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箍筋设置规定
构造柱构造规范

构造柱构造规范编辑词条目录1基本内容目录1基本内容收起编辑本段基本内容基本内容一、构造柱最小截面为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可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宜适当加密,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450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二、7度时超过6层、8度时超过5层和9度区的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1φ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四、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二、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可不另设圈梁,但楼板应与相应构造柱用钢筋可靠连接。
一、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预制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
三、圈梁钢筋应伸入构造柱内,并有可靠锚固。
伸入顶层圈梁的构造柱钢筋长度不应小于35d。
五、现浇圈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宜小于120mm;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且不应小于80mm,板在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三、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四、房屋端部大房间的楼盖、8度时房屋的屋盖和9度时房屋的楼屋盖,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
一、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构造柱)或圈梁可靠连接,梁与砖柱的连接不应削弱砖柱截面,各层独立砖柱顶部应在两个方向均有可靠连接;二、坡屋顶房屋的屋架应与顶层圈梁可靠连接,檩条或屋面板应与墙及屋架可靠连接,房屋出入口处的檐口瓦应与屋面构件锚固。
三、不宜采用无锚固措施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一、8度和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宜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通长钢筋;二、9度时,除顶层外,其它各层楼梯间可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100mm厚的钢筋混浇土带,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15,钢筋不宜少于2φ10;三、8度和9度时,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长度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四、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栏板;五、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
构造柱钢筋绑扎规范要求

6.4 阳台处钢筋压扁:阳台下的圈梁为“L”形箍筋,吊装台 时必须注意保护,如碰坏,应将阳台吊起,修整钢筋后,再就位阳台。
6.5 构造柱伸出钢筋位移:除将构造柱伸出筋与圈梁钢筋绑牢 外,并在伸出筋处绑一道定位箍筋,浇筑完混凝土后,应立即修整。
3、绑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 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 筋,再铺长向钢筋。 (2)、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 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 部绑扎。如采用一面顺扣应交错变换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须
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 开放置。
构造柱钢筋配筋要求

构造柱钢筋配筋要求(三篇)篇⼀⼀、纵向钢筋规格与数量:构造柱纵筋不宜⼩于4Φ12,对于边柱、⻆柱不宜少于4Φ14。
在地震烈度为7度且层数超过6层、8度且层数超过5层、9度时,纵向钢筋应采⽤4Φ14。
构造柱的竖向受⼒钢筋的直径也不宜⼩于16mm。
布置与锚固:纵向钢筋应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箍筋规格与间距:构造柱箍筋最⼩直径采⽤Φ6。
在⼀般情况下,箍筋间距不宜⼤于250mm。
在地震烈度为9度时,箍筋间距不应⼤于200mm。
在柱上、下端⼤于等于h/6(h为层⾼)及⼤于等于450mm范围内,箍筋间距应加密⾄100mm。
布置要求:箍筋应沿柱的全⾼布置,且应封闭、连续。
三、其他要求钢筋级别:钢筋级别⼀般为1级钢。
混凝⼟保护层:构造柱的混凝⼟保护层厚度为20mm,且不得⼩于15mm,也不宜⼤于25mm。
构造柱截⾯:构造柱的最⼩截⾯可采⽤240×180mm,房屋四⻆的构造柱可适当加⼤截⾯尺⼨。
施⼯顺序:在施⼯时,应先砌墙后浇柱。
混凝⼟强度:构造柱的混凝⼟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
篇⼆⼀、纵向钢筋配置钢筋规格:纵向钢筋的直径通常不⼩于12mm,具体规格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对于较⾼的楼层或地震烈度较⾼的地区,纵向钢筋的直径可能需要适当增⼤。
钢筋数量: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数量应根据其受⼒情况确定,通常不少于4根。
在地震多发区或结构要求较⾼的情况下,纵向钢筋的数量可能需要适当增加。
钢筋布置:纵向钢筋应沿柱的全⾼均匀布置,不得有接头。
钢筋的间距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通常不⼤于200mm。
⼆、箍筋配置钢筋规格:箍筋的直径通常不⼩于6mm,具体规格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在需要较⾼抗剪承载能⼒的情况下,箍筋的直径可能需要适当增⼤。
钢筋数量与间距:箍筋的数量和间距应根据构造柱的截⾯尺⼨和受⼒情况确定。
箍筋的间距通常不⼤于200mm,但在柱的上下端、节点处或受⼒较⼤的部位,箍筋的间距可能需要适当加箍筋形式:箍筋应采⽤封闭式,即两端应弯成135°的弯钩,并与纵向钢筋紧密绑扎。
构造柱箍筋设置规定

