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业务合作-致医院
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一、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概述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医疗信息交互与诊疗服务的新型医疗模式。
它融合了信息技术与医疗专业知识,为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患者就医便利性提升以及医疗服务的拓展创新提供了可能。
1.1 服务模式- 远程会诊: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后,经医生判断病情复杂需上级专家意见时,可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申请远程会诊。
上级医院专家基于患者的病历资料、检查检验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基层医生实时沟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
- 远程诊断:针对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缺乏诊断能力的项目,如医学影像诊断、病理诊断等,可将相关检查数据上传至互联网医院平台,由专业的影像科医生、病理科医生进行远程诊断,并及时反馈诊断结果。
- 远程监护:适用于慢性病患者或术后康复患者。
通过可穿戴设备等实时采集患者的生理数据,如心率、血压、血糖等,并传输至互联网医院平台。
医生可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给予干预指导。
1.2 技术支撑- 网络通信技术:高速稳定的网络是实现远程医疗服务的基础,如5G网络的低时延、高带宽特性,确保了医疗数据的快速传输,保证了实时会诊、远程监护等服务的流畅性。
-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医院平台借助云计算存储海量医疗数据,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
例如,对患者群体的疾病分布、诊疗效果等进行分析,为医疗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有助于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管理。
- 信息安全技术:医疗数据涉及患者隐私,因此在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中,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信息安全技术至关重要。
保障医疗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患者信息泄露。
二、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的优势2.1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远程医疗服务使得优质医疗资源能够跨越地域限制,为偏远地区或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支持。
远程医疗解决方案
第1篇
远程医疗解决方案
一、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医疗逐渐成为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远程医疗通过运用现代通讯、电子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实现医学信息的远程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为患者提供跨地域、高效率的医疗服务。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
2.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技术,确保医疗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医疗资源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利用。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及科研工作。
3.远程医疗服务内容
-在线咨询:患者可通过平台向医生咨询病情,获得专业建议。
-远程会诊:医生间可通过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开展远程会诊,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2.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拓宽医疗服务覆盖范围。
3.保障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4.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远程医疗发展提供一套合法合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第2篇
远程医疗解决方案
(2)加强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协议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建立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保障患者权益。
5.人员培训和宣传推广
(1)对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进行远程医疗技术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远程医疗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四、实施步骤
1.调查研究:了解当前远程医疗发展现状、政策法规和技术发展趋势。
3.技术研发: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远程医疗平台和相关技术的研发。
关于医疗网站与医院合作合同范本5篇
关于医疗网站与医院合作合同范本5篇篇1甲方:医疗网站(以下简称“网站方”)乙方:(医院名称)(以下简称“医院方”)鉴于双方共同关注医疗信息化发展,愿意在医疗服务领域开展合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一、合作背景双方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在医疗服务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力,共同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扩大医疗服务范围,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二、合作内容1. 合作项目:医疗网站与医院合作,共同开展在线医疗服务。
2. 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在线预约挂号、健康咨询、远程诊疗、医疗知识普及等。
三、合作期限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
四、合作模式与责任划分1. 网站方负责提供互联网平台和技术支持,保障平台正常运行。
2. 医院方负责提供医疗服务和专业咨询,确保服务质量。
3. 双方共同合作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提升合作知名度和影响力。
4. 双方应共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合作合规合法。
五、权利义务1. 双方应诚实守信、互惠互利,共同履行合作义务。
2. 双方应互相支持,共同推广合作项目和医疗服务。
3. 双方应保护患者信息,确保信息安全。
4. 双方应按照约定分配合作收益。
六、违约责任1. 若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2. 若因违约导致合作无法继续,守约方有权解除合作关系。
七、保密条款1. 双方应对合作过程中的商业秘密和患者信息严格保密,未经对方许可,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2. 保密义务在合作结束后持续有效。
