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针织工艺流程
针织面料生产工艺流程

针织面料生产工艺流程针织面料是指用针织机将纱线进行交织而成的一种布料。
它具有柔软、舒适、透气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下面是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1. 编织工艺针织面料的生产首先需要进行编织。
编织工艺一般分为横机编织和经编织两种。
其中,横机编织是指将纱线通过针织机的横向运动进行编织,常见的有针织机、圆机等;经编织是指将纱线通过针织机的纵向运动进行编织,常见的有经编织机、梭织机等。
2. 染色工艺编织好的面料会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工艺通常包括进一步清洗面料、染色、漂洗、除渍等步骤。
染色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单色染色、多色染色、印花等处理。
不同的面料材质对染色工艺也有要求,如棉、麻类面料要求染色色牢度好,毛纺类面料要求颜色均匀。
3. 化工整理工艺染色后的面料会进行化工整理。
化工整理工艺一般包括软润整理、抗皱整理、防缩整理等。
通过化工整理处理,可以提升面料的光泽度、柔软度、手感等特点,同时达到防皱、防缩等效果。
4. 成品定型工艺化工整理后的面料需要进行成品定型。
成品定型的目的是使面料具有一定的形状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
成品定型一般分为热定型和化学定型两种。
热定型是指将面料加热至一定温度,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使面料保持定型;化学定型是指在染色或整理后加入化学物质进行处理,使面料保持定型。
5. 检验质量工艺完成定型的面料需要经过质量检验。
检验质量工艺一般包括外观质量检验、物理指标检验、化学指标检验等。
根据不同的面料材质和用途,对面料的质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6. 包装入库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面料,会进行包装入库。
包装一般根据面料的特点和用途,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以保证面料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
以上就是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质量优良、用途广泛的针织面料,满足市场的需求。
针织工艺流程

针织工艺流程针织是一种通过编织纱线来制作织物的工艺,它可以用于制作衣服、家居用品、装饰品等各种产品。
针织工艺流程包括纱线选择、编织工艺、整理和包装等多个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针织工艺的流程。
1. 纱线选择首先,针织工艺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纱线。
纱线的选择对于针织品的质量和手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纱线的选择会根据针织品的用途和要求来确定。
比如,制作毛衣通常会选择柔软、保暖的羊毛纱线,而制作T恤则会选择柔软、透气的棉纱线。
2. 编织工艺在确定好纱线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编织工艺。
编织工艺是针织工艺的核心环节,它决定了针织品的花样、密度和弹性等特性。
针织工艺通常分为手工编织和机械编织两种方式。
手工编织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完成,而机械编织则可以通过针织机来实现。
无论是手工编织还是机械编织,都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针数、花样和弹性的调整,以确保最终的针织品符合要求。
3. 整理编织完成后,针织品需要进行整理工艺。
整理工艺包括洗涤、烘干、整烫等环节。
这些环节可以去除针织品上的污渍、异味,同时也可以使针织品恢复其原本的形状和手感。
整理工艺对于针织品的最终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使针织品更加柔软、舒适,同时也可以提升针织品的外观质感。
4. 包装最后,针织品会进行包装工艺。
包装工艺不仅可以保护针织品不受污染和损坏,同时也可以提升针织品的陈列和销售价值。
通常情况下,针织品的包装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销售渠道来确定,比如高档针织品可能会采用精美的包装盒,而普通针织品则可能会采用简单的塑料袋包装。