构造柱箍筋设置规定砌体结构的构造柱是抗震主要的构造措施。
6mm直径,间距200mm(不能大于截面尺寸)。
在每层柱的上下端部500长度内箍筋加密。
框架结构的构造柱只是为加强填充墙、隔墙的稳定而设,6mm直径,间距200mm(不能大于截面尺寸)。
在每层柱的上下端部钢筋不需加密。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个温暖和谐永盛的家,一定有位胸怀大志,豁达大度,认真负责有担当的好男人。
一定有位温柔体贴,善良贤惠,尊老爱幼的好妻子。
一定有位知书达理,言传身教的好长辈。
具备这些,家成了宁静的港湾,温馨的家园,春风和煦,波澜不惊。
家的和谐美满,需要我们用心经营,需要我们在人生的航程中永远并肩前进。
才如此温馨如一,幸福永远。
人生犹如一场长跑,途中有磕绊和摔跤,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你就是一位成功者。
我们工作岗位,上有领导下有同事,整天生活一起,难免有口角,有矛盾,有委屈,有批评。
如果我们把心用在工作上,不计较,就少了很多杂念。
如果我们把委屈,当动力,把批评当鞭策,就少了很多烦恼。
工作不攀比,踏踏实实做事,安安分分做人,你一定是胜者。
上班钱多钱少不重要,重要是几年工作中,你涨没涨见识,有没有收获,阅历丰富胜过一切。
我们只有加倍付出努力,才会改变命运。
只有在起伏道上行走,才看得到更多的风景,只有经过摔倒后爬起来,才会有人生的更多成就。
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花香蝶自来。
同事之间懂得换位思考,夫妻之间懂得相互理解,婆媳之间懂得和谐沟通,你一定是位很受欢迎的人士。
会享受顺境,也要学会享受挫折,遇到困难勇往直前的人,你将来肯定赢得一片光明。
人们常说”水滴石穿“,强势像石,和善则是水,硬碰硬会导致两败俱伤,以柔克刚,才会达到想要的最佳效果。
鲜花总是在历经了冰雪严寒之后,才开放得更加绚烂;人生,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才干。
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才能赢得最美的笑颜,才能得到所有人的仰慕。
构造柱箍筋加密规范

03
构造柱箍筋加密的范围
加密高度范围
加密高度范围:在框架结构的顶层和底层,箍筋加密高度范围为净高1/3和450mm取大值。
加密间距:箍筋加密间距不宜大于100mm,且不宜小于6倍的纵筋直径。
加密方式:箍筋加密采用双肢箍或四肢箍,并应沿柱高设置。
保证结构安全性:构造柱箍筋加密能够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结构变形和破坏的可能性。
提高抗震性能:构造柱箍筋加密能够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满足规范要求: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构造柱箍筋需要进行加密处理,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保证工程质量:构造柱箍筋加密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构造柱箍筋加密,应及时进行整改,并重新进行验收。
汇报人:雪
感谢观看
仔细阅读图纸,确保了解构造柱箍筋加密的规范和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他们熟悉构造柱箍筋加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确保构造柱箍筋加密的施工图纸正确无误,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
确保使用的钢筋材料符合规范要求,避免使用劣质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箍筋的间距、数量和位置,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提高构造柱的承载能力
构造柱箍筋加密规范可以有效提高构造柱的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构造柱箍筋加密规范可以增强构造柱的抗剪切能力,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构造柱箍筋加密规范可以减少构造柱的变形和裂缝,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构造柱箍筋加密规范可以提高构造柱的承载能力,降低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满足抗震要求
构造柱设置规范

