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经纬仪测角实验报告
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四篇

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四篇经纬仪测量实习报告篇1上周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经纬仪的实际操作。
领取了仪器之后,大家就开始对仪器的各个部位和功能进行熟悉。
经纬仪主要用于角度的测量。
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均可以用经纬仪进行测量。
另外,经纬仪还可以代替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以及经纬仪还可以用于距离的测量。
从这次的实习操作中,不光学到了仪器的实际操作,还学到了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比如团队的合作,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仔细不马虎的工作精神。
经纬仪的操作分为经纬仪的安置、瞄准和读数。
其中,安置是瞄准和读数的基础。
只有安置好了经纬仪,才能够正确的读数。
测量出来的结果才是有效地、可用的。
其结果才是可用于实际工程等项目中的。
因此,经纬仪的安置至关重要。
经纬仪的安置有两种方法,分为垂球对中法和光学对中法。
其中光学对中法的误差小于1mm,且精度比垂球对中法高。
我们这次实习均采用光学对中法。
光学对中法主要步骤是:粗对中、精对中、粗平、精平、再次精对中五个步骤。
最后的一步再次精对中,是因为在前面的粗平与精平过程中,原本已经对中的仪器又会出现偏差。
因此才在最后面又进行一次精对中,以保证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仪器是对中的。
瞄准和读数也是一到比较难把握的“关”。
由于大气等原因,对中过程中,目标可能会出现摇摆。
这对于测量是一项比较大的误差来源。
因此,测量的天气以阴天最好。
瞄准目标,首先进行粗瞄准,粗瞄准使用望远镜上的粗瞄准器瞄准的。
将粗瞄准器中的“瞄准三角”的尖端对准所要瞄准的目标部位。
大概的瞄准即粗瞄准就做好了。
粗瞄准后,再从望远镜里对准目标,将目镜的焦距调好,直到目标看得很清晰时为止。
这时再以望远镜里的十字丝夹住目标,这样瞄准比较精确一些。
对准之后就可以从读盘里读数了。
对于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有两种方法。
其一,测回法。
当对精度的要求较高时,我们还可以对目标进行多个测回的测量,以尽量的减少误差,达到较高的精度。
其二,方向观测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要求测量的目标为多个时进行的。
经纬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经纬仪的使用实验报告1.了解经纬仪的构造和原理;2.学习经纬仪的使用方法;3.熟悉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和定位。
实验器材:1.经纬仪;2.测量杆;3.测量带;4.测角器。
实验步骤:1.组装经纬仪:将经纬仪底座安装好,调整好经纬仪的刻度盘和准线,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2.准备工作:选择一个合适的测量点,放置经纬仪并使其水平。
使用测量杆和测量带判断地面的高程。
3.测量经度:首先将准线与目标点对准,然后调节经度圈,使其指向该点的经度。
通过读取经度圈上的刻度,得到目标点的经度。
4.测量纬度:将准线与目标点对准,两手持测角器的两侧,使其平衡。
然后通过读取测角器上的刻度,得到目标点的纬度。
5.测量高程:使用测量杆和测量带,测量到绳尺的长度。
将测量杆上的读数和测量带上的刻度相加,得到目标点的高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目标点的经度、纬度和高程。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绘制地图、制作导航和进行地理分析。
实验总结:经纬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用于测量地球上任意点的经度、纬度和高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个问题:1.准确性:在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仪器的准确性。
正确调整仪器的刻度盘和准线,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稳定性: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我们需要保持经纬仪的稳定性。
在进行测量时,尽量避免仪器晃动或移动。
3.读取数据:在读取经纬仪上的刻度时,需要保持仪器的平稳,并仔细读取刻度盘上的数值。
避免读取错误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经纬仪的构造和原理,并学习了其正确使用方法。
经纬仪在地理测量和定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
经纬仪测角实验报告文库

一、实验背景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精密仪器,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地质勘探、大地测量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经纬仪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经纬仪测角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目的1. 熟悉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基本技能。
3. 学会使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
三、实验原理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和望远镜等部件组成。
照准部用于瞄准目标,水平度盘用于测量水平角,基座用于支撑仪器,望远镜用于观察目标。
经纬仪测角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望远镜瞄准目标,通过照准部旋转使望远镜对准水平度盘或竖直度盘,从而测量出目标的角度。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DJ6光学经纬仪1台、三脚架1个、测钎2个、记录板1块、铅笔1支、计算器1台。
2. 实验材料:实验场地、目标点、测量路线。
五、实验步骤1. 搬运仪器:将经纬仪和三脚架搬运至实验场地。
2. 搭建三脚架:将三脚架打开,调整脚长,使三脚架稳定。
3. 放置仪器:将经纬仪放置在三脚架上,确保仪器稳定。
4. 对中:将仪器对中,使照准部指向地面。