八、争议解决1. 本合同的解释、履行和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 若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九、其他事项1.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2.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3. 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协商补充。
十、签署甲方(医疗网站):篇2甲方:医疗网站(以下简称“网站方”)乙方:医院名称(以下简称“医院方”)鉴于双方共同愿景,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基础上,经过友好协商,就医疗网站与医院合作事宜达成以下协议:一、合作背景及目的1. 合作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远程医疗实施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远程医疗实施方案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即便是身在农村、地处偏远,患者也可以向专家实时在线问诊,互联网让偏远地区医疗实现"触屏可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尽管国家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向基层倾斜,但城乡间的差距短期内很难缩小,一些地方百姓看病还得跋山涉水。
不拔病根,难除穷根,不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老大难,边远贫困地区就很难巩固脱贫成果。
近年来,各地的医联体建设如火如荼,大医院和小医院"手牵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百姓看病就医。
所谓医联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联合体。
针对当今社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看病贵、医学单位间学术交流和研讨开展困难,沈阳三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3QC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教学等应用,助力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医联体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能实现几大功能:"面对面"会诊通过高清动态双流传送技术,使远程会诊达到真实自然的"面对面"会诊效果,实现神态、表情和声音的全面观察;兼容开发无缝融合提供开放的第三方接口,与远程会诊平台深度融合,与医疗信息行业主流厂家深度合作,提供完整的医疗平台融合方案;安全可靠8重备份、3重加密,保障了远程会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过程中信息泄露。
实现了面对面的交流,不用特意拿出人力来维护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就能轻松实现专家在线会诊,为患者最大程度的节省时间,不断的推动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让患者体验最真实的看病效果。
远程医疗是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低成本高效率地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提供远距离医学信息和服务,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群众看病就医途径,降低医疗费用、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项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远程医疗实施方案为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异地专家的诊疗指导,更好地救治患者,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贯彻落实省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推进会的精神,根据《贵州省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实施管理办法(试行)》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此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1、建立有效的工作协商推动机制(1)建立高层会商制度。
建立两市政府负责同志互访制度,原则上每一年举行1次高层会晤,研究决定重大合作事项,指点和推动城市合作工作。
(市政府办牵头,各相干部门配合)(2)建立两市战略合作联席会议制度。
兼顾推动两市合作,调和解决合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评估总结合作成果,提出推动合作的重点方向建议。
联席会议由两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牵头负责,两市各相干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下设平常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两市发改委,负责平常合作事宜的沟通、调和等工作。
(市发改委牵头,各相干部门配合)(3)建立两市工作专题组机制。
由两市对口部门根据合作领域设立专题组,专题组要加强联系,根据协议内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积极贯彻落实领导会晤、合作联席会议议定事项。
(市发改委牵头,各相干部门负责具体推动落实)2、明确扶贫协作工作重点任务(1)加强产业合作。
加强两市招商引资合作,定期展开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积极组织联合招商活动,推动两市产业协同联动发展。
支持双方城市龙头企业到对方城市投资兴业,围绕高端能化、设备制造、智能终端、服务业、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展开合作,推动产业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合作双赢。
构建能源供应消费共同体,应对重要能源生产消费波动,保障两市各种能源供应稳定。
支持两市间产业转移,将延安建设成为“大西安”发展的资源物质储备基地、物流中心和油煤气电等能源资源供应基地。
(市发改委牵头,市招商局、工信委具体负责与西安市联系对接展开定向招商,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配合推动落实)(2)加强园区结对合作。
推动两市园区之间展开结对合作,支持互设分园或分支机构,鼓励两市园区在计划建设、产业培养、人材培养、招商引资等方面展开合作。
支持西咸新区与延安新区、西安高新区与延安高新区、曲江新区与南泥湾景区之间建立结对合作关系。
(市发改委牵头,延安新区、高新区、南泥湾景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县区具体推动落实)(3)加强智慧产业领域合作。
远程医疗运营合作协议(附医院收费标准)
远程医疗运营合作协议甲方:HH市人民医院乙方:北京XXX科技有限公司经甲乙双方协调沟通:本着公平公正、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签订运营协议如下:、甲方的权利及义务1、甲方将和乙方合作,并委托乙方负责远程医疗系统的运营工作、软硬件设备技术支持和远程医疗服务财务结算等工作(附件)。
2、甲方需要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有不少于2名业务管理人员和1名系统维护人员;医院明确远程医疗机构的院级主管领导;远程医疗职能机构需要具备在全院进行资源协调的能力;远程医疗机构需要逐步建立起与医院内部相关部门的联系。
3、甲方要制定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远程医疗奖惩制度、考核标准,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工作。
4、甲方要建立本单位远程医疗会诊专家库和教育资源库,并组织开展远程医学教育、专家讲座和其它业务培训。