构造【2 】柱设置规范1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2. 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知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程度系梁;3.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知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程度系梁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代处,应设置构造柱5.当墙长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当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6.较大洞口两侧.无束缚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编辑本段设计规范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在砌体衡宇墙体的划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次序制成的混凝土柱,平日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1]为进步多层建筑砌体构造的抗震机能,规范请求应在衡宇的砌体内合适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衔接,配合加强建筑物的稳固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平日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重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构造柱平日设置在楼梯间的歇息平台处,纵横墙交代处,墙的转角丈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央部位要设构造柱.为进步砌体构造的承载才能或稳固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衡宇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须要设置在墙体的中央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关闭状.圈梁可以进步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平均沉降,圈梁的设置请求是宜持续设置在统一程度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切断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切断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从施工角度讲,构造柱要与圈梁地梁.基本梁整体浇筑.与砖墙体要在构造工程有程度拉接筋衔接.假如构造柱在建筑物.修建物中央地位,要与散布筋做衔接.构造柱不作为重要受力构件编辑本段设置原则1)应依据砌体构造系统砌体类型构造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固请求,以及其他功效或构造请求,在墙体中的划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构造衡宇宜按下列请求设置构造柱:(1)墙体的两头,(2)较大洞口的两侧,(3)衡宇纵横墙接壤处,(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斟酌构造柱受力时,或斟酌构造柱进步墙体的稳固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形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履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靠得住的衔接;3)下列情形宜设构造柱:(1)受力或稳固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恰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知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请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知足程度受力的请求.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固,和梁有关系.( 1)为进步多层建筑砌体构造的抗震机能,规范请求应在衡宇的砌体内合适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衔接,配合加强建筑物的稳固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平日就被称为构造柱.(2)在多层砌体衡宇,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感化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衔接,是因为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衔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 设置2 (6 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如许能增长横墙的联合,可以进步砌体的抗剪承载才能10 % —30 % ,进步的比例幅度固然不高但能显著束缚墙体开裂,限制消失裂痕.构造柱与圈梁的配合工作,可以把砖砌体朋分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痕在所包围的规模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大.砌体固然消失裂痕,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保持承载才能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构造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消失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程度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拦或延缓倒塌时光.以削减损掉.构造柱与圈梁衔接又可以起到相似框架构造的感化,其感化后果异常显著.在砌体构造中其重要感化一是和圈梁一路感化形成整体性,加强砌体构造的抗震机能,二是削减.掌握墙体的裂痕产生,别的还能加强砌体的强度.在框架构造中其感化是当填充墙长超过2倍层高或开了比较大的洞口,中央没有支持,纵向刚度就弱了,就要设置构造柱加强,防止墙体开裂.编辑本段抗震感化以唐山地震为例:唐山地震后,有3幢带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且与圈梁构成关闭边框的多层砌体衡宇,震后其墙体裂而未倒.个中市第一接待所接待楼的客房,衡宇墙体均有斜向或交叉裂痕,滑移错位显著,四.五层纵墙大多倒塌,而设有构造柱的楼梯间,横墙虽也每层均有斜裂痕,但滑移错位较一般横墙小得多,纵墙未倒,仅三层有裂痕,靠内廊的两根构造柱都遇损坏,以三层柱头最轻微,靠外纵墙的构造柱损坏较轻.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多层砌体衡宇的抗震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感化.多层砌体衡宇应按抗开裂和抗倒塌的双重准则进行设防,而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则是个中一项重要的抗震构造措施. 黑龙江省的很多地区根本裂度为6~7度,位于这些地区的多层砖混建筑均需设防,抗震构造柱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衔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分散的部位.其设置依据衡宇地点地区的烈度.衡宇的用处.构造部位.和承担地震感化的大小来设置.因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感化重要在于对墙体的束缚,构造断面不必大,但须同各层纵横墙的圈梁衔接,无圈梁的楼层亦须设置配筋砖带,才能施展束缚感化,关于抗震柱的设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作了具体的划定.抗震设计时多层通俗砖.多孔砖衡宇的构造柱应相符下列请求:1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0mm×180mm, 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高低端宜恰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衡宇四角的构造柱可恰当加大截面及配筋.2 构造柱与墙衔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3 构造柱与圈梁衔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高低贯通.4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本,但应伸入室外埠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本圈梁相连.5 衡宇高度和层数接近表7.1.2的限值时,纵.横墙内构造柱间距尚应相符下列请求:1. 横墙内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层高的二倍;下部1/3楼层的构造柱间距恰当减小;2. 当外纵墙开间大于3.9m时,应另设加强措施.内纵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2m.[2]编辑本段马牙槎与构造柱衔接处的墙应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偏向的尺寸不应超过300mm或5皮砖高,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端,应先退落后,进退相差1/4砖.编辑本段工程量构造柱是为加固墙体,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的柱子.起首,依据图纸统计图各类型号构造柱的数目,然后按下述公式盘算混凝土和钢筋工程量.1.混凝土工程量:柱高*断面面积*柱根数=(m3)式中:柱高——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面高度,或自地圈梁顶面至屋顶圈梁顶面高度.2.钢筋工程量:主筋:主筋长*根数*比重(kg/m)*柱根数=(kg)箍筋:(柱断面周长-8*破坏层厚度+2弯钩增长长度)*((柱高-2*破坏层厚度)/箍筋间距@)*比重(kg/m)*柱根数=(kg)式中主筋长=柱高+伸入地圈梁长+高低的直钩长+42.5dn (n为层数)3.有马牙槎的构造柱有的构造柱有马牙槎,其宽一般为60mm.其模板面积=(构造柱宽+马牙槎宽)*柱高混凝土体积=柱底面积*柱高=【(柱截面长+2*马牙槎/2)*墙厚】*柱高4.构造柱的盘算规矩:1,构造柱只实用先砌筑墙后浇注的情形,如构造柱为先浇注后砌墙者,不论断面大小,均按周长1.2米以内捣制矩形柱定额履行.墙心柱按构造柱定额及响应解释履行.2,构造柱按全高盘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内体积盘算.。
构造柱设置规范