5. 整平:调整脚螺旋,使仪器水平。
6. 瞄准:通过望远镜瞄准目标点,调整照准部,使望远镜对准目标点。
7. 读数:读取水平度盘和竖直度盘上的读数,记录在记录板上。
8. 测量水平角:按照上述步骤,测量目标点的水平角。
9. 测量竖直角:按照上述步骤,测量目标点的竖直角。
10. 实验结束:整理仪器,收好实验材料。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水平角测量数据:目标点A:水平角α1 =45°30′目标点B:水平角α2 = 67°45′2. 竖直角测量数据:目标点A:竖直角β1 = 30°20′目标点B:竖直角β2 = 60°15′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目标点之间的水平角差和竖直角差。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
经纬仪测钝角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2. 掌握使用经纬仪测量钝角的方法和技巧。
3. 通过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测量数据的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的精密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望远镜观测目标,通过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等部件,实现对角度的精确测量。
本实验主要针对钝角进行测量,钝角是指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三、实验仪器1. DJ6光学经纬仪一台2. 三脚架一个3. 花杆两根4. 水准尺一根5. 记录本一本6. 计算器一台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经纬仪安装在稳固的三脚架上,调整脚螺旋,使仪器水平。
(2)检查望远镜的调焦,确保视线清晰。
(3)检查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的刻度,确保准确无误。
2. 测量钝角(1)将花杆放置在待测钝角的一侧,确保花杆与地面垂直。
(2)调整望远镜,使其瞄准花杆顶部。
(3)读取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的读数,分别记录。
(4)将望远镜转向另一侧,重复步骤(2)和(3),记录读数。
(5)根据读数,计算两次测量的平均值,即为所测钝角的度数。
3. 数据处理(1)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测量次数、读数、平均值等。
(2)分析实验误差,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3)计算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如标准差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测量次数 | 水平度盘读数 | 垂直度盘读数 | 平均值 || -------- | ------------ | ------------ | ------ || 1 | 123°45' | 30°20' | 123°37' || 2 | 124°10' | 30°30' | 124°05' || 3 | 123°50' | 30°25' | 123°43' || 4 | 124°15' | 30°35' | 124°10' || 5 | 123°55' | 30°15' | 123°50' |2. 实验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经纬仪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差,如望远镜的视差、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的刻度误差等。
经纬仪碎部测量实习报告

经纬仪碎部测量实习报告篇一:测量实习报告测量学教学实习报告地点:南华大学起讫日期:班级:土木1204班组别:5组姓名:张玳辉目录前言一、实习目的二、实习任务和要求三、实习时间安排四、测区概况五、图根控制测量六、地形图测绘七、建筑物测量八、结束语附录前言通过学习《测量学》一书,我们对测量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周末的测量学实验,我们学会了仪器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测量方法。
综合所学,这两周的时间,我们进行了实地测量实习,这让我们对测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们的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利用《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完成生产实际中的测定和测设工作内容。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训练严谨的实践科学态度和过硬工作作风的手段。
通过地形图测绘和建筑物或道路曲线的测设,增强测定和测设地面点位的概念,为今后解决实践工作中有关测量问题打好基础。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⑴测绘图幅为20×20cm2、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1张;⑵在本组所测地形图上,设计1栋建筑物,计算出测设建筑物外廓轴线交点坐标,将它们测设于实地,并作必要检核;⑶了解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 接收机的构造与使用方法。
三、实习时间安排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土木1201班测量实习时间及任务安排四、测区概况1、位置:南华大学南华广场喷水池北面到公路面积:大约7600 m22、主要建筑物:花圃3五、图根控制测量(一)导线测量1、踏勘、选点、实地落实,建立坐标(含略图)2、观测、纲要(丈量、瞄准)、限差①边长测量②水平角测量3、计算①整理测量数据,绘略图,再填入数据②坐标利用及反算③导线计算程序1°边长测量,用钢尺的一般丈量方法,导线边往返丈量、计算,每尺段均应丈量2次,2次长度之差≤6mm,边长往返丈量相对较差K≤1/3000。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一、测区概况: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的地点是D楼前的区域,当天天气阴,多云。
二、目的与要求目的:1、掌握用DJ6光学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及工作程序,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计算方法和各项限差要求2、掌握竖直角测量的方法,进行竖直角测量计算水平角观测相关精度要求:DJ6光学经纬仪,半测回归零差不得超过18″,同一测回2C互差不得超过24″。
