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某与民族政策试题(开卷)
民族理论测试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选择题目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C )的关系。
A. 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 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 民族群体之间D. 民族个体之间2.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 B )的问题上。
A. 加强民族区域自治B. 加快经济文化发展C. 提高文化教青水平D. 扩大民族干部队伍3.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 ABD )。
A.普遍性B.国际性C.不定性D.敏感性E.连锁反应性4.在民族六要素中,起基础作用的要素是( C )A、共同语言B、共同文化C、共同生产方式D、共同心理认同5. 下列民族中哪个是国务院确认的第55个少数民族?( C )A.门巴族B.珞巴族C.基诺族D.仫佬族6. 以下选项属于民族基本特征的有(ABC )A.共同语言B.共同文化C.共同心理认同D.共同血统7. 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是( A )A.战争、暴力冲突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私有制的出现D.产品交换的发展8. 民族形成的时间是( A )A.原始社会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B.人类产生时C.原始社会初期D.奴隶社会末期封建社会初期9. 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发展序列是( A )A.氏族-部落-民族B.胞族-氏族-民族C.胞族-部落-民族D.部落-胞族-民族10. (D)是与民族最近似的人们共同体。
A.氏族B.胞族C.部落D.部落联盟11. 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阶级斗争C.民族精神D.经济发展12. 一般来说,民族形成的时间是(B )A、原始社会B、奴隶制社会C、封建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3. 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是(ABC)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私有制的出现C.产品交换的发展D.军事冲突14. 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最终导致民族特征、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的完全消失的社会现象是(D)A.民族组合B.民族分化C.民族同化D.民族融合15. 下列属于民族异态发展的表现是(ABC)A.民族发展极度缓慢B.民族发展停滞C.民族出现暂时倒退D.民族协调快速发展16. 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趋势是(CD)A.问题越来越多B.矛盾越来越尖锐C.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D.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日益增多17.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的区别是(ABCD)A.发生的时间不同B.发生的范围不同C.发生的结果不同D.实现的途径不同18. 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有(AB)A.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B.不同民族个体之间的关系C.同一民族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D.同一民族内部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19. 民族关系涉及的领域包括(ABCD)A.政治领域B.经济领域C.文化领域D.思想领域20. 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内负面因素有(ABCD)A.经济利益引发的摩擦B.文化差异产生的矛盾C.风俗习惯不同引发的风波D.宗教信仰差异产生的误会21.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国际负面因素有(ABCD)A.民族分裂势力B.宗教极端势力C.暴力恐怖势力D.泛民族主义2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ABCD)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互助D.民族和谐23.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C)A.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B.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C.民族间的差异和发展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灭D.各民族间在经济生活中还未实现共同富裕2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的论述中正确是的(D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已经完全消失B.社会主义时期,在一定条件下尚存的阶级斗争并不会再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C.社会主义时期,像私有制社会那种造成民族问题的许多社会因素依然存在D.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已经消失,民族问题的性质和以往已经不同了2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A )A.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事业B.解决东部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问题C.国家怎样向民族地区给予更多公共财政支持的问题D.各民族间由于某些思想观念引起的现实的矛盾和纠纷2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同时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政治和思想保障就是(A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B.保证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D.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27、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 ABC)A、民族利益B、民族权利 c、民族发展问题 D、民族矛盾问题28.要消灭民族压迫,就必须要首先消灭( CD)A.民族组合 B.民族同化C.剥削制度D.阶级压迫29.下列有关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论点正确的有(ABC)A.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社会原因B.民族压迫是一切剥削制度所奉行的民族政策的本质C.要消灭民族压迫和剥削,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D.阶级问题就是民族问题30.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根本社会制度,而(ABD )则是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
2017年6月中央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开卷)
试卷号:13582017年6月中央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开卷)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7月10日;2017年春期考试时间为2017年6月24日;适用于中央电大所有专业本科学员期末考试;该课程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50%)、终考手段为纸质(50%)。
一、单项选择题1.对佛教经典中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建设祖国为人民办好事,使人民安乐幸福”的新解释的是(C)。
A.弘一法师B.延参法师C.赵朴初居士D.青莲居士2.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A),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
A.科技人员和教员B.科技人员C.教员D.研发人员3.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A.夷狄B.族类C.夷族D.蛮夷4.我国有约3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B)。
A.1/2B.1/3C.2/3D.2/55.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D)。
A.西部开发B.手拉手行动C.阳光工程D.对口支援6.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帮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C.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B)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彻底解决民族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8.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D)。
A.氏族B.部落C.部落联盟D.民族9.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C)。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是一门研究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以及民族政策的学科,它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
考试题目通常包括对民族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民族政策的分析以及对民族问题的实际应用等。
以下是一份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
A. 社会B. 集体C. 集团D. 阶层答案:B2. 民族平等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 基本原则B. 次要原则C. 辅助原则D. 临时原则答案:A3. 在我国,民族自治区域分为()。
A. 自治县、自治乡、自治村B.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 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D. 自治区、自治市、自治镇答案:B4.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事业答案:C5. 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 保障少数民族权益B. 促进民族融合C.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 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包括:(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地区实行自治。
(3)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4)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5)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保障少数民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2. 阐述民族认同感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民族认同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和忠诚感。
它对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1)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能够增强个体对本民族的归属感,从而增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
(2)促进社会稳定: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减少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