综上所述,针织工艺流程包括纱线选择、编织工艺、整理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对最终的针织品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针织品。
希望本文对针织工艺流程有所帮助。
针织面料织造流程

针织面料织造流程一、原料准备。
咱先得把原料准备好呀。
针织面料的原料那可是多种多样的,像棉、麻、丝、毛这些天然纤维,还有聚酯纤维之类的化学纤维呢。
就拿棉来说吧,得选那种质量好的棉花,白白胖胖的棉花就像小云朵一样。
这些原料得先经过初步的处理,比如把棉花中的杂质去掉,就像给小棉花们洗个澡,让它们干干净净的。
要是用化学纤维的话,那也得保证纤维的长度、粗细等指标都合适,这就像是给即将上战场的小士兵们检查装备一样,可不能马虎哦。
二、纱线制作。
原料准备好了,就该制作纱线啦。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一个个小原料变成小辫子一样。
通过纺纱机,把那些纤维慢慢搓成纱线。
这纺纱机嗡嗡嗡地转着,就像在哼着小曲儿。
纱线的粗细可以根据我们想要的针织面料的风格来定呢。
比如说,如果要做那种很薄很透气的针织衫,那就需要细一点的纱线;要是做厚实的针织外套,那粗一点的纱线就比较合适啦。
在这个过程中,还得给纱线加上一点捻度,这样纱线就会更结实,不容易散开,就像给小辫子扎上了一个小皮筋。
三、针织机织造。
纱线制作好以后,就到了最关键的针织机织造环节啦。
针织机那可是个大功臣呢。
把纱线放到针织机上,针织机就开始欢快地工作起来。
它的工作原理有点像我们用手织毛衣的感觉,不过速度可快多啦。
针织机上有好多小针,这些小针就像一个个小魔术师,把纱线一会儿勾过来,一会儿穿过去,慢慢地就织出了我们想要的针织面料的形状。
有平纹的、罗纹的、提花的等等。
平纹针织面料就像个规规矩矩的乖孩子,看起来很简洁大方;罗纹针织面料呢,就像有小波浪一样,有弹性,穿上会很合身;提花针织面料可就厉害啦,上面有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纹,就像给面料穿上了一件花衣服。
四、后整理。
针织面料织出来以后,还不能马上就用呢,还得经过后整理。
这个后整理就像是给针织面料做个美容。
比如说,要进行染色。
把针织面料放到染缸里,染上我们喜欢的颜色。
染缸里的颜色就像魔法药水一样,面料放进去再拿出来就换了一身漂亮的衣裳。
还有像缩水、柔软处理等。
针织工艺流程

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 纺纱→编织→验布→裁剪→缝制→整烫→检验(一)纺纱纺纱的目的就是使进厂的棉纱卷绕成一定结构与规格的卷装筒子,以适合针织生产之用。
在纺纱过程中要消除纱线上存在的一些疵点,同时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均匀的张力,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等,以改善纱线的编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与改善产品质量。
(二)编织编织就是通过织机使纱线组织成线卷互相串套而成为织物的过程。
这也就是针织服装与梭织服装的根本区别。
编织方法可分为纬编与经编两大类,作为针织用衣的面料大都就是纬编织物。
纬编就是将一根或数根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且加以串套而形成纬编针织物。
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纬编针织机。
纬编对加工纱线的种类与线密度有较大的适应性,所生产的针织物的品种也甚为广泛。
纬编针织物的品种繁多,既能织成各种组织的内外衣用坯布,又可编织成单件的成形与部分成形产品,同时纬编的工艺过程与机器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机器的生产效率比较高,因此,纬编在针织工业中比重较大。
纬编针织机的类型很多,一般都以针床数量,针床形式与用针类别等来区分。
经编就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分别排列在织针上,同时沿纵向编织而成。
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经编针织机。
一般经编织物的脱散性与延伸性比纬编织物小,其结构与外形的稳定性较好,它的用途也较广,除可生产衣用面料外,还可生产蚊帐、窗帘、花边装饰织物、医用织物等等,经编机同样也可以以针床、织针针型来进行区分。
(三)验布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与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就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