5、甲方积极做好本单位远程医疗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
配合乙方加快拓展外联入网医院的推广工作。
6、甲方负责协调医院专家资源,做好合作的衔接工作,确保会诊顺利进行。
7、甲方安排独立远程会诊室,要求空间在40平米以上,能够满足远程会诊工作的应用要求。
&甲方保证远程会诊的时间安排,以收到完整的会诊病历资料开始算起,一般(普通)会诊在2个工作日内安排有关专家及时会诊,重症急症会诊应在工作日时间4个小时内安排会诊,每个视频会诊时间为30分钟以内。
9、甲方提供不低于10兆互联网专线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10、汇款账户信息:户名:HH市人民医院开户行:帐号:二、乙方的权利及义务1、乙方按照本协议约定于每月5日前与甲方完成对账,并于5个工作日内向甲方支付远程医疗服务费,甲方开具同等额度的服务发票。
2、乙方有专门的运营负责保障各入网医院的系统和日常运营服务,保障运营和运维工作,跟踪回访应用效果,及时调整运营方案,提高系统使用率。
3、乙方负责向上对接国家级专家医院资源、向下对省内县级医院。
4、乙方在全国已有160家已建三甲医院,包括:301总医院(需交入网费)武警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二炮总医院、西京医院、各大军区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湘雅医院、阜外医院、宣武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等,可陆续免费对接。
远程医疗合作协议
远程医疗合作协议一、引言二、合作背景合作方 A 是一家具有丰富医疗资源和专业技术团队的医疗机构,在医疗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经验。
合作方B 则是一家在信息技术和远程通信领域具有卓越能力的企业,具备构建和运营稳定、高效的远程医疗平台的技术实力。
三、合作目标本次合作旨在通过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建立一个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
具体目标包括:1、扩大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使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2、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和就医成本。
3、促进医疗技术的交流与创新,提升双方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合作内容1、平台建设与维护合作方 B 负责搭建和维护远程医疗平台,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视频会诊功能,支持高清图像传输和实时互动交流。
病历资料共享功能,方便双方医生查阅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等信息。
在线预约和排班系统,便于患者预约远程医疗服务和医生安排工作时间。
2、医疗服务提供合作方 A 组织专业的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远程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检查结果等进行疾病诊断。
治疗方案制定,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康复指导,为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3、数据管理与保护双方共同负责患者医疗数据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患者的隐私。
4、培训与交流定期组织双方人员进行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双方团队的融合与协作。
五、合作方式1、双方成立联合工作小组,负责合作项目的策划、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
2、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合作目标。
六、权利和义务(一)合作方 A 的权利和义务1、权利有权对合作方 B 搭建的远程医疗平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有权获取患者在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用于医疗研究和质量改进。
远程医疗合作协议
远程医疗合作协议一、协议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远程医疗成为了医疗行业的一项重要创新。
远程医疗既能解决地域限制问题,又能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了实现远程医疗的有效合作,确保医疗质量和管理的一致性,需要制定远程医疗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合作内容本合作协议旨在明确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远程医疗服务的顺利实施。
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远程医疗服务范围:合作双方明确远程医疗服务的具体范围,包括诊断、治疗、康复及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内容。
2.远程医疗设备和技术支持:合作双方共同核定远程医疗设备的标准和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确保远程医疗服务的稳定和可靠。
3.医疗质量保障:合作双方约定医疗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确保远程医疗服务的高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合作双方可以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以激励医务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4.数据保护和隐私保密:合作双方确保远程医疗过程中患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隐私权益。
5.费用结算与分配:合作双方明确远程医疗服务的费用结算方式和标准,并约定收益的分配方式。
同时,需要明确各方支付责任,避免纠纷的发生。
6.其他条款:合作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他相关条款,如合同期限、解约条件等。
三、合作流程为了保证远程医疗服务的高效实施,合作双方需要遵循以下流程:1.合作协议签署:合作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正式签署合作协议。
2.远程医疗设备准备:合作双方对远程医疗设备进行准备,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医疗人员培训:合作双方组织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远程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4.患者选择和预约:患者根据需求和医疗服务范围选择合适的远程医疗服务,并进行预约。
5.远程医疗服务执行:医务人员根据预约安排进行远程医疗服务的执行,包括诊断、治疗和康复等。
6.费用结算与分配:合作双方根据约定的费用标准进行费用结算,并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进行收益的分配。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远程医疗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医疗服务模式之一。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医生与患者分居于不同地点的情况下进行诊疗、监护和康复等活动的一种医疗形式。
在pandemic(全球流行)期间,远程医疗可以极大地减少医疗机构的负担,同时还可为患者提供便利、快捷、高效及全天候的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则是促进远程医疗重要的支撑体系,它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需要协同推进,以达到协作效果。