电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 0分)1. (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 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 理论和政策兼纳D. 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睿2. 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
A. 夷狄B.族类C. 夷族D.蛮夷3. 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
A. 氏族B.部落 C 部落联盟 D.民族4. 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的关系。
A. 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5. 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
A. 自然因素B.文化因素C. 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6.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A.7B.8C. 11D. 147.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A. 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B. 自治机关的民族化C. 自治权的行使D. 自治机关的民主化8. 1950 年11 月24 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A.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 《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9. 21 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
A.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B. 平等、团结、互助C.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D.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0. 我国少数民族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 )种。
A. 12B. 13C. 14D. 15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1. 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
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358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开卷)2014年7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C.列宁 D.斯大林2.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同化。
A.自觉 B.自由C.自然 D.自愿3. 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
A.平等 B.团结C.互助 D.和谐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不同发展水平 B.不同历史传统C.政治利益 D.经济利益5.我国大陆地区的(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 24个 B.31个C.36个 D.41个6.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中央集权制 B.民主集中制C.地方自主制 D.政治协商制7. 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
A.西部开发 B.手拉手行动C.阳光工程 D.对口支援8.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 )上。
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B.民族语言的发展C.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D.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9.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满、回 B.回、壮C.满、壮 D.满、蒙10.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2015一、填充题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B.性质C.社会基础D.发展规律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 )。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BCE )。
A.民族团结的实现B.民族利益的照顾C.民族权利的保障D.民族经济的进步E.民族发展的促进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
国开作业民族理论政策与自治法-综合考核61参考(含答案)
题目: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选项A:回族选项B:壮族选项C:汉族选项D:蒙古族答案:壮族题目: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确立、巩固阶段是既包括当代中国各民族,也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已消失的民族题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三者的关系是()选项A:三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选项B:三者互相联系,辩证统一选项C:民族互助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选项D: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选项E: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答案:三者互相联系,辩证统一,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民族互助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题目:民族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共同的地域, 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题目: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题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是()选项A:民族平等是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和前提选项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促进民族平等和加强民族团结的目的和物质基础选项C:三者互为条件,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选项D: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保证选项E: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答案:民族平等是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础和前提, 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保证,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促进民族平等和加强民族团结的目的和物质基础, 三者互为条件,形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题目:在历史上,秦以后中国在政治上统一的时期占三分之一,分裂的时期占三分之二。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民族团结是一种和睦相处、患难与共、携手联合、友好合作的民族关系,它主要指各民族内部的团结。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只要是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所发生的问题,都应视为民族问题。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docx
D.民族间通婚情况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6.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
A.普遍性B.国际性C.不定性D.敏感性E.连锁反应性
7.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 )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
综合测试二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
否具有()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
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团结、互助、(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多个民族,居住在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
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A.10000 B.12000
C.3 000 D.1000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
以民族差别
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
4.当今世界,()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6.民族问题是随着(
)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7.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 )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1、民族2、种族3、民族同化4、民族问题5、民族平等6、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7、民族主义8、民族区域自治 9.民族风俗习惯10、宗教 11、民族观二、判断并改错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仅回答某一具体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问题,也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的问题。
()2、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四大要素的核心要素。
()3、同一种族可以分属不同民族,但同一民族不能分属不同种族。
()4、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
()5、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
()6、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一般只在两个民族之间进行。
()7、一切民族问题都可视为阶级问题。
()8、消灭了阶级便消除了民族问题。
()9、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应和民主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10、民族观是一个民族的观念,没有阶级性。
()11、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民族观就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
()12、要实现民族自主,就必须保证每个民族有自己单独的国家。
()13、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坚持本国利益至上。
()1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15.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
()16.“散居少数民族”是指居住在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
()17.自治机关只能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
( )18.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19.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不尊重这个民族。
()20.文字是语言产生的基础。
()21.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56种语言()22.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就是语言不平等。
()23、风俗习惯具有世代传承之特点。
