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汽车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汽车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含《汽车电气系统》企业应用案例)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必修课),在本专业的第3学期开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汽车整车装配、调试、检测、试验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相关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汽车电气系统及安全操作认知;汽车电气电源系统装调及应用案例;汽车启动系统装调及应用案例;汽车发动机电气系统装调及应用案例;汽车底盘电气系统装调及应用案例、车身电气系统装调及应用案例、整车电气系统装调及应用案例等,培养学生在整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制造、电气装调、检测与试验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吃苦耐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后续课程: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装调与检验等课程。
二、课程目标学生在教师或工厂技术人员指导下,借助汽车电气系统装配手册、零部件目录等资料,对汽车电气系统及安全操作规范、汽车电气电源系统装调、汽车启动系统装调、发动机电控系统装调、汽车底盘综合电控系统装调、车身电子安全系统装调、整车电气系统测试等方面,利用汽车电子检测仪器对整车电气系统工作状况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引起电气控制系统故障的原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电气总成、线束的拆装与更换、调试与试车,作业时操作规范。
对已完成的任务做好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
在安装、检测、调试过程中,使用工具、仪器、操作设备和更换元器件等符合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规定。
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当能:1.能够运用汽车装配手册和总装线路图进行汽车电气电源系统装调;2.能够运用汽车装配手册进行汽车启动系统装调;3.能够运用汽车装配手册和总装线路图进行发动机电控系统装调;4.能够运用汽车装配手册进行汽车底盘综合电控系统布线装调;5.能够运用汽车装配手册进行车身电子安全系统装调;6.能按汽车电气系统企业应用案例,熟练使用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对汽车整车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电气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描述(一)课程定位《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汽车认识》、《安全用电》、《机械制图》、《钳工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电器系统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电气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电器部件各总成的调整内容。
通过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劳动观念和职业意识,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短过渡"甚至“零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终通过校企双方的量化考核,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熟练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二)课程性质1。
本课程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整个课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
2。
本门课程是前期《汽车认识》、《安全用电》、《机械制图》、《钳工基础》等课程学习的后续课程,是学生就业的必备技能之一.(三)课程作用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学与用的结合。
一方面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能力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顺利适应职业岗位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认识电器检测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电路识读、调试、设备维修等知识及相关的职业能力,并能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电⽓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汽车电⽓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设备构造与维修【适⽤专业】适⽤于汽车运⽤与维修专业【课程课时和学分】本课程总学时为120学时,学分为7学分。
⼀、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课程性质《汽车电⽓设备检修》课程是学校汽车运⽤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核⼼课程。
随着电⼦技术在汽车上的⼴泛运⽤,汽车电⽓设备的检修是今后维修岗位中重要⼯作内容,因此本课程是学⽣将来进⼊岗位的核⼼技术。
同时本课程还肩负着为《电喷发动机检修》、《车⾝电⼦控制检修》等重要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判断和检修充电、起动、照明信号、仪表、⾬刮、空调等电⽓故障,能对各种车型的电⽓设备进⾏维护保养。
本课程的内容是属于电类课程,⽐较抽象。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点:(1)合理安排好理论与实操的时间分配。
(2)根据现在电⽓维修岗位的要求,以拆装掌握结构为主,为检测维修为辅的教学思想。
(3)采⽤操作演⽰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段,以助于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设计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汽车电⽓的基本组成、功能与⼯作原理,各电⽓系统的调整、检测及注意事项,掌握汽车电⽓的基本⼯作原理及检测维修基本技术,掌握正确处理及解决汽车常见故障的维修思路问题。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注意分配授课与操作时间,多⽤案例教学激发学⽣的⼿脑并⽤,做到举⼀反三,使学⽣熟练掌握汽车电⽓检修课程。
⼆、课程⽬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掌握汽车电⽓设备各系统的元件结构,⼯作原理,相互关系。
2.掌握汽车电⽓故障的分析和判断⽅法。
3.掌握汽车电⽓各系统元件的拆装更换技能。
4.提⾼利⽤汽车电路、数据参数等资料的能⼒。
5.了解国内外汽车电⽓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课程内容和要求课题⼀汽车充电起动系统检修教学⽬标:1.会检测蓄电池性能和做蓄电池⽇常维护。
2.会拆装汽车交流发电机、会检测汽车交流发电机的零件、3.会排除汽车充电系统的故障。
《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要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支撑学生掌握汽车电气与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电气与电子线路的识读方法,能够运用实车、维修软件和网络等相关资料完成基础的汽车电气与电子线路的检修工作。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电路的基本特点。
2、掌握汽车电源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起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4、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5、掌握汽车照明与信号组成及工作原理。
6、掌握汽车仪表与报警指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7、掌握汽车辅助电子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8、掌握汽车空调系统基本组成、制冷原理及温度控制原理。
9、掌握汽车总线路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二)能力目标1、能识读汽车电源系统线路并完成实车检测。
2、能识读汽车起动系统线路并完成实车检测。
3、能识读汽车点火系统线路并完成实车检测。
4、能识读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线路并完成实车检测。
5、能识读汽车仪表与报警指示系统线路并完成实车检测。