一、远程医疗协作机制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包括医生和技术团队协同合作、医患协作、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等。
协作机制的建立需要整体规划,合理分配资源,使各方面能够协作顺畅,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1、医生和技术团队协同合作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设计是远程医疗的核心,而技术团队则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丰富的技能和知识。
在远程医疗中,医生和技术团队需要相互协作,以确保医疗服务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制定协作机制时,需要建立统一的协作平台和流程,明确各方面的职责和权利,建立技术支持的快速响应机制,保障的远程医疗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2、医患协作在远程医疗中,医患之间的协作关系也很重要。
患者能否主动配合并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成败。
因此,在协作机制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加强医患沟通的培训和提升医生的服务素质,建立医患信任的桥梁。
同时,也需要制定一套患者隐私保护机制,确保个人隐私不受泄漏和滥用。
3、机构间协作医疗机构之间其实存在很大的协作空间。
在特殊时期,机构之间其实可以相互支援,以达到最大可能地扩大医疗服务的覆盖面。
协作机制需要在全体卫生组织和机构间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构建卫生资源协同共享机制。
商业公司在其医疗设备、药品等产品向全球市场推广中,也应该为其设备和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的同时,在其提供的信息平台上对全球疫情应急响应系统进行相关补充。
二、远程医疗方案远程医疗方案则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一种解决方案,主要针对医生与患者分居于不同地点的情况下进行诊疗、监护和康复等活动。
医院互联网医院合作协议书
(注:以上留白处需双方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
2.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a)乙方应确保其互联网医疗平台的稳定运行,保护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b)乙方负责线上医疗服务的预约、咨询、管理等工作;
c)乙方应按时支付甲方线下医疗服务的费用;
d)乙方有权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价格,但需提前通知甲方。
双方应严格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八、不可抗力条款:
1.不可抗力事件的定义:
本协议所指的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社会事件(如战争、动乱、罢工等)、政府行为(如法律法规的变化、禁运等)、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等),以及其他双方认可且无法预见、无法避免、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
2.通知义务:
当一方遭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无法履行或可能无法履行本协议时,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尽快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说明不可抗力事件的具体情况和预计影响。
b)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因遵守法律法规、政策变动等原因导致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的,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3.违约通知与补救措施:
一方发现对方违约的,应立即书面通知对方,并要求对方在合理期限内采取补救措施。如对方未在规定期限内采取补救措施,守约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的约定和要求解除合同。
4.解除合同的权利:
b)乙方完成线上医疗服务后,患者或甲方支付相应费用。
4.定金:
双方在本协议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各自向对方支付人民币【】元作为履约定金。定金在协议履行完毕后无息退还。
四、履行因素
1.履行期限: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年,自生效之日起计算。协议到期后,如双方无异议,本协议自动续约【】年。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为通过信息技术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诊疗指导,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更好地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以区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区域内医联体、医共体单位为中心,我院设备设施因人员、技术缺乏不能有效开展,与上级医院以远程医疗的方式予以技术上的支持,按计划逐步扩大覆盖面,实现远程会诊、诊断、查房、讨论指导、教育等远程医学活动,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内容(一)建立组织,规范管理成立以我院支部书记为组长,以院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远程医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远程医疗管理制度流程的制定、工作协调、组织实施。
下设办公室在办公室,医务科协助,由信息部负责信息维护,医务科人员负责协作运行中涉及医疗业务上的具体事项的协调。
(二)实施项目1.与xx区中医院完成远程诊疗医学影像中心合作;2.与xx区人民医院完成医联体区域医学云影像合作;3.与逸康云影像建立技术服务合作框架;4.与xx区人民医院完成心电诊断医联体合作;5.其他我院无相关设备患者有需求的检查,由我院临床医师直接与医联体、医共体单位对应检查科室电话预约,免挂号费优先处置;31(三)协作机制与流程1.完成协议签订各负其责由我院领导负责与远程医疗协作单位联系完成协议签订,由上级医联体单位完成协议的制定,协议中应重点注明远程技术支持医院应对技术质量负责。
2.制定远程医疗的工作制度由医务科牵头制定有利于远程医疗工作开展实施的制度和流程。
有关规章制度应包括:远程医疗工作制度、远程医疗信息保密制度、远程医疗病案安全管理制度、远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远程医疗损害风险和责任分担制度等。
3.制定符合我院实际的远程会诊流程。
(1)远程心电图、远程DR会诊流程:患者因病情需要做以上检查的,主管医师应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征得患者同意,并在病程记录中记录。
凡主管医师开具医嘱,医技科执行将检查信息传输给远程协作医院。
远程医疗合作协议书范本
远程医疗合作协议书范本甲方(提供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接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为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乙方为需要远程医疗服务的机构或个人,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远程医疗服务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合作目的本协议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远程医疗服务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远程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第二条合作内容1. 甲方负责提供远程医疗诊断、治疗建议、健康咨询等服务。