()24、风俗习惯之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
()25、风俗习惯主要来源于宗教。
()26、风俗习惯对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27、消灭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28、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教徒可按自己的信仰干任何事情。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一、填充题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 )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 )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民族性 )的内容。
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 )、团结、互助、( 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 )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 )并存。
二、单项选择题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C)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C.民族群体之间D.民族个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B)决定的。
A.结构B.性质C.社会基础D.发展规律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A.平等B.团结C.互助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三、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 )。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BCE )。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是()。
A. 各民族一律平等B. 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C. 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D. 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答案:C2.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B.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共同发展答案:B3.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共同发展答案:C4.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B.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共同发展答案:C5.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B.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共同繁荣D.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共同发展答案:C6.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共同繁荣B.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D.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共同发展答案:A7.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C. 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D.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答案:D8.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任务是()。
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C. 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D.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答案:D9.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要求是()。
A.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共同繁荣B.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C.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D.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共同发展答案:A10.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特点是()。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
每题5分,共20分。
)l、民族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
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答: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
每题10分,共40分)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错误)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
(对)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错误)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
(错误)三、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三题选做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答:(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答:(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3、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答:(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卷一、解释题(要求只答要点,无需论述。
每题5分,共20分。
)l、民族答: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区域自治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的,在中央国家机关统一领导下的,遵循宪法规定的总道路向前发展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的,由多民族人民实行的地方自治。
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关系答: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实现真正民族平等的根本途径。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互为因果、条件、不可分割。
没有民族平等,就没有民族团结。
4、毛泽东关于民族消亡的论述答:首先是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消亡,而后是民族消亡,全世界都如此。
二、辨析题(要求先回答对错,再说明理由。
每题10分,共40分)1、在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就是宗教问题。
(错误)2、民族融合的结果即民族消亡。
(对)3、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错误)4、马克思主义及其无产阶级政党坚决支持民族同化。
(错误)三、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三题选做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l、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答:(1)旧的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2)各民族之间差异存在(3)各种利益矛盾在民族关系上有表现(4)阶级斗争仍然存在(5)民族差别特点存在2、试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答:(l)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民族理论基础(2)列宁、斯大林建立了完整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3)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3、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答:(l)少数民族干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与各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广大各民族群众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3)是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和取得彻底胜利的根本保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 、民族理论所回答的问题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
( )2 、民族理论是研究某一民族形成发展问题的学科。
( )3 、在一个统一国家里,只要有多民族存在,就必然产生民族问题。
( )4 、要解决民族问题,历代国家政权就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
( )5 、民族问题不是一个社会问题。
( )6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对象不包括中国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
( )7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8 、中国的民族情况和民族问题具有本国的特殊性。
( )9 、本学科既研究历史上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也研究现实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 )10 、本学科只研究国内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不研究世界的民族和民族问题。
( )1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但实践性不强的学科。
( )二、选择题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对象是 ( )A.民族和民族问题B.民族政策C.宪政问题2.民族理论不回答()民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问题,只回答()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问题。
A.一般、具体B.具体、一般C.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3、民族理论所回答的问题是()A.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B.某一民族形成发展问题C.某一民族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二章民族一、选择1、孙中山先生认为民族是由五种力构成的,这五种力是 ( )A.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C.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2.1913年,斯大林在()一文中提出了民族概念。
A.《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 B.《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C.《社会民主党怎样理解民族问题》3、民族的特征包括()。
A.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B.相同体质 C.相同文字4.民族共同语言一般是指()A.官场文牍语言B.民众的口头语言 C.仅仅是民族内部成员交流工具4.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体现了民族的A.共同语言特征B.共同心理素质特征C.共同经济生活特征D.共同地域特征5、识别民族的主要标准是()A.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B.共同服饰、共同体质C.共同宗教、共同文字6、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民族的发展可分为()种类型。