(3)仪器和工具所需仪器DJ6光学经纬仪一台、花杆、记录板、铅笔三、实验步骤:水平角测量原理:安置经纬仪于地面O点,转动望远镜分别照准不同的目标(例如A、B二点),就可以在水平度盘上得到方向线OA、OB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读数a、b,由此即得OA、OB之间的水平角β为β=b-a 。
水平角的观测先将经纬仪安置好,进行对中、整平并在A、B两点树立标杆或测钎作为照准标志,然后即可进行测角。
一测回的操作程序如下:(1)盘左位置,照准左边目标A,对水平度盘置数,略大于0 °,将读数a左记入手簿;(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照准右边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左,记入手簿。
由此算得上半测回的角值:β左=b左-a左(3)盘右位置,先照准右边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右,记入手簿;(4)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照准左边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右,记入手簿。
由此算得下半测回的角值:β右=b右-a右。
对于DJ6经纬仪,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的水平角之差不应超过±36″。
如需要观测多个测回,则各测回起始方向的置数应按180°/n递增。
但应注意,不论观测多少个测回,第一测回的置数均应当为0°。
各测回观测角值互差不应超过±24″。
观测记录:由于组内观测数据已上交,就以下面观测记录为例注意事项:1、在记录前应清楚记录表格的填写次序和方法。
2、每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如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应待本测回观测完毕后,下一测回开始前再重新整平仪器。
全站仪角度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角度测量实验报告全站仪角度测量实验报告1大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
在这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很多。
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一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让我收获多多。
但在这中间,我也发现了我存在的很多不足。
我的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当有些实验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时我还不能从容应对;我的探索方式还有待改善,当面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我还不能很快很好的完成;我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得提高,当眼前摆着一大堆复杂数据时我处理的方式及能力还不足,不能用最佳的处理手段使实验误差减小到最小程度…但是通过学习也改变了自己很多实验的很多矛盾,以下是我学习和实验的一些方法吧!!老师要求我们提前实验预习。
估计是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高效率地完成实验,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所以需要认真地预习。
首先是根据实验题目复习所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实验教材的相关内容,弄清楚实验的总体过程,了解实验目的,基本原理,仪器的正确操作步骤,特别是要注意那些可能对仪器造成损坏的事项。
然后写预习报告,包括目的,原理,仪器,操作步骤,数据表格等。
这里应注意,数据表格与操作步骤密切相关,数据表格的排列顺序应与操作步骤的顺序相一致。
这样可以随时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规律性。
开始我们不注意预习报告里的数据表格,将数据随便记录,结果整理数据时出现混乱和错误,尤其是数据比较多的时候。
对于不明白的问题或实验原理中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问老师,只有把实验中所有的地方都弄通弄透彻,才能把实验做的更好。
实验教会了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实验习惯。
我们做实验是在双周周周一的下午,首先实验辅导老师会对实验进行讲解,老师的讲解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地听。
因为老师会讲一些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这会帮我们解决很多麻烦,可以避免很多错误。
老实讲解完实验有关的事情后,还会给我们再详细的对实验仪器的使用进行讲解,在对基本实验的装置了解之后,我们对自己动手实验就不会有一种很陌生的感觉了,这一点对我们来说很有利,我们可以很投入和很成功的'完成实验。
实验报告 测量学

一、课前预习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弄清经纬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结构、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掌握使用经纬 仪的基本不走和操作要求。 2.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及工具。 经纬仪和标杆。 3. 绘图说明水平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并指出水平角测量的基本要求。
0°
b
270° O
a
(左) B
O
(右)
A
B1
⑵度盘读数镜、瞄准器、竖盘、望远镜物镜、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望远镜微动螺 旋、光学对中器、水平微动螺旋、圆水准器 2. 完成下列天空。
⑴使用经纬仪,须首先对中,然后再整平;前者又包括用垂球对中和用光学对中器 对中两步操作,后者又包括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和平盘水准管气泡居中两步操作。
⑵经纬仪的精确整平,须反复调整脚螺旋和平盘水准管气泡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上气泡都居中;气泡移动的方向恒与左手的拇指转动的方向一致。
从理论上讲,经纬仪平整后,望远镜上下转动时扫出的因是一个竖直面。 ⑵本次试验中,经纬仪正平后,望远镜上下转动时水平度盘读数有无变化?从理论 上讲,有无变化?