(四)裁剪针织服装裁剪的主要工艺过程: 断料→借疵→划样→裁剪→捆扎。
借疵就是提高产品质量、节省用料的重要一环,断料过程中尽可能将坯布上的疵点借到裁耗部位或缝合处。
针织面料工艺流程

针织面料工艺流程
《针织面料工艺流程》
针织面料是一种通过编织而成的布料,具有柔软、弹性和透气等特点,因此在服装和家居用品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纺纱、编织、定型和整理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准备,针织面料通常采用纤维素类、化学纤维和混纺纱线作为原料。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纺纱工艺,将成形纤维纺制成纱线,然后进行预处理,即将纱线进行浸渍、漂白、染色等处理,以保证纱线的柔韧性和色彩的均匀性。
接下来是编织环节,将经过预处理的纱线进行编织,常见的编织方式包括单面针织、双面针织和坯布针织。
在编织过程中,还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花型和纹理的设计,以满足产品的质感和外观需求。
编织完成后,需要进行定型处理,即将针织面料进行热压或定型剂处理,以保证其形状稳定性和纹理清晰度。
最后是整理环节,将定型后的针织面料进行裁剪、缝合和加工,以制成成品。
总的来说,针织面料的工艺流程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原料准备、纺纱、编织、定型和整理等环节,才能最终制成高质量的针织面料。
随着科技和工艺的不断进步,针织面料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为各种领域的产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服装针织的工艺流程

服装针织工艺流程1.常规工艺流程2. 50台经编机生产线专业设备配台表纬编:1. 常规工艺流程2.专业设备配台表(年生产能力:1000吨)经编的线圈结构针织物组织结构的差不多单元是线圈,线圈的串套使它们在纵向连接起来,而线圈横向则由沉降弧(纬编)或延展线(经编)或其它成份连接。
横向连接的线圈行列称为线圈横列,纵向串套的线圈横列称为行。
1.线圈的组成线圈由圈柱、圈弧和延展线组成。
2.开口线圈与闭口线圈线圈能够分为开口线圈和闭口线圈。
针前与针背作同向垫纱或有针前垫纱但针背横移为零时形成的线圈为开口线圈,针前与针背作反向垫纱形成的线圈称为闭口线圈,见上图。
3.工艺正面与工艺反面每一织物有工艺正面和工艺反面,工艺正面为有圈柱的一面。
工艺反面即有延展性的一面。
织物的使用面可能是工艺正面,也可能是工艺反面,视具体情况而定。
4.线圈纵行与横由一根针形成的垂直方向上线圈位置,称为线圈纵行。
纵行数表示了机器上的工作针数。
线圈横列表示所有工作织针完成一个编织循环所形成的肩并肩的线圈位置。
5.线圈密度线圈密度可分为纵密和横密两种。
纵密即每厘米长度中线圈横列数,一般用cpc表示。
横密即每英寸长度中线圈纵行数,一般用wpi表示。
依照织物在不同状态又分为机上密度、坯布密度和成品密度。
经编针织物的特点针织物是由线圈相互串套连结而成的,依照编织方法不同能够分为纬编织物和经编织物两大类。
纬编针织物,如通常的运动衣、内衣、袜子及手织的毛衣等织物,差不多上以纬纱顺次横向编织形成线圈的。
而经编是所有织针同时垫纱成圈。
经编针织物与纬编织物相比,一般延伸性比较小。
大多数纬编织物横向具有显著的延伸性。
经编织物的延伸性与梳栉数及组织有关。
有的经编织物横向和纵向均有延伸性,但有的的织物则尺寸稳定性专门好。
经编针织物能够利用不同的组织,减少象纬编针织物的那种因断纱、破洞而引起的线圈脱散疵点。
另外,经编针织物由于能使用不同粗细的纱线,进行不同的衬纬编织,能形成不同形式的网眼组织以及花纹变换简单等等,因此几乎所有的织物组织都能编织出来。
针织面料工艺流程

针织面料工艺流程针织面料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它由纱线通过针织机的编织而成。
针织面料具有柔软、透气、弹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下面我们将介绍针织面料的工艺流程。
一、纱线选择针织面料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纱线。
通常情况下,纱线的选择要根据面料的用途和要求来确定。
比如,用于制作T恤的针织面料通常选用纤维细腻、透气性好的纱线;而用于制作外套的针织面料则需要选择粗一些的纱线,以增加面料的厚度和保暖性。
二、编织设计在确定好纱线后,接下来是进行编织设计。
编织设计是针织面料工艺流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面料的质量和外观。
编织设计包括确定针织结构、花型、密度等。
不同的编织设计会产生不同的面料效果,比如平纹、斜纹、提花等。
