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课程大纲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代码]04018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分[总学时]48 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计算机基础(二)课程介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互联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的技术手段还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该课程注重于开发出满足用户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原则、技术和工具,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基础课。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从管理、组织和技术等多个角度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了解组织如何使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组织控制以及业务流程有效结合在一起,获得竞争优势。

授课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各种应用系统的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案例中,讨论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控制、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要求第一,知识、能力素质基本要求知识要求:掌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从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到实施各个阶段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

能力素质要求:掌握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开发步骤、具有运用所学管理信息系统知识挖掘出企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的能力.第二,教学模式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是本门课程的一个特点,所以,将课堂理论教学、案例启发教学、课外调研、课后指导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INDE2009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学分/54学时开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先修课程:数据库、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高级程序设计后续课程:无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窦云霞大纲执笔人:窦云霞大纲审核人:杨宏兵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材培育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的课程,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信息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信息是宝贵的资源、无形的财富、决策的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到管理思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是本课程依赖的环境与背景。

教学目标:了解MIS的功能和作用;掌握MIS开发要点;熟知MIS结构;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数据搜集、加工和利用的知识,取得管理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重点了解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知道如何按照管理任务向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提出设计要求,并配合他们成立信息系统,为管理决策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派(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难点内容:∆)1、信息系统概述(6学时)1.1信息化与管理1.2系统与信息系统1.3管理信息系统1.4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式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6组织与信息系统;1.7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1.8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管理挑战1.9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成立目标及要求:1)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掌握信息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3)掌握了解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讨论内容: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2、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及重要性(3学时)2.1通信、互联网与无线技术2.2商务智能基础2.3实现卓越运营和亲近客户2.4数字化市场与数字化商品目标及要求:1)了解现今商业世界的通信和网络;2)了解通信网络、互联网和企业网络,了解无线革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3)掌握商务智能基础,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公司绩效和决策;4)了解现代ERP系统、SCM系统和CRM系统;5)了解电子商务及移动电子商务。

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大纲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分:理论48学时,3学分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课程教学目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和机制,建立信息思维,掌握以资源管理的方式对组织的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绪论全面了解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了解信息、信息资源、知识、情报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了解信息技术;了解课程背景。

1、学习《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意义2、明确本课程的课程内容、学习方法3、介绍信息资源管理含义4、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认识(二)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思想与特征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内涵;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了解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对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认识。

1、介绍西方学者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认识2、介绍中国学者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认识3、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内涵4、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三)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相关的信息基础技术、信息主体技术;了解IT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基本掌握企业IT战略规划的含义和过程。

1、IT介绍2、IT与企业竞争优势3、IT管理(四)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了解企业内部、外部信息流;掌握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掌握信息需求的含义、信息需求分类、企业信息需求的复杂性和层次性。

理解信息源的集中与分散的分布规律;掌握信息收集的基本方法。

掌握信息组织含义;掌握分类组织法和主题组织法;掌握信息存储应该注意的问题。

掌握信息开发的含义;掌握信息开发的原则;了解信息开发的步骤;了解信息开发的方法类别。

1、信息资源流2、介绍信息资源管理过程3、信息需求分析4、信息源分析5、信息收集6、信息组织7、信息存储8、信息开发9、信息传播和利用(五)信息资源集成管理掌握集成的含义和本质;了解信息资源集成;认识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掌握SCM的集成管理思想;了解SCM的产生背景及其要解决的问题;了解供应链的类型。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信息管理导论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3.课程类别:必修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5.总学时:45学时6.总学分:3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该课程是信息管理学专业的基础学科,应使学生掌握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的基础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使学生充分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管理对社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从整体上认识信息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信息资源 (9学时)教学内容:资源的涵义、分类、属性;信息及其特性;信息资源提出的背景和条件、信息资源的内涵、信息资源的特性、信息资源的测度以及信息资源与生产力集财富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资源、信息、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了解资源的涵义、分类和属性;信息的含义、特性和作用;信息资源的特性、测度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的广义概念,信息与相关概念区别联系。

2.第二章信息社会 (5学时)教学内容:社会信息环境、信息社会与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一般知识、中国社会信息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社会信息文化的内涵及现在意义。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中国信息化状况、社会信息化测度方法。

3.第三章信息交流 (8学时)教学内容: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点、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信息交流的基本结构、信息交流的基本类型、社会信息交流中的矛盾和障碍。