民族理论某与民族政策试题(开卷)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开卷)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 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政治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B. 经济发展D.社会发展2.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A. 1954 年B. 1965 年C. 1978 年D. 1987 年3. 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同化。
A. 自觉B.自由c.自然D.自愿4. 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A. 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C. 互助与互利D.和平与发展5. 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是()。
A. 民族平等团结B. 民族区域自治C. 民族经济发展D. 民族文化教育发展6. 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个。
A. 28B. 35C. 44D. 557. 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 彻底解决民族问题B.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 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A. 11C. 13B. 12D. 149. 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A. 原则性B.灵活性c.原则性和灵活性D.前瞻性10. 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
A. 自主、自立、自生B.自治、自养、自传C. 自办、自收、自支D.自立、自养、自强二、多项选择题1 1.民族理论()。
A. 是 -门综合性学科B.是 -门理论科学C. 是- -门实践科学D.是- -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12. 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1594A:奴隶制民族C. 资本主义民族E共产主义民族B. 封建主义民族D. 社会主义民族13. 以下属于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是()。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一、选择题1. 民族的定义主要是指:A. 共享相同地域的人群B. 具有共同语言、文化、历史的人群C. 拥有相同宗教信仰的人群D. 以上都是2.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A. 民族的起源和发展B. 民族的关系和矛盾C. 民族的权益和利益D. 民族的政策和管理3. 民族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保障民族平等权利B. 促进民族团结和和谐C. 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D. 所有以上目的4. 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是为了:A. 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B. 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C. 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D. 实现少数民族的自我管理5. 在中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繁荣D. 民族区域自治二、简答题1. 请简述民族的定义及其特征。
2. 描述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围。
3. 阐述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的意义。
4. 讨论民族自治地方的管理和运作机制。
5. 分析当前中国民族政策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三、论述题1. 论述民族问题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分析不同国家民族政策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3. 讨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政策应如何适应和调整以保护少数民族的权益。
4. 评述民族政策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5. 探讨民族政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政策促进民族平等与和谐。
四、案例分析题1. 以中国某民族自治区为例,分析该地区的民族政策实施情况及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选择一个国际案例,探讨某国的民族政策如何平衡民族多样性与国家统一性的关系。
3.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民族政策,讨论文化多元主义与民族同化政策的优劣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五、综合题1.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设计一份针对某一特定民族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说明其可行性和预期效果。
2. 假设你是一个政策制定者,讨论你将如何制定和实施一项旨在促进民族平等和社会发展的政策。
开放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多选题(排版)
民族多选A1937年在延安中央党校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参加培训的有()等族少数民族青年。
(ABC) A藏 B 彝 C 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帮人民大众发展其(ABCD)的建设事业。
A 政治B经济 C 文化 D教育2003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个共同指各民族(AB)。
A共同团结奋斗 B 共同繁荣发展B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哪些重要意义?ABCA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文 C有利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ABCDE5)。
A平等权利 B族籍权利C参政权利 D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E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及保持或改C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要原则有(ABC)A切实保障各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过程,恩格斯曾指出,即民族形成具体过程中的(A)、(C)、(D)式的途径。
A希腊人 C 罗马人 D德意志人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民族(A)因素、(B)因素和(C)因素A自身B社会 C自然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干部的主努力实现干部“四化”即(ABCD)。
A革命化B 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党和国家采取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言文字的政策的原因(AB)。
A这是涉及民族平等- B这是涉及民族自身-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ABCD)A 组织- B帮助- C 实行-D注重-等民族及其先民很早就活动在历史上称为“西域”的地区。
A 维吾尔 B 哈萨克多选民族融合的特点有(ABCDE)A长期性B缓慢性C自然过程D民族发展过程与接近过程的辩证统一 E特定性G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E)A民族性 B群众性 C传承性 D变异性 E敏感性各少数民族除(AB)族等通用汉文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习题
三、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和社会主义事业是同等重要的问题。
答: 错误。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是正确的。
所以对多民族的我国来说,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问题。
(2)但是,民族问题和社会主义事业是同等重要的问题的提法是错误的。
因为,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部分。
我国的民族问题只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解决。
(3)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但它与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相比毕竟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问题,决不能相提并论其重要性。
(1分)2.增强民族意识有利于民族发展。
答: 不完全正确。
(1)民族意识既具有积极的正功能,又具有消极的负功能。
(2)民族意识的增强,如果引导、调控得当,会有利于凝聚民族成员、维护民族生存与稳定、促进民族发展、协调民族关系。
(3)但民族意识的增强不能是无限度的,也不能偏离正常的方向,如果民族意识走向狭隘、保守、排它和极端利己,甚至演变为民族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对民族的发展是有害的。
3.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
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答: 正确。
(1)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民族问题的一段著名论述。
(2)这段话揭示了民族问题的根源和实质,揭示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社会革命问题的关系,指明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4.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都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答:不完全正确。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各民族之间关系不能说“都是”,而应说“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1)民族关系的性质是与民族发展程度相联系、受时代发展和社会性质制约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和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民族关系的基本性质是不同的。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不存在,实现了各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所以,各民族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开卷)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 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共10 分)1.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政治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B. 经济发展D. 社会发展2.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
A. 1954 年B. 1965 年C. 1978 年D. 1987 年3. 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同化。
A. 自觉B. 自由c.自然D. 自愿4. 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
A. 求同存异B. 和平共处C. 互助与互利D. 和平与发展5. 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是( )。
A. 民族平等团结B.民族区域自治C. 民族经济发展D. 民族文化教育发展6. 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 )个。