6、能识读汽车辅助电子系统线路并完成实车检测。
7、能识读汽车空调系统线路并完成实车检测。
8、能识读汽车总线路线路并完成实车检测。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3.培养良好的读图能力和相关资料的整理归纳能力;4.培养学生跟踪新技术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设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汽车电路的识读能力为目标,将课程内容精选分解成8个能力模块,每一个模块对应一系列的实践任务(共29个),每一个实践任务分解成1-6个知识技能点,形成了以模块化实践任务为骨架、以技能知识点为内容的实践导向结构化课程内容体系。
在教学设计方面,以任务为驱动,突出实践性、实用性、职业性,体现“教、学、做合一”的设计理念。
实践导向的结构化课程内容设计如图1所示。
《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课程标准
一、导言新能源汽车是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为目标,以电力为动力源,在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下,对于电气与电气系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为了使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与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课程标准。
二、课程目的1. 引领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专业化”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的课程标准的发布,旨在通过规范、系统化的教育培训,培养具备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的综合应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拓展全球市场业务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 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通过制定课程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推动教学研究的规范、标准和国际化。
三、课程内容1. 课程体系《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课程标准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电动汽车电气基础知识、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动汽车电动机与控制系统、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电动汽车智能交通系统、电动汽车车载电子系统等。
2. 课程目标《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以下综合能力:(1)理论基础知识能力: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2)实践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修与管理工作;(3)创新动手能力:具备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实际问题的能力;(4)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具备跨学科、跨文化团队工作的能力;(5)实习体验能力:具备跨国企业、上市公司挑战性的实习体验。
四、课程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新能源汽车电气与电气系统的课程教学应该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同时强化动手操作、实际应用与实习实践。
2. 产学研结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大产学研结合的力度,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实践实习评台,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及电气素养,导入,评价
中等专业学校课程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四、考核方式建立平时考核、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试卷)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占30%,过程五、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2)对于设计本专业岗位的实践活动,教材应以岗位的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其中。
(3)教材提倡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性,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库等,便于组织教学和有利于初学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
(二)教学建议(1)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演示和互动,采用知识描述(动画),操作技能(实操视频)、互动训练(虚拟实训)和岗位实训教学模式。
(2)每个项目活动后都有学习小结,项目评价来检验学习成效。
(三)师资建议(1)设施设备: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整车,按45人的标准班配置。
(2)实训时间:要求每位学生总实训时间不得少于规定时数。
(四)资源利用(1)开发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五)教学评价(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改革考核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活动环节的考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
(3)学习评价宜以基础评价、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电源系通过本次项目的学习,应能够:一、知识目标:1.认知汽车电源系统组成。
2.认知蓄电池的组成、功用,并描述其充放电过程。
3.认知发电机的组成、功用,并描述其工作过程。
汽车电气系统-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系统-课程标准汽车电气系统课程标准2011年5月1日《汽车电气系统》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汽车电气系统》课程是汽车保险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讲述汽车传统电器设备和新型电器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知识。
主要包括: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系统、照明与信号系统、仪表系统、安全舒适系统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的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使用特性,了解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等。
课程目标为(一)专业能力1.了解蓄电池、发电机的结构,掌握蓄电池、发电机的工作原理2.了解起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掌握点火系的结构和故障诊断4.掌握照明系统的组成及电路工作原理5.了解汽车仪表和报警系统组成及电路工作原理6.了解安全与舒适系统的组成,掌握安全与舒适系统电路工作原理7.掌握汽车空调的组成及各部分原理9.学会读懂汽车全车电路10.具有初步的汽车电器设备故障诊断的能力(二)关键能力1. 获取信息:能够从较复杂的任务中获取关键信息,并熟练地应用先进手段获得解决任务地信息;2. 自主学习:能够自主学习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3. 解决问题:能够自主正确分析问题,并能提出解决方案;4. 负责耐劳:能够在一定目标下,负责、踏实、稳定、注重质量地完成比较脏累地工作任务;5. 人际沟通:具有较复杂地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6. 团队合作: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较复杂的工作任务。
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开发过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评价、总结六步工作法开展,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完整化。
2.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优势,聘请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根据需要,部分教学安排在企业实施,由企业人员指导,体现出课程设计、实施的开放性。