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理解信息交流的含义、基本原理、模式、结构、以及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情况。

教学重点:信息交流的作用、信息交流模式设计。

教学难点:信息交流的障碍与矛盾分析。

4.第四章信息技术(6学时)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发展简史、信息技术的类型;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带来的负面问题(信息污染、计算机病毒、知识产权纠纷、侵犯工业产权、侵犯隐私权、网络犯罪、侵犯信息主权);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791A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32学分 2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Ⅰ大纲本文一、课程内容(一)信息资源1.资源:资源的涵义、分类、属性。

2.信息:信息的定义、特征。

3.信息资源概述(二)信息社会1.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2.中国信息化的道路3.信息文化与现代社会(三)信息交流1.信息交流原理2.社会信息交流(四)信息管理1.信息管理概述2.信息管理者的职业地位3.信息管理的理想和发展趋势(五)信息资源技术管理1.信息技术2.信息技术的作用3.信息技术带来的问题4.技术与社会发展(六)信息资源人文管理1.信息政策2.信息法律3.信息道德(七)信息资源经济管理1.信息资源经济管理概述2.信息资源经济管理的手段3.信息产业4.信息商品5.信息市场(八)信息组织1.信息组织原理2.信息组织方法(九)信息系统1.信息系统概述2.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1(十)信息管理方法论1.信息管理方法论2.信息管理方法二、课外作业与习题每一章布置2~3道习题供学生课外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习题来源可从教材或相关参考书中选取。

题型包含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问答题、应用题、作图题和论述题等。

对于每次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在课堂上予以讲解,必要时安排专门的习题课。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随时提问,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课程中的某些重点和难点问题灵活组织课堂讨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巩固教学内容。

三、实验无四、实习或上机内容无五、课程设计内容无六、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信息管理导论》,谭祥金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管理信息系统》,周德荫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王成钧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Ⅱ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信息管理属于人类管理活动的一部分。

物质、能源和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直接的生产活动,在不同时期这三种资源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教案大学一年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教案大学一年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教案大学一年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大纲教案:大学一年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大纲一、引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当今信息化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大一学生全面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升他们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能力,包括:1. 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熟悉常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具和软件;4. 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案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信息管理导论- 信息管理概述-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 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信息系统概论- 信息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3. 组织信息管理- 组织结构与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 知识管理与信息共享4.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 数据库安全与保护5. 网络与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和通信协议 - 网络安全与风险管理-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6.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项目管理与软件工程- 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提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

2. 作业与项目:布置相关作业和项目,考察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实践能力。

3.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核。

六、参考教材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导论》,作者:XXX2. 《数据库系统概论》,作者:XXX3.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者:XXX七、其他要求1. 学生需自备笔记本电脑,并安装相关软件。

管理与信息化复习大纲(新版)

管理与信息化复习大纲(新版)

管理与信息化复习大纲(2013春季入学第2阶段)第一章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管理1.什么是数据、信息、知识?他们之间的关系。

答:数据(data)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如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

或者说,数据是通过物理观察得来的事实和概念,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的地方、事件、其他对象或概念的描述。

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通俗地讲,信息就是有用的消息。

知识是指用于生产的信息(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information)是处理过的、并以有意义的形式给出的数据,数据是构成信息的构件。

信息=数据+数据处理从形式上看,它们是原料和制品递进的关系,从载体上看,是客观物质存在和大脑精神存在的关,信息是客观存在的,而知识存在人们的大脑中,属于认识的范畴。

2.信息有哪些特点?答:客观性,依附性(寄载性),指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存在。

可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开发性,价值的不定性:同样的信息对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价值。

时效性、可传输性、可增值性3.信息的客观性。

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信息确实可以被感知,信息的可识别性、信息的可度量性。

4.信息的时效性。

答:信息的时效性就是信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效力,说白了就是这个信息过期没过期。

信息发出到使用的时间长短,信息传递的速度,信息使用的快慢与使用程度的高低。

5.什么是信息化?答: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

信息化指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教案模板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教案模板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教案模板示例1:《信息化管理与运作》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运作过程。

3. 理解信息化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4. 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管理思维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信息化管理概述- 信息化管理的定义和概念- 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基础2. 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与运作过程- 信息化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价值- 信息化管理的运作过程和方法3. 信息化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信息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4. 信息化管理思维与技能培养- 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管理思维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信息化管理技能和实践能力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介绍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案例,讨论实际问题。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信息化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3.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模拟实践活动,提升信息化管理的技能。