构造柱设置规范构造柱设置规范1 、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m,180(或190)厚墙超过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2、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3、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5、当墙长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4、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编辑本段设计规范第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丈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
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
农村建房构造柱设置要求

农村建房构造柱设置要求篇一农村建房构造柱设置要求为啥要跟大伙唠唠农村建房构造柱设置要求这事儿呢?咱农村盖房子那可是大事儿,要住得安稳、舒心,这构造柱可不能马虎。
你想想,要是房子不结实,遇到个刮风下雨,甚至是小地震啥的,那不得担惊受怕?所以啊,把这构造柱设置好,就是给咱的家上了一道保险!先说这位置要求,**房子的四角得有构造柱吧?**这就好比人的四肢,得稳稳撑住。
还有呢,纵横墙交接的地方,也得来一根,这就像是关节,得牢固连接。
那长度超过 5 米的墙体中间,也得安排上,不然墙太长容易晃悠,你说是不是?再说说这尺寸要求,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可不能小了,**宽度和高度都不能小于 240 毫米**,这就跟人的腰板一样,得够粗够壮才有劲。
纵筋一般不少于 4 根,直径不小于 12 毫米,箍筋间距不大于 250 毫米,这就好比给构造柱穿上了结实的“铁衣”。
还有这材料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可不能低于 C20 ,这就像是给构造柱吃了“大力丸”,让它更有力量。
钢筋得是合格的产品,可别为了省钱买那些劣质的,到时候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
要是不按照这些要求来,那后果可严重了!房子不结实,住着不安全,万一哪天出点事儿,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啊,大伙盖房子的时候,一定得把这构造柱设置要求放在心上,可别不当回事儿!篇二农村建房构造柱设置要求嘿,咱今天就好好聊聊农村建房构造柱设置要求这档子事儿!为啥要聊?很简单,房子要盖得好,构造柱得弄明白!现在农村生活好了,房子越盖越漂亮,可要是构造柱没整到位,那漂亮也只是表面,心里能踏实吗?先说这间距要求,**相邻构造柱的间距不能大于 4 米**,为啥?太宽了柱子撑不住啊!就像排队站岗,间距太大,防线不就容易破了?还有啊,楼梯间的四角也得有构造柱,不然上下楼梯都提心吊胆的。
再讲讲这连接要求,构造柱要与圈梁可靠连接,这就好比手拉手,得紧紧拉着才有劲。
而且,构造柱的纵筋要上下贯通,不能断开,这就像一条线,断了可就没用啦。
构造柱钢筋绑扎规范要求

