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季地域文化网上作业答案.
地域文化形考参考答案

2014福建地域文化形考3参考答案
上杭Yingzi
一、名词解释(20分)
1.神话
答:神话是文学创作中一种极古老的散文形式的口头创作,它是原始人最初构思的,记录了早期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理解,对于宇宙万物的认识,以及在这一认识过程中所表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幻想故事。
是民间文学中最古老体裁之一,是古人对难以理解的自然现象的反映和折射。
2.?雾峰林氏大宅
答:位于台湾台中县雾峰乡的,分为顶厝、下厝、莱园三大部分,下厝创建于咸丰元年(1851年),为清朝福建陆路、水陆提督林文察的宅第,面宽十一开间,分前后五进的宫保第,画栋雕梁,富丽堂皇,墙上和花窗嵌有青石平雕、浮雕、人物、山水、花鸟,与精美的木雕、漆雕、砖雕、灰雕交相辉映,为台湾最大古民宅之一。
二、(?80 ?分)?请概括闽台谚语的类型与特征。
答:(1)关于人生
关于人生与天理这方面的俗谚,大都是来自人民的生活经验与对生命的看法。
内容包括:人生、家庭人伦类、教育孩子的谚语、家庭人伦、朋友关系。
(2)日常生活
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家教、勤俭
(3)关于谋生
闽南话里面也有一些关于谋生方面的闽南谚语。
闽南地区,特别是台湾很多人靠海为生,因此,形容渔民们工作的俗谚也就特别多。
(4)关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
在闽南、台湾还有一类的俗谚,是与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这些俗谚大部份都具有相当浓厚的乡土色彩,从这些俗谚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农村的生活情形。
谚语不仅和生活相关联,更是农民们耕作的指标。
谚语是农民们长期看天吃饭所得来的经验与智能,是闽南、闽西、台湾谚语的精髓。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的独特文化特征和传统,它是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习俗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这些文化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是地区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地域文化的特点1. 多样性地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文化因素各异,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例如,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北方以热爱面食、讲究礼仪等为特点,而南方则以米饭、水乡文化等为代表。
这种多样性使得地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2. 历史渊源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地区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
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都对地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西藏地区的文化与佛教密不可分,这与佛教在该地区的广泛传播有关。
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其独特性的重要来源。
3. 生活方式地域文化体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不同地区的人们因地制宜,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的生活方式。
例如,海边城市的居民常常以海鲜为主食,而山区人民则以农作物为主食。
这种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二、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地区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1. 经济发展地域文化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域文化的特色可以成为地方经济的独特竞争力,吸引游客和投资者。
例如,云南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地域文化也可以成为地方特色产品的重要标志,促进地方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
2. 社会凝聚力地域文化对社会的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域文化是地区人民的共同记忆和认同,它能够让人们感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可以加强地区居民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传统价值观念地域文化传承了丰富的传统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地区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江南地区的文化强调礼仪和人情味,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了当地人民的待人接物方式和人际关系。
地域文化 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形态和特征。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它是由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民族风俗等多个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地域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集体记忆的象征。
地理环境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例如,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往往有着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而山区地区则更注重传统价值观和宗教信仰。
地理环境还会影响到地区的饮食文化,例如,江南地区以米饭、鱼虾为主食,而北方地区则以面食和猪肉为主。
历史背景也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都会对地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长江流域的文化源远流长,受到了历代王朝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而西南地区的文化则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影响,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特色。
历史背景还会影响到地区的建筑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例如,北京的故宫和西安的兵马俑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民族风俗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节日庆典。
