卫生的督导与监测机制,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进行检查并给予相应反馈。

3. 范例作用:医院领导和ICU主管应以身作则,积极示范正确的手卫生行为,以鼓励医务人员积极遵守手卫生规定。

icu院感工作计划

icu院感工作计划

icu院感工作计划ICU院感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降低ICU内感染率,确保患者安全。

2. 建立和完善ICU院感防控体系。

3. 提升医护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

二、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综合控制。

2. 科学管理,规范操作。

3.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

三、工作内容1. 院感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ICU环境、设备进行微生物检测。

- 对ICU患者进行感染率的监测和评估。

2. 感染防控措施-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如手卫生、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对高风险操作进行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

3. 教育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

- 强化院感防控意识,提升防控技能。

4. 环境与设备管理- 确保ICU环境清洁、消毒符合标准。

-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消毒和维护。

5. 抗生素管理-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耐药性问题。

- 监测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应急处置- 制定院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四、工作流程1. 风险评估- 识别ICU感染风险点,进行风险评估。

2.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院感防控计划。

3. 执行与监督- 执行院感防控措施,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院感相关数据,进行定期分析。

5. 持续改进- 根据分析结果,不断优化院感防控措施。

五、工作保障1. 组织架构- 建立院感防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 资源配置- 确保院感防控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

3. 技术支持- 引进先进的院感防控技术和设备。

4.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为院感防控工作提供支持。

六、工作评估1. 定期评估- 定期对院感防控工作进行效果评估。

2. 问题整改-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防控措施的有效性。

3. 成果分享- 将成功经验和做法在全院范围内分享。

七、工作计划表-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表,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ICU院内感染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的特殊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的特殊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的特殊防控措施医院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患者由于感染病原体导致的新发、再发或由医院环境导致的疾病。

在医院中,某些科室因其特殊性质会使得感染风险更高。

针对这些高风险科室,医院需要实施特殊的防控措施以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的特殊防控措施。

1. 重症监护室(ICU)重症监护室是医院中感染风险极高的科室之一。

由于ICU内的患者通常处于重症状态,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病原体。

为了降低感染发生率,以下措施需要被实施:首先,要对ICU内设施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洁,特别是床位、仪器和监护设备。

每位患者使用的设备都应进行消毒,并在患者更换或出院后进行深度清洁。

其次,医护人员在进入ICU时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工作服。

所有进出ICU的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标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此外,ICU内患者的访客要限制人数和时间,并督促他们进行手部消毒和佩戴口罩。

这可以减少外界病原体的传入和患者感染其他病原体的风险。

2. 外科手术室外科手术是感染风险高的医疗过程之一,因为手术会在患者的体内创造一个直接接触感染源的通道。

为了避免手术感染的发生,外科手术室需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在手术开始前,手术室必须进行全面的消毒。

手术台、手术器械、手术室墙壁等都必须确保处于无菌状态。

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佩戴无菌手套、外科口罩和帽子,同时保持手术区域干燥,避免创口污染。

手术结束后,手术室必须对器械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洁。

废弃物需要正确分类和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

3. 产房产房是一个高风险的感染科室,因为孕妇和新生儿免疫力相对较弱。

为了保护母婴安全,产房需要实施以下措施:首先,孕妇和产房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定期的感染筛查。

如果发现有感染风险,应及时隔离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其次,产房内的设施和用品需要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无菌手术器具和婴儿用品。

ICU院内感染控制制度

ICU院内感染控制制度

类别: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08年3月题目:ICU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修订日期:2010年10月
1、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入内,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控制人员入室,探视者应穿探视衣、鞋套、戴帽子入内。

2、所有人员要坚持洗手规则,在处理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均须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手指培养每月一次。

3、每个病人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吸引装置等不可与别人交叉使用。

病人出室后须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给别人使用。

4、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应进行表面消毒、清洗,各种导管、湿化瓶、吸氧面罩等均应浸泡消毒后再放甲醛熏蒸箱内再次消毒灭菌。

5、室内地面、家具用消毒液擦拭每天二次,若有污染随时擦拭。

6、要时经卫生学监测合格后方可再收治病人。

7、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使用中消毒液的细菌学监测每月一次,并符合卫生部要求。

8、定期对病人的分泌物、引流物作细菌培养,发现或疑有感染,应立即采取措施,上报感染管理科。

9、其他消毒隔离参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 院内感染控制方案
1.科室定期举办各种类型关于院感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各级医护人员院感知识。

2.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各项院感培训。

3.科室成立院感工作小组(唐建国、杨春辉、余缤红)。

4.掌握院内感染诊断标准,认真填写《院感登记表》。

5.做好定期空气培养(1次/月),做好ICU消毒(1次/天);空气≤200cfu/m2。

6.根据病人病情允许,定期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

7.台面、地面、墙面等物体表面用500mg/L有效氯擦洗两次/天,物体表面≤5cfu/m2。

8.感染区与非感染区分开。

9.床头柜与床单位做到一人、一巾、一单元。

10.仪器、设备(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洗。

11.严格执行手消毒法(六步法或快速手消毒液)。

12.每天更换床单被褥,遇污染及时更换。

13.定期洗涤窗帘、床单元隔帘。

14.各类侵入性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术:导尿、留置胃管、深静脉导管、胸穿等。

15.按规范留取各种标本。

16.按指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按指南预防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BSI)。

对导尿管相关感染严密监测并登记。

17.防治手术部位感染。

18.新拟诊感染病人积极寻找感染源,定期痰、尿、血、体液培养。

19.定期了解本ICU细菌学变迁及抗生素敏感性。

20.定期更换呼吸机环路及气切导管,呼吸机环路及部件按规定消毒。

21.按指南及指导意见制定ICU抗生素使用方案
22.管理好工勤人员、配膳员、探视者的卫生管理
23.掌握自我防护知识,预防锐器损伤等职业暴露
24.发生院感爆发流行,按疫情规定汇报,II级12h内汇报,III 级2h内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