2. 乙方负责提供患者基本信息、病历资料、检查报告等相关医疗资料。
3. 双方应确保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三条合作方式1. 甲方通过互联网平台、移动应用或其他电子方式,向乙方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2. 乙方应确保网络环境稳定,设备符合远程医疗服务要求。
3. 双方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服务费用1. 乙方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标准,向甲方支付远程医疗服务费用。
2. 服务费用的支付方式、时间及金额等具体事项,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第五条保密条款1. 双方应对在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患者隐私等信息予以保密。
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上述保密信息。
第六条知识产权1. 甲方提供的远程医疗服务中所涉及的技术、软件等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
2. 乙方提供的患者资料、病历等信息的知识产权归乙方所有。
最新医院互联网医疗合作协议书
最新医院互联网医疗合作协议书尊敬的各方:鉴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医院对于数字化服务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各方决定签署本医院互联网医疗合作协议书。
本协议详细规定了各方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责任、义务、权利和合作方式。
一、合作范围本协议下,互联网医疗合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互联网诊疗平台合作:医院与互联网医疗平台合作,共同开发和运营在线问诊、远程医疗、慢病管理等服务,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渠道,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疗服务。
2. 数据共享与挖掘:各方共享医疗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完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决策科学性和个性化。
3. 互联网医疗研究合作:各方开展互联网医疗研究,在技术、管理、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和应用。
二、合作方式1. 建立合作机制:各方共同设立合作机构,设立合作工作组,协调各项合作事宜的安排与推进。
2. 平台共建共享:各方共同投资建设互联网医疗平台,共同分享相关权益和利益,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和用户体验。
3. 医技对接:医院提供医疗资源,互联网医疗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医疗资源共享和优化分配。
4. 数据安全与保护:各方保证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
5. 信息共享与同步:各方及时共享医疗服务信息、研究成果等,推动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和协同发展。
三、权利与义务1. 合作医院的权利与义务:- 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医疗服务;- 配合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展技术对接和系统集成;- 提供医疗资源,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完善在线问诊和远程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体验。
2. 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权利与义务:- 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运营服务;- 完善线上线下医疗资源对接和医疗服务整合;- 保障患者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按合作协议约定,及时向合作医院支付合理费用。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积极开展面向农村和遥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一、建立有效的工作协商推进机制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合作,建立重大环境科研课题研究合作机制。
加强环境应急联动机制合作,提高双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积极推进疗养、健康养老等方面合作,合力打造健康、养老生态基地。
市发改委、市政府督查室加强督查检查工作,定期通报进展情况,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一、《实施方案》的出台背景开展医疗联合体(二)进一步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
发挥医保对医疗效劳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
合理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间报销水平差距,增强在基层看病就医的吸引力,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诊。
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法,引导医联体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三)完善人员保障和鼓励机制。
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效劳收入扣除本钱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奉献紧密联系的分配鼓励机制。
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
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职称晋升方法,实行科学评价,拓展医务人员职业开展空间。
(四)进一步强化药品供给保障制度。
探索以医联体参与网上药品集中采购,逐步形成药品在医联体内共享与配送机制。
(五)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
强化考核和制度约束,建立医联体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医疗资源下沉情况等,不单纯考核业务量,要将二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情况以及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善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二级医院履行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
跟医院合作策划书3篇
跟医院合作策划书3篇篇一跟医院合作策划书一、合作背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们计划与医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二、合作目标1. 通过与医院的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2. 借助医院的专业资源和技术支持,提升我们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3. 加强与医院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
三、合作内容1. 医疗服务合作在医院设立我们的服务点,提供健康咨询、体检、疾病筛查等服务。