这些民族风俗在地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地域文化的灵魂和核心。
例如,西藏地区的藏族人民有着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他们的传统服饰、舞蹈和音乐都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广东地区的汉族人民则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例如,广东菜和岭南文化都是广东地域文化的代表。
地域文化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更是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寄托和认同。
地域文化是人们与土地的情感纽带,它代表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无论人们身在何处,地域文化都是他们心中的一片故土,一种精神归属。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也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总而言之,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独特文化形态和特征,它是由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民族风俗等多个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地域文化(专科班)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专科班)网上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
)1. 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的是()。
A. 杭州人B. 宁波人C. 绍兴人D. 温州人2. 位于嘉兴城南偏西7公里处的是()。
A. 上山遗址B. 邱城C. 彭城遗址D. 马家浜遗址3. 在浙江宁绍平原的()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出土有成堆的谷壳、谷粒、稻杆、稻叶,这是亚洲最早的水稻遗存。
A. 新桥村B. 河姆渡C. 马家渡D. 金田村4.“浙江”的命名有很多种说法,但大都认为其中“浙”字的意思是()。
A. 水多B. 曲折C. 奔涌D. 红色5. 约到公元前(),于越人在钱塘江东南岸建立了我省第一个部族——越族。
A. 8世纪到9世纪B. 8世纪到7世纪C. 7世纪到6世纪D. 6世纪到5世纪6.“浙江”原是河流的名称,其得名,很多古籍均有记载。
如“勾践与吴越战于浙江之上”即出自()。
A. 《山海经》B. 《史记》C. 《越绝书》D. 《吴越春秋》7. 浙江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始于()。
A. 西汉B. 东汉C. 唐代D. 宋代8. 浙江作为省的名称始于()。
A. 宋代B. 元代C. 明代D. 清代9. 良渚玉琮上雕琢的神人兽面形象是()。
A. 魑魅纹B. 魍魉纹C. 代面纹D. 饕餮纹10. 越语称“盐”、“海”,分别读为“余”、“夷”,是受了()的影响。
A. 闽南文化B. 西北文化C. 西南文化D. 中原文化11. 浙江有着很多稍后于河姆渡文化时代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遗物,如嘉兴的()等。
A. 钱山漾B. 老和山C. 马家浜D. 玲珑山12. 从河姆渡遗址的发现看,当时主要的生产活动是()。
A. 渔猎B. 采集C. 农业D. 畜牧业13. 迄今所发现的越人最早的祖先是()。
A. 良渚人B. 建德人C. 马家浜人D. 河姆渡人14. 出土了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丝织品的是()。
A. 钱山漾遗址B. 良渚遗址C. 河姆渡遗址D. 跨湖桥遗址15. 与“曲水流觞”关系最为密切的文人是()。
2014年春地域文化第一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判断题:
1.1406年,朱棣下令设立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
2.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使大沽口陷落,天津门户洞开。
(×)
3.天津地热资源具有埋藏深,水质好的特点。
(×)
4.天津城市的风云变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
二、单项选择题:
1.1725年,天津卫改制为( C ),隶属河间府。
A天津县 B直隶州 C天津州
2.开埠后,( C )最先在天津强划租界。
A法国 B意大利 C英国
三、多项选择题:
1.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 BC )。
A大罢工 B亚罗号事件 C马神甫事件
2.1900年7月13日,八国联军开始轰击天津,直隶总督仓皇出逃,守城的重任落在了( AC )等人的肩上。
A义和团 B联军 C水师营
3.革命党人在英租界小白楼召集铁血会、振武社( ABC )等团体成立了“北方革命协会”。
A光复团 B急进会 C女子革命同盟
4.北洋通商大臣还加授钦差大臣关防,可以( ABD )。
A代表朝廷接见外国使节 B签订条约
C统辖地方文武 D筹建近代国防工业、统帅庞大的新式海陆军。
地域文化(本)-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习网形考作业题目答案

地域文化(本)科目代码:519091. 地域文化带是怎样形成的?谈谈对地域文化的感受。
参考答案:地域文化是大中华文化之下的一个文化分支,是指一个固定区域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具有本地特色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既可以指语音区别、气候差异,也可以是饮食习俗、生活习惯等不同,范畴还可大可小,诸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北人豪爽,南人婉约”,“北人面食,个子高大,南人米饭,身材较矮”,“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晋人爱食醋,川人爱吃辣”等等,都是地域文化的表现特征。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包含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大部分。
从世界整体文化格局来看,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而中华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为中华民族世代继承发展的优良传统文化,也叫中华传统文化或华夏文化。
其实,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多方面因素融合而成的,大致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因素,客观方面主要和地理地形、气候环境、交通条件、物产特点等有关,主观方面则和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科学技术、生活习惯、文化教育等有关。
中国地形地势非常复杂,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从西部的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向海洋倾斜。