三、针织编织设计确定后,就可以进行针织了。
针织是指将纱线通过针织机进行编织,形成面料的过程。
在针织过程中,需要根据编织设计的要求来控制针织机的运转,保证纱线的拉伸和松紧度,以及面料的密度和弹性。
四、整理针织完成后,需要进行整理。
整理是指对针织面料进行后处理,以改善面料的手感、外观和性能。
整理包括洗涤、烘干、定型、整平等步骤。
通过整理,可以使针织面料更加柔软、平整,提高面料的品质。
五、检验整理完成后,需要对针织面料进行检验。
检验是为了确保面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检验包括对面料的色彩、尺寸、弹性、牢度等进行检测,以保证面料达到客户的要求。
六、包装最后一步是对针织面料进行包装。
包装是为了便于运输和存储,同时也是对面料的保护。
通常情况下,针织面料会被卷起来,然后放入塑料袋或纸箱中进行包装,以防止面料受潮、变形等。
以上就是针织面料的工艺流程。
通过以上的流程,我们可以看到针织面料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只有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针织面料。
针织工艺流程

针织服装的工艺流程: 纺纱→编织→验布→裁剪→缝制→整烫→检验(一)纺纱纺纱的目的是使进厂的棉纱卷绕成一定结构与规格的卷装筒子,以适合针织生产之用。
在纺纱过程中要消除纱线上存在的一些疵点,同时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均匀的张力,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等,以改善纱线的编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二)编织编织是通过织机使纱线组织成线卷互相串套而成为织物的过程。
这也是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的根本区别。
编织方法可分为纬编和经编两大类,作为针织用衣的面料大都是纬编织物。
纬编是将一根或数根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针上,使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且加以串套而形成纬编针织物.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纬编针织机。
纬编对加工纱线的种类和线密度有较大的适应性,所生产的针织物的品种也甚为广泛。
纬编针织物的品种繁多,既能织成各种组织的内外衣用坯布,又可编织成单件的成形和部分成形产品,同时纬编的工艺过程和机器结构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机器的生产效率比较高,因此,纬编在针织工业中比重较大.纬编针织机的类型很多,一般都以针床数量,针床形式和用针类别等来区分。
经编是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分别排列在织针上,同时沿纵向编织而成。
用来编织这种针织物的机器称为经编针织机。
一般经编织物的脱散性和延伸性比纬编织物小,其结构和外形的稳定性较好,它的用途也较广,除可生产衣用面料外,还可生产蚊帐、窗帘、花边装饰织物、医用织物等等,经编机同样也可以以针床、织针针型来进行区分。
(三)验布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
(四)裁剪针织服装裁剪的主要工艺过程: 断料→借疵→划样→裁剪→捆扎。
借疵是提高产品质量、节省用料的重要一环,断料过程中尽可能将坯布上的疵点借到裁耗部位或缝合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针织工艺流程1.常规工艺流程2. 50台经编机生产线专业设备配台表纬编:1. 常规工艺流程2.专业设备配台表(年生产能力:1000吨)经编的线圈结构针织物组织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线圈,线圈的串套使它们在纵向连接起来,而线圈横向则由沉降弧(纬编)或延展线(经编)或其它成份连接。
横向连接的线圈行列称为线圈横列,纵向串套的线圈横列称为行。
1.线圈的组成线圈由圈柱、圈弧和延展线组成。
2.开口线圈与闭口线圈线圈可以分为开口线圈和闭口线圈。
针前与针背作同向垫纱或有针前垫纱但针背横移为零时形成的线圈为开口线圈,针前与针背作反向垫纱形成的线圈称为闭口线圈,见上图。
3.工艺正面与工艺反面每一织物有工艺正面和工艺反面,工艺正面为有圈柱的一面。
工艺反面即有延展性的一面。
织物的使用面可能是工艺正面,也可能是工艺反面,视具体情况而定。
4.线圈纵行与横由一根针形成的垂直方向上线圈位置,称为线圈纵行。
纵行数表示了机器上的工作针数。
线圈横列表示所有工作织针完成一个编织循环所形成的肩并肩的线圈位置。
5.线圈密度线圈密度可分为纵密和横密两种。