与医院合作开展专家义诊活动,为患者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建立远程医疗平台,实现患者与医院专家的在线咨询和诊断。
2. 健康管理合作为医院的患者提供定制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指导。
与医院合作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建立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患者健康数据的共享和管理。
3. 科研合作与医院合作开展医学研究项目,共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
邀请医院专家参与我们的科研项目,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建立科研合作平台,促进医院与我们之间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四、合作方式1. 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的内容、责任和权益。
2. 设立合作机构:根据合作需要,设立专门的合作机构,负责合作项目的推进和实施。
3. 定期沟通与交流:双方将建立定期沟通与交流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
五、预期收益1. 通过与医院的合作,我们将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患者选择我们的服务。
3. 合作将促进医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六、风险评估与对策1. 医疗风险:合作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医疗纠纷和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2. 合作风险: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合作方不履行协议、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需要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技术支持方案两部分。
1.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
- 建立远程医疗协作团队:组建由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多专业人员组成的远程医疗协作团队,负责远程医疗服务的实施和协调。
- 制定远程医疗协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和流程,包括病例诊断、影像检查、电子病历管理、会诊讨论等,确保远程医疗服务的高效运作。
- 引入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远程医疗服务评估和质量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 加强协作沟通:建立远程医疗协作平台,包括电话、视频会议、即时通讯等工具,方便医护人员之间的协作沟通。
2. 技术支持方案:
- 搭建远程医疗平台:建设远程医疗平台,包括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医生工作站、医疗影像系统等,实现患者信息共享和医疗数据远程访问。
- 提供远程诊断设备:配备高清摄像设备、智能医疗设备等,以及远程医疗相关软件和移动设备,方便医生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辅助诊断、自动化报告生成等功能,提高远程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
- 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采取网络隔离、数据加密等措施,保障远程医疗服务的网络和信息安全。
- 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组织医务人员远程医疗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确保远程医疗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会根据不同的医疗机构和需要进行调整和定制。
同时,还需要考虑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等方面的问题,确保远程医疗服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远程医疗实施方案实现远程医疗协作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具体方案:1.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实现远程医疗教学和会诊功能。
2.采用高清动态双流传送技术,实现真实自然的"面对面"会诊效果。
3.提供开放的第三方接口,与医疗信息行业主流厂家深度合作,提供完整的医疗平台融合方案。
4.采用8重备份、3重加密等安全措施,保障远程会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实施效果:1.实现了远程医疗协作机制,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2.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费用,推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
3.促进了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途径。
为了推动我县远程医疗服务的长期运营,提高远程医疗的积极性,确保远程医疗真正服务到患者,规范和推进远程医疗服务,我们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根据《XXX关于印发贵州省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和《XXX、XXX、XXX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方案》的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一、建立健全远程医疗服务机构1.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应设置远程医疗中心(室、点)作为管理部门,并明确分管领导。
2.县级远程医疗中心应配备2-3名专职管理人员,基层医疗机构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管理人员。
二、明确远程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利益分配各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XXX关于印发贵州省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和《XXX、XXX、XXX关于印发黔西南州公立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方案》的要求,签订远程医疗服务协议,确定本单位的远程医疗服务实际执行价格,并严格落实。
远程医疗服务发起远程医疗会诊的基层医疗机构为邀请方,开展远程指导的医疗机构为受邀方,远程医疗服务费用由邀请方统一收取和结算,按以下原则分配:1.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远程诊断类项目,邀请方和受邀方按照2:8的比例分配。
2.县级公立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开展的远程会诊、远程门诊等项目,邀请方、受邀方按照3:7比例分配。
社区医院远程协作制度范本
社区医院远程协作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便群众就医,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医院远程协作制度(以下简称“远程协作制度”)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社区医院与上级医院、专业医疗机构以及其他社区医院之间进行医疗资源共享、业务协作和联合培训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第三条远程协作制度的目标是提高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二、组织架构第四条远程协作制度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核心,上级医院、专业医疗机构为支撑的远程协作网络。