3.1.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 平直长度不小于 10d(d 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 135°。
3.1.2.4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 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 或 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 接后再绑扎)。
3.2.4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GB50204·2)对钢筋搭接的有关要求。
3.2.5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 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3.2.6 楼梯间、附墙烟囱、垃圾道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梁钢筋被 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不同的高低圈 梁钢筋,应按设计要求搭接或连接。
(6)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 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焊 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 范的规定。
(7)、由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 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8)、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 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 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3.1 构造柱钢筋绑扎: 3.1.1 工艺流程: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塔接筋 →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 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3.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 3.1.2.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一、框架结构填充墙: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2010第13.3.4-4条:墙长大于5m 时,墙顶与XXX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这与12ZG003第38页要求相同。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2011第 6.3.4条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脱开或不脱开方法。
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脱开的方法。
1当填充墙与框架采用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规定:2)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宜不大于20倍墙厚且不大于4000mm,柱宽度不小于100mm。
柱竖向钢筋不宜小于~10,箍筋宜为rTR 5,坚向间距不宜大于400mm。
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时不小于30d,焊接时(单面焊)不小于lOd (d为钢筋直径)。
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不小于15mm的缝隙,用硅自同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
当填充墙有宽度大于2100mm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不小于50mm的单筋混凝土柱;2当添补墙与框架接纳不脱开的方法时,宜符合下列划定:2)当填充墙有洞口时,宜在窗洞口的上端或下端、门洞口的上端设置钢筋泪凝土带,钢筋?昆凝土带应与过梁的混凝土同时浇筑,其过梁的断面及配筋由设计确定。
钢筋混凝土带的1昆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当有洞口的填充墙尽端至门窗洞口边距离小于240m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门窗框;3)添补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墙顶与XXX有拉接措施,墙体中部应加设构造柱;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毗连的水平系梁,墙高超过6m时,宜沿墙高每2m设置与柱毗连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
6.5.2衡宇顶层墙体,宜根据情况采纳下列措施:7。
女儿墙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应伸至女儿墙顶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压顶整浇在一起;12g614-1第17页规定门洞大于2100mm时门洞两边设置构造柱。
300想00的构造柱钢筋箍尺寸

根据当前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xxx-2010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xxx-2010的相关规定,构造柱的钢筋箍尺寸需要进行合理计算和设计,以确保构造柱在承受荷载时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一、构造柱的钢筋箍设计原则1.1 确定箍筋的数量和间距构造柱的钢筋箍设计应满足以下原则:(1)按照构造柱的设计荷载和受力状态合理确定箍筋的数量;(2)箍筋的间距应根据构造柱的尺寸、受压钢筋的直径和箍筋的材料等因素进行计算确定。
1.2 箍筋的截面积和受力性能构造柱的钢筋箍应具有足够的截面积和受力性能,能够满足构造柱在受力时的要求,防止发生局部破坏和屈服。
二、构造柱的钢筋箍尺寸计算2.1 确定箍筋的截面积根据构造柱的设计荷载、受力状态和箍筋的材料强度等因素,计算箍筋的截面积。
2.2 确定箍筋的间距根据构造柱的尺寸、受压钢筋的直径和箍筋的材料强度等因素,计算箍筋的间距。
2.3 核对箍筋设计是否满足要求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核对构造柱的钢筋箍尺寸设计是否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构造柱在受力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三、构造柱的钢筋箍加工和施工注意事项3.1 加工工艺要求在加工构造柱的钢筋箍时,要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进行加工,确保箍筋的截面积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3.2 施工质量控制在构造柱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钢筋箍的安装和固定质量控制,确保箍筋的位置准确、间距一致,避免出现偏差和质量问题。
3.3 箍筋的防锈处理构造柱的钢筋箍在加工和施工完成后,要进行防锈处理,确保箍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腐蚀和损坏,影响构造柱的使用寿命和承载性能。
构造柱的钢筋箍尺寸设计和施工是保障其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计算、加工和施工,确保构造柱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3.4 定期检查与维护除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构造柱的钢筋箍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原则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原则填充墙设置构造柱的规范1、构造柱的定位详建筑图。
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1)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
2)长度超过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
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00(100)x200,配筋4ф12(4ф10),ф6@200,上下端400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加密到100。
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内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
2、砌体填充墙端部并无结构墙、柱时,应当设置结构柱;当墙长少于5m(墙薄不大于120为4m)而并无中间横墙或立柱亡兄时,应当在墙长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结构柱。
3、砌块墙与结构柱或混凝土墙交接处,应在柱或混凝土墙内预留拉结钢筋,每隔500mm或两皮砌块间设2根6.5拉结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应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小于10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应通长设置。
4、规范建议,结构柱应当上下两端可信锚入梁中,恰当作法必须就是在好像梁混凝土之前留出结构柱纵筋。
这一点在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规范,且贪心其实不然,广泛很难努力做到。
在柱下端梁中留出情况尚好,而在上端梁中,95%都就是不能留出的。
作法就是:柱纵筋先伸至梁底,事后在梁底适当边线挖四个孔,将四根插筋填入,然后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内模相连接。
5、(1)构造柱在框架砌体填充墙中的作用和构造要求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作用与多层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一样,即将较长的填充墙沿长度方向用构造柱分开,由框架柱、上一f水平横梁和构造柱形成填充墙的半封闭边框,并使填充墙构成几片具有半封闭边框的墙体,这就有如对墙体提了一个横向和纵向的“套箍”一样,对墙体起至约束促进作用。
即使填充墙脱落,也不致堆放解体,仍然可以确保其足够多的稳定性。
但它与多层砌体房屋中结构柱相同的就是,结构柱本身不已连续。
故这一促进作用的同时实现,一方面建议墙与柱应当可信联结,墙与上部梁用横砌砖稳固挤紧;另一方面建议结构柱与上下梁也应当可信亡兄,同时建议结构柱无法对主体框架结构导致有利影响,例如制止上下梁的横向相对变形,导致上下梁的脱落等。
填充墙构造柱设置的原则