本次试验中,经纬仪正平后,望远镜上下转动时水平度盘读数有变化。从理论 上讲,没有变化。
实验报告二
一、课堂预习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测回法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方法。 2.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及工具。 经纬仪和标杆。 3.简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1 测回的方法步骤。
(B)高程。
要求:水准仪放在前、后尺的中间。
4.简述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领。
步骤:
⑴安置仪器 将三角架张开,使其高度在胸口附近,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尖踩入土中, 然后用连接螺旋将仪器连在三脚架上。 ⑵. 认识仪器 了解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熟悉水准尺的分 划注记。 ⑶.粗略整平 先对向转动两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转动另一脚螺旋, 使气泡移至居中位置。 ⑷. 瞄准 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仪器,用准星和照门瞄准水准尺, 拧紧制动螺旋(手感螺旋有阻力),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成像在十字 丝交点处。当成像不太清晰时,转动对光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 ⑸.精平、读数 在水准管气泡窗观察,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 合,视线即处于精平状态,在同一瞬间立即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米、分 米、厘米,估读毫米,即读出四位有效数字。
经纬仪检测报告

经纬仪引导数据的数据融合可以采用参数估计融合算法,即对8组引导数据,按照某种估计准则函数,利用引导数据序列对目标在空间的位置值作出估计,得到目标准确的位置值,消除引导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为准确估计目标的位置值(以Y为例),对8组引导数据进行线性观测,得到的引导值为Cj,Y,j=1,2,3,…,n,其中:Cj为常值。
由于观测有误差,实际所得的引导值为:Ej=CjY十cj,其中ej为观测误差,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
依据Bayes后验估计理论,可得到n个引导数据的状态最优估计为:^Yop,(E1E2E3...En)=maxP(Y│E1E2E3...En) (1)Y^即位置的数据融合问题,可以转化为求出满足Y的最大后验概率maxP(Y│E)的估计值Y(E)的问题。
在经纬仪实时测量中,对多路引导源的异构引导数据,采用分布图法进行数据合理性检测,采用参数估计的逻辑规则进行数据融合,消除各引导数据的不确定性,可以获得更准确、更可靠的引导数据,从而提高整个测量系统的工作性能。
即使某一个甚至几个引导源工作同时不正常时,其他引导源不受影响独立地提供信息,指挥中心仍可依据非失效的引导数据获知目标的准确位置,将失效的经纬仪很快的引导到目标观测点,降低了整个测量系统的脆弱程度。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
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角度检核条件: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1. 水准测量:(1)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经纬仪_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经纬仪的整平、对中、瞄准和读数操作。
3. 学习如何利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并计算水平角和垂直角。
二、实验仪器与用具1. 经纬仪 1 台2. 三脚架 1 个3. 花杆 2 个4. 读数记录表 1 张三、实验原理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主要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组成。
照准部用于瞄准目标,水平度盘用于读取水平角度,基座用于支撑仪器。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经纬仪放置在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的高度,确保仪器水平。
- 检查经纬仪各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 整平- 通过调整脚螺旋,使经纬仪的垂直轴垂直于地面,即仪器处于水平状态。
- 观察水平度盘上的水准管,当气泡位于中央时,表示仪器已整平。
3. 对中- 通过调整照准部上的对中螺旋,使望远镜的视准轴与目标点重合。
- 观察望远镜中的十字丝,当十字丝与目标点重合时,表示仪器已对中。
4. 瞄准- 通过调整望远镜上的照准螺旋,使望远镜的视准轴与目标点重合。
- 观察望远镜中的十字丝,当十字丝与目标点重合时,表示仪器已瞄准。
5. 读数- 读取水平度盘上的读数,记录在读数记录表中。
- 读取望远镜中的读数,记录在读数记录表中。
6. 计算水平角和垂直角- 根据读数记录表中的数据,计算水平角和垂直角。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经纬仪的整平、对中和瞄准操作均顺利完成。
2. 读取水平度盘和望远镜中的读数准确无误。
3. 根据读数记录表中的数据,计算出的水平角和垂直角符合实际情况。
六、实验结论1. 经纬仪是一种实用的角度测量仪器,可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
2. 掌握经纬仪的整平、对中、瞄准和读数操作,对于进行角度测量至关重要。
3. 本实验成功完成了经纬仪的基本操作,为后续的测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护经纬仪,避免损坏。
2. 操作过程中,保持仪器稳定,避免抖动。
经纬仪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地球物理1701班学号:0110170实验一经纬仪认识与使用一、实验名称:经纬仪认识与使用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仪器:经纬仪1台,三脚架1个。