由于地形的复杂,造成了各地地理环境气候差异非常大,西南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中东部属温带季风气候,东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再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气候的不同,使得各地物产各不相同。
而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因而大多数人们在一个固定的地域生活劳作,世代繁衍,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聚集体。
进入封建社会,这个聚集体往往在同一个封建君主的统治下,血缘关系相近,语言文字相同,宗教信仰接近一致,生产科技水平共享,生活、饮食习惯类似,文教水平相当,因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有的地域文化。
当然,我国各地的地域文化的根源是为以黄河中下游为主的中原文化,只是在具体表象上有很大差异。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答案一、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一个特定地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历史、社会、宗教等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而形成的文化现象,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价值观及行为倡导。
它源于特定地域上的民生活、思想信仰、制度习惯等。
二、地域文化的组成要素地域文化的组成要素很多,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 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历史、语言、传统宗教等文化环境,以及民族史上文化因素所造成的文化影响。
2. 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地域所特有的文化历史、习俗、政治文化、信仰等文化特色。
它既蕴含着一个空间的特殊文化态势,又受着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历史使命所限。
3. 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是指地域文化的一种,但它的明显特点在于更加单一和具体,反映了一个特定的地域的影响,通常更强调特定地方的非正式文化特点。
三、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界定:1. 民族文化融合:民族文化融合指的是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某一地方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
2. 全球文化交流:随着全球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国家的文化观念也日渐共混,全球文化交流对地域文化的形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地域社会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文化信仰以及社会制度习惯也发生了改变,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地域文化的形成。
四、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地域文化对我们今天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传承民族文化:通过弘扬地域文化,传承国家的民族文化,可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加深国家的文化认同感。
2. 拓展文化视野:通过开拓文化视野,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外部不同文化,加深我们对文化差异和融合的认识。
3. 推动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促进各国民族文化相互认知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的文化交流,可以使我们的文化共同受益,也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和谐共融。
总之,弘扬特定地域文化的重要性,进而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极其重要的。
2014地域文化形考2参考答案

2014福建地域文化形考3参考答案上杭Yingzi一、名词解释:20分1.妈祖答:妈祖原名林黙,又称林默娘,莆田县湄洲人,传说她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她秉性聪颖,救人济世,拯救海难。
升天后被渔民视为海航保护神。
妈祖作为民间的海上女神,历史上又受到封建王朝的青睐,推波助澜,妈祖信仰不仅在东南沿海广为流传,而且被带往世界各地。
每年妈祖的诞辰和忌辰,各地信徒都要到妈祖庙祭祀,有些还愿的信徒不远千里赶到湄洲祖庙进香以示虔诚,这几年台湾的香客不断增长。
2.祭灶答:农历腊月二十四日祭祀灶神,简称“祭灶”。
祭灶的习俗主要是拂尘、送灶。
拂尘就是祭灶这天要打扫房屋院落,洗涤用具,尤其是厨房,从灶台到锅碗瓢盆、桌椅门窗,都要擦拭得干干净净。
卫生搞完后,黄昏时分,便开始送灶。
此时各家各户陈列供品,点烧香烛,燃放鞭炮,以送灶神上天。
所谓送灶神上天,是把灶台上方贴的旧灶神像揭下来,连同从街上买来的画有靴帽衣甲、刀、箭和马匹的“甲马”一起烧掉,意为备好行装坐骑,送灶君上天述职,希望灶神能“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
在福建,供灶神的祭品,除鸡、鸭、鱼肉等佳肴外,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饴糖或糖饼。
据说糖可以黏住灶神的嘴,以防他在玉帝面前说坏话,而是从口甜到心,好话连篇。
台湾祭灶习俗与福建基本相同,但没有献饴糖粘灶神口的习俗。
二、( 80 分)为什么说福建有“戏剧之乡”的美称?你对哪一种戏曲感兴趣?为什么?答:福建戏曲十分丰富,剧种有四、五十种之多,剧目数以万计,均为全国之冠,故有“戏剧之乡”的美称;福建戏曲源远流长,梨园戏、莆仙戏在宋代就形成,与温州杂剧一样是最早的南戏,被称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活化石”。
福建戏曲在明、清时期逐渐定型,并随着移民传到台湾,成为闽台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闽台地方戏曲的繁荣,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宗教祭祀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闽台宗教极为发达,庙宇林立,神灵众多,祭祀频繁。
老百姓为祈求神灵赐福,不但要虔诚膜拜,贡献丰盛的祭品,还要“演戏酬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13
)一线。14 . 16.贵州以苗侗文化和苗岭风光为主的黔东旅游线是((1分)
A.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以及施秉—镇远—铜仁
B.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
C.贵阳—都匀—三都—荔波
D.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
15 . 4.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1分)