纵密即每厘米长度中线圈横列数,一般用cpc表示。
横密即每英寸长度中线圈纵行数,一般用wpi表示。
根据织物在不同状态又分为机上密度、坯布密度和成品密度。
经编针织物的特点针织物是由线圈相互串套连结而成的,根据编织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纬编织物和经编织物两大类。
纬编针织物,如通常的运动衣、内衣、袜子及手织的毛衣等织物,都是以纬纱顺次横向编织形成线圈的。
而经编是所有织针同时垫纱成圈。
经编针织物与纬编织物相比,一般延伸性比较小。
大多数纬编织物横向具有显著的延伸性。
经编织物的延伸性与梳栉数及组织有关。
有的经编织物横向和纵向均有延伸性,但有的的织物则尺寸稳定性很好。
经编针织物可以利用不同的组织,减少象纬编针织物的那种因断纱、破洞而引起的线圈脱散疵点。
另外,经编针织物由于能使用不同粗细的纱线,进行不同的衬纬编织,能形成不同形式的网眼组织以及花纹变换简单等等,所以几乎所有的织物组织都能编织出来。
但是在另一方面,经编要得到象某些纬编织物那样的成形产品比较困难,一般它必须经过裁剪、缝纫等辅助工序,并且为了顺利编织,还要进行整经。
线圈结构图(Loop structure)线圈结构图是把经编织物结构放大以后描绘下来,根据线圈形态又可分为实际形态和理论形态两种。
线圈结构图形象直观,能清楚看出线圈结构,并能分析导纱针的运动情况。
但是线圈结构图的描绘相当费时,对于多梳织物和双针床织物,几乎不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image垫纱imageping diagram)垫纱运动图是用从下到上的点行表示针依次形成的线圈,用横向的点列表示依次排列在针床上的针,如图2所示。
规定点上方表示针钩前(机后),点下方表示针背后(机前)。
用连续的线段表示导纱针在针前和针背的移动情况,如上图所示,由此可直观的表示经编组织。
图示为五列经缎组织的垫纱图。
在图上通常用“|”表示穿纱,“·”表示空穿。
不同原料、颜色、粗细的纱线,可以用各种符号或字母来表示。
多梳经编织物一般在专用纸(例如方格、六角网眼)上画垫纱图。
在多梳情况下,一般经编组织由许多梳栉形成,因此需要画出这些梳栉的垫纱图,并需画出各梳栉的穿纱和对应情况。
由于梳栉较多,一般另外画出穿经图。
意匠图贾卡经编组织一般在方格纸上用彩色笔进行描绘,见上图,在格子纵向上一个小格的高度一般表示两个线圈横列,一个小格的宽度表示针距,而且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组织。
我们把这种彩色图称为意匠图。
数码法以数字0、1、2、3……(一般特里科经编机和高速拉舍尔经编机上使用)或0、2、4、6……(一般在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用)顺序标注针间间隙见下图,数字顺序以梳栉横移机构在经编机上。
由下向上按顺序记下各横列导纱针在针钩前的垫纱情况。
图中的组织可表示为:GB1:5-6/5-4/4-3/3-2/2-1/1-0/1-2/2-3/3-4/4-5//GB2:1-0/1-2/2-3/3-4/4-5/5-6/5-4/4-3/3-2/2-1//其中“/”表示横列与横列之间的隔离符号,“//”表示花纹循环结束符号。
现在高速拉舍尔经编机和EL控制的梳栉横移的经编机都已采用特里科编号方法。
目前仅有多梳经编机还采用偶数编号。
另外,关于导纱梳栉编号,从2001年1月开始实行新的导纱梳栉标注方法。
特里科经编机原来是从后向前编号,新的标注法里规定特里科经编机导纱梳栉的编号也是从前到后,这样与拉舍尔经编机一样。
地梳、花梳、贾卡梳和衬经梳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另外,新的方法对所有经编机,包括缝编机、钩编机和管编机都适用。
穿经图s穿经图表示各把梳栉穿纱以及对纱情况。
如上图所示,上述穿经图用文字表述如下:GB1:满穿GB2:1穿,1空,3穿,3空注意卡尔迈耶公司的经编机,横移机构一般都是放在右侧。
因为“零位”在右面,因此穿经应该从右到左。
假如梳栉使用原料如下:A:dtex 50 f20涤纶变形丝,半消光B:dtex 76 f24涤纶长丝,半消光则穿经用文字可表示为:GB1:满穿AGB2:1B,1*,3B,3*符号“*”表示空穿。
现在一般把GB1和GB2两把梳栉穿纱的对应情况称为对纱,这一对纱情况是针对某一特定横列(现在GB1为满穿,所以对纱情况的变化还不致影响花纹),显然,在个别的横列中,由于梳栉的相对移动,对纱可能发生变化。
经编机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是它们通常由主要机构和辅助机构组成。
1.主要机构(1)成圈机构将经纱形成相互穿套的线圈而构成经编针织物的机构。
主要的成圈机件有织针、沉降片及导纱针等。
它们从主轴经各自的机构传动,互相配合作成圈运动。
(2)送经机构将经轴上的纱线供给成圈机构进行编织。
送经机构通常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机械和电气传动装置主动输送经纱的积极式送经机构;另一类是靠编织中产生的经纱张力拉动经轴退绕的消极式送经机构。