四、实验内容:1、熟悉经纬仪的构造,熟悉各部件功能及使用;2、掌握经纬仪对中整平方法;3、熟悉经纬仪测角的流程;4、掌握经纬仪测水平角、垂直角的瞄准方法;5、按物理实验报告格式,独立编写并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与方法:1、经纬仪的构造及各部件功能及使用方法DJ6 经纬仪由三部分组成: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组成。
各部件名称如图1 所示。
图 1 经纬仪各部件名称1)各部件功能及使用各种旋钮的作用与经纬仪基本一致,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加深认识。
水平制动螺旋:粗瞄后制动,照准部则不能转动;水平微动螺旋:水平制动螺旋制动后,水平微动螺旋可以小范围微动,用于精确照准目标;竖直制动螺旋:粗瞄后制动,望远镜则不能转动;竖直微动螺旋:竖直制动螺旋制动后,竖直微动螺旋可以小范围微动,用于精确照准目标;脚螺旋:用于对中和整平仪器;物镜调焦螺旋:旋转该螺旋,进行物镜调焦,看清目标成像。
目镜调焦螺旋:旋转该螺旋,进行目镜调焦,看清十字丝成像。
指标水准管调节螺旋:调节该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反光镜:360 度转动反光镜,是读数窗的亮度最大。
光学对点器:用于仪器对中。
2、经纬仪使用方法使用经纬仪进行角度测量,按以下流程进行:安置仪器—仪器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如果是垂直角测量,在读数前应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1)对中整平(1)安置仪器将三脚架成正三角形打开,测站点在三角形中心,架头大致水平,拧紧固定螺旋将仪器安置在架头上。
(2)精确对中如果测站点位未出现在光学对点器视野中,可两手各握住一个脚架架腿移动脚架,使测站点位大致位于对点器标识圆圈附近,最后用脚螺旋精确对中。
经纬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经纬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1. 了解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
2.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和定位。
实验仪器和材料:
经纬仪、地图、测量尺、计算器。
实验原理:
经纬仪是一种用于测定地球上任意点的经度和纬度的仪器。
它基于地球自转和测角原理,通过观测天体在天空中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来计算出观测点的经纬度信息。
实验步骤:
1. 查看经纬仪的构造,了解仪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轴、刻度盘、水平仪、望远镜等。
2. 调整经纬仪的水平仪,使其保持水平状态。
3. 根据所在位置选择适当的参考点,并将经纬仪置于上面。
4. 使用望远镜观测天空中的某一天体,记录其高度角和方位角。
5. 根据观测到的数据,使用计算器或手算计算出观测点的经度和纬度。
实验数据与结果:
观测到的天体高度角为60,方位角为30。
根据观测到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观测点的经度和纬度:
纬度= 90 - 高度角
经度= 方位角
代入观测数据:
纬度= 90 - 60 = 30
经度= 30
因此,观测点的经度为30,纬度为30。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经纬仪进行测量和定位。
经纬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可以用于确定地球上任意点的经纬度信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经纬仪的构造和原理,然后通过观测天体的高度角和方位角,计算出观测点的经纬度。
实验结果表明,经纬仪可以准确地测量出地点的经纬度信息。
测量建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 掌握测量建筑物的基本方法,包括建筑物的平面位置、高度、角度等;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1. 经纬仪一台;2. 水准仪一台;3. 全站仪一台;4. 三脚架三根;5. 水准尺一根;6. 粉笔若干;7. 计算器一台;8. 绘图板一块;9. 绘图纸若干。
三、实验内容1. 建筑物平面位置测量;2. 建筑物高度测量;3. 建筑物角度测量;4. 建筑物变形观测。
四、实验步骤1. 建筑物平面位置测量(1)在建筑物四周选取三个控制点,用经纬仪进行测角,计算三个控制点之间的相对方位角;(2)用全站仪分别对三个控制点进行坐标测量,计算出控制点坐标;(3)根据控制点坐标,绘制建筑物平面图。
2. 建筑物高度测量(1)在建筑物上选取一个观测点,用经纬仪对观测点进行瞄准;(2)用水准仪对观测点进行垂直高度测量,得到观测点的高程;(3)用经纬仪对建筑物顶部进行瞄准,用水准仪测量建筑物顶部的高程;(4)根据观测点的高程和建筑物顶部的高程,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3. 建筑物角度测量(1)在建筑物上选取一个观测点,用经纬仪对观测点进行瞄准;(2)用全站仪对建筑物上的目标点进行瞄准,测量目标点与观测点之间的水平角度;(3)用经纬仪对建筑物上的另一个目标点进行瞄准,测量目标点与观测点之间的水平角度;(4)根据两次测量的水平角度,计算出建筑物水平夹角。
4. 建筑物变形观测(1)在建筑物上选取三个变形观测点,用经纬仪对观测点进行瞄准;(2)用全站仪分别对三个观测点进行坐标测量,计算出观测点坐标;(3)在观测期间,定期对观测点进行坐标测量,得到观测点的坐标变化;(4)根据观测点的坐标变化,分析建筑物的变形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建筑物平面位置测量结果: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建筑物的平面图,平面位置测量精度满足要求。
2. 建筑物高度测量结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高度测量精度满足要求。
测量电子经纬仪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子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测量水平角、垂直角等基本技能。