第五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远程协作制度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包括远程医疗服务、业务培训、技术支持等。
第六条上级医院、专业医疗机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专业指导和人员培训,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三、远程医疗服务第七条远程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治疗、远程监测等。
第八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遇到疑难病例或特殊病情时,可通过远程协作网络向上级医院、专业医疗机构寻求技术支持。
第九条上级医院、专业医疗机构应在接到协作请求后,及时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支持。
四、业务协作第十条远程协作制度下的业务协作包括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共享医疗资源、联合培训等。
第十一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与上级医院、专业医疗机构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升科研能力。
第十二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共享上级医院、专业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疗设备、药品、技术等。
第十三条远程协作制度下的联合培训,旨在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技术支持与保障第十四条远程协作制度应具备稳定的信息技术支持,确保数据安全和通信畅通。
第十五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必要的远程医疗服务设备,包括电脑、摄像头、音箱等。
第十六条上级医院、专业医疗机构应提供技术支持,确保远程协作制度的顺利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远程医疗业务合作推荐书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二0一四年一月第一章远程医疗概述远程医疗——是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供医学信息和服务,包括远程影像学、远程诊断和会诊、远程教育和远程培训,简而言之就是在相隔较远的两地间进行的医学信息的沟通过程。
它的出现和发展主要是由于医学专家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平衡,患者或医生对医学专家寻求诊疗支持需求的持续存在;同时它能满足迅速快捷的沟通,缩短空间距离感。
由于医学专家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存在,因此,远程医疗将会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远程医疗是一个双方间信息沟通的过程,很多的信息内容将涉及到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远程医疗活动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双方间沟通的信息务必保证真实可信,因此在医疗活动组织和技术实现上必须予以绝对保证。
如果在此两个方面上不能进行充分认识,则其所进行的远程医疗活动将是片面的、同时也是有风险的。
一、医院需要远程医疗我国的医学专家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我国地域辽阔,好的医学专家和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集中在少数大中型城市内少数几家大型医疗机构内,由于这些医疗机构内病员充足、设备先进、学术活动开展较多,具备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同时每年都能接收到一定数量的优秀医学毕业生,因此这些医疗机能构不断培养出新的医学人才,医学专家资源基本处于一个相对过剩的状态。
而下面的县区级医院由于人才缺乏和设备相对落后等原因,可以在本地开展的医疗项目有限,因此许多的疾病不能得到诊断或进行治疗,导致一些患者就诊后转院或者干脆绕过此级医院直接到中心城市向大医院求诊,造成病员大量流失。
病员流失的过程也体现了患者对医院缺乏信任,即使医院购置了新设备,也难以影响患者的流向。
有些县区医院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或交通不便,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医务人员业务水平长期不能得到提高,知识结构陈旧,因此在县区医院尽快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是非常迫切的,无论是从医院的长期发展还是从医务人员自身的发展需要,引进和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高端医疗检查设备普及较快近几年,大型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得到了快速普及,原本只在省市级医院才有的高端医疗设备(CT、核磁),在较短的时间内纷纷出现在县区级医院里,一些偏远地区医院也加入了引进新设备的浪潮,并成为了引进新设备的主要力量。
这些医院在引进设备时往往追求设备的最优性,而忽视医院的实际消化和驾驭能力。
县区医院购买的新设备在性能和功能方面有时比省市级医院已有的设备还要先进。
但设备的先进性不能取代诊断的准确性,引进了好的检查设备如果没有优秀的影像诊断医生,就不能达到引进新设备提高医院诊疗能力的目的。
基层医院的CT和核磁诊断医生大都是原先从事X线诊断的医生在经过了短期的培训后上岗的,无论从其对设备的操作上还是从对影像的正确诊断方面都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将处在一个摸索、提高、反复印证的阶段,对患者的误诊、漏诊较难避免。
影像诊断水平提高是一个主观判断到结果印证,再到主观判断的反复过程,在基层医院由于设备和技术等原因,影像医生一般很难跟踪到影像检患者的最终病理或临床结果反馈,因而其诊断水平的提高是有限的。
相反大医院的影像医生拥有非常好的学习提高条件,学术氛围浓厚,能够经常温习经典案例并能够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因此他们能够成为影像专家。
他们长期的工作经验和实战能力正好能够弥补基层影像医生的不足,帮助医生们尽快提高业务水平,让二级医院具备三甲医院的影像诊断水平,让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基层医院就地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医学理论更新速度加快,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目前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技术新成果面世,医学研究领域知识的更新和诊疗技术的进步每天都在进行,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或者是关于疾病诊断的最新进展或者是关于疾病治疗的最新方法或者是对某种疾病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这些新成果产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基层医院不能治疗的各地患者逐渐汇集到高层级医院,高层级医院医生针对大量的病例样本进行观察、治疗、研究、分析、总结并形成成果的过程。
如果基层医院能够及时地获得这些新知识,必将能够对类似患者进行就地治疗,既锻炼提高了队伍,又能留住外流的患者。
作为基层的县区级医院,其主要职责是医疗、给老百姓治病,因此基层的医生多掌握治病的本领是非常重要的。
大医院除了进行医疗活动外还要进行科研活动,解决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要“啃骨头”,解决在基层医院看不了的病。