填充墙设置构造柱的规1、构造柱的定位详建筑图。
如建筑图上未表示,施工中按以下原则设置:1)宽度大于2m的洞口的两侧。
2)长度超过 2.5m的独立墙体的端部。
构造柱断面为墙厚200(100)X200,配筋4ф12(4ф10),ф6200,上下端400长度围,箍筋间距加密到100。
构造柱的钢筋应锚入梁板上下各一个锚固长度。
2、砌体填充墙端部无结构墙、柱时,应设置构造柱;当墙长超过5m(墙厚不大于120为4m)而无中间横墙或立柱拉结时,应在墙长中间部位设置混凝土构造柱。
3、砌块墙与结构柱或混凝土墙交接处,应在柱或混凝土墙预留拉结钢筋,每隔500mm或两皮砌块间设2根6.5拉结钢筋,伸入墙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应小于7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小于1000m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应通长设置。
4、规要求,构造柱应上下两端可靠锚入梁中,正确做法应该是在倒梁混凝土之前预留构造柱纵筋。
这一点在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严,且偷懒怕麻烦,普遍很难做到。
在柱下端梁中预留情况尚好,而在上端梁中,95%都是不会预留的。
做法是:柱纵筋先伸至梁底,事后在梁底相应位置凿四个孔,将四根插筋插入,然后用环氧树脂锚固,最后将上部插筋与下部纵筋搭接连接。
5、(1)构造柱在框架砌体填充墙中的作用和构造要求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其作用与多层砌体结构中的构造柱一样,即将较长的填充墙沿长度方向用构造柱分开,由框架柱、上一F 水平横梁和构造柱构成填充墙的封闭边框,使填充墙形成几片带有封闭边框的墙体,这就犹如对墙体加了一个竖向和横向的“套箍”一样,对墙体起约束作用。
即使填充墙开裂,也不致散落解体,仍然可保证其足够的稳定性。
但它与多层砌体房屋中构造柱不同的是,构造柱本身不连续。
故这一作用的实现,一方面要求墙与柱应可靠连结,墙与上部梁用斜砌砖牢固挤紧;另一方面要求构造柱与上下梁也应可靠拉结,同时要求构造柱不能对主体框架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如阻止上下梁的竖向相对变形,造成上下梁的开裂等。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一、框架结构填充墙:1、抗震规范第13.3.4: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1、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2、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3、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600设2A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沿墙全长贯通。
4、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钢筋构造柱;墙高超过4m时,墙体半高宜设设置与柱相连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5、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3:框架填充墙:考虑水平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地震作用按《抗震》非结构构件的规定计算。
在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填充墙的使用年限和主体结构相同,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填充墙的构造设计规定:1、轻质块体材料其强度等级:自承重的空心砖、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空心砖:MU10、MU7.5、MU5、MU3.5;轻集料混凝土砌块:MU10、MU7.5、MU5、MU3.5;2、填充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M5(Mb5、Ms5);3、填充墙的墙体厚度90mm;4、用于填充墙的夹心复合砌块,两肢块体之间应有拉结;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开脱或不开脱方法。
有抗震设计要求时宜采用填充墙与框架开脱的方法。
(不开脱是指框架与砌体之间有砌体加钢筋相连接,梁和墙顶也紧密连接,反之为开脱)采用开脱的方法:1、填充墙两端与框架柱、填充墙顶面和框架梁之间流出20mm的间隙;2、填充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柱间距20倍墙厚,且4m,柱宽100;柱竖向钢筋A10,箍筋宜为A R5,竖向间距400;竖向钢筋与框架梁或其挑出部分的预埋件或预留钢筋连接,绑扎接头30d,焊接时(单面焊)10d;柱顶与框架梁(板)应预留15的缝隙,用硅胶或其他弹性密封材料封缝;当填充墙有宽度2100的洞口时,洞口两侧应加设宽度50的单筋混凝土柱;3、填充墙宜卡入设在梁板底及柱侧的卡口铁件内,墙侧卡口板的竖向间距500,墙顶卡口板的水平间距1500;4、墙体高度超过4m时,应在墙高中部设置与柱连通的水平系梁。
构造柱设置要求