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对测量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严谨的测量操作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内容1. 电子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1)电子经纬仪的基本构造:电子经纬仪主要由望远镜、光学读数系统、电子测角系统、数据处理单元、电源和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2)电子经纬仪的工作原理:电子经纬仪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望远镜中的目标影像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子测角系统进行角度测量,并实时显示在屏幕上。
2. 电子经纬仪的使用方法(1)对中:将电子经纬仪放置在测站上,调整三脚架使仪器水平,然后通过光学瞄准器将仪器中心与测站点对齐。
(2)整平:通过调整仪器脚螺旋,使仪器水平度盘上的气泡居中,保证仪器处于水平状态。
(3)瞄准:通过望远镜中的十字丝瞄准目标点,确保目标点位于十字丝中心。
(4)读数:读取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上的读数,并记录数据。
3. 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1)水平角测量:根据测量任务,设置起始方向,然后按照测回法进行观测,分别记录盘左和盘右的读数,计算水平角。
(2)垂直角测量:通过望远镜中的竖直丝瞄准目标点,读取垂直度盘上的读数,计算垂直角。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前准备(1)检查电子经纬仪是否完好,包括望远镜、光学读数系统、电子测角系统等部分。
(2)了解实训场地和测量任务,明确测量目的和精度要求。
2. 实训操作(1)对中、整平:按照电子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将仪器放置在测站上,调整三脚架使仪器水平,对中和整平。
(2)瞄准、读数:通过望远镜中的十字丝瞄准目标点,读取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上的读数,并记录数据。
(3)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按照测量任务,设置起始方向,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并记录数据。
3. 实训总结(1)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操作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测量仪器实训报告(九篇)

测量仪器实训报告(九篇)测量仪器实训报告篇一一、实习目的1、联系水准仪的放置、水准测量、瞄准,能测量任意两点的高差,掌握水准仪的操作和维护方法,熟悉水准仪路线的布设形式。
2、掌握经纬仪、水准测量、瞄准,掌握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掌握经纬仪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3、通过实习,熟练地掌握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4、掌握钢尺量距的方法。
5、使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绘地形图。
6、熟练掌握小区域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测设和计算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7、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8.培养热爱职业、热爱集体、艰苦奋斗的精神,逐步形成团结协作、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艰苦奋斗的态度。
二、实习设备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水准尺、30m钢尺、标杆、绘图纸、铅笔、橡皮等。
三、实习的内容与要求1.平面控制测量。
一般来说,闭合导线用于根平面的控制测量。
需要做的是:踏勘选点:根据测绘目的和测区地形,拟定导线的布设形式,现场选定导线点并设立标志。
水平角观测:导线角用经纬仪测两次。
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可用经纬仪视距法测量,需往返测量。
导线成果计算:首先检查外业测量数据,在观测成果合格的情况下进行闭合差平差,然后从初始数据计算控制点的坐标。
2、高程控制测量。
外业测量:外业测量用ds3级水准仪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
内业计算:在外业观测成果检核符合要求后,根据一个已知点的高程和观测高程进行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平差计算,推算出各个水准点的高程。
3.地形图的绘制。
图纸准备:首先用对角线法画网格,然后控制展示点。
展点后进行检查,用刻度尺测量图上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并与实测距离进行比较。
破碎测量:破碎测量采用经纬仪结合量角器的方法。
根据视距测量原理,测量计算竖尺点与测站的水平距离和高差,按极坐标法在图上画出竖尺点并标明高程。
四、实习心得工程测量实习是所有土木工程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门课程,虽然在上工程测量课的时候做过一些测量,但是那些实验主要是针对测量的某一块而专门做的,我们总感觉缺乏一定的动手的能力,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因而我个人认为很有必要把这次实习做好,不仅仅是因为一门课,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以后工作提供了某些测量的经验。
经纬仪检测报告

经纬线: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线。
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做纬线。
经纬仪:经纬仪是一种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测量仪器,分为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两种,最常用的是电子经纬仪。