四、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检测学生对信息化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信息化管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信息化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掌握。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 课外阅读:相关信息化管理案例和研究论文供学生深入了解和研讨。

六、教学安排教学时间:共计20个课时1. 第1-2课时:信息化管理概述2. 第3-5课时: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与运作过程3. 第6-8课时:信息化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4. 第9-10课时:信息化管理思维与技能培养5. 第11-13课时: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6. 第14-17课时:实践操作和实验7. 第18-20课时:复习和总结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概念、作用、运作过程和挑战。

2. 教学难点: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和实践活动的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是工商管理专业乃至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由于学生普遍接触企业实践很少,加上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学生管理类学科知识基础较好,但计算机语言能力技术基础较薄弱,导致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模型和系统开发原理理解都存在很大障碍。

如何立足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环境与社会需求变化,结合学生本身的特征,创新专业特色课程内容便成为一大挑战。

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专业特色课程群建设项目的资助下,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特点和课程教学的需要,在既有的课程或教案基础上,融入创新要求的内容,为使专业学生具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和素质等,作者编著了本教材。

本教材每章从案例导入开始,引入具体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在每章理论和方法阐述后,设计本章小结和练习题目,帮助巩固本章知识。

最后每章还设计一个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应用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献资料,主要参考书籍及研究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在此对相关文献作者表示感谢。

另外,祁明烨、李彩桥、张艺、张弘扬、史曼飞、阮含含、崔彦娟等参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料收集等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作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
系统专业、经济类及管理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也可作为信息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专业培训教材,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决策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相关领域应用和设计开发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有学习参考价值。

管理信息系统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不吝赐教。

13《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13《信息管理概论》教学大纲

《信息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课程代码: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艺, 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今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4.学时与学分学分: 2 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实践学时: 05.先修课程无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教材名称: 《信息管理基础》岳剑波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主要参考书:《信息管理基础》赵泉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信息管理导论》谭祥金党跃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主要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要求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多媒体要求: 多媒体教学占80%8、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书面作业+考勤)2.期末闭卷笔试3.总成绩= 笔试成绩(70/100)+ 平时成绩(30/100)9、课外自学要求开课期间阅读相关信息资源管理的书籍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环节, 达到以下基本要求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内涵了解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了解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 信息行为论和信息交流论, 信息产品开发与流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了解信息产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信息化的基本概念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及大概内容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管理的科学基础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简论第二节信息管理的信息科学基础第三节信息管理的管理科学基础第四节走向信息管理科学第二章信息管理的技术基础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技术概论第二节信息处理技术第三节通信技术第三章信息行为论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需要和信息动机第二节用户的信息行为第四章信息交流论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的表述——符号和编码第二节信息交流模式第三节社会信息流第五章信息产品的开发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采集第二节信息整序第三节信息分析第六章信息产品的流通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服务第二节信息市场第七章信息系统管理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系统工程第二节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第三节现代信息系统管理的发展第八章信息产业管理重点:难点:第一节信息产业理论第二节信息产业管理基础第三节信息产业政策第四节信息化四、教学学时分配大纲制定者:大纲审订者:大纲批准者:2007年5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管理》大纲:
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化全员培训、信息化效益评价、信息化标准规范等);
第一章信息化管理基础:
生产与运作内容、目标与基本问题,生产类型,先进生产制造技术等主要内容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
1、信息资源的概念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
2、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
3、掌握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各环节的基本过程和主要方法
第三章信息化规划
1、经营管理战略和信息化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
2、掌握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第四章信息化组织
1、信息化组织的含义、意义、影响和基本任务
2、信息化组织机构的概念、职能
3、信息化组织机构的岗位设置及设置原则
4、CIO机制的产生背景、具体含义
5、CIO的任职资历要求
第五章信息化项目管理
1、信息化项目管理的含义、类型、特征
2、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3、信息化项目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阶段的工作内容及相应的管理工具
第六章信息系统运作
1、信息系统运作的案例
2、信息系统运作的基本概念、内容和过程
3、信息系统操作与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的内容和过程
第七章信息化评价
1、信息化评价的概念、类别和意义
2、信息化评价的基本步骤
3、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测评方法
4、用于信息化过程绩效评价的COBIT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