A. 28B. 35C. 44D. 557. 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 )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A. 彻底解决民族问题B. 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 贯彻党的民族政策D.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 )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A. 11C. 13B. 12D. 149. 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
A.原则性B. 灵活性c.原则性和灵活性D.前瞻性10. 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
A. 自主、自立、自生B. 自治、自养、自传C. 自办、自收、自支D.自立、自养、自强二、多项选择题1 1.民族理论( )。
A. 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 是一门理论科学C. 是一门实践科学D. 是一门交叉学科E 是一门新兴学科12. 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1594A: 奴隶制民族C. 资本主义民族E 共产主义民族B.封建主义民族D. 社会主义民族13. 以下属于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是( )。
A. 民族结构c.民族关系E. 社会环境B.民族素质D. 自然环境14. 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
A. 民族居住混杂状况C. 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E 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D.民族间通婚情况15. 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A. 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B.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c.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D.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E.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16. 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
A. 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D. 充分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权E. 积极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17. 少数民族干部是( )。
A. 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B. 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标志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D. 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E. 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18. 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历史的积淀、传递和演变中( )。
A. 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类型和模式B. 构成了各种独特的民族社会文化结构和制度形式c.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D.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功能E. 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19. 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A. 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进行民族识别B. 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的语言简志c. 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E. 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20. 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A. 文化原因B. 自然原因D. 历史原因c.经济原因E. 宗教原因三、填充题{写错别字不给分。
每空1 分,共15 分}2 1.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和主观上的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颤别确定的。
22. 民族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23. 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并存。
24. 民族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关系上。
25.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运动的一个原则。
26.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制度和制度、大形式。
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27. 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28. 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思想体系与|得分|评卷人|| 四、辨析题{29. 中国的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
3 1.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
32.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
33. 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
34. 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宗教宣传可以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无神论的宣传也可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
五、论述题(25 分)35. 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 分,共10 分)1. B6. C2.D7. 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 〈供参考)3. C8.A4. D9. C11. ABCD16. ABC12. ABCD 13. ABCDE 14. ABCD17. ABCDE 18. ABC 19. BCDE三、填充题{每空1 分,共15 分)2 1.民族特征民族意愿22. 消亡23.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24. 经济文化经济文化发展25. 民主5. A10. B2015 年1 月15. ABCDE20. ABCDE26. 民珠区域自治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27. 科学技术干部和理论干部28.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四、解桥题{每题5 分,共30 分}29. 对。
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现象、民族关系事关每个公民。
30. 错。
竞争也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一些消极因素和作用。
3 1.对。
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早形成的民族与最早出现的国家大体上是同时产生的,在民族形成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二者的存在和发展密切相关。
32. 错。
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多民族民主国家的一般普遍原则。
159833. 对。
经济基础是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物质前提,经济基础决定着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34. 错。
宗教教义的宣传即有神论的宣传,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应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如同无神论的宣传不应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一样,宗教宣传品也应该在规定的场所出售发放。
五、论述题(25 分)35. 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答: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5 分〉(1)民族问题关系到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是人民团结的重要标志。
民族问题的存在程度和解决状况,直接影响着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程度和状况。
(5 分)(2) 民族问题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社会稳定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
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为基础。
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发生的民族问题,会迅速影响到其他地区,波及影响面广,连锁反应大。
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和传播媒介现代化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5 分) (3)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
民族关系状况是国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
民族问题影响社会发展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5 分)(4) 民族问题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民族发展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不加速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会影响和制约整个中国的社会发展,那么国家的现代化社会发展也是不完整的。
(5 分〉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壤写在题中的捂号肉。
每小题1分,共1 0分}1.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λA. 马克思C. 列宁2. 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同化。
A. 自觉B. 自由c.自然D.自愿3. 2005 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λA. 平等B.团结C. 互助D.和谐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A. 不同发展水平B. 不同历史传统c.政治利益D.经济利益5. 我国大陆地区的(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A. 24 个B. 31 个C. 36个D.41 个6. 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A. 中央集权制B. 民主集中制c.地方自主制D.政治协商制B. 封建主义民族D. 社会主义民族〉等内部和外部条件。
B. 民族素质D. 自然环境7. 1979 年以来,国家己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
A. 西部开发B.手拉手行动C. 阳光工程D.对口支援8.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 )上.A. 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B. 民族语言的发展C. 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D. 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9. 我国55 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 满、回B. 回、壮C. 满、壮D.满、蒙10. 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