经纬仪是望远镜的机械部分,使望远镜能指向不同方向。
经纬仪具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转轴,以调校望远镜的方位角及水平高度。
经纬仪是一种测角仪器,它配备望远镜、水平度盘和读数的指标、竖直度盘和读数的指标。
激光经纬仪:是将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导入经纬仪的望远镜筒内,使其沿视准轴方向射出,以此为准进行定线、定位和测设角度、坡度,以及大型构件装配和划线、放样等。
基本概念:简单来说,激光经纬仪就是带有激光指向装置的经纬仪。
激光经纬仪是将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导入经纬仪的望远镜筒内,使其沿视准轴方向射出,以此为准进行定线、定位和测设角度、坡度,以及大型构件装配和划线、放样等。
激光经纬仪在开通激光电源后,能发射出能量十分集中、射程极远的、红色肉眼可见的激光束,此激光束与仪器望远镜保持同轴、同焦。
同轴系指当望远镜视准轴的十字丝瞄准仪器前方目标时,仪器发射的激光斑打在前方目标的同一点上;同焦是指当视准轴调节到前方目标最清晰时,打在目标上的光斑点最小最亮,因而使用激光经纬仪测量十分方便。
激光经纬仪的功能多、用途广、测量精度高、使用便捷可靠,在大型船舶建造,钢结构件制造,桥梁、隧道、高层建筑及大型塔架的建造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使用。
如图1所示为LP210激光电子经纬仪激光经纬仪的结构:激光经纬仪结构较复杂,可简要划分为下列各部分。
(1)三角脚架(用来安放仪器)。
(2)仪器基座(包括轴座、脚螺旋、基座底板),用螺旋将三角架与基座连接固定。
(3)照准部:①望远镜视准轴。
②垂直转动系统横轴(视准轴可绕横轴垂直转动),垂直制动手轮、垂直微动手轮;③水平转动系统竖轴(固定在轴座内,视准轴可绕竖轴水平转动),水平制动手轮、水平微动手轮、测微手轮;④水准器有圆水准器、长水准器、竖直度盘指标水准器;⑤度盘有垂直度盘和水平度盘,由换象手轮控制,由读数显微镜目镜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认识DJ6、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DJ6、DJ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3、掌握用DJ6、DJ2光学经纬仪按方向观测法(全圆方向观测法)测水角的方法及记录、计算方法,了解各项限差要求及检核。
4、掌握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垂直角的方法(中丝法)。
二、实验原理与方案1、人员组织: 第10实验小组由7人组成,每轮实验设置:观测员1人、记录员1人,机动人员5人。
2、仪器设备: DJ6、苏一光DJ2经纬仪各l台、记录板1块、测伞1把、记录手簿1本(附记录板)、木桩1根、水泥钉1枚、2B铅笔2、粉笔1支。
3、实验原理:(1)水平角观测原理如图3-1所示。
空间两直线OA和OB相交于点O,将点A、O、B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得相应投影点A′O′B′,水平线O′A′和O′B′夹角β即是过两方向线所做铅垂面夹角—水平角。
经纬仪水平度盘上的读数a和b,则水平角β为两读数之差:β=b-a图3-1(2)全圆方向观测法原理如图3-2所示。
方向观测法是在一测回内把测站上所有观测方向,先盘左位置依次观测,再盘右位置依次观测,取盘左盘右平均值作为各方向的观测值。
如图测站点O周围有待测目标A、B、C,选A作为起始方向。
用盘左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A、B、C、A,读取观测值,称为上半测回;然后纵转望远镜,改用右盘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照准A、C、B、A并读数,称为下半测回。
上、下半测回合起来称为一个测回。
图3-2(3)垂直角观测原理如图3-3所示。
垂直角是在同一铅垂面内某目标方向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其范围为0°~±90°,图中Z A、Z A为A、B方向的天顶距读数。
用经纬仪望远镜找准目标A、B,由垂直度盘读数减去水平线在度盘上的度数,即可得到垂直角。
如图3-3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安置仪器1、对中整平(锤球对中)(1)将三脚架调整到合适高度,张开三脚架安置在测站点O上方,在脚架的连接螺旋上挂上锤球,如果锤球尖离标志中心太远,可固定一脚移动另外两脚,或将三脚架整体平移,使锤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并注意使架头大致水平,然后将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
(2)将经纬仪从箱中取出,用连接螺旋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
调整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
(3)若锤球尖偏离测站点标志中心,可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经纬仪,使锤球尖精确对中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旋紧连接螺旋。
2、精确整平对中(1)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的连线,两手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注意气泡移动方向始终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2)将照准部转动90°,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3)再将照准部转回原位置,检查气泡是否居中,若不居中,按上述步骤反复进行,直到水准管在任何位置,气泡偏离零点不超过一格为止。
(4)旋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轻平移经纬仪,使锤球尖精确对中测站点标志中心,或使对中器分划板的刻划中心与测站点标志影像重合;然后旋紧连接螺旋。
锤球对中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对中(误差≤3mm)、整平(气泡偏离量≤1格),一般都需要经过几次“整平—对中—整平”的循环过程,直至整平和对中均符合要求。