(3)梳栉横移机构控制固装着导纱针的梳栉,按花纹要求的规律作针前和针后横向垫纱的机构。
由于各种经编机所需的起花特性和能力不同,梳栉横移机构有多种类型。
(4)牵拉卷取机构以一定的张力和速度,将织物自成圈区域引出并卷成布卷的机构。
(5)传动机构以主轴为主体,通过凸轮、偏心连杆、蜗杆蜗轮、齿轮等各种传动机件,使机器上的各部分机件互相协调地进行工作的机构。
2.辅助机构(1)扩展产品花色品种的机构匹艾州(Piezo)贾卡机构、毛圈机构、压纱板、花压板、间隙送经和多速送经机构。
(2)使机器便于调整和看管的机构:为调整机器方便保证机器慢速转动的慢速传动装置;经纱张力过大,纱线断头或坯布上出现疵点,布卷达到规定需要时使机器停下的自停装置,以及检查机器转速和产量的仪表等。
经编机的机号以针床单位长度上的针数来表示。
E(机号)=L(单位长度,英制为25.4mm)/T(针距,单位为mm)经编机机号的定义与纬编机相同,只是在长度单位选用上有所不同。
对于不同的经编机上,针床上规定长度有以下几种:(1)1英寸:现代经编机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例E28,即28针/英寸。
(2)30毫米:国产Z303型采用30mm,例32针/30mm,24针/30m m。
(3)1德寸(德制,23.6毫米):早先旧机器使用,现在不再使用。
(4)25mm:缝编机上使用,一般用F表示,例12F,即12针/25mm。
(5)管编机一般用管距表示,例3,5,7,10mm。
(6)在拉舍尔经编机上,早先用2英寸的针数来表示机号,即50.8mm针床内的针数作为机号用ER来表示,例ER32。
现在开始使用1英寸的针数来表示。
例如机号为24,则写成E24。
多梳经编机的机号一般采用E14,E18,E24三种。
只有MRE32/24SU的机号为E28。
贾卡经编机的机号有时表示为E6/12,E7/14,E9/18和E12/24。
这表示地梳满机号配置,而贾卡梳栉半机号配置。
另外,在RJWB系列中机号表示为E24/12,这表示地梳满机号配置,而贾卡梳栉半机号配置。
另外,机号与其产品用途有关,一般E14和E18用来生产窗帘和台布,E18和E24用来生产花边和网眼服装。
机号与机器的工作幅宽有关,工作幅宽愈宽,机号愈低。
加工的纱线细度一定的机号的经编机可加工纱线的细度决定于针和沉降片(或脱圈梳)间的容纱间隙,以及针钩的容纱量和承受能力,另外,还与纱线的膨松度和毛羽程度有关。
在许多情况下要经实际试验后决定。
针与沉降片间的容纱间隙Δ(mm)可按下式计算。
Δ=[T-(a b)]/2式中:a―织针厚度(mm);b―沉降片厚度(mm);T―针距(mm)。
所用纱线最大直径d(mm)应该小于Δ。
根据生产实践,不同机号的特里科使用的最粗纱线如表所示:对于不同机号的拉舍尔经编机的最粗纱线支数如表所示:表中的纱支数是垫到织针上的各根纱线支数的总和。
应注意以下几点:(1)拉舍尔编织机件可允许稍粗的纱支编织。
(2)两表中的所有数据是对涤纶长丝而言的。
代表能使用的最粗纱线。
而对于加工丝、变形纱或任何其它膨化的纱线、支数必须减细些。
(3)用作衬纬或压纱组织的纱线可比编织纱线粗得多。
对于衬纬纱可用到表中粗细的6倍那样粗。
(4)多头衬纬纱不受编织机件的限制,可用到极粗纱线。
(5)表中数据仅供参考。
其它的纱线参数(柔软性、润滑等)和编织条件(张力、送经量等)会使可用支数的范围改变。
经编原料的种类经编生产用的原料以化纤长丝为主,其中涤纶丝、涤纶低弹丝、锦纶丝应用最为广泛。
锦纶高弹丝、丙纶丝、氨纶、PBT、蚕丝及各类粘胶丝亦较多得到应用。
各类短纤维纱线,如棉、毛、麻、锦纶、绢丝及各类混纺纱亦开始用于经编机的生产。
因此可以说几乎任何纱线均可用于经编生产,只要选用合适的机型和机号,并对纱线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即可。
真丝针织内衣:1. 常规工艺流程2. 年产15万打真丝针织内衣织造与染整专业设备配台表针织物与梳织物有很大区别,针织物具有一定的特性,其主要物理机械性指标有多种,通过其物理机械性之特点,及测量数据便可成为针织物之基本指标。
[一]密度(STITCH DENSITY):织物的密度对外观影响很大,密度是表示针织物在一定纱线细度条件下的疏密程度,通常用规定长度的线圈数来表示,有横向密度和纵向密度两种:(1)横向密度(COURSEWISE DENSITY):简称横密,是指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数目。
PA=50/APA─横向密度A─圈距50─规定长度(mm)(2)纵向密度(WALEWISE DENSITY):简称纵密,是指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数目。
PB=50/BPB─纵向密度B─圈高50─规定长度(mm)总密度:针织物在规定单位面积内的线圈数。
密度对比系数:针织物横向密度对纵向密度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