A.黔剧
B.京剧
C.越剧
D.沪剧
26 . 16.贵州下列被称为凉都的是()(1分)
A.遵义
B.水城
C.贵阳
D.都匀
27 . 27.贵州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黔西旅游线是()一线。(1分)
A.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以及施秉—镇远—铜仁
B.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
6 . 5.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达488.64亿吨,居全国第 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2分)
7 . 4.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 (2分)
8 . 3.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 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2分)
3 . 8.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夜郎置牂牁郡,夜郎地区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行政建置。当时所设的边郡既有郡守都尉、县令等官,又封部落首领为王、侯、邑长等,实行“ “(2分)
4 . 7.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 (2分)
5 . 6.贵州电信业,已具备有完善的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并以国际接轨,以 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2分)
A.高
B.低
C.相等
D.差不多
32 . 10.贵阳市解放的时间是:(1949年11月15日)(1分)
A.1949年9月30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49年11月15日
D.1950年1月1日
33 . 2.黔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1分)
A.苎麻
B.水稻
C.核桃
D.西瓜
34 . 17.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1分)
A.苗族、布依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
A. 5
B. 6
C. 7
D. 8
16 . 40.“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为重点。(1分)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服务业
17 . 25. 2011年贵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18)个(1分)
A. 10
B. 12
C. 16
D. 18
18 . 5.贵州的疆域范围基础定型是在()(1分)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9 . 29.贵州历史上第一个由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于()成立。(1分)
A.1949年10月1日
B.1949年11月15日
C.1949年12月20日
D.1949年12月26日
20 . 11.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 )(1分)
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
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
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
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
21 .)。34.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1分)
A.湄潭文庙
B.阳明书院
C.甲秀楼
D.天台山
22 . 12.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1分)
C.贵阳—都匀—三都—荔波D、
D.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
28 . 20.“十一五”时期是指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时间,具体日期是()(1分)
A. 2000——2005年
B. 2005——2009年
C. 2006年——2010年
D. 2008年——2012年
29 . 26.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1分)
9 . 2.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 正式出版发行(2分)
10 . 1.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 、北有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2分)
二.单选。( 40小题共40分,)页首
)。11 . 21.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帮助建立的唯一的一个省一级的党的工作机构是((1分)
1 . 10. 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2分)
2 . 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2分)
A.广西
B.云南
C.四川
D.贵州
23 . 37.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1分)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24 . 11.1938年,贵州成立的第一个科学技术部门是:(贵州省立科学馆)(1分)
A.国医研究所
B.贵州省科学院
C.贵州省立科学馆
D.省农业改进所
25 . 16.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传入贵州。(1分)
A.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
B.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C.贵州省革命委员会
D.贵州省政府
12 . 5.下列( )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1分)
A.青岩教案
B.遵义教案
C.开州教案
D.安庆教案
13 . 14.2006年贵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1分)
A. 10
B. 11
A.红水河B、C、D、
B.乌江
C.北盘江
D.赤水河
30 . 13.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为主。(1分)
A.黔电送湘
B.黔电送粤
C.黔电送桂
D.黔电送沪
31 . 19.截止2005年末,贵州农村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6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7.9%,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是:()(1分)