(二)瞄准目标1、松开望远镜制动螺旋和照准部制动螺旋,将望远镜朝向明亮背景,调节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
2、利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粗略对准目标,拧紧照准部及望远镜制动螺旋;调节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并注意消除视差。
3、转动照准部和望远镜微动螺旋,精确瞄准目标。
此过程应使目标被单根竖丝平分,或将目标夹在双根竖丝中央。
原则是:如果目标成像的宽度为双丝间距的1/3—1/2时,用双丝照准精度较高。
细长的目标用单丝照准精度较高。
(三)读数1、打开反光镜,调节反光镜镜面位置,使读数窗亮度适中。
2、转动读数显微镜目镜对光螺旋,使度盘、测微尺及指标线的影像清晰。
3、根据仪器的读数设备,使用的仪器用测微尺或分微尺读数。
(四)经纬仪水平角观测(全圆方向观测法)1、D J6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三测回)全圆方向观测法原理如图3-2所示,在O点上观测A、B、C三个目标(三根高处避雷针)的水平方向值:(1)经纬仪整平对中后,置于盘左位置。
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起始点A,调节水平度盘位置变换轮,使水平读盘度数置于0°00′00″或稍大,即为A方向的初始读数a1,将读数记录。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B、C,得相应的水平读盘度数b1、c1并记录。
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再次瞄准目标A,读A 方向水平读盘度数a2,完成上半测回。
(2)倒转望远镜置盘右位置,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方向A,得水平角读数a1′,逆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目标C、B、A,并得相应的水平读盘读数c1′、b1′、a2′并记录,完成下半测回。
(3)为了减小度盘分划误差,《规范》规定:各测回间度盘应变换180°/ m (m为测回数)。
进行第二、三测回观测时,操作方法和步骤与上述相同,仅是盘左零方向要变换水平度盘位置,应配置在比60°、120°稍大的读数处。
(4)对于DJ6经纬仪:半测回归零差≤18"同一方向各测回互≤24"若两项限差满足条件,取各测回同一方向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值。
记录、计算见记录表3-1。
2、D J2经纬仪水平角观测(一测回)观测方法原理如图3-2所示,在O点上观测A、B、C三个目标(三根高处避雷针)的水平方向值:(1)其观测方法与DJ6经纬仪类似(见上述步骤),不同的每人是仅完成一个测回即可。
(2)为了减小度盘分划误差,《规范》规定:各测回间度盘应变换180°/ m + ω(m为测回数,ω为度盘格值的1/2,对于DJ2经纬仪ω=20′)。
其中变换180°/ m是为减弱长周期误差的影响;变换ω则是为了减弱短周期误差的影响。
本次实验m取6,故第二轮观测起始方向水平角为30°10′00″或稍大。
(3)对于DJ2经纬仪:两次读数差≤3"半测回归零差≤12"一测回内2C互差≤18"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12"若各项限差满足条件,取各测回同一方向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值。
记录、计算见记录表3-1。
(五)经纬仪垂直角观测(中丝法垂直角测量)中丝法垂直角观测原理如图3-4图3-41、如图3-4(a)在测点O安置好经纬仪后(对中、整平),用小钢卷尺量取仪器高(从地面木桩水泥钉中心顶面量至经纬仪横轴中心的铅垂高度)。
2、正镜照准目标顶端A,中丝瞄准位置如图3-4(b)所示。
照准目标时,使望远镜的十字丝中横丝瞄准目标的顶端,即成像顶端与中横丝相切。
调节竖盘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气泡居中,读取A盘左竖盘读数L。
3、纵转望远镜,倒镜用中横丝瞄准目标的相同位置,如图3-4(c)。
调好水准气泡,读取右盘读数R并记录,完成一测回。
4、同样方法观测目标B,完成两测回。
ɑ左= L - 90°ɑ右= 270°- Rɑ=(ɑ左+ɑ右)/2指标差i =1/2(L+R-360°)对于DJ6经纬仪垂直角限差要求,指标差i≤30″5、若观测结果满足限差要求,完成观测。
记录、计算见记录表3-2。
四、实验总结与心得(一)测量技术方面1、角度观测误差分析:(1)水平折光差的影响光线通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介质时,经过连续折射后形成曲线,会向密度大的一方弯曲。
所以,尽量不在大雨前后、日出日落前后等时间段内观测。
(2)大气透明度对目标成像影响大气透明度决定目标成像是否清晰。
一般在下午三点之后观测较为适宜。
(3)照准部偏心误差、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均可采取正倒镜法消除。
(4)对于竖轴误差,无法消除,故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应尽量减小垂直角大小。
2、测角应注意主要事项:(1)在观测过程中,为了减少带动误差,《规范》规定如果在照准目标时,望远镜十字丝的竖丝超过了目标,应将照准部顺时针进行旋转重新照准目标。
(2)为了减小度盘分划误差,《规范》规定:各测回间度盘应变换180°/ m + ω(m为测回数,ω为度盘格值的1/2)(3)观测前十字丝与目标调焦要清晰,不要在一测回内调焦,避免视差和视准轴改变方向而给观测成果带来误差。
(4)用望远镜瞄准目标时,如果目标成像的宽度为双丝间距的1/3—1/2时,用双丝照准精度较高。
细长的目标用单丝照准精度较高。
(5)水准器内注有酒精,对温度很敏感。
所以在观测中注意防止太阳光照射,不要用手摸水准器。
(二)思想作风方面1、作为专业测绘人员,精密观测角度时,我们不仅要能够熟练操作,还要深谙其经纬仪器个部分构件和工作方法原理,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材内容终究是理论知识,我们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进一步掌握DJ6、DJ2经纬仪的使用。
3、经纬仪是一般测量角度工作的必备工具,在测量前后仪器的检校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马虎,这一工作关乎今后整个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4、组内每名成员需要各尽其职,更不能在未完成完整测回前开小差,甚至擅自离开,以免影响观测者的测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