5构造措施5.1 构造柱5.1.1 多层粘土砖房设置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
纵向钢筋可采用4φ12;箍筋采用φ4~φ6,其间距不宜大于250mm。
当设防烈度为7度时,多层砖房超过六层;8度时多层砖房超过五层及9度时,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房屋四角的构造柱截面和钢筋可适当增大。
为便于检查混凝土浇灌质量,应沿构造柱全高留有一定的混凝土外露面。
若柱身外露有困难时,可利用马牙槎作为混凝土外露面(图5.1.1)。
5.1.2 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连接。
在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450mm或1/6层高,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5.1.3 墙与构造柱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高度不宜超过300mm(图5.1.3),且应沿高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m。
5.1.4 构造柱可不必单独设置柱基或扩大基础面积。
构造柱应伸入室外地面标高以下500mm。
5.1.5 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进深梁墙垛处时,应将构造柱与进深梁连接。
构造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进深梁连接节点构造可按图5.1.5(a)采用;与预制装配式进深梁连接节点构造可按图5.1.5(b)采用;当使用预制装配式叠合梁时,连接节点构造可按图5.1.5(c)采用。
5.1.6 与构造柱连接的进深梁跨度宜小于6.6m。
对截面高度大于300mm的进深梁,在梁端各1.5倍进深梁截面高度范围内宜加密箍筋。
梁端进行局部抗压计算时,宜按砌体抗压强度考虑。
当进深梁跨度大于6.6m时,应考虑构造柱处节点约束弯矩对墙体的不利影响。
5.1.7 当预制进深梁的宽度大于构造柱的宽度时,构造柱的纵向钢筋可弯曲绕过进深梁,伸入上柱与上柱钢筋搭接。
当钢筋的折角小于1/6时,可采用图5.1.7(a)的搭接方式。
当钢筋的折角大于1/6时,可采用图5.1.7(b)的搭接方式,且参照本规程第5.1.2条加密箍筋。
构造柱设置规范

构造柱设置规范1、当无混凝土墙 ( 柱) 分隔的直段长度 ,120( 或 100) 厚墙超过3.6m,180( 或 190) 厚墙超过 5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2、 120( 或 100) 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 3 米时 , 开洞宽度小于等于 2.4m, 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3、180( 或 190) 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 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4、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5、当墙长大于 8m(或墙长超过层高 2 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6、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 4 、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 2Φ6@500,沿墙体全长贯通编辑本段设计规范第 2.1.14条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 GZ)。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 , 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构造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丈处,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要设构造柱。
为提高砌体结构的承载能力或稳定性而又不增大截面尺寸,墙中的构造柱已不仅仅设置在房屋墙体转角、边缘部位,而按需要设置在墙体的中间部位 , 圈梁应设置成封闭状。
圈梁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抵抗不均匀沉降,圈梁的设置要求是宜连续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不能截断,不可避免有门窗洞口堵截时,在门窗洞口上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伸入支座不得小于 2倍的高度(为被堵截圈梁的上平到附加圈梁的下平),且不得小于 1000mm,过梁设置在门窗洞口的上方,宜与墙同厚,每边伸入支座不小于2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