一些有远见的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的更新,因此经常派人到医院进修或重金聘请知名专家到医院讲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派人出外进修只能让一个人获益,进修回来后由于条件限制或者相关科室人员由于能力等原因不能给予有力的配合,因此学的东西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同时,由于进修所学知识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时间一长也就慢慢荒了。
重金聘请知名专家到医院讲课,这样做能够让更多的医生获得培训提高的机会,但是这样做程序非常繁琐,接送专家、安排食宿、支付报酬,费用都很高,而且专家为了去医院需要做数天的计划,耽误一些个人事情、推掉一些社会活动。
因此,那些真正有名的专家是不会有这么多时间专门出去讲课,尤其是到边远地区医院。
那些希望通过请专家讲课的方式与专家建立长期联系,并指导业务开展的医院,还是应该考虑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
远程医疗为基层医院找到了一条快捷廉价的与国内最优秀医学专家沟通的渠道,无论医院在哪个地方,只要一点鼠标就可以与专家见面,听专家讲最新的医学研究进展,获取疑难疾病的诊疗思路和方案,与专家现场沟通答疑解惑,其效果与专家亲临现场一样。
以前就有固定联系的专家,现在不用请到当地,在网上就可完成培训过程了。
而这样做,只需要占用专家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而医院支付的费用只抵专家到现场讲课一天的食宿费用。
二、远程医疗带来的好处1、提升影像医生的诊断水平由于我们的远程会诊系统在影像方面的优点,我们可以帮助数千公里以外的医院建立远程影像工作站,在医院影像科和影像专家之间建立起影像会诊通道。
影像专家通过帮助影像科医生对遇到的疑难影像进行诊断,出具诊断咨询意见,将自己的从业经验传授给影像科医生,从而帮助医院影像科医生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我们的远程会诊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足不出院就可以得到有经验的影像专家的及时诊断服务,患者在县区医院做检查,却可以得到国家级医院权威专家的诊断结果,免去了患者的劳碌奔波;影像科医生通过阅读专家的诊断结果,既可以增长诊断经验,提高诊断水平,又为临床留住了患者,让诊断明确的患者继续在本院接受治疗。
2、增加医院各种检查设备的检查量由于远程会诊系统的开通,国内的著名医学专家走进了普通医院,成为了医院的网上专家,当地的疑难病患者和很多渴望找北京专家看病的患者会慕名到医院要求接受远程会诊服务,从而可以改变当地就诊患者的流向。
由于申请会诊前,要确定一位本医院的主管医生负责患者的会诊工作,患者要在该主管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如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心电图、B超检查等,有些患者还需要进行X线、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这样就增加了医院各种检查设备的检查量。
在会诊完成后,患者考虑到其主管医生已清楚其病情,并与专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能够很好的理解和贯彻专家的治疗意见,因此患者还就有可能留在医院接受门诊或住院治疗,从而又为医院带来新的收入。
3、拓展一个与知名专家快速沟通的渠道与一些知名的医学专家建立友好联系,定期请专家到医院讲学、传授从业经验、开设专家门诊是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由于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通过远程医疗网络将专家请进医院已经完全成为了可能,为医院找到了一条拓展对外联系专家的新渠道。
由于网络迅捷廉价的特点,医院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见到它需要的远在上千公里以外的专家。
通过医疗网络,专家可以给医院医生讲课,进行技能培训,与医生们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医生们在临床诊疗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还可以对医院的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特别是遇到紧急疑难病例,患者病情不允许转院、请专家已来不及的情况下,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可以及时地得到专科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指导,帮助医院医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4、提升医务人员的从业水平由于远程医疗活动主要在医学专家与医院医生间进行,医院医生通过聆听医学专家分析、鉴别、判断、总结患者病情以及出具治疗方案的过程,从而学习到专家的诊疗思路,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会诊完成后,医生根据专家的会诊意见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通过实践环节加深对专家关于患者病情判断和治疗方案的理解,从而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锻炼提高业务水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医生是远程医疗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5、提高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远程医疗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医院各科室的医生积极参与到远程医疗活动中去,与医学专家进行经常性沟通,在远程会诊中学习、在远程培训中学习、专家指导下的实践中提高,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经验、知识积少成多,从而使医院的重点科室更强,使较弱的科室得到明显的加强。
由于能够经常性与优秀的医学专家进行沟通,各科室医生能够在知识、经验、技能方面不断得到提高,原先不认识的疾病、诊断不清的疾病、不会治的疾病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从而可以缓解医患矛盾、缓解医生们要求医院给予更多培训机会从而形成的与医院之间紧张关系,进而提升医生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安心工作,潜心钻研诊疗技术,形成良好的学风,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6、扩大医院的知名度首先,远程会诊中心在当地的建成,国内优秀的医学专家“走进了”医院,找最好的专家看病不再意味着长途跋涉、劳师动众、挂号难、大额开支,从而极好的解决了当地疑难病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由于患者的成功就诊,患者及其家人会对医院产生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将会表达给他们周围的人,从而有更多的当地患者及其家属到医院咨询就诊。
同时,良好的会诊效果,带来的良好社会影响,会逐渐吸引周边县市的患者到医院来寻求网上专家的诊断治疗,从而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其次,成为“东软远程医疗网”会员的医院,东软远程医疗将在网上开辟专板作为其宣传医院业务的板块,东软远程医疗为其设计版面风格,内容由医院提供,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经常性的调整板块的内容。
由于东软远程医疗在远程医疗领域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吸引众多人士的关注,从而让我们会员医院的知名度在较广的范围内扩展。
7、提高医院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由于有优秀医学专家的支持,方便了许多迫切希望得到及时医治的患者找专家看病;医院医生们的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医院呈现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在当地及周边地区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医院之间的竞争格局,进而改变了患者的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