3.课程设计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与个人能力的培养,要体现出职业性。
4.课程开发有两个基本要素:其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其二是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内容选择上,要注重与实际应用相一致,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学生会提高学习兴趣,学以致用。
《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标准
新能源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执笔人:审核人:版本:日期:汽车工程系目录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1)(一)学科核心素养 (1)(二)课程目标 (2)三、课程结构 (3)(一)课程模块 (3)(二)学时安排 (3)四、课程内容 (4)五、课程实施 (9)(一)教学要求 (9)(二)学业水平评价 (10)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涵盖了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介绍了与汽车技术相关的电学元件、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电磁学、交流发电机与电动机在汽车上的应用,同时涉及低压电器与控制电路等电工知识以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基本知识。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这门课程为学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奠定良好基础,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理论支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汽车电工电子学科核心素养是相应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载体。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电工电子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知识领悟、技能融合、自主学习、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它们既相对独立,又能相互交融,构成有机的整体。
1.知识领悟汽车电工电子属于专业基础课程,由两部分组成:即电工部分和电子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触电与急救、电路基本物理量、汽车基本电路、磁场和半导体等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学生了解电工方面知识,了解一般常用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
2.技能融合在授课过程中,增加简单操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熟练专业工具的规范使用,做到理论基础和实习操作相结合,获得正确使用、维护专用电气设备以及安全用电的相关技能。
《汽车电气》课程标准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前言1.1 课程的性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三年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其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分析判断和维修汽车电气系统故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实践技能,学生应能通过《汽车维修》(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将“示范与讲解”、“实践与理论”、“技能与知识”、“单元与综合”、“训练与考核”有机地融于一体;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创设企业工作情景,采用项目训练的模式,按“看”、“练”、“思”、“考”的顺序,依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组织教学,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基础。
本课程标准以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汽车电气设备的拆装、维护及故障分析、排除技术为主线,以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汽车维修》(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中单项考证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模块、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要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或工作情景,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电气元件和设备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各个项目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电气》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汽车电气课程类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核心课
课程代码:0722016授课对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学分:4 先修课:汽车构造、电工电子技术
学时:64 后续课:《电喷发动机原理与检修》、《汽车新
技术》
制定人:林祝花制定时间:2010 4
二、课程性质
汽车电气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
通过对汽车电器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能够获得:汽车充电系统、汽车起动系统、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汽车仪表与报警信息系统、辅助电器、汽车电路识图。
并在以工学交替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实践动手这个能力培养过程中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达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的融合。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2)知识目标
2、课程内容设计
(1)设计的整体思路:
本课程以汽车电器设备系统为主线,即电源系统:讲述蓄电池、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结构和原理,充电系的线路组成及检测维修;启动系统:讲述启动机的组成原理,启动系统线路组成及检测维修;照明及信号系统;仪表系统;辅助电器系统等。
根据课程内容要求,设置了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起动机等 9个实践项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从岗位需要出发,形成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结构体系。
(2)模块设计表:
3、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根据模块内容,可将多个单元的训练要求综合考虑,设计内含多个训练任务的、具有平行、递进关系或包含关系的一级训练项目
2、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汽车电器系统
四、教材、资料
教材: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于万海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4
参考资料:《电工学》易沅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现代汽车电气设备》李东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汽车电器》毛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五、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教学评价与考核
本课程为考试课
考核方式:平时(20%)+考试(50%)+实训(30%)
2、教学设施要求:
1)场地要求:校外实训基地、多媒体教室、汽车实训室
2)设备要求:挂图、多媒体教学投影仪(1套)、汽车电器万能试验台、汽车整车、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充电机。
另配有兆欧表、万用表、发电机、起动机、调节器、分电器、点火线圈和其它辅助电器元件若干。
3、教学建议:
1)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做三者教学方式。
2)以项目为导向,工学交替。
3)强调学生动手